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本设计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作者: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

    我在本書所闡述的整理術,並非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種「如何享受舒適生活」的根本方法論。所以,從辦公桌四周的空間,乃至於工作上的問題、人際關係等各種情況皆能適用。──佐藤可士和 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也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創意鬼才,不論麒麟極生啤酒、國立新美術館或是Uniqlo等等,皆以嶄新的創意抓住眾人目光。事實上,這般精準呈現的極致美學,都是透過「整理」而完成的。 書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設計案為例,將「超級整理術」分為三大階段,從有形到無形分別是:空間整理、資訊整理以及思考整理。從隨身物品、辦公環境開始,透過對於空間整理的習慣,養成對於思考整理的敏銳,只要按部就班,時時刻刻磨練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緒清晰、提高判斷能力、開啟靈感之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精緻度! 好的設計,從「整理」開始! 佐藤可士和的設計靈感來源:整理。 唯有整理自己與對方的想法,才能夠掌握本質、面對課題、找出方法, 最終產生感動人心的設計! 思考整理案例1:麒麟極生發泡酒 【POINT】 透過不斷對客戶進行問診、聆聽→→徹底整理對方面對的課題和想傳達的內容→→找出最適當的表現方式。 【SOLUTION】 *當時一般人對發泡酒的印象,多半是「廉價」、「質劣」的負面觀感,客戶想試圖打破這種現狀。 *於是必須先思考如何扭轉負面印象,並換個角度,找出積極的觀點:發泡酒並非風味不足,而是「清爽不膩的口感」;並非廉價版啤酒,而是「可以輕鬆享受的現代飲料」。 *再直接將這種正面形象視覺化──使用極度簡約的冷調風格,包裝直接使用鋁罐的底色,以藍色的單色印刷方式,印上代表麒麟的聖獸和商品名稱「極生」,將包裝設計當成視覺識別標誌,主打平面媒體。 思考整理案例2:本田休旅車「STEP WGN」 【POINT】 唯有確實掌握商品本質,有效表現→→才能製作長留人心的作品。 重點不在於自我表現,而是如何將訊息傳達給他人。 【SOLUTION】 *在那個時代,「全家共度週末」給人的感覺並不正面,總之絕對稱不上帥氣。 *選擇冷靜思考,誠懇面對這輛汽車所具備的核心價值──全家出遊其實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把焦點放在跟孩子一同出遊的樂趣,徹底強調這個優點,標語是「跟孩子一同出遊吧」。 *縮小車子的照片,畫面以兒童塗鴉般的識別標誌和動物圖畫占滿,是一個猶如躍入繪本世界的宣傳廣告。 思考整理案例3:SMAP的CD銷售活動 【POINT】 如果不回歸事物的源頭,就永遠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SOLUTION】 *預算有限,如果想要平均地執行電視廣告、雜誌、特殊活動等零星企劃,反而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最大的目的並非活動或廣告,而是「吸引眾人目光」即可。 *將停放在澀谷路邊的汽車罩上特製防塵套,並向路人發送貼紙,請他們貼在衣服上,讓整個澀谷區成為一個媒體,掀起震撼,電視和報紙無不爭相報導。 思考整理案例4:明治學院大學 【POINT】 藝術指導的工作絕非捏造虛假形象,而是從對象本質導出靈感,只要改變立場與觀點,缺點也能變優點。 【SOLUTION】 *明治學院大學比起早稻田或慶應這類名校,社會認知度低、欠缺獨特魅力。 *先搜集資訊,找出該校的「應有面貌」。除了訪問校長之外,更在校園大量聆聽學生的聲音。 *將立場從負面轉為正面,目標驟然清晰浮現。如此導出的遠景就是「謹慎,但擁有充滿奉獻精神的堅強」。 *為了一眼傳達出這種感覺,我設計了一款純黃底色,搭配大寫字母M和G的識別標誌。
  • 日本的手感設計

    作者:《La Vie》編輯部

    手感設計之所以會成為日本設計的特色,就在於日本人將設計不只是視之為功能的詮釋品而已。設計代表了文化、便利生活的器具、成為與人或自然溝通的管道、或是讓生活因為設計中的藝術而昇華。手感是日本的傳統元素,從奈良時代的蒔繪,一直到最近紅翻的任天堂Wii都象徵了日本人所認為的──手做為五感連結的重要媒介。這本書用介紹日本設計物件的方式,從古到今打開手感設計的絕門獨活,不僅看到了日本設計的價值,也真正了解到日本的手感美學。
  • 作者:原研哉

    原研哉引设计界翘首瞩目之作,以观察家的视野梳理时代潮流;以思考者的睿智发掘美意识的根源和流转;以设计师的责任建构全新设计语法与风格观念。 本书尝试探究一个叫“白”的实体,以找到由人们自身文化设定的那些感觉之源。它试图通过“白”的概念探寻营造简洁微妙的日本美学之源。当你阖卷回味,“白”对于你,已经有所不同了。这一重新审视“白”的契机,让我们能在更亮的光里看清自己的世界。 本书不是讲颜色的。其实,本书是在尝试探究一个叫做“白”的实体,以找到人自身文化所假定的感觉的那些资源。换句话讲,本书是在尝试通过白的概念找到一种营造简单和微妙的日本美学的源头。 相对于设计本身,本书更多地是在解析“环境”和“条件”。它引导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创造出能不断获得新力量的形象,并留下长久印象的无比清晰的东西。这一思维过程,反过来又使读者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土壤,或更广泛而言,在全世界发展起来的文化传播的手段。随着此思想进程的进展,本书正在引出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