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南北朝史

  • 中古文学史论

    作者:王瑶

    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定稿于1948 年。一般说,“史论”的任务和写法不同于“史”,是以“史”为例而侧重于“论”;他却以更多 的精力用于“史”。当朱自清读到其中有的篇章,称赞说“非常精彩,你能见其大,将繁乱的顼碎 的材料整理出线索来”;近年来,又有学者赞叹此书“搜集材料的方法……有一种竭泽而渔的气概 ”,都着重肯定在“史”的方面用力之勤和功夫之深。写于1947年关于一部文学史的书评,反 复强调该书“完全由作者的主观左右着材料的去取”,“用历史来说明了作者的主观观点”,“有 许多与史实不太符合的地方”,损害了“这部书的‘史’的价值”;因此认为“这本书的精神和观 点都是‘诗’的而不是‘史’的”──从根本上反对这种重在阐释史家的见解、主观色彩浓厚的修 史态度和写法。可见他在四十年代后半期,已经形成了尊重客观史实的史学主张和强调实证、注重 叙事描述的治史方法。随后所写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也是首先以史料的丰富详尽,至今仍为人们 所称道。他向人介绍编写此书的原则说:“多以作品和史实为依据,少写空泛的议论和分析,点到 为止,不多渲染,要言不繁,留有余地”;采用的是同样的原则和方法。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努 力方向,一定须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符合,须与各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相联系,许多问 题才可能获得客观满意的解决”。而他概括自己的《中古文学史论》的特点,在于“着重在文学思 想本身以及它和当时一般社会思想的关系”,“着重在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来考察说明 这段文学历史。这种注重“史的关联”,“历史和时代的影子”,把文学史研究理解为文艺科学与 历史科学的结合又更突出“史”的性质的主张,特别是偏重于联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解释文 学的思路,所反映出来的文学作为精神现象和艺术创造,必然受到客观环境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制 约的观点,注意以后者说明前者的做法,表现出来的是唯物主义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这种如今被 人们称为社会的历史的分析,同样运用于他的现代文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中,并且多有新的发挥。
  • 重刊洛阳伽蓝记 山涛论

    作者:[北魏]杨衒之著,徐高阮 重别文注并校

    《重刊洛阳伽蓝记》系作者受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合本子注”之说启发,重别《洛阳伽蓝记》正文和子注,并校订《洛阳伽蓝记》的讹脱衍倒。是诸多《洛阳伽蓝记》整理本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此书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亲为作序,广为揄扬。此后作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专 刊在台湾出版,受到学界重视。 《山涛论》钩沉发抉魏晋之际政治史的线索,讨论山涛、羊祜等清流名士阵营代表在魏晋时期政治演变中的角色和地位。以清流名士阵营与贾充阵营的争衡这一主线,解释魏末晋初的政治变迁。
  • 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作者:杜志强

    《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从家庭的角度,对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进行了全面研究,描述了兰陵萧氏发迹、发展、鼎盛、衰落的全过程,概括了兰陵萧陵家族的文化特点,全面论述萧氏成员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勾勒出兰陵萧氏家萧氏成员文学创作的转变,书中对兰陵萧氏家庭命运的思考,对萧氏成员文学思想的论析,对萧氏成员文学思想的论析,对萧氏成员文学创作在侯景之乱前后的转变的探讨,以及对萧绎的个案研究,都体现出敏锐、深刻的理论思辩色彩。
  • 说曹操

    作者:王仲荦

    《说曹操》主要讲述了:王仲荦先生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王仲荦先生拥有一个历史学家最朴实的人文关怀,对生存在动荡时代的底层民众给予了深刻的同情。
  • 山涛论

    作者:徐高阮

    文章以极长的篇幅(全文三万余字)和丰富的史料(注释多达七十三条,六千余字)论证了山涛——竹林七贤的一份子——在魏末晋初的政坛无比强大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竹林七贤并不是“一群只爱清谈的文人”,相反,他们在政治上有着积极的目标,而背后有一股鲜明的政治力量。 作者认为山涛实际上是竹林七贤的代表,其倾向也代表了魏末入晋的许多名士的倾向。作者认为山涛在“新朝(指西晋)的争衡里,显出一个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先进者的地位,一个名士阵线的长老和组织者的地位”。为了论证这样的观点,作者又举出了贾充和羊祜二人,并认为山涛正是二人争衡中羊祜背后的支持者,“是一个比争衡两方的主角都还更重些的人物,是一个不凭政府中的地位而能够企图左右政治大局的人”。
  • 拓跋史探

    作者:田余庆

    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是怎样从落后的状态乘时崛起,提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因史任务? 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管。它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的发育成长,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用野蛮手段建立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制充,暴力离散母族,把拓跋中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守成这一历史任务。 拓跋的野蛮物段使拓跋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了后遗症,以致后人不知道把拓跋中诗中充满野性的历史素材如何载剪成皇帝史学 振,根源盖由于此。 本书初次发表“猗卢之碑”残石版资料,亦将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 魏晋南北朝史

    作者:王仲荦

  • 悠悠南北朝

    作者:陈羡

    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强大的大一统形式为这个世纪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 波峰与波谷

    作者:阎步克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本册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对三省制、察举制的进步等萌芽于南北朝丽勃兴于隋唐的政治制度,也有极具洞见的见解。
  •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作者:田余庆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存的是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近年读史之作。文章一般写在1979-1989的十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都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这两篇与《探微》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了。  以《探微》名书,无新鲜感,不惬人意。我原想把十年时限这一因素放到书名中去。这十年与过去大有不同,读书写作的外部条件有了改善,是非常难得的。有一位文学家以《十年蹒珊》为文章标题,吸引了我。我很想找一个类似的书名。但是琢磨许久,终于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历史学毕竟不同于文学,古史又不同于近史。古史内容缺乏现实感,本来就枯燥;而我的文章又比较浓缩,读起来难得有轻松之感。这样的书,要赋予它一个富有哲理。文采而又活泼、简练的书名,反而不伦不类,不如虽平淡却实在一点为好。我的兴趣在钩沉发隐,以《探微》名书,倒也符合实际。  收人《探微》的文章都经过修改,有的改动很大,甚至重写一过。所改动之处,或换题目,或增设文内标题,或补充订正资料,或调整充实论点。但是各文主旨概依旧说,以存其真。有几篇文章新加了简短的跋语,其内容一般是资料和论断有所增益而在修改原作时未能包含者,也有的是对原作的一些说明。由于《探微》所收某些文章原来已有了“附语”、“后记”之类,所以在编次《探微》时附加的这类文字,一律冠以“作者跋语”,以示与原有附加文字相区别。  十年来每有所思所作,总不免晚学之憾。但是自知之明和学有所守的体会却日渐增长。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在自己的一种著作付印后被问及此后写同类作品的设想,他回答说,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是东西,那就要后悔了,而后悔味道不好受。所以他强调说:“我宁恨毋悔。”对这几句话,我曾久久凝思。我知道,学科有不同,学识有高下,不能一概而言,强比前人。不过“宁恨毋悔”的论学之语有如当代《世说》,读来浓郁沁心,极堪回味,我愿以为圭臬。
  • 兩晉南北朝史(上下)

    作者: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先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和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
  •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作者:罗新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从北魏皇帝的即位仪式,看民族政治传统的遭遇、碰撞与变异。 海豚书馆系列之《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孝武帝元脩的即位仪式与“代都旧制”;二、内亚传统中的可汗即位仪式;三、内亚传统作为一个方法;四、内亚传统的连续性与中国历史的内亚性;五,附录一:内亚视角的北朝史,附录二:耶律阿保机之死。作者从北魏皇帝的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一方面观察拓跋 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所谓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
  • 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

    作者:范兆飞

    范兆飞所著的《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研究主旨是选取“士族群体”之考察视角,探讨公元三至九世纪太原士族群体作为有机社会阶层的形成、发展、壮大、崩溃、复兴直至彻底消亡的历史过程。《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石刻,以太原士族群体升降沉浮的历时性特征为切入点,在家族史、地域史和政治史三个维度内拓展深化,揭示了中国中古时期太原士族群体的变迁过程和单体家族的兴衰及其影响因素。本书既立足学界已有的丰硕成果,也有别于学界通行的土族个案研究和宏观的士族阶层研究。因此,本书对中古士族研究本身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作者:川本芳昭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魏晋南北朝”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侧重探讨了夹在汉、唐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当时周边地区如日本、高句丽、百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与许多国内学者不同,川本芳昭打破了国别的限制,而试图以“东亚世界”的眼光解读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播与接受、以及这种文明的传播所带来的民族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作者:仇鹿鸣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