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

  • 從新浪潮至後現代

    作者:陳耀成

  •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

    作者:张朴

    (读者拿到书的时候,可以顺着打孔线,自己撕出一本毛边书,撕下的部分可作为书签。) 香港是为那些来来去去的人而存在的。 尖沙咀的魔幻星光,铜锣湾的夜晚美食,从旺角到太子唱出怎样旋律? 张国荣的岁月绝唱,陈奕迅的流行癫狂,从林夕到林奕华蔓延何种情绪? 2005年的“型男索女”,2011年的“古着欧陆”,从香港到巴黎跨越多少故事? 甘国亮的“当下思想”,黎 坚惠的“20年时装”,从陈宁到马家辉叙写何样现实? 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杜琪峰的《孤男寡女》,从《甜蜜蜜》到《无间道》展示几多个性? 香港的魅力,在于始终有一些有灵魂的人物让这座城市摇曳生姿。 城市心跳间隙,是热闹背后略带忧伤的,是有序背后略带紊乱的,是温情背后略带血腥的,是美丽背后略带虚荣的,是看似平静却枪林弹雨的。 在香港,可逃离日常伦理,寻一场热恋,赌一场圆满。七年与一座城市的恋爱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是对香港这种魅力的具现。张朴笔下的香港旅行,不浮躁,不跟风,不走马观花,而是深入城市中心,体察城市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对照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实际的烟火时光。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香港,前所未有的立体,它带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城中人的表情,以及走过的旅人的心路历程。跟着张朴走这一遭,哪管今后城市心事都改写,撩人岁月也终不会灭。读完这本书再去香港,不再是漫无目的地shopping了,而是可以跟着张朴去香港有目的地走一走。 旅行的最后,地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 这本书是青年作家张朴游历多遍香港土地,研究多年香港文化,访问多位香港名人,终绘成的一幅香港城市心跳图。它不是一本旅行攻略,它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文化观察者和城市旅行家关于香港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经历的结晶。它不仅将香港的地理建筑、历史文化、潮流时尚、人文风俗、日常生活一网打尽,更是展现了与之相关的人事的色彩和温度。同时,书中还放入了对香港文化名人甘国亮、马家辉、林奕华、陈宁的访谈实录,图文并茂,让你看到香港的千面,品味认识一个城市的美好时光。
  • 夢餘說夢II

    作者:黃愛玲

    黃愛玲影評集
  • 編劇手冊

    作者:吳昊,陳家樂

  • 娛樂大家 - 電影篇

    作者:林奕華

    距《等待香港》系列面世,睽違三年的林奕華以嶄新的面目帶來《娛樂大家》系列,高舉娛樂旗幟,分享對於電影、電視、明星與文化的想法。 娛樂是名詞、動詞,更是比喻。作者從娛樂出發,尋找在物慾橫飛的消費主義時代裏,它所承載的無數符號和意義。娛樂是一面哈哈鏡,模糊地折射了現代人的慾望、權力、道德、性觀、想像和消費。變身娛樂 [名] 大家的作者換來明鏡,為大至震撼社會和小至雞毛蒜皮的娛樂人事,進行釐清、透視和評析,探索我們和娛樂的相互關係,盼能了解背後本質,啟發大家深度思考。這樣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娛樂,因為在閱讀與思考中,讀者得到的可以是滿足的歡娛與快樂。
  • 香港有我

    作者:朗天

    「主體關乎意志......有意志才能改變現實」。在「最艱難」的日子, 對電影, 對香港、尤其是香港電影, 我們都沒有喪失信念。在見證「香港電影己死」、「香港電影己完成歷史使命」的喪氣論述中, 在香港人自我矮化, 慌不擇路但求融合中, 作者希望和所有香港人一起, 反省、詮釋, 重新掌握香港之為香港的主體性。這儼然是《後九七與香港電影》續編的文集, 收錄了作者2007年至2012年, 不亡建立香港電影主體論述的文字; 與其說是宣言, 不如說是又一封情書。
  • 我的30個工作天

    作者:劉德華

    三十年的演藝路,濃縮成三十天的心情。 劉德華親筆創作文集—— 全書採牛津書皮紙精裝燙銀加全彩書衣裝幀,獨家收錄多幅工作側拍及電影劇照。 《桃姐》真人真事改編 劉德華、葉德嫻、許鞍華,超級黃金組合 榮獲各項大獎: ◎第48 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 ◎第68 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 ◎第15 屆愛沙尼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 ◎第18 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 (以上為截至2012年1月31日的部分得獎項目) 「電影《桃姐》是如此的貼近生活。在拍攝的日子裡,就像換個身分生活了一次。猶如一個人兩種生活過了一個月。」 —劉德華 拍攝這電影的體驗,要說有多溫暖就有多溫暖。 導演帶著我們經歷一次比simple 更 simple 的《A Simple Life》, 只希望能讓更多人感受到,身邊都應該會有的那份, 最平凡但真摯的愛。 我希望台前幕後每一個參與這部電影的人,都能為完成這部電影感到無憾。 我希望這電影,真的能令Roger無憾、桃姐無憾。 我希望將來看到這部電影的每一個人,也都能感受到人間有愛,所以無憾。 那麼我呢?還有沒有憾事? 腦海裡想到走過的日子、想到身邊一直有支持我的良師好友、粉絲家人…… 真的是衷心想說:無憾了。 「已不記得多久沒參與在香港取景的電影了。拍攝《桃姐》讓我找回很多久違了的感覺。」 —劉德華 故事大綱: 桃姐(葉德嫻飾)從已故大少一代便開始當梁家傭人,帶大少爺Roger(劉德華飾)及小姐Sharon。Sharon兒子Jason亦曾由桃姐襁褓。Sharon已當祖母,與母親亦即少奶移民美國,中年Roger獨身留港,桃姐照顧如昔,主僕閒時鬥嘴卻互相關心。桃姐與梁家上下親如家人,卻與少爺最為密切。 Roger自小醉心電影,家裡只有桃姐支持,Roger終當上電影會計。桃姐中風,自發入住老人院,Roger為桃姐嚴選老人院,桃姐慣於整潔妥貼對老人院諸事不順眼,但仍樂天堅持免為Roger添麻煩。 Roger工餘常探桃姐,結伴飲茶甚至參加電影首映禮。Jason回港為第四代兒子擺滿月宴,把桃姐奉為長輩;少奶帶親手烹調燕窩到老人院探望,桃姐感動,院友豔羨。桃姐膽管炎發作,Roger打點一切,親如母子的一對主僕談笑豁達永別……
  • 出埃及记

    作者:彭浩翔,Sunny Lau

    彭浩翔的新作《出埃及記》是一個寓言,而那個無所不在的秘密殺人組織的構想,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出自編劇卓韻芝之手。在黑色幽默和迷情奇景的包裝底下,到底賣的是甚麼葫蘆?影片中看似英偉的男主角,被困於平庸的命運,成不了大事;是不是象徵了一個光芒四射的城市,歸於龐大的中國,也不得不承認渺小。 至於電影拍攝過程中,色彩與光線的變化、場景的布置調動,編導與演員的切磋交流,盡在潮流攝影師Sunny Lau的鏡頭底下。本書以Sunny Lau獨具風格的攝影,加上彭浩翔在問答中透露的獨家解話,帶領讀者再度回到現場,目擊這齣電影的誕生和成形。
  • 香港電影夜與霧

    作者:湯禎兆

  • 2010香港電影回顧

    作者:朗天主編

    香港电影经历「后九七」的延搁,通过种种「无能男」和「古墓女」的角色,流露出饱受「围城」意识困扰的焦虑。2010年的重要,不在多年反思、酝酿后终于找到一条出路,反在于放下包袱离开本质的觉悟。甚么是令香港(电影)成其为香港(电影)的特质?身份危机主体跌宕的解决方法,是否要发现发明一种可以抗拒「被融合」的香港(主体)性?本书除了如常检视一年内重要港片,透析相关现象,还企图对上述问题提供理解框架和解题尝试。 * 港片的未来,将临的转进──从《2010香港电影回顾》说起 日期: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香港 inmedia 会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65号富德楼9楼) 嘉宾:郑思杰(《打擂台》《东风破》导演)、张美君(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罗永生(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主持:朗天(《2010香港电影回顾》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65746621/ * 曲折的先导.主体的拥抱──《2010香港电影回顾》新书发布 日期: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kubrick书店(香港油麻地骏发花园百老汇电影中心地下) 嘉宾:何倩彤(封面及内页设计)、陈志华(作者)、熊一豆(评论) 主持:朗天(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59270354/
  • 三十年細說從頭

    作者:李翰祥

    这部回忆录以李翰祥先生个人经历为主线,以编导演活动为中心,纵横交错,上下奔驰,生动展现了港台及国内影坛内外的广阔生活。从李翰祥先生1948年投考剧校写起,一直到1978年回大陆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历史片为止。三十年间,个人的荣辱得失、喜怒哀乐,影坛的盛事壮举、名流巨星、轶闻趣谈,都有详实的介绍和生动的描绘。
  • 暧昧的瞬间

    作者:马家辉

    我喜欢拍照也喜欢PS照片,为了让自己更高兴。照片里的影像也好,眼睛里的世界也罢,其实并不全盘可爱可欲可观可喜,但也通常不会全盘可厌可悲可拒可弃。总有的,总有其中一两个画面或片段或角落值得你多看那么一两秒,视乎你是否愿意把视觉焦点调校到这么的一两个位置。看电影的趣味亦接近吧我猜?愿意把眼睛的位置放在什么地方,得到的便是什么乐趣。这叫做,自得其乐,我最懂。 本书内收录的是过去一年的观影文字,书名[暖昧],只因贴近观影心情,在瞬间刹那,寻找一个位置,暖昧云烟,?暗未定,就是这样也很好。看得太真太近,不仅容易发现华丽的袍子上面有蚤子,更糟的是,原来蚤子身上还有更多更小的蚤子。沮丧极了。
  • 焦點影人: 韋家輝

    作者:朗天,紀陶,登徒,湯禎兆,黃志輝

  • 中日韓電影 歷史、社會、文化

    作者:邱淑婷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中日韓電影" 逐漸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 "標籤"。偶然,它又會換上 "東亞電影" 的外衣,馳騁於五湖四海。這個不成文的 "共同體" 已成為探討東亞歷史、文化和社會現狀的重要素材。中日韓電影是各地文化的一面鏡子,反映著當地人民有別於他人的歷史記憶和感情印記。有見及此,本書希望透過深入的研究及辯證,探討中日韓電影各自的本土特質。特別是通過分析各地電影人對暴力、愛情、兩性和世代交替這四項備受關注的議題所作出的不同詮釋,窺探他們在殖民、去殖民與現代化等方面的歷史經驗,從而發掘出一種能夠真正欣賞中日韓電影的跨時代、跨國界及跨學科的宏觀視野。本書適合所有對中日韓電影、歷史、社會和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也誠意推薦給東亞研究、文化研究及電影研究的專家。 "本書於選題取材、鋪陳分析及引證立論方面,皆別具心思和見解獨特,既利用註解來豐富內容,也列舉準確與最新的事實,可見作者對東亞的語言、社會、經濟、歷史及電影,皆有深入的了解。作者分析問題十分有趣,交代政治、歷史、社會、經濟及電影諸背景異常詳盡。文中舉證繁多,引用了不少東方與西方的流行理論,創見亦多,加上文筆流暢,結論有說服力,所以令讀者留下印象。" – 舒明,《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作者
  • 采花贼的地图

    作者:迈克

  • 張愛玲:電懋劇本集

    作者:張愛玲

    既是影迷,也是影評人和編劇,張愛玲與電影,可說關係萬千重。她的編劇事業始於上海,在香港延續發展,為電懋公司寫劇本,直至公司改組為止,前後有八年時間。其間共寫了十個劇本,八個拍成了電影。說不上多產,但在她的創作中,佔有一定的位置。這批電影劇本,讓我們瞥見了張愛玲的電影世界,依然精明世故,卻充滿了小說中罕見的幽默感,還有對電影的深刻了解。除現仍下落不明的《紅樓夢》劇本外,《張愛玲:電懋劇本集》收錄了張愛玲為電懋創作的全部劇本,並附多位作者的導讀,在文字與光影中尋找不同面貌的張愛玲。
  • 闲话香港电影

    作者:朱家昆 编

    《闲话香港电影》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闲话香港电影》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最后一个单元“香港电影这五年”则从影片、导演和演员这三个方面对2003年-2007年香港电影的发展状况各自做了一个年度总结,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香港电影新世纪的发展和变迁,并对“大华语电影”这样一个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 借来的时间

    作者:王海威

    上海的灵魂,香港的桥,新浪潮导演为香港那段殖民历史----那段"借来的时间"找到了宿命,它来自上海,流连上海,既有晓风残月的缠绵,也有残酷夸张的命运. 漫游在两个城市,一个游客必须像一个感伤的考古者,呼吸着海风,摸索着摩登的味道,一切无关风月,而欲望的新都早就向全世界敞开了怀抱. 所謂“摩登”,眾所周知,就是英文的“現代”(M0dem)。 不知當年是誰巧手翻譯,又批發轉販,數十年間“聲影吠和”。在中國談摩登,離不開上海——當中國大部分的國土還包圍在溫暖而黑暗的鄉村中時,上海已經“有物皆‘摩’,無事不‘登’’’了︰摩登大衣、摩登商店、摩登按摩術、摩登建築、摩登教育,而最能體現“摩登”奧妙與魅力的,無疑還是上海的“摩登一族”。 “摩登一族”不僅包括當年的中產階層,不稱公司白領,而稱銀行小開,收入差強人意,消費豐儉由己,“多數打麻將,少數玩女人”。小開的女友或姊妹們,或迎著“社交公開”、“婚姻自主”的新潮,鶯鶯燕燕出入于書場茶肆、舞廳影院;或坐進偏廂房和亭子間,跟著留聲機學唱咿咿呀呀的“四季調”,在雜志的封面上瀏覽滬上風情的變幻。“摩登”成了上海的代名詞,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如此貼切地演繹這個詞所代表的全部意義,乃至在半個世紀之後,“摩登上海”所煥發的回光,竟然再次讓所有中國人成群結隊,照本宣科,全盤信托,不追究所以然。 上海像半個世紀前一樣摩登。這一次,“摩登”也有了新的內容,不完全是海派的機智、狡黠和市民氣息,更多的中國人帶著各種各樣的心態審視或迎合著上海摩登的“重現”︰文字的勾勒、影像來捕捉。王安憶的《長恨歌》、陳丹燕的《上海的紅顏遺事》,是它的小照;而《像霧像雨又像風》、《花樣年華》,在《子夜》這樣的長篇巨著之外,展開了資本家、投機者和產業工人的情愛畫廊…… 但普通生活和平凡情愛似乎並不是上海的全部,這個城市謎一樣的身世和處境被一位中國內地的年輕導演安排在一個有些詭異的故事里——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蘇州河》。跟著婁燁的鏡頭,漫游在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河,懷舊和工業勾兌的影像時而模糊溫情,時而凶狠凌厲。它明目張膽地講述著一個荒謬的故事︰來自潔淨深海的美人魚落戶在上海的蘇州河,而她的前身隱隱約約似乎就是上海華洋雜交氣質的女孩,她穿著時髦,時而躲進亭子問,時而出入上海的酒吧,時而穿著海派的學生裝、扎起朝天辮,時而卻在幽暗的酒吧巨型魚缸里扮演她自己。而這個故事也在上海灰蒙蒙的天氣里忽明忽暗地展開。殺手、酒吧表演、走私的帶野牛草的伏特加,說不清這里是過去的冒險家樂園還是上海更新後的欲望地圖。 這個城市在人們眼里成了暖昧、不確定的代名詞。上海,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永遠的別處。 當然,中國人的生活中還有另外一個別處——一次幼年的旅行,讓我對這個別處有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次乘船,在幽暗悶熱的船艙里,我和父親夾雜在一些乘客中間觀看《小花》,但是人們似乎並沒有完全為影片所吸引,相反,觀影的過程顯得焦灼和沉悶。我和父親,還有這些三等艙甚至四等艙的乘客花錢買票的目的並不光是看電影,而是因為在這深夜的航行會經過香港——香港在對岸。果然,就在電影最精彩的當口——小花跪在山路上抬傷員的橋段也吸引不了那一雙雙朝著窗口眺望的眼楮,不知道是誰忽然發出了類似歡呼的聲音︰“香港到了!”頓時,狹小的窗口擁滿了人。我在人群中朝外望去,對岸的香港燈火輝煌,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高樓和建築威猛地矗立在岸邊不遠的地方。那時候的我並不明白人們為何如此興奮,直到我長大後才明白,原來這兩個別處,是中國的“都會”。 但就大約五十年前,香港卻不能引起中國人如此之大的興趣。一篇吳祖光在1995年所寫的《從上海到香港》的文章,不僅勾勒了他從上海遠赴香港兩年的工作經歷,也透露了1946年香港在內地人心目中絕大反差的形象。吳祖光這樣描述奔赴香港前的心情︰ 四十年代以前,論中國現代化的大城市首先要數上海。譬如香港、天津……都有“小上海”之稱號,而當時的香港居民把從內地來港的人一律稱之為“上海人”,可見上海的名聲和威力。而去香港的人並不是今天一樣那麼被人羨慕。 除了生活安定、治安有序、物價便宜,吳祖光對香港沒有更多的溢美之詞,然而另外兩位“共和國作家”航鷹和晉秋卻對香港表示了更大的激情,在《衣食住行在香港》這篇二人合寫的見聞錄中,香港生活中的消費細節被一再地玩味。初到香港,他們顯示的訝異與我幼年時的同船人並無二致︰ 在這座不算很大的城市理,到處都是廣告的海洋。從地面到樓頂,各式各樣的廣告招牌、霓虹燈呈立體交叉狀態,直到深夜仍然是燈火輝煌。作為東方“不夜城”,果然名不虛傳,加連威道、彌敦道、灣仔、旺角等等商業區夜晚燈火的亮度不亞于白天。 馬上,香港式的熱情服務便讓考察一行“受寵若驚”,乃至在去飯店用餐的時候竟產生了劉姥姥進大觀園式的忐忑與好奇︰ 朋友和我們一起五個人在君悅大酒店喝過幾次咖啡,接我們的寶馬車剛馳到酒店門口,侍應生就已經走到車前,拉開車門,待我們下了車,接過車鑰匙把車開走,這叫代客存車。你只管往里走,不必擔心丟了車,這些工作都是專職的,侍者要是把客人的車搞個張冠李戴,非讓老板炒了魷魚不可。下車後但見外面花壇、草坪、噴泉,好生氣派。酒店建築為中世紀歐洲風格,石刻浮雕莊重典雅。拾級而上,早有兩個洋打扮的小伙子拉開兩扇一寸來厚、三米多高的玻璃大門。兩個小伙子身體成反弓形拉著。我們一反常態,下意識地挺直了腰。俯身上台階這是在家里的習慣,在這里就要掉價了,總不能讓人家把大陸客當成大觀園里的劉姥姥不是。就讓人家小伙子拉著這麼沉重的大門,于心不忍,加快步伐又怕“丟份兒”,這個勁兒還真不好拿。 繁華的刺痛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意識,在興奮之余,自尊也讓他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金錢社會,上帝的級別由腰的粗細而定。”盡管如比,他們還是被港人極大豐富的物質生活震驚了,超市中的商品陳列、城市的基礎設施、醫療制度,連樓宇的安保都讓他們嘖嘖稱奇,在對餐廳巨細無遺的描寫中也處處透露出對比和羨慕︰ 進得門來,但見內部裝飾極為豪華,高高低低九曲十八轉,總算在一處面海的落地窗前就了座。平均起來,一個桌子佔地不下四五十平方米。黃皮膚的、白皮膚的、黑皮膚的,應有盡有。隔不遠就有一位侍者恭立,眼楮像攝像機一樣來回掃射。一般說來,煙碟里的煙頭超過三個就要給你換上一個干淨的。飲茶或咖啡時間長了,難免內急,到衛生間方便方便,里面也有專人恭候。衛生間里絕無異味,同樣是縴塵不染,洗手時按下一個鈕SOAP是洗浴液,再按一個鈕是淨水,洗畢,侍者送上衛生紙巾,擦一擦再用烘干機烘干雙手,這一切都結束當然不能忘了付小費,港幣十元即可,不過在大陸這差不多又是一頓的飯費,在這里小小方便一下就方便進去了。待到東道主結賬時,這幾小壺咖啡、茶水、一小盤甜點,每次都要花去近千元港幣,真叫人倒吸一口涼氣。① 事隔五十年,上海的傳奇被香港取代,城市帶來的歡快體驗讓一代作家同時產生了艷羨和矜持。到2007年,我們忘記了這種復雜的心態,生活的環境和那時的香港越來越像,那是因為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可與多年前一樣,都會卻仍然只有上海和香港,甚至連北京,也因為故都的矜持和廣大,缺少都會的激雜。上海和香港有相似的表象,極端物質化的生活滋養出的一種關于物質本身的文明,狹窄但卻四通八達的街道,開車勇猛的出租車司機,港口,各種膚色的人種,購物的人流,發達的制度和對制度崇敬並且踐行的公民,當然,還有一種我們從未看到卻時有耳聞的邊緣邏輯︰黑社會——一切使我明白,讓那艘夜航船上的旅客歡呼的是都會,是過度的城市化,是一種真正的城市生活經驗。 有趣的是,那一年是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確認香港回歸的1984.年,那次旅行之後,我開始上小學。而1997年,我上大學的第一年,香港回到了中國的懷抱。九七之後的香港,漸漸成為中國內地旅游的熱點,“自由行”挽救了海洋公園,人民幣的兌換窗口點綴在香港大大小小的街道,它依然繁華,甚至依然華麗,過去的禁區就像今天的博物館,陳列著殖民時代的遺跡。香港從“別處”走下了神壇,游過了上海,香港就成了經驗的鏡像,不去似乎也不行。 2003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c10ser Economic PaIrlnership ArraIlgemerLt),這似乎成了兩個城市關系嶄新的開端,兩個城市依然在花開兩朵,雙龍吐艷,她們曾經相似,並且依然相似。 漫游在兩個城市,一個游客必須像一個感傷的考古者,呼吸著海風,摸索著摩登的味道,一切無關風月,而欲望的新都早就向全世界常開了懷抱。 序 摩登的滋味 上海涅磐 雙城故事 新浪潮導演群與上海 香港新浪潮 “五台山”風雲 佳藝事件 新浪潮導演與上海 五個《上海之夜》 魔都上海 演義和杜撰︰上海小子 浪奔浪流《上海灘》 黑幫世界︰上海夢 “勞工”之愛情 黑幫生活 魔都魔女 上海經 上海的“過客” 陽台上的利維坦 武術︰業緣大于政治 回到中國歷史 室內上海 夢醒時分或旁觀的上海傳人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重要影片介紹 附錄三︰重要導演簡介
  • 電光影裡斬春風

    作者:蒲鋒

    由武俠片誕生期開始,剖析中國武俠片的轉變脈絡。通過大量觀看影片,鈎沉出被忽略的佳作和重要創作人才,探索每個階段武俠片的特色。在歷史角度的觀照下,各位武俠片編劇導演對類型發展的貢獻和地位更為清楚呈現。更連結武俠小說和武俠劇的發展,找尋與武俠片相互影響之處。除力求以新觀點論述武俠巨匠張徹、胡金銓、李小龍、劉家良和徐克,亦探索了備受評論忽略的粵語武俠片和台灣武俠片。既強調了陳烈品、凌雲和司徒安的歷史地位,又描述了王天林和蕭笙兩位維橫武俠影視數十年的創作者雙峰並秀的局面。本書既是武俠片發展的一個小總結,也是研究武俠片的一個新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