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大分野之后
《大分野之后》是一部论文集,大约有十年的时间跨度。第一部分是“消失的他者:大众文化”。它主要从理论和历史两个方面讨论现代主义、先锋派、大众文化的关系;第二部分《文本与语境》提供的是历史语境中的特殊文本的解读;第三部分为《走向后现代》。 -
印度教
《印度教》与坊间的众多类似读物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作者都为从事各个守教研究的顶尖学者,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早已为人所瞩目,由他们来撰写具有入门性质的图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能摆脱简单的知识介绍,白领各个宗教传统最精微,最深刻之处。同时中文译者也都是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有所成,他们的忠实工作,使译著配得上原著的水准。其次,作者在传述中还充分地博达了自己民的宗教信仰和立场,并为此做出辩护。这不仅是同情式的理解,更是将自己的手命体验灌注其中。 -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本质提供了一些介绍性的资料,并对意识形态的诸多思想、著述与政治思想家们做了比较性讨论。它被设计成意识形态的教程,同时提供大量通贯全书的论证,这些论证拓展了相关研究的视野,并对意识形态的本质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泛的阐释。全书分十章,包括意识形态的本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民族主义;偶像和打破偶像。它适合许多层面上的读者阅读。虽然《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被设计为诸意识形态教程,但它决不可能替代相关的阅读。《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只是对诸意识形态的本质提供了一些介绍性的资料,并对意识形态的诸多思想、著述与思想家们做了比较性讨论。如果读者尝试去阅读一些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提升的著作,那么眼前的这《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兴许可作为思考诸意识形态的一种补充读物。 -
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
本书从阐述日本文化自身特点与揭示现代日本社会的症结入手,深入分析了日本奥姆真理教从形成到发展直到最终酿成耸人听闻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整个过程的根本原因。作者从对日本耻感文化中的“罪”“恶”的分析,揭示了融合“佛教”、“儒教”、“道教”的日本文化的特征与奥姆真理教产生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了现代日本宗教与日本人宗教精神上存在的盲点。 本书见解独到,论证精辟,无论对于研究日本文化的专业人士,还是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都可以通过该书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
永恒的奢侈
《永恒的奢侈:从圣物岁月到品牌时代》由两位作者的论述构成。前者采用漫长绵延的视角,对奢侈进行历史一社会层面的诠释,后者关注品牌身份和管理的时间流变,侧重奢侈的市场营销和符号学探索。作者在保持自身独特“思想性”的同时,试图修正奢侈的解释方式,用一种新的分析手法将构成昂贵和高档消费的社会理念概念化,用科学诉求代替哲学——道德旧说。围绕着没有“变化”的奢侈核心,奢侈理论集中体现在需求机制和社会各阶级展开的象征性斗争这上。书中观点和时间性的交叉,并存着“贵族”品位与平民爱好、传统与创新、隽永神话与短暂时尚,这使得品牌及其设计——宣传——销售在新的语境下具有了新的意义,奢侈的新格局更为凸现。 -
中国的自由传统
狄百瑞就中国宋明理学的传统讨论中国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特质。书中论及新儒学“学以为己”的个人自发色彩,其强调自得,相互激励等价值的教育思想,以及明代知识分子自任于天下的责任感,认为黄宗羲正代表了这种自由主义特质的新综合。在最后一章中,狄百瑞并讨论这种自由思想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 -
福柯与性
《福柯与性:解读福柯 》内容简介:刚一接触福柯的世界,我的心就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福柯人格与思想的魅力诱惑我冒昧地接受了这项我明知自己力有不逮的工作:解读福柯。 即使“解读”不出它真正的深度,也可以作为一种“代读”——代替那些想了解福柯又没有精力读他的书的人来读一读福柯,使他们通过我的阅读来了解福柯。或许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到福柯思想的吸引。到那时,他们就会自己去阅读。这正是《福柯与性:解读福柯 》的目的之一。 -
江边对话
《江边对话》作者说:在与帕罗博士这三次谈之前,我只知道我是中国众多不信神者之一,我和我的家人、同事及朋友在宗教观上没有什么不同。帕罗博士是神学家,是美国的一位宗教领袖,他学识渊博,坦城热情。我很尊重他。和他对话的无神论者,应当有与宗教相关的丰富的理论素养,应当是一位哲学家,而我只是学过哲学课,在20多年的科研活动和20多年的公务员工作中常有朴素的哲学思考而已。因此,我在帕罗博士长达8小时的对话中,只直率地表达了我对宗教,特别是对上帝的认识,我没有引用神学的术语,因为我没有任何神学的素养。 -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身体在人类精神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深刻原因,指出现代社会往往区别对待人和人的身体——后者通常被看成是某种被动的占有物,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特定根源。《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在法国出版后,受到了持续的关注:作者提出了一种在学术界极具影响的观点:身体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自我存在和自我表现的不可缺少的舞台,同时还是个体的标志,形成了与外界的界限。 -
问人性(上下册)
《问人性:东西文化500年的比较(套装上下册)》是一部可以跨越世纪的思想巨著。该书从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综合各方面观点,全面比较了中西五百年的文化差异,揭示了人类和人性的奥秘。作者认为,人性有“原恶”,它与生俱来,与死俱去,是人类秉赋中永恒的实在。人类要战胜周围的环境,必须首先战胜自己。同时,人类也有“元精神”,它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类必然向善的渴望。元精神的是否完备,决定了一个民族以及每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健康程度。每一个人,尤其年轻人都必须培养自己有健康完美的人格。 -
罗素论中西文化
罗素论中西文化,ISBN:9787200077711,作者:(英)罗素 著,杨发庭 等译 -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以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佛教 【编辑推荐】 ◎汉语学界著名佛教学者、佛学诠释学的倡导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作者细致地研究了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和采用现代学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个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史料与思想并重。 ◎随文配有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名词解释,为读者提供准确理解佛学的方便途径,并为这些术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论证配上图示,直观而精准,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是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的佛教研究专著,初版于1988年,2000年修订,兼用概念解释和逻辑论证两种方法来解读佛学思想,是运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佛学的优秀范本。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吴汝钧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佛学研究论文汇集而成。按内容分为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两部分,兼用概念诠释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比如借鉴主客二分法来诠释十二因缘,用直接、间接知识来对比解释现量、比量,阐释龙树的三谛论证、陈那的逻辑、法称的认识论则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符号逻辑、真值函蕴系统三个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话语容易导致的狭隘观点,又澄清了许多西方佛学研究者的知识论框架容易造成的误解和曲解。阐释转识成智理论则分为原因、方法、理论根据、理论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明确的步骤,让读者熟悉问题背景、解决思路、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对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的研究则既用逻辑论证教义,又有禅诗譬喻佛理,兼有哲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的双重优势。 本书析解名词,简练精准;论证观点,理据翔实。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关系和逻辑论证过程配有文字说明和图解,学术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 -
美国政治文化
美国哈佛大学政府学院托马斯·帕特森教授的这部《美国政治文化》,是美国大学供政治学、法学和其他专业的师生广泛使用的教科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其基础理论和体制特点,包括宪政民主、联邦主义、公民权利,到大众政治的特色,包括公众意见的表达和政党政治、新闻媒体,再到其治理机构和公共政策,包括政府行政制度、司法体制和内政外交政策,都一一作了深入浅出的、生动的阐述,为我们研究美国政治法律体制及其文化基础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丰富材料。 -
文明衰落论
本书是一部介绍西方历史上的文明衰落论的学术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而清晰地阐述了西方文化悲观主义形成与扩散地历史过程,再现了文明衰落论是如何在19世纪生成,又是如何在20世纪令人惊奇地演变成西方现代意识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的演变轨迹。 从纳粹主义到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从英国的费边主义到美国的文化多元主义,从《德拉库拉》、弗洛伊德到罗伯特·布利和麦当娜,历史学家阿瑟·赫尔曼考察了西方思想史中的衰落思想,并解释了文明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的信念如何成为现代西方意识中的一个恒定的组成部分。在对一系列大师级人物传记式的叙述中,赫尔曼重点考察了这一些人物的思想:他们拒绝把文明视为注定灭亡的事业,其中包括现代种族理论的奠基者戈宾诺;尼采,他的反理性主义的活力论哲学使一代人投身于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还有杜波依斯,他的敌视西方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多元主义。 赫尔曼也论述了影响一时的非浪漫主义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文明死亡的想象。他们包括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特、亨利·亚当斯,优生学创始人弗朗西斯·高尔顿,伟大的世界编年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此,现代科幻小说的发明人威尔斯,以及弗洛伊德。这些“历史悲观主义者”对人类复兴西方文明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的怀疑,为更激进的“文化悲观主义者”如尼采和杜波依斯开辟了道路。 正如赫尔曼所指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衰落论的涓涓细流逐渐侵蚀了欧洲人自信的堤坝,使得“西方文明的衰落”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知识分子、艺术家和作家们日益转向埃利奥特所说的“陌生的上帝”——它继续主宰着西方的现代意识。布莱希特、萨特、安东尼·亚陶、弗朗茨·法农、埃泽拉·庞德、海德格尔、詹姆斯·鲍德温和诺曼·梅勒,都在庆贺性欲的解放、种族权力、暴力和残忍这些作为人的“真实性”的新形式的胜利。他们相信,这些将成为资本主义的中产阶级社会催残灵魂的力量的解药。与此同时,新的激进政治运动也激起了人们的期望——从衰落的文明的桎梏中得到类似的解放。法西斯主义、第三世界的共产主义、黑人运动,以及激进的环境保护主义,都被纳入衰落论者的假设之中,变成了20世纪反西方遗产的不朽的组成部分。 最后,赫尔曼还揭示了当代美国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问题——种族主义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命运问题它们是如何形成,并被文化悲观主义者的假设所歪曲的。从雅利安民族、非洲中心主义到“邮件炸弹恐怖分子”,西方文明衰落的神话在继续发挥着它的渗透性影响。赫尔曼指出,在许多方面,今天的文化战争最终将是一场坚持文明和人道价值的重要性的人与否认这一切的人之间的斗争。 导言 第一篇 概念与范畴——与衰落相关的若干术语 第一章 进步、衰落与衰微 第二章 飘浮在血水中的残骸——戈宾诺和种族悲观主义 第三章 历史与文化悲观主义——雅各布·伯克哈特与弗里德里希·尼采 第四章 衰退——自由主义的末日 第二篇 四方衰落的预言 第五章 镀金时代启示录 第六章 黑人对白人的胜利——W.E.B.杜波依斯 第七章 德意志精神的终结——斯宾格勒与西方文明的衰落 第八章 值得欢迎的失败——阿诺德·汤因比 第三篇 文化悲观主义的胜利 第九章 批判的品格——法兰克福学派和赫伯特·马尔库塞 第十章 现代法国的先哲们——萨特、福柯、法农 第十一章 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 第十二章 生态悲观主义——最后的帷幕 结束语 后记 -
文化与实践理性
《文化与实践理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
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ISBN:9787207061423,作者:邓晓芒著 -
解放的速度
就在人类兴高采烈地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时,这本书却向我们揭示了这场伟大的进步所带来的一些不乐观的后果。 不论是以“解放的速度”达到的对于“地球——母亲的世界”的解放,还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的远程在场,其直接结果之一是人的真实感的丧失。 本书作者保罗·维利里奥是法国当今著名的城市建筑家、哲学家、随笔作家,曾在雅克·德里达领导下从事研究工作。 -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13: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的一种,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01年版本翻译而来,是列维-斯特劳斯两篇文章的结集。 在书中,作者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甚嚣尘上的种族主义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同时指出,任何文化,无论多么地微不足道,都是人类共同财富部分的持有者,为了文化多样性的需要都应当保留。 作者试图把进步观念与文化相对主义结合起来,他的相对论承认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合理性,认为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绝对地评判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 -
文化与时间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的“在文化的交叉点上”丛书中的一本。它通过对中国、印度、班图、希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也包括宗教观、历史观)的描述,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时间观念,提示了文化与时间的内在关系,不仅建立了一种时间经验的类型学,而且指出了当代各种文化所依赖的深层结构(语言和心理知觉)中所存在的基本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根源,从而为在各种文化之间建立一种深层的理解和交流架起了桥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