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香港

    作者:陈平原,陈国球,王德威 编

    文学艺术如何表现城市、城市的变迁以及城市中的人?文学艺术中的城市、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及人们对城市的想象又怎样反过来塑造着城市及城市中的人? 借用城市考古的眼光来沟通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口头传说与书面记载、历史地理与文学想象,以此在某种程度上重现古都风韵;同时关注文人雅士文字中的都市风情,以此重构中国文学史的图景,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的用意所在。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从文学、绘画、电影、新闻、建筑等不同视角,描绘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前世今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书对香港的城市想象,既包括文学、文化中的城市经验,也包括对城市的叙述。研究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通过本书,不难体味香港的城市变迁及香港人的情感、心路历程。
  • 大叔

    作者:马家辉

    本书是作者在五十岁之际写下的最新散文集,谈生命,论爱情,观电影,说教育,忆旅行,紧跟时下流行话题涉及电影,时尚,文化,教育领域,记叙的是这位大叔对于人间万象的感慨和评述,议论叙事,抒情反思,自觉地在笔端语调中保持着甚至加强着成熟男性对于年轻异性群体的感染力。文笔活泼且犀利,不拘章法,个人色彩浓烈,从私人体验延伸阐发深意。既有浓厚传统文化意识,笑谈禅学佛理,更有旅美作家国际视野,细诉各地民俗地理,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机迸发的流行文化场域。
  • 洗手间里的主权

    作者:陶杰

    《洗手间里的主权》系陶杰香港版散文评论集《泰晤士河畔》《权力的地图》《天国的凯歌》等书籍与香港报刊专栏文字选取佳文辑录而成,分为“洗手间里的主权”、“美国式自虐”、“瓶中幻觉”三部分。所述内容涵盖东西方文化、艺术、欧美政坛、英国历史、旅游,文笔轻灵,纵意而谈,智性中透出犀利。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作者:荣念曾

    本书是荣念曾在大陆首部作品集,作为香港当代文化中心主席,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被认为是“香港文化教父”的荣念曾三十多年来的重要文字创作全部收录于此书中,包括剧场概念文字、与刘索拉、阿城、赖声川、杨德昌等人的创作通信、名家访谈及影响整整一代香港艺术家创作思维的“天天向上”形象和概念漫画,可谓是他本人最重要也最特别的艺术评论文集。
  • 愛上幾個人渣

    作者:馬家輝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專欄作家 馬家輝最新散文集 「人渣」小說家駱以軍愛上推薦! 正因曾經愛上幾個人渣,始會成熟,始會懂得,始會明白眼前人並非人渣,始會珍惜眼前人。--馬家輝 他冷眼旁觀,卻從不犬儒,他看到那浮華男女一些愚蠢行徑時,也會笑罵一聲:「人渣!」但你發現他是軟心腸的,甚至寶愛著這些虛幻搭景裡庸碌趁熱鬧活得起勁的人們。他本該有香港知識分子的冷和酷,但他有時卻近乎浪漫地同情且理解這些「香港/灣仔」風格的「漂亮」(未必是美)。因為他自己也是漂亮的。--小說家 駱以軍 《愛上幾個人渣》大部分內容曾在《中國時報》「三少四壯」專欄發表,其他則散見於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報刊雜誌,內容分四輯:「輯一」關於兩岸三地的文化觀察與時事議論;「輯二」關於旅行,敏感細膩;「輯三」關於生活,中年體悟,沉靜動人;「輯四」關於電影,藉影抒情,觀點獨到。從文字到影像,從讀書到行走,自成一格的文字,亦莊亦諧的態度,提供讀者,一種香港特有的觀看角度。
  • 香港文化十论

    作者:也斯

    《香港文化十论》属于文化评论类。通过文学、电影、视觉艺术、戏剧与流行文化等例证去探讨香港在中西文化冲击、严肃与商业文化交汇下所建立的独特文化身分。是对香港文化的一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批评。
  • 香港左派斗爭史

    作者:周奕

  • 國際政治夢工場

    作者:沈旭暉

    在光與影的電影世界裏,「假」的感覺可以很「真」,而影像上的電影語言亦同時充斥著「真」世界各種政治台詞。《國際政治夢工場》結集沈旭暉博士以往多篇電影評論,文章以國際關係作為切入點,解讀電影背後所帶出社會意識上的盲點,娓娓道出菲林中的一個人物、一個運鏡、一段歷史與現實之間千絲萬縷的國際關係。
  • 一種風流

    作者:彭浩翔

    正如作者所言,寫專欄像談情,即使再努力維繫,也不可能每天在情人面前都像華倫比堤,偶爾難免會似比利卜科頓般賴皮。 二零零七年四月,收到編輯通知,由於改版,專欄結束。不過反正文字像射精,射多了,寫多了,都會稀。潑墨經年,恰似縱慾,卻又何嘗不是初登涅槃,一種風流。 此選集記錄了作者專欄的緣起緣滅,是這年之雜憶閒想年鑑。 《一種風流》一書之內容,均為年青導演彭浩翔由二零零六年至二零零七年,為香港《蘋果日報》撰寫之專欄散文結集。
  • 殖民無間道

    作者:羅永生

    作者藉著解讀香港卧底電影的情緒和結構,從而進一步解讀香港百多年來的殖民地歷史。作者指出,臥底形象和 “無間道” 的故事已不只是單純的電影,事實上它們已成為當前香港政治話語的一部份。主權交接後的首任特區政府,致力排斥英治時期人物,因為他們被疑為前政府留下的臥底。2004年因所謂 ‘愛國論’ 而激發的表態交心熱潮,又使政治效忠及雙重身份的有關矛盾迅速激化,再加上甚至連中央駐港機構 ‘中聯辦’ 亦被揭發有間諜案發生,當今狩獵臥底的行為,事實上並不只是一項文化隱喻。回歸後當政七年的董建華政府,施政頻頻失誤。在2003年七月一日激發五十萬人大遊行之後,一組將董建華嘲弄為一名臥底的笑話,也在坊間迅速流行起來。原因是他雖然實行保守路線,卻正因為他那種無法想像的無能,成為凝聚公憤的對象,反諷地一時激發起香港前所未有的追求民主熱潮。
  • 寫在家國以外

    作者:周蕾 (Rey Chow)

    本書收集作者論及香港文化的五篇論文, 如作者在新寫的「代序:不懂中文」中所說的,這幾篇關於香港文化的文章,每篇內容雖然不同,但寫作的意圖都是藉著一些涉及香港的文化現象,去討論一些不止於香港的理論性問題。意旨並非是用論及的例子去代表或概括香港文化,而是希望為香港文化作出較公道的分析,在辨別出香港文化的獨特的價值之餘,同時引導出香港文化的世界性。
  • 影像的邏輯與思維

    作者:林沛理

  • 风云(第一部)

    作者:马荣成,丹青

    风云5(第一部),ISBN:9787532244928,作者:马荣成 编
  • 风云(第二部)

    作者:馬榮成

    风云11(第二部),ISBN:9787532238200,作者:马荣成 编
  • 石琪影話集 (1) ──新浪潮逼人來(上)

    作者:石琪

    石琪影話集(1)(2)內容覆蓋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起落時期,評析了「新浪潮」的主要作品,也為這個香港新電影運動留下見證。所評導演有:譚家明、許鞍華、徐克、嚴浩、方育平、翁維銓、劉成漢、蔡繼光、冼杞然、麥當雄、梁普智、章國明、于仁泰、余允抗、黃志強和唐基明。
  • 生死橋

    作者:李碧華

    生死橋 天橋,北京正陽門和永定門間的一道界線-橋北是『凡間人世』,橋南是『天界』。這?曾經繁華一時,奈何歷經幾度榮衰,如今卻成了三教九流,龍蛇雜處之地。 這?的人來自不同的背景,他們為了現實和理想,一生與命運之神周旋,生活中充滿著市井小民的辛酸與對生命的無奈。隨著歲月的遞嬗,他們有的『生不如死』,有的『死不如生』,有的『先死後生』……種種貪嗔癡喜,交織成一齣齣愛怨糾葛,不堪回首的前塵往事。
  • 天空小說

    作者:林海峰

  • 唐滌生的文字世界 ─ 仙鳳鳴卷

    作者:楊智深

    唐滌生,廣東中山人,一九一七年六月十八日出生。他是中山縣翠亨村紀念中學的畢業生,其後遠赴上海進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學習。日寇轟炸上海時,他返回香港進入「覺先聲劇團」做撰曲工作,後來轉為編劇。他的編劇師父是名編劇家南海十三郎。 唐滌生的作品在粵劇範疇中,如奇跡般的屹立了半個世紀。本書是第一本以粵劇作家為研究對象的著作,作者除了細緻地做了許多研究、考證、分析的工作,還對唐滌生的作品、仙鳳鳴的演繹有著極感性的體會。
  • 怎知春色如許 : 白雪仙珍藏相簿

    作者:編者邁克

    任劍輝, 1912-1989 -- Pictorial works. 白雪仙, 1930- -- Pictorial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