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
-
古斯塔夫·马勒
本书是一部传记,却有比通常意义上的传记更多的内容。作者将作为人和艺术家的马勒置入所处的时代和所生活的社会中,对马勒的出身、家庭、教育、事业,他的精神生活和心路历程进行考察,介绍了也评述了他的生平、作品及创作道路,从而使读者更全面地认识马勒。更重要的是,作者突出地指出,作为音乐家的马勒是一位勇敢的革新者,他远远地走在了他的许多同时代音乐家的前面。马勒的无穷追索、寻觅和探究,他的怀疑和焦虑――这一切使他成了一位未来的同时代人。 -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
本书是关于著名音乐人鲍勃•迪伦的传记。鲍勃•迪伦是现代流行音乐界无比重要的艺术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星,一位非凡的现场表演家,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形象,也是他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歌曲创作人。鲍勃将诗化歌词引入流行音乐,从而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格。 作者以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写作,并与鲍勃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人物都建立了联系,并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进行了新的专访,从而清晰地描绘出鲍勃人生的每一个方面。 -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2000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打破首奖连续空缺两届的局面,成为开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和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此后,他留学德国继续深造,并成为第一位签约DGH昌片公司的中国钢琴家,迄今已录制发行七张CD和一张DVD。 2001年,李云迪便开始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成为世界各大音乐厅、音乐节争相邀请的宠儿。与他合作过的交响乐团包括:柏林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等国际一流乐团;与他合作过的指挥有小泽征尔、列文、普莱特涅夫等音乐大师。 如今,李云迪被西方媒体誉为继波利尼、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钢琴大师之后的“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钢琴演奏家中最受推崇的东方钢琴家之一。 李云迪是中国制造的钢琴神话,在获奖之前,一直在四川和深圳接受钢琴教育:他四岁学习手风琴,七岁改学钢琴。最初的启蒙教师没有一位名师,甚至还有钢琴名家说他的手太小,认为练下去没多少前途。他也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 一切的一切都让李云迪和未来的钢琴大师挂不上钩,然而他却以超常的音乐领悟力,坚持不懈的全家努力与付出,以及默默无闻但明智优秀的老师们的悉心培养,在多种社会资源的支持下脱颖而出。 他的成长让人们看到:在中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凭着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凭着李云迪自身的刻苦,终于成就了西洋古典音乐的中国神话。 中国有2000万琴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以从李云迪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借鉴:你不一定要成为钢琴大师,但你应该成为一个自信、坚持、活出自我、精彩、乐观的人。 本书作者是李云迪及其家人首次认可的传记撰写人,掌握了许多过去从未披露的材料和图片,从音乐和励志的角度阐述了一个成功者的成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没有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行为,只有必要的严厉和行为管理万式。相信许多家长和孩子能从其中获得启示。 -
霍洛维茨之夜
认识与了解我们人类的伟大人物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即使轶闻趣事也包括在内。约翰·济慈写道:“莎士比亚写‘生存还是毁灭,的时候坐在什么位置?知道了这一点堪称一大赏心乐事。”这本书是大卫·杜巴尔观察符拉基米尔·霍罗维茨的真实记录。霍罗维茨是性格复杂的人和别具一格的音乐家,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作者有幸结识了他,并同他交往了三年半。现在,作者带领我们走进霍罗维茨的世界。 就广义的公众而言,霍罗维茨是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的最后代表。他的死不仅仅意味着那个时代的终结。他是源于李斯特和鲁宾斯坦的那个伟大传统的巅峰。这种钢琴演奏观念植根于浪漫主义的文献本体,融合了肖邦的诗人气质和舒曼的激情天才,以及李斯特出神入化的音乐造型能力。本书开始部分是霍罗维茨传略,写到开始退隐的1953年为止。本书是作者和霍罗维茨三年半交谈的提炼与精华,这些谈话都保存在笔记本和录音带上。 -
肖邦传
该书综合各国肖邦专家的研究成果,基于肖邦在波兰和法国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的众多史实,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完整的肖邦的故事,被视为权威传记。 -
伟大作曲家的生活
在这本非常成功的新版中,哈罗尔德·C.勋伯格通过一连串引人入胜的传记性篇章,将作曲家——从蒙特威尔第到20世纪90年代的调性作曲家——逐一做了介绍。作者认为, 音乐是一门不断演变的艺术,没有哪个天才(无论他有多么伟大)不曾受到其前辈的影响。在这里,伟大的作曲家是作为一个人来呈现的,他们生活着,并与周围的现实世界发生着联系。 勋伯格把读者带到一个更近的距离去了解这些作曲家们,进而更加理解他们的音乐。为此,本书把叙述重点更多地放大作曲家的生平细节上,而缺少对音乐作品做技术分析。 本书把“严肃音乐”所有重要人物都囊括其中——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肖帮、威尔第、瓦格纳、马勒等等。作者将他们的生平编织成一幅其细节和逸事都很丰富的织锦。此外,还有些章节讲述了民族乐派,对维也纳的施特劳斯家族、阿瑟·萨利文爵士、奥芬巴赫等人的所谓轻音乐也有涉及。在此新版中,勋伯格对后来的序列音乐作曲家、极简抽象主义作曲家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新闻性主义作曲家都有清楚的描述。 本书没有改变的其基本特征——始终给所有的音乐爱好者带来阅读的乐趣,自始至终引人入胜,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始阅读。 -
只是孩子
「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 「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 這是關於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紐約從相遇到相愛, 從日日掙扎、絕不放棄到各自勇敢站上舞台的傳奇故事 她的歌聲簡單有力,震撼了一整代人,開啟了搖滾革命 她的文字坦白細膩,寫活了一個終生摯愛卻無緣相守的人, 這是佩蒂獻給終生愛人的情書,也是她向純真熱情的紐約致敬之書。 榮獲「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 《出版人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村聲雜誌》年度最佳出版品、《People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1989年3月9日,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終生好友也是曾經的愛人羅柏.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走了,佩蒂在好友臨終前,答應他有一天要寫下兩人二十歲在紐約相識相戀並投身創作,掀起時代風雲的故事。 但失落的疼痛,讓佩蒂難以下筆。她停頓了十年。 2000年,佩蒂終於提筆開始寫,整本書開始於兩人愛的故事,結束於生死道別。全書也是向六○年代七○年代的紐約文化致敬,在那裡,在那個充斥富人、窮漢、騙子及壞人的大雜燴城市裡,兩個年輕藝術家,像童話故事裡的孩子一樣在紐約受磨難並成長,她們攜手走向成名,走向創作的巔峰。 2010年1月,歷經二十年的跋涉,本書終於出版。立即橫掃全美排行榜,包括紐約時報、出版者周刊、獨立書商協會、波士頓環球報、北加州獨立書商協會、今日美國報、丹佛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這位搖滾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這回用文字,寫出純真追求者的內心,正如她在書末所說:我把我們的故事說出來,完成我的承諾。這不是一個成名或賺錢的故事,它是我們的人生、藝術、青春掙扎、希望與夢想的完整呈現。 《只是孩子》是身兼作家、詩人、搖滾歌手和藝術家的傳奇人物佩蒂.史密斯首部回憶錄,評論家和讀者一致推崇本書是繼2004年巴布.狄倫《搖滾記》之後最偉大的搖滾歌手回憶錄。本書內附佩蒂.史密斯及羅柏.梅普索普的珍貴攝影及創作照片。 -
维特根斯坦之家
维特根斯坦家族为20世纪贡献了一位偶像级的大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作为这个维也纳显赫家族的叛逆,路德维希最终却使维特根斯坦这个姓氏举世闻名。他的巨大声誉,似乎遮蔽了他那些同样非凡的哥哥姐姐的故事,包括那位享誉乐坛的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保罗和路德维希究竟成长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他们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家族渊源和家族相似?本书讲述的正是保罗、路德维希和他们的姐姐赫尔梅娜、格蕾特以及其他亲友之间的故事。这是一个音乐之家、冲突之家的真实故事,也是一部人间悲喜剧,一部家族兴衰史,贯穿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可谓那个大时代的象征和缩影。 编辑推荐 谁会将自己拥有的巨额遗产全部放弃,同时拟定一份能使自己永不再获得财产的严密协议?谁会仅凭一只左手,在钢琴上演奏需要十指才能完成的乐曲,并巡演于世界舞台?谁能邀请克里姆特为其画像?又有哪个家族能将勃拉姆斯、约阿希姆、理查•施特劳斯等音乐家请至自家的音乐厅中,共享一流的私人音乐会? 世界上有许多的显赫家庭,而如此显著地将财富、音乐、哲学、怪癖、品位糅合在一起的,爱恨交织、悲喜交加、既荣耀又悲惨、既犹太又雅利安的,或许只有维也纳的维特根斯坦之家。 亚历山大•沃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演绎了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及其家族的传奇乐章。 名家评荐/媒体评论 这本书中的故事如此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而它却从未以这种方式被讲述过,这真是令人惊讶……很难想象另一种叙事,能够呈现这般的流利、机智、风趣和细致入微。 ——《文学评论》 一部糅合了真实发现与精彩故事的作品,一部令人难忘的传记,难以被人忽略。 ——《伦敦晚报》 沃非常熟练地整理着大量有关财富和心理的复杂事物,而又从不妨碍到对核心人物之故事的描述。他的写作很敏锐、自信且丰富多彩,这本书读来是一种阅读享受。 ——《电讯报》 即使是在一百年前引人注目的维也纳,维特根斯坦家族也因其宿命般的古怪脱颖而出……沃使我们对他所描述的每一页中那些有教养的怪人、知识分子、博爱者和厌世者们的轶事目瞪口呆。 ——布鲁姆伯格 绝妙!令人惊叹的著作,将令人敬畏的学识……与对荒诞的观察完美地融合起来……读来令人心智愉悦,理应让更多读者知晓。 ——《独立报》 -
迈尔斯·戴维斯自传
爵士大师迈尔斯•戴维斯逝世20多年来留下的唯一自传! 从13岁时得到生命中第一支小号起,迈尔斯就认定爵士便是他的命运。他在19岁时就已经和当时的爵士大师“大鸟”和“眩晕”同台;23岁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正式确立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爵士风格。他从不沉溺于已有的音乐曲调,也不在乎评论和观众是否买账,他的一生只在乎创新,接连缔造了冷爵士、硬波普、调式爵士、融合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即使后浪不断推来,但几次音乐潮流的带领者依然是他。如果没有迈尔斯,爵士乐必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 而迈尔斯的人生也同他的音乐一样,传奇多变——他曾深陷毒瘾4年之久,又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克服毒瘾,从泥沼走向巅峰。他曾深受疾病困扰,沉寂6年之久,55岁时却突然复出,再掀乐坛风云。他荣获9座格莱美奖杯,含1次终身成就大奖,却在颁奖现场公然质疑格莱美的种族偏见。他受邀白宫宴会,却敢在面对不礼貌的待遇时当场翻脸:“我这一生做的事,就是将音乐潮流改变了五六次。那么你呢?” 迈尔斯是爵士乐辉煌时期的最好记述者。他回忆起和“大鸟”、“眩晕”、蒙克、科川、明格斯等多位爵士界风云人物的深厚友谊,牵扯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芭芭拉•史翠珊、萨特、里根等各界名人的八卦逸事,漫谈几十年乐坛风云,让人唏嘘不已。 在这本传记中,迈尔斯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你道来他的传奇一生,有关音乐和大师;有关社会万象;有关人生巅峰和低谷间的绝望、意志、奇迹;有关那个令人不断回望的传奇时代。 -
我的约翰
作为流行音乐史上的巨星,约翰·列侬的影响力早已远远超过流行音乐的领域,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组建的披头士乐队、他的音乐、他的生活,以及他被枪杀的结局,成为长久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震撼了整个世界。然而,这位巨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表现是怎么样的?他在幕后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我的约翰》从列侬曾经最亲密的爱人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约翰·列侬。 辛西娅·列侬是约翰·列侬的第一任妻子,是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披头士乐队最近距离的见证人之一。早在艺术学院的时候,她就邂逅了约翰·列侬,他们的爱情与披头士乐队的兴起同步,整整跨越了披头士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年。 自从1980年约翰在纽约被枪杀后,辛西娅对接下来的很多事件都保持了沉默。在本书中,她第一次披露了披头士时代那些鲜为人知、引人入胜的往事,而且原原本本讲述了她和约翰·列侬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了这位传奇巨星温情与冷漠的两面。辛西娅是一个非凡的经历者,她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约翰·列侬。 -
上车走人
《上车走人:与黑旗摇滚在路上》是亨利·罗林斯同“黑旗”一起上路的形象记录,详尽记载了他与这支当代最重要的摇滚乐队催人泪下的英勇历程,全景式地记录了罗林斯从1981年加入乐队到1986年乐队解散期间长达6年的“尽责之旅”。这部由罗林斯的巡演笔记演变而来的传记,是他用最生猛的率真坦白和锐利的幽默惰怀织就的编年史,期间遍布过于热心的歌迷、好斗的警察、穷困潦倒和彻夜奔忙。 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如火如茶的朋克勃发期,“黑旗”在音乐和意识形态两方面都是绝对的先锋——他们坚持了一种大多数乐队难望其项背的坚决的独立精神和行为准则。 Rohns是“黑旗”的焦点并由此而成为多数歌迷崇敬或敌视的对象。在场场骚乱之中,罗林斯始终留存着他的笔记,那上面记录着种种事件和他的思想。 《上车走人》敏锐而发人深省,也颇具黑色幽默本色它是对一支界定了一个时期音乐和姿态的乐队的深人探视,一种引人人胜的探视。 -
帕格尼尼
本书是帕格尼尼的传记,详细叙述了他丰富而跌荡起伏的一生,以详实的资料(包括很多为人遗忘的文献和鲜见的图片)和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帕格尼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情节起伏就像观赏西区柯克的悬疑电影。 -
请宰了我
这部《请宰了我:一部叛逆文化的口述秘史》采用最真实、最生动的口述体方式,由当事人回忆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朋克、地下音乐潮流,包括“地下丝绒”、吉姆·莫里森、伊基·波普、戴维·鲍依、纽约妞乐队、帕蒂·史密斯、雷蒙斯乐队、性手枪乐队等乐队及明星人物的叛逆、自毁。充斥着性、毒品、酒精、离经叛道,既是带动文化浪潮的音乐天才,同时,又是十足的混蛋生活。与此同时,这部口述秘史还涉及上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著名的文化先锋人物,如安迪·沃霍和他的“工厂”、约翰·辛克莱、马尔科姆·麦克拉伦,讲述了他们如何制造了60至70年代的众多新文化事件及明星人物。 -
Just Kids
Smith's beautifully crafted love letter to her friend Robert Mapplethorpe functions as a memento mori of a relationship fueled by a passion for art and writing. Her elegant eulogy lays bare the chaos and the creativity so embedded in that earlier time and in Mapplethorpe's life and work. -
灿烂涅磐
柯特·科本美国摇滚乐队nirvana的主唱和吉他手。1967年1月14日生于美国华盛顿洲的边缘小城阿伯丁。1994年4 月8日尸体发现于西雅图,法医验为了3日前自杀。 “不要离开,我已经发现了涅槃。”柯特·科本曾这样说过。枪口抬起来,柯特死了。长夜漫漫没有人真正为他欢呼过。他在孤独中伫立,灵魂在呐喊中升华。他的呐喊是何等的撕心裂肺,柯特,他有永不妥协的傲骨。在这个世界上,当反叛只剩下苟延残喘,柯特勇敢地站出来。他孤注一掷,注定的是失败,放下吉他,在音乐中忘却的痛苦又扑面而来。毒瘾带来的变本加厉的病痛终日纠缠不息。最终,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对音乐的激情。 -
郎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这是一部梦想之书。一出生就被指派了命运,要实现父母因“文革”而受挫的音乐梦想。从沈阳,到北京,到美国,最后赢得整个世界。郎朗的故事,有关梦想的诞生,梦想的接力,梦想的执拗,梦想的成真。然后一个梦想开出许多个梦想。 这是一出家庭戏剧。天才的儿子,执著的父亲,温良的母亲,牺牲了家庭的天伦之乐,牺牲了父亲的工作,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只因为对于郎朗天资的信念。这份近乎偏执的意志,终究冲破世俗罗网,铸成灿烂的传奇。 这是一段音乐旅程。从琴谱到指尖,从练琴房到竞赛场,从中国音乐的摇篮到大师云集的新大陆,从辉煌的音乐厅到非洲村落,郎朗的音乐,超越了童趣,超越了竞赛,超越了表演,化为心灵的桥梁,筑建起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 -
贝多芬传(插图珍藏本)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主精神取胜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类的生存状况渐趋舒适:“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真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时下己稍显疏阔,但是,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忧患还是需要我们直面的人生课题,故贝多芬的榜样于我们仍能有所感悟。 文史学家朱东润先生推许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为世界三大传记之一,不失为值得一读的好书。 译者傅雷先生所作《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自称是“一件越俎的工作”,实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本传相得益彰,当可相并进入二十一世纪。 -
活埋蓝调里
本书是美国1960年代摇滚女王珍妮丝•乔普林的传记。 从德州小镇亚瑟港到旧金山的海特—艾什伯利,从温馨的小咖啡馆到热力十足的演唱会,从熠熠星光的环球巨星到陨落好莱坞旅馆的悲惨结局……这是一个才华洋溢,却又深受其才华之苦的不朽女星,如何以她的生命拥抱摇滚乐,试图从所处年代和公众形象中寻找自我的炽热故事。在作者流畅而简约的笔触下,我们看到珍妮丝是如何由丑小鸭蜕变为一个引领时代的女性、无法无天的叛逆分子、蔑视传统的异议者和一个不折不扣的歌唱者;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她已成为战胜逆境的胜利的象征。 这本受到高度期待、瞩目与喝彩的经典传记,是其好友麦拉•弗莱曼(Mara Friedman)用充满情感、却又不失观察与理智批判的笔触写就的。作者运用戏剧化的观察力,深入剖析才华洋溢的珍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和那个塑造她成为摇滚女王、拥有显赫名声的混乱时代。作者从珍妮丝反叛性格的青少年时期谈起,深入剖析她的忧郁重重的内心挣扎,并翔实记述了她如烟火爆发、昙花一现般的演艺事业与殒落生命;掩卷之际,不难理解为何“看她的演唱会就像往脊椎里打进一剂春药”,即使没有听过珍妮丝• 乔普林的音乐,也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仿佛用尽生命力量的歌唱与嘶吼。 本书除了让人得以一窥珍妮丝•卓普林的灼热心灵与那个激荡年代,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她一生事迹,一窥六○年代末期已成为极度成熟产业、且臻于巅峰的摇滚唱片界,其商业运作的模式与媒体连动,以及其中反映出的种种社会文化意义。 本书被誉为经典传记,在台湾翻译出版后很快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本书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提名 曾获选《时代》杂志年度十大非小说类图书 “这是目前最好的摇滚书之一……《活埋蓝调里》无疑是部杰作,也是最能传神地忠实于珍妮丝真实面貌的作品——甚至,对于明星心态的研究,作者的成就实无人能及……我认为本书超越了诺曼•梅勒所写的过于形而上的《玛丽莲》。 ——《滚石》 “字里行间充满同情与智慧,有时穿插了最严厉的批评,《活埋蓝调里》是一本诚实描写偶像乔普林的书……也是最好的摇滚书。” ——《时代》 “文字精彩、壮观、直接冲击情绪……关于珍妮丝的事,本书几乎无一遗漏……见书如闻其人,更确切地说,仿佛耳边就听见她的笑声。” ——《纽约时报》 -
披头士(上下册)
这是一本迄今最为深刻而生动的乐手传记。施皮茨带我们沿着便士巷走向草莓田,走向德国汉堡,就是在那里,在肮脏贫穷的红灯区、暴力与安非他命药片之间,“披头士”真正成为了“披头士”。读着这本书,我们仿佛置身麦卡特尼的起居室,亲睹约翰与保罗开始一起写歌;仿佛亲身来到利物浦热气蒸腾的“洞穴”俱乐部,“披头士”出现之前,那里一度是爵士乐的一统天下;我们仿佛亲眼看到林戈加入乐队成为鼓手那天晚上的后台;仿佛来到那些破旧的德国脱衣舞俱乐部,看到乔治谎报年龄才得以让“披头士”登台表演;仿佛随成名之前的“披头士”一起走上那些荒凉的苏格兰小镇之间孤寂的巡演旅程;仿佛来到艾比路录音棚,看着那个名叫乔治.马 丁的年轻制作人把他们纳入自己庇护之下;仿佛亲眼看到艾德.沙利文秀如何令美国陷入快乐与疯狂;这是一场不断向上向前的旅程:排行榜上的节节攀升,他们从希叶体育馆来到旧金山,经历伦敦的夜晚与印度,他们横贯果酱天空,穿越宇宙——走过了这所有的路途,他们终于来到“屋顶演唱会”,经历那音乐与欢笑的最后时刻。 -
生活在音乐中
本书是巴伦博伊姆自传,首次译为中文出版。巴氏为中译本作序如下: 我极其欣慰地获悉,我的《生活在音乐中》一书将要在中国出版。过去的50年间,中国的音乐家和公众对于古典音乐显示了深厚而又广泛的兴趣,这是音乐所具有的普世意义的又一例证。 对音乐的喜爱与领悟,是不分种族、社会或地区的。领会音乐需要人的灵性与探究。而探究的精神,事实上是追求任何学识的先决条件。 我人生的前65年,整个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并且深为它的能力感到迷惑,它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关于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与中国读者分享我的音乐人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无穷的愉悦与满足。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2007年7月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