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法国―中国(两个世界的碰撞)

    作者:Muriel Detrie,余磊,朱志平

    北京,1687年:路易十四派出的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了康熙皇帝的皇宫。此后的一系列交往使双方彼此间产生了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交流。19世纪的帝国主义法国改变了对华政策:当法租界在中国的中心城市尤其是在上海建立起来的时候,诸如1860年洗劫圆明园之类的暴行彻底破坏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中国,伴着20世纪初的改良运动,法国作为革命之母的形象随之形成。“权利与正义之国”欢迎工人与学生,引导他们展开政治斗争。这又反过来影响了法国的毛泽东主义者加入到“文化大革命”之中。今天,借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两国间形成了合作、交融、互补的崭新的关系形式,彰显出彼此间相互而持久的吸引力。 140余张图片向您展现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和法国人心目中的中国。 缪里尔·德特里,曾就读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获现代文学教师学衔,且是索邦大学博士(其论文关于谢阁兰)。她也曾学中文和日语,并在中国和日本执教多年。她现为新索邦大学普通文学和比较文学讲师。作为西文和远东文学关系专家,她的主要成就是出版了《中国旅行,关于人中世纪到中华帝国衰弱的西文旅行家文选》[罗贝尔·拉丰出版社(Robert Laffont],“老书”丛书(Bouquin),1992年版,与尼奈特·布思罗伊德(Ninette Boothroyd)合作]以及她组织的多次研讨会的会议记录[《文学和远东》,奥诺雷·尚皮翁1999年版,《法国—亚洲:文学交流一百年》(France-Asie:Unsiècle d'échanges littéraires),友丰书店2001年版]。
  • 上海的法国文化地图

    作者:马学强,曹胜梅

    《上海的法国文化地图》内容简介:国际友人、海外旅游者来到上海,一定想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渊源。了解上海,融入上海——从打开《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开始!《上海的法国文化地图》带你寻访之后,会让你觉得,上海,其实离你并不遥远。以地图为引导,人物、故事、文化地标、名宅胜迹、人文习尚,璀璨斑斓,目不暇接。
  • 上海的英国文化地图

    作者:熊月之,高俊

    国际友人、海外旅游者来到上海,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渊源。了解上海,亲近上海,融入上海——从打开《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开始!《上海的英国文化地图》带你寻访之后,会让你觉得,上海,其实离你并不遥远。 以地图为引导,人物、故事、文化地标、名宅胜迹,人文习尚、璀璨斑斓,目不暇接。
  • 笑的历史

    作者:特鲁贝尔

    《笑的历史》主要讲述了:这是一本赏心悦目的书,一本关于笑的书——笑的使用、理解和误解,对西雅图3家餐厅的328位食客的调查表明,女人比男人笑得更多,不管是微笑还是大笑,而男人比女人更容易走神。弗洛伊德把“蒙娜丽莎微笑”带人了自己创建的20世纪心理分析领域,而且以它为端口开始分析达芬奇的同性爱倾向,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连锁的化学反应会导致面部肌肉收缩,别人觉察不到这种情况,有时候本人也觉察不到。这也是人类微笑最神秘和最费解的特征之一,它能够表露我们自然产生的想法和欲望,也能够成为一种面具,让别人看不到真正的我们。 粗俗的人经常大笑,但从不微笑;有教养的人经常微笑,很少大笑。 我必须警告你:不要大笑;我真心希望,在你的有生之年,你能够在众人面前经常微笑,但不是大笑。经常大声地笑是典型的愚蠢和没有教养的体现。就我所知,没有什么东西比听得到的笑声更加不礼貌和没教养。
  •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

    作者:韦政通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由韦政通先生选编,收录了胡适、梁启超、冯友兰、萧公权、唐君毅、徐复观、劳思光、刘述先、余英时等名家治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有关论述20余篇,分通论与专论两编,内容涉及治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理想、目的、态度、方法等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20世纪除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外的各家学术理路与治学经验,代表了20世纪这一领域研究所达到的高度,对于从事思想史、哲学史的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 矢志不渝

    作者:(美)卢苇菁 著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内容简介: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的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争论。《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旨在对贞女现象作一历史描述,并探讨赋予其意义的、反过来又被它所影响的明清社会和文化。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试图对贞女现象与帝国晚期的政治、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达成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中突,揭示年轻女子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年轻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爱情。
  • 中國建築‧自然組曲

    作者:趙廣超,馬健聰

    自然好物料, 大地就是最偉大的組合。物料處理, 其實是人類最古老的大積木,上面又有簡單且複雜的小積木(斗栱) ,讓我們明白每個中國建築元素的來源和功能。 本書特色 處處見得到,石頭、泥土和樹木; 自然物料非常好,古人建築真環保。 相關圖書 同系列的圖書,與及《不只中國木建築》、《大紫禁城》、《筆紙中國畫》、《一章木椅》、《筆記.清明上河圖》、《十二美人》
  • 当中国统治世界

    作者:(英)马丁·雅克,Martin Jacq

    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的开篇讨论的是全球的现代发展模式这个主题。第二章探讨了欧洲的崛起,以及欧洲成为第一个走向工业现代化的大陆,并享有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原因。这里暗含着一个主要问题:欧洲的发展是机遇使然还是持续多个世纪的历史转变的积淀?世界的其他大陆能否有欧洲这样的发展机遇?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考察了日本和中国的发展模式,日本是个特例,它是19世纪开始工业化的唯一非西方国家。而中国却遭受了更多的欺凌与压榨。在第五章,我们看到亚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征以及为什么这种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世界。本章考查了东亚国家与西方世界的不同,主要考察点是食物、身体、语言和政治。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令人吃惊的。在第一部分的这些章节里,我们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东亚不可能遵从西方的发展模式,东亚将保持自己的特色来发展经济。而东亚最重要的国家是中国。本书的第二部分谈到中国的崛起,主要从经济方面。第八章探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包括它有可能成为技术强国。第九章考察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如果有人认为,中国在未来有可能像西方,那么就错了。因为它们的根是根本不同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种文明的特征从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显现了出来。第十一章考察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第十二章考察了中国与其他大陆国家之间的关系。
  •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作者:陈苏镇 主编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一脉相承。本书所揭示的谶纬对东汉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帝国的日常运作及其意义、东晋南朝文化的特点和来源、十六国北朝的胡族政策、唐初对周边民族文化的整合、中晚唐对南朝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赵宋“祖宗之法”的基本精神、宋代士大夫对为政之道的探索和实践、元明政治的君主集权转制特征、宋明之际传统政治文化嬗变等,已大致显现出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脉络,提出了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研究有所贡献。
  • 市民与妓女

    作者:洛蒂·范·德·珀尔

    《市民与妓女:近代初期阿姆斯特丹的不道德职业》采用文化人类学和法国年鉴派微观史学的方法,从下层社会的视角讲述了荷兰十七八世纪发生在黝黑小巷里收入微薄的性爱交易。阿姆斯特丹作为“娼都”,有大量海员出没,带来了娼妓业的繁盛和罪恶,从中世纪以来,至十七纪后成为一门职业,为洗衣妇、佣人、酒店老板、门房,以及音乐家提供就业机会。 作家深入梳理了大量的历史文档,巧妙地采用了五花八门的资料——几千个有关妓女的判案纪录、囚犯的供词、游记、海员的劳动歌谣以及绘画,对妓女、嫖客、卫道士、医生,还有法警和法官,都做了清晰而深刻的描绘,从中揭示出荷兰当时贫困妇女的悲惨处境和社会问题。
  • 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

    作者:刘勇

    《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从建筑、文学、艺术、人物等方面介绍了古都北京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流传,并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把握城与人的关系及其特质,配以精美图片,全面展现了北京的非凡魅力。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北京的文化灿烂丰厚。
  • 中国陕甘宁青伊斯兰文化老照片

    作者:王建平

    《中国陕甘宁青伊斯兰文化老照片:20世纪30年代美国传教士考察纪实》汇集了美国基督教新教圣公会传教士、中国内地传教会秘书长毕敬士先生在1933年和1936年两次赴中国西北一些省区的穆斯林聚集区传教、宣教同时考察中国穆斯林状况,了解他们生活、思想并试图掌握如何赢得穆斯林心灵以便让他们接受耶稣教导的旅途过程中摄下的真实照片。
  • 蚩尤猜想

    作者:钱定平

    《蚩尤猜想:中华文明创世纪》运用最新科学方法,追溯我中华民族如何从“史前”走进历史的创世纪,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大胆的学术观点。“史前”就是民族基于自然条件的心智发展史,其时人类主要的活动就是与自然“相狎”,由此产生的文明可分为“相狎文明”和“相格文明”。我中华为相狎文明,五千年兴衰荣辱,都可以在地理条件和“自组织机制”中找到根源,并猜想未来。 中国人起源于丘陵,奉行的是“嵌套”和“递归”的丘陵思维,与西方的沙漠思维相对立;中国社会自古就是紧密无空隙的“家国同构”;中国长江文明在世界上率先掀起水稻农业革命,水稻经济又反过来影响了我们民族的根性…… 代表长江文明的苗蛮集团蚩尤一族,从家乡湖南向东迁徙,传播稻作文明,建立良渚古国,并北上与东夷会合,最终与华夏碰撞;蚩尤败于黄帝是先进败于落后;中华民族从此没有了战神,文明性格倾向阴柔婉转,以致民族命运坎坷多难………
  • 时间的故事

    作者:克里斯滕•利平科特,翁贝托•艾柯,贡布里

    本书中文初版被人民日报、人民网评为2010年度最有影响力10本书之一 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书之一 2013年版采用软精装,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与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别具一格的展览,名为“时间的故事”。这场展览得到全球数百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个人藏家的鼎力支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女士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参与盛事,并策划了这本主题图文书。每位学者撰写一篇相关领域以时间为主题的文章,配以相关展品图片及解说,经过精心编排,汇成一部集科学、哲学、天文学、医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多学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时间的故事》一书绝无仅有。它多学科、跨文化地探讨了地球上从文明之初到第三个千年伊始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凭借世界各地杰出作者的原创之作,它探究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反思全世界各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方式。全书搜罗了400多幅彩图以表现著名的器物和画面,从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历法以及提香的寓意画到萨尔瓦多•达利笔下扭曲的时钟以及哈勃望远镜最近拍摄的深空照片。 《时间的故事》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时间的创造:分析不同的创世神话以深层揭示各种文化关于时间结构的想象。 时间的度量:人类不断寻求,以发现记录、划分和度量时间流驶的方式。 时间的表现:东西方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如何表现时间。 时间的体验:我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如何体验时间,从老化过程到音乐感受、从入定和梦境到讲述未来。 时间的终结:关于时间终结和永恒的种种观念,包括各种关于死后生活和宇宙终结的世界性信仰。 谁若想要涉足这一最为常见但却神秘的主题,《时间的故事》将为他提供极具启发和教益的引导。本书的出版配合了在格林威治国立海事博物馆王后之屋举办的一个主题展览,以及皇家天文台的新千年庆祝活动。皇家天文台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和本初子午线之家,是新千年开始之处。
  • 文明的口味

    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餐桌前的愉悦属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朝代,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天;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愉悦携手前进,甚至比它们更为持久。当我们失去其他的愉悦时,它却仍伴随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到欣慰。 通过本书,我们在餐桌上认识了整个世界。盘中物透露出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秘密:我们的角色、关系和社会地位。从茹毛饮血到饕餮盛宴,人类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食物进化的历史。绅士也好,野人也罢,究其根源,吃莫不是人类对上万年来受制于自然的反抗和恐惧,而这种反抗又触发了古老的问题:吃什么?怎么吃?人类上万年文明的进程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做了最好的脚注。
  • 摇滚

    作者:凯文•J•H•德特马

    什么样的音乐是摇滚乐?什么样的人会喜欢摇滚乐?摇滚乐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摇滚不只是电吉他和急速鼓点,不只是长发纹身和紧身衣、皮裤,它是一种复合式的精神、一种生活元素,它早已悄悄地融入我们的生命。本书呈现摇滚乐从学步的婴儿到朝气蓬勃的青年的成长历程。有人说摇滚是“伪善的反叛,是一种深刻的颠覆形式”,读完本书,你会对摇滚乐有自己的、更清晰的认识。
  • 法国文化史(卷一)

    作者: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

    本书是法国四卷本图文并茂的重头图书,是迄今为止法国最完善、最权威的文化史著作,在法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全书由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启蒙前夜(16、17世纪)、启蒙与自由(18、l9世纪)和大众时代(20世纪)四卷构成。
  • 上海市民考古手册

    作者:上海博物馆编,陈燮君主编

  • 追寻特洛伊

    作者:迈克尔·伍德

    迈克尔·伍德从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对特洛伊传说的孜孜探求与发现入手,整合前人的贡献并进行深入考察。他走遍西亚和北非,寻找据信来自特洛伊时代的文物,并根据《荷马史诗》、诸多文献以及后来的研究逐一验证真伪,并将考察范围从特洛伊扩展至阿伽门农的帝国,从一个更为宏大的历史图景中探寻古代地中海文明中的特洛伊。在实地探访中,迈克尔·伍德秉持一贯的严谨态度和幽默精神,以生动有趣并充满立体感的文字带领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特洛伊是否真实存在过。
  • 内外之间

    作者:李溪

    屏风是一件易朽之物,它在历史上的意义 "在场"并不存留于考古发现中。本书作者通过对屏风存在的场域、图像、主体身份以及用法四个角度的分析,试图呈现出其在唐宋这一历史转型期的意义变迁。处于内外之间的屏风,透露出历史发展中场域和话语的应合与冲突。初唐之前,屏风主要是王家的用具。作为公天下的代表,君主始终要承担"无私"的身份。在仪式的场所,它是帝王光辉形象的映照;在帝王的内殿,它是君王日夜思省的明镜。帝王不合身份的"目光"往往会招致历史的苛责。从中唐至北宋,文人的视角渗透入屏风内外,他们以诗画构建出一个独我的性灵空间。到南宋以后,由于绘画价值的提升,屏风逐渐丧失了艺术品主要媒材的地位,转而成为生活空间里的一件装饰。然而,文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以屏风作为性灵承载的意图,他们依然以典故的方式,使它身上的文人意义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