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让-吕克·南希

  • 素描的愉悦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本书源于2007年南希为里昂美术馆组织的一场名为“素描的愉悦”的画展。让-吕克•南希反思了素描本身,并把它作为一切可被冠以“形式”之名的艺术的范式,将它置于一个诞生的运动当中。此外,本书也讨论了弗洛伊德的快感理论与审美愉悦等问题。
  • The Ground of the Image

    作者:Jean-Luc Nancy

    If anything marks the image, it is a deep ambivalence. Denounced as superficial, illusory, and groundless, images are at the same time attributed with exorbitant power and assigned a privileged relation to truth. Mistrusted by philosophy, forbidden and embraced by religions, manipulated as spectacleand proliferated in the media, images never cease to present their multiple aspects, their paradoxes, their flat but receding spaces.What is this power that lies in the depths and recesses of an image-which is always only an impenetrable surface? What secrets are concealed in the ground or in the figures of an image-which never does anything but show just exactly what it is and nothing else? How does the immanence of images open onto their unimaginable others, their imageless origin? In this collection of writings on images and visual art, Jean-Luc Nancy explores such questions through an extraordinary range of references. From Renaissance painting and landscape to photography and video, from the image of Roman death masks to the language of silent film, from Cleopatra to Kant and Heidegger, Nancy pursues a reflection on visuality that goes far beyond the many disciplines with which it intersects. He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religious, cultural, political, art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the visual relation, treating such vexed problems 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mage and violence, the sacred status of images, and, in a profound and important essay, the forbidden representation of the Shoah. In the background of all these investigations lies a preoccupation with finitude, the unsettling forces envisaged by the images that confront us, the limits that bind us to them, the death that stares back at us from their frozen traits and distant intimacies. In these vibrant and complex essays, a central figure in European philosophy continues to work through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of our time.
  • 变异的思想

    作者:让-吕克·南希,布朗肖

    解构对传统或各种文化经典和传统的解释,不是要从经典到解释。不是从经典到经典或到什么伪经典,而是把经典带往原初的问题,带往它最初还未发生的视域,因而经典都还原为文本,通过回应我们时代的新问题,消除人类的等级观。在个体生命的书写中,变异地书写传统文本,因而,变异——不是一个词,如同德里达的解构和延异,因为它一直在变异之中。变异的解释不是曲解经典或文本,而是在绝对尊重文本的同时。回应文本自身内在变异的要求。变异的思想不是为某个学派、某种主义和理论、某种宗教教义辩护,而是试图在变异的书写中。让传统文本把自己带往未知的对方,敞开一个新的未来,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探索和追问把传统的文本带往它未知的对方。
  • 无用的共通体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无用的共通体》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让-吕克•南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阐述了“共通体思想”,强调既不能认为共通体已经丧失了,也不能认为有一个可以实体化和主体归属的共通体统一性的组织,而是要在文学和写作的共通体中展开独一性存在的彼此的共在,并且在肯定与保护彼此之间的间隔,以此空无的敞开来形成无用或非功效的共通体。
  • 变异的思想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内容简介 或者说,变异的思想不是为某个学派、某种主义和理论、某种宗教教义辩护,而是试图在变异的书写中,让传统文本把自己带往未知的对方,敝开一个新的未来,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探索和追问把传统的文本带往它未知的对方。变异的书写是形成生命个体的书写——不可能书写的书写,并以此来召唤未来的汉语思想。 本书为“西方哲学理论与实践书系”中的一本。本书共分献给德里达、思想的共通体、开端的解构以及汉语思想的变异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爱与共通体,否定的共通体,唯一神论的解构,基督教的解构,抹去亚玛力:记得与德里达和圣经传统一道遗忘,代替的“主体”与以撒的“捆绑”,触感神学,论幻象,筷子吃筷子:陈洲的“筷子——梯子”等内容。 -------------------------------------------------------------------------------- 目录 编者序 献给德里达 一、整全他者 二、感谢(归给)雅克·德里达 莫舅 三、德里达,向你致敬,向我们要成为的盲者致敬 四、留步,过来 思想的共通体 一、爱与共通体 二、否定的共通体 开端的解构 一、唯一神论的解构 二、基督教的解构 三、尼采:一颗心的经验 四、抹去亚玛力:记得与德里达和圣经传统一道遗忘 五、在谱系学与童贞女生子之间:本源与本源性在《马太福音》 汉语思想的变异 一、代替的“主体”与以撒的“捆绑” 二、触感神学 三、“一无所剩”:庄子《逍遥游》的无余书写 四、论幻象 五、筷子吃筷子:陈洲的“筷子——梯子” 六、刘小东的“烧耗子”:表皮的事件和生命煎熬的形象
  • 不可能的正义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最好的哲学启蒙书 大哲学家为所有怀有好奇心的读者开启的正义课 “这不公平!”——难道,一个孩子没有无数次或响亮或低沉地发出过这种愤怒的叫喊?“为什么不表扬我?”——难道,一个孩子从没有过如此的委屈悲愤?公平理当是平等对待每个人的,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那么是否存在着两种正义?究竟什么才是正义?
  • 解构的共通体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让-吕克·南希最重要的作品。南希阐述了“共通体思想”,强调既不能认为共通体已经丧失了,可以在怀旧和献祭的牺牲中被重新拯救,传统的神话都是在共同体之中展开的,对共同体的怀旧其实也是对神话的怀旧,而神话离不开献祭和牺牲的前提;也不能认为有一个可以实体化和主体归属的共同体统一性的组织,而是要在文学和写作的共通体中展开独一性存在的彼此的共在。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非功效的共通体 1、非功效的共通体 2、被打断的神话 3、文学的共产主义(/书文的共同体主义) 4、存在-于-共通 5、有限的历史 第二部分 共通体的解构 1、人之自由的声音 2、政治的“回撤” 3、共显:从“共产主义”的生存到“生存”的共通体 4、“此在”之“与在” 5、被离弃的存在 6、碎裂的爱 7、闯入者 8、一切皆为政治?——一个短评 9、我们这些人(Nous autre) 10、身体 附录 让-吕克·南希生平和主要著作导引 编校后记
  • 我有一点喜欢你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最好的哲学启蒙书 大哲学家为所有怀有好奇心的读者开启的爱情课 我爱你,我们相爱,我不再爱你,我们要彼此相爱……“爱”的无限变位就是人类的全部历史。但是,“爱”究竟意味着什么?释义为“爱智慧”的哲学,关于“爱”本身,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 文字的凭据

    作者:[法] 菲利普·拉古-拉巴特,[法] 让

    拉巴特和南希均为法国当代一流的批评家、哲学家,二人合著的作品中,这本关于拉康 的批判性研究虽是早期著作,却已深具大师风范,既是文本批评也是表达自身思想的途径。本书从拉康的算法、运算、能指、镜像等重要理论和概念入手,对拉康的《无意识中文字的迫切要求》文本进行了细读,揭示出其能指理论所具有的内在悖论,深刻挖掘了哲学、语言学和精神分析的紧密关系,并对拉康的文字风格和思想风格作出了分析评注,展示了两位学者强大的文字解剖力和哲学思辨力,是拉康研究中一份不可多得的必备文献。 雅克•拉康(Jacaueo Lacan,1901—1981)是20世纪法国最具独立见解又最有争议性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从语言学出发重新阐释弗洛依德理论,提出的镜像阶段等学说对当代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拉巴特和南希均是法国当代人文学科领域的翘楚,具备法国当代思想家的突出优势,即学科交叉性,在文学、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交织中寻求自己独特的学术路径。拉康本人曾表示,在批评他的著作中,只有这本书击中了要害。 拉巴特和南希的解读谨慎而犀利,对哲学语言的张力的把握尤为出彩。译者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在必要之处作了细致入微的注释。在拉康研究的著作中,这显然是颇为值得一读的文献,对于了解这三位学者的思想路径也都有切实的帮助。 本书属于“子午线译丛”,同系列已出版的菲利普•拉古-拉巴特的著作有《海德格尔、艺术与政治》,让-吕克•南希的《肖像画的凝视》,可参考阅读。
  • 天与地

    作者:(法)让-吕克•南希

    最好的哲学启蒙书 大哲学家为所有怀有好奇心的读者开启的信仰课 热销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天上有飞机、云朵、太阳、星星,对人类而言,诸神或者上帝也在天上。但在九重云霄之上,真的有着一切事物的创造者吗?如何谈论他?又该怎样理解这一切呢?——一方面,人类以迥异的方式想象出这个不可见的存在者的形象;另一方面,在有些人看来,天只是天、天是空的。
  • 文学的绝对

    作者:[法] 菲利普·拉库-拉巴尔特,让-吕克

    浪漫派,或浪漫主义,在用来划分文学或艺术流派之前,在用来描述一种感觉、表述一种风格之前,首先是一种理论,是文学的虚构能力。文学即虚构,也即文学是其自身的产物。因此更确切地说,浪漫派是文学产生的最初时刻。当诗艺的主体与对象混杂不清时,文学却恪守其产生的法则,形成一个封闭的绝对领域:浪漫派。这就是“文学的绝对”。十九世纪德国耶拿的一个文学团体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中心,发表了一系列断片和诗歌,阐述了浪漫派的主要观点。本书《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整理收录了其中最重要的文本,并加以介绍分析,最终希望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文学的绝对”也许存在理论上的模糊性,但它是否表达了对创作的永恒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