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巴赫传
本书介绍“音乐哲学家”巴赫,记述其从一名“二流的新管风琴手”到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直至其音乐才华让世人公认执著于音乐的坚定信念。 -
列侬语录
《列侬语录》内容简介:1994年,当约翰·列侬入驻摇滚名人堂时,他们将其音乐贡献归纳如下:“约翰·列侬没有创造摇滚乐,也没有像埃尔维斯·普莱斯列(ElVis:Presley)或小理查德(Uttle Richard)那样,表率成为摇滚巨塔,但是他史无前例地将之发展推广,并且将社会良知灌输进去。” 这个评价应该说是中肯的。作为甲壳虫乐队的成员之一,全球最受欢迎的流行艺人之一,列侬在几十年间影响了整个流行乐坛。尽管这个乐队有时被粗暴地评论为“太过流行”,歌颂爱情的靡靡之音,迎合主流大众,然而他们的歌迷毫不介意。从成立之初,甲壳虫就受到严厉的抨击,特别是他们独特的发型和服饰,然而越是如此,他们的听众数量却越是迅速激增。 时光流逝,其他组合淡出了,而甲壳虫却没有丝毫褪色,他们经常变化音乐,提供引人入胜、思想深刻、含义丰富的歌曲。列侬始终引领并发展着这样的新风格,即使到甲壳虫解散。 作为一个独立歌手,列侬创造了一种参与社会的、内省的而同时又性灵的歌曲。他倡导了一种积极正面的未来观——这在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文化骚动中的音乐人中很少见。他的歌词常常表述了他所经历的年轻的骚动。 1940年10月9日,列侬出生,他中间的名字温斯顿得名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5岁时他的父母离异,男孩列侬被姨妈咪咪抚养,共同生活在利物浦郊区伍尔顿。16岁那年,咪咪给他买了第一把吉他。同一年,列侬组建了摇滚乐队“采石匠”(Quarryen),后来成为甲壳虫的前身。列侬是主音歌手,后来他与与保罗·麦卡特尼分享了这个职责。尽管麦卡特尼更倾向于流行乐方向,列侬写的歌比较前卫,他们俩共同为乐队创作歌曲。 -
莫扎特说话了
莫扎特的信件,耳闻目睹过他的生活的人所记录下的点滴,虽然尘封已久,经过好事者的扭曲,盗墓者的破坏,商业投机者的滥用,也不乏专家在某些领域追究探寻……和所有湮灭的文化一样,乍看上去似乎无法从中再汲取什么新鲜玩意儿。但是,只要人们稍存耐性,去翻读、琢磨,就会发现我们迄今所忽视的,就明摆在眼前。 让人耳目一新的莫扎特。弗劳希格不仅让莫扎特自己开口说话,还让他的阐释者、传记作者、亲人、朋友一一登场,重新绘制了一个多彩、诙谐而又可信的莫扎特形象,足以推翻诸多似是而非的见解和老套的看法。 -
莫扎特的成败
当社会学家碰到音乐家,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当犹太裔的社会学家倾听日耳曼音乐家的音乐,会是什么光景? 且来看看这本社会学大师写音乐大师的奇书:长寿却饱受流离之苦的埃利亚斯,用社会学来研究短寿却享尽身后盛名的莫扎特。 本书阐明了天才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是音乐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的重要作品。 这是一部音乐社会学的名作,是一本社会学大师写音乐大师的奇书,本书洞察莫扎特介乎天才与小丑间的悲欣人生的同时,也深入了社会学大师埃利亚斯广阔的思想世界。 -
斯特拉文斯基传
《斯特拉文斯基传:性格•创作•观点》通过彼得堡、普希金的影响、三个创作阶段、俄罗斯主题、戏剧创作等篇章,介绍了这位世界音乐巨匠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生涯。《斯特拉文斯基传:性格•创作•观点》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
不朽的大提琴家
本書所收錄的「不朽」大提琴家,有的擁有耀眼技巧,有的深具音樂造詣,有的對曲目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有的則是對樂器的改良有所貢獻。 作者Margaret Campbell參考了許多書籍文獻,為數百年來大提琴家的傳承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音樂史上每一位不朽的大提琴家,本書中都有詳盡而客觀的介紹。 目 錄 引 言 圖片一覽表 大提琴家傳承表 前言:大提琴的流派與發展 蝴蝶的誕生 貝蒂奧和杜波特兄弟 法國的影響 被遺忘的天才:鮑凱里尼 英國的大提琴家 德國大提琴演奏之父:羅姆伯格 德勒斯登學派 德勒斯登的影響 「大提琴中的帕格尼尼」:謝爾瓦斯 比利時與荷蘭 「大提琴中的沙皇」:達維多夫 關於波希米亞 「大提琴中的薩拉沙泰」:包佩 「大提琴大師」:皮阿蒂 兩個高峰:克林格爾和貝克 英國的環境 「有規律的自由」:卡薩爾斯 歐洲的先驅 橫越大西洋:塞爾蒙德 「皇冠上的明珠」:費爾曼 最後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皮亞季果斯基 獨特的景觀 多才多藝的行家:格林豪斯和羅斯 義大利四重奏 女性大提琴家 法國的傳統 選擇美國國籍 來自俄國的天才 日本奇蹟 英國的遺產 延 續 俄國大提琴家 一位精力充沛的俄國人 必要的藝術 斯堪的那維亞和歐洲 「只要精彩就夠了」 羅斯的學生們 日落的絕響:杜普蕾 尾 聲 參考書目 人名對照 大提琴家編年表 -
甲壳虫
《甲壳虫:最后的巡演》是对甲壳虫乐队终极世界巡演内幕的详细记录,以乐队官方摄影师罗伯特·惠特克提供的大量图片和口述资料为主要内容。《甲壳虫:最后的巡演》收纳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包括许多以前从未发行过的照片,记录了这场轰动一时的巡演。巡演从德国汉堡开始,因为乐队早年在那儿举行过许多传奇性的演出。在汉堡,他们举行了一场令人无法忘怀的精彩演出。在此之后,他们并没有按预定行程抵达日本,而是在阿拉斯加做了一次计划外的停留。在日本演出开始前,乐队由于安全原因被迫困在宾馆中。而在巡演的最后一站——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乐队无意间冒犯了该国领导人的妻子伊美黛·马克斯,这让整个演出几乎变成了一场噩梦。惠特克与列侬、保罗、乔治以及林戈的亲密接触,让他的镜头能很好地捕捉到他们的个性,以及在巡演的压力下仍然不失幽默的性格。这些资料也记录了在乐队事业转折时期,乐队成员们更为深沉的内心世界。 -
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位早熟的音乐天才,四岁学琴,六岁便在欧洲举行了一次旅行演出,所到之处,都引起了轰动。本书作者在占有充分资料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文学手法,创作出了一个饱满的艺术形象,再现了莫扎特的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魅力。读过本书的读者相信都会难以遏止它所引起的心灵上的颤动和对这位乐圣的深沉、真挚的爱! -
弗雷德里克.肖邦
本书介绍了音乐家肖邦的艺术生涯。具体内容包括:一个神童的学习年代、告别和到达、新的生活圈子、最后通牒、岛——白日梦、共同生活等。 -
普罗科菲耶夫
《普罗科菲耶夫》内容简介:普罗科菲耶夫是原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 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2)、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复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3)、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
鋼琴怪傑顧爾德-天才的狂喜與悲劇
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一九三二∼一九八二〉是一位音樂天才。一九五五年以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錄音舉世聞名。顧爾德不僅是傑出的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而且也在樂評、散文、哲學、表演及製片的領域,綻放光芒。顧爾德的熱情深具感染力,他的幽默感充滿童趣,他的觀念華麗耀目,在在向世人展現音樂的嬉戲力量。 顧爾德的魅力迷倒眾生,但是他的內心卻騷亂難平。他經常抱怨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找過無數醫生,倚賴藥物甚深。他是晝伏夜出的隱士,總是與人保持距離,並且終身未婚。他歷經長期的身心煎熬,五十歲就因中風而去世。 顧爾德的一生,讓人對天才這個現象提出許多問題。到底是古怪的行徑益發顯出天才的與眾不同?或者天才的行徑必會異於常人?天才生來是否為了更高的理想服務,而本身的個性卻有殘缺? 本書作者奧斯華是精神病學教授,曾與顧爾德合奏室內樂,彼此是相識相知二十五年的好友。在這本傳記裡,作者不僅淋漓盡致地重現顧爾德集天才和怪癖於一身的精采人生,還詳實地揭露了他奪目成就背後的力量與矛盾,全書敏銳深刻、難得一見。 -
俄罗斯音乐之魂
这是一本为古典音乐爱好者,尤其是为喜爱柴科夫斯基作品的读者所写的书。内容丰富而充实,包括了柴科夫斯基的生平、作品赏析、年谱、作品总目、还包括了对柴科夫斯基死因的探讨——那是一个相当使人震惊却长期被掩盖的悲剧惨案。 “我相信,我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当然,仅管那会是我早已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柴科夫斯基的预言已经变成事实。他的音乐丰富无比,把俄罗斯的艺术推向最辉煌璀璨的顶峰,也为人类艺术殿堂增添了永恒不朽的精品。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没有音乐是难以想像的,而没有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就更难以想像。 作者毛宇宽是资深音乐学者,翻译家,对俄罗斯音乐以及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更是了如指掌,研究深入。本书写得非常用心 ,可读性非常高,是一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赏心悦目,甚至悦耳的好书。 -
莫利柯奈
世界電影配樂之神艾尼歐‧莫利柯奈, 電影配樂家之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成功的人物, 他的作品,你一定聽過、哼過── 參與長達半世紀的世界電影史,左右了近500部電影的情感流動: 啟發無數電影音樂的愛好者與創作者。榮獲2007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肯定。 2011年為Morricone從事電影配樂生涯的第50個年頭 中文世界第一本Morricone現身說法的訪談紀錄,影痴樂迷的不容錯過的絕對首選, 讓瀰漫在光影中的感動樂聲,永不止息。 ◎電影配樂靈魂詩人Ennio Morricone艾尼歐‧莫利柯奈(1928/11/10 ~ ) 至今參與496部電影配樂。受古典音樂教育,畢業自羅馬音樂學院,主修小號、作曲。15歲開始學習作曲,經過各種不同音樂形式的淬煉,包括純粹音樂及流行音樂,曾經是唱片灌錄的樂團成員和指揮,也為劇場表演、電台、電視和電影譜曲。 1955年開始投入電影配樂工作,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Spaghetti Western》系列電影、《荒野大鏢客》、《狂沙十萬里》、《教會》、《鐵面無私》、《四海兄弟》、《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等,為450多部電影配樂,啟發無數電影音樂的愛好者與創作者。其中,他與義大利導演Sergio Leone的合作是最精華的時期。 1994年,榮獲美國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終身成就獎,是唯一得到這個獎項的非美國電影音樂家。2007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原話呈現大師風範 全書由對談者Monda主筆、紀錄,以Q&A的對話方式,讓人透過莫利柯奈大師所說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他的真實風範,彷彿在看一部莫利柯奈的訪談紀錄片。 莫利柯奈告訴我們的不只是他這一生和許多演藝圈重量級人物的傳聞、軼事跟秘辛,也告訴我們他對昨日、今日的音樂和電影的想法。他用輕柔和藹的聲音引領我們進入他的樂譜和「他的電影」那神祕的世界中,告訴我們成功的配樂是如何從無到有完成的,而且不只一次讓我們看到唯有藝術創作才會顯現的神奇奧秘:一個明明遠離夢想的人,卻能夠讓數百萬人做夢。 訪談內容以家庭及成長歷程為起點,談及莫利柯奈接觸電影配樂的過程、細數早期合作的導演及合作關係、對其他音樂大師的看法、回顧荒野系列電影及新天堂樂園的配樂過程、何謂完全音樂家、對生命及生活的看法、靈感與創作……等內容。訪談日期自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止。 -
布鲁斯之声
《布鲁斯之声》收录了对于一些布鲁斯音乐先锋们,包括马迪·沃特斯、小沃尔特、吉米·瑞德以及其他布鲁斯运动中的领军人物的长篇访谈。在这些访谈中,音乐家们不仅谈及各自的生活和时代,也对自己的音乐成就进行了深度讨论和分析。每篇访谈都记录了布鲁斯音乐人的声音,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在音乐上取得的影响和成就。这些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访谈最初都是刊登在《动感布鲁斯》杂志上的,之前从未被整理成书。 -
蒙特威尔第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本人及其作品正引起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的关注。自1834年卡尔·冯·温特费德重新发掘17世纪早期意大利音乐的价值到本世纪初,音乐学家始终把严谨、求实、科学地研究该作曲家及其作品视为己任。最近几年,更是出现了“蒙特威尔第的复兴”。但与人们对蒙特威尔第怀有的浓厚兴趣相比,介绍此位作曲家生平的德语书籍却十分缺乏。本书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想了解蒙特威尔第吗,就打开这本书吧! -
商鞅评传
本书是美国1960年代摇滚女王珍妮丝•乔普林的传记。 从德州小镇亚瑟港到旧金山的海特—艾什伯利,从温馨的小咖啡馆到热力十足的演唱会,从熠熠星光的环球巨星到陨落好莱坞旅馆的悲惨结局……这是一个才华洋溢,却又深受其才华之苦的不朽女星,如何以她的生命拥抱摇滚乐,试图从所处年代和公众形象中寻找自我的炽热故事。在作者流畅而简约的笔触下,我们看到珍妮丝是如何由丑小鸭蜕变为一个引领时代的女性、无法无天的叛逆分子、蔑视传统的异议者和一个不折不扣的歌唱者;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她已成为战胜逆境的胜利的象征。 这本受到高度期待、瞩目与喝彩的经典传记,是其好友麦拉•弗莱曼(Myra Friedman)用充满情感、却又不失观察与理智批判的笔触写就的。作者运用戏剧化的观察力,深入剖析才华洋溢的珍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和那个塑造她成为摇滚女王、拥有显赫名声的混乱时代。作者从珍妮丝反叛性格的青少年时期谈起,深入剖析她的忧郁重重的内心挣扎,并翔实记述了她如烟火爆发、昙花一现般的演艺事业与殒落生命;掩卷之际,不难理解为何“看她的演唱会就像往脊椎里打进一剂春药”,即使没有听过珍妮丝• 乔普林的音乐,也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仿佛用尽生命力量的歌唱与嘶吼。 本书除了让人得以一窥珍妮丝•卓普林的灼热心灵与那个激荡年代,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她一生事迹,一窥六○年代末期已成为极度成熟产业、且臻于巅峰的摇滚唱片界,其商业运作的模式与媒体连动,以及其中反映出的种种社会文化意义。 本书被誉为经典传记,在台湾翻译出版后很快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本书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提名 曾获选《时代》杂志年度十大非小说类图书 “这是目前最好的摇滚书之一……《活埋蓝调里》无疑是部杰作,也是最能传神地忠实于珍妮丝真实面貌的作品——甚至,对于明星心态的研究,作者的成就实无人能及……我认为本书超越了诺曼•梅勒所写的过于形而上的《玛丽莲》。 ——《滚石》 “字里行间充满同情与智慧,有时穿插了最严厉的批评,《活埋蓝调里》是一本诚实描写偶像乔普林的书……也是最好的摇滚书。” ——《时代》 “文字精彩、壮观、直接冲击情绪……关于珍妮丝的事,本书几乎无一遗漏……见书如闻其人,更确切地说,仿佛耳边就听见她的笑声。” ——《纽约时报》 -
童年
特殊的年代,总是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上,会被时代挑选出特殊的人物……1980,狂飙飞扬的台湾,歌坛引燃一股关于黑色的旋风,迄今。有人说他是情歌圣手,有人说他是解剖社会的手术刀,也有人说他是台湾的音乐教父。他的歌,影响人们的,不仅仅在于自由主张的旋律或引动心灵的感性,不仅仅缔造一种崭新有力的人文与社会气象,更重要是像一只魔术师的手,推开了缺乏想像的陈腐之门,带领我们前往一个�望台,奔跃于开阔的无限时空。而融合诗人与歌手,思索者特质的他,历经了,恋曲 1980或是 1990 ,2000……历经了,许多人与事,与城市,以后,在这记忆快速消逝的年里,这一次,他要带领我们回到――你我共同的童年。 -
顶尖对手・男人卷(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披头士与滚石)
本书包括两部分:《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围绕古巴导弹危机事件,讲述了“自由、平等”的美国梦与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梦想的较量。《披头士乐队与滚石乐队》,同是流行音乐,两大乐队为了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强烈关注,走向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宁静与狂放、优美与怪诞,两种不同审美意向在震憾人心的高分贝的摇滚乐中得到宣泄。 -
一个音乐家的无穷多样性:列奥纳德·伯恩斯坦传(附赠CD)
列奥纳德・伯恩斯坦(1918―1990)是著名的百老汇戏剧作曲家,又是伟大的交响乐和芭蕾舞曲的作曲家,杰出的指挥家,同时他还在大学开设讲座并将之制作成电视节目发行,因而又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一个人所有可能的音乐天赋都集中于伯恩斯坦一身,因而他的精神和音乐的多样性是十分罕见的。对伯恩斯坦来说,没有严肃音乐和轻音乐的区别。他在谈到自己音乐的“无穷多样性”时说,“对我来说,所有音乐都是严肃的。”本书的作者,德裔以色列人彼得・格拉顿维茨即是伯恩斯坦的挚友,又是著名的音乐学和音乐史学者。因此,这本展示伯恩斯坦伟大一生的书,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亲切感。伯恩斯坦一生非常热爱和激赏东方闻名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态度,而这本书可以说正是中国的爱乐者与这位西方音乐最杰出的代表相遇的桥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