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卢卡奇
-
格奥尔格.卢卡奇
本书是陈述而非批判的论著。它试图概述格奥尔格·卢卡奇的观点,说明它们与他所处时代的文化传统有着怎样的联系;而并不是去评论那些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书是一本单纯陈述格奥尔格·卢卡奇的书。在批判任何事物前,至少应该先去了解他们,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它为读者了解格奥尔格·卢卡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下卷 若干最重要的综合问题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 若干最重要的综合问题),ISBN:9787536621862,作者:(匈)卢卡奇(Georg Lukacs)著;(德)本泽勒(Von Franke Benseler)编;白锡堃等译 -
民主化的进程
本书是卢卡奇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 卢卡奇对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民主化的论述,建立在其对“革命辩证法”的总体性重构之上。他始终坚持总体性辩证法立场,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尖锐的批判,指出了变革时代国家的建设要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在社会主义民主化问题上,卢卡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批判了资本主义民主化的有限性和虚伪性,反思和批判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性。 《民主化的进程》是卢卡奇得悉自己患癌的情况下,中断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这本鸿篇巨著而成的急就之作,虽然表现出仓促完稿的不完善之处,但并不影响它的重要思想价值。本书与《审美特性》《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起构成卢卡奇晚年思想的整体——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复兴,阐明和倡导社会主义民主化。这是他人生最后留下的重要思想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上卷 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引论
这本书写成于1990年,是编者几位中青年学者80年代后期研究工作的一个小结。写作的初衷来自最初的两个原则: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重新评价卢卡奇等人及其理论,使我们的著作成为国内用新方法论评价新马克思主义人物和思想的第一本书;第二,以著作和观点为线索,重新进行深入细致、扎实的人物研究,使我们的著作成为我们对新马克思主义人物和理论的系列研究中的第一本书。近20年来,卢卡奇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哲学界享有盛名的一位下班主哲学家。他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概括地反映了他一生的思想演变和学术成就。作为一个早年秉承西方哲学传统而锐意投身无阶级革命事业的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卢卡奇一生都坚持不渝地追寻马克思的思想踪迹,始终一贯地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持严峻的批判态度。本书旨在通过对卢卡奇上述两部著作的分析,展现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学者生涯中,伴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和世界历史的风云变幻,矢志不移地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轨迹,客观公正地评价他所建树的思想业绩。 -
历史哲学的重建
历史哲学的重建 ――卢卡奇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始作俑者。 自《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问世, 声名鹊起。 他对实践和异化范畴的诠释 以及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思考, 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 一种实践-人道主义理解, 成为20世纪西方新左派的重要思想源泉, 同时也受到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严厉批判。 这一切使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 毁誉参半、颇多争议的人物。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 作者通过溯本清源的梳理 考察卢卡奇思想的发展轨迹, 并侧重从他与现代西方 哲学诸流派的关系上, 解读其重建历史哲学的理念―― 社会历史本体论与人类学相统一。 其中一些见解发人深省, 有些立论也可能引起争议, 但只要我们从多维角度审视 社会-历史的结构和变迁, 就不难看到本书在拓宽社会认识上的 启发意义和学术价值。 ――苏国勋 -
历史与阶级意识
本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后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物化”等一系列概念。 -
理性的毁灭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从意识形态上对德国法西斯主义作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作者在书中把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责追溯到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学说,对自20世纪起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源流、演变和社会后果等作了系统的考察和批判,把包括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生命哲学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毫不客气地推上了被告席,要他们为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承担不可推卸的“思想责任”。 尽管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未必都正确,但至少在法西斯主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问题的研究上,它包含了许多有待我们去深入研讨的新颖思想和独特价值。 -
卢卡奇论戏剧
本书将焦点放在国内未有收录的卢卡奇前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著作上,着眼于梳理出卢卡奇戏剧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戏剧》和《现代戏剧》两篇选自《现代戏剧发展史》,是卢卡奇1909年在布达佩斯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作为其戏剧思想的理论基础。《渴望与形式》和《悲剧的形而上学》两篇选自《心灵与形式》,集中体现了生命哲学、早期存在主义、古典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等思想对早期卢卡奇戏剧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在改宗马克思主义之后,卢卡奇仍然保持着对文学批评的关注,但在方法论上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卢卡奇短文十篇》即选取了其流亡维也纳时期在报刊《红旗》上发表的与戏剧问题相关的十篇短文,可与前文比照对观。 -
历史与阶级意识
本书贯穿了必须恢复被第二国际的领袖们所遗忘和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哲学意义的思想。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后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物化”等一系列概念、表述并使“阶级意识问题”在本书中占据相当主要的地位。 -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No other country and no other period has produced a tradition of major aesthetic debate to compare with that which unfolded in German culture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50s. In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the key texts of the great Marxist controversies over literature and art during these years are assembled in a single volume. They do not form a disparate collection but a continuous, interlinked debate between thinkers who have become giants of twentieth-century intellectual history. -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Georg Lukacs wrote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in 1914-1915, a period that also saw the conception of Rosa Luxemburg's Spartacus Letters, Lenin's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Spengler's Decline of the West, and Ernst Bloch's Spirit of Utopia. Like many of Lukacs's early essays, it is a radical critique of bourgeois culture and stems from a specific Central European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radition of dialectical idealism whose originators include Kant, Hegel, Novalis, Marx, Kierkegaard, Simmel, Weber, and Husserl.The Theory of the Novel marks the transition of the Hungarian philosopher from Kant to Hegel and was Lukacs's last great work before he turned to Marxism-Leninism. -
审美特性
《审美特性(套装上下册)》是卢卡奇关于美学和文艺学的集大成之作。书中以日常生活作为美学的本体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实践论和生存论的视角对审美和艺术做了系统的考察,成为国外阐释性美学的一种范本。书中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对艺术和审美的起源、审美的目标和结构本质、艺术创作和接受的心理学及美学原理以及艺术的社会效应做了独到的剖析,并且指出,艺术具有反拜物化的使命,它要在他律与自律的博弈中,发挥人类自我意识的功能。 -
卢卡奇早期文选
《心灵与形式》和《小说理论》是卢卡奇早期的两部代表性作品。前者是卢卡奇在格奥尔格·西美尔的“美学社会学”影响下创作的一本论文集,它因为深入刻画了现时代人的存在的悲剧性,而被吕西安·戈德曼推崇为现代存在主义的先声。后者则是卢卡奇在马克斯·韦伯的类型学方法的引导下完成的一部文论著作,它对小说的本质和小说形式的类型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开创性研究,并因此被同时代人称为“精神科学运动最重要的出版物”。虽然晚年卢卡奇不断地号召人们忘却和批判自己的这两部早期作品。但它们却超越了他的主观意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德国思想史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布洛赫、本雅明和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收录了《小说理论》的全文,《心灵与形式》中与前者密切相关的三篇论文,以及卢卡奇在创作《小说理论》时期与保尔·恩斯特和韦伯的六篇重要书信。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了解卢卡奇的早期思想及其历史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小说理论
《小说理论》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奇的名著,从历史哲学论探讨了伟大史诗的诸形式。该书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史诗时代和现代的分析、对比和对各种不同类型小说中主人公特点的集中褒贬评论,表达了一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史诗时代的怀念、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不满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思考、探 索和憧憬。此外,卢卡奇在这不著作中把时代看作是史诗和小说的承担者,把小说视为“一个时代的史诗”,“我们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