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导演

  • 我心狂野

    作者:(美)克里斯・罗德雷

    《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讲述大卫·林奇,1946年1月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当代美国电影界的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画家、作曲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从《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的极端暴力,从《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1997)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的梦魇。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人们为他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作者:[英]达纽西亚·斯多克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容简介: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 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作者:保罗·奥巴迪亚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主要内容: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最新的一部影片(《对她说》[Parleavecelle],2002)于前一部影片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拍摄末期开始拍摄。这部影片结束时出现了一个幕布,上面写有“献给全天下所有女性”的题词,明显具有戏剧色彩的幕布让人马上联想到胡玛--玛努埃拉的朋友(《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的人物)所出演的那部戏剧。《对她说》的头片是平娜·鲍希的一场芭蕾舞剧,一个过道上有两个女人,一次次地撞向舞台上的一块隔板,她们似乎在梦魇中,无法摆脱这种盲目的运动。其中一个在向前摸索,周围有许多椅子,而一个男人正为她清除道路上的椅子,以免她被绊倒。
  •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

    作者:魏德圣

    本书是导演魏德圣在拍摄电影《赛德克•巴莱》过程中的导演手记,记录了魏德圣在《海角七号》的风光之后,义无反顾地把取之于电影的一切,再用之于电影,耗费心血制作这部鸿篇巨制的历史影片的全过程。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理想主义的电影人的圆梦之路,更可窥见一位导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困难、艰辛、琐碎与超乎寻常的压力。
  • 十年一觉电影梦

    作者:张靓蓓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内容简介:李安特别审订并唯一授权、华人电影的"光荣与梦想"、2001年《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06年《断背山》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07年《色,戒》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携首部传记磅礴奉献人陆影迷、读者、繁体版创14次印刷纪录电影人传记图书销量第一!
  • 法斯宾德的世界

    作者:(英)海曼著

    “德国新电影”怪杰法斯宾德(1945-1982)的创作空间横跨了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三个领域,其电影创作力尤其惊人。自1965年起至1982年去世为止,法斯宾德共完成43部作品,其创作力凌驾于同辈人之上,且佳作不断,屡屡在国内外影展获奖。其作品虽然颠覆了电影语言的基本序列,但通过通俗剧的形式,对观众深具魅惑力,也引起评论者的深切关注。而另一方面,法斯宾德也是一个孤独的大男孩:他喜怒无常、无耐性、报复心重、生活混乱,经常无理取闹:“惟有存在于艺术家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灵感泉源。艺术家必须成为非人与超人;他必须与我们全人类保持一种陌生而疏离的关系。”
  • 异端的影像

    作者:(意)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

    这本访谈录是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嬗变。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时任意大利驻美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朱塞佩•卡尔迪洛1969年在纽约对帕索里尼的录音采访,后由纽约大学意大利文学教授、美国意大利诗歌研究会主席、批评家路易吉•丰塔内拉整理而成。在整理这段访谈时,路易吉•丰塔内拉曾说:“听这份珍贵的录音,仿佛亲身感受到了60年代末的那些不平凡的岁月。”第二部分为著名文化记者奥斯瓦尔德•斯塔克1968年在罗马期间对帕索里尼进行的历时两周的采访,这份不可多得的访谈录从1969年出版以来,成为研究帕索里尼的著作引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 一个导演的故事

    作者:安东尼奥尼

    这是世界级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一本笔记小说,其中充满真知灼见和睿智的光芒。这些“速写”并非毫无关联的杂记和随笔,而是富有启示性和经过精挑细选的一群“叙事核心”。荒凉的海滩、空旷的郊野、平静的海面、废弃的空城和无人的街巷,通过这些视觉的“蒸馏”精粹,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象征和隐喻上的刻意求工以及极富暗示力的摄影手法,从中欣赏到一种有力度的、细节丰富的画面语言。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作者:(英)达纽西亚﹒斯多克 编

    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邪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 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 魔灯

    作者:[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伯格曼在书中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这一切都源于孩堤时代的一套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本书的标题。 正如伯格曼自己的电影作品,这本书是现实、记忆和梦幻的组合,也是一个电影时代的记录,今天的伯格曼已名满天下,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电影所记录的人类情感则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去思考。
  • 十年一觉电影梦

    作者:张靓蓓 编著

    《十年一觉电影梦》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书中真实回顾了他的成长岁月、每部电影创作的用意、遭遇的困难、对演员的看法及相处、参加影展的经验、得奖的幕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 小津

    作者:[美] 唐纳德·里奇

    这本书是西方首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专著,也是著名日本电影专家唐纳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通过对小津电影的主题、编剧、拍摄、剪接之深入分析,窥探其电影文法与美学风格,并以此展现了蕴藏在小津作品中的日本历史、社会及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