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莫扎特
本书是法国出版的畅销世界的通俗文化类丛书《发现之旅》中的一本,介绍世界近代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一生经历及其艺术成就。 -
西方音乐史话
1999年三联版的《音乐手册》曾吸引过众多的音乐爱好者,这也是音乐类图书一本难得的佳作,《音乐手册》的作者刘雪枫先生以其对西方音乐的深刻和独特把握,再次写成《西方音乐史》,颇为系统和完整地展现了西方这段迷人的音乐艺术。全书由表及里14个部分组成,着重讲述了中世纪世俗音乐、音乐的文艺复兴、巴赫以前的巴罗克音乐巴赫与亨德尔的奇迹、古典主义的理想、音乐巨人--贝多芬、浪漫主义的洪流、晚期浪漫派--辉煌的尾声…… -
伦敦摇滚乐地图
本书包括:伦敦的世外桃源——尼尔庭国;前进伦敦剧院;杜莎夫人蜡像馆及摇滚乐团;布莱尔的头痛时间——“千禧计划”等内容。 六十年代,利物浦刮起披头旋风; 七十年代,朋克亚势力从“世界尽头”开始蔓延; 八十年代,新浪潮舞曲席卷全球; 九十年代,步顿孕育了英式摇滚; 二000,偶像团体势不可挡。 英国流行音乐史上二十四组强档主打星VS.伦敦另类吃、喝、球、乐。 Come on!Eerybody一起来! 跟偶像一起摇滚,发现伦敦新面貌。 -
藍儂回憶:1970年滾石雜誌完整專訪
假如七0年代的降臨意味著搖滾音樂史上一連串殘酷的幻滅,那麼約翰.藍儂這篇最為震驚後世的訪談,很可能是其中最狠最痛的一擊。1970年,藍儂早已對昔日的「披頭」身分、以及所謂六○年代神話深惡痛絕。身為這樁神話的創建者,他決定當著萬萬千千觀眾的面、親手揉碎它。套用作者楊.韋納的話,在當時,Beatles是「地球上最受矚目的現象」。用藍儂自己的話來說,則是「比耶穌更受歡迎」。於是我們多少可以想像藍儂要打破的那個神話,是多麼難以逼視、牢不可摧。 那是不只一整個世代共同擁有的記憶與夢想,那是數以億計的青春年華共同見證的笑聲與淚水,那是當我們對自己生命中種種不堪感到絕望時,重新賦予我們力量的泉源。而藍儂幾乎親手毀滅了這一切:「夢已經做完了」。這篇石破天驚的訪談錄不妨視為一次壓抑了三十年纔終於爆發的嘔吐,讓全美發行量最大的音樂雜誌Rolling Stone站穩了青年世代媒體霸權的地位。 多年來,《藍儂回憶》一直都是所有「文化人專訪」的參考座標,也是「深度搖滾書寫」的經典範例--每個雜誌記者,夢寐以求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寫出像這樣專業、深入、「後勁十足」的對話錄,而能留名青史。 -
对位与赋格教程.上册
本书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近几个世纪以至目前西洋古典音乐在复调写作方面传统的理论、技术和教学方法,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手法,很有借鉴作用。然而音乐和任何表现手法,都只是为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而存在的。 杜布瓦是法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兼作曲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从巴山(Bazin)学和声,从托马斯(A·tho mas)学赋格和作曲。1966年自意大利留学归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事业。曾担任巴黎音乐院和声教师红二十年。1894年被选为法兰西研究所委员,在法国著名作曲家古诺故世后,继任巴黎音乐院院长这职达十年之久。 本书作者在教学体系代表法国音乐的传统体制。杜布瓦除致力于教学工作外,还从事各种体裁的音乐创作。在他的作品中除经文歌至今还被一些教堂选用外,其它大量作品《法兰西交响风》、重奏曲以及弥赛亚等未能得到流传。但他在教学方面的著作受到人们特别注意,例如《如声学理论与实践》、《对位与赋格教程》等,在西欧都是有定评的,它们已成成为作曲技法教学方面仍有影响的著作。 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共分两册,上册对部位,下册赋格部分,可供有一定和声基础和音乐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复调音乐作参考。 -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iotr Ilich Chaikovsky,1840--1893)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与同时代的“五人团”共同发展了俄罗斯民族乐派,他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以进入俄罗斯民族灵魂深处的主观的悲剧性体验和层出不穷的优美旋律深深地打动了不分国界的许许多多人。 柴科夫斯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母亲酷爱音乐,父亲是个矿山工程师。但与所有著名音乐家不同的是,柴科夫斯基到22岁才正式学习音乐。这之前在政府司法部当了文官,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在23岁时辞去了公职,成为一个经济没有保障的自由艺术家。他曾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后又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他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奋斗,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有用的知识。在鲁宾斯坦这样有学问的严师下研修五年之久,曾经为一个主题写两百个变奏,刻苦的学习终于使他掌握了纯熟的作曲技巧,并以此进行他始终不渝的“灵魂的表达”。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院任教十三年。后受到一位颇有音乐修养、仰慕他音乐的梅克夫人的经济资助,辞去教职专心作曲,他的大部分杰出的作品在这一时期产生。 在同时代俄国作曲家中,柴科夫斯基是涉猎西方音乐体裁最广泛的,并且吸取了许多西方的音乐形式语言传统经验。虽然他有时也采用俄罗斯民歌音调,但是在作品题材和音乐风格上,并未刻意追求民族化和民间性。他的音乐充溢着自然流露出来的俄罗斯民族气质. 柴科夫斯基在交响音乐创作中追求一种能为大众所理解的语言。他曾说:“我竭尽全部心力,希望我的音乐得以普及,希望人们爱它并从中获得安慰和支持.”他的三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就是以这样的创作原则给人们奉送了许多优美的旋律,为俄罗斯舞剧音乐的发展经立了新的里程碑。他的钢琴曲《四季》、六首交响乐以及《一八一二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等作品,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各种人生体验。旋律内在易懂,常常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他的被人们称作“如歌的行板”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曾使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听了泪流满面,说从这质朴的旋律中“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柴科夫斯基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对爱、幸福、美好、善良、真诚的不断追寻中不断地失落、惋惜、绝望。他不能透析时代的病症,以英雄主义的气概去抗衡,却有着背负十字架的受难精神。他执著追求的幸福、美好总是短暂的,对这些美好的回忆,感怀,成为他痛苦的内涵。但正是这种矛盾、痛苦的体验形成了他最大的财富。他音乐中的“叹息”音调,他以最易感的神经触动着的种种忧观、痛楚,使他享有音乐中。悲剧诗人”的称号。因此他的旋律常常能触动普通人的内,心,他那种带有绝望的渴望、甜蜜的悲哀和在美好照耀下的痛楚等蒙上悲剧情感的音乐特征常使人痛彻。心骨,潜然泪下。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中对光明、希望、力量的体验也是十分有感染力的,他的《呛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这样一首明朗、开阔、朝气蓬勃的乐曲。这首作品还经历了一场小风波呢:当作品完成后第一次演奏给他的老师鲁宾斯坦听后,鲁宾斯坦对通篇作品持绝对否定态度,认为它毫无价值而且无法演奏,要他重写。一向非常尊重老师的柴科夫斯基这时坚决起来,说:“我是一个音符也不修改的!”作品公演后受到世界欢迎,鲁宾斯坦最后也理解了并喜爱上了它,自己在许多地方亲自演奏,显示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胸怀。 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鼎盛期正值俄国最黑暗的沙俄统治期,是欧洲资产阶段革命落入沉寂的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曾经带来的希望和现实的痛苦成为他艺术体验和创作的源泉,他感觉无力与现实抗争,但却敏感着现实对美好事物的摧残。他曾说:“我心爱的,然而却是可悲的祖国,处在最黑暗的时期,所有的人都感到隐隐的不安,好像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行走。”在他去世那一年,完成了称为“悲怆交响乐”的第六交响乐。 -
音乐的构成
这套“艺术教室”丛书是为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编撰的。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更是为了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的人格养成,大学教育尤其如此。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孔子的意思是说,通过诗、书、乐、易、礼这些不同的教材与科目、不同的教育模式教化国民,会在民众人格养成中起到不同的效用。欧洲工业革命以来逐渐成形的现代教育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国民教育所使用的早就已经不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教材与教育模式。从人格养成的角度看,多种科目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适宜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教育体系的引进为时太短,还远远未到成熟的地步,其中难免会有不少缺失,而艺术教育方面的严重滞后,就是这种缺失的重要表征之一。相对于更能直接地培养人们经世致用能力的科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目以及其他实用性科目而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艺术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人是有精神生活并且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通过诗意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类物欲急剧膨胀以至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严重失衡,人格被扭曲了的时代,艺术因其具备有助于人格健康发展的矫正作用,它对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特殊意义,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在我们面前。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确实,性情中的“温柔敦厚”,尤其是不失之于“愚”的温柔敦厚并不能生而得之,它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培养。如果我们认同孔子所推崇的这种人格境界,就不难认同艺术的价值,以及艺术教育的价值。 诚然,随着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意义也日益成为社会共识,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国内艺术教育开始迅速升温,除各地原有的艺术专业院校和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升格成立的艺术专业院校外,普通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在公共艺术教研室基础上新建艺术系科、专业。然而,因为长期以来艺术专业教育领域偏重于技术层面的教学,史、论方面的基础研究严重滞后,各地普遍感觉缺乏合适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普通高校艺术系科、专业的基础艺术史论教材,尤其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普及艺术基础知识所需的合格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需求尤显迫切。因此,组织专家编写一套艺术史、论著作,以不同门类的史、论著作构成一个格局相对完整的艺术史论文库,实为契合时机之举。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邀集国内各艺术门类的著名专家,编撰了这套丛书,它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五大门类,每个门类均分为史、论以及资料三册,使读者一册在手,能够基本了解该门类艺术的整体状况或该门类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该领域最重要的历史文献。而各位作者都是在所涉领域浸淫多年,学有所长且思想敏锐、见解不凡的专家,因此才有可能以较为适中的篇幅,传递各艺术门类最核心的知识与最值得思考的观念。这样的设计,意在使该文库体现出坊间类似图书所缺乏的实用性与鲜明特色,也更适宜于非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系科教学、艺术院校师生研习非本专业艺术门类课程,以及培养普通大学生接触与欣赏艺术的兴趣。 艺术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随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变易;因此,每个民族都发展出了各种门类的艺术,但每个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艺术又有所不同。即使同一艺术门类,不同民族在美学取向与发展路径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艺术经常是民族的,它又是全人类的事业;如何兼顾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对于这套丛书的所有作者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将艺术视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赋予艺术研究世界性的视野,是本套丛书努力要体现的新的艺术观,也是当代中国艺术研究领域的诸多专家们对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特殊回应。因此,这套书在编撰过程中,始终注意到将每一民族的艺术视为世界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论述。要最终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奋斗,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否已经比较接近预想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了这一目标,还有待于读者和同行们的检验。 我们期待着读者与同行们的反馈,希望这套书能为读者们打开艺术之门,并且让读者们喜欢。 -
Sound Art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 art form has emerged that draws from the worlds of visual art and music. Sound art’s roots can be found in the experimental work of Italian Futurism, Dada, and later the Fluxus group and the pioneering efforts of the American composer and artist John Cage. In the wake of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sound art began to mature into a movement, and artists explored the interactive possibilities of sound and in turn created entirely new modes of experiencing and engaging with art. In this volume, the complete story of sound art is told by one of the country’s leading critics and scholars. The author traces the history of this form of art–highlighting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ndie world bands such as Sonic Youth with the art world–looking at the critical cross-pollination that has led to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hallenging art being produced today, including work by Christian Marclay, LaMonte Young, Janet Cardiff, Rodney Graham, and Laurie Anderson, among many others. -
都市发声
《都市发声:城市声音环境》主要内容:“都市发声”项目由英国使领馆文化处主办,是旨在让音乐走出音乐厅,进入大街小巷与民同乐的一个崭新的实验音乐项目。 各国艺术家应邀来到中国,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收集当地的声音,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介入、制造城市的声音环境。 -
音乐学与差异
本书是第一本专门论述音乐学和“性别差异”理论的人类学文集,包括本书编者露丝·索莉教授在内的16位美国和加拿大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音乐学理论和音乐文化语境中,和社会性别与性有关的、无所不在的差异。 -
电子音乐技术
《电子音乐技术》是一本讲述使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声音合成时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的图书。书中的每一章都以一种技术或一个领域的理论描述开始,然后以一系列实际例子(总共超过100个)结束,内容涵盖了范围很广的各种应用。《电子音乐技术》在写作时通篇采用了统一化的方法,例如,在第2章对待采样和波表合成问题时,作者就把它们作为同一种底层技术的不同特殊情形来处理。《电子音乐技术》虽然以数学的方式进行理论阐释,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仅限于三角函数和复数。 《电子音乐技术》既是一本很好的电子音乐教科书,又是一本对电子音乐家和计算机音乐研究者很有实用价值的专业读物。 -
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
香港粵語流行曲教父黃霑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以1997為粵語流行曲衰落的分水嶺:「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後九七」香港流行樂壇市場萎縮,唱片工業造星能力減弱;以詞論詞,詞作種類比起九十年代其實更多樣化,在詞人的努力耕耘下,整體質素亦有提升。過去十多年的香港流行詞壇,無可否認是兩個偉文的年代。雖然壟斷詞壇多年,林夕和黃偉文詞作其實仍屢有創新意念。而在唱片工業求變的情況下,亦有不少「後九七」的新晉詞人如林若寧周博賢的冒起,為香港流行歌詞帶來嶄新的創作元素。 本書是《香港流行歌詞研究: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續篇,並沿用「上集」所訂定的研究框架,進一步追蹤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變化軌跡。當中擬設了1997為講述香港流行歌詞嬗變的分水嶺──回顧了「資深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以前的詞人)在歌詞創作上的後續發展、風格變化。同時亦整理出「後九七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或以後的詞人)的崛起和風格走向,務求為1997年至今的香港流行詞壇,全面透析其地形風貌、氣候格局。 ******************* 2011年香港書展 亮光文化 1A--B19 ******************* -
独立摇滚手册
独立摇滚手册:运作、录制、推广你的乐队,ISBN:9787115215659,作者:(美)Richard Turgeon 著,李化迪 译 -
内心的天籁
《内心的天籁:通往音乐艺术的十大途径》内容简介:我问斯特恩,他是如何做到的?无情的岁月剥夺了他勤修苦练、来之不易的娴熟技巧和体力,甚至他的专注力也大不如从前,何以他还能保持超群的艺术造诣?有时像小猫一样可爱,有时却像只臭脾气的猎狗一样粗暴的斯特恩停顿了片刻答道,“我现在的表演当然跟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他声音低沉,如滚雷般轰鸣,“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秘诀在于我知道如何将自己所能尽情地发挥出来。”接着他的声音变得柔和了,似乎要与我分享一个秘密似的,“技艺并不等同于音乐,”他接着说,“真正的音乐跳动在一个音符转入另一个音符间的干分之一秒之中;如何从一个音符跳到另一个音符——这才是音乐的真正所在。” -
电子舞曲手册
《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由专业的制作人和重混音乐人撰写,结合了舞曲制作的艺术与技术,内容经过了充分调研且行文优美。综合地介绍了音乐制作技术各方面的内容,包括各种设备和工具的知识、不同的曲风。书中含各种音色建议、技术和实例,无论你水平如何,都能帮助你达到专业的效果。 -
西方歌剧辞典
《西方歌剧辞典》内容包括:阿道夫•亚当;约翰•亚当斯;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托马索•乔瓦尼•阿尔比诺尼;佛朗哥•阿尔法诺等。 -
小澤征爾さんと、音楽について話
这本对话集的内容是去年夏天开始的一年时间里,小泽征尔和村上春树在东京青山、神奈川县,乃至美国夏威夷、瑞士的日内瓦湖湖畔、在日内瓦到法国巴黎的列车内等等各种行程期间的对话。由村上春树亲自拟定主题起草原稿。目前该书价格定在1600日元(134元人民币左右)。 村上春树本身是小泽征尔的忠实粉丝,两人谈到了许许多多的音乐话题,比如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剧的兴趣、小泽征尔的恩师斋藤秀雄的事情、著名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斯坦的记忆等等,都是些跟音乐有关很有深度的话题。 新潮社方面自信十足地表示:“是非常融洽的音乐话题,不仅是音乐迷,文学迷们相信也会很喜欢的一本书。”(布布) -
聆听贝多芬
《聆听大家:聆听贝多芬》共七讲,内容包括品玩风格,转动历史——音乐如何听?、音乐作为解读文化的钥匙——聆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情怀中的自然主义——聆听《第六交响曲》(田园)、十年一剑贝多芬——聆听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一段真性情,告而不别——聆听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