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香港詞人詞話

    作者:黃志華

    本書採用詞話的體裁,文章長短不一,看似零零碎碎,沒有系統,實則言簡意賅,足堪細味。這種體裁的好處是閒來隨意翻讀一兩段,既舒適也無壓力,偶爾會得到一些體悟,從而對讀詞寫詞有新的進境。本詞話共分三大部分:上編「以古為鑑及技與道」,從古代詞人的作詞心得,到粵曲及粵語流行曲的精妙處,意在總結前人的作詞之道;中編「六名家話詞∕詞話六名家」,是香港六大詞人黃霑、鄭國江、盧國沾、林振強、潘源良及林夕的創作經驗談及作品點評;下編「轉益多師」,涵蓋了一眾四十多位職業及業餘詞人的事跡及經驗。如能與本書的姊妹篇──《粵語歌詞創作談》一起閱讀,相信對粵語歌詞的創作和欣賞,將有更深的體會。
  • 風流花相

    作者:陶傑

    本書選輯了作者筆下關於男女愛情、感情的文章,當中包括真人真事、各類型的男女形態、神態、心態等。
  • 漫長迂迴的路

    作者:亦舒

    他比從前更加黑實,英俊而粗獷的身段無比瀟灑,那率直笑臉直似冬日陽光。子翔四肢暖和起來,收起電話,他們同時站起來迎向對方,緊緊擁抱。
  • 人類精選+新曲

    作者:少爺占

    愛有無限的可能性,少爺占的《人類精選+新曲》,與你細數初戀/師生戀/ 同性戀/忘年戀/雙性戀/網上戀/孌童/未來戀……一切正常與不正常的愛。
  • 失落園

    作者:潘國靈

    本書收錄潘國靈〈失落園〉、〈遊樂場〉、〈一把童聲消失了〉、〈病辭典〉、〈週六床上柏拉矇〉、〈鐵屋與球場〉等多個短篇小說。繼續其自省哲思式的文學書寫,或沉鬱或詩化或抽離或詭異或明或暗或亮或晦,小說手法多變,以細膩哀愁書寫傷痛與失卻,寫實象徵,各有所寓,復以「失落」之書寫狀態深化沉澱。「失落」在這裡不單是情緒,它既是消失(disappearance)、陷落、追尋與失落、對回憶的偏執、一種存活的生命基調;它指向的不僅是過去和現在,也可以如哲學家海德格所言:「一種想像對所擁有的已然失落於未來的恐懼。」《失落園》以失落為美學對象,構築出一個獨特的小說世界。潘國靈繼《傷城記》(1998)、《病忘書》(2001)後,再以《失落園》沉思生命,叩問存在。
  • 英華沉浮錄

    作者:董橋

    詞匯是語言的建築材料。社會不斷演進,語言不斷發展,詞匯因此也處於經常變動的狀態之中:新詞誕生,舊詞消失,甚或舊詞另生新意。眼看詞匯步步豐富、步步充實,自然可喜;反之,一見詞匯受到扭曲、變得累贅,難免憂心。
  • 床的復仇事件

    作者:彭浩翔

  • 狂城亂馬

    作者:心猿

    《狂城亂馬》是心猿第一本小說,曾在短命新派報紙《現代日報》連載,寫潦倒中年攝影記者老馬和無厘頭文化版記者小茜(紐約水)置身後過渡期香江的一段穿梭港九、牽連政要人物、飛越時空的間諜愛情政治傳奇。故事既現實又魔幻,調侃的人事可是我們九十年代香港的熟面孔:吳宇森的英雄片、彭定康、大佛開光、中英鬥法、葉玉卿、最高領導的私生子......六十年代的懷舊潮與九十年代政治敏感一爐共冶。《狂城亂馬》是新作者心猿以香港都市空間為背景發展出來的一闕狂想曲,可說是香港九十年代的風俗圖、諷刺畫、既是文化批評又是末世寓言。
  • 城市学

    作者:潘国灵

    作者以文化浪游者的视角,漫游香港,投入而又疏离地看着这座城市,把晃动的城市影像一一记录、沉淀,穿梭于理论与事实之间。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本雅明的浪游理论说起,构筑城市理论起点;第二部分“文化权力篇”以轻松的笔调分析了性与隐喻、集体记忆等微观政治问题;“流行主义篇”解构年轻人文化、消费主义、流行符号,活泼生动,引人入胜。
  • 明报.茶酒共和国

    作者:黄苗子,郑愁予,林文月

    内容简介 42年前的1966年,金庸在香港创办了《明报月刊》杂志。如今这本杂、志已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心目中具有相当重耍的地位,它始终保持着独立自由的人文精神传统,其作者涵盖各文化领域的名家大师。但是由于发行区域的限制,这本杂志对于内地的大多数读者来说,却无缘见到。《明报.茶酒共和国》将香港《明报月刊》42年间精华以及因时代局限而未能流布于内地的精彩篇章,首次结集出版。 -------------------------------------------------------------------------------- 目录 第一卷 将进酒 滕健耀:酒、饮酒、酗酒与酒诗 黄苗子:酒故 郑愁予:酒·侠·诗 戴天:怎忘得,从前杯酒——酒友纪事 洛夫:醉里得真如——有关酒与书法的杂忆 林文月:饮酒及与饮酒相关的记忆 王蒙:我的喝酒 曾永义:酒史、酒话、酒文化 北岛:饮酒记 第二卷 惟茶主义 柳存仁:禅味与茶味 罗伉烈:茶话 桑简流:茶乘小引 桑简流:喝茶看书——《茶乘小引》续编 萧铜:北京的茶馆 逯耀东:寒夜客来茶当酒 唐健垣:品茗趣事 黄苗子:碧螺春梦 逯耀东:茶香满纸 苏炜:台北访茶 第三卷 左手茶,右手酒 李少杰:酒杯的考究 陈文怀:茶与宗教 张宏达:增广茶经 李俍:茶的科技 关培生江润祥:说茶 陈东:谈潮州的功夫茶 王新俊:谈南岩铁观音茶 陈国义:乌龙情怀 邓大伟:从茶诗漫谈乌龙茶 陈国义:普洱浅尝 王新俊:茶师的生涯 王新俊:六安瓜片 王新俊:茶中英豪:祁门红茶 王新俊:岩骨茶香品岩茶 王新俊:音韵迷人的南岩铁观音 叶惠民:香港茶文化拾趣 王新俊:品茗礼仪种种 王新俊:客来敬茶的由来 王新俊:茶酒争高 李少杰:如何品尝香槟 高晓声:闲语酿酒 汤马士:红酒的“肉体”与“灵魂” 汤马士:“灵魂”深处品红醪 汤马士:橡木藏“红”说玄机 汤马士:红酒的土壤 汤马士:中国古代葡萄酒 汤马士:名人与酒 汤马士:莎当妮的寰宇姿采 汤马士:环肥燕瘦:白酒的另类选择 汤马士:真正的香槟 汤马士:香槟泡沫有价 汤马士:发霉与发财 汤马士:酿酒堡垒的传说 汤马士:盛载色泽的玻璃郁金香 汤马士:婀娜多姿的酒瓶 汤马士:“塞”不住的进步 汤马士:存酒的心法 汤马士:泌注的艺术 汤马士:最高享受的温度 汤马士:美酒的和顺之道 汤马士:葡萄美酒的最佳良伴 汤马士:温带以外的葡萄园 汤马士:妙配葡萄佳酿 ……
  • 黃巴士

    作者:谢立文,麦家碧

    http://www.yellowbus.com.hk/ 黃巴士 (Yellow Bus),是一本香港出版的兒童雜誌,作者包括有著名的美術插畫師麥家碧小姐。 春田花花同學會 是《黃巴士》雜誌 的讀者會,會址在香港灣仔活道 1996年,《黃巴士》獲得資助獨立創刊,兩年後改以雙周刊的形式出版,之後改成月刊形式出版,為提高吸引力,不時附送精品,主要為與《麥嘜》系列故事題材相關,例如麥嘜吹氣相架,春田花花小學生字簿等。至於雜誌內容就跟一般兒童雜誌不大相同,頗有成人世界的深度和闊度,表達形式也與成年人的雜誌相似。 約1997年,由於資助《黃巴士》的百樂門出版集團出現財政問題,要把虧蝕的雜誌賣掉,而《黃巴士》便是其中之一。所以麥家碧、謝立文等有心人便在1998年成立非牟利的春田花花教育基金,接手出版《黃巴士》。春田花花教育基金成立目的,是資助《黃巴士》及其他從事兒童創作的個人和團體。 黃巴士 Profile 原先附屬《星期天周刊》的兒童刊物,由百樂門出版社出版,直至98年才獨立出版《黃巴士》。名字取自外國的黃巴士外,亦出版一系列《黃巴士叢書》及《黃布丁》,更設有動畫製作部泡製《麥兜故事》電影及電視上映的《麥嘜春田花花幼稚園》等。 1996 《黃巴士》獨立創刊 1998 《黃巴士》由雙周刊轉為月刊 1998 開設《黃巴士》精品專門店 1999 推出一系列《黃巴士》叢書 2001 推出以小童為對象的《黃布丁》 《黃巴士》封面回顧 《黃巴士》創刊號引用了畫家 Kandinsky 的一段說話去形容經常用到的黃色——「黃色是一種暖色,它向觀者迎面走來,向一切方向流瀉。它是奢侈,是夏季的力量。」結果每期《黃巴士》封面除有黃色外,更找來不同本地 Artist 設計封面。
  • 一起走过的日子

    作者:何江西

    那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甚至那个时代的表情与感情,都不可能再有了…… 这是一部图片故事集。香港资深娱乐记者何江西,自抽屉中翻检出入行近30年所拍摄的照片,选辑成这一册,并为我们讲述香港娱乐圈的旧情与往事。 时间大致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那是香港影视、音乐及整个流行文化最辉煌的岁月,影响至远至深。 如今繁华落尽,流行沉淀为怀念,再翻开这旧相册,虽是吉光片羽、雪泥鸿爪,究竟令人唏嘘:这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 新歡

    作者:李碧華

    私家侦探告诉女人: “这位新欢,是不及格的狐狸精,他不会爱她很久的,你放心吧!” 她听了,反觉无限荒凉……
  • 晚期風格 - 香港女作家三論

    作者:黃念欣

    分別評述三位香港女作家鍾玲玲、黃碧雲、鍾曉陽。論述三位女作家與張愛玲的傳承關係。 深入剖析三位作家作品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以及各自的藝術追求。
  • 历史和地理间的沉思

    作者:陶傑

    遊巴黎的每一個華人,都應該憑弔法國大革介的遺蹟,然後為這個世界和中華民族的命運而沉思。 全書共分五章,分別以「黃金長相憶」、「笑傲新世代」、「愁結陰陽界」、「打造城市夢」及「沉思廊柱間」為題,載有逾50篇散文。
  • 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

    作者:洛楓

    任教於中文大學的洛楓的評論文章結集,細探專欄文學,分析小說風格,從也斯到董啟章;從葉輝到舒巷城,皆在她的目錄名單之上。 由於包含面夠廣夠闊,綜而觀之,便是一本簡短的香港文學史了。 所以書名叫做「時代記認」,半點不假。一百年後,當下的許多議員和政客早已不為人知,但以文學之名,這本書談及的許多人名,應仍有人記得,以及,想念。
  • 幸福在右邊

    作者:王貽興

    喜歡跑的人,是不會為誰而停下來的。這是一個有關友誼的故事,也是一個有關愛的故事。這是一個有關賽跑的故事,也是一個追求夢想的故事。他和她,同一時間,交換了一個微笑。這是他倆各自生命裡所見過的,最溫柔良善的微笑。由愛情開始的微笑,最後,卻超越了愛情。由跑步開始,最後,也不僅止於跑步。沒有勝負,超越名利。沒有終點,沒有起點。光速以外,音速更盡。幸福,就在這裡。 這是全方位文字達人王貽興最新力作,也一本關於夢想的勇氣之書! 首批附送限量DVD:華文小說界第一人,王貽興編‧導‧演‧填詞華麗表演;Ellen@17 作曲 內附: 1.《幸福在右邊》MV,廣東話、普通話、日語三聲演繹; 2. 東京拍攝花絮; 3. 作者訪談
  • 娛樂大家 - 文化篇

    作者:林奕華

    距《等待香港》系列面世,睽違三年的林奕華以嶄新的面目帶來《娛樂大家》系列,高舉娛樂旗幟,分享對於電影、電視、明星與文化的想法。 娛樂是名詞、動詞,更是比喻。作者從娛樂出發,尋找在物慾橫飛的消費主義時代裏,它所承載的無數符號和意義。娛樂是一面哈哈鏡,模糊地折射了現代人的慾望、權力、道德、性觀、想像和消費。變身娛樂 [名] 大家的作者換來明鏡,為大至震撼社會和小至雞毛蒜皮的娛樂人事,進行釐清、透視和評析,探索我們和娛樂的相互關係,盼能了解背後本質,啟發大家深度思考。這樣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娛樂,因為在閱讀與思考中,讀者得到的可以是滿足的歡娛與快樂。
  • 下一個十年

    作者:陳冠中

    回歸開始到今天有一個重要趨勢,就是許多市民特別是年輕人視香港為家。 既是家,就該宜居,清潔,有回憶,有歸屬感,自己當家作主。特別是2003年後,港人這方面的表達就更清楚了。 是這股動人的公民社會力量讓我認為在未來十年,特區將有所改善,令香港成為大家引以為榮的地方。如果香港能普選特首和立法會,真的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普世都說香港是個民主的地方,我覺得是一件光榮的事。 如果香港是個公正的和諧社會,創業條件和社會保障俱好,貧富差距不再遠大於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我覺得是一件光榮的事。 如果香港城市能保留自己的本土歷史特色、港人有文化、夠創意,我覺得是一件光榮的事。 如果香港在環保、節能方面為世人稱頌,全球人材愛到香港就業定居,更重要的是本地人覺得香港是個宜居的好地方,符合了香港人說的一句話:人家讚賞、自己滿意,是一件光榮的事。 以上,香港其實都是可以在十年內取得重大進展的,事在人為。 寫《我這一代香港人》的陳冠中認為:下一個十年,香港應該可以做到: 中國的一份子、為內地的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繁榮、安定、法治、自由、民主、和諧、善治、公正、環保、節能、宜居、好玩,一個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世界城市。 到時候我相信很多港人、國人也會跟我一樣覺得與有榮焉。
  • 男人與狗

    作者:葉愛蓮

    這是一本關於情慾的神奇小小說。 明娜知道陳傑喜歡狗。明娜也知道陳傑的天性像小狗。而她,總是無可避免地喜 歡陳傑和小狗甘甘和比比。一切都是注定的,仿佛那就是人的本能或天性。明娜那麼渴望,那麼想要,抱著甘甘和比比入睡。抱得那麼緊,緊得甚至想以雙腿夾住牠們的尾巴。血肉貼近血肉,明娜就覺得實在而美好。 明娜想,這就對了,這無疑是關於慾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