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

    作者:(美) 奥利弗·萨克斯

    音乐的魔力与人类心智运作之间不可思议的关系 科学与真实故事完美融合 造访认知的遥远边界 调动自我的创造潜能 【编辑推荐】: *作者奥利弗·萨克斯被书评家赞为20世纪难得一见的“神经学专家”,也被《纽约时报》誉为“医学桂冠诗人”。他的这一系列“探索者”读本在欧美畅销近10年,不断再版,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是风靡欧美的经典认知读物。 ·············································································· *对大多数人类而言,音乐有着巨大的力量,不管我们有没有音乐细胞,这种“音乐之爱”在我们的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展现,音乐已深入我们的本性。《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这本书会刷新我们对于音乐与大脑的关系的认知:音乐有着感染人的力量,对于那些神经受伤害的人群来说,有着强大的治愈力,两者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关系。 ·············································································· *人类终其一生都走在探索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道路上。萨克斯对众多不可思议的生命的书写,将人类大脑神奇的适应能力与创造潜能展现了出来,改变了一代人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科学与真实的完美融合是萨克斯的作品的标志,他讲故事的方式与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相似,不同的是,他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科教授,有权威的专业背景,他笔下的人物全部来自真实的故事。 ·············································································· *本书2007年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亚马逊》评为年度畅销书。J.K.罗琳、理查德·道金斯敬意推荐。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蔡曙山、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精彩解读并撰写推荐序。 奥利弗·萨克斯TED演讲视频: http://www.ted.com/talks/oliver_sacks_what_hallucination_reveals_about_our_minds 【内容简介】: 叔本华曾说:“音乐表达的是生活中最完美的精髓。”为什么我们都快忘光了小时候的记忆,却还可以完整地哼完童年的歌谣?人类这个物种的特征不只是语言,通过音乐来认知自我,是人类文化中非常根本的一部分。《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这本书会刷新我们对于音乐与大脑的关系的认知:一个能轻松记住2000出歌剧的天才,却连2加2等于几都无法计算;我们看得到番茄、咖啡的颜色,有人却看得到音乐的颜色…… 萨克斯仔细聆听这些脑神经受伤的群体的话语,设身处地的想象他们的感受,甚至进入他们的经验,将这些故事诉说了出来,体现了音乐不可思议的力量以及它对我们的大脑与生活的影响。 【媒体、名人评价】: 关于音乐的治愈作用“我见到过精神错乱的病人在听不熟悉的音乐时会哭泣或者颤抖,我认为他们可以像我们一样体会全部感情。至少有些痴呆,在感情深处是没有障碍的。一旦有人看到这种反反应,就会明白自己在被召唤,即使只有音乐才可以做到。” ——奥利弗∙萨克斯 萨克斯写的不只是行医与科学研究的纪录,他的文字更富含人文关怀、哲思与文学趣味……本书不仅可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音乐那虚无缥渺又魅惑人心的魔力,也阐明人类心智的运作或异常是怎么一回事。——《纽约时报》 本书就像一场用文字演出的肖邦马厝卡舞曲,明快、手法独特,而且有着一种奇异的美感……其中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他的观察入微与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美国学者》 萨克斯把神经科学与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用全新的角度来看大脑的功能和音乐……浓厚的人文色彩使本书读来像一流的报导——这就是萨克斯文字魔力的由来。 ——凯文∙博杰 萨克斯把他毕生对音乐的热爱灌注在这本新书之中……读了本书我们才恍然大悟,音乐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强大,甚至可能是危险的。音乐无异于窥视人性的一个窗口。 ——《匹兹堡公报》 萨克斯用一则则精采的神经音乐故事,描述当大脑碰上音乐的奇事。——《新闻周刊》 由于萨克斯是神经学家,也是业余音乐家,就音乐神经故事,没人能比他写得更好。从《睡人》、《错把妻子当帽子》以来,他开创了独特的文体。他写的每一章都像探险故事,带我们深入大脑的秘境。 ——《时代杂志》 本书像无可拆解的旋律吸引我们从头到尾聆听下去。——《伦敦每日快报》 萨克斯将使我们从全新的角度看音乐。 ——《好书指南》 萨克斯结合人文关怀和临床医疗,开创出独特的书写风格。——《纽约书评》 本书是音乐神经学的最佳入门书籍。——《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萨克斯透过音乐来看心灵,为科学开创新的视野。——《种子杂志》
  •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作者:Daniel J. Levitin

    在线阅读本书 In this groundbreaking union of art and science, rocker-turned-neuroscientist Daniel J. Levitin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usicits performance, its composition, how we listen to it, why we enjoy itand the human brain. Drawing on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on musical examples ranging from Mozart to Duke Ellington to Van Halen, Levitin reveals: How composers produce some of the most pleasurable effects of listening to music by exploiting the way our brains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Why we are so emotionally attached to the music we listened to as teenagers, whether it was Fleetwood Mac, U2, or Dr. Dre That practice, rather than talen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musical expertise How those insidious little jingles (called earworms ) get stuck in our heads And, taking on prominent thinkers who argue that music is nothing more than an evolutionary accident, Levitin argues that music is fundamental to our species, perhaps even more so than language.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is an unprecedented, eye-opening investigation into an obsession at the heart of human nature.
  • 演奏艺术的生理心理学津要

    作者:雷娜特·克洛佩尔

    《演奏艺术的生理心理学津要》系由旅德作曲家、作曲理论博士钱泥女士根据德国Schott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本翻译。书中论及的音乐实践与动作练习、有效练习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器乐演奏的情感因素与心理状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构成及其功能等内容,包含广阔的现代心理学信息和生理科学知识,并列举大量实例,详尽剖析音乐表演和乐器练习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对以往被视作天经地义的训练方法提出疑义,发表了她本人的真知灼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很值得从事音乐教学、理论研究,尤其是从事演奏演唱艺术教学、表演的朋友们一读。
  • True Norwegian Black Metal

    作者:Beste, Peter

    "When we’re on the road, all we watch is VBS, and our favorite series is Norwegian Black Metal." (Dave Grohl of Foo Fighters) Documentary photographer Peter Beste has spent the last five years working in the milieu of the Norwegian black metal scene. This scene, with its notorious events of murder, church arson, and self-mythology, is absolutely sealed to outsiders. The international black metal fan base is one of the most devoted, fanatical, and proprietary in the world. Beste’s access and insight into this world is unprecedented and has yielded an amazing photographic journey, along with a very popular documentary series on VBS.tv, also available on YouTube. Beste, together with Johan Kugelberg, noted writer, editor, and collector of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has brought the images into a hermeneutic narrative that makes for a compelling experience along the lines of Anders Petersen’s Café Lehmitz, Ed Van Der Elsken’s Love on the Left Bank, or William Klein’s Life Is Good and Good for You in New York.
  • How Music Works

    作者:John Powell

    What makes a musical note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sound? How can you tell if you have perfect pitch? Why do 10 violins sound only twice as loud as one? Do your Bob Dylan albums sound better on CD or vinyl? John Powell, a scientist and musician, answers these questions and many more in HOW MUSIC WORKS, an intriguing and original guide to acoustics. In a clear,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voice, Powell fascinates the reader with his delightful descriptions of the science and psychology lurking beneath the surface of music. With lively discussions of the secrets behind harmony, timbre, keys, chords, loudness, musical composition, and more, HOW MUSIC WORKS will be treasured by music lovers everywhere. The book also includes a CD of examples and exercises from the book.
  • Music, Language, and the Brain

    作者:Patel, Aniruddh D.

    In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languag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iruddh D. Patel challenges the widespread belief that music and language are processed independently. Since Platos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language has attracted interest and debate from a wide range of thinkers. Recently,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is topic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as scholars from diverse disciplines, including linguistics, cognitive science, music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are drawn to the music-language interface as one way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different mental abilities are processed by separate brain mechanisms. Accordingly, the relevant data and theories have been spread across a range of disciplines. This book provides the first synthesis, arguing that music and language share deep and critical connections, and that comparative research provides a powerful way to study the cognitive and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uniquely human abilities.
  •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作者:周海宏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内容简介:音乐到底能不能表现情感体验、视觉景象及哲理性、戏剧性等非听觉性的对象?这是音乐美学研究中有尖锐分歧的问题。音乐音响的两个根本属性——非语义性与非视觉性是导致这些争论的核心原因。由于听觉的感受何以能够使人产生非听觉性体验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而使诸如音乐的“内容”、“意义”及“自律与他律”等一系列音乐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难以向前迈进。 本研究以联觉关系为突破口,用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与音乐听觉相关的六种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与音高相关的联觉,/与音强相关的联觉、与时间相关的联觉、与时间变化率相关的联觉、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 联觉对应关系规律是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听觉之外对象的根本原因与最重要的基础。这个规律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系统地揭示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中介环节的机制,并获得对能够落实到具体音乐形态操作的音乐表现性规律的把握与认识。联觉对应关系规律,决定了音乐表现的限度——被表现的对象必须与音乐音响构成稳定而充分的联觉对应关系,否则就不能被音乐所传达。同时,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中,还存在着一类无法使人感到表现对象的音乐,对良好听觉感性样式的理想及丰富情态体验的追求成为此类音乐的精神内涵。
  • 音乐治疗

    作者:(英)史密斯//佩蒂|

    《音乐治疗》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产生背景以及具体的技巧。其最大特色在于针对各个群体制定了音乐治疗的策略,如儿童、成人等,同时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有志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而言,《音乐治疗》是最恰当的入门书。
  • 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作者:伦纳德·迈尔著

    《音樂的情感與意義》不是從哲學角度而是從心理角度,不是從作曲家創作音樂的角度而是從欣賞者的審美經驗的角度來探討音樂的情感和意義問題的。《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在關於本書作者倫納德‧B.邁爾的條目中寫道:「他因為在《音樂的情感與意義》一書中闡述的有關音樂的意義的理論而最為著名,……六十年代,在美國,邁爾關於音樂的解釋,最為廣泛地被接受。」本書出版三十多年來,作為西方音樂美學代表性著作之一,在美國十分流傳,許多大學把它作為音樂美學、音樂分析學甚至音樂教育學的重點讀物之一。本書現已譯成波蘭文及塞爾維亞-克羅迪亞語出版。 本書作者倫納德‧B.邁爾(Leonard B.Meyer,1918-)英國著名音樂美學家、理論家和文化史家,賓夕法尼亞大學本雅明‧弗蘭克林音樂與人文學科教授,曾榮獲美國文理科學學會會員、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等榮譽稱號。作者先後在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密執安大學等處任教,並曾被邀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印第安那大學等作過聲譽很高的系列講座。除本書外,他已出版的著作有:《音樂的節奏結構》(1960,與G.W.庫珀合作,已譯成日文出版),《音樂、藝術與觀念——二十世紀文化中的樣式與預言》(J967,已譯成朝鮮文出版).《音樂的解釋;文章與考察》(1973),《風格與音樂:理論、歷史和意識形態》(1989)。此外還在美國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及音樂評論文章數十篇。 二十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尤其是在美國,哲學領域中經驗主義盛行,理性主義相對削弱,心理學各種流派蓬勃發展。美學界摒棄了過去思辨的、形而上學的對”美”的探討,轉而重視對審美經驗和藝術問題的研究。音樂美學也具有相應的轉變:強調從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學角度研究音樂;強調從音樂的事實出發研究音樂自身的規律。本書正是帶有這樣的時代特徵。作為美國戰後第一代音樂美學家,邁爾具有強烈的開創意識,他在重新審視以往音樂美學理論的基礎上,一方面大膽而謹慎地吸取和運用當代認知心理學、情感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的最新成就,同時又堅持從音樂的實際出發。他廣泛地參考和借鑒了自本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比較音樂學及音樂分析學的研究成果,打破傳統的歐洲中心論,盡可能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廣闊多樣的東、西方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這樣作,不僅開闊了讀者的視野,給音樂美學的研究帶來新的氣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他從豐富的音樂實際中概括出來的理論更具有普遍意義。 關於音樂的意義問題,音樂界長期存在著自律論與他律論之爭,本世紀以來,幾乎形成僵局。這種形勢迫使有創見的音樂美學家另闢蹊徑去探討音樂的本質問題。邁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了一條將二者取長補短統一起來的路子。他首先針對自律論與他律論各自面臨的難題,提出了兩種意義(絕對意義與參照意義)並存的主張,並且深入細緻地論證和分析了音樂的絕對意義(與自律論某些觀點相似)的構成、性質和特徵,及其與音樂的情感反應的關係等等。這對於人們理解和掌握音樂的形式美、音樂形式的表現意義及其在審美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很有啟發。在這一方面,可以說,他深化了漢斯立克(E.Hanslick)理論中的合理部分,而又批評和糾正了漢斯立克的偏激的主張。對於音樂的參照意義(與他律論基本觀點相似),作者是竭力為之辯護的。雖然他已經聲明本書的重點放在絕對意義及其所喚起的情感反應的問題上,但是他關於參照意義的論述是真切而富有創見的。他從理論上闡明了音樂激起人們參照性情感反應的途徑及其所具有的間接、複雜和多樣等特性。這樣作有利於探討他律論所面臨的難題,同時又便於克服某些片面而誇張的認識。 作者認為音樂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產物,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音樂的意義存在於音樂的參加者(作曲者、演奏者)與欣賞者的交流關係之中。本書直接從音樂作品的接受者、體驗者和欣賞者的角度來考察音樂的審美過程,重視音樂聽眾的參與意識,強調欣賞者主體所起的作用。邁爾關於欣賞過程中聽眾的知覺、注意、想像、期待和情感體驗等心理過程的論述,以及對欣賞中的個人性及其對音樂作品內容的填充和豐富等問題的探討,無疑對我們音樂創作、批評和音樂美學研究等領域都會有所啟發。可貴的是,他的主張與六十年代才興起的接受美學有相似之處,但又避免了後者一些走入極端的趨向。他雖然強調聽眾的參與和創造的作用,但他認為在整個審美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音樂作品本身。 在論述音樂如何喚起人們情感反應問題時,邁爾論述有關音樂中的期待的理論。儘管人們在欣賞過程中對這種感知現象的產生,早就有所覺察,但是把它提高到理論上並且加以比較系統的闡述,在過去音樂美學著作中還是少見的。其它關於音樂的風格、音樂的裝飾、音樂的小調式等問題的論述,作者也都有他獨特的見解。難怪此書出版以後,不僅受到音樂美學、心理學和美學界的好評,而且也得到民族音樂學、音樂分析學家們的歡迎。 最後,本書雖然涉及到了音樂中的兩種意義的關係問題,但可惜沒有展開論述,這有點美中不足。讀者必然會問是否所有的樂曲都並存著兩種意義?特別是對於沒有歌詞、沒有標題的純音樂來說,這兩種意義如何並存於同一個音樂過程之中?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人們能否通過這兩種意義的相互結合、滲透、轉換等去進一步領悟樂曲的內容呢?也就是說,聽眾如何把握這兩種意義之間的相互關係來領悟樂曲的深層意義呢?作者在本書末尾提醒人們注意的那個問題,即,如何解釋一首樂曲中感情(或內涵、心境)連續的基礎的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實際上正是與音樂中兩種意義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的問題有關。當然,這就牽涉到如何進一步探討音樂的表現與形式、音樂的情感與形式亦即音樂的內容與形式如何高度統一的問題了,而這正是音樂美學中最難對付的問題之一。 翻譯音樂美學著作,對我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所幸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邁爾教授的親自指點和幫助,這對於準確地理解作者意圖無疑是極有幫助的。我還要感謝鐘子林、王次炤、俞人豪、陳自明、安平、尹鴻書等同志,為的是他們或同我切磋譯文,或為我提供亞、非、拉音樂的知識。此外我還應當感澍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江溶、馮棠及其它有關同志,由於他們的耐心審閱及承擔各種繁瑣的出版事務,使得這本譯著能及早地與讀者見面。最後,我謹以這本譯著作為向第四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座談會的獻禮,並誠摯地歡迎廣大讀者對它提出批評。 何 乾 三 中央音樂學院
  • 音乐治疗和心理剧

    作者:约瑟夫·英雷诺

    《音乐治疗和心理剧:演出你内心的音乐(原版引进)》中展示的方法是为广泛的应用计划设计的。这些方法能以不同方式被音乐治疗师、心理剧治疗师、美术治疗师、舞蹈治疗师、心理学家、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顾问和其他参与集体治疗工作的人使用。心理剧是一种独特的整体治疗方法,它具有几乎是无限的潜力,可以结合所有的艺术——戏剧、音乐、美术和舞蹈。心理剧的根本目标是启发人的自发性和创造力。 心理剧和音乐结合起来,其结果是一种混合形式,与其本源截然不同。这一结合的产物是这两种形态的不可分割的组合体,与单独实践的心理剧相比增加了内容。它无疑是心理剧的一种形式,因为心理剧的所有传统因素都保持完整;同时它也是音乐治疗的一种形式。音乐和心理剧结合的这一产物最合适的命名就是音乐心理剧。它可以定义为:音乐心理剧是将音乐即兴创作、音乐想象及其他音乐治疗技术与传统的情节心理剧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其效果优于单独运用其中任何一种治疗技术。
  • 音乐治疗导论

    作者:高天 编

    《音乐治疗导论(修订版)》是音乐治疗学的入门读物,介绍了音乐治疗的定义、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治疗关系、方法技术、治疗程序、及其在儿童领域、精神科疾病领域和老年病领域的就用,并附有即兴演奏及GIM治疗的案例。
  • 音乐心理学

    作者:罗小平//黄虹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欣赏中,由于解除了操作支配的心理负担,后一屋面的心理活动比之生理层面占据了更多得多的百分比。音乐的理论和实践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以往之所以常令我们因于寡策,不是多半跟音乐心理学知识不足有关吗?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 Musicophilia

    作者:Oliver Sacks

    Music can move us to the heights or depths of emotion. It can persuade us to buy something, or remind us of our first date. It can lift us out of depression when nothing else can. It can get us dancing to its beat. But the power of music goes much, much further. Indeed, music occupies more areas of our brain than language does—humans are a musical species. Oliver Sacks’s compassionate, compelling tales of people struggling to adapt to different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have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way we think of our own brains, and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In Musicophilia, he examines the powers of music through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s of patients, musicians, and everyday people—from a man who is struck by lightning and suddenly inspired to become a pianist at the age of forty-two, to an entire group of children with Williams syndrome, who are hypermusical from birth; from people with “amusia,” to whom a symphony sounds like the clattering of pots and pans, to a man whose memory spans only seven seconds—for everything but music. Our exquisite sensitivity to music can sometimes go wrong: Sacks explores how catchy tunes can subject us to hours of mental replay, and how a surprising number of people acquire nonstop musical hallucinations that assault them night and day. Yet far more frequently, music goes right: Sacks describes how music can animate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ho cannot otherwise move, give words to stroke patients who cannot otherwise speak, and calm and organize people whose memories are ravaged by Alzheimer’s or amnesia. Music is irresistible, haunting, and unforgettable, and in Musicophilia, Oliver Sacks tells us why.
  • 迷戀音樂的腦

    作者: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

    有時一段旋律就能喚起許多回憶 有時一首歌就能為我們阻擋世界 為何音樂在我們心中占有如此獨特的地位? 我們都能說出自己喜愛的音樂風格與類型,但你真的知道為何自己喜歡的是這種,而不是那種音樂? 資深音樂人〔史提夫.汪達、死之華樂團製作人〕暨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列維廷結合音樂分析、心理學與神經科學,述說音樂如何令人迷戀,解譯人類最優美的神經衝動。 ☆ 哈佛大學「新鮮人通識教育核心計畫」指定閱讀 ☆ 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佛大學等校課堂教材 音樂是最能貼近心靈、感染情緒的創作形式,也是我們唯一隨身攜帶、不時重新溫習的藝術作品。 我們都能輕易舉出喜愛的音樂家或音樂類型,卻難以解釋為何自己喜歡的是這些音樂,而非其他作品。彷彿在音符與和弦之間,還有某種我們能夠感知,卻無法言說的神祕。 作曲家荀白克曾說:「總有一天,心理學家將能解譯音樂語言。」如今預言的時代已然來臨。心理學家運用磁振造影與記憶理論,探究人類心智與大腦如何傾聽、感受音樂,以完形理論分析音樂家如何顛覆聽眾心理,創作令人驚豔的樂曲。但科學研究的意義不在於驅除一切神祕,而是重新創造、活絡神祕的面貌。當我們理解人類對音樂的迷戀的本質,也更能深入地認識自己。
  • Guitar Zero

    作者:Gary Marcus

    On the eve of his fortieth birthday, a professor of no discernible musical talent learns to play the guitar and investigates how anyone of any age might master a new skill. Just about every human being knows how to listen to music, but what does it take to make music? Is musicality something we are born with? Or a skill that anyone can develop at any time? If you don't start piano at the age of six, is there any hope? Is skill learning best left to children or can anyone reinvent him-or herself at any time? On the eve of his fortieth birthday, Gary Marcu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scientist with no discernible musical talent, becomes his own guinea pig to look at how human beings become musical- and how anyone of any age can master something new. Guitar Zero traces his journey, what he learned, and how you can learn, too. In addition to being a groundbreaking look at the origins and allure of music, Marcus's journey is also an empowering tale of the mind's plasticity. In a quest that takes him from Suzuki classes to guitar gods, Marcus investigates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train your brain and body to learn to play an instrument. How can you make your practice more deliberate and effective? How can you find the best music teacher for you or your child? Does talent really exist? Or is hard work all you need? Guitar Zero stands the science of music on its head, debunking the popular theory of an innate musical instinct and many other commonly held fallacies. At the same time, it raises new questions about the science of human pleasure and brings new insight into humankind's most basic question: what counts as a life well lived? Does one have to become the next Jimi Hendrix to make a passionate pursuit worthwhile? Or can the journey itself bring the brain lasting satisfaction?
  • 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

    作者:高天

    《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是对音乐治疗学基本理论的综合性论述,分为十二章,介绍了音乐治疗的定义、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治疗关系、方法技术,并分别介绍了音乐教育、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中的音乐治疗模式,从各个方面完整、全面地展现了现代音乐治疗的实质、特点、意义和作用,对于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一般读者对该领域的了解都是极为有益的。 音乐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聆听、演奏、歌唱、即兴演奏、音乐和歌词创作、舞蹈及美术的结合,以及音乐投射和音乐联想。目前在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音乐治疗被广泛地应用在医院、学校、诊所、社区、老人院、托儿所、监狱等等。也可以应用于健康人群的精神减压、产妇分娩、生物反馈、疼痛控制。以及自我成长。
  •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

    作者:霍华德,安格斯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第1章介绍了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使读者从物理学角度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第2章介绍了听觉特性,即心理声学的基础知识;第3章到第5章介绍了音乐声学,主要将乐器的发声?理和音乐的听觉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使读者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从事音乐技术工作打下基础;第6章主要介绍了声波在封闭空间即房间中的传播特性,使读者了解室内声学特性和音质之间的密切关系,达到对室内音质进行控制的目的;第7章介绍了声音信号电子加工和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还附带有一张CD,录制了78条听音项目,目的是使读者通过听音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相关内容。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适合从事音响工程、音乐技术、音乐录音、音乐制作的人员阅读,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对实际工作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适合从事相关教学和学习院校师生作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 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

    作者:帕夫利切维奇

    《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针对当前音乐治疗领域中有关意义的争论:在创造性的音乐治疗中,言语是必要的吗?临床上的即兴演奏和“纯粹”音乐的即兴演奏有何区别?这些区别的本质是什么?音乐治疗师如何陈述文化特异性的微妙差别?
  • 音乐心理学手册

    作者:[美] 多纳德·霍杰斯 主编

  •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

    作者:托马斯·克里斯坦森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eory,2002年首版)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英文撰写的、系统梳理西方音乐理论学术史的鸿篇巨制,该书主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托马斯·克里斯坦森(Thomas Christensen)等32位撰稿人均是世界顶级专家。该书涉及的领域宽广、信息海量、剪裁睿智、论述精辟,它的问世是西方音乐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