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韵

  • 赵元任 程曦吟诵遗音录

    作者:秦德祥,钟敏,柳飞,金丽藻 记录整理

    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诗文吟诵一向是传播、普及传统文化和启蒙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赵元任先生于1961年发表《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运用乐谱与注音的手段,为保存与研究吟诵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赵先生的吟诵多取“以诵为主”的方式,旋律较少曲折,节奏较为单纯,音域较窄,风格朴实,在“读”与“唱”之间。程曦先生则取“以吟为主”的方式,音域宽广、感情充沛、旋律跌宕。现将两位先生的吟诵记录出版,以飨读者,供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及后人参考。
  • 一百年前的苏州话

    作者:丁邦新

    《一百年前的苏州话》主要内容:大概在一九六二到一九六三之间,先师董同稣先生交给我一份陆基编着的《注音符号·苏州同音常用字汇)的抄本,是赵元任先生和他的二小姐赵新那手抄的。那时我正在写如皋方言音韵的硕士论文,因为其中讨论如皋方言是否归属吴语的问题,可能因此董先生把这个抄本给我参考。论文写完初稿,董先生在病床上浏览一遍,还没有举行口试,先生就逝世了。这份抄本在我的行箧之中从南港带到柏克莱,再带到清水湾,在我手上已经辗转四十年了。 在柏克莱加大的时候,曾经预备整理此书,请内子陈琪女士及助理徐雯小姐重新抄录一过,但是总觉得其它的研究工作更有趣,做整理资料的工作不那么积极,也就拖延下来了。到一九九八年看到叶祥苓出版《苏州方言志》,在李荣先生的序里和叶氏的书中都提到陆基的《一百年前的苏州话》,只是语焉不详。我想为一百年前的苏州话留下一点相当完整的记录,也是有意义的事,把材料提供给同行,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用途。同时可以观察这一百年来苏州方言的演变,语言如何演变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题目。
  • 佩文韵府(1-4)

    作者:张玉书

    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开始编写,康熙五十年(1711年)成书。“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单字约一万个,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 《佩文韵府》以元 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 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本书按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每一声按韵目依次排列,每一字下注出反切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收词又分“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构词字数排列。“韵藻”为阴氏、凌氏两书原有部分;“增”为阴氏、凌氏两收未见补之词;“对语”为二字、三字对使词;“摘句”为以该字为尾的五、七言诗。同字数的词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每一韵部後有“韵藻补”一项,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 《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它所引书证,卷帙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引书不注篇名,使用不便。所收语词全按倒序排列,也不便查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书後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划索引,可供不熟悉古韵的人使用。
  • 方言调查字表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

    本书主要供调查方言音系之用,一共选择了比较常用的字三千七百多个,依广韵的声 母、韵母、声调排列。用来调查方言,可以得出方言音系在古今演变上的要点。书前有用法、 说明及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书后附音标及其他语音符号表。初步研究汉语音韵的人也 可以通过本书的音韵系统得到对于广韵和等韵的基本知识。 第二版据1955年7月第一版增订重排,增加了一些字,也酌量删去若干不常用的字。 新一版据科学出版社第二版第四次印刷纸型重印,改正“摹、综腙”三字的位置,重排书 后所附的音标及其他符号。
  • 汉语音韵

    作者:王力

    《汉语音韵》一书沟通古今,深入浅出,从介绍现代汉语的语音学常识,语音系统入手,膛步把反切韵书、字母、等韵、古音等古代音韵学知识、用声母、韵母、声调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术语进行比照、解读,并列举了大量字音实例予以说明。在先生的笔下,一向被视为艰深难懂,号称“绝学”的汉语音韵学变得浅显明了,亲切易懂了。
  • 古韵通晓

    作者:陈复华,何九盈

  • 声律启蒙

    作者:车万育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念起来不仅声调和谐,节奏响亮;…………童蒙念熟了这些句子,初步熟悉了音韵格律,很自然地领会了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就容易得多了,旧时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念熟了这些对文,大概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