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电影×音乐

    作者:罗展凤

    《电影·音乐》是作者的电影音乐评论文章的结集,分六个部分,从不同的专题角度、不同的电影实践来谈论电影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
  • 世界的音乐

    作者:[瑞士] 迪图瓦 著,[瑞士] 帕斯托利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瑞士指挥家夏尔•迪图瓦的访谈录,由瑞士著名记者让•皮埃尔•帕斯托利整理。在迪图瓦与帕斯托利的一问一答间,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轻灵的音乐氛围,我们从中会体味到音乐世界的绚烂以及感慨一个音乐家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激情与天才是夏尔•迪图瓦音乐生涯的写照:13岁独自踏上开往巴黎的列车;16岁应卡拉扬之邀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参加演出,拉开音乐事业大幕且攀至巅峰!他同时担任四个乐团的终身指挥;他熟知各个著名乐团的“性格”与“气质”;他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长达25年,赋予其至高的地位却终与之不欢而散;他拿走了所有最被青睐的国际大奖,包括格莱美“最佳歌剧唱片奖”、法国“金唱片奖”、“俄耳甫斯抒情音乐杰出奖”、 “柴可夫斯基作品年度大奖”…… 夏尔•迪图瓦的光辉令人晕眩,然而,这无限光辉的背后又有着何样的人生风景呢?他与那些最著名的乐团、舞蹈家、演奏家有着怎样的际遇?这些际遇是否都有着“田园诗”般的开始以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纷扰和是非后,他又是怎样看待交响乐团的未来,以及如何地反省自己、他人与这个世界的? 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令人向往且充满戏剧性的。
  • 不朽的小提琴家

    作者:Margaret Campbell

    本書再現了歷史上不朽小提琴家的魅力,簡要而有趣地敘述其生活、個性與事業。作者就他們對作曲者、公眾品味的影響以及演奏技巧的貢獻等各個方面,講述了這些小提琴家的特殊成就。 作者Margaret Campbell參閱了大量的書信和私人文件,並且訪問許多著名音樂家,很多人為本書提供了從未發表過的回憶錄和珍貴照片。 《不朽的小提琴家》是一本獻給音樂會聽眾、唱片收藏者(附有「唱片目錄」)、弦樂演奏者和學生等所有「愛好小提琴演奏藝術者」的書。 目 錄 引 言 圖片一覽表 自科雷利以降的小提琴家傳承表 前言:小提琴的流派與發展 小提琴演奏的初期歷史 天使之王與紅髮牧師:科雷利、韋瓦第 國際大師:塔爾蒂尼 維奧蒂和法國三傑:維奧蒂、巴約、羅德、克羅采 小提琴家中的夜鶯:施波爾 促進小提琴演奏的催化劑: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的門徒:西沃里、恩斯特、巴齊尼、布爾 轉變的時期:貝姆、大衛、貝里奧 列日小提琴的溫床:馬薩爾、馬爾西克、湯姆森 令人置身於魔法般的境界:維雨當 斯拉夫的奇才:維尼亞夫斯基 藝術的僕人:約阿希姆 女性小提琴家先驅:諾曼-內魯達 有著無比的魅力:薩拉沙泰 偉大的教師們:威廉密、奧爾、舍夫契克、胡鮑伊、弗萊什 像鳥兒歌唱一樣:易沙意 時代的象徵:克萊斯勒 法國奇蹟:蒂博 在鏈條中跳舞:埃內斯科、庫貝利克 不受約束的個人主義者:胡伯曼 我們自己的艾伯特:薩蒙斯 俄國的先驅:津巴利斯特、埃爾曼 博學的演奏家:西蓋蒂 小提琴家之王:海飛茲 革命之子:米爾斯坦 美聲演奏家:康波利 娛樂界的小提琴演奏家:山德勒、詹金斯、加發、喬加第斯 爵士樂的小提琴演奏家:莫里森、紹斯、史密斯、溫努蒂、格拉佩利 破繭而出的女性小提琴家:霍爾、鮑維爾、莫里尼、維托 燃起火焰般的熱情:歐伊斯特拉赫 全能的音樂家:曼紐因 天生的演奏家:黎奇 對美的追求永無止境:內弗、哈恩岱爾 受敬重的政界元老:史坦 音樂家中的音樂家:葛洛米歐 外交官和「波蘭少年」:謝霖、哈西德 美國的偉大教師:帕辛格、金戈爾德、加拉米安 加拉米安「三重奏」:帕爾曼、祖克曼、鄭京和 英國奇蹟:霍姆斯 優秀四重奏團的首席小提琴家 展望未來 參考書目 唱片目錄 人名對照
  • 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作者:馬克.肯威爾(Mark Kingwell

    ◎聯合推薦 「愛樂電台Philharmonic Radio」資深節目製作及主持人/邢子青 知名鋼琴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出版多張古典與流行鋼琴演奏專輯/陳冠宇 知名指揮家、德國萊茵歌劇院駐院指揮、曾任國家交響音樂總監/簡文彬 專文導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龔卓軍 專文推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顏綠芬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談錄》作者、資深專欄作家/焦元溥 『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古典音樂家之一』 葛蘭�6�4顧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 --怪異的天才,隱居、固執、一個慮病的炫技者 一九六四年放棄演奏舞台,顧爾德轉而投身多種媒體:錄音、廣播、電視台和平面媒體。五十歲時,他英年驟逝,震驚了全世界,但他的音樂與遺作持續帶給世界許多啟發。 哲學家暨評論家馬克�6�4肯威爾把顧爾德視為一位新銳的思想家,顧爾德對音樂的想法影響了自己的一生。有趣的是,這些思想往往自相矛盾、惡作劇的、極盡挑釁之能事。 顧爾德在一九五五年版的《郭德堡變奏曲》專輯錄製過程中先錄了二十一次,最後才決定開頭的詠嘆調如何詮釋,肯威爾依法炮製,為顧爾德的生命提出二十一段詮釋。每一段詮釋都為這位音樂家提出一個不同的觀察向度,以及每一段,肯威爾都細膩地撫觸了顧爾德其精彩一生中所有和諧與不和諧的交錯狀態。
  • 丰子恺谈艺录

    作者:

    《丰子恺谈艺录》内容简介:在丰子恺的笔下,艺术的魅力再一次被重视,从举世瞩目的音乐大师,到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画家,丰子恺带领我们一起去听赏二百年来西洋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的作品及名画,跟随丰子恺一起享受艺术的美好。
  • 巴赫和巴洛克音乐

    作者:斯特凡诺·卡图齐

  • 穿越火焰

    作者:(美)卢•里德(Lou Reed) 著

    这是地下丝绒乐队(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兼吉他手,Lou Reed 所创作的摇滚歌词集,分中文、英文两册,中文黑纸印银,英文牛皮纸印黑,裸脊函装,绝对值得喜爱Lou Reed的乐迷珍藏! Lou Reed,当今摇滚界首屈一指的元老级人物之一,其音乐历程从六十年代至今横跨接近半个世纪,见证了当代音乐文化的万千气象。在离 开地下丝绒乐队后,Lou Reed的单飞生涯在三十多年内几起几落,最终修成正果,成为全球亿万乐迷顶礼膜拜的教父式人物。 “Life was saved by rock &roll”这句由Lou Reed的“ROCK&ROLL”中所唱出的名言,至今仍让无数人确信不疑。Lou Reed以他天才般的偏执和任性塑造了THE VELVET UNDERGROUNG,也最终毁了它。Lou Reed一直是以一个哲思的学者身份出现在音乐中,他给整个乐队注入宗教般内省的静缢色彩。使得乐队在世界的摇滚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往后的十几年,无数摇滚艺人跟随他们的脚步,承袭他们的意识。Lou Reed最终单飞,慢慢脱离了V.U.的WHITE NOISE的影子,但其呢喃式的唱法,所有这些独特的地方都一再地显示了Lou Reed的地位如此的伟大。 Lou Reed的歌词,既有内心反省、社会叙事的作品,也有以性爱、药物为内容的歌曲。曲目编排越后音乐起伏越大,听者也随之进入“Ecstasy”之境;不需亲自体验,也能进入“Heroin”的世界。 ————————推荐 有人说,他是嬉皮运动的另一面,而我说,他更像是他自己的另一面。他的歌词像一面镜子,引领我们进入内心最黑暗的深处,照亮潜意识中优雅的绝望和邪恶,并且使我们感受到奇妙的宁静。 ——杨海崧(摇滚乐手,P.K.14乐队主唱) Lou Reed开创了另一种歌词写作的方式:个人化的体验,冷调的描述,灰暗的想象力,口语化的引经据典与意识流,这些在他的嘴里混合成了一种奇异的组合体。 由于语言的差异,中国的乐迷很难去了解一个完整的Lou Reed,但这一次,机会来了。 ——朱文博(豆瓣网站“老李与地下丝绒”小组组长) 能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在想什么,并让这种表达产生美感,这是我的目标,就像Lou Reed所做的那样。 ——伍叁伍伍(热门网络电台“坏蛋调频”联合创始人/主播) Lou Reed逝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留下自传,乐迷想通过第一手的书面资料来深入了解他的话,恐怕只能通过这本歌词集了,他写的歌似乎赋予了他太多不同的身份:纪录者、旁观者、现实主义者、虚无主义者、预言者……但有一个身份是确凿无疑的——“患者”! ——阿富汗奸细(乐迷、资深摇滚八卦爱好者) 有一天,Lou Reed想写歌儿。他拿起了一根笔,准备好了一张白纸,把吉他抱在怀里,弹出了一个旋律。然后他出门儿,去见了一个dealer,在回家的路上,他写好了 这首歌儿。歌词被刻在了他的臂膀上,后背上,小腿上,手上,脸上。有关这首歌儿,他也唱给了,梦中的我们。 ——健崔(时装、艺术策展人,乐评人)
  • 词家有道

    作者:黄志华,朱耀伟,梁伟诗

    《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每章由一位访谈者与一位流行歌词创作人的访谈对话组成,围绕词人艺术取向、个人风格展开对谈。词人在对谈中以创作者第一身,回顾和解说自己的作品构思,并分享对于流行词坛、音乐工业发展的看法,借此探讨流行歌词与文学、社会、文化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点一滴地,逐渐梳理出词人与词人之间的承传牵系,定格聚焦于某些创作现象,审视了未必很红很爆但却出色精彩的作品──香港流行歌词四十年的洪流,原是婉约通俗酷异刁钻华丽豪侠纯善沉郁哲理兼而有之。“访谈录”的访谈对象为香港不同年代的重要词人,如七十年代的卢国沾、黎彼得;八十年代的林夕、周耀辉;九十年代的黄伟文、乔靖夫;二十一世纪初的林若宁、周博贤等共十六位。时间为我们留下的,在夕爷、阿Y的前后左右中间,还有一众默默笔耕的隐世高手。我们真正拥有的,也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多很多。
  • 肖邦通信集

    作者:肖邦

    本书是波兰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的献礼之作。全书收录了肖邦约一百余封书信和少量日记、早期诗歌。从这些书信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自少年时代便孤身漂泊的肖邦对亲人、朋友的无限眷念,对祖国、故乡的深情怀恋,还可一窥其与同时代音乐家李斯特、门德尔松等人对艺术同中有异的意见交流和彼此倾慕、欣赏的惺惺相惜,更可体味其与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波荡浓烈的爱情纠葛,以及他与当时波兰的革命者互相鼓舞砥砺的沉痛愤激。总之,这些书信对于我们了解这位“钢琴诗人”波澜壮阔的生活和细腻敏锐的情感大有裨益,同时也可作为音乐界人士研究肖邦生平和思想的可贵资料。
  • 10年後韓国と北朝鮮はこう変わる

    作者:鳥羽欽一郎

    ソウルオリンピックを踏台に反日感情むき出しに日本を猛追する韓国。バツグンの経済成長率を誇っているが、これはどこまで続くか。果して日本に追いつけるのか。一方、日本のお隣りに位置しながら自由に行き来も出来ない謎だらけの北朝鮮。想像される経済破綻は一体どの程度のものか。金日成から金正日への世襲が本当に行われるのか。そして朝鮮戦争が再び勃発する可能性はあるか、それとも話し合いによる南北統一があり得るのか。本書は微妙にゆれる一触即発の朝鮮半島の10年後を、実証データを駆使してズバリ予測。
  • 不朽的鋼琴家

    作者:Harold C. Schonberg

    ★本書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建議看板」推薦(1998.7.23)。 從莫札特「像油在流」的神奇連音,到貝多芬海洋般的洶湧澎湃;從克拉拉‧舒曼「鉛筆素描般清晰」的觸鍵,到魯賓斯坦火山般濃豔的演奏──《不朽的鋼琴家》一書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家群像。 榮獲普立茲獎的評論家兼作家Harold Schonberg生動地介紹每一位藝術家的表演、風格、生平,甚至他們捉摸不透的癖性。作者像地方檢察官一樣搜遍每一個有可能找到材料的角落,羅列出收集到的一件件事實,然後才作出他的判決。 在我們消化了Schonberg先生的淵博學識和精深研究的成果以後,《不朽的鋼琴家》仍不失為一本好看的床頭書,充滿了逸聞趣事、連珠妙語。即使是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也會被迷住,情不自禁地一路看下去…… 目 錄 序 言 圖片目錄 從頭說起:J.S.巴哈、J.C.巴哈、C.P.E.巴哈 要像油在流:莫札特 三度、六度和八度:克萊門蒂 側坐和旅行演出:杜賽克、克拉默、沃爾弗爾、施戴貝爾特 弦彈斷,手抬高:貝多芬 過渡時期:車爾尼、韋伯 從愛爾蘭到波希米亞:菲爾德、胡梅爾、卡爾克布雷納、莫謝萊斯 浪漫主義以及浪漫主義的規矩 肺結核、浪漫派、詩人:蕭邦 雷鳴、閃電、蠱惑、性感:李斯特 老琶音、沙龍音樂家和對美國的滲入:塔爾貝格、梅耶、赫爾茨 其他沙龍音樂家和八度《革命》:普萊耶爾、德賴蕭克 兩個敏感的鋼琴家:阿爾坎、亨澤爾特 第一個美國人:戈特沙爾克 德高望重的鋼琴家:孟德爾頌、哈雷、克拉拉‧舒曼 暴君和理性主義者:畢羅、戈達德 神父的孩子們:賴內克、陶西格、門特、奧赫、里維-金 來自東方的霹靂:安東‧魯賓斯坦、尼古拉‧魯賓斯坦 法國式的乾淨、精確和典雅:聖桑、普朗泰、普尼奧、里斯勒 李斯特的門生和萊謝蒂茨基的門生繼承大業:萊謝蒂茨基、舒爾霍夫 大天使降臨人間:帕德雷夫斯基 小巨人,以及李斯特製造的其他巨人:達爾伯特、羅森塔爾、紹爾、約瑟菲、格雷夫、弗里德海姆 萊謝蒂茨基集團中的某些人:加布里洛維奇、弗里德曼、莫伊謝伊維奇 蕭邦巧匠,佛陀和其他人:帕赫曼、戈多夫斯基、格蘭傑 女士們:卡雷尼奧、艾西波夫、蔡斯勒 鍵盤旁的作曲家們:阿爾貝尼斯 鍵盤旁的浮士德博士:布索尼 完美有加:霍夫曼 清教徒:拉赫瑪尼諾夫 當時的幾個頭牌明星:鮑爾、萊維納、科爾托、薩馬羅夫 新的哲學,新的風格:普羅科菲耶夫、蘭多芙斯卡 再造了貝多芬的人:施納貝爾 浪漫主義仍在燃燒:霍洛維茨、魯賓斯坦 二十世紀諸多學派:阿勞、季雪金、塞爾金 解凍之後:吉利爾斯、李希特、阿胥肯納吉、貝爾曼 時髦的巴哈:顧爾德 兩個受到頂禮膜拜的偶像:布倫德爾、波里尼 美國製造:克萊本、波雷、古鐵雷斯、普萊亞 人名對照
  • 心中的日月[創作樂譜書]

    作者:王力宏

    踏入國語歌壇十年的王力宏,除了再次獻上好聲音、好音樂外,力宏要再送給所有支持他的fans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王力宏的第二本樂譜書,除了選錄「心中的日月」專輯中的八首曲目外,還特別收錄力宏寫給Jolin的歌曲「獨佔神話」,絕對要擄獲歌迷們的心。 雖然擁有與生俱來就令少女瘋狂的偶像氣質和外表,由於力宏的音樂才華與實力被公認並定位為創作歌手,近年來也偶有機會可以看見力宏所演出的廣告及電影,但推出樂譜書,以這等豐富又精彩的內容可以看出力宏創新、用心的程度,除了對力宏的喜愛和支持,力宏也希望能把他所創作的音樂,藉由較普及的鋼琴和吉他琴譜,讓所有人都能自行彈彈唱唱,推廣音樂的全民運動化,啟發蘊育出新的創作人才。
  • 我的歌剧世界

    作者:伊尔瑟-爱丽莎·采

    《我的歌剧世界》主要内容:在歌剧世界里,阴谋诡计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不仅在舞台上,而且在舞台后面尤其平常。剧院经理、导演和乐团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歌唱家之间的关系也极为脆弱,这些情况必须一再地进行彻底研究。每天都必须把一些新的妒忌行为从前进的道路上清除掉。大多数艺术家都是自私的,他们只想着自己应得到的好处,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图,不怕肆无忌惮地耍花招、说谎。 在歌剧院里,有许多事情都是按照几十年前遗留下来并得以保持的礼仪办的。
  • 伯恩斯坦名家谈

    作者:(美) 伯顿 (Burton.W.W.)

    莱奥纳德·伯恩斯坦是享誉世界的、集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及作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作为一位传奇式的音乐家,在音乐爱好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该书通过与伯恩斯坦一起工作过或接触过的、不同身份人的视角,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剥去偶像外衣的,作为“人”的伯恩斯坦,真实地反映出他对音乐的激情、生活的繁杂,及其晚年对于艺术创作和人生的态度。
  • 指尖下的音乐

    作者:[美] 露丝·史兰倩丝卡

    《指尖下的音乐》巨细靡遗地讲述钢琴演奏的每个细节。小至指法的运用、练习技巧的方法,大至整场音乐会的排练。另外举例分析霍洛维茨、鲁宾斯坦等名家的演奏曲目,阐释曲目设计的艺术。除了演奏技巧,书中更流露出作者面对音乐的谦卑与努力,及其顶尖艺术家的风范。
  •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

    作者:罗伯特•迪默里,Robert Dimer

    畅销全球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由知名乐评人罗伯特·迪默里担任主编,九十多位资深乐评人共同组成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不管是音乐老饕还是赏乐新人,《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都是必备珍藏。书中收录了一千零一张唱片,或许你听过,或许没听过,它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与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该书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销量已达80万册,是1001系列中仅次于《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畅销品种。 中文版根据英文第7版翻译,较之前的版本,又收录了不少大热新唱片。从外号“瘦皮猴”的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到来自加拿大的独立摇滚乐队拱廊之火(Arcade Fire),前后横跨五十多年。所收录的唱片囊括了摇滚、民谣、嘻哈、舞曲、流行等多种音乐类型。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音乐终极汇编手册。除了对唱片时代背景、内容的详尽介绍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威说明之外,精彩犀利的评论、珍贵的唱片封面和完整的专辑歌曲列表、来自各大知名音乐杂志、报刊和网站的大量珍贵高品质图片资料,都使得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这本“大部头”是对“最佳”音乐的最完整收录,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那些具有“清单狂热症”的音乐迷们所渴望的。每一个爱乐之人都应该拥有它。 ——《出版商周刊》 在这本极具吸引力的音乐指南中,你一定能找到想要拥有的每一张唱片。 ——Amazon.co.uk 我知道,你将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而且我希望,在翻阅本书时,你会再挑出一些列入你的清单——看《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之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 ——迈克尔·莱顿,《滚石》元老编辑
  • Grunge

    作者:Michael Lavine,Thurs

    This profusely illustrated tell-all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Grunge movement - which emerged in late - 1980s Seattle before taking over pop culture proper for the better half of the 1990s - covers the whole scene from a wide variety of angles.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his death, alienated, awkward, heavily eye-lined Kurt Cobain continues to sit front and centre in the arena of popular culture, as the subject of books, music, fashion, gossip, and inspiration for major motion pictures and documentaries. Together with flannel-sporting music obsessed communities emerging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from the chilly Pacific Northwest, Nirvana, Sound Garden, and Pearl Jam changed the scene with wild aggressive sounds and truly alternative records. Author Thurston Moore (of Sonic Youth) writes about the discovery of Seattle punk youth; the seminal bands that defined the movement;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subculture; the backlash of grunge; as well as the death of his longtime collaborator and intimate Cobain. In a flannel-covered rock 'n' roll tell-all book, profusely illustrated with the legendary photographs of Michael Lavine (staff photographer of Seattle-based "Sub Pop Records"), Moore describes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grunge movement and all the bands involved including.
  • Girl in a Band

    作者:Kim Gordon

  • 雅纳切克私信集

    作者:[捷] 莱奥什•雅纳切克

    1917年,63岁的雅纳切克遇到了自己的音乐缪斯,卡米拉•斯托斯洛娃,来自波希米亚的一位年轻犹太女人,自此开启了一段延续至生命终点的非凡爱情故事。这段爱情促生了雅纳切克晚期创作的累累硕果,也促生了数百封动人的情书。这些私信所承载的,不仅是他对自己最亲密的灵魂伴侣的私语,也是独属于这位音乐家诗性心灵的文学作品,更是他那些神秘音符背后的无限意义。 本书收录了雅纳切克私信的精华,还原了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呈现出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真实面貌,诠释了他那些重要音乐作品的缘起与内涵,特别是那首举世闻名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 这些书信所揭示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它们读起来扣人心弦,为理解雅纳切克的晚期创作投下一道宝贵的亮光。 ——《今日歌剧》 一本美好而重要的书,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会喜欢其中的故事。 ——《星期天快报》 这些信件所展现的,是一位作曲家最贴切、最坦诚的自画像。 ——《时代周刊》
  • 不朽的大提琴家

    作者:[英]玛格丽特·坎贝尔

    本书所收录的“不朽”的大提琴家,有的拥有耀眼技巧,有的深具音乐造诣,有的对曲目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有的则是对乐器的改良有所贡献。 作者Margaret Campbell参考了许多书籍文献,为数百年来大提琴家的传承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音乐史上每一位不朽的大提琴家,本书中都有详尽而客观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