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刘再复
-
共悟人间
《共悟人间:父女两地书》是刘再复、刘剑梅父女为我们营造的又一精神家园。这里流溢着父女间融融的亲情,也有两代学者问平等、坦诚的交流和探讨。在那样一片天空下,在那样一种形式中(书信体),没有避讳,没有顾忌,没有心的藩篱,没有功利和世俗的门户之见,争论都充满了诗意。在父女间的文字交流中,你能感受到老学者的执著,年轻一代学者的敏锐,还能感受到父女俩的深沉思考、哲思涌流、灵犀相通,以及相濡以沫的温馨情感。翻开《共悟人间:父女两地书》,你将感受到一种身心的巨大震撼和一种灵魂共振的温暖感动。《共悟人间:父女两地书》被香港电台与特区政府康乐文化事务署评为“2002年十本好书”之一,并得到金庸先生的大力推荐。 -
共鑒“五四”
共鑒五四-與李澤厚.李歐梵等公論五四,ISBN:9789620421006,作者:劉再復 -
鲁迅论
《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乃刘再复先牛多年以来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既收录了自八十年代至令其个人关于鲁迅研究的重要探索和最新思考,也收录了他与李泽厚先牛、林岗先生共论鲁迅的精彩对话与篇章。《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对鲁迅性格、思想、精神的开掘,以及因此涉及中国人与中国魂诸论,不仅立论严谨,而且诸多见解极为独到,对于鲁迅研究范式之突破(包括自我突破)、鲁迅整体理解之把握,以及由此生发的对文化与人生的悟解之深,为鲁迅研究中所罕见。而这种研究与开掘又看似平常地体现在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和对鲁迅“传奇”的叙说之中,从而轻松带领我们走进鲁迅——这位“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也是“那个最孤独的人”——的内心世界。 -
文学十八题
《文学十八题》由沈志佳博士精选了刘再复先生有关文学领域的十八个论题而成,《文学十八题》内容涵盖古典文学经典的评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等。《文学十八题》的作者以其深厚的古今文学根底,将整个中国文学史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对千百年来中外文学出现的一些文学现象及重要个案,诸如《红楼梦》现象、《三国》《水浒》现象、“五四”现象、鲁迅张爱玲现象、文学天才崛起现象、文学自性毁灭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现象等等,均做了具有哲学高度的观照和深入浅出的探讨。 -
性格组合论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着重论述了文学作品中小说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与多重性。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单一化,基于教化的目的,正面人物写得绝对好,反面人物写得绝对坏。这种扁平形象既脱离生活真实也背离人性真实。《性格组合论》作者对人与文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并论证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阐述人性是极为丰富的内在世界,性格是极为复杂的心理系统。而性格运动则是一种双向逆反运动,它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本书还从人物塑造的审美角度对世界小说史和中国小说史进行考察与评价,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本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影响深远,是1986年中国十大畅销书之一,曾获“金钥匙”奖。 -
红楼哲学笔记
从哲学的角度来把握《红楼梦》一书,认为其异端性的诗化心学内涵,内与儒释道相关而自成一格局,外与西方诸哲学家相逢而自立一高峰,有一种举世无双的哲学大自在。此外,本书还抓住《红楼梦》悟性哲学的特点,以直觉的方式把握其哲学要害,从而表述得生动明快,谈玄而不空洞,悟虚而充满实情实境。 -
罪與文學
這 是 一 部 對 中 國 文 學 整 體 進 行 宏 觀 批 評 的 學 術 著 作 , 旨 在 重 新 檢 討 中 國 文 學 的 傳 統 , 特 別 是 二 十 世 紀 文 學 的 新 傳 統 。 第 一 部 份 是 基 本 理 論 , 作 者 從 罪 意 識 、 懺 悔 意 識 與 人 性 中 引 出 對 文 學 的 見 解 : 文 學 應 當 具 備 一 種 區 別 世 俗 視 角 的 超 越 品 格 。 第 二 部 份 在 中 西 文 學 比 較 的 視 野 下 , 探 討 罪 意 識 、 懺 悔 意 識 的 闕 如 所 造 成 的 中 國 思 想 格 局 與 文 學 格 局 的 局 限 , 作 者 更 對 《 紅 樓 夢 》 這 個 罕 見 的 例 外 作 了 新 的 解 讀 。 第 三 部 份 側 重 討 論 二 十 世 紀 左 翼 文 學 的 精 神 模 式 及 其 教 訓 。 在 對 中 國 古 代 、 現 代 文 學 史 的 考 察 中 , 作 者 貫 穿 著 這 樣 的 見 識 : 中 國 具 有 悠 久 的 文 學 傳 統 , 但 這 個 傳 統 對 人 性 的 深 層 涉 獵 不 足 , 因 而 缺 乏 叩 問 靈 魂 的 深 度 , 即 多 的 是 人 生 感 嘆 的 「 鄉 村 情 懷 」 , 少 的 是 靈 魂 論 辯 的 「 曠 野 呼 號 」 。 作 者 從 諸 種 角 度 探 討 了 造 成 此 種 現 象 的 文 化 原 因 與 社 會 原 因 , 更 給 這 一 著 作 具 有 深 廣 度 。 -
独语天涯
在海外除了继续进行学术思考之外,还用不少时间写作“漂流手记”散文系列。《独语天涯》属于“漂流手记”的第四卷。这些散文抒写的虽有世界各地,实际上却是自己的内在旅程,所以可称作“心传”或“心灵史”。 -
共悟人间
对爱的领悟 ──读《共悟人间──父女两地书》 丁国强 刘再复与女儿刘剑梅的书信既富有性情又不乏深邃的思考。父亲与女儿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审美关系,不同于“老子训儿子”那种统治模式。刘再复在序言《女儿·女性·女神》中将这种情结表述得很清楚。《红楼梦》以来,“女儿世界”便是对抗世俗的一股脆弱的力量,她们以不染尘埃的纯净和柔美与肮脏的“泥世界”划清了界限。按照审美的眼光来看,“女儿世界”是自在的,也是永恒的,男人世界的功名争斗与她们无关。刘再复和刘剑梅用“赤子之心”来观照女人的天性,这显然是一种审美视角。在《共悟人间》这本书中,父亲和女儿的形象与传统权力结构的定位大不相同。他们用个人化的方式来交流,父亲是个人化的父亲,女儿是个人化的女儿,我们几乎看不到代沟的痕迹。思想者的心灵空间本来就是不能用代际关系来划分的。《傅雷家书》中的父亲是一个教师加长者的形象,虽然十分亲切,非常动情,但是,父亲讲述的道理是不容动摇的。而《共悟人间》中的父亲则是一场对话的普通参与者,父亲没有掌握额外的话语权。刘再复在与女儿对话时,特别注意把握这种界限,不把话语权力的触角延伸到“你自己的世界”。耐人寻味的是,父亲在这里是不坚定的,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迷惘和哀愁。他已经把女儿当成了自己的心灵知己,原原本本地交出了自己的思想实底。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儿子往往是父亲的复制品,而女儿这一角色却没有如此沉重的文化负载。已成为文学博士的刘剑梅在学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吃父亲的老本。刘再复也希望女儿有别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刘再复十分推崇《红楼梦》的世界,这是一个审美的、形而上的世界,更接近于人的本真状态。刘再复的这种唯美主义情绪已经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只有结合刘再复个人的经历和人格背景来考察,我们才能够理解这种偏执。出于对名利生活的厌恶,刘再复选择了寂寞和孤独,也由此获得了审美自由。将真理融化于日常生活当中,用一种亲切的口吻来与之接触,轻松而且自然。这显然是一种大境界。在《共悟人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这场精神对话的当事人都在竭力脱离西方理论和学术话语的控制,他们强调用一种齐物之心来确立心灵的平等,用一种平常心来体味人生。由于没有概念的干扰和外在目的的介入,父女俩的“闲谈”渗透着悟性和灵气。没有刻意的标榜,也没有牵强的解释,更没有无聊的应和,思想的碰撞与精神的交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当下这个数字化时代,刘氏父女的书信往来可以算是一个特例。用家书这一传统的文本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消解。我们的心灵被许多异物包裹着,腐蚀着,要想剔除这些毒素,必须付出真爱和关怀,刘再复称之为“刻骨铭心的大体验”。一个冷漠的人是没有什么学问而言的。刘再复说:“所谓学问,也可以说是对爱的大困境的领悟”。没有真切的感悟,光靠玩弄一些新名词来唬人,那种理论家迟早会被人们所抛弃的。现在是一个人精儿扎堆的时代,不仅在官场、商海,就是在学界,也有许多机灵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投机取巧,用挖空心思的“小聪明”来兑换蝇头小利。这些人忙活了一通,到头来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把自己放逐到了生命的负面。 刘再复说:“聪明过头,就会抛弃心灵”。这一警言不能不听 -
读沧海
《读沧海》乃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歌集,作者将深邃的哲思和奔放的热情融为一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风格。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既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又是作者心中“大自然的不朽的经典”。作者畅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领悟到了生活的广阔,人生的丰富,生命的奇异,大自然的健康与强大。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长短排比句式,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涌来的阵阵激情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
师友纪事
《师友纪事》收录了作者缅怀师长、忆说师友的散文、随感五十余篇,为作者近三十年间陆续写作而成。这里的三十余位“师友”,大都是名宿大家,包括钱锺书、胡乔木、胡绳、周扬、马思聪、傅雷、冰心、艾青、施光南、吴世昌、孙楷第、聂绀弩、李泽厚、余英时等。通过当事人的一些代表性的言谈与举止,着意探悉当事人特有的性格特征与精神世界,属于典型的复杂“性格组合”,各具不同的思想光亮与性格异彩。即如钱锺书的智慧与警觉,胡乔木的爱才与敏锐,胡绳的坦直与宽容,周扬的伤感与执著,都是形神毕肖、跃然纸上。回忆中披露的多是个人角度的深层交往,如理论话题的探讨,重要事件的研判,相互往来的信件,不同意见的争辩等。运用的素材都是真材实料,这些细节性的材料,大都带有“独家”的性质。《师友纪事》因此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与文献意义。 -
红楼梦悟
《红楼梦悟》主要内容:自序(一)以悟法读悟书;自序(二)尝试《红楼梦》阅读的第三种形态;《红楼梦》悟;《红楼梦》论;《红楼梦》论;论《红楼梦》的忏悔意识等。 -
红楼梦悟(增订本)
作者认为,《红楼梦》是“生命大书”、“心灵大书”,是“一个无比广阔瑰丽的大梦”,而梦可悟证,但难以实证,更难考证。因此,作者采取了“红楼梦论”、“红楼梦辨”之外的第三种形态“红楼梦悟”来阅读《红楼梦》,和读者一起来挖掘这部中国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宝藏”、“思想宝藏、哲学宝藏”。 -
共悟红楼
刘再复、刘剑梅父女两代学者关于《红楼梦》的对话。首先由女儿刘剑梅抛出一个想法(或者问题),引发父女两人的共同探讨,各执一词或殊途同归,向读者展示了父女二人的思考轨迹。特别地,父女二人从剑梅关注的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从另一个层面再次挖掘了《红楼梦》这部中国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宝藏”、“思想宝藏、哲学宝藏”。 -
人文十三步
鲁迅论衡、五四重评、金庸概说、张爱玲质疑、红楼梦感悟、柏拉图提问、李泽厚美学、忏悔意识、贵族精神、自定六经、双向思维、时代基调、告别诸神、返回古典、文学史悖论、第三话语空间……从文学到哲学、从传统到现代,从文化到思想,从学术到人生,从启蒙到普世,从关注当下到返回古典,从《红楼四书》到《双典批判》,人文十三步,一步一步显现出思想者刘再复的人文思想之步履,一步一步显现出人文与生命的大关怀。本书是刘再复的人文备忘之书,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切入生命本真与思想之核的人文读本。全书选自刘再复先生十二部学术思想专著和一部散文集,皆为其相关领域之代表论述,涉及主题之宽广,作者学识之渊博,人文关怀之深切,思想见解之独到,均令人震撼不已,可谓人文之经典,思想之盛宴。 -
罪与文学
《罪与文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触及中国文学根本的文学批评力作,相信它将给整个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发现和直面这样一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根本缺陷——缺乏“忏悔意识”,即灵魂论辩的维度;而且以“忏悔意识”这个特殊的视角进入,深入探讨文学的灵魂维度与思想深度;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讨中国文学的旧传统,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
莫言了不起
《莫言了不起》是将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从1997年开始至今撰写对莫言的评论文章集成一册,且收录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刘再复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亚洲周刊》《金融时报》的三篇采访文章。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是收录了刘再复在1997—2001年所写的有关莫言的评论文章;第二辑着重收录了有关刘再复对莫言鲸鱼状态的形容缘起及其具体内容,以及莫言作品的启迪;第三辑收录了莫言获奖后刘再复接受著名媒体采访的文稿;第四辑则得到莫言许可,首度收录其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全稿及其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词。 -
走向人生深处
刘再复“心灵自传”首度出版 从山里娃到思想者 从漂流学人到世界公民 历时八载追踪访谈 完整叙述七十年风雨人生 -
鲁迅传
关于鲁迅的传记不少,而《鲁迅传》则是由曾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的林非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刘再复共同撰写,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这部以文学笔法撰写的传记,以其思想的开阔和扎实的文学基础,成为众多“鲁迅传”中的佼佼者。全书从追求理想、献身革命、勤奋写作、关心青年、友谊往来、不幸的婚姻、美满的爱情等各个侧面,真实地记述了鲁迅的一生,再现了鲁迅的人格、思想、艺术和学识。《鲁迅传》不但文学色彩较浓,而且思想深邃,对鲁迅思想、性格的理解颇多独到之处,又善于把这种理解体现在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和对鲁迅生平的叙说之中,书中对鲁迅经典作品相关段落及其语录的恰到好处的引用,也给作者的叙说做了很好的印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