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先秦史

  • 先秦史研究概要

    作者:朱凤瀚 徐勇 编著

  •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

    作者:宋镇豪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商代史·卷七)》内容简介: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由宋镇豪担任主编编写的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论述商朝礼制与社会生活礼俗的运作,以及有关商代社会行为观念整合规范的机制。《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全面考察城邑生活与族居形态、建筑营造礼仪、宫室宅落建制、居住作息习俗、家族亲属关系和社会风尚,包括商代的衣食住行、农业信仰礼俗、人生俗尚、婚制婚俗、生育观念、养老教子、卫生保健与医疗俗信,以及社会礼仪及礼器名物制度、服饰车马制度、文化娱乐、丧葬制度、甲骨占卜等。
  • 《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

    作者:[日]伊藤清司

    本书作者从古代文明世界与野蛮空间的对立与依赖关系中,查找古人民俗生活的踪迹,体会先民求生艰难,避祸之切的微妙心理。
  • 春秋战国史研究文献丛刊(全十六册)

    作者:贾贵荣、宋志英辑

    目录 第一册 春秋臣传三十卷/(宋)王当撰 第二册 春秋名字解诂 二卷 / (清)王引之撰 春秋名字解诂补义一卷 / (清)俞樾撰 驳春秋名字解诂 一卷 / (清)胡元玉辑 春秋识小录初刻三书9卷 /(清)程廷祚撰 第三册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 / (清)高士奇撰 第四册 春秋地理考实四卷(清)江永撰 春秋异地同名考不分卷(清)丁寿徵撰 春秋国都爵姓考一卷补一卷 / (清)陈鹏撰 (清) 曾钊补 春秋五礼例宗十卷(清)张大亨辑 第五册 战国纪年六卷地舆一卷年表一卷 / (清)林春溥撰 第六册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附录一卷舆图一卷(卷一至卷二) / (清)顾栋高撰 第七册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附录一卷舆图一卷(卷三至卷七) / (清)顾栋高撰 第八册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附录一卷舆图一卷(卷八至卷十五) / (清)顾栋高撰卷八 第九册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附录一卷舆图一卷(卷十六至卷三十二) / (清)顾栋高撰 第十册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附录一卷舆图一卷(卷三十三至卷五十) / (清)顾栋高撰 第十一册 春秋诸国统纪六卷/(元)齐履谦撰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三卷/(宋)李琪撰 春秋经传比事二十二卷(卷一至卷七)/(清)林春溥撰 第十二册 春秋经传比事二十二卷(卷八至卷二十二)/(清)林春溥撰 第十三册 周季编略九卷 / (清)黄式三纂 第十四册 七国考十四卷(卷一至卷十) / (明)董說撰 (清)錢熙祚輯 第十五册 七国考十四卷(卷十一至卷十四) / (明)董說撰 (清)錢熙祚輯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卷一至卷六)(宋)刘恕撰 第十六册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卷七至卷十)(宋)刘恕撰
  • 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三订本)(全三册)

    作者:陈槃

    本书作者陈槃先生(1905-2001)乃著名的 历史学家。字盘庵,号涧庄,广东五华人。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毕业,旋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累升至研究员。后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中研院“院士、史语所第一组主任。其研治古史,思从旧籍阐发新识,并从事古谶纬之学、两周史地的研究,撰著颇丰。今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台湾史语所合作首度在大陆出版《陈槃著作集》,以飨读者。《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与《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二书于古史地之甄考发明,贡献至大,因获1973年中山学术著作奖。本书发清儒顾栋高《春秋大事表o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未发之蕴,突破前人,于后人颇多益助。可谓研究中国先秦史经典之作。
  • 不见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

    作者:陈槃

    本书乃陈槃先生继《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之后,先秦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二书于古史地之甄考发明,贡献至大,故获1973年中山学术著作奖。据陈槃先生统计清儒顾栋高所作《春秋大事表》表之五《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所收春秋列国“凡二百又九“,其中真正“可说是春秋时代方国“的,“应是百五十六事“。但陈槃先生认为“春秋时代方国,必不止于百五十六“,于是突破顾氏所据仅《春秋经》、《传》之限,遍稽古籍,考订出不见《春秋大事表》之方国达几十国之多,为先秦史研究提供了便利。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作者: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主要考察了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看法。《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认为,夏商两代的社会性质应当是氏族封建制,而西周则是宗法封建制社会,到了东周时期,宗法封建制逐渐解体,至秦以后则步入了地主封建制社会。此外,《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还对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面貌及先秦史研究中的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阐述,希望能为学界专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先秦卷(全三册)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于1935年,是现代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研究机构。史语所创立八十周年来,秉承傅斯年先生建所时确立的学术风格和人文精神,人才辈出,学术鼎盛,一直为学术界所推崇。其连续八十年出版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反映了史语所在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文字、文籍考订等各个方面卓著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影响重大。
  • 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

    作者:陈苇

    本分别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仰韶时代中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详尽比对了两地之间相近似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甘青地区仰韶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播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西南山地文化格局的变迁。总结得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存在"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和"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
  • 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

    作者:夏含夷

    本書收錄八篇專論,通過古文字新證與歷代注釋細讀等多元方式,探討《周易》、《尚書》、《詩經》、《逸周書》、《竹書紀年》等典籍如何寫成?什麼原因要寫這些書?在原初語境有何意義?在往後歷史中,又如何因晚出的哲學觀點而遭到改寫或遮蔽?作者藉由嶄新的研究視野和考古學的證據,提出新的觀點,重新審視古代典籍的創作緣由與流傳過程。
  • 先秦秦汉史史料学

    作者:王晖//贾俊侠

    《先秦秦汉史史料学》不仅介绍古书和古文字资料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情况,同时还介绍这些古书和古文字资料的年代或大致时代情况。《先秦秦汉史史料学》重视并特别介绍了战国秦汉时期特别是诸子中有关传说时代的资料,《先秦秦汉史史料学》对古文字资料和古文献资料并重,同时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考古资料也作了一些介绍。
  •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

    作者:李学勤主编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利用近年来新出土的考古资料。与古文献、甲骨文、金文和民族学材料相结合,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早期国家形成的物质基础、文字出现与文明的关系、战争与王权的形成、夏商国家结构特征、夏商王权的确立和神化、商朝社会的阶级结构、商朝国家形态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周朝的建立及华夏国家的形成等重大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见解。
  • 溫故知新錄

    作者:夏含夷

  • 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作者:伊藤道治

  • 春秋史

    作者:顾德融,朱顺龙

    本稿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斷代史系列之一。春秋時代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也是漢民族醞釀形成的時期,社會各方面均出現大的轉變,戰爭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歷史呈現紛繁復雜的狀況。本書作者對文獻材料和考古資料進行梳理扒剔,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條分縷析、刪繁就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化、社會階層等狀況,通過對這段看似紛亂的歷史的透析,明晰地反映出春秋時代社會各方面的變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春秋時代開始前後的社會歷史背景 第二章 諸侯的改革與大國的爭霸 第三章 春秋時代的社會經濟 第四章 春秋時代的疆域和地方組織 第五章 春秋時代的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 第六章 春秋時代的社會構成和階級鬥爭 第七章 春秋時代的思想、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 第八章 春秋時代的禮儀和風俗 附錄 大事年表(公元前770-前453年) 後記
  • 世袭与禅让

    作者:【美】艾兰

    《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传说(新译本)》内容简介: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Sarah Allan)教授,是著名汉学家,久为中国学术界所熟悉。近知商务印书馆将陆续出版她的中译本著作集,使中国学者能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她的学说和贡献,这自然是非常值得欣幸的事。在讨论国际汉学研究时,我曾说过:“对于一位学者,以至一个学派的研究,总是应将之放在其所处社会、文化的具体环境里面去考察。”“汉学家常有自己的师学系统,同时其学说观点又必然受当时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哲学、社会学与史学理论的变迁,不时会在汉学家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若不注意这一点,就很难体会一些汉学家特有的思想与风格。”在读艾兰教授的著作时,我想也应该由此着眼。
  • 商代周祭制度

    作者:常玉芝

  • 西周王朝政府的行政组织与运行机制

    作者:何景成

    本书在细致整理西周金文官制资料的基础上,探讨西周王朝政府的行政组织和运行机制。本书对西周行政体制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1)分析西周王国的国家结构,探讨西周王国的外服体系和周人的政治地理意识;(2)分析西周王畿地区的行政区域,探讨宗周和成周的政治功能,从乡遂组织和都鄙组织的角度分析西周时期居民的地域组织方式;(3)根据册命金文,研究西周王朝政府的职官体系,探讨西周王朝政府的职官建制;(4)从官僚制的角度出发,考察西周王朝政府的官僚化演进及其原因;(5)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考察西周政府官员官宦生涯的养成教育、官宦历程等。
  • Early China

    作者:Li Feng

    http://www.cambridge.org/us/academic/subjects/history/regional-history-after-1500/early-china-social-and-cultural-history?format=PB#bookPeople 'Early China' refers to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human history in China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in AD 220. The roots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are all to be found in this formative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i Feng's new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draws on the most recent scholarship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from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is fluent and engaging overview of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explores key topics including the origins of the written language, the rise of the state, the Shang and Zhou religions, bureaucracy, law and governance, the evolving nature of war, the creation of empire, the changing image of art, and the philosophical search for social order.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with a wide range of new images, this book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ll those wanting to know more about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