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丝绸之路
-
空间的敦煌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
-
仙那度
“仙那度”(Xanadu)是西方文化中对元上都的称呼。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在一个夏天梦到马可·波罗描述的忽必烈的宫殿,于梦醒后写下抒情诗《忽必烈汗》,使“仙那度”成了一个象征华美与富饶的西方著名文学意象。1980年代,还是大学生的英国知名历史作家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出于从小就有的对仙那度和冒险的憧憬,利用暑假时间,踏上了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仙那度“朝圣之旅”,而这本书就是关于这次巡礼的游记。
这趟文化之旅从作者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求取马可·波罗所谓的“长明灯圣油”开始,到他最终把灯油倒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忽必烈夏宫遗址的土里结束,横跨了夏秋两季。一路上他不断探访《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的地点或风物,经历了一次次文化冲击与冲突,克服了一道道阻碍他达成目标的难关,因此书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与凭吊,又有对沿途现实的反思与调侃。
-
丝绸之路大历史
知名作家郭建龙2021年重磅新作!
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两千年丝路兴衰史!
中西之间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从中国出发抵达世界,从历史着眼预见未来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 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
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编辑推荐】
1.梳理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全史,展现中国在丝路历史上扮演的角色。
这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路兴衰史,完整梳理丝绸之路大舞台上与中国相关的征伐、贸易和文明交融。着重挖掘中国传世史料中的传奇故事,从中国出发,展现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兴盛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以及中国在丝路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2. 人物故事和文明交融双重叙事线索勾勒丝绸之路大历史。
从穿越地理障碍的探险家、僧人和外交家的传奇故事切入,展现中西之间纵横交错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历史上的世界格局,由表入里呈现丝绸之路上的地缘政治、信仰传播、商贸往来和文明碰撞。
3. 读懂丝绸之路的历史,预见未来的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欧亚大陆的地理构造塑造了中西之间地理通道的路线和走向,一定意义上也决定这沿途国家的历史命运和文明底色。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
劫掠丝绸之路
持续半个世纪的劫掠,
让精绝国、楼兰古城、敦煌藏经洞惊现于世;
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轮番踏上丝绸之路,
留下满目疮痍与百年纷争
◎ 编辑推荐
☆畅销佳作《大博弈》《新大博弈》作者彼得·霍普柯克又一力作。
☆精绝古国、楼兰古城、敦煌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等遗址惊现于世,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佛像,用梵文、佉卢文和汉文等多种语言写成的古卷,糅杂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丝织物、古建筑等遗迹震惊学界,让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冯·勒柯克等人不顾性命地蜂拥而至、劫掠一空。本书将把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细腻、动人心弦的笔触将带领你一步步深入这片充满离奇、荒诞、诱人传说的土地,感同身受地体验书中人物的狂热、失落、不甘、雀跃和苦痛。
☆本书让我们客观见证斯坦因等外国学者盗窃中国文物的那段沉痛的历史,揭示文物流失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引发我们在当下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思。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奥里尔·斯坦因、德国的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法国的保罗·伯希和、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人,从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城市遗迹中成吨地卷走各种壁画、写本、经卷、雕塑等。他们劫掠中国珍贵的文物,展开激烈的西域古物国际争夺战。作者汇集了这些冒险家劫掠者的历史故事,探寻他们行动的动机。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好书,可读性很强,而且语言简练优雅。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本书是一系列交织在一起的故事,讲述了高难度的冒险、间谍、忠诚、背叛、伪造、贪婪和偶尔的宽宏大量。它也涉及勇气、远见和意志。作者笔下有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阵容……他写的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
——《华盛顿邮报》
那些喜欢生动的探险者的故事,并希望对中亚国家的历史有清晰了解的人,会发现这是一本精彩至极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
丝路遗韵
《丝路遗韵大梦敦煌》主要内容:在用死记硬背与历史课肉搏的学生时代,“丝绸之路”混在一堆久远的年代、人物、事件之中,属于很少有的让人不觉得枯躁乏味的词。这个词足以促使一个未曾出过远门的少年,萌发对遥远的猜度与向往,用幻像和彩笔在不是试卷的那张纸上,为这个词作出了许多不需老师打勾打叉的解释。 对于旅游推荐类的“人生必游”的某某地方,总有一种忐忑的敬畏感。而丝绸之路,自然也该是一个人一生必须走一游的。当旅行成了间歇发作的一种神经质后,反倒对丝路之旅一拖再拖。很难说清这是种什么心理,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积淀来与丝绸之路交流,或是害怕梦圆后的失望或失落,抑或只是觉得最精彩的只适合用来最后压轴? -
榴花西来
《榴花西来:丝绸之路上的植物》就从小小花果着手,把丝路诸国和花果有关的艺术品串成珠串,作一个穿越时空长廊的掠影回顾。我们不妨来神游这条丝路。看一看千年前的东、西方人们是如何和平交往,以及对异族文化充满好奇、宽容和热爱。从长安到罗马的漫漫丝路上,敦煌、吐鲁番、撒马尔罕、拜占庭,一路流溢着唐人所唱的“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 -
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丛考
本书以四篇唐代文献为中心,兼及唐代其他相关记载,围绕“唐朝与中亚”这个重大课题,探讨唐代丝绸之路的变化,中亚诸城的方位和道里,7—8世纪中亚诸胡的政治发展,中亚诸胡与唐朝政治关系的演变,中亚诸胡、唐朝和大食之间的政治关系,唐朝在中亚支持诸胡抗击大食斗争中的作用,唐人对中亚诸胡的了解程度,汉籍记述的可信度。在研究方法上,力求以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中亚考古资料与唐代文献记载相参对,并对前人研究成果加以辨析。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本书对东方和西方的有关“丝绸之路”的古代文献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考证、研究,求得不同语种文献的相互印证,从而确认古代东西交流的史实。全书分上卷、下卷、附卷三部分,对于《穆天子传》、《西域图记》、《历史》、《地理志》等中外古籍均有详实的考证和独到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既是民族迁徙之路、军事征服之路、信仰传播之路、朝聘贡赐之路,也是富商大贾“周游经涉”之路,而不仅仅是商品流通之路。今天关注“丝绸之路”,主要是关注东西文化的交流,寻求东西文化交流的轨迹。 绪说 上卷 一 《穆天子传》所见东西交通路线 二 关于法显的入竺求法路线——兼说智猛和昙无竭的入竺行 三 宋云、惠生西使的若干问题——兼说那连提徐耶舍、闍那崛起和达摩笈多的来华路线 四 裴矩《西域图记》所见敦煌至西海的“三道” 五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关于东西陆上交通路线的记载 下卷 六 希罗多德《历史》关于草原之路的记载 七 伊西多尔《帕提亚驛程志》译介 八 托勒密《地理志》所见丝绸之路的记载 九 汉文史籍有关罗马帝国的记载 十 “宋云行记”要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系统、全面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它的出版展示了丝路兴衰的全貌,突出了丝路上的杰出人物,塑造了丝路英雄群体像,反映了西北五省区丝路文物资源的互补性,体现了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感、现场感与整体感的有机结合。各部分展览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较全面地反映我国西北地区自春秋战国时期至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和丝路文化。 -
斯坦因西域盗宝记
《斯坦因西域盗宝记》知名度很高、学术性强,如果要大众读者去读那专业性很强的考古报告,是很不现实的。笔者从大众读者阅读需求出发,将《斯坦因西域盗宝记》进行整理,保留原书中考古、探险、游记的故事情节,减低学术性,试图使大众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详细了解《斯坦因西域盗宝记》,了解这段历史。 《西域考古记》是斯坦因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它不仅字数最多,学术性也最强,在东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以及东方的西域、中亚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引用。书的名称过去也有多种,有音译作《塞林底亚》的,亦有译作《西域》或《西域考古图记》、《西域考古记》等的。 -
丝绸之路宗教研究
《丝绸之路宗教研究》版本采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新疆位于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是人类诸多文明的交‘汇点。《丝绸之路宗教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新疆自远古至20世纪上半叶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及其基本特征与演变路径。作者认为,多宗教信仰并存、多外来宗教是从古至今新疆宗教最基本的特点;统治阶级对宗教的政策(倡导、扶植或打击、排斥)是新疆宗教兴衰变化的重要原因;新疆历史上宗教信仰的几次重大变化,都与西域民族的迁徙运动有一定关系,而这种变化的结果则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
穿越塔克拉玛干
《穿越塔克拉玛干》是《西域游历》系列中的第6部。《西域游历》一书,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906――19O8年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一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西域游历》一书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从西向东包括了今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甘肃西部汉长城和烽燧遗址,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斯坦因在这些遗址所发现遗物的主要类别有雕塑,绘画,简犊文字(包括汉文、梵文、伎卢文、和田文、龟兹文、吐蕃文、突厥文、粟特文和回鹘文等),织物(丝、毛、麻、棉等),钱币,碑刻,佛经残卷,以及大量的陶、木、石、金属(金、银、铜、铁等)、玻璃、料器等质料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和兵器等。中还配有大量遗迹插图,遗址平、剖面图,还有一卷遗物图版和一卷调查地区的地图。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并基本上涵盖了前述诸多学术领域,内容十分丰富。 -
重返和田绿洲
《重返和田绿洲》记录了作者再次回到新疆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情况。 -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丝路西段历史研究》内容简介: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西北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推动中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区域史的研究;而要提高区域史研究的水平,也必须充分吸纳通史研究的成果。只有如此,方能丰富中国史研究的内容,推动中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从亚洲腹地刊欧洲是指葱岭(帕米尔)以西中国境外横穿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域以达欧洲即丝绸之路的西段。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民族、国家曾发生过频繁更迭,而这种更迭对这一区域乃至世界的文化、经济、宗教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
胡乐新声
《胡乐新声: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内容简介:“西域”是古代中国人使用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其核心则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 西域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民族的多元性、语言的多样性,使西域研究涉及历史、考古、语言、民族、民俗、艺术、宗教、哲学、文学以及人类学、遗传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门难度很高的综合性学科。正因为具备殷实充足的内涵,拥有神秘奇美的色彩,艰辛困苦的探索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惊喜,使西域研究反而充满牵魂动魄的巨大魅力,吸引了大批学者甘为这衣带渐宽,九死不悔。 可以说,西域研开凿了一条时空隧道,让我们能够沿之前往寻觅、触摸几千年来从未间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流轨迹。 -
丝绸之路研究入门
《丝绸之路研究入门》是国内第一本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编写的学术入门指导书,也是针对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从教材建设角度进行的开拓性的尝试。《丝绸之路研究入门》编撰目的是为了给刚进入硕士研究阶段的学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方法的指导,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其进入更专深的研究阶段。《丝绸之路研究入门》主要对我国的丝绸之路进行了有关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研究领域的学术史回顾、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取向、研究典范个案的介绍以及参考阅读文献的推荐。 -
The Silk Road in World History
The Silk Road was the contemporary name for a complex of ancient trade routes linking East Asia with Central Asia, South Asi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This network of exchange emerged along the borders between agricultural China and the steppe nomad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BCE-220CE), in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conflicts of these two distinctive societies. In their quest for horses, fragrances, spices, gems, glassware, and other exotics from the lands to their west, the Han Empire extended its dominion over the oases around the Takla Makan Desert and sent silk all the way to the Mediterranean, either through the land routes leading to the caravan city of Palmyra in Syria desert, or by way of northwest India, the Arabian Sea and the Red Sea, landing at Alexandria. The Silk Road survived the turmoil of the demise of the Han and Roman Empires, reached its golden age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age, when the Byzantine Empire and the Tang Empire became centers of silk cul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models for high culture of the Eurasian world. The coming of Islam extended silk culture to an even larger area and paved the way for an expanded market for textiles and other commodities. By the 11th century, however, the Silk Road was in decline because of intense competition from the sea routes of the Indian Ocean. Using supply and demand as th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the book examines the dynamics of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nomadic pastoralists with sedentary agriculturalists, and the spread of new ideas, religions, and values into the world of commerce, thus illustrating the cultural forces underlying material transactions. This effort at tracing the interconnections of the diverse participants in the transcontinental Silk Road exchange will demonstrate that the world had been linked through economic and ideological forces long before the modern era. -
The Silk Road
Highlights biological,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as well as economic exchanges on the silk road Explains the dynamics of silk road communic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rise of Central Eurasian nomad empir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edentary agrarian states Disputes the common assertion of a "silk road decline" from around 1500 The phrase "silk road" evokes vivid images: of merchants leading camel caravans over deserts and steppes to trade exotic goods in the bazaars of glittering Oriental cities, of pilgrims braving bandits and frozen mountain passes to gather scriptures and spread their faith across continental expanses. Beyond the exotica, however, this VSI will be a sketch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silk road flourished, and an essa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old-world intercultural exchange to Eurasian and world history generally. On the one hand, Millward treats the silk road broadly, as a metonym for the cross-fertiliz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s across the Eurasian continent since at least the Neolithic era. On the other, he highlights specific examples of goods and ideas exchanged between the Mediterranean, Persian, Indian, and Chinese regions, alo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exchanges. While including silks, spices, travelers' tales of colorful locales, the main focus of the book is to outline the dynamics of Central Eurasian history that promoted silk road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the role of nomad empires; and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ical, artistic, intellectual, and religious interchanges across the continent. Millward shows that these exchanges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old world that was akin to, if not yet on the scale of, modern globalization. Millward also considers some of the more abstract contemporary uses to which the silk road concept has been put. It is, of course, a popular marketing device for boutiques, museums, restaurants, and tour operators from Venice to Kyoto. More than that, however, the silk road has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used sometimes to soften the face of Chinese expansion in Central Asia, or, in the US culture wars, as a challenge to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understanding of intersocietal relations. Finally, while it has often been argued that the silk road declined or closed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Mongol empire or the opening of direct maritime communications from Europe to Asia, Millard disputes this view, showing how silk road phenomena continued through the early modern and modern expansion of Russian and Chinese states across Central Asia. Readership: Trade readers interested in the Silk Road, introductory courses in Asian history and world history, high school world history courses, museum-goers at Silk Road exhibits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