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媒体考古学

    作者:(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中文版序言 在20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属于最早对未来通信理论作出片断论述的人,他并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一位诗人。1927年,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写出了一篇题为《无线电——那是大洪水降临之前的发明吗?》的富有刺激性的短文。一如他在作理论探讨时常有的习惯,在这篇短文中,为了使他的观点直观化,他也运用了譬喻的手法: “我记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有人向一个中国人夸耀西方文化的优越性。那中国人问道:‘你们有些什么呢?’那人对他说:‘我们有铁路、汽车、电话。’那位中国人很客气地回答他说:‘这些东西,我们倒是已经又给忘记掉了。’说到无线电,我立刻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印象,似乎它是一个陈旧的装置,是那时由于大洪水的降临而遭到遗忘的东西。” 这位通晓中国哲学和文学的德国著作家,用这个故事表明了两件事情。第一,他要我们引起注意,有许多表面上显得那么标新立异的事物,却可以归结到某些具有悠久传统的思想观念那里去,而对于那些属于最新——代文明的人来说,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引以为自傲的。第二,每当西方文化的代表者大谈特谈用什么新技术发展交通与通信的可能性时,其所面对的对象却偏偏是那样的一种文化的代表者,在那里,许多现代媒体设施的基础已经早被设想出来或者被发明出来了,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着实为前者感到羞愧了。 现在这本《媒体考古学》的作者,在面对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时,也感觉到了类似的羞愧。他痛感他所作的研究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固然也是由于受到了工作强度的限制。把早期欧洲媒体历史中那些业已被埋没了的部分给重建起来,对于一个独立的研究者来说,那已经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艰难事业了。思想的高度集中,那是绝对必要的。不过,这里面更重要的原因,却还是方法学上的原因。如果根据福柯(Michel Foucault)所创导的那种广为流传的传统认真地去对待深层时期的概念以及知识考古学的内涵,那么,就不应该信赖由翻译所得的材料。人们必须掌握其所研究的事物的原始来源的语言。这就如同人们有必要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一样。 现在,我想谈谈作为新媒体的技术“灵魂”的电学的谱系,其中就涉及到磁学以及磁学研究的深层时期。在此,我遇到了一篇关于指南车及其跟磁性罗盘的关系。文章作者李树华(音译),他坚信指南车和指南针都是在中国发明的。不过,他也详细地写到了他所感到的重重困惑,长时间来,在中文文献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困惑,首先是由于车子原先毕竟是纯粹机械类的工具,而这样笨重的东西,如何可以认定它作为磁性的工具而用作地理方位的确定。在欧洲研究文献所作的各种翻译之中,这样的误解一直到20世纪初还顽固地被坚持着。可见,语言上的细微的差异,导致产生了这样一个对于技术历史和媒体历史至关紧要的误解。 可惜我没能掌握中文。我无法读取中国早期媒体历史的源代码,因此,在本书中实际上也就缺乏对它的论述了。 不过,从这里面也可以得到结论,那就是,如果要对媒体的深层时期作广泛的研究,那就必须要有许多人的协同努力才行。这样的合作,既要跨越在媒体研究领域上面互相交叠的多门学科,又要跨越所涉及到的各种文化和语言的界限。为此,2003年我在“科隆艺术与媒体大学”建立起了一个专业组织,使得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能够每年聚集在此交流他们有关媒体谱系的各自相异的研究成果。我们称这一个实验性的工作领域为“变体学”。这个工作组织的成果,将以科学界的当代世界语英语予以发表。 我也把我的这本《媒体考古学》在中国的出版,看作是对参与这样的媒体变体学工作组织的公开的邀请。我希望,本书的出版会启动跟那些在中国从事媒体开发的当前的和深层时期的状况的研究的人的对话。 我在此特别需要感谢荣震华教授在翻译本书时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努力、耐心和细心。在出版社方面,我也要感谢侯玲女士的非凡的关心。我还要感谢商务印书馆和德国罗伏特出版社以及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的科学部,感谢他们对本项目的慷慨支持。 S.齐林斯基 2005年12月于柏林 目录 导论:论技术视听的深层时间 媒体类考古学之方法学上的借鉴和关联 第一章 恩培多克勒篇 第二章 波尔塔篇 第三章 基歇尔篇 第四章 普尔基涅篇 第五章 隆布洛索篇 第六章 加斯捷夫篇 第七章 结论篇,附媒体的类考古学的设计图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中国人本色

    作者:(美)何天爵 著

    本书不是为中国人辩护,不是替中国人表示歉意,不是对中国人的批评,也不是为中国人歌功颂德。本书只解释中国和中国人。笔者曾经在中国居留多年,和中华帝国各地、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紧密的接触,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现在,作者尝试将自己在中华帝国的感受写出来。作者努力描述并解释这个民族生活中的突出特性,论述为什么很多西方人感受突兀的、难以接受的方式,在中国人看来却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全书建立在客观事实,而非主观臆断的基础之上。作者希望能够用素描式的方法向读者描绘真正的中国人。 全书穿插了许多具体事例,希望借助它们能够使作者的作品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列易于理解。 中国人身上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有一些怪癖,更有许多闪光的道德品质和令人钦佩的性格特征。在岁月流动中,它们被年轻的一代牢牢继承下去,变化非常缓慢。中国有着光明的前途,中国必将在世界历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谁不深信这一点,谁就不算真正了解中国。
  • 图说汉字的历史

    作者:阿辻哲次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汉字写真集。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汉字史通论,主要考察了新石器时代直至现代的汉字发展史,探明了汉字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其历史地位。第二部分重点叙述了汉字的书写史,比如书写工具史、书写材料史等。作者以“对汉字未来的思考”一文做结语,提出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微机处理语言的情况下,汉字将如何获得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作者:朱谦之

    本书系统地汇集了19世以前中国思想文化西传的有关资料和当时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文明、十八世纪中欧文化接触以及中国哲学对耶稣会士、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德国革命的影响等问题,征引的中外文献达数百种,并且注释详尽,内容广涉哲学、宗教、科学、艺术、文学各个方面,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 锦绣文章

    作者:高春明

    本书收专论《织绣工艺的发展状况》、《传统纹样 的形成因素》、《织绣纹样的时代特征》,图版部分为龙蟒纹样、凤凰纹样、珍禽纹样、瑞兽纹样、花卉纹样、虫鱼纹样、人物纹样、宗教纹样、几何纹样、寓意纹样等,附中国织绣文物出土、收藏情况一览表。每种纹样均有详细介绍,每图附时代、名称等。   本书作者高春明积十余年精力,辗转全国近三十个省、市数百家文博单位收藏机构以及民间藏家处,钩沉素隐,遴选出1200余幅经典图照,煌煌巨梓,系统而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轨迹。   著名平面设计家袁银昌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准确把握主题气氛,精巧运用视觉符号,图像还原严谨到位,把中国书籍整体装帧提升到一个高水平线上。
  • 俄罗斯思想

    作者:尼·别尔嘉耶夫

    "俄罗斯思想"这一命题是俄罗斯19世纪至20世纪初思想界关注的中心之一。然而一些标榜为"俄罗斯思想"的说的常常并不是它本身。尼·别尔嘉耶夫写的这本书是俄罗斯哲学思想发展的纲要。它对俄国的历史与文化的本源因素,对"俄罗斯思想"的起源与特点作了阐述。他提出了许多值得人们听取的意见。
  • 绝版天桥

    作者:李景汉 等

    时间风尘仆仆,既剥离出血肉,又顺手牵走风景。对我们来说逝去的东西总是那样令人怀恋,而这种暗色的影像在回忆的雾霭中便愈显彰著了,北京已经“绝版”的天桥就是这样的东西之一种。
  • 中国书院史

    作者:邓洪波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书院历史的学术专著。它以书院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阐述书院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的一系列书院概况,强调文化性、阶段性的书院特点,并注意各个时期书院的典型介绍,点、线、面有机地结合,力求反映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以及书院在近代西学加盟后的变革。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品位的学术概论性读物。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自唐以来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全国书院数曾达到七千多所,分布于各省区城乡,为中国教育、文化、学术、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育以及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形成都作出了诸多贡献。书院问题正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
  • 三千年文祸

    作者:谢苍霖,万芳珍

    这本书写的“文祸”包罗万象,连“正名”都很困难。当初曾设想专写典型的文字狱,即别无背景单纯因诗文著作而得祸的案件。后来发现许多案件并不单纯。而且谤议、疏谏乃至科场之类案件中更有大量的文字狱或“准文字狱”,不宜弃而不顾,于是一并纳入“文祸”范畴。这样,本书所写的“文祸”就兼有语言文字之祸、文人士大夫之祸等多重含义。另外,为了帮助读者扩大视野、加深认识,书中又加入若干反面的或边缘的材料。 倘若有好求甚解之人,要啃“文祸”的硬核桃,诸如:“文祸”究竟有多少名色?其根源何在?对人类文明有何危害?名历史朝代的“文祸”有何共性和个性?三千多年来是如何演进的?等等,不妨参考此书,自求解答。
  • 希伯来文化

    作者:朱维之 编

    《希伯来文化》是介绍了希伯来文化的最初尝试。其中,第一,十一章由我执笔;第二、四、六章由刘平炎执笔;第三、五、十章由刘连祥执笔;第七、八、九章由梁工执笔。限于水和篇幅,我们只能就最主要的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 12宫与28宿

    作者:江晓原

    星占学,这项关于算命的严肃学问,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精密科学,在古代,星占学曾经哺育了天文学的萌芽,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这一现象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世界都无一例外。所以,今天人们只要试图研究天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只要试图了解古代社会中的科学--文化史,就不能不认真回顾历史上的星占学。本书以时间为序,从中外两个方面系统而有重点,注重事实而行文生动地介绍了星占学的产生、发展与沿革,是了解星占学不可多得的通俗科学读本。
  • 老北京与满族

    作者:爱新觉罗瀛生

    《老北京与满族》主要内容:北京本非满族故土,满放原是白山黑水的土著居民,只因清初由于某一偶然的历史机遇而使满族人大量移居关内,以北京为中心而展开各种活动,其活动规模之巨,范围之广,力量之强,持续之久,渗透之深,熏染之遍,等等,绝伦罕见。满族在北京二百余年活动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已遍渗于文化肌体细胞深处,早已无痕无迹,平日视如不见,听若不闻,但如加意细究而挖之,则无处不使人大为惊异,堪称为一门学问。 老北京的语言中,一开口就带出满语词。老北京的歇后语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从满族生产、生活内容来源的。老北京的习俗中,来自满族者数之不尽。老北京的衣、食、住、行、体育、娱乐、戏剧、曲艺、婚丧、喜、寿、诞、年、节、花、鸟、虫等等,以及诸般器物、各项物品及其他等等,一切多与满族有关。有的是满人从白山黑水故土带来的,有的是满人到北京一带创造发展而成的;有的一直保存满式原貌,有的则是入关后与汉式相结合而成的满汉混合式。《老北京与满族》讲的就是这些。
  • 中国食经

    作者:任百尊

    一、本书分《综论》、《食史篇》、《食论篇》、《食艺篇》、《食珍篇(上)》、《食珍篇(下)》、《食养篇》、《食俗篇》、《食礼篇》、《食事篇》、《食典篇》11篇,及《中国烹饪大事记》、《历代(商至民国)名厨》、《中国烹饪教育机构》、《历代(夏至民国)名菜及其起源》、《右代(原始社会至民国)名点及其起源》、《主要名菜馆及其起源》、《中国烹饪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国的烹饪教育》、《中国现代食书名录》等十一个附录,共180万字。  二、本书各简篇按各自要求,系统地论述了另烹饪的起源和发展。其纵向走势自考古 发掘“北京人”用火熟食开始,按各个历史时期,循序论述。如《食史篇》突出烹饪的历史进程;《食论篇》论述各历史时期名人名著对烹饪发展的影响;《食艺篇》论述刀技、火侯、调味等厨艺的发展;《食珍篇》论述名菜、名点的起源、发展和传说轶事等等。  三、本书论述范围只限于与烹饪有关的“食”,不包括茶、酒、饮料、炒货和罐头食品。  四、本书崇尚学术研究,对目前尚有争议或不同看法的问题,采纳主流的观点或论据比较充分的观点,但并不意味着否定或排斥其他观点。  五、本书各篇前,均载有一篇介绍本学科学内容的概论性文章,以便于读者掌握要领。  六、本书《食珍篇》所收录的名菜名点,大多属于当时较有影响,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菜点。民国以后,烹饪业发展迅速,美点佳肴层出不究,因限于篇幅,只能择要收录。  七、附录《历代(商至民国)名厨》所收名厨,系择要刊录。  八、本书末页附有《笔画索引》及《汉语拼音索引》,供读者检索。
  • 楚文化史

    作者:张正明

  • 古老阳光的末日

    作者:(美)哈特曼

    跋 古老阳光的末日 本书讲的是这世界正往何处去,而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结局是乐观的,但书中多处可见负面的事情,而若能借着了解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近在咫尺、正面的、改变人的工具——多与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相关——这些坏消息其实是好消息。 罪恶感和沮丧并非本书的目的,我是抱着创立正面且持续性变化的希望而写的。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为了此书而与我共事的人告诉我,书还没读完三分之一,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已全盘改变,对于为何事情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若不赶紧有所行动,未来将会如何,他们有了新的、令他们不安却又无法逃避的看法。却也是在此时,因为感到不安与困扰,一些读者决定回头,不再继续走向刚发现的那条从过去直通未来的道路。 第二部分解释我们如何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我相信,知道这根本原因是拯救未来之钥,能打开新答案的大门,而这些答案已经证实为可行的。 最后一部分我们将检视,究竟能利用前面得来的新理解做什么。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得到切实的、以事实为根据的信心,知道只要我们做得对,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请与我一同吧,正如吾友格温·费希尔所说的“希望乃成熟之基础”,这是一本希望的书,只要我们能了解现况及其来龙去脉,就能为更光明、更有意义与更快乐的未来提供具体答案。
  • 发现藏经洞

    作者:(英)奥雷尔·斯坦因

  • 帝国的隐喻

    作者:[英] 王斯福

    《帝国的隐喻》是一部享有盛誉的宗教人类学著作,作者以中国东南地区的民间宗教和信仰为案例,用“他者”的目光,客观考察了如上现象,为人们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及其信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对中国人而言,在社会生活与历史方面有着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地域崇拜及其节庆的制度。这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巅峰状态.突出反映了一种生与死的感受,并且于其中呈现出来一种中国人政治关系的整体图画。
  • 毕业生

    作者:唐建光 主编,杨东晓 庄秋水 等

    这是一所大学的100年,也是一个民族的100年。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之后,她就和中国的命运紧紧勾连在一起,成为推动中国革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100年中清华由学堂而成学校,由学校而成大学,并进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自清华而出,担当起引领风潮、革新中国的重任。 庚款留学班1910:我们回来,世界从此不同; 辛酉级1921:“五四之子”的命运分野; 国学门1920'S:不可复制的国学院传奇; 物理系1930'S :一群脊梁,一段传奇; 外文系1940'S:他们,分担了中国的命运; 土木系1958:“红色工程师”们的一九五八; 经济系1984: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时代…… 本书从“私人史”的角度讲述清华百年的故事,以民间的立场记录个人与国家的命运,解读百年清华和她影响的中国。
  • 唐都长安

    作者:张永禄

    《唐都长安》:张永禄同志的《唐都长安》很快就要和读者见面了。记得是六年前,永禄征求我关于确定他的专业研究方向的意见,我曾这样建议:我们西北大学地处文化古都西安,如果能够下些功夫对唐都长安城作深入的研究,写出专著来,那肯定会受到欢迎的。不久,永禄即开始搜集资料,进入研究过程。这样过了三年,他在我们学校历史系开出了“唐都长安城”的选课,又用了两年多时间写出了一部唐都长安城的专史。 我读了他的书稿,觉得很高兴。这部书稿有它的一些特色。过去中外学者对唐都长安城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属于长安城的某个侧面,至今似乎还缺少对唐都长安城的全面性的综合研究。永禄的这部书稿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又有所前进。他从长安立都的条件、‘都城的营建、布局规划、建筑制度以及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称它为一部唐都长安城的专史,也许是并不过分的。 这部书稿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些特点。作者不仅注意文献资料的考订和运用,而且十分注意利用考古成果,力图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从作者所引书目来看,有关唐代的史书、史志、笔记小说、诗文、碑刻与敦煌文书等,还有有关唐长安城的考古发掘报告等等。就我所知,作者参考资料近二百种。除此,作者多次对长安都城部分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还研究了唐陵壁画与敦煌壁画中有关代建筑、唐人风俗和宫廷生活等画面。
  • 现代儒学论

    作者:余英时

    本书收集了余英时论现代儒学的文字共八篇,以儒家政治、社会、伦理观念的变迁为讨论重点,从“形而下”的历史角度,揭示了儒学在现代遭遇的困境,以传统建制的消失揭示儒学的毁灭性危机,论证儒学随着建制的消失而成为“游魂”,别开生面地提出一个历史学者对传统文化式微的忧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