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战略

  • 战略历程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 ,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

    第2版可谓是“故地重游”:我们回顾了以前所写的东西,澄清了之前叙述得不太清楚的地方,并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这次“故地重游”得以成行,要感谢许多朋友的帮助。我们要感谢多年来一直向我们反馈信息(评论和新理念)的所有读者;那些促使我们不断对本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反思的学生;还有那些选择本书进行教学,常常带给我们惊喜的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们。我们要特别感谢Liz Gooster、Richard Stagg、Ajay Bhalla、Shiva Nadavulakere、Melissa Nadler 和Santa Balanca Rodrigues等人,尤其是Pushkar Jha对本书的帮助,我们不胜感激。 第2版包括大量局部细微的修改和部分内容的增补。我们对某些议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动态能力、认知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实物期权理论、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对战略决策的影响以及战略实践运动等
  • 失去的胜利

    作者:[德]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中,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订过程及其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从核心扩张

    作者:Chris Zook

    有志于做大做强的企业无不极力寻求扩张之道,很多企业盲目选择多元化经营,不仅扩张不成功,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核心优势。本书阐述的扩张,绝非许多企业所实行的多元化战略,而是环绕核心不超过三步的扩张,这才是最佳扩张之道。 这是管理界第一部对战略性扩张运动进行深入研究的著作,它清楚地阐述了多元化战略和从核心扩张战略的区别及优劣,深入分析了企业如何以核心业务为基础向相邻领域扩张,如何评估扩张战略,如何确保扩张战略能够赢利,如何打造可重复运用的扩张模式,执行扩张计划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通过扩张实现业务和企业的转型等企业成长战略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克里斯·祖克和贝恩公司用10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来的这些珍贵的结论,给当今躁动迷茫的商业界提供了一剂清醒剂。这两部著作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建立在10多年对上万家企业经营实践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都有事实和数据作为支撑。《回归核心》《从核心扩张》两部著作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企业成长战略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Profit from the Core: A Return to Growth in Turbulent Times
  • 大国的兴衰

    作者:[美]保罗·肯尼迪

    本书总结了公元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述和阐明了自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国家系统以来,五个世纪中各大国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毋庸赘言,这将涉及大量战争,特别是那些对国际秩序有巨大影响的、由大国联盟进行的大规模长期战争。但是,这又不完全是一部军事史,它也追溯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但它也不是一部经济史,本书重点是描绘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与战略的相互影响。并对“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当中国准备在21世纪“和平崛起”之际,这本书显然是很值得国人一读而再读的。 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本书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论证有力。自1987年面世之后,震荡美国政界、学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是一部颇有争议的畅销书。
  • 现代战略的缔造者

    作者:[美]彼得·帕雷特

    本书关于战略思想和战略实践的阐述涵盖整个现代历史:从马基邪念维利开始,历经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腓特烈大帝、华盛顿和汉密尔顿、拿破仑、克劳塞维茨、马克思和恩格斯、老毛奇等统帅、大国务家或大思想家,直至在缔造20世纪战争和国际政治史上起了特别突出作的那些政府领导、军队统帅、革命运动领袖和战略理论家。 本书汇集的各篇文章具有广阔的政治和大战略视野,表明和平与战争的密切交互作用,显示社会与其军事体制和政策的联系;“然后,战略思想是贯穿所有这些论文的红线。它们探索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文人武将们关于社会的军事资源之最有效应用的思想:可得的、或者潜在地可得的战斗力如何能被用于最佳目的”。
  • 战略中心型组织

    作者:罗伯特

    来自于平衡记分卡创立者的一种新的、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战略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重要过。但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仍不能成功地实施战略。在浩繁的记录背后隐藏着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大多数企业仍然继续使用专门为传统组织而设计的——组织管理严密的、财务驱动的和战术性的——管理流程。 平衡记分卡被称为革命性的绩效管理工具。现在,其创立者又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它使战略成为连续的流程,不仅被高层管理者拥有,而且被组织中每一个人所掌握。在本书中,卡普兰和诺顿分享了实施平衡记分卡的200多家企业长达10年的经验,并从中抽取了20多个案例——包括美孚石油公司、CIGNA财产人寿保险公司、AT&T加拿大公司——进行专门研究。卡普兰和诺顿解释了平衡记分卡的使用者如何将该工具的应用提高到另一个水准。这些组织已经运用平衡记分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绩效管理框架——将战略置于关键管理流程和系统的中心位置。 卡普兰和诺顿阐明了构筑以战略为中心的组织的五项关键原则: 1.将战略转变为业务术语, 2.使组织与战略一致; 3. 使战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 4.使战略成为连续的过程; 5.通过果断、有效的领导方式动员变革。
  • 公司进化论

    作者:[美]杰弗里.摩尔

    杰弗里A.摩尔的新著《公司进化论》,是关于企业创新的优秀著述。 与传统的关注研究开发以及新创企业的商业书籍不同,摩尔更为关注技术创新与产品及市场的密切关系,以及成熟或在位企业在其业务周期各阶段驾驭产品和市场创新特性的成功实践,、分析如何跨越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企业与成熟、低增长和商品化的企业之间的鸿沟,从而指导企业完成熊彼特式的持续创新,整体地穿越“达尔文之海”。 在本书中,摩尔根据自身独特的五阶段品类生命周期理论和“鸿沟”模型,科学地刻画了企业如何选择适合其所处情势的创新类型,巧妙地加以利用“机会之窗”、外部资源和内部核心能力,以动态地创造与其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绝对差距,动态地完成差异化产品或服务到大规模运营再转向复杂产品系统的演化过程。
  • 战略经济学

    作者:贝赞可

    《战略经济学》(第三版)内容新颖。在企业战略原理部分吸收了交易费用的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以及战略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反映出该领域最新的主要研究成果。
  • 隐形冠军

    作者:赫尔曼·西蒙

    《隐形冠军》主要是为那些价钱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们写的。我相信他们更加欣赏的是书中很多经验的可操作性而不是科学的严密性。至于企业管理研究者们,他们会发现书中提到了的许多观点与以往被广泛接受的管理思维大相径庭,希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去进行深入的探讨。隐形冠军的好处是就是市场上避开竞争。他们只要在专注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世界上由各种各样的企业组成,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只要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很好。发达国家市场成熟,机会也较少,所以企业很现实,找一个细分市场专注去做。再过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后,机会也会变小。到那时,隐形冠军的概念就能被更多的国内企业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中国的隐形冠军更多是国际产业分工形成的,今后更多会是产业成熟之后由细分领域专注造成的。
  • C形包围

    作者:戴旭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ISBN:9787807417279,作者:戴旭 著
  • 战争论

    作者:(德)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经典通读》是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作者:[美] A. T. 马汉

    本书作者是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权理论的创立者。本书是“海权论”的代表作,在全世界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主张国家应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它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权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并提出了海权的三大环节和影响海权的六个条件。全书通过讲述欧洲和美洲的历史,特别是海上战争史,揭示了海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 互联网商规11条

    作者:[美] 阿尔·里斯,[美] 劳拉·里斯

    随着我们迈入21世纪,对于商业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将如何应对互联网?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是全美国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物。看过本书后,你将知道: ·互联网不能身兼二职 ·互动性是网站最重要的要素 ·互联网品牌使用通用名就是自寻死路 ·做品类中的第二位品牌将没有出路 ·第一个进入顾客的心智并且集中焦点 ·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两位作者具有个性鲜明的反主流文化的视角以及独到的营销常识,并用他们的专业所长解决了打造互联网品牌这个当今营销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每一个希望打造全球大品牌的人都不应该错过他们的高见。
  • 平衡计分卡

    作者:[美] 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

    这本书讲解如何把战略分解为行动方案,书中运用了许多实战案例、例子和图表。除了阐述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之外,还介绍了平衡计分卡在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应用等内容。
  • 现代战略分析

    作者:罗伯特·M·格兰特

    《现代战略分析:概念技术应用》(第4版)作为目前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MBA学生的战略学畅销课本,因其严格的经营战略分析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现代战略分析》向学生介绍了基本的战略概念和原理。该课本反映出当前的学术思想和管理实践,并且向学生提供了制定和执行战略以提高他们所加入组织的绩效所需的工具。在《现代战略分析:概念技术应用》(第4版)中,全书的内容已经得到彻底修订和更新。 第四版的特点包括: * 增加了电子商务价值创造和信息技术战略意义方面的内容   * 在新的章节中对“新经济”及其对竞争与利润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当前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的新进展    ·组织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胜者为王的市场    ·网络外部效应和标准竞争    ·复杂性和自我组织    ·战略创新 * 将分析框架与它们在现实世界企业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 对数据和应用进行修订,以使《现代战略分析:概念技术应用》(第4版)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更适用。
  • 回归核心

    作者:克里斯・祖克,詹姆斯・艾伦

    回归核心(第二版),ISBN:9787508602844,作者:(美)克里斯·祖克(Chris Zook),(美)詹姆斯·艾伦(James Allen)著;罗宁,宋亨君 译
  • 国家竞争优势

    作者:[美] 迈克尔·波特

    经过了11次印刷和翻译成12种语言版本之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完全改变了人们原来对财富在现代全球经济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观念。波特对于国际竞争力创始性的研究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国家政策,也改变了城市、企业,甚至像中美洲这样的地区的思想和行为。 基于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根据企业凭以竞争的生产率,第一次给出了理论解释。诸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之类的传统比较优势,波特解释了它们作为财富的源泉是如何被替代的,以及对于竞争力泛泛的宏观经济解释是不充分的。书中介绍了波特的“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波特的理论已经指导了新西兰和其他地方国家竞争力的重新评估。他的观点和亲身参与研究形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战略。上百种集群战略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时代,这本开拓性的关于国家新财富的书已经成为衡量未来所有工作必需的标准。
  • 不战而胜

    作者:高建华

    《不战而胜》作者高建华,北京广播学院工学学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作者:(美)富兰克·H·奈特

    第一篇为导论,由第1~2章组成。其中,第1章主要讨论利润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该章强调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科学假设的重要性,完全竞争意味着完备知识,因而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利润是不存在的。第2章主要讨论了利润理论。该章对经济学的动态理论和风险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和历史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动态理论混淆了变化的后果与变化中不确定性的后果;风险理论则混淆了可度量的概率意义上的风险与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区别。这里奈特再一次强调,遵循已知规律的变化不会导致利润,可度量的风险同样也不产生利润,因为这样的风险都能够通过保险或其他措施来消除。 第二篇探讨完全竞争理论,由第3~6章组成。其中,第3章主要讨论了选择和交换理论。从经济秩序出发,作者认为经济秩序是协调和满足需求的经济活动机制,而不同需求之间却存在着多种冲突,比如,资源与资源在满足多种需求时的使用;效用和效用递减规律;鲁宾孙和鲁宾孙经济;具有相对性的快乐与痛苦;成本是牺牲的选择机会;资源的真正意义和资源成本等。该章使用函数、曲线和均衡等工具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第4章主要讨论了联合生产和资本化。作者试图说明多种资源在商品生产中的使用问题和组织中的效果计算问题。在分析报酬递减规律的基础上,他把生产价值归因于资源或投资品。由于时间在生产中的作用和时间偏好的谬误,任何把生产能因分类为各种“要素”的分类方法都不可能成立。第5章主要讨论了机会和不存在不确定性的社会的进步问题。具体分析了静态条件的含义,以及进步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把生产“能因”按传统三分法进行分类的问题,并对在没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各领域的投资回报率与实际回报率进行比较,从而说明利息的本质。第6章主要讨论了完全竞争的小前提。作者分析了不存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完全竞争的前提条件,分析了垄断和垄断的不同形式,以及竞争性体系走向垄断的可能趋势。 第三篇探讨由风险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由第7~12章组成。其中,第7章阐述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含义,主要分析了知识在行为中的作用。作者认为,行为是面向未来的,知识是预测未来的,虽然经验能够被分解为特性不变的物体的行为,但是,对于我们人类智慧来说,这样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无法完全把握,以致我们依赖于从一种行为模式推断另一种行为模式。由于我们不可能对穷尽性的和进行数量的分析,我们只能“估计”,由此推测出来的行为模式具有多样性,导致利润产生的“风险”是判断错误的机会,在本质上是不可度量的。第8章主要分析了人类对付不确定性的建构和方法。我们对付不确定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中化,保险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二是专业化,企业的联合有助于克服不确定性。第9章主要讨论了企业和利润。作者在静态社会中引入不确定性概念,说明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的特殊决策与风险分摊机制,以及企业家才能的供给和需求。第10章继续讨论企业和利润问题,主要说明管理人员的特有素质是对人的判断,最终控制是控制企业组织的人的选择。第11章主要研究不确定性和社会进步。变化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功能与储蓄功能的分离,并由此产生了利息理论,利润资本化所导致的复杂问题成为利润的恒久来源。第12章主要讨论了不确定性和利润的社会方面。作者提出,减少或重新分配不确定性的所有方法都是有成本的,并且,这些方法被运用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多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是人们所不希望存在的。  奈特指出:“自从我关注经济学以来,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经济学理论的含义、必要的假设条件,以及理论条件与现实条件之间的不一致性。”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奈特正是从理论条件下竞争与实际条件下竞争的不一致性出发,即从对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的分析入手,通过引入不确定性概念,尤其是通过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不确定性概念,即风险与不确定性,揭示了理论上的完全竞争与实际竞争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揭示了利润的来源。在这一过程中,奈特天才地研究和定义了企业和企业家的性质。 奈特认为,正如《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的书名所表明的那样,本书的理论体系是从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利润问题出发,展开全书的分析过程。完全竞争的基本性质是不存在利润或亏损,商品的价值与成本完全相等,即产品价值被全部分配给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没有剩余。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成本与价值仅仅是“趋于”相等,即只是偶然完全相等。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一定会存在一个正的或负的“利润”,这样,利润就成为分析完全竞争与现实竞争之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出发点。 (一)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 为了说明利润的来源,奈特首先区分了两种不确定性。奈特指出,在本书中,我们将用“风险”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用“不确定性”指不可度量的风险。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利润理论之所以得以成立,正是因为真正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风险”。具体讲,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以及因此将它作为一种可保险的成本进行处理的可能性。估计的可靠性来自所遵循的理论规律或稳定的经验规律,对经济理论的目的来说,整个概率问题的关键点是,只要概率能够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以数字表示,不确定性就可以被排除。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缺乏对事件的基本知识,对事件可能的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 奈特区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哲学意义在于:风险是一种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不确定,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意味着人类的无知,因为不确定性表示着人们根本无法预知没有发生过的将来事件,它是全新的、惟一的、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二)说明了利润起源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价格机制,企业仅仅被抽象为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即企业拥有完全的知识和预见,它总是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生产,所以,在长期竞争均衡条件下,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为了批判这一理论,奈特用不确定性来说明在不完全竞争均衡条件下,利润存在的合理性。 奈特认为,在不确定性假设下,所有的生产决策是在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作出的,以至于对可能出现结果的概率计算成为不可能。由于每个决策只产生一种惟一的结果,所以,个体决策所导致的一系列可能的结果不受统计计量的约束。经济学分析是在完全竞争假设下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完全竞争是一个使产品价值与其成本趋于一致的过程,但是,在现实中两者总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利润。也就是说,由于现实中的竞争并非完全竞争,理论与实际的不一致性造成了不确定性,从而不确定性是利润存在的基础。 奈特强调,变化不一定会导致利润的产生,因为有些变化可以事先精确地计算到成本中,使成本与产品售价相同,不会产生利润;只有不确定性能够将利润与变化联系在一起。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不确定性,仅有变化和进步不足以产生利润,变化和进步的结果并不是其本身的结果,而是不确定性的结果。 (三)揭示了企业性质 我们知道,20世纪30年代,科斯曾向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提问:既然价格体系如此有效,为什么现代经济里还有依赖行政命令运行的企业存在呢?奈特最先回答这个问题。尽管科斯并不同意奈特的观点,但奈特对企业起源和性质的讨论对包括科斯在内的所有经济学家,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奈特认为,在不确定性的假设下,决定生产什么与如何生产优先于实际生产本身,这样,生产的内部组织就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了。生产的内部组织首先是要找到一些最具管理才能的人,让他们负责生产和经营活动。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是风险偏好者,而绝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者,后者愿意交出自己对不确定性的控制权,但条件是风险偏好者即企业家要保证他们的工资,于是,企业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在企业制度下,管理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得剩余;工人通过转嫁风险获得工资。 为了说明企业家和企业的性质,奈特的基本分析思路为:现实的经济过程是由预见未来的行动构成的,而未来总是存在不确定因素的,企业家就是通过识别不确定性中蕴含的机会,并通过对资源整合来把握和利用这些机会获得利润。沿着这一思路,奈特分析了企业的性质和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企业存在的理由,不确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不得不预测未来的需要。首要的问题和职能是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因此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向他人支付有保证的工资,并以此控制他人的行动功能的多层次专业化的结果是企业和产业的工资制度,它在世界上的存在是不确定性这一事实的直接结果。 (四)提出了减少不确定性的方法 在本书中,奈特还分析了减少不确定性的两种方法。一是集中化,保险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保险公司利用不确定性结果的相互抵补,将众多偶然事件集中到一起,从而把投保者的较大不确定性损失转变成较小的保险费。二是专业化,企业的联合有助于克服不确定性。企业通过增加生产规模可以减少不确定性的控制成本,因为大企业的成本水平总是低于小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决策能够减少控制成本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能产生更熟练的技能,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 营销战

    作者:[美] 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作者以19世纪普鲁士战争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的思想为基础,首先介绍了2500年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战役,然后根据克劳塞维茨的兵力原则和防御优势原则,提出了市场营销战中的数学法则——在同样条件下,大公司击败小公司;但具有规模优势的公司进攻处于防御状态的劣势公司,却可能导致失败。这些法则看似十分浅显,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书中重点阐述了市场营销战役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战役中应用这些原则。“只有市场领先者才应该考虑进行防御”;进攻时“要找到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并攻击此弱点”;“一次好的侧翼进攻行动应该在无人竞争的地区展开”;以及小公司在游击战中应“找一块细分市场,该市场要小得足以守得住。”这些在市场营销战略中需用大量篇幅讨论的内容,通过作者引用的战争语言加以解释,变得格外通俗易懂。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用若干章节分析了市场营销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百威啤酒与嘉力啤酒的冲突;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