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絕色

    作者:董橋

  • 房間

    作者:李智良,郭詩詠(編)

    《房間》是一名「精神病患」回溯其十二年服藥生活的「自我診斷」。作者時而冷靜,時而鼓譟,述說由服藥引致的種種身體變異與情感隔絕,讓一場寧靜災變的遺禍浮出地表,為現代精神科「治療」的無效與不人道,立下存照。 《房間》同時是一名「精神病患」的生活筆記。作者從個人卑微的視角出發,觀看、感應他人之所願、他人之所待。它既非告解,亦非日記,唯指向城市住民勞累的生活中無以言表的內心經驗,是由壓抑的零點切入游離不確、「始於失序、願意迎向失序」的書寫。 本書獲「香港書獎2008」及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首獎。
  • 風箏家族

    作者:韓麗珠

    因為喜歡發呆、想追求無邊無際的自由,韓麗珠開始寫作;因為善於撒謊,所以小說的形式較為上手。有時候,一切都只是幻覺,比如變成椅子的男人,比如口腔裡長著一顆樹、新牙不斷冒出以致臉孔扭曲的女人。有時候,一切只是虛無,所以孤獨的人容易罹患頑強的感冒,眼神空洞的人,需要依賴購物來填補空虛。存在是否終為一場荒謬?透過不斷定義來填充「世界」空洞的作法,或許實屬徒勞無功,並且讓人感到沈重、擠壓直至窒息。 從〈壞腦袋〉、〈風箏家族〉、〈林木椅子〉、〈門牙〉、〈悲傷旅館〉到〈感冒誌〉,故事如珠鍊串連般一一湧出並安置了韓麗珠的腦袋,然後再以書寫的方式被安置。韓派卡夫卡式的奇詭荒誕不安與嘲諷,呈現迥異的當代小說視野。
  • 香港文學散步(修訂版)

    作者:小思

    《香港文學散步(修訂版)》主要內容簡介:香港近年流行「文化旅遊」和「集體回憶」,大家都對古跡的「拆」和「留」十分敏感。其實香港值得一遊的地方又豈只天星碼頭??原來北大校長蔡元培的墳墓就在香港仔,魯迅曾經在中環基督教青年會演講、女作家蕭紅的骨灰就撒在淺水灣,而那裹的鳳凰木竟然就是張愛玲創作《傾城之戀》的靈感??我們每天經過的地方、常常到訪的都有歷史的痕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香港文學散步》增訂版保留舊有精彩內容,並新收錄了數篇文章及全新炮製的「與小思對話」,讓大家一探中國近代文化名人如蔡元培、魯迅、蕭紅等在香港的生活,再加上全新繪製的「散步地圖」,帶你走過香港的大街小巷,尋找名人們的足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拿起書,去散步吧!
  • 我所愛的香港

    作者:林夕

    作者是千帆并举的创作人,对香港有著难以割舍得感情。 回归十年,香港却生病了——经济泡沫化、楼市两极化、文化消费一元化、生活空间困迫、抑郁自杀渐成风潮,盛载了回忆的建筑物相继消失。 或许,香港不再美丽了。 於是,作者用他的文字,记下这城市的纷纭人事。纵使不能代为医治,也能帮助人们了解病情所在,治愈他所爱的这个城市的心灵。 「色相纵能忘,一切惟心造¨¨¨香港有病¨¨¨皈依大乘佛法的我,实在不舍,所以要写」。
  • 《天龙八部》欣赏举隅

    作者:温瑞安

    金庸气势最宏大、结构最复杂的作品是《天龙八部》。温瑞安根据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分析东方思想是如何贯穿于情节,并且用西方文论的方法,将之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加以比较,说明金庸这部作品不愧为糅合传统与现代的“武侠小说巨著”。
  • 相遇

    作者:周保松

    本書的內容,全都和教育有關。因為作者是教師,他說他一直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並思考政治、哲學與人生的種種問題。他將這些思考,寫下來,寄給學生,然後一起討論。這樣的交流,經年堆疊,已有數十萬言。作者說,他很慶幸能以教師為業。 作者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曾遇到許多好老師。收在書中的,就有和香港中文大學著名的哲學老師陳特先生的五篇對談。作者畢業後負笈英倫,再一次回到中大教書時,住在崇基學院職員宿舍,那正好在陳特先生擔任舍監的宿舍旁邊。那時候,陳生已是癌症末期,放棄了一切治療。沒料到,在他臨走前,師生可以有那樣的幾次對話。那段日子,作者初為人師,經常通宵備課,活得緊張疲累。但他每次見到陳生,陳生總是平和沉穩,而作者卻暗裡有時間倒數的傷悲。陳特先生逝世後,作者說,整理這些對話,更是吃力。常常是午後,陽光兇猛,室內幽暗,播著錄音,聽著陳生的笑聲,遠眺他的舊居,一不小心,眼前便模糊一片。 -------------------------- 這本書收錄了周保松博士曾經發表過的文章,有作者與同學訪問對他影響至深的陳特教授,有作者介紹幾位北美政治哲人,如諾齊克、金里卡及《正義論》作羅爾斯等,也有作者憶述移民來港的成長經歷,及寫給系內同學的書信。雖說題材各異,但讀者還是可以從中摸出作者來港、求學成長和進行思想探索的輪廓線。個人覺得饒有趣味的是周保松的思想掙扎歷程,他怎樣堅信左翼自由主義的社會公義理念,中大哲學教授陳特先生的教育怎樣影響他棄商科而從哲學,對政治的看法又如何使這位哲學系畢業生最終成為政治哲學系講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保松作為一個新移民,他怎樣看香港經濟掛帥的「單一價值觀」,除了批判這種價值觀外,他還提出了「文化多元」的概念,希望社會能夠容納更多聲音。作者自言書名意謂與讀者「相遇」,如果讀者能夠在書中,反思香港價值觀、新移民政策,以及香港政治文化等等,相信亦是一次饒有意思的「相遇」。
  • 雷聲與蟬鳴

    作者:梁秉鈞,也斯

    第一輯 未昇 夏日與煙 3 夜與歌 7 廢郵存底 10 猶疑 12 浪與書 15 雨之屋 18 裸街 21 缺席 24 繼續 26 青果 27 未昇 29 夜讀 31 午路 33 夜行 35 建築 37 雨痂 39 風與老人 41 車中 42 除夕 44 舊句 46 第二輯 突發性演出 突發性演出 51 寒山及其他 54 麵包店 59 某打字小姐 63 睡在沙灘上 66 寫一首詩的過程 69 遊˘ł 72 聽歌 75 抽奬 84 第三輯 香港 傍晚時,路經都爹利街 93 五月廿八日在柴灣墳場 96 北角汽車渡海碼頭 99 寒夜,電車廠 103 羅素街 107 拆建中的摩囉街 111 中午在鰂魚涌 115 新蒲崗的雨天 120 華爾登酒店 127 影城 129 第四輯 澳門 水翼船上 135 鬥牛場舊址 138 巴掌圍斜巷 142 避雨南灣小咖啡店 144 大三巴牌坊 148 海邊,造船廠旁 151 關閘 155 第五輯 廣州,肇慶 舊城 161 鐘乳岩 164 湖 167 尋瀑 172 第六輯 臺灣 高山上的小村 179 古城牆 181 排灣族的屋子 183 漁港 185 百香果 188 山 190 候車 192 樹 194 石 199 旅程 203 第七輯 浮苔 青晨 207 除夕 211 茶 214 青蛙與蝸牛 216 後窗 218 雷聲與蟬鳴 220 聾 224 秋林 226 未央 228 景變集 233 信 236 玻璃的寒冷 240 半途 242 瀉酒 245 花燈 251 送唐娜與唐納 257 浮苔 263 冬日船艙 269 初春二題 273 還差幾哩路才到新年 278 剝海膽 282 醃檸檬 285 盆栽 288
  • 我這一代香港人

    作者:陳冠中

    我這一代是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成功所在,也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所在。香港的好與壞我們都要負上絕大責任。1980年代我們的一些作為,決定了今日香港的局面。 舉世無雙的香港本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 不知道是天才的劇本,還是自然渾成:土地是皇家的,政府做莊家,以限量供地造成稀有令房價不斷上揚,我這一代香港人紛紛向銀行貸款買房,世代相傳了地產必升的神話。有餘錢就繼續買房,或投在當時七大地產公司主導的股市,有恆產者與地產商、股市、銀行利益與共。至於在私人住宅市場買不起恆產的人,政府建公屋,或租或賣讓大家住。政府同時靠賣地增收入,保持低平窄稅,聯繫匯率,法治開放,繁榮安定,進一步吸引全世界包括中國的直接投資、避難逃資、投機熱錢湧入我們香港。房價股市越發猛升,大家發財,順便造就了我城幾十年的富貴與浮華、我這一代人的燦爛與飛揚 - 思之令人感傷,然後不禁啞然失笑,簡直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天仙局。誰還理會製造業空洞化,資源投在非生產性的建設,競爭力消失,房價比新加坡高三倍,大陸在改變,地緣優勢在磨滅,熱錢靠不住? 往前走,不能不解掉那些1980年代以來我們這一代香港人自己設下來的套……
  • 更暖的地方

    作者:胡燕青

    《更暖的地方》這個書名,會令你聯想到甚麼?春天的草地?還是暖和的被窩?在作者心目中,這個使人感到溫暖的地方,原來正是我們熟悉不過的香港。 作者在廣州出生,小學時到香港定居,那時對這個新的「家」很是討厭。多年後的今天,她已把香港視為自己的家,《更暖的地方》就記述了她對香港獨有的感受。 正如序中所言,「書寫自己的城市」是這本書最突出的主題。因此,書中所寫並不是香港的名勝古蹟和著名景點,而是和作者有密切關係,以及讓她感動的地方——太子道、鴨寮街、高街、花布街和美孚新村等等。全書收錄了13篇散文,有寫街道為主的,有以人物為主的,也有寫作者童年回憶的。作者並沒有把寫人和寫景的文章分類,各篇的序列看似無跡可尋,但其實卻暗藏玄機。作者在自序中說,書中所記述的是「一個大陸小女孩變成道地香港人的過程」,也是她從一個家遷到另一個家的心路歷程。書中首篇《更暖的地方》寫的是她和父親來港定居的緣由和過程,最後一篇《在牙縫中飛翔的紅色翅膀——美孚剪貼簿》則細緻刻劃了作者所居住的地方的人和事,流露了她紮根香港的心意。全書是一個心靈「回家」的旅程,中間的篇章則是她成長中的種種回憶和所見所聞。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以此展現出她眼中的香港。 本書寫的全是基層小市民的人和事,讀起來尤其親切。如《搭檯》一文寫假日的酒樓,搭檯的茶客都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互相角力,同桌卻又互不相識的人被逼傾聽對方的隱私,然後彼此竊笑;《茶餐哲學》一文寫香港特有的茶餐廳文化——一個沒有任何餐桌禮儀,沒有衛生要求,不用付出小費而且不避粗言穢語的地方,竟能俘擄全港市民的心。上至特首名人下至草根工人,都無法抗拒奶茶咖啡和「鴛鴦」的魅力……這些景致我們都耳熟能詳,作者加入自己的感受,把它們再次呈現,又有另一番面貌。 作者在序中說她深愛香港,而且「愛的程度遠超想像」。執教鞭的她在讚歎這個城市的同時,也點出了它的陰暗面。愛之深,責之切,如《牛津道上》便是諷刺香港教育制度的作品。土生土長的讀者們,你們心目中的香港,又是怎樣的呢?
  • 泼墨:李碧华作品集(十二)

    作者:李碧华

    本书内容包括《喝水的花》、《愿做噩梦》、《唐朝的繁华时空》、《谁要寂寞地暖?》、《不见了》、《斩、斩、斩》、《暴劫椰青》、《红炉一点雪》、《张小泉》、《往事如烟》、《空凳》、《山外有山》、《三点两点一点》、《扫地》、《好日》。
  • 憔悴三年

    作者:亦舒

  • 两个人住

    作者:欧阳应霁

    《两个人住》是欧阳应霁设计生活的又一典范,它虚拟了这样一种情景:在茫茫人海中,两个人相遇相识,从素昧平生到相亲相爱,最后决定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他们如何从家徒四壁开始,建构他们的家,营造他们的家居情调和氛围?从一把椅子、一只杯子、一幅窗帘的寻寻觅觅,到一盏灯、一只花瓶、一面镜子的挑挑拣拣,这中间还夹杂着两个人的口味和品位、争执与协调、恋物与超脱,颇能捕捉现代都市人飘忽的心绪。 家在这书里被分解成一件又一件细微的器具性物质元素,一事一题,题目先就取得精巧,如谈窗帘的“帘卷东西风”、谈厨房兵器的“十八般厨艺”、谈沙发的“软硬兼施”。由物质而文化,而设计,而自我们熟视无睹的对象中提取出精致的意味和艺术的底蕴,如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意,谈的是物质和空间层面的家,解读的却是精神和心灵的家园。文字的灵动配上图片的诱人,那份细腻和体贴,对正在都市半空漂泊,却随时准备或正在进入家居状态的读者,多少还有一层实用意义。
  • 道德男人

    作者:周耀輝

  • 小城無故事

    作者:黃碧雲,杜良,李焯雄,林夕,葦鳴

  • 波希米亞行路謠

    作者:廖偉棠

    歷史、典故、現實、浪遊在敘事的魔法下變成一幀幀平面蒙太奇,變幻不定,在不同的時空中轉換。廖偉棠,浪跡於中、港、台地區的詩人、樂評人、攝影師兼中文詩歌的傳播者。以其波希米亞遊走風格組成四個章節的詩歌組曲──手風琴謠曲、短歌、末世吟、漂流瓶書信,形成一闕行吟詩人的流浪之歌。結合獨特黑白觀點的攝影風格,以及潔雅文字,以呈現其龐大閱讀行走領域的心之視野,充滿安那其理想主義的特質,又如同一則電影敘事一般張貼出波希米亞既浪漫又自由的浮動版圖。 那是一台老掉牙鋼琴歌聲沙啞, 那是一張1940年蕭條時代的爵士樂唱片歌聲沙啞。 帶著大提琴和小號的流浪者走過格瓦拉的畫像下, 他們唱著,他們笑著,他們舞著又轉著。 那是一頂星光尖銳的貝雷帽歌聲沙啞, 那是一間遊客們一一散去的修道院歌聲沙啞,在夏灣拿的天空下,海浪邊。 作者簡介 廖偉棠 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曾任書店店長、雜誌編輯。現旅居北京,為自由作家、攝影師。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詩組及散文組冠軍,香港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詩組及小說組季軍,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詩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組大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及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世界華文小說獎佳作獎。曾出版詩集《永夜》、《隨著魚們下沉》、《花園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園》、《手風琴�的浪遊》,攝影及雜文集《波希米亞中國》(合著)。
  • 作者:黃偉文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是寫歌詞的,還有沒有機會寫散文,而且得到出版。 對,換你來寫,或者更好。 但這句話,不妨看完才講。 60元,未必夠你買兩疊空白A4紙,而A4紙不能陪你坐巴士坐地鐵坐馬桶,但我可以。」──黃偉文
  • 我有冇問題?

    作者:at 17

    at 17成員Ellen和Eman以散文及格格漫畫,道出她們17歲的天空、17歲的心事、17歲的一切,內容幽默跳脫。她們更以筆代口,解答fans們17歲的問題,然後發現大家所思所想,原來是那麼相近,那麼親密,只因我們都同處一個天空下。17歲是隨意的,是深刻的,簡單卻不平凡的。
  • 字花

    作者:

    .特集:惡 游靜.洪凌.李智良.王貽興 十字街頭:梁國雄.林藹雲.葉愛蓮.波仔 字花花:Voodoo Voodoo .書寫的人 駱以軍:寫小說是 當流浪漢和黑道人物 .植字 變壞:淮遠.樊善標.謝曉虹. 黃茂林.麥樹堅.韓麗珠 .擲界 湯禎兆:歐冠盃決賽文本分析 李維怡:麥嘜《菠蘿油王子》 .喧囂與躁動 洛楓評聶魯達 羅永生評《無間道》系列電影
  • 後殖民誌

    作者:黃碧雲

    黃碧雲把近年發表過的散文收輯成《後殖民誌》。後殖民主義是一種權力轉移的論述,有關文獻,卷帙浩瀚。黃碧雲為文,不愛框框限制,深知說的不論是後殖民主義也好,女性語言也好,「過後不過是一堆電腦蟲垃圾」。 《後殖民誌》的文字,既無權力轉移宏旨,那麼作者在「後殖民」這論點上又作了甚麼詮釋呢?且看《費蘭明高女子》怎麼說:「『後』是一種變異;她承擔但她暗胎怪生。『後』不那麼赤裸裸的去對抗、控訴,不那麼容易去定義。『後』是猶猶疑疑的,這樣不情願,那樣不情願,反覆思慮的。而我理解的『後』甚至帶點邪氣、不恭,廣東話就說好『陰濕』,所以我的『後』是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