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每章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经典文本阅读;二、相关问题概说。如果说前者是“一斑”,后者则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于是在编者与作者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 问题与问题之间构成了一种多层次的“对话”关系。而且如此一来,那种“六经注我”的编写思路也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注六经”式的新思路。我们相信,这样一种编写思路可能更合理,更稳妥,也更符合教学规律。因为对于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让他们一开始就接受一些抽象的、空洞的、有时甚至是教条化了的理论,不如让他们直接面对二三十篇经典文章更有价值、更有成效。 -
西方叙事学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深入浅出地系统评介叙事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评介叙事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叙事学的目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学科定位,较为准确地把握有关概念和方法,注重介绍切实可行的叙事学研究方法,以及与叙事学方法构成互补关系的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将对中国叙事作品的分析和对西方叙事作品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中外叙事作品的结构技巧均能有较好的了解。 -
诗歌的先锋派
贝雷泰·E.斯特朗的《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 》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不同的艺术探索先锋派在文学和文化方面作 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比较了活跃于两次 世界大战期间的三个先锋派团体,即那些围绕在J.L.博尔赫斯、W.H.奥登 和A.布列东周围的诗人。这些团体使用先锋派特有的自我表达模式,出版 小型期刊,采用非正统的引人注意的策略,与主流媒体进行互动。但他们 特殊的美学、社会和政治纲领展示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先锋派极其广泛的 活动范围。 斯特朗考察了这三个团体在他们的激进目标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 社会和政治变革力量发生冲突时所作出的选择,强调他们在言与行之间的 差异。该书聚焦于先锋派努力调和矛盾的动机:既希望激进创新,同时又 寻求能够使自己生存下去的读者群体。 -
比较文学论
《比较文学论》主要内容简介:20世纪初,独立的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不久,就遭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反对派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为代表,他“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沉重打击”试图将比较文学“打得几乎片甲不留”(李达三语)。然而,比较文学却在一片诘难声中依然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并形成学术史上第一个学派(“法国学派”)。该派提倡一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因此亦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法国学派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崇尚文献考据,表现出严谨的学术风格。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研究多局限在欧洲文化系统内部,研究对象也囿于有实际联系的两个国家的作家作品。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格、梵·第根是早期法国学派的杰出代表。其中,前三位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而梵·第根则是法国学派理论方面的集大成者。 -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
流行华语世界四十载的翻译知识入门书 民国英语教育泰斗一生翻译经验之菁华 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全书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
论欧洲文学
这本《论欧洲文学》由俄国卢那察尔斯基著,由将路和郭家申译。本书收入了《亚·谢·格里鲍耶陀夫》、《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涅克拉索夫与诗人在生活中的地位》、《托尔斯泰与我们现代》、《莎士比亚和他的时代》等文。 -
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
《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主要内容简介:从理论上讲,女性进入写作领域本身就对一统天下的男性霸权构成了威胁,这至少意味着她不再安于沉默状态和[被说]的对象位置,而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个女人说出自己生活的隐秘会怎样??世界将被撕裂。] -
Literary Theory
A quarter of a century on from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still conjures the subversion, excitement and exoticism that characterized theory through the 1960s and 70s, when it posed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to the literary establishment. Eagleton has added a new preface to this anniversary edition to address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iterary studies, including what he describes as "the growth of a kind of anti-theory", and the idea that literary theory has been institutionalized. Insightful and enlightening,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remains the essential guide to the field.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of Terry Eagleton's classic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 First published in 1983, and revised in 1996 to include material on developments in feminist and cultural theory * Has served as an inspiration to generation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 Continues to function as arguably the definitive undergraduate textbook on literary theory * Reissue includes a new foreword by Eagleton himself, reflecting on the impact and enduring success of the book, and on developments in literary theory since it was first published -
文学与其修辞学
界定文学并规定文学史的连续性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从哲学、语言学、形式主义和美学等视野激励着当代的文学批评界。让·贝西埃指出这些视野的瓶颈,从修辞学角度重新阅读文学和文学史,观照文学的界定。从马拉美到瓦莱里,从福楼拜和乔伊斯到安东尼奥·塔比基,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到文学的现代性,他把文学性与其明显的共性联系起来,与文学与作品和读者可分享之日常性的明显游戏关联起来。让·贝西埃反对当代批评的动摇性和填充努力,恢复了现代文学的和谐发展和解放功能,这种功能今天看来可能有失悖论之嫌。这部思路清晰和富有创新精神的著作通过对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生动分析,吁请读者们放弃20世纪主导文学思考的单一的诗学观并超越那些根基不扎实的理论划分。 -
国学概论讲话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国学概论讲话》一书原版由蔡元培题写书名。这本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凡国学上之基本知识,均已搜辑无遗。”全书如同一幅工笔画,纤毫毕现,细致入微。作为初窥国学门径的入门书,放置案头,随手翻检,很是轻便可喜。 -
拉奥孔
本书是德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座纪念碑,表面上像是在讨论诗歌与绘画的界限,实际上牵涉到当时德国文化界争论激烈的根本性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与文献价值。 -
当代叙事学
本书的范围涉及近年有关(文学中的以及非文学中的)各种叙事理论的方方面面,显示这些理论如何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不仅是虚构作品,而且是诸如传记与历史写作这样的非虚构作品的理解。华莱士·马丁通过对同样几部作品的反复分析比较和评价这些理论。这些例子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幸福》、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弗朗西斯·麦康伯夫妇的短促幸福生活》和《哈克贝历·芬历险记》以及基于传统民间故主题“失而复得的情人的礼物”的一系列故事。 马丁首先描述了1960年以前英美文学批评中有影响的小说理论,然后综览了其后一代的理论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叙事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和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本书的主要章节刻画了从对情节的结构分析到对叙事话语、读者反应以及解释问题的详尽研究这一转变。马丁在其与传统文学批评和其他可能的阅读方法这一更大语境的联系之中审视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以及符号学的理论。本书结束于对下述问题的考虑:叙事本身如何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突破被用于分析它们的理论以及批评家们与哲学家们在试图定义“叙述”和“虚构”时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依据主题划分的一组书目为近年对叙事理论的研究著作提供了一个有选择的指导。《当代叙事学》将会受到研究小说、虚构作品和批评理论的学者的欢迎。 -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是一门跨越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的文学研究,国际文学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具体地说,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形象、主题、题材、体裁、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乃至文艺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它要突破单一文化和单一学科的界限,将文学作为人类交流、对话的一种手段,一种桥梁,通过文学推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同时,文学又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出发点和最终指向。比较文学要研究的是文学在这些关系中的冲突、对话和互补。 -
失去象征的世界
本书以现代汉语诗歌为切入点,以“象征”为叙述对象,追溯“象征”的古老出身,和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形记”。作者意在指出,“象征”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和仪式表述手段,更是人类感受世界、认知自我的途径;在中国当代文学时期,“象征”的存在与消失过程,表征着社会、文学和生存境遇的变化;“象征”的改写也意味着人类对自身文化、生存意义的改写。 目录 绪论:从文本到语境 第一章 修辞批评与社会批评 第二章 象征:再现和话语自我指涉 第三章 象征:知识与神话 第四章 象征主义的遗产:从神话到政治 第五章 失去象征的日常世界 第六章 作为传记的昌耀诗歌 第七章 自我的地理学 第八章 微观知觉与语言的启蒙 第九章 语言的激进化 第十章 感受性主体 第十一章 感受力的现代性 第十二章 现代性与死亡 后记:零散的感想 -
朗松文论选
本书收录了朗松的不少重要论文和书评,由美国耶鲁大学法文系教授昂利拜尔先生,不辞辛劳,多方搜罗,共得28篇,收录其中,并对朗松在法国文学史界中的地位作出了客观评价,对曲解朗松治学方法的各种论调予以驳斥,对集中所收各篇论文一一作了简介。 -
象征主义·意象派
本书全面收录了两个流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并首次翻译了《牧神的午后》、《乌布王》、《马尔堕洛文歌》等一系列象征主义的经典之作。 -
中世纪作家和作品
《中世纪作家和作品》一书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介绍中古英语文学作品。作者在对中世纪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同时,特别强调它们在英国文学传统上的重要地位和它们与现代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体裁、叙事的角度与规模、宗教和世俗的主题及意象,以及其他各种艺术手法的借鉴。如果我们不能深刻了解中古英语文学的背景,任何对于20世纪美国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文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难以深入进行的。 -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一本比较艰深的书,它以20世纪德国美学的重要理论为对象,对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马克思、本杰明、阿多诺等对20世纪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想家”的理论作了深入的意识形态剖析,对于深化意识形态的批评方法,反思阿尔都塞学派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都作出了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分析论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