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Heavier Than Heaven

    作者:Charles R. Cross

    Although the tragic circumstances of Kurt Cobains suicide are well known, the facts of his lifeand the influence of his artistryremain largely unexamined. Now veteran music journalist Charles R. Cross fuses his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Seattle music scene with his deep compassion for his subject in this extraordinary story of artistic brilliance and the pain that extinguished it. Based on more than 400 interviews; four years of research; exclusive access to Cobains unpublished diaries; and a wealth of documentation, Heavier Than Heaven traces Cobains life from his early days in a double-wide trailer outside of Aberdeen, Washington, to his rise to fame, success, and the adulation of a generation. Cross reveals the familial turmoil that fueled Cobains creativity, the generational history that forged his character, and the unusual love story that shaped his relationship with wife Courtney Love. Drawing from medical and police reports, and Cobains own private writings, Cross also reveals the truth about Cobains health struggles and his tragic final days. More than the history of a rock and roll star, Heavier Than Heaven is a portrait of creative genius and the will to turn pain into art.
  • 梅庵琴人传

    作者:严晓星

    梅庵琴派是民国初年崛起的新的古琴流派,在琴坛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一部纪传体的梅庵琴史,以已故的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程午嘉、刘景韶、吴宗汉、陈心园、朱惜辰等四十位琴人的跌宕人生,描绘出百年来古琴艺术飘零传续的缩影。同时以《待访录》提供未能入传者的线索,以《梅庵琴派系年》补纪传体之缺。本书之写作,参考的文字资料不下二百余种,包括书信、日记、档案、未刊手稿、旧报刊、地方文献及各类古琴资料,兼有口头采访,披露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配有近两百张的珍贵图片,其中相当部分系首次面世。本书由九十年代《读书》十大作者之一的辛丰年先生作序,著名古琴家丁承运先生题签。中国琴会会长龚一先生推荐并盛赞:“作者做到了力求言必有据,公允平实,许多资料又鲜为人知且极其重要,没有时下常见的浮夸、庸俗吹捧的风气,写法也颇值得称道。”
  • Damon Albarn

    作者:Martin Roach,David N

  • 莫里康内

    作者:[意 ]埃尼奥·莫里康内 (口述),[意

    2016年凭借《八恶人》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 先后荣膺威尼斯电影节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殿堂级作曲家 电影配乐之神——埃尼奥·莫里康内 全球唯一一本现身说法的访谈录 ................... ※编辑推荐※ 埃尼奥·莫里康内 殿堂级作曲家、电影配乐之神 意大利当代创作最丰、成就最高、国际声望最隆的音乐大师 先后荣膺威尼斯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016年因《八恶人》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创作生涯中共获奖88次,提名51次 500余部电影配乐作品横跨半个世纪的电影史 他还是大导演莱昂内、托纳托雷的黄金搭档,昆汀最想合作的作曲家 本书是全世界唯一一本莫里康内现身说法的访谈录 ☆ 全球唯一、权威记录:本书是莫里康内全球唯一对话录,作者是莫里康内指定的执笔人。继意文、日文和繁体中文版后,首次引入简体中文版。 ☆ 直面大师、活泼犀利:全书以Q&A展开对话,莫里康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除了与电影界众多大咖合作的逸闻趣事,话题还涉及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爱情婚姻、电影、音乐、足球、政治、宗教等严肃问题。他谦逊严谨又活泼犀利,坦荡性格尽显其中。 ☆ 独家附录、重要资料:全书特别收录了最为详尽的莫里康内配乐电影作品年表,及其在法国音乐电台的重要访谈,其中主要涉及与大导演莱昂内和托纳托雷的合作细节。 ...................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2009年至2010年作者对莫里康内的十五次采访:以家庭及成长历程为起点,谈及莫里康内从纯音乐转向电影配乐创作的过程,对其他音乐大师的评价,以及2009年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演出经历;细数与众多电影大师的长期交往与合作,担任戛纳和威尼斯影展评委的感受;还聊到了音乐之外的足球与国际象棋、宗教与政治等。莫里康内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更不避讳敏感话题,坦诚陈述很多不为外人道的珍贵回忆与电影界重要人物的逸闻趣事。 此次简体中文版特别附上最为详尽的莫里康内电影配乐作品年表,及其在法国音乐电台的重要访谈,其中主要涉及与大导演莱昂内和托纳托雷的合作细节。 ................... ※名人推荐※ 我在做《赤壁》时,比如剪片时,就一直在听莫里康内的音乐,他给了我很多灵感。 ——吴宇森 莫里康内的音乐是心乐,是魂乐,是你永生难忘的伴侣。 ——谭盾 与您合作是我一生的荣耀!!! ——席琳·迪翁 您真是伟大的作曲家! ——马友友
  • 波诺谈波诺

    作者:波诺(Bono),米奇卡·阿塞亚(Mic

    《波诺谈波诺》是作为U2乐队旗手的波诺与著名摇滚文化记者、作家米奇卡·阿塞亚斯历时两年的对谈之作。去年在英国推出后,迄今已获得了媒界与摇滚乐迷的广泛赞誉,在销售市场上也成绩斐然。在书中,波诺谈到了他的童年,谈到了U2乐队,谈到了他的献给非洲的歌,谈到了政治,以及对于自身的一些看法。在谈及U2乐队的和平主义行动时,他认为他关于世界的看法没有错,他说,“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更柔韧,它可以弯成一个更好的形状。”“不要让穷人中的穷人把他们的产品放在我们的货架上,这对我来说,不是个慈善问题,而是个正义问题。”说到他自己,他说,“我是个乱涂乱写的人,一个抽烟、喝酒、读圣经的乐手。一个激进的到处兜售思想的人。我下棋,业余时间是个摇滚歌星,唱唱歌剧。”本书在英国推出后,获得了媒界与摇滚乐迷的广泛赞誉,在销售市场上也成绩斐然。
  • 音乐媒介符号

    作者:

    芬兰埃尔基·佩基莱、美国戴维·诺伊迈耶、理查德·利特菲尔德编著的《音乐媒介符号--音乐符号学文集》内容提要:本书是第一本中文版的音乐符号学论文集,展现了来自欧美多个国家音乐符号学研究者的16篇最新学术成果。 《音乐媒介符号--音乐符号学文集》论文从电影、电视、动画、歌舞剧等不同的新媒体角度,选取经典范例,分析音乐的特殊符号意义和传播方式,以及当今数字技术给音乐传播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本书每一篇论文中的音乐符号学前沿理论和运用范式,对艺术学、音乐学、传播学等的研究和学习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实用参考意义。
  • 陰性終止

    作者:MCCLARY,SUSAN

    《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自1991年出版以來,被譽為是古典音樂界的一顆炸彈,作者麥克拉蕊(Susan McClary)以前無古人之姿,用女性主義與文化研究的立場研究音樂中的性(sex)、性別(gender)與性慾特質(sexuality),被譽為一手催生了「新音樂學」(new musicology)的誕生。麥克拉蕊以音樂符號學、終止式、調性、音樂主題、循環式架構等五個論點為分析工具,針對古典音樂學做批評,認為古典音樂頌揚「男性陽剛化」的表現,貶抑「女性陰柔化」表現,因而強化了社會性別的建構,進而影響了整個西方音樂史的建構。 《陰性終止》也是古典音樂學界第一本女性主義批評的書,出版以來,引起極端對立的討論。《紐約時報書評》讚譽它為「對音樂與文本的討論,極端精確與富含深意」。《村聲雜誌》讚美它為「近乎奇蹟的成就」。美國重量級樂評人Jeff Schwartz則讚美此書是古典音樂學界的驚世之作,其成就堪與米列特(Kate Millet)的《性政治》(Sexual Politics)、莫薇(Laura Mulvey)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蕭華特(Elaine Showalter)的《女性評論》相提並論,並列性別政治、文學批評、視覺藝術批評、音樂批評的劃時代作品。 《陰性終止》出版至今,一直是歐美各大學音樂系學生的必修讀物(見《表演藝術雜誌》2000年10號,〈女性化的結束〉,耶魯大學音樂碩士李維真著),已成當代經典。並於2002年出版增訂版。商周出版經過兩年的規劃、翻譯與審閱,即將於今年八月出版這本重要經典,敬請支持,並一起為古典音樂學評論投下這顆遲來的炸彈。 作者簡介 蘇珊•麥克拉蕊(Susan McClary) 從小就接受鋼琴教育,哈佛大學音樂研究所博士,明尼蘇達(Minnesota)大學任教長達14年之久(1977-1991),後來轉往加拿大的麥基爾(McGill)大學任教三年(1991-94)。從1994年以後一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她的教學成績優異,在明尼蘇達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其間,都曾分別獲得優良教師的殊榮。1995年因學術表現優異而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的獎助。
  • 龐克的哲學

    作者:克雷格‧歐哈拉

    如果朋克不只是噪音 ——《庞克的哲学》 文/曹疏影 PUNK,台湾译成“庞克”,大陆译成“朋克”,有好事者也翻译成“崩客”、“叛客”、“胖客”,褒贬自见。 几年前同一个朋友说我是朋克,朋友说什么朋克,朋克就是一群疲弱的孩子。我没有争辩,因为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朋克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中身穿铁钉皮衣、梳着鸡冠头的尖叫青年,他们没有苦大愁深的机会与经验,也没有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间或高喊几句革命口号,又焉知革命深处的险恶与悖谬。一句话,他们缺乏更为踏实和英勇的承担,他们,只是心理未曾“成年”的、疲弱的“孩子”。 然而我还是要说,在群体层面,我愿意成为一个朋克,即使自认并非铁杆朋克乐迷;我喜欢成为一个朋克,因为它从来就包括那些最为积极而质朴的信念和行动的力量,它对那些(被想象为在朋克运动中缺乏的)素质的实践不是更少,而是更多;我喜欢成为一个拒绝标签的朋克,恰因为朋克不是标签,它是当今社会中恪守真诚、与更多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寻求对事物进行改变、对妥协进行抗拒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朋克不仅属于乐迷,还属于对观念、行动和群体力量及共生方式大感兴趣的一些人。这也是《庞克的哲学》力求提供给我们的:“这本书不是仅写给乐迷的,而是写给对庞克政治与社会哲学特别感兴趣的读者。”它不仅致力于描绘国际朋克场景(scene)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如何成长、变化、交叉蔓延(如很多关于朋克运动的书所做的那样),更力图“捕捉变动中的国际庞克场景的哲学”。简言之,它的兴奋点不是罗列乐队或事件,而是形形色色的朋克观念及其相互衍生的错综关系。 “音乐上的问题就留给乐评人吧”,尽管这么说,作者克雷格·欧哈拉(Craig O’Hara)在音乐及其周边事件的资讯上,却一点也不逊色。书中提供大量取自各种朋克同仁志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还有作者自1983年投身美国地下朋克音乐起拍摄的现场记录。克雷格·欧哈拉自己就曾筹组过无数朋克音乐会,也曾是湾区朋克同仁志的出版联络人,目前还是无政府主义出版社AK Press的合伙人之一。这些背景增添了本书的“自白”气质,却并未损伤其磊落。 在区分观念和群体时,作者重在朋克、正派朋克(strange edge)同光头党(Skinheads)三者的差别。其中,无政府主义与自我管理、反暴力与和平主义、反对种族/性别歧视、反对民族主义、实践环境主义与生态意识、致力于社群沟通(同仁志)和DIY精神等特质被作者视为“真正的庞克精神”的活水源头。这些朋克场景中普遍出现的元素背后,不是偶像崇拜和表象消费,而是纯真的愤怒和不断扩展的动力。 无论是真正的乐迷,还是那些对朋克持有刻板印象的家长和传媒,《庞克的哲学》都盼望他们能够了解:朋克“不是流行”,“不是一种特定的服饰”,“不是反叛父母亲的暂时现象”,“甚至不是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或形式”;它是“对权威发出质疑”,是“巨大的反抗声音”,是“对乌托邦的想象与实践”。朋克,就象这本《庞克的哲学》的封面设计——一条线斜穿过去,撕裂,破坏,又最终渴望着“朋克式”的缝合。 《庞克的哲学》,克雷格·欧哈拉 著,张剑维、吴佳臻 译,商周出版,2005年4月12日初版。
  • 中国音乐美学史

    作者:蔡仲德

    通过研究与写作,本书对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对象、分期与特征,对贯穿中国音乐美学史中的主要思潮与基本问题,对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作了研究。本书认为,中国音乐美学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即萌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两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 Schubert's Winter Journey

    作者:Ian Bostridge

    An exploration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and challenging song cycle, Schubert's Winter Journey (Winterreise), by a leading interpreter of the work, who teases out the themes—literary, historical, psychological—that weave through the twenty-four songs that make up this legendary masterpiece. Completed in the last months of the young Schubert’s life, Winterreise has come to be considered the single greatest piece of music in the history of Lieder. Deceptively laconic—these twenty-four short poems set to music for voice and piano are performed uninterrupted in little more than an hour—it nonetheless has an emotional depth and power that no music of its kind has ever equaled. A young man, rejected by his beloved, leaves the house where he has been living and walks out into snow and darkness. As he wanders away from the village and into the empty countryside, he experiences a cascade of emotions—loss, grief, anger, and acute loneliness, shot through with only fleeting moments of hope—until the landscape he inhabits becomes one of alienation and despair. Originally intended to be sung to an intimate gathering, performances of Winterreise now pack the greatest concert halls around the world. Drawing equally on his vast experience performing this work (he has sung it more than one hundred times), on his musical knowledge, and on his training as a scholar, Bostridge teases out the enigmas and subtle meanings of each of the twenty-four lyrics to explore for us the world Schubert inhabited, his biography and psychological makeup,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pressures within which he became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osers, and the continuing resonances and affinities that our ears still detect today, making Schubert’s wanderer our mirror.
  • 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

    作者:约瑟夫·克尔曼

    《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是一个音乐家对音乐的现代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分析,涉及音乐学及音乐研究的其他领域,分析基于自己对二战以来英美这些学科的理解。书中具体围绕:音乐学与实证主义:战后的年代、民族音乐学与“文化音乐学”等内容展开。
  • 解密列侬

    作者:(美)拉里·凯恩

    约翰·列侬于1980年12月8日遇害,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还依然响亮如昔。关于这位创建了甲壳虫乐队的巨星,已经有了无计其数的文章和作品,但都没能回答:约翰·列侬是谁?什么才是真实的他? 他是一位内心充满自我怀疑的音乐天才;一位专一的丈夫和处处留情的浪子;一位尖刻的智者和软心肠的“泰迪熊”;一位居家父亲;一位和平斗士;以及一个迷途知返的孩子。从来没有其他艺术天才像他那样集各种矛盾于一身难以理解。 许多作品很容易把读者的注意力从关注真相转移到猎奇上,但本书不是。希望在本书中看到各种飞短流长和煽情噫想的读者可能会很失望。艾美奖获得者拉里·凯恩与列侬保持了长达15年的职业联系,在《解密列侬》中,拉里凭借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一百多位列侬亲友的采访,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列侬。 《解密列侬》不仅为读者解开了围绕列侬的令人吃惊的谜团,而且还把那些熟悉列侬的人的观察和凹忆编织起来,完整呈现了这位著名艺人的缺点、优点、欲望以及才华。 约翰·列侬与甲壳虫乐队的经纪人布莱恩·爱泼斯坦有过不正当关系?列侬与他的朋友之死有无牵连?斯图亚特·萨特克里夫是“甲壳虫乐队第五位成员”?列侬与年轻助理梅·庞的感情纠葛是如何开始并发展的? 凯恩通过叙述列侬一生主要大事和经历,揭开了长期以来笼罩着他的神秘——他的爱情、音乐天赋、在甲壳虫乐队的岁月、在纽约的生活、参加和平运动、缺点和欲望、精神胜利以及他最终的遗产。
  • 孔子的乐论

    作者:江文也

    本书根据孔子思想中对音乐的研究、发展及批评,强调孔子“仁”与“乐”的接触点。本书作者江文也是近代台湾及日本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音乐理念自现代游走至古典,孔子的乐论是其一生最深层的向往。
  •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作者:Leonard Bernstein

    The varied forms of Leonard Bernstein's musical creativity have been recognized and enjoyed by millions. These lectures, Mr. Bernstein's most recent venture in musical explication, will make fascinating reading as well. Virgil Thomson says of the lectures: "Nobody anywhere presents this material so warmly, so sincerely, so skillfully. As musical mind-openers they are first class; as pedagogy they are matchless." Mr. Bernstein considers music ranging from Hindu ragas through Mozart and Ravel, to Copland, suggesting a worldwide, innate musical grammar. Folk music, pop songs, symphonies, modal, tonal, atonal, well-tempered and ill-tempered works all find a place in these discussions. Each, Mr. Bernstein suggests, has roots in a universal language central to all artistic creation. Using certain linguistic analogies, he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this language developed and can be understood as an aesthetic surface. Drawing on his insights as a master composer and conductor, Mr. Bernstein also explores what music means below the surface: the symbols and metaphors which exist in every musical piece, of whatever sort. And, finally, Mr. Bernstein analyzes twentieth century crises in the music of Schoenberg and Stravinsky, finding even here a transformation of all that has gone before, as part of the poetry of expression, through its roots in the earth of human experience. These talks, written and delivered when Leonard Bernstein was Charles Eliot Norton Professor of Poetry at Harvard University, are the newest of the author's literary achievements. In addition to a distinguished career as conductor, pianist, and composer, Mr. Bernstein is the recipient of many television Emmys for the scripts of his Young People's Concerts, Omnibus programs, and others, and is the author of "The Infinite Variety of Music" and "The Joy of Music," for which he received the Christopher Award.
  •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

    作者:阿诺德·勋伯格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是一本关于现代音乐的重要文献。阿诺德·勋伯格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其具有预见性的洞察力,使这本《勋伯格:风格与创意》成为吸引人们对复杂的二十世纪音乐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的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通过《勋伯格:风格与创意》你可以进入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的头脑,去理解、探究勋伯格本人和他的音乐,以及勋伯格对其他作曲家的研究、对艺术和整个世界的思考。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中国文库

    作者:杨荫浏

    本书论述了我国自远古以来直至清朝末年的音乐发展史,包括:中国历代社会背景与音乐发展的联系;各种音乐形式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音乐的多种体裁和题材;器乐曲和乐器的分析介绍,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与介绍等。该书还对我国古代的音乐文献、乐谱资料的保存情况做了细致的考察,对音乐史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

    作者:[英]莉迪娅·戈尔 (Lydia Goe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上音译丛。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交响曲这一形式自身有何不同?音乐家忠于其演奏的作品意味着什么?为回答以上问题,莉迪娅·戈尔教授综合了哲学和历史这两种研究方法。她在论证英美哲学不足以担当这一使命的同时向我们表明,历史的观点对全面理解音乐本体论不可或缺。戈尔教授在《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中考查了十九世纪古典音乐实践背后隐含的各种要概念和假定。她拒斥音乐作品这一概念兴起于十八世纪的看法,将这一时点定于1800年前后。她描述了作品概念此后如何界定今天我们认为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各种标准、预设和行为模式。基于历史的观点,《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得出有关概念和理想之规范作用的结论。《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还旁及当今指挥家、古乐演奏家和前卫作曲家之间的种种争辨。
  • 音乐中的伟大性

    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

    对于世界上那些最重要作曲家,人们心中大抵有些共识:巴赫、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皆是音乐史所不能忽略的人物,都很重要,甚至都很“杰出”。但是——他们都“伟大”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如果否定,又是什么使他们不够伟大?他们伟大或不够伟大的原因相同吗?倘若揭晓了内在缘由,作曲家就能随心所欲变得伟大吗?……这一系列诘问将我们推入了一个引人入胜却又神秘莫测的知识漩涡当中,漩涡深处所通往的正是——伟大性的奥秘与真谛。 《音乐中的伟大性》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以学识渊博、视野开阔、考证深入、文思畅达著称,《音乐中的伟大性》全面展示了他那“令人敬畏的文学、哲学及治学天赋,并由此呈现了一系列聚焦于音乐本质的令人欣喜且富于洞见的评论”。
  • 貝多芬

    作者:Theodor W. Adorno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