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费孝通

  • 美国人的性格

    作者:费孝通

    本书由《初访美国》、《美国人的性格》等部分组成,是费孝通先生在美国读书和考察的笔记,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政治制度、文化特征、美国对世界工业文明、世界未来文化的影响。同时本书还处处拿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作对比,让人更加清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有利于人们对东方文明的重建和西方文明的出路的思考。
  • 民主•宪法•人权

    作者:费孝通

    《民主•宪法•人权》是费孝通先生于六十多年前写的一本小册子,潘光旦先生称其称为“未经‘国定’的一册公民读本”。 这本介绍民主的普及之作,以唠家常、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民主思想的内涵,谈论民主政治的基本认识。全书以民国时期社会和政治现象为背景依托,生动地阐述美、英、德、法等西方国家民主政体的发展和衍变,对照当时国内的现实和案例,从而使普通民众了解到民主国家的人民对于政治应有的最低限度的常识。在短短五六万字篇幅里,作者谈国家,谈历史,谈政府,谈人民,谈宪法约法,谈民法刑法,可谓面面俱到。民主、宪法和人权本是极为严肃、深奥、艰涩的话题,可是在费孝通先生笔下,却毫不晦涩死板,全篇以与友人的争辩、夫妻间“闺房私语”、保姆悲惨境遇,甚至给孩子讲故事等故事化、口语化、生活化的方式来呈现,使全书显得生动活泼,读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别有风味,真真令人叫绝。 民国三十五(1946)年8月,该书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不到一年,就连续五次再版,之后六十多年,没有出版。此次为大陆第一次刊行简体字版。
  • 费孝通谈人生

    作者: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各个领域周游,打通其中关节,晚年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人皆有所是,不求人是己所是,各是其是,便是两全其美、各美其美;能够看到别人的好,而且能够赞叹,则是美人之美,便可与时俱进,通融天下;美美与共者,无非是尽识自身之美,方能成全别人之美;唯先识破“己”,方能返回他人身上,再由他人身上返还天下,以现大同世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有的事物都调和而不起争执,这才是美,才是美的共和。费孝通先生特谓此为文化自觉,必先能察觉自身之好,后能融通他人之好,方能互存各自之好,共享好之为好,天下大好。 本书以“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篇章题目,收录了费老对自己早年生活以及师友的回忆文字,如梁漱溟、顾颉刚、潘光旦等;收录了费老谈论国内外著名人物的文字,如雄圣甘地、鲍尔温、韦伯、柳无忌、楚图南等;收录了费老从社会学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评论文字;收录了费老从文化学、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对人类文明思考的文字。
  • 推已及人

    作者:费孝通

    《推己及人(套装上下册)》选入作品,为了让广大青年读者对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艺术家的学术、文化思想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书中均以优美文字来表达绵厚的感情内涵,使读者能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费孝通散文

    作者:费孝通

  • 逝者如斯

    作者: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一生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的研究,本书将其回忆幼年以来经历的杂文、给一些书写的序和在各地游历的见闻整理成册,在这些文章里,不仅有他的独特的思想,也有他充满感觉的文字。 本书作者在书中用了各种文体写下了学生时代所遇到的老师、同学和他们给作者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另外,在书中作者也间接的介绍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对自己的要求等。
  • 费孝通游记-初访美国 访美掠影 重访英伦(“四海之内-从东方到西方”系列丛书)

    作者:费孝通

    本书由《初访美国》、《访美掠影》及《重访英伦》三书合成。《初访美国》出版于一九四五年,记作者一九四三年夏至一九四四年夏在美国的“ 文化交流”。《访美掠影》出版于一九八○年,记作者一九八○年四月十四日至五月十七日在美国十城市的“走马看花”。《重访英伦》写于一九四六年四月至一九四七年五月,出版于一九八三年十月,记作者此期间在英国的 “几万里的旅程,三个月的光阴”
  • 芳草茵茵--田野笔记选录

    作者:费孝通

    这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学术论文和带一点散文性的笔记”里“选出一部分能满足记事性散文性质的短篇,编成一集汇集人类学者田野笔记的丛书”。一部人类这笔记著作。全书由《江村通讯》、《四上瑶山》等十余篇随笔组成,有作者早年赴广西进行实地考察的回顾,新婚妻子不幸溺水身亡,读来令人怅然;有作者在第二次学术生命里留下的许多有价值的名篇,上瑶山、去温州、走云南……。篇篇出之于朴素之笔,而在这平常的文字里闪烁着诱人的魅力。亲切、动人、不忍释手。
  • 文化的生与死

    作者:费孝通 刘豪兴

    本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1988-2003年的部分与文化议题相关的重要论文,分上、中、下三篇,系统地展现了作者对人和文化的生与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这些文章高瞻远瞩,胸怀全球,既有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忧患,更有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自信。上篇回首反思了作者在学术园地耕耘的曲折历程,有感有悟地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思考,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和人文价值观。中篇是在反思、补课基础上对首次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及其思想的主要论述,为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提出了特别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使社会学成为成熟学科的重大课题。下篇以《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为起篇,重点论述了21世纪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创建和而不同“美好社会”的期望。
  • 社会调查自白

    作者:费孝通

    认识中国社会,是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要旨。作者打破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界限,把二者通了家,并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体现中国学派的社会研究方法。“到实地去”,“从实求知”,既是费孝通的学术实践方向,又是其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费孝通不唯书、不唯洋,也不唯师、不唯派,接受了功能主义的积极内涵,把它作为认识社会的工具,并在社会研究的实践中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功能主义方法论。本书分“社会调查自白”、“社会研究的意义”、“社会研究的方法”、“社会研究个案的书前书后”四个部分,比较系统地辑录了作者社会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作者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如“亲密接触”的实地调查、社区分析、类型比较法、历史的考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关系、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回到实践中去等,在本书中都有生动的阐述。作者在步入学术研究殿堂时断言的“有效的社会建设只有建筑在社会学的研究上”的命题,既指明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更包含了社会学工作者科学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全书夹叙夹议,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富有启发。 社会发展与社会学(代序) 社会调查自白 社会调查自白 一、引子 二、社会调查概述 三、民族调查 四、农村调查 五、家庭调查 六、小城镇调查 七、知识分子与智力资源调查 八、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 社会研究的意义 社会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社会研究能有用么 从社会变迁到人口研究 中国社会学的成长 为社会学说几句话 为社会学再说几句话 建立面向中国实际的人民社会学——从三访“江村”说起 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 为什么要开展民族学研究 深入进行民族调查 谈社会学的建设问题 迈开社会学研究的新的一步 瑶山调查五十年 接受福冈亚洲文化类的讲话 社会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程序 分析中华民族人种成分的方法和尝试 社会研究的关键 伦市寄言 如何研究中国社会变迁 亦谈社会调查 社区研究中社会学的一个趋势 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怎样开展民族研究工作 农村调查的体会 怎样去了解中国社会 谈民族调查工作微型研究 谈谈我是怎样搞调查的 怎样进行社会学调查 再谈怎样进行社会学调查 怎样找问题 谈社会调查 民族调查工作不能脱离实际 从 “江村”到“温州模式” 人的研究在中国——缺席的对话 关于学习风气和田野工作 深入社会 深入生活 方法论与古代文明 社会研究个案的书前书后 写在《汶上县的私塾组织》的前面 《花篮瑶社会组织》编后记 《禄村农田》导言 《昆厂劳工》书后 《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序 《云南三村》序 《云南三村》英文版导言 编后语
  • 费孝通人生漫笔

    作者:费孝通

    本书反映在这个变革迅速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思想。把这些文章里所表达的思想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来看待,它们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尤其是把历年的文章联串起来,就容易看清当时一些思想观念的来龙去脉。
  • 芳草天涯

    作者: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一生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的研究,本书将其在英、美、澳诸国留学及访问期间所写的的杂文选编而成,语言简单平实,不仅仅写了他在异国的见闻,也表达了他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观点。
  • 中国士绅

    作者:费孝通

    《中国士绅》后半部分是周荣德先生早年在云南昆阳对费孝通先生所做的六篇关于乡村士绅的个案访谈。前半部分的理论思考与后半部分的人物访谈,二者相得益彰,互相印证。这次以完整的形式将《中国士绅》推荐给中文读者.并借以表达对逝去一代学者的追思和敬意。1953年,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作序、其夫人玛格丽特编辑的《中国士绅》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主要记录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学术成果的作品此后一直是英语世界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这一论域难以忽略的参考文献。
  • 乡土中国(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作者:费孝通

    本书是作者对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成果,由14篇论文构成。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作者:费孝通

    本书收入费孝通先生三部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是费孝通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概括的代表作,凝练地体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集中思考,借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其乡土社会研究。
  • 江村经济

    作者:费孝通(著)

    《江村经济》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与交易体系,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民族志,更被国际学界誉为“人类学研究的启蒙读本和经典范本”。1935年,费孝通来到江苏吴江县的开弦弓村,观察当地农民生活,并在此基础上用英文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他观察到原有的社会组织模式趋于瓦解,传统手工业濒临破产,农民生活陷入绝境。他用饱含悲怆的笔调在论文最后写道:“我们只有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
  • 中国士绅

    作者:费孝通

    《中国士绅》的最初版本是费孝通先生发表于《美国社会学学刊》的长篇论文,题为《农民与士绅: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一种解释》,后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结合费先生的口述编撰出版了全本,成为英语世界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难以忽视的参考文献。本书论述了传统社会中士绅与文人、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与运作机制作出了深刻论断,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以及转型时期可能的道路选择所作的深入思考。
  • 生育制度

    作者:费孝通

    《生育制度》根据作者抗战期间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不局限于探讨生育问题本身,凡属因种族繁衍的需要而引伸或派生的一切足以满足这种基本需要、维护此项重要功能的事物、制度,都在《生育制度》的关注之列,如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
  •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乡土中国》根据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土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一共包括14篇文章,初版于1947年。在书中,作者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理论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时中国基层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的历史面貌,是一部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多年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模式后,深入分析了乡土社会与现代法律制度的天然隔阂以及传统礼治观念的社会影响等写出的经典。比起其他鸿篇巨著,《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乡土中国》最绝之处在于深度话题和深厚理论,能不用艰深的专业术语,只用极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如此,只要普通文化程度的读者,而不必深谙社会学和人类学,就可以理解费老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深刻剖析。
  • 江村经济

    作者:费孝通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公认的农村社会经济及其制度调查研究的代表作及成名作:《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二文。可供社会学工作者和教学者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