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工业设计

  • 未来产品的设计

    作者:Donald A.Norman

    本书是Donald A. Norman继《日常物品设计》和《情感化设计》之后的又一力作,讲述的是未来产品的设计,重点在于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书中对未来产品设计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方法和指导原则。 在未来,你家里的电器、你驾驶的汽车可能会忽然提出一些你不喜欢的建议,或者干脆不经过你同意而直接采取了违背你意愿的行动。你会感到被骚扰了吗?感到失去自由了吗?你是不是想收回一些控制权,可是你控制得多了,付出的劳动也就多了,那要自动化还有什么用?我们的未来是这样的吗?对未来我们有很多期望、想像和疑问。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现在就考虑未来产品该怎么设计。本书中,诺曼用幽默的语言和我们一起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未来产品的交互设计。 如果您的学习和工作中涉及自动化、机器人、智能设备、智能环境的研究和设计等,或者您需要了解未来设计的方向和趋势,这本书都会对您有所帮助和启迪。
  • 阿莱西

    作者:米歇尔・克林斯

  •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作者:Victor Papanek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贺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从历史可以看出,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 不败经典设计

    作者:[英] 凯瑟琳·麦克德莫特,[英] 希拉

    本书透过英国金斯顿大学设计史学权威,凯萨琳。麦克戴蒙(凯瑟琳麦克德莫特)和希拉蕊。贝扬(希拉里拜尔)深入浅出的文字风格,搭配全书经典设计图片对照,是最快速的设计入门。书中另附“经典设计时间轴线“,利用图表解剖设计史脉络,完整透视经典产品背后的划时代意义。 从壁纸,水壶,座椅,家具,电话亭,汽车,机车,电冰箱,电吉他,点唱机,随身听,电脑,手机,玩具机器人,笔电...,所有改变人类日常生活习性的设计物件,都是带有传奇性格的伟大创意,而这些创意背后的推手,更是学设计必须认得的名家大师。从19世纪“艺术和工艺运动“之父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包浩斯代表人物威海姆。华根菲尔德(威廉Wagenfeld),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巨擘路威。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大师柯比意(柯布西耶),好彩烟盒明星设计师雷蒙。罗威(雷蒙德洛伊)...到近代设计的苹果电脑灵魂人物乔纳森。艾维(乔纳森伊夫),设计鬼才菲利普。史塔克(Philippe Starck的),英国的极简主义大师贾斯培。莫里森(嘉柏莫里森)... ...
  • 王受之讲述产品的故事

    作者:王受之

    精彩摘要: 大凡讲到意大利设计,人们脸上都会流露出一抹轻松的微笑来。如果看到巴托里设计公司(Bartoli Desing)的作品.那微笑就会更加灿烂了。我在学院开的一门课是”娱乐设计概论”。课堂上有学生问道:“日本动漫画和美国动漫画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美国的动漫画是大军团,大公司合作的结果,目标是利润巨大的市场:而日本的动漫画是很个人化 的创作。因此更加具有创作上的个人色彩,更加具有强烈的个体风格,也更加具有市场的弹性。”我说。我想这一说法。也可以应用在美国产品设计与意大利产品设计之间的区别上。意大利设计公司都不大。往往是三两个人的组合,他们设计的作品也往往没有采用美国那种大规模企业生产的方式,而有点作坊生产的意思,批量不大.但是却讲究设计细节。巴托里的设计,走的是一条很雅致的风格路线。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的有机形式,但是色彩就丰富得多了。而且在有机形式的使用上,也更加具有娱乐色彩,更加有趣。北欧的有机现代主义,往往比较严肃,不苟言笑,而意大利的设计,却是神采飞扬,充满欢乐的。比如这个公司设计的“塔克塔门把手”(Tacta door handler,for Colombo Design)、叫“云”的可以堆砌的塑料椅子(CIoud armchar Segis 1999).不但流畅优雅.并且价格并不高。把价格低廉的塑料产品通过设计而赋予高贵的感觉,是意大利设计的突出能力。说他们“化腐朽为神奇”自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通过设计将普通的物件变成走俏的商品.则真是他们的独门功夫了。巴托里说:我们喜欢设计一些友善的、不唐突的作品,放在那里总是能够让你找到感觉,(we like to design friendly,non-obtrusive products,which you feel might always have been where you place them)。话讲得很孚实,其实要做到可不容易。巴托里设计公司是由卡罗·巴托里(Carlo Barto)在1963年建立的意大利设计公司,基本上是个家族公司。意大利好多公司,包括时装企业范思哲、普拉达等等.都是家族企业,意大利人在这方面有点像中国人。巴托里公司的设计领域很广,以家具和家庭用品为中心,也扩大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方面。他们的设计获得过很多重要的奖项,卡罗本人曾经获得米兰设计三年展的最高奖项——金罗盘奖(Compasso d’Oro),该奖在设计界就好像是奥斯卡奖在电影界的地位,显示了巴托里设计的实力。
  • 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作者:李乐山

    本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对工业设计发展的简要历史的回顾,从中读者可以理解工业国家的技术发展过程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探讨了工业设计的主要思想,从中读者可以得到启发和借鉴。 本书“准确地勾划出起决定作用的设计思想的历史轮廓,从而给未来打开了眼界”。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和机械专业的人机界面教科书,同时也是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难得的一本参考书。
  • 世纪设计提案

    作者:黑川雅之

    《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充满智慧,同时出现了很多有强烈的人性化的文章。当读者在字字珠玑中浮想连翩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浪漫遐想,它们不断冲击着我们脑海中的创意细胞。我们似乎可以透过i-MAC的透明外壳听到哈雷摩托车的轰鸣;在褶皱装的线条中领悟时尚前沿的色彩,也可以向卫星导航系统和隐形战斗机的驾驶员一样享受准确定位的乐趣;在扫描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信息中,这些创意的设计思想,放大并构筑成了我们脑海中交织的网络轨迹,使我们在一个超越文字与平面的信息宇宙中自由翱翔。 当然,在解读和翻译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难以逾越的屏障,大师们精彩的造诣往往很难用现有的语言来进行直译,而回味无穷的观点,也有可能被规范的词句所约束冲淡。我企图去突破,但有限的能力最终也无法将所有的清彩一一呈现,因此,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希望通过《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能够为中国的设计界提供一些来自于日本设计专家们的精辟见解,通过相互交流,使我们对人类未来设计的大趋势增加更多的理性认知。
  • 乔纳森传

    作者:利恩德·卡尼

    抛开苹果公司,单就设计行业来讲,乔纳森也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推动了设计行业的大变革:不再为产品增加看起来炫得多的配件,而是要去掉多余的东西。 ——陈向东 终于有一本书能够如此地接地气:它不再关注那位神一样的乔布斯,而是关注那位站在神的背后,同样具有神一样光环的乔纳森。 ——孙陶然 乔纳森•艾夫把他自己对科学、人文、艺术,乃至整个世界的感知尽数渗透进苹果的设计和审美之中,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与图腾,乔纳森之后,再无那时的苹果。 ——优酷总裁 魏明 这是第一本聚焦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的传记。乔纳森在英国学习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理论,致力于将设计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并结合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形成了独有的乔纳森式的设计理念。他将这套理念带到了苹果,帮助乔布斯在最艰难的时期完成了复兴。每个人都认为苹果的核心在于乔布斯,但镁光灯背后的乔纳森才是苹果走出困境的关键先生。 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初衷、追求简洁、钟爱白色、提高科技产品的亲和力,这些都是乔纳森灌输给苹果公司设计部门的新元素。他与乔布斯的想法不谋而合,并自始至终得到了乔布斯的大力支持。二人默契配合,最终将苹果从一家单纯的设备生产上改造成了一家以设计时尚配件的新公司,并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尊重和狂热崇拜。从这一点来说,乔纳森不仅改变了苹果公司,改变了整个设计行业,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的去世对于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最明显的表现在顾客对于苹果最新设计产品的诟病上,但这一错误的“心理定势”基于一个错误的认知:iPhone和iPad不是乔布斯设计的,而是乔纳森领导的团队设计的。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也因为有了乔纳森,才能在后乔布斯时代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 乔纳森的设计不止使得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它们也颠覆了整个行业,从音乐、手机到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和乔布斯不一样,乔纳森经常躲避镁光灯。有些害羞和温和的他,用设计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作为第一本聚焦乔纳森的书,作者里恩德•卡尼对他富有创意的生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找到了他成功的几条原则。他是无可争议的天才,他是乔布斯最依赖的拍档,他是苹果优秀产品最终的设计者。现在跟随这本他的十年设计简史,进入外人从未得见的神秘的苹果实验室,看看它的内幕。
  • 世界现代设计史

    作者: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
  • 大设计

    作者:[英]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

    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 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同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我们思忖如何插花、准备一顿饭菜或明天早上该穿什么的时候,设计便与我们不期而遇——在某种程度上,连我们自己也成了设计师。我们不断地布置或重置身边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事物,让生活看起来符合自己的理想。经过设计的空间和物品赋予我们和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它们推动了我们与物质世界的双向对话:设计在确定个人与集体身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设计:BBC写给大众的设计史》一书中,设计史学者彭妮•斯帕克给我们展示的,远远超过了一段经典设计作品的历史。本书的五个章节,引导读者穿越时空,依照时间顺序游历现代设计:从十九世纪的工业化生产;到现代设计运动,包括包豪斯及其他相关设计活动;经历简朴生活和战争时期;再到战后繁荣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最后在二十一世纪以设计参与到各种最新的活动与事件中结尾。 本书与BBC的同名系列节目相应,追溯的不仅仅是过去200年间的“设计英雄”,同时也捍卫了大机器生产和大众消费背后的民主力量。它始终围绕着我们生活环境中一个中心议题——“什么造就了好的或坏的设计”,这也是本书的出发点与归宿。
  • 素材与身体

    作者:[日] 黑川雅之

    无论是我们追求的安全感,或者是设计,都来源于万物的存在。设计是让你由内而外全身心感受得到的安心和快乐。而安全感也并不是一种概念,它是一种贯穿于我们所在的世界和万事万物中的一种存在感,在物体、建筑甚至是快乐之前,身体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得一种存在, 设计就是从此开始的。 设计就是给予材料一个形态的过程。 --- 黑川雅之 《素材与身体》是黑川雅之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以25种材料为主体的著作,配有大量材料图片和关于身体的八个概念性思考,以通俗的語言揭示出工業設計的前衛思維,是作者向「映像時代」舉起的一面反叛之旗。 黑川雅之的设计理念一直本着尊重生命和遵循材料的本性,将通过本书把他的理念带到中国,希望由此来传达生命的意义。 本书由创意生活CREATIFE出品
  • 身體評估之OSCE臨床能力鑑定

    作者:蔡秀鸞 總校閱,王采芷,黃秀麗,楊瑞珍,

    客觀的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是評估臨床能力的方式,藉由模擬臨床情境配合臨床檢驗數據或影像,可偵測傳統筆試所無法測得的臨床技巧、態度及行為。因此建立OSCE作為臨床實務考試,提升醫護理臨床專業能力,保障病人權益,進而提升照護品質。
  • 无印良品生活研究所

    作者:[日]無印良品

    本书源于“无印良品”于两年前成立的新部门“生活良品研究所”的调研。这个致力于与消费者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的家居生活品牌,从一贯的贴心理念出发事无巨细地研究消费者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习惯及特征,整理成“享受清洁”、“向往舒适的居住生活”、“与绿色同行”、“去旅行”、“常防万一”、“交心”、“享受睡眠”、“理解水”、“从‘版型‘说起’”共九个方面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无印良品所关注并理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调研以期找到更好的生活解决方案,可谓是一本实用而贴心的舒适生活方式读本。在书中,您可以学习并体验到无所不在的用心和生活智慧。
  • 日本的手感設計

    作者:《La Vie》編輯部

    手感設計之所以會成為日本設計的特色,就在於日本人將設計不只是視之為功能的詮釋品而已。設計代表了文化、便利生活的器具、成為與人或自然溝通的管道、或是讓生活因為設計中的藝術而昇華。手感是日本的傳統元素,從奈良時代的蒔繪,一直到最近紅翻的任天堂Wii都象徵了日本人所認為的──手做為五感連結的重要媒介。這本書用介紹日本設計物件的方式,從古到今打開手感設計的絕門獨活,不僅看到了日本設計的價值,也真正了解到日本的手感美學。
  • Muji

    作者:Jasper Morrison,Naot

    提倡简约设计的日本品牌MUJI于近日发布宣传品牌理念的MUJI Book。 致力于提倡简约、自然、富质感的MUJI式现代生活哲学一直受到吸引众多人的关注,其贯彻对材质、流程检视、简单化包装的坚持也是诚意十足。一直以来,MUJI的基本原则就是可持续地使用材料,同时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以合理的价格发售。本次推出的MUJI Book无疑可以让你对该品牌有更深入的了解,该书将于2010年10月26日全球发行。 This fascinating monograph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view into the inner workings of Muji,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rands leading sustainable design. A prescient advocate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the matchless utility of good design, Muji’s founding principle was to develop new and simple products at reasonable prices by making the best use of materials while minimizing thei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From a humble inaugural line of eight products nearly three decades ago, the brand now sells nearly five thousand different products in hundreds of its own stores in As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