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同胞,请淡定
曾經,我們見面,親切地問:吃了嗎? 現在,我們見面,急迫地問:買房了嗎?又跳槽了嗎?找到合適結婚的了嗎? 是甚麼讓現在成為現在?我們認識到了焦慮和浮躁,又該用甚麼心態去面對? 高房價、就業難、節奏過快、剩男剩女等現實問題充斥著當前中國人的生活,人們漸漸發現經濟的高速發展除了付出資源和環境的代價之外,也犧牲了原本相對平和的心態。 而這些情況在經濟方面先行一步的香港地區也都曾出現過,在很多方面可以說今日之內地就是昨日之香港。本書邀請香港中青代文化名人講述他們作為過來人的經歷和感受,讓內地讀者在瞭解那些有趣卻不熟悉的香港歷史片段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前的生活,在接受現實的同時擺正心態,或許平和的心態才能讓我們更快樂。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焦慮,需要的只是“淡定”而已、坦然面對,生活依舊是生活。 -
少年口味
)[台湾原版全新未拆封] -
一個人不要怕
她黑色传奇的故事,报章杂志配电视连年访问也发掘不完。曾接受国内多份杂志的访问,包括《希望》、《虹》、《美眉》、《精品购物指南》等。 她其实不大喜欢说话,不爱上镜头。四方八面的人却喜欢走近她,希望知道她的一切,聆听她的心灵指引。 寻找她治疗感情创伤的客人,来自香港、国内、台湾、马来西亚,还有美加、欧洲和澳洲等地的迷失女男。 她到过很多地方,1997年曾拋下一切往英国南部小镇布莱顿隐居,出走是她学习自爱和心灵净化的重要食粮,边写游记边感受生命和爱。 她做过很多工作,包括艺术行政、文化编辑、网站高级管理、网上电视主持、情绪教育顾问,曾在香港多所大学担任客席讲师,及作客席演讲嘉宾。永远不能被定位的过分女子。她却特别偏爱写作,艺术和心灵治疗。 历年在香港《明报》、《星岛》、《信报》、《新报》、《电影双周刊》、《Magpaper》、《Marie Claire》、《越界》、《过渡》、《打开》、《演艺评论》(台湾)、《当代》(台湾)、《书城》、《玫瑰周刊》、《现代保健》 、《艺术生活》、《今日先锋》、《中月刊》(国际)等等报章杂志撰写专栏和特稿。现为《希望》、《Miss Style》、《美眉》、《女友》、《都市主妇》杂志,并为新浪网女性频道爱情急诊室专家,并香港《星岛日报》、《都市日报》、《姊妹》杂志等撰写专栏。 中国国内出版的著作有《你不是一个人》,《黑白情书》(将出版),香港出版著作包括《一个人不要怕》、《两个人的孤独》、《女人私密档案》、《女人性史档案》等。 素黑自白 由我教过的,幼稚园学生到大学生,都好奇地常常追问我是不是没有黑色以外的衣服,衣柜里面是不是全黑的,结婚会不会穿黑婚纱?被传媒访问头一句一定问:你喜欢黑色,食素的,所以叫素黑?坦白说,我不知道素黑的解释,我只晓得,黑就是黑。没有她我大概不能活下去。我想,我需要她比我的爱人更甚。 我没有什么秘密,我知道的东西不算多,了解的东西可能多一点。我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虽然知识和表达能力是最方便的权力工具。我不迷信知识,宁愿花一辈子学习观照自身,和参透爱的能量。生命,原来就比我们脑袋可以想象的更深邃更谦逊更细腻更温柔。活着的意义,于我也许是成为修行者和启导者,在爱的润泽下沉默和聆听。 -
流白
叶锦添――永远不变的造型,黑与白的衬衫,一顶棒球帽,脸上挂着腼腆的笑颜,却总是在出人意料的状态下,展现他无穷的创意,令人叹服于他脑海内所承载的多样化能量。 叶锦添的生命风采独特出众,从电影的美术设计、造型设计,伸展至电视、舞台剧的创作,每次都有惊艳的演出。尤其,2001年因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荣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演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项等,更将他的创作舞台推向国际。 叶锦添的艺术美学在影视戏剧领域的表现淋漓尽致,新近又参与古装电视剧《橘子红了》,时装设计“女红坊”系列,以及今年“时代的容颜”发表会与回顾展的亮丽成绩,再度掀起“叶锦添话题”。不仅如此,近年来,他更将触角扩及文学创作,如《不确定时间》、《繁花》与接下来一系列的小说计划,展现出他多面向的才华。 《流白》(FLOATING),更是叶锦添多年来旅行世界各地,透过摄影镜头“观照自我”的影像记录。他用精练的文字,节奏强烈的影像,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动,对城市的记忆,以及对芸芸众生的想念。 《流白》(FLOATING)为叶锦添的艺术美学再创高峰。 -
天空之鏡
黎堅惠繼《時裝時刻 87-07》後,睽違三年全新作品《天空之鏡》。 旅程不光光是觀光,而是在特地的時空裡跟一個地方、文化互動,旅程也不光是交通,由A點去B點,或吃喝購物,也是探索,在流動的狀態中開發可能性。香港作家黎堅惠最新作品 《天空之鏡》記錄了作者到南美秘魯、波利維亞的旅程,也親身體驗南美文學作品常見的魔幻現實,作者在一個月之中所經歷的戲劇性變化,進入和完成旅程後的,猶如是兩個不同的人,衝擊著城市人身心、情感、觀感的各個不同層次。此旅程由南美Shamans引領,Shaman文化以水、火、風、土為物質世界的骨幹,奇幻的大土及民情風俗如何豐富了城市人的想像力,人與天地融而為一的shamanic概念亦早已被電影《阿凡達》引進並發揚光大。 天空之鏡不單只是一個目的地(Salar de Uyuni是全球最大鹽田及鋰藏地),也有反照人性的神奇力量,濕滑的鹽田尤如鏡子映照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身處那個地方再沒有假裝,帶著這些經歷的奇趣和智慧返回文明的城市生活,《天空之鏡》驗證一個旅程所能帶來的提升變更能力,將我們從一個層次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境界。 意想不到的經歷,突然發生的婚禮、在全球最高的湖泊躍下、幾百人在萬呎高山上拖手、驅車十七小時橫跨七彩沙漠、銀河就在眼前,這些都是城市、渡假、購物等其他旅程無法提供的奇趣經驗,像一種真實的主題公園,每一個經歷都帶來不同主題的transformation和智慧。 -
最薄的黑,最厚的白
葉 輝: 《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是我的第七本散文集。書名源自河原溫的一組「日期繪畫」(date painting),去年在旅途上偶遇,看得略覺「雖在堪驚」:四十年如一夢,每一個日子都是一個黑匣子上的白色日期,看得久了,漸覺那些記錄了日常無事的黑匣子愈來愈薄了,那些流動如逝水的白色日期卻愈來愈厚了。 在整理書稿的時候,有一天看了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Departure),看到末段,大悟為闊別經年而生疏的亡父納棺,他緩緩打開亡父的手掌,驚見掌心有一塊似曾相識的小石頭,那石頭原來是他童年時給父親的一封信,無言卻勝萬語千言,終於紓解了大悟(對,終於大悟了)半生的心結——那一刻便決定了,這六十篇書信體散文合該有一個副題:「給石頭的情書」。 說來也真湊巧,這篇序言寫了一半,心血來潮,偷閒去了澳門,晚飯後信步閒逛,竟與女媧廟不期而遇,心頭微悸之餘,便問身邊的人:知道女媧的石頭故事嗎? 話說女媧補天,煉得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一塊未用。不知過了幾世幾劫,那頑石屢遇有緣人(法號都叫空空、茫茫、渺渺),將它輾轉攜入紅塵,石上有偈云:「無材可與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寄去作神傳?」身邊的人便說:一部《石頭記》,不就是那頑石寫給紅塵的情書嗎? 紅塵要是真的有情,諒有回信,那大概就是「給石頭的情書」了。這樣的回信,赫塔米勒(Herta Muller)寫了,她有一篇小說,叫《我帶著我擁有的一切》(Everything I Own I Carry With Me),說到一名女子要入集中營了,上路時才驚覺「鎮上的所有石頭都有眼睛」,石頭的眼睛有情,那才看穿了她身上所有的東西,不是別人的就是別有用途。 許伯特(Zbigniew Herbert)也寫了,《鵝卵石》(Pebble)說:「鵝卵石/是一種完美的生物」,「它跟自己對等/永誌自己的界限」,「鵝卵石不能被馴服/直到最後它們會凝視我們/以平靜而敏銳的眼睛」。鵝卵石的眼睛有情,那才會在凝視裡看見人與石頭的界限。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也寫了,《跟石頭對談》(Conversation With A Stone)說:「我敲了敲石頭的前門」,「我」一再對石頭說:「是我,讓我進去。」可石頭都拒絕了,它最後說得決絕:「我沒有門。」石頭要是真的無門,敲門只是空空、茫茫、渺渺的苦戀嗎? 保羅策蘭(Paul Celan)也寫了,還寫了不少,《花朵》(Flower)說:「石頭。/空氣裡的石頭,我所追隨的。/你的眼睛,像石頭那樣盲」,「生長。/心的石牆疊著心的石牆/上面綴放了花瓣。」最驚心動魄的一首,信是《花冠》(Corona):「是石頭讓自己開花的時候了。/是不息的時間有跳動的心臟,/是時間如它所是的時候了。」「是時候了。」 據說此詩寫給與他有過一段霧水情緣的奧地利女詩人巴哈曼(Ingeborg Bachmann)——是時候了,石頭要讓自己開花了,是總結陳詞的時候了,或者就像保羅策蘭的一段石頭詩所言:「無論你揭開哪一塊石頭——/你都會暴露了/那些需要石頭保護的人」。還是要說,○是我的石頭。每星期寫一封給○的信,當中借鑑了一些「他山之石」,記述的倒是空空、茫茫、渺渺而不失溫煦的一段日子,其黑漸薄,其白漸厚,約略有點公孫龍論石之堅白的詭辯。是為「給石頭的情書」。 -
蔡瀾眼中的八婆與美女
蔡瀾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禮,不逾友道,被公認對女性好,有情有義,是典型的最佳男性朋友。他把女性視作受保護的弱小對象,放開懷抱,任情盡心地愛之惜之,呵之護之,極盡男性之天責。女性朋友皆對蔡瀾讚口不絕,然而.他又怎樣看女人?蔡瀾又被公認為最夠膽公開談論女人的作者,能從不同角度看待女人。他從不否認自己愛女人,但是他同時稱「女人不是地球生物,是外星異類。」他交遊廣闊,閱人甚豐,美麗的女人、勇敢的女人、能吃的女人、藐嘴的女人、不聰明的女人、不可愛的女人、不洗澡的女人……他都認識,或曾談及。他將透過本書,帶你認識他眼中的八婆與美女。 -
香港味道4如假包換碗仔翅
香港味道 4 - 如假包換碗仔翅》內容簡介 香港著名文化、飲食人歐陽應霽帶您遊走於大街小巷,尋找最具道地特色的「香港味道」。從高級食府的經典名菜,到街頭排檔的燃手小炒;從茶樓的一盅兩件,到茶餐廳的奶茶西多;還有傳統的零嘴小吃、麵包餅食……一一細窺本地飲食文化原汁原味的點點滴滴。作者還邀來一眾城中名人好友街坊親朋,邊大快朵頤邊暢談對每種食物的回憶感受,令這趟味道之旅滿載了精彩的個人與集體回憶。 -
香港味道1:酒樓茶肆精華極品
香港飲食潮流文化,從來都是中西薈萃開放包容,百年下來已自由發揮,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形格。從大小食肆經營競爭、菜式設計創新、製作技法演化,到不同階層家庭飲食習慣的變遷、本地生產食材與外來食材的互補關係……凡此種種都是豐富有趣的書寫內容。歐陽面對這個龐大題目,刻意從「味道」入手切題。因為味道是聞的,是嚐的,是一種最直接的感官體驗,當一切人事記憶淡化,味道作為一種刺激,卻最能勾起回憶。而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取捨堅持,所持的標準也正是「味道」這種好惡分明的態度。 《香港味道》共分為十大類,《香港味道1》著重餐廳和大菜,內容有經典名菜、燒味、粥飯粉麵類、中式點心、節日時令等;《香港味道2》重點是街坊小吃,包括冰室西餅店茶餐廳、中式甜點飲料、唐餅糕點、街頭小吃零食、醬料調味料等。各類別之下再細分147種食物項目,各自獨立成篇,每一篇除了作者與該項食物的個人體驗回憶的主文,另有二篇附文,其一為推薦三家可品嚐此項食物的店家,其二為人物訪問,暢談對此項食物的喜好心得。 由講究美食、深諳香港「味道」之內涵菁華的道地香港人歐陽來介紹香港美食及尋味門道,本書將是所有老饕上路前必攜帶的寶典。 -
移動的邊界
出生於上海,成長於香港,旅居臺北六年,目前定居於北京,陳冠中比其他人多了一份幸運,得以穿梭於二岸三地,因而也比其他人擁有更開闊的視野來觀照香港,臺北,北京等幾個重要華人城市的獨特風華:香港半中半西的半唐番文化,臺北充滿人情趣味的巷弄風情,以及北京雜得豪邁生猛的古都新貌。讀完「香港」、「台北」、「北京」不管你是居住在哪一個城市,都可以自己的城市驕傲,雖然不盡完美。無疑地,中國正以耀眼的姿態,動見觀瞻的力量與雄心,崛起於二十一世紀的東方,左右世局,沒有人敢再輕忽它,向左向右,是揮別共產主義,乃至更早之前的法西斯集權主義的幽靈,擁抱資本主義或是另闢蹊徑,走出自己的一條繁華路,世界都在看;「歧路中國」是一位知識份子對於中國未來的宏觀思索與期許。「某些電影、某些書,好像一直是在某處等待,等你去看,等著跟你說話。文章也一樣。」「這些人,那些書」或仿作或抒情,企圖向蘇珊?桑塔格、寶拉?凱爾、余光中、白先勇、李敖等影響至深的作家致敬。 -
夜雨赏荷
本书为“蔡澜作品自选集”的第七卷,全稿共99篇,多为行旅文章;但行笔并不限于旅途中的简单见闻,人、情、物、事无所不涉,嬉笑怒骂,无处不在,典型的蔡澜味。 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目前黄霑已驾鹤西去,金庸、倪匡息隐江湖,只有蔡澜依旧活跃异常。这位出了名的老饕、《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不光吃遍世界,也行遍世界。蔡澜是香港影视娱乐业的资深前辈,他常与洪金宝、成龙等人带着工作团队到世界各地拍片子,因而见识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蔡先生用他那枝生花之笔写尽了各种奇闻轶事,往往廖廖数笔却能点中“命穴“,令人折服。这里收集的文章写有各色人等的生活、工作、饮食之趣闻,不仅展现了异域风情,读时捧腹,读后更能品出许多人生的哲理。 -
我是我,王迪詩4
縱沒有掌聲 快樂我決定 “女人最受不了的事有兩件: 第一,親眼看著自己的男人抱著另一個女人。第二,親眼看著另一個女人拿著我想買但捨不得買的手袋。” “世上有種人可以為自己的另一半擋子彈,卻無法原諒他把牙膏從中間開始擠出來。” “抱怨老婆又胖又惡的男士,記住總有男人比你更慘。「見過阿嫂,我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幸福!」。” “我每次被人妒忌都會非常興奮,因為那證明了我是如此美麗動人。” “身上連一個LV monogram「包包」也沒有,同胞還以為你活在貧窮線下。” “我不需要你為我赴湯蹈火, 我只要你尊重我。” * 全書以全彩色印刷。 -
蜂蜜绿茶
《蜂蜜绿茶》是一本漫画,文中分别讲述了自己童年快乐的生活,爱情中的甜蜜、思念与结束,还有对逝去母亲的思念。整《蜂蜜绿茶》是自己的情感表达,像日记一样,画和文字都从很主观的感受出发,画作配上诗化的文字,既是一本绘,又是一本个人自传散文集。此外,John Ho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尝试、新调味,角色人物更可爱更大众化之外,也多了文字说明,其中小学生涯一段,用小学生的字体更是非常意想不到。《蜂蜜绿茶》对比John Ho之前的作品更易让人接受,画风的改变固然有影响,但为绘本加入大量文字这一做法,却不多不少为时下注重画面效果的绘本带来新的冲击。 -
等待香港 -- 文化篇
香港文化悲哀之處,是識時務的聰明人比比皆是,一往情深的智者少之又少。因為這是一個以消費來定義人生意義的社會。四年前高唱入雲的是「創意教育」,現在又輪到「通識教育」──作為對症下藥的政策,上述兩個命題都沒有「錯」,問題在於,政策只是一堆堆綱領,執行卻要有人,我們真有足夠決心變革社會的人嗎? 我不是昨日才在香港出生的,所以,從來不會對這個地方的新興硬件抱太大期望。政府說要教育改革,我會問:誰來執行?那些執行的人,又是由誰教出來的?電視公司說要增加五十條衛星頻道,電訊公司說要提供更多資源網絡,容器再多也不嫌多,但是內容呢?軟件呢? 我,自然是「恨」香港的──「恨鐵不成鋼」的恨,也是陳昇那闋《恨情歌》的恨。有段時間想到走。 我對「知識分子的責任」這議題#實十分十分好奇,以至困惑──我們香港有多少知識分子?他們在哪裏?每天做些什麼?他們的工作對香港人有多少影響?為什麼知識分子會以「負資產」來形容自己? 風雨不改──這四字美不美?我認為它很動人。那麼,可有什麼事情會令你天天都做,風雨不改?如果有,當你每日如常執行那樁委派給自己的任務,落在旁人眼裏,很可能就是你美麗得來又最不自覺的一刻。沒有耐看的美麗,是不用經過累積和儲蓄的,就連外表的也是。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