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一個人私奔

    作者:王迪詩

    50 篇旅遊小說,50 段浪蕩心跡 翻開本書,與我一起遊歷巴黎、南非、日本、摩洛哥、尼泊爾、柬埔寨……以至在中國的「5300里長征」,共嘗我一個人私奔的喜樂哀愁! -法國男人最公道。自己去滾,也原諒紅杏出牆的女人。不像其他民族的男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酒店是漂泊的象徵。我喜歡漂泊,但不喜歡像乞丐那樣漂泊。住五星級酒店也可以是一種流浪,我Daisy稱那為「高級流浪」。 -印度人的婚禮真有意思!不像香港,要新郎表演戴bra或「心口碎腰果」那麼白癡。 -意大利少年拉著我的手,在巴洛克建築前隨心而行。我在出其不意的時候,在他臉上輕輕吻了一下。我們相愛了七天。就只七天。 -在北京,有女律師在會議室放一個痰罐,並保持每二十秒吐一次痰。究竟哪來這麼多痰? -在尼泊爾的森林遇上黑熊,而我們七個人所有的「武器」,就只有一根樹枝! -我在內地搭的士的次數,比我這輩子進食國產哮喘豬還要多。 還有 8 篇從未曝光的文章,我把它們命名為「在路上--王迪詩心情日記」,特別之處是這 8 篇東西全由我親筆手寫,再附上由我拍攝的照片,我要強調,那一字一句都是我親手寫的,可不是電腦打出來的「秀麗版」呀!
  • 在黑夜的死寂中歌唱

    作者:黑鳥,郭達年

    近年香港為了文化資產保護而喧騰著,由建築到創作到記憶,都在草根力量和政治之間拔河。去年香港書展出現一本特別不合時宜/又非常適 切的新書,就是黑鳥樂隊的文字結集作品《在黑夜的死寂中歌唱》。不合時宜,因為在國際社會大合唱和諧互重的年代,自五○年代以降的青 年反文化脈絡,似乎早已被體制流行文化化,被去掉其本質的挑釁性後,重新包裝成一種標準化的符號;而說這本書同時非常適切,正因為它 所紀錄的、批判的,所針對的社會病灶,在當代社會中從未如此猖獗與潰敗,古老的歌謠竟然毫不過時地反映著眼前難堪的現實。 黑鳥樂隊是香港八○年代的反文化旗手,跨越由中英草簽香港回歸至二千年前樂隊解散的社會歷程,透過音樂和文字及與媒體的交鋒,提出社 會主流以外,文化和政治的異議聲音。黑鳥的活動除了音樂以外,劇場、紀錄片、宣傳小冊子等均是他們文化革命的一部分。二十年來,黑鳥 異議的身影雖然孤單,但在香港社會中也默默地培育了一群「聽黑鳥長大的人」。他們所持有的那份改革社會的熱情,在當今香港社會中逐漸 醱酵。本書內容,就是上述活動的文字紀實。對於在回歸界線兩端的香港人,本書成為一種集體回憶的提醒。而作為主流傳媒的明報周刊叢書 ,在出版這本書後也招來不少爭議。
  • 7749:四十九個我試過/聽過/想過的創作練習

    作者:周耀輝

    中文歌壇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第一本談創意講創作的摯情散文。 周耀輝花了接近九個月的時間,構思,並開始這個Project 7749,裡面的49個所謂創意練習,並非教大家成為小說家、詩人、詞人、畫家等等創意工業者。 他的意願比較卑微也貪婪,簡單的說,就是透過這個習作,讓自己的生活得更有趣、更好奇、更飄浮。這個Project《 7749:四十九個我試過/聽過/想過的創作練習》,當是由作者開始,但內文設計,刻意讓這冊習作書給讀者們一起參與,一冊書,包含了作者和讀者開展的創意部分。 當中, 印了作者的文字和映像,那是他的。而當中,留在書中一片又一片的空白,是讀者你的。 空白,其實是歡迎大家走進去的異地。 這個心靈交流的異地,不止一幕幕鮮活的生活記錄及開拓,還期望給你身處的時空劃一道幼細的裂縫,讓原以為局促的角落,透點光,吹陣清涼的風,然後,你看穿了裂縫後的風景,原來明媚燦爛。 ******************* 2011年香港書展 亮光文化 1A--B19 *******************
  • 多重奏

    作者:周耀輝,高偉雲( Jeroen de K

    本書橫跨香港過去四十年的歷史,以流行音樂為脈絡,嘗試書寫關於香港記憶、身份、語言和政治的紀錄。兩位作者從歌詞書寫、視像製造,到粉絲文化、唱片公司、表演場館等流行音樂產業的場域切入,一步步展現和分析香港流行音樂生產、消費和流通的各個環節。
  • 香港好声音

    作者:于逸堯

    誰說香港樂壇已死?香港有一班音樂人,一直在默默耕耘,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只要你睜開眼就會看到、張開耳就會聽到…… 作者以音樂人的身份,訪問十一位身邊的友好及合作伙伴,當中有談及各自的音樂成長路,亦有各人的音樂分享。如倫永亮談八十年代的改編歌曲;黃耀明談成立人山人海的經過;伍樂城談他的音樂學校…… 從各人的訪談中,可看到香港樂壇的變遷,以及各人在各自的崗位中取得成功的因由。 「終於,終於有一本書是從音樂人的角度去講述香港音樂及在香港創作的故事;終於有一本書由一個對香港音樂有相當認識及視野的人去寫香港音樂;終於有一本字量與誠意多至『眼突』的書,述說音樂人對於香港音樂的所思所想,而不再是坊間浮光掠影毫不到肉的鱔稿碟評。」 --陳大文@3C Music(序) 「我希望大家看這本書看得開心,看完之後可以多給大家一個理由,不去放棄香港的音樂,不去放棄香港。」 --于逸堯(自序) 「動人的音樂背後,總有動人的心聲。 且看看創造港樂的人,是如何快樂地苦幹。」 ──林夕 「一日未死,就睇你幾時死。但,一日未死,也就是依然生存,依然有可能,也就可以書寫你的生存與可能。 ── 睇死,還是,寫生?我喜歡後者,我覺得于逸堯也是。而他的寫生,不但關乎香港流行音樂,也關乎香港。」 ──周耀輝 「如果我們的生活裡面有些甚麼底蘊,音樂肯定是其中一部份。所以我更高興知道這些我尊敬的人,他們樂音裡的底蘊。」 ──何秀萍 「喜愛香港音樂人,敬佩他們所創造的始終獨特而又多元化的聲音,那屬於香港的好聲音。」 ──張亞東
  • 香港流行音乐文化:文化研究读本

    作者:冯应谦

    本书透过十二个本地有名的香港歌手或组合(TWINS,王菲,郑秀文,刘德华,梁咏琪,郭富城,张学友,容祖儿,谢霆锋,陈慧琳,黎明,杨千嬅),以解释属于我们的流行文化现象,从而具体地勾划出香港流行音乐的面貌。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通过对流行歌手的歌路转变和社会身份的提升的分析,指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中间并没有绝对的隔阂,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即文化的品味具有流动性;另外,还有对青少年文化的肯定,以及对成年人社会固化的思维与价值观的某种程度的质疑(因为他们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变化而逐渐落后于时代)。
  • 流聲

    作者:黃志淙

    本地著名音樂文化人黃志淙固然對各地音樂發展走向瞭如指掌,但對香港流行音樂的戀戀情結還是最貼身貼心。他執筆撰寫《流聲》一書為民政事務局出版之「香港點滴系列」最新一炮,將香港流行音樂的歷史背景、音樂源流、工業狀況、技術條件與及台前幕後的經驗和想法,有條不紊,一一呈現。志淙熟讀經典,對這段歷史又有切身體會,卻不容許自己掉入各種流行但簡化的論調。他的分析注重結構,也強調意外,多談可能性,少說硬結果,抓著主流旋律,又體貼分支變奏,令這幅呈現香港流聲的圖像更形立體並富層次。一眾好友將親臨為《流聲》之新書發佈開咪出聲,各文化和音樂人將暢談有關香港和流行音樂與身歷其聲之種種體會,並精點選播多首曾經讓你我都感動過的本地流行曲;這個由志淙主持的現場音樂節目,只此一場,歡迎你都來進入這個本地流行音樂的直播空間,一睹好友們chit chat點歌齊撐香港流聲。
  • 风花雪月李翰祥

    作者:黄爱玲编

  • 是不是這樣的日記你才會這樣的寫給我

    作者:少爺占,王貽興

    少 爺 占 與 王 貽 興 再 次 以 交 換 日 記 形 式 , 交 換 彼 此 心 事 、 生 活 , 講 寫 作 、 愛 情 、 抱 負 、 社 會 … … 無 所 不 談 。 想 窺 探 他 們 的 內 心 世 界 嗎 ? 那 就 翻 開 此 書 , 他 們 必 牽 著 你 的 手 進 入 他 們 的 世 界 … …
  • 时局的生意

    作者:霍英东,冷夏

    霍英东的一生,伴随着东亚政局数十年的风云变幻。 1945年,抗战胜利后,港英政府拍卖剩余物资,22岁的霍英东借了100元参与投标,转手赚了2.2万元。从此,他的生意就与时局勾连在了一起。 朝鲜战争期间,欧美对中国实行封锁,霍英东冲破禁运为大陆运送物资,不但为自己挣得第一桶金,也为日后布局大陆打下人脉基础,甚至早在1960年代就得到邓小平亲自接见。 1950年代,香港步入稳定繁荣,经济“花繁叶茂”,霍英东进入地产业,通过“售楼说明书”“卖楼花”等发明,成为盛极一时的“楼市大王”。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霍英东第一时间读出其中的微妙讯息,成为第一个到大陆投资的香港巨商;此后,霍英东不断正确解读时局,“看裸画辨政策风标”,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实现了新的起飞。1990年代大国崛起、香港回归的大局之下,霍英东再次将投资重心转向体育、慈善,及家乡的基础建设;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中,以拳拳爱国之心,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真实、详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霍英东对亲历往事的追忆,对敏感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涵盖东亚近几十年几乎每次重大变化的细节内幕,亦处处流露出霍英东一生洞察时局、捕捉商机的大格局、大智慧。
  • 誰的城市

    作者:羅永生 編

    香港文化研究叢書之一 CITIZENSHIP 問題是當今文化研究領域探討「公共文化」的核心課題,它所探討的正是現代社會及其成員的關係。公民文化的議題,可以歸結為這樣的一個問題:不是問住在這個城市的是誰?或誰有資格住在這城市?而是要問:這是誰的城市?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批判和檢討這城市與它所體現的價值所作出的行為、論述和實踐,指陳行動者和論說者的動機及其背後的假設。 在今日標榜一旦談論香港,所用的文化論述假設好像都要超出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話語的時候,卻正好是我們透過香港的歷史經驗深入了解和反省之時:甚麼是殖民主義?甚麼是民族主義?這些文化想像與實踐與我們所追求的屬於「我們」的城市,究竟有甚麼相干? 文化是一個杜群共有的生命。文化經驗與日常生活綿密的歷史脈絡息息相關。「香港文化研究叢書」的目的是致力發掘和重組香港文化歷史的種種面貌,深入研究文化身份的建構過程,探索文化與社會及政治之間的複雜關係。我們期待抱著批判的態度:從歷史出發,重新認識、掌握及撰寫我們這個群體的共同經驗。
  • 回歸十五年以來香港特區管治及新政權建設

    作者:劉兆佳

    Governance and New Regime Building in the Hong Kong SAR since the Handover
  • 香港的獨特民主路

    作者:劉兆佳

    寫作這本小書的目標,是從客觀、現實的視角去描述和分析香港過去三十多年的民主化道路, 特別聚焦在它的方向、速度、內容、機遇和障礙。我的看法是,研究香港的民主發展必須同時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出發,分析香港所處的國際形勢、國內環境、中英關係、香港的歷史背景和香港內部政治勢力的較量,這樣才能好好理解香港為何走上自身獨特的民主化道路,也才能摒棄西方理論的羈絆,找尋一種切合香港具體現實情況的民主改革方案。
  • 香港: 解殖與回歸

    作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本期的專輯是「香港:本土與回歸」,香港脫離殖民統治和重新成為中國一部分,已經14年了,香港人——由政府高層到一般市民——似乎依然未有認真做好準備,在不同領域及方面去面對回歸、「一國兩制」及它們所帶來的挑戰。本期專輯收錄了下列文章: . 1. 葉蔭聰:〈香港新本土論述的自我批判意識〉,探討香港的本土論述,具有較強的自我批判意識,對香港的殖民特性、資本主義制度、都市消費生活方式等採取批判。同時,它更能激發出一種民粹式的情感,試圖擺脫全球資本主義及國族主義對香港的地緣政治定位。 . 2. 羅永生:〈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探討早期香港關於「回歸」的爭論,雖然無法等同於香港版的「統獨」爭論,但對於探索本土文化政治未來,這種歷史回顧所展示的駁雜的民族主義經驗及其局限,對我們還是滿有啟示。 . 3. 呂大樂:〈終於需要面對未來:香港回歸及其設計上的錯誤〉,探討治港藍圖之失敗,正在於當年錯誤地以為「不變」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可是實踐經驗正好說明,延續舊制度不是出路。 . 4. 周思中:〈無怨無悔的解殖思考〉,探討倘若國族主義及排外情緒,都是後殖民政權的致命誘惑;海地兩個世紀的獨立史告訴我們,相反的嘗試並不就是陽光燦爛的康莊大道。沉重的代價甚至不禁令人問道,真的有選擇存在嗎? . 5. 王慧麟:〈廢妾四十年:殖民體制與現代性的曖昧〉,探討我們不得不承認,沒有英國殖民主義,香港走不上現代性之列車,一些港人仍然堅信的民主、自由及法治之價值,不可能在香港生根。管治香港之難,在於需要更細緻地了解殖民管治對香港之影響。 . 6. 鄧小樺:〈重回文學公共性的追尋:香港近年實踐概覽〉,探討近年香港文學界出現對公共性的呼聲,有意識地發揚「公共性」此一概念,其改變有背後之基礎。
  • 中国香港

    作者:强世功

    本书是作者对香港以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他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全书共13章,从2007年第9期开始以“香江边的思考”为副题在《读书》不定期连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书记载了我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我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希望把香港作为中国的中心问题来思考,将其看作是理解中国的钥匙,因为它一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也暗含着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最根本的不同。” ——强世功
  •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

    作者:周永新

    “我們得承認,過去六十多年來,港人的身份不時改變,不只一次,是多次的改變,連帶他們對事物的價值觀也不斷改變: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六十多年來,港人的價值判斷就這樣前後出現差異:往日是尊卑有序,今天講的是平等、自由。或許有人慨嘆:今不如古、世風日下,但改變了的身份和觀念是無法挽回的,我們就算不能欣然接受,也必須明白箇中變化的原因。” ── 周永新 香港社會的種種演變,原來離不開香港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 這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對香港社會的長期體察和研究心得。 近七十年來,香港人的身份不時在改變,從開埠最初的難民身份,到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市民身份,到九七後至今的中國公民身份,一次又一次的身份改變,使香港人對人對事的價值觀也在不斷改變,從而亦影響了整個社會的人事變遷。無論我們如何看自己,作為這個城市的市民、居住在這裏的香港居民、擁有中國公民身份的香港人,我們都會對自己的身份有不同的體會,也會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觀念。 今天港人身份上的迷失,不再有共同的生活追求目標,社會就顯得煩躁不安,個人也常感到困惑和無奈。為什麼這樣?本書所述事實,可為你提供答案。
  • 死在香港──流眼淚

    作者:陳曉蕾,蘇美智,周榕榕

    本書,關乎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身邊也總有死亡在發生。我們用了相當多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鮮有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流眼淚》第一部份關懷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專家估計大約兩成的親友在一年半後依然抑鬱,然而急趕的社會容不下這份傷痛,尤其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更需要支援。香港每年也大約有一千人自殺,當中主要是長者!第二部份探討醫療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死在醫院、死在院舍、死在家裡……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 外傭

    作者:蘇美智,攝影︰ Robert Godde

    外傭,離鄉別井,來港工作,她們每一位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書就是要讓讀者認識這個住在家中的陌生人,以及了解歷史及家庭結構下,菲傭的生命/生活軌跡。
  • 無解良品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王淑英,殷偉憲

    社會科學,就是無論上至國家大事,下至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小節,都一一詢問「點解」;社會科學,就是希望我們能夠為我們的思考,提供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可能。 基於這種態度,香港中文大學與CUP出版合作出版這書,書中十七篇文章分別來自中大社會科學院內八個學系的學者,當中包括建築、經濟、地理與資源管理、政治及行政、新聞與傳播、心理學、社會工作,和社會學,透過一篇篇文章,讓我們知道在生活中、成長裏,出現了很多看似「無解」東西,其實正正是啟發思考的「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