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林青霞

  • 窗裏窗外

    作者:林青霞

    黃霑臨走前兩個月曾和林青霞邀稿寫專欄,當時林青霞不敢答應。但當黃霑辭世之後,為了追憶他,她於是開始執筆寫了第一篇文章〈滄海一聲笑〉,在黃霑追思會那天刊登在《明報》上。這篇文章得到了許多迴響與鼓勵,於是有了第二篇、第三篇……林青霞從此以寫作的方式復出了。 《窗裏窗外》收錄了林青霞數十篇散文作品,共分為六個章節:「戲」裡說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戲的甘苦、對於作品的內心話;「親」談她的家人親情;「友」則書寫她與摯友的交往,細談她與三毛、黃霑、張國榮、龍應台、瓊瑤、徐克等人的往來互動;「趣」是她的生活記趣,有旅行見聞,也有她與影迷的邂逅;「緣」則書寫她一生難忘的相遇,像是和影劇記者的友誼,和季羨林的會面之緣;「悟」裡紀錄了她對人生的體悟和感動,以及她向聖嚴法師求道的故事。此外,本書還完整收錄了林青霞一些未公開的照片。 《窗裏窗外》的文字真誠流暢,可以直接感受到林青霞的誠懇和溫暖,體會到她的真情流露。在她的散文作品裡,她依然是我們認識的大明星林青霞,她樂意分享她與電影圈友人的交誼,讓熟悉她的電影作品的我們,可以從她的文字中看到她的工作場景,及她對於電影的熱情和曾為之付出的辛勞;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她的文字中看到,她是一位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好朋友,一個可愛美麗又認真的女性。屬於平凡人的煩惱與迷惘,期待與盼望,躍然紙上。 本書從林青霞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窗外》談起,一步步地帶領讀者走向她的窗裏,她將以最真情至性的一面和您分享她的生活,她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惑。不管您曾經看過多少部她的電影,不管您熟悉的是瓊瑤電影裡的她,還是香港武俠片裡的她,您都不該錯過以散文再出發的她,歡迎您一起來認識《窗裏窗外》的林青霞。
  • 雲去雲來+林青霞朗讀CD 精裝書盒版

    作者:林青霞

    «林青霞第二部散文集:剖白內心世界,篇篇真誠溫暖 «海內外名家白先勇、章詒和撰序強力推薦 «內附朗讀CD,柔美演述動人心聲 «多幀珍貴生活照,呈現平靜生活的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著名電影美術指導張叔平再任美術總監 《雲去雲來》是林青霞小姐第二部散文作品,再次藉文字與讀者分享她對人、情、物、事的細膩感受。文筆更為感性,敘事引人入勝,情感也經多年閱歷而昇華。「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景隨心轉,林小姐憶起舊友往事,也披露自己的心境感觸,縱有淡淡憂思,卻不失率性與曠達。
  • 梦里情人林青霞

    作者:窦应泰

  • 林青霞画传

    作者:黄晓阳

    林青霞淡出电影圈整整十年了,伊人已身披嫁衣随叹息声远去,仍记得前尘里渔歌长晚依旧,烟雨重锁深处,锣鼓如滴,刀剑如风。女神已随年华老去,但是记忆安好,在她身上仍然有着一代人不可抹去的青春烙印。她依然是我们的梦中情人。
  • 云去云来

    作者:林青霞

    水深水浅,云去云来,听林青霞的第一本有声书。 林青霞说:宋代词人蒋捷的《听雨》,这何尝不是我内心的写照。“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那些年在台湾拍戏拍得火红火绿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立之年,孤身在香港拍戏,一待就是十年,曾经试过,独自守着窗儿,对着美丽绚烂的夜景,寂寞得哭泣。“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而今真是鬓已星星也,到了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甜酸苦辣、生离死别,接受了这些人生必经的过程,心境渐能平和,如今能够看本好书,与朋友交换写作心得,已然满足。人生很难有两个甲子,我唯一一个甲子的岁月出了第二本书《云去云来》,当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这一甲子的人、事、情。 本书附赠一张林青霞亲自朗读CD,包括书里的《窗外的风景》、《印象邓丽君》、《何先生再见》、《邂逅》、《不丹•虎穴寺》五篇文章。此外,精选林青霞从六个月大走向六十的各时期影像。白先勇、章诒和友情作序。
  • 永远的林青霞

    作者:林青霞 (口述),[日] 铁屋彰子

    本书作为首部经林青霞首肯并签字作序的传记,以林青霞口述、记者采访笔录的形式,真实解密林青霞从出道到现在3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及不为人知的低调生活。 作者亲访林青霞多名影视界明星好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林青霞的生活、工作、朋友等圈子进行了全面详实的介绍。 作为林青霞跨越国界的铁杆粉丝中的忠实一员,作者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林青霞的精神和价值所在,给了所有认识、不认识,了解、不了解林青霞的朋友们一种时代的感慨与回忆。 本书代表的,不只是林青霞,不只是一个辉煌时代的光辉偶像,更是那个年代的独特味道和记忆。 本书台湾繁体版上市三个月,迅速荣登金石堂、诚品书店等各大排行榜前三名。
  • 永遠的林青霞

    作者:鐵屋彰子

    在鬧區閒逛的高中女孩,偶然被星探領到聚光燈下。一九七三年,清麗脫俗的中學女生在電影《窗外》(1973)初試啼聲,令人驚豔。女孩和導演宋存壽、郁正春都沒想過,「林青霞」日後會成為華文影壇的一則傳奇。 還來不及思索自己的人生規劃,離開高中校園不久的十八歲女孩已經快速走紅,片約應接不暇(千篇一律的文藝片),身心疲倦。八○年代初始,林青霞選擇到美國沉潛進修,回台後嘗試了動作片、喜劇片、軍教片等不同的類型。 八○年代移居香港,林青霞開始慎選劇本,放慢速度,陸續和張叔平、成龍、區丁平、許鞍華、嚴浩等優秀影人合作,演出《愛殺》(1981)、《警察故事》(1985)(林青霞以本片入圍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夢中人》(1986)、《刀馬旦》(1986)、《今夜星光燦爛》(1988)、《滾滾紅塵》(1990)(林青霞以本片榮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新龍門客棧》(1992)等代表性作品。《新蜀山劍俠傳》(1983)是徐克嶄露頭角之作,也是林青霞與徐克長期合作關係的開始。(林青霞在該片的紅衣造型,啟發了徐克塑造「東方不敗」一角的靈感。) 九○年代,在賴聲川的邀約下,林青霞首次演出舞台劇,擔任《暗戀桃花源》(1992)女主角。《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不但是徐克與林青霞合作的代表作,使林青霞的演藝事業再度攀上高峰,更在港台兩地掀起一陣「古裝武俠片」風潮。林青霞在該片飾演忽男忽女的「東方不敗」,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影迷暱稱她是「青霞不敗」。 從七○年代的瓊瑤電影,到八○年代的香港新浪潮,以至九○年代的徐克武俠片和王家衛作品,林青霞從影22年,寫下了一頁華文電影史。有人認為她是個幸運兒,憑著容貌輕易得到掌聲、事業和財富。事實上,她為了演出《八百壯士》(1976)中英勇獻旗的女童軍,在冬天學習游泳(本片使林青霞榮獲亞洲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為了使觀眾印象深刻,林青霞不用替身,親自演出《警察故事》的特技場面。 本書作者採訪徐克時,徐克提到,當初籌拍《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時,原著作者金庸和電影配樂作曲者黃霑都反對找林青霞擔綱演出,因為他們認為她「太美了」,如何能展現「東方不敗」的英氣?事實證明,「東方不敗」叫好又叫座,也是林青霞鍾愛的代表作之一。 已故導演李翰祥在執導《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時,無意間對當時出道不久的林青霞說:「林青霞是個明星,張艾嘉是個演員。」導演的無心之語,卻讓林青霞立下決心,「一定要證明我也能成為優秀的演員。」 成就「林青霞」這個在華人世界發光的名字,不只是美麗,還有努力。 本書由定居美國的日裔資深記者Akiko Tetsuya以英文採訪撰稿。作者除了多次採訪林青霞本人,並採訪林青霞的好友張琍仁、陸清玉、賈安妮、陶敏明、張國榮,以及和林青霞合作過的港台影人宋存壽、郁正春、瓊瑤、金燕玲、徐克夫婦、楊凡、張叔平、賴聲川、于仁泰、杜可風、許鞍華、嚴浩、王晶、舒琪、焦雄屏等。書中並收錄數十幀精采照片,可謂完整呈現林青霞從影生涯心路歷程的第一本書。 「我認為,不能從凡人的角度去討論林青霞。因為,她代表了世人期盼的美女典型。」 --攝影師,曾與林青霞合作《東邪西毒》、《暗戀桃花源》/杜可風 「要定義她這個人很難,因為她是林青霞。」 --電影導演,曾與林青霞合作過《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刀馬旦》等多部電影/徐克 「林青霞意謂著美麗與典雅。她已經成為傳奇人物了。」 --電影編劇及導演/楊凡 「就算事態看起來沒指望了,我還是必須嘗試到底;否則你就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這等能耐。」 --林青霞 ■本書目錄 前言 一、她的作品 一切全在王家衛腦子裡 不愉快的臺灣時期(1972-1984) 尋找角色的香港時期(1984-1990) 與徐克之間特殊的合作情誼 九○年代的其他作品 二、她的人生 近觀她的生活 她的朋友 巧妙的平衡 三、朋友與工作夥伴 陸清玉與張俐仁 宋存壽與郁正春 瓊瑤 焦雄屏 楊家雲 金燕玲 施南生 楊凡 張叔平 賴聲川 于仁泰 杜可風 羅卡 許鞍華 嚴浩 王晶 舒琪 四、徐克專訪 附錄 林青霞電影作品年表 致謝 http://www.eslitebooks.com/Program/Object/BookCN.aspx?PageNo=&PROD_ID=2680343728007
  • 窗里窗外

    作者:林青霞

    在第一次出版的新书《窗里窗外》中,林青霞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曝光不少私藏美照。据悉,该书收录的是她从2004年开始执笔的作品,分为“戏、亲、友、趣、缘、悟”六章,收录了其7年来的约50篇散文作品,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等方面,两个女儿还分别为她写序,全书近400页。该书首篇作品《沧海一声笑》即是悼念挚友黄霑。
  • 窗里窗外

    作者:林青霞

    在第一次出版的新书《窗里窗外》中,林青霞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曝光不少私藏美照。据悉,该书收录的是她从2004年开始执笔的作品,分为“戏、亲、友、趣、缘、悟”六章,收录了其7年来的约50篇散文作品,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等方面,两个女儿还分别为她写序,全书近400页。该书首篇作品《沧海一声笑》即是悼念挚友黄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