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交
-
外人在华之地位
全书正文共十九章,分为“无约时期”和“有约时期”两大部分。第1部“无约时期”(120年至1842年),分7章,叙述外人来中国的历史、特权及保护,16世纪初开始的中国闭关政策,外人商务的组合及保护等;第2部“有约时期”(1842年以后),分12章,叙述在华治外法权的由来,治外法权的保护、范围、限制,口岸与租界,游历与护照,外人与外人财产的保护,无约国人民在华的待遇及管理等。 是我国近代外交历史上第一部涉及到外国侨民在中国社会状况研究的专著。 -
On China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after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1949, China and most of the western world had no diplomats in each others' capitals and no direct way to communicate. Then, in July 1971, Henry Kissinger arrived secretly in Beijing on a mission which quickly led to the reopening of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changed the course of post-war history. For the past forty years, Kissinger has maintained close relations with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leaders, and has probably been more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China at the highest level than any other western figure. This book distils his unique experience and long study of the 'Middle Kingdom', examining China's history from the classical era to the present day, and explaining why it has taken the extraordinary course that it has. The book concentrates on the decades since 1949, presenting brilliantly drawn portraits of Mao Zedong, Zhou Enlai, Deng Xiaoping and other Chinese leaders, and reproducing verbatim Kissinger's conversations with each of them. But Kissinger's eye rarely leaves the long continuum of Chinese history: he describes the essence of China's approach to diplomacy, strategy and negotiation, and the remarkable ways in which Communist-era statesmen have drawn on methods honed over millennia. At the end of the book, Kissinger reflects on these attitudes for our own era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an uncertain future. On China is written with great authority, complete accessibility and with many wider reflections on statecraft and diplomacy distilled from years of experience. At a moment whe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thinking about China more than ever before, this timely book offers insights that no other can. -
刀锋下的外交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内容简介: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时,是与“洋将洋兵”打交道的主角,平捻之后又升任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正式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天津教案、中法和战,从一个教堂到一堆教案,充分体现了李鸿章其忧患意识和防患弭患的策略构想。甲午海战到“马关议和”,成为李鸿章政治外交生涯中最大跌落点,“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却尽”了。《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史论结合,叙事生动,论说独到,再现了起伏跌宕,机谋无奈的晚清外交史上真实的一页,是单从外交方面来评价李氏的一部作品。 -
中美关系史(1911-2000)(上中下)
本书系三卷本《中美关系史》之第三卷,从尼克松访华打破中美关系坚冰写到中美关于“入世”谈判达成协议。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中美关系历经风雨,跌宕起伏,既反映双方的深刻分歧,也凸显了两国间深远和广泛的共同利益。 本书用翔实的史料,多视角地展现了三十年间内涵极为复杂的过程。作者为国内一流的美国问题研究专家,供职于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研究所,长期从事中美关系研究,已出版的《中美关系史1949-1972》已被选为大学教材。 -
中国当代外交史
《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能离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49年的国际政治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今的历史,包括外交历史,同样不能离开这段时间的国际政治背景孤立地去认识。二次大战结束后头两年里的国际重大事件——首先围绕着战胜国如何处理战败国及其有关问题——表明,战时美英苏的合作在战后没能继续保持,战后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象的,出现一个美英苏等大国合作主宰与协调国际关系的简单局面;而是世界上的事务,仍然需要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世界现代史阶段后出现的各种基本矛盾关系来认识,即: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存在着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世界政治经济的这种构成,反映到国际关系中,表现为三种基本力量的存在: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三种基本力量之间的矛盾及其关系,构成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
拿破仑的外交策略
对外政治,就是一种交易。 在罗马帝国覆灭、查理曼大帝逝去千余年后,欧洲大陆终于又迎来了以为新的征服者——拿破仑,以为自称查理曼大帝“继承者”的法兰西皇帝。 拿破仑的足迹遍及欧洲大陆,取得的丰功伟绩举世震惊。他靠的绝不仅是武力,其外交策略和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制胜法宝。他一边与欧洲各势力纷争不断,一边又致力于建立并推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都主张用兵不血刃的方式来保证法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优势地位。 作者蒂埃里•伦茨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拿破仑基金会主席,他在本书中分四个专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拿破仑的外交策略,具体包括:拿破仑的欧洲外交策略、拿破仑的北非外交策略、欧洲三地区的外交策略、拿破仑横跨大西洋的外交。既涵盖了法兰西帝国的“中心问题”,也详述了拿破仑时代法国与欧洲、非洲、东方及美洲等的“周边问题”。 -
变色龙才是政治的徽章
本书系塔列朗回忆录的简洁版。塔列朗在十九世纪初期是法国绝对的风云人物,法国政权的一次次更迭中他始终屹立不倒,甚至几乎每次政权更迭背后都能隐隐看到他的手腕。他总能在时势变动之际看到大势之所趋,然后在背后推动此大势,从而在新局面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经略手腕绝对一流。塔列朗在维也纳和会上凭一己之力,将众矢之的的战败国法国重新带入强国的行列,堪称奇迹。 -
世纪之旅
这是一本对20世纪大国外交进行回顾并对21世纪国际关系进行展望的精彩著作。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主导世界格局的是法国、德国、苏联(俄罗斯)、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七大国。7 位著名的外交政策学者分别考察了七大国20世纪的外交政策演变历程,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百年外交风云图。在本书中,除了历史表述和现实认识,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国际关系的核心和实质在百年里的演 -
抉择与分歧
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职业外交人员,马丁在书中运用大量外交档案和权威文献资料,论述了英美两国对新中国的不同反应与态度,涉及华德事件、外交理念、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关系、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及英美的反应、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日内瓦会议等重大史实,还原了英美外交机构的复杂的决策与协调过程,可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外界的反应,以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适过程。 利用大量的原始的一手档案资料,还原英美复杂的外交决策与协调过程,再现六十多年前的外交风云。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外交也有重要价值。 一部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而又容易引发争论的著作。该著作完全建立在对英美一手档案和二手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它对美国和英国面对1948~1951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的原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美国历史学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大棋局
《东方编译所译丛·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为东方编译所译丛之一。《东方编译所译丛·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权威地讲述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中,欧亚各国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纠纷,对几个关键性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国家和地缘支轴国家在欧亚大陆的地位、发展前景、政策走向以及同美国的利害关系作了分析和判断,书中有关中美关系的评述篇幅较大,其中的分析发人深省。对于热衷于国际问题分析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 -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
本书充分利用日本及中国大陆、台湾所藏档案史料,体察清末民初的时代语境,以华盛顿会议等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为案例,梳理、剖析当时外交活动的表象、特点及其本质。对晚清至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外交制度的形成、外交政策的制定、外交机构的兴衰、外交人才的培养,以及重要事件中中央政府、外交官僚、社会舆论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全书力求摆脱以往民初外交史研究中重评价、轻实证的痼疾,还原以往研究中未能注意到的细节和时代特点,并追索民初外交与其前后时代外交的关系。 -
The Cold War
The "dean of Cold War historians" ( The New York Times ) now presents the definitive account of the global confrontation that dominated the la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rawing on newly opened archives and the reminiscences of the major players, John Lewis Gaddis explains not just what happened but why —from the months in 1945 when the U.S. and the U.S.S.R. went from alliance to antagonism to the barely averted holocaust of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to the maneuvers of Nixon and Mao, Reagan and Gorbachev. Brilliant, accessible, almost Shakespearean in its drama, The Cold War stands as a triumphant summation of the era that, more than any other, shaped our own. -
国际关系史
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也是北京大学精品课程教材。 这是一本简明而实用的国际关系史教科书,它记载了自17世纪中期以来的整个国际关系史,涉及了国际关系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编写者匠心独具,巧妙地把对历史的陈述与对历史的评价结合起来,同时又把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方法融入进去,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全书读来线索清晰、陈述分明、重点突出、措辞简练,堪为学习国际关系史的优秀教材。 本书适合作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专业大学本科教材,也适合高校文科学生选作通识课教材和读物。 -
外交部文革紀實
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近代政治的一樁大事。直到發生三十餘年後的今天,每年以文革為題或背景出版的專著、文獻紀錄及小說等為數不少。本書作者當時身處外交部,目睹文革的發生。她按時序詳細交代文革運動從1966年開始到1976年間,批判部黨委、奪權、提出「打倒陳毅」,接著批極左、抓五一六分子,以及批判領導幹部、三易外長、批判周恩來等一連串無法無天的勾當。當時的極左政策使對外關係受到嚴重破壞,至1969年外交才改弦更張,調整政策,實現中美關係緩和,對外關係得以大開展。 本書作者在文革後,搜羅了大量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文件、重要談話紀錄及一些當事人的手稿,並且親自訪問了當年參與文革的外交部人員,所以本書是文革研究和中國外交史研究的重要一手資料。 -
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
《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主要内容: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了五十多年,这是一段有着极大争议的历史,国外史学界为此著述颇多。近些年来随着梵蒂冈档案的解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
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
1913年至1919年,有一位出使中国的美国外交官,他叫保罗•芮恩施。他亲历了差不多那个时代中国所有重要的时刻和事件。他与孙中山来往;他见识了袁氏当国、他也亲历了段氏执政;他支持张謇兴办实业;他还参与庇护康有为的行动;他曾经与梁启超探讨东西方文化;他支持过顾维钧的外交活动。他还亲历了中国签订对日本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等事件。这本写于差不多一百年前的回忆录,现在读来依然栩栩如生,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我们。 文治图书出品:http://www.douban.com/group/wenzhi/ -
弱国的外交
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外关系的独特论述,其最可注意之处有: 第一,作者有意选取冷僻细小少人注意之问题; 第二,多数学者已趋于大事、名人等重要论题,而本书则选取次要的边缘性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历史发展拐点处的隐秘性关键作用却被作者巧妙点破,这给了我们一种意料之外但又合情合理的历史真实。 解读中外史料密档,披露晚清变局真相! 战争从来都是武力的角斗场,外交折冲几无意义。没落的晚清王朝,幻想从外交上挽回惨败者的脸面和利权,不啻痴人说梦!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外关系的独特论述。 -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最新的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着重于讲述冷战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形成和变动的情况,涉及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冲突、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80年代中国外交的变化。 -
On China
In this sweeping and insightful history, Henry Kissinger turns for the first time at book-length to a country he has known intimately for decades, and whose modern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he helped shape. Drawing on historical records as well as his conversations with Chinese leaders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Kissinger examines how China has approached diplomacy, strategy, and negotiation throughout its history, and reflects on the consequences for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 Since no other country can claim a more powerful link to its ancient past and classical principles, any attempt to understand China's future world role must begin with an appreciation of its long history. For centuries, China rarely encountered other societies of comparable size and sophistication; it was the "Middle Kingdom," treating the peoples on its periphery as vassal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statesmen-facing threats of invasion from without, and the contests of competing factions within-developed a canon of strategic thought that prized the virtues of subtlety, patience, and indirection over feats of martial prowess. In On China, Kissinger examines key episode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rom the classical era to the present day,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decades since the rise of Mao Zedong. He illuminates the inner workings of Chinese diplomacy during such pivotal events as the initial encounters between China and modern European powers, the formation and breakdown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the Korean War, Richard Nixon's historic trip to Beijing, and three crises in the Taiwan Straits. Drawing on his extensive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four generation of Chinese leaders, he brings to life towering figures such as Mao, Zhou Enlai, and Deng Xiaoping, revealing how their different visions have shaped China's modern destiny. With his singular vantage on U.S.-China relations, Kissinger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this fraught but crucial relationship over the past 60 years, following its dramatic course from estrangement to strategic partnership to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toward an uncertain future. With a final chapter on the emerging superpower's 21st-century world role, On China provides an intimat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Chinese foreign affairs from one of the premier statesmen of the 20th century. -
在同一世界
国际交流交往中,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自己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和文化情愫。这是一本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读本,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周济(教育部部长) 本书文风清新,语言风趣,叙事说理,平等交流,会是广大读者看得懂、用得上、留处住的好书。作者以简练的文字表述了同世界打交道、同他人和谐相处,做“地球村”的文明人的体验。 ——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本书的可荐之处,就在于奥运来临之际,面对短时间涌来的二万多外国运动员、裁判员、体育官员,三万多境外媒体记者,几十万外国观众游客……每个中国人怎样当好东道主?书中会给你启迪。 ——蒋效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执行副主席) 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场合,都会遇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如何在这同一世界中立身处世?如何追求“和而不同”的美好境界?这本书将给你生动的答案和隽永的启发。 ——杨雄(上海市副市长、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相信每个读者在欣赏作者的智慧、幽默、谦逊的同时,会分享作者弥足珍贵的经历与心得,从我们面对外国人时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小事中,引发更多的深层思考。 ——周明伟(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常务副局长) 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好书,是作者多年经验之总结。每读一篇故事,你都会增长一些对外交往的知识,有助于你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增长你的智慧和提高你的素养。 ——吴建民(外交学院院长) 书中自序为希望不拘于礼仪范围,以比较广泛的视角,探讨中外交往中常见的话题。书中文章采用“话说体”短文,文字平易自然,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事例之后,折射出对文化内涵的提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