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八十後的生存與生活

    作者:健吾,周志煌

  • 五湖四海家常菜——華北東南亞及東歐地區

    作者:麥圓本著/Stella So繪

    作者麥圓本定期訪問東華三院「天廚」鄰舍互助計劃的參與者──居於天水圍的主婦,記錄她們烹調家鄉菜的過程、心得和味道,由漫畫家Stella So繪出食譜,每篇配有與吃相關的冷知識。 《五湖四海家常菜(上)》於去年出版,介紹廣東及華南地區菜式。下冊介紹的則是華北東南亞及東歐地區菜式,包括川菜、京津菜、滬菜、魯菜、俄羅斯菜、泰國菜、印尼菜、巴基斯坦菜、越南菜、土耳其菜和印度菜。讀者除了透過此書學懂煮菜,更可瞭解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以及居於天水圍的主婦的生活點滴。
  • 有米

    作者:陳曉蕾

    繼《香港正菜》後,陳曉蕾繼續關心本港鄉郊生活。這次從香港的氣候入手,思考為何香港沒有了春天,而沒有春天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曉蕾也將視點對焦選擇「另類生活」的人,有搬到新界居住的年輕人,有知足變通的獨居老伯,有自耕自足的農耕人,有崇尚環保生活的情侶,看看這些在香港「核心價值」以外的香港人如何在這裡生活。 「去年我最驚訝的事,莫過於「春天不見了」:三月是一百二十六年來最乾旱的,四月又是一九七零年以來雨量最低,五月首個酷熱天氣警告是自一九九九年警告制定以來出現最早一次──當我終於開始知道香港什麼蔬果當造,夏天要吃什麼、冬天不要吃什麼,突然,春天消失了! 城市裡的朋友好像沒事兒的,有人甚至慶幸沒有回南天。然而身邊的農夫都在抱怨種子難發芽、澆水很辛苦;來港產子的燕子,時間也推遲了,等到乳燕懂得飛,全家一起南下時,很可能遇上颱風死掉。 但願把四季帶回城市,如果感受不到氣候,還談什麼氣候變化呢?」 「不論堅持有機農業,或者實踐綠色生活,這些在台灣仍處於少眾熱切追求的生活價值,在香港更像稀有物種。正因為身處在一個食物幾乎完全仰賴外地供應的大城,這個自力耕生的拚鬥,愈加顯得意義非凡。」 ——台灣自然作家 劉克襄 「人要生活圓滿,實在沒有唯一的路徑,曉蕾這本書展示出多種的新生活嘗試,提供素材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塑造最配合自身條件的新生活模式,這是很大的功德。」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 林超英
  • 洋相

    作者:蕭芳芳

    本书的目的是希望透过简洁的文字,写出西文社交礼仪的重点,好让读者能领略其中的道理。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讨论英美两地的生活礼节,包括:握手与打招呼,介绍、邀约和应约,赴宴,餐桌礼仪,咖啡和茶,隆重的舞会,打开话匣子,鸡尾酒会,日常的仪容,人生大事,节日和送礼,探病,公共场所,在电话上,和男女约会等。  全书行文流畅,手法轻松,不单交代了西方礼仪的每个细节,还对细节背后的道理有所说明,无论对未接触、初接触或已经懂得西方社交礼仪的人来说,本书都值得一看。
  • 對照記@1963

    作者:楊照,馬家輝,胡洪俠

    一個時代.三地人.三種對照 台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大陸的胡洪俠 他們仨,唱出了時代的記憶,也唱出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 三個說故事的高手,以50年來最常用的22個日常詞彙 共同書寫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 從初戀、青春欲望到成長記事 譜出兩岸三地的共有記憶 時而感性陶醉、時而傷懷、時而驚奇、時而捧腹大笑…… 台灣、香港、大陸開放後,彼此交流已密不可分。但在同樣的華人外表下,因文化歷史、成長環境、教育背景的不同,在思想觀念或生活行為上又有什麼異同? 透過台灣楊照、香港馬家輝、大陸胡洪俠這三位「五年二班」的嚴格「寫文」對照,精挑細選兩岸三地五十年來,22個日常生活詞彙,大至談台灣、香港、大陸;或是影響華人社會深遠的人物,如孔子、耶穌、瓊瑤;或是尋常生活一定會接觸的火車、電車、男廁所、報紙;或談及少年時代的初戀、女老師、女同學…… 這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寫作」,對作者是考驗,對讀者卻是趣味恆生的閱讀經驗。三人連袂完成(或說彼此較勁)一個通過記憶互相對照的寫作,道出自己生命中種種的喜悅、疑惑或不堪,有私密的、社會的、國家的……我們將看到這一代人成長的三個社會。 ……
  • 快煮慢食

    作者:歐陽應霽

    不知人生有幾多個18分鐘,但只要一個便夠煮一道菜。既然是歐陽應霽寫的,便不會是只提供大量食譜的工具書,阿霽一如既往,以文字及圖片讓你愛上入廚。 40個食譜 40段故事 40個18分鐘速成食譜,40段飲食和生活小故事。以台灣買得的小番薯為例,包裝上標明由日本某某農場的某位農友栽種,人情味十足;玉米的產量,又關係到文明的興衰;曾經輝煌一時的瑪雅文明,只因當時持續幾年的旱災令玉米失收,而摧眦了瑪雅社會的農業基礎。 貼身點的,有「斬料、斬料,斬大舊叉燒」的珠江橋牌玉冰燒酒故事,讓人回憶一口酒一口肉的當年風味。一段段小知識,又令人食指大動,不禁技癢要入廚露兩手。 18分鐘不長,但如果你懶,就抽出一些重要元素去支撐整碟菜的靈魂。凱撒沙拉中的生菜,就是靠醬、油成名的,所以上等的初榨橄欖油必不可少,獨特的澀辣原味是精髓所在。 芝麻是小事,但沒有了芝麻,湯圓煎堆甚至蜂蜜雞槌都不成事,而來自阿拉伯和中東的芝麻醬Tahana是以芝麻新鮮磨成,用來烤茄子和蔬菜就最適合。要18分鐘完成佳肴,就看看如何挑最好的材料,最夾的醬料吧!
  • 郎咸平说

    作者:

    一、不要走马观花看香港 谁是香港最大的“地主”?为何一个地区需要三种颜色的出租车?不拓宽马路怎样能够实现车辆畅通无阻?生活节奏快速、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保持秩序井然的秘密到底在哪里?对于香港这座迷人的城市,郎咸平教授将独辟蹊径,从一件件身边看似细小的事例为你描摹出香港社会关于法治的真实面貌。 二、赴港求学,你了解多少? 当众多内地学子放弃清华、北大而选择香港的大学求学时,他们到底选择了怎样一场严峻的挑战?4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付出,他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初来乍到的内地学子将面对怎样无法想象的困难?作为香港名校——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郎咸平将敞开心扉,以肺腑之言为你指点迷津,解读香港高校的真实情况。
  • 我的开始在这里

    作者:周柏豪

  • 標童話集 3 之 門外漢

    作者:楊學德

    繼2006及2007年的《標童話集1、2》後,楊學德再次將其《東Touch》漫畫專欄精彩佳作結集成書,繼續解構香港的時人時事。
  • 随意集

    作者:张五常

    前言 《随意集》序 一、政治的幽默 吊苏共党文 邓小平晚节可保乎? 李先念去世及其它 黄永玉的小狗 港龙历险记 夜上海卷土重来 谁是巨人──与李录商榷 都是钱作怪 二、文化与石头 绘画与艺术 文釆何物? 漫谈古典、艺术、文字 附庸风雅的代价 也谈香港文化 漫谈风格 艺术的“困难”问题 《橘中秘》 也谈石帝 论鸡血石 黄金耀与美人红 三、也谈书法 再事临池 读《书谱》,叹天才(附后记) 书法与文釆──试论“米芾现象” 一拜三师 书法的困难何在?(附后记) 加州牛肉面与中国的书法 苏东坡与米元章 四、莫扎特、小明星及其它 上帝之子 小明星是个天才 床前明月光──也谈李白 毛润之的词(附后记) 为诗昆贺 黄永玉的画 朱屺瞻的画 法国印象派终于太古城──我看林风眠先生 黄苗子现象 五、教育漫谈 最佳、最劣、最受欢迎的教授 读书的经验 论创见 屡败屡战易,大胜从容难 学术文章 对经济学的发展失望 荒谬的“定律”──兼与林行止商榷 香港的教育制度 港大的“校外主考”制 想起了《中华文选》 六、瑞典行 高斯的雨伞 瑞典观礼记 社会褔利主义中看不中用 七、思往事 太宁街的往事 钓鱼乐 我的女儿 再遇何藩 往日时光──四友摄影联展 子欲养而亲不在(附鸣谢启事) 《随意集》后记
  • City Between Worlds

    作者:Leo Ou-fan Lee

    Hong Kong is perched on the fault lin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RC. Leo Ou-fan Lee offers an insider’s view of Hong Kong, captur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that make his densely packed home city so different from its generic neighbors. The search for an indigenous Hong Kong takes Lee to the wet markets and corner bookshops of congested Mong Kok, remote fishing villages and mountainside temples, teahouses and noodle stalls, Cantonese opera and Cantopop. But he also finds the “real” Hong Kong in a maze of interconnected shopping malls, a jungle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towers, and the neon glow of Chinese-owned skyscrapers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where land development, global trade, capital accumulation, consumerism, and free-market competition trump every value—except family. Lee illumin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s geography and its colonial experience, revisiting colonial life on the secluded Peak, in the opium-filled godowns along the harborfront, and in crowded, plague-infested tenements. He examines, with a critic’s eye, the “Hong Kong story” in film and fiction: romance in the bars and brothels of Wan Chai, crime in the walled city of Kowloon, ennui on the eve of the 1997 handover. Whether viewed from Tsing Yi Bridge or the deck of the Star Ferry, from Victoria Peak or Lion Rock, Hong Kong sparkles here in all its multifaceted complexity, a city forever between worlds. (20080620)
  • 就是援交

    作者:紫藤,午夜藍,青躍,合編

    自少女王家梅被肢解一案以來,社會一片鬧哄哄,政府、警方、學校、社福界、傳媒甚至普羅大眾,都對援交議論紛紛並猛烈抨擊。家庭破碎、道德淪亡、搵快錢,成為了社會對援交的終極答案。很諷刺地,社會在講這些答案之前,有沒有先放下偏見,聽清楚他們的生命歷程? 想改變當事人長期被「滅聲」的狀態,這就是出版的簡單想法。紫藤、午夜藍合編了《就是援交》,合作單位青躍,結合了7個援交男女故事及7篇社會分析,援交男女不是刻板一塊,各有各不同的歷程,各有不同原因參與援交,時代下的援交亦不單單只有他們。當代青春魅惑有價,7名援交男女具備一種在大社會之中確定選擇權利的氣勢,兼且散發出燦爛而快樂的氣質。 時代、文化、背景、人口結構的轉變,一定會帶來有新的現象,吳敏倫博士、許寶強博士、俞若玫、湯禎兆、紫藤以及大陸學者趙軍法學博士協助我們分析社會的不同面向,希望讓社會更瞭解從事援交的男女,還有我們自己,到底身處在一個怎樣的社會處境中﹗
  • 縫身

    作者:韓麗珠

    2008《風箏家族》獲選開卷十大好書 2009《灰花》獲第三屆紅樓夢文學獎推薦獎 連續兩年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說 香港文學新天后韓麗珠 2010不可思議的年度長篇代表作《縫身》正式公開 為了經濟考量,立法機構定立了《縫身法例》,成年者可透過身體配對中心提出縫身申請,根據兩人身高、體重、膚色、年齡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進行縫身配對,並可自行選擇連體部位,連生人的工作能獲得優先保障。為了順應連生人的需要,被迫提早退休或失業的人們紛紛被召回原來的工作崗位,製造數以萬計專供連生人使用的生活用品,並重新規劃適合連生人生存的環境工程,此法的頒布,大幅促進了經濟成長,失業率驟降。 愈年輕的人進行縫身手術,對另一伴身體的排斥便愈少。醫生告誡:勿產生任何負面的感覺,一旦成了習慣,沒有任何藥物可供治療;接受縫身手術後,再進行分離手術幾乎不可能成功,即便勉強分割,也得付上沉重代價…… 但我始終認為,那是為了抑制欲望,以免讓它傾瀉到危險的禁地,不僅是生理的慾望,而且是心裡某個暗黑的角落。我看著自己缺乏血色的腳掌、他曲起來的膝蓋、擱在我肚腹上瘦長的手臂,忽然感到一切都遙遠得像屬於另一個星球。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被困在這樣的身體裡。 (起點)沒有任何人是完整的, 只有通過與另一個身體 接合∕切割,在經歷一切後, 才有可能 邁向徹底的圓滿∕燦爛得非常短暫。 透過身體被分割、刺穿,與另一具身體接合,來得到自身的不完整。 即使這世界佈滿了尖削的芒刺,只要我們背對著背,沒有什麼不可以抵抗的。 除了縫身,再沒有更虛幻的假象,以如此切實的方式出現,讓我們以為生活裡還有美好的事情。我們對於縫身的抗拒,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完整,就像挽救某種瀕臨破敗的東西。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了避免發生衝突,假裝彼此是類同的人。 即使許多人走在一條相同的街道上,可是每個人都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裡。 縫身法例的出現,使他們既能順應連生的安排,聽從內心的慾望,另一方面,又能把那種矛盾、反抗的情緒轉移到對於法例的憤懣之上,如此,他們的身體和精神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 他們的矛盾,源於各自待在原來的崗位上,而不是處理相同的工作。 在意識的層面,沒有人能證實,連體和獨身,正常和異常是否存在著確切的界線。 我們分享著相等的孤獨,剛剛脫離了一種孤獨,又陷落在另一種孤獨之中。 我清楚地知道,連生前的世界已經瓦解了,可是連生後,組成生活的四周,還沒有建成穩固的狀態,彷彿一股疾勁的風經過,一切又會回復虛空的原狀。 一旦把我們分開了,我也活不下去。 對一些人來說,分割手術是連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們必須經歷的階段。 縫合了身體以後,便失去了凝視對方的機會,一旦把視線落在對方臉上,眼前便是一片模糊的景象,失焦的結果,使他們再也無法從神色的變化揣測對方的心意。 (終點)只要把自己或他殺掉, 便有至少一人能離開接合的身體,重新選擇活下去的方式。
  • 卓韻芝奇遇記──最冷的冬天

    作者:卓韻芝

    探險倫敦新作 《卓韻芝奇遇記——最冷的冬天》 十月下旬出版
  • 卖乜鹑

    作者:糖果猫猫,popil

    作者:糖果貓貓 出版:CUP 售價:待定(書展新書) 繪本但求百花齊放,來自廣州的糖果貓貓,在繪本《賣乜鶉》內盡情展現豐富多變的風格,以細膩的筆觸,畫下也寫下了一篇篇舊物舊情。物事,離不開人情:用來哄小女兒安睡的花露水、一針一心意的手織布、花樣年華的旗袍、跟你在浴缸嬉水的搪膠鴨仔、連繫純樸友誼的萬花筒—投進去盡是復古與懷緬的情懷,更勾起絲絲回憶與情意。莫讓科技的高速迷亂思緒,讓糖果貓貓的圖,領你細味每一件曾伴你哭、也伴你笑的生活小品。
  • 不軌劇場2

    作者:楊學德

  • 站在蛋的一邊

    作者:鄺穎萱

  • 啊﹗這就是香港

    作者:空氣

    人氣博客空氣御駕親征,以一個普通台籍自遊行的眼光,看出個不一樣的香港!短短六天的旅遊扎記,有驚歎、有咋舌,以幽默抵死的筆觸記錄一切光怪陸離,在街頭巷尾窺探香港的地道文化。 今時今日,香港的服務態度究竟如何?流水作業式的快餐店文化,原來是旅客眼中的奇聞異事?嘴刁的空氣,如何評價港式點心、街頭小吃、煲仔飯與公仔面?見識的士司機的切線奇技,在銅鑼灣被擒拿手搶貨的師奶們嚇倒,在咖啡室偷聽港女們的私密對話……啼笑皆非的旅程,絕非一般死板旅遊指南,讓香港人也大開眼界,或會心微笑,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亦陌生的彈丸之地! (简介取自香港书城)
  • 破謬.思維

    作者:林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