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高教版)》: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系列教材 -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本书为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戈岱司辑录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著作中有关远东的记载,文中涉及到的著作有90多部,时间跨度为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间。戈岱司所搜集的文献相当广泛和全面,是研究中西交通及文化交流史的基本史料。 本汇编中没有一篇不是尽人所知的文献,也没有提供任何未曾公开刊布的著作,其目的中介想以简单的方式搜集一批零散的片断,而且它们又大都是为东方学者们很熟悉的。 -
原始声色
沐浴大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透过沐浴,我们可以看到纯洁与污浊,爱情与诱惑,宗教与艺术,文化的兴衰与变迁。沐浴的历史是一部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自身解放的历史。让我们沐浴在《沐浴的历史》中,重温历史的芬芳。 -
六十年代
60年代是20世纪的一个特殊时期,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法国的学生运动和反传统运动,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历史意义?《六十年代》收集了当时一些参与文章,从不同视角描述了当时的一些活动和述。总结60年代,吸取经验教训,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一面重要任务。《六十年代》也许会激发思考,不是否定,而是以辩证的、历史化的方法认识其中的积极意义。 -
岁时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岁时文献资料的深刻思考,结合田野考察,向读者解释了:在中国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蕴育了中国民众特有的岁时观念,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体系。在历史—现实的时间流程中,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诸多节庆中,我们体味到了中华民族不息的生命意识,感悟到了民众情感的凝聚,历史的传承、社会活力的延续。 -
毛发的故事
这是一本有关毛发的最有趣的书。 路易十三因为不愿意每天秃着头上朝而引领了戴假发的时尚;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为了突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定期举办的庆典舞会上,让男臣穿女装,自己则换上男装,并规定不论男女,都尽可能将自己身体裸露出来的部位的体毛剃除干净。 戴安娜、希拉里·克林顿、切莉·布莱尔的简单的发式倡导了新的审美观。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头发”反映出她坚决、果断、永不退缩的性格,她的发型是整个民族状态的完美象征。 贝克汉姆“鸡冠头”形象在世界杯上比英格兰国家队走得还远,被日本青少年竞相模仿。 毛发式样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趋向,更同政治密不可分。一部毛发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历史的政治文化史…… -
文明冲突的背后
总序 南怀瑾 序言 肖梦 总序 自从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国际间交往更趋频繁,相互竞争牵制。先是犹太人战后在中东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后来发展成严重的中东问题。二战后,非洲的殖民地国家,都脱离了白人的统治,宣告独立自由了;只不过,自由却带给他们贫穷疾病,和更多的问题。 欧洲在二战时受创极重,经济上困难尤甚,有远见者不久即开始研究整合欧洲及欧元的发行。由于美国参加作战,美国富有,美国出头了,语言文化也随之而来。好莱坞的电影、美式牛仔裤及快餐,逐渐风行全球。传统以法文为国际契约的习惯,也渐渐用美式英语取代了。 亚洲受美国的影响更大,占领日本,改造日本,韩战越战,美国试图掌控全世界。 战后科学的进步和新发明,如电视计算机的普遍化,民用航空的发展进步,使地球上的国家都成为紧邻。医药的大幅改进,人口的增长,使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核子武器的发明,造成国际间的互动更为复杂。 不论世界如何发展和变化,关系人们存在和生活的,基本上仍然是文化经济问题。 中国在闭关二十多年后,终于开门面对世界。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与其它各国的关系,国际的平衡也产生更多的变量。在自我奋斗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遭逢的问题,较之其它国家更加复杂。它目睹了苏联共产制度解体,面对自身文化的何去何从,以及经济制度的方向等等严重问题。 在各种严苛的挑战下,中华民族,像以往一样,总有许多知识分子,怀抱为祖国打拚的热情,运用智能,研究问题,提出分析见解,扮演着智库的角色。 在这些知识分子之中,有一个名叫王小强的学者,多年来投身研究工作,发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在一九九三年春季,老友许鸣真先生自北京来香港相叙,同来携有王小强君,许老特意介绍,慎重托付,望予照顾指引云云。 我见小强,挺拔强项,大有不合流俗的器识,俨然一士谔谔的风格。但世俗中岂可或少这样一类特立独行的人物,当下便欣然接纳。 小强从一九七九年开始,投身中国改革的调查研究。一九八九年赴美,先后就读于克罗拉多州立大学经济研究所,以及匹兹堡大学公共管理及国际事务硕士研究班;以后再赴英国,在剑桥大学得到政治与经济系博士学位。 小强对经济问题有深入的研究。经济问题因各国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不同,实行起来各自有别。人们都知道美国自称为民主国家,但是,早有学者及有识之士指出,民主是一种救时的方剂,正如庄子所谓:"仁义者,先王之蘧卢,可以一宿,不可以久处也。"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只能适用于自己本国,输出到别国就会水土不服而变调。经济政策也是如此,各国只能依照自身的特点,调整适合自己的经济政策。 小强后在香港的大学和机构继续研究工作,并成立桑尼研究公司。他全力以赴,孜孜不倦,他的文章和著作,发表于中外许多杂志和文献中,现在经过整理汇集,陆续印行出版。在出版的一系列书籍中,有《再造一个香港》、《文明冲突的背后》、《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其它人物不同角度的探索。 小强的文章言论每有意气。其实,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有感而发,大多有这份的习气,这正如宋儒辛稼轩所说的:"昔越王见怒蛙而式之,曰:是犹有气。盖人而有气,然后可论天下事。"以此观之,亦可为之展颐了。 近年来,小强留港时间较久,对香港各方面都加深了认识,希望香港能更加进步,生活美好。尤为难能可贵者,王君自从由欧美归来,除政治经济问题外,也着力于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研讨。融合东西文化,视野广阔了,他锲而不舍地努力,提出所知所见,目的无他,企能引起更多学术讨论,共同为国家社会的进步贡献心力。 小强尝谓,学术非为一己之私,各家见解虽有不同,但经过论辩,必能激荡出完美的政策方向。 古人云:"道并行而不悖",见仁见智,互擅胜筹,汇合各方主观,相互容纳,即为集思广益。今值桑尼系列书籍出版之际,特为之序,有鼓励也有鞭策,并致祝贺之忱。 南怀瑾 于香港 二○○四年八月 序 好友小强让我为他的新书《"文明冲突"的背后》写个序,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任务。作为一个编辑,我自己很少写什么文章,总喜欢对别人的东西评头论足,有时过于挑剔,可能还得罪过人。既然是当了二十多年的编辑,看的文章多了,就在心里面留下了对这些作者的划分,大概分量最重的,就是我所评判的标准:"用功" 还是"不用功"。小强的"用功"是我最佩服和最应该学习的。且不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他所研究的领域总追踪时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用功地探索。《"文明冲突"的背后》同样是有感而发,不停留于发感慨的空谈,而是用功地搜寻缘由和发展,探索真谛。从去年他开始着手研究,初稿、修改稿,发给我看,许多我所关注的问题,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回答,我追随着这"解读",以弥补自己对当今世界这么大问题的认识上的不足。 三年前的9.11,当飞机撞上纽约的世贸大厦,也撞击了我们的思想和灵魂,记得在那些日子里,我曾经和一些朋友讨论,我认为,美国一定会好好想一想,调整它的外交政策。朋友反对我的说法,告诉我,正好相反。事实当然是朋友对,我错。当我看到西方世界那些我所一直喜欢的作家、演员、教授站在反战的一边,我怀着希望,人类追求文明的力量,追求世界各民族、文化和宗教都是平等的力量,可以遏止压迫和强权,当然,还是我错。 为什么这些并非无知莽夫的伊斯兰青年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消灭另一生命?是什么使标榜捍卫人权、民主和自由的人从不愿意想一想别的民族的境遇,他们真正在想什么,他们有权利选择什么!什么原因在冷战结束以后,这个世界不但没有走向一个更好的世界,反而充满了战火和不人道?小强说,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从已有的公平出发,搞经济改革,追求效率;资本主义阵营从已有的效率出发,搞社会改良,注重公平。两大阵营的对抗和竞争,付出巨大代价,毕竟从不同的方向,推动人类整体的社会进步。"力量平衡的打破,结果就是帝国霸权的持强凌弱,所有的文明与进步力量都在明火执仗的强权下显得那么愤怒的无奈。我不喜欢这样的世界,我感到深深的哀伤。 本来,追求社会正义,追求人的尊严,追求自由与平等是最基本的普世价值的底线,在今天,却可不一定是唯一的"政治正确"。当年一起战斗的改革战友,因为仇恨共产党,所以认定美国可以而且应该充当世界警察去"人权高于主权"!为了"改革"的目标 - 建立私有产权,所以,俄罗斯的私有化绝不会比国有制更不公平,即便是黑手党也能最终建立秩序!本来,崇尚自由与平等就得铲除强权 - 无论是独裁政府还是帝国霸权,怎么就变成了如此的双重标准?普世价值已经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扭曲了。有的人变得利欲熏心,有的人变得麻木不仁,"理想主义"成了珍稀品。 小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些天,"也有人热泪涔涔,忧心忡忡,却不是由于个人的不幸"这句子,总盘旋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放到他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还是孩子,能够得到的书是那么少,却把里面读到的警世名言都抄在自己的本子上,成为激励自己度过跌宕起伏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食粮。当时有一批苏联小说,《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和《落角》等,记得最清楚的就有这么几句:"也有人热泪涔涔,忧心忡忡,却不是由于个人的不幸",和"好人永远激动",可惜我已经找不回当年我的记满箴言的本子,是其中哪本书中的句子也分辨不明了,不过,人就是这样,青年时代的一两句话,足以融于自己的血液中,成为自己一辈子所思所行的习惯。 我们在好问的年龄里,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在不上学的学生时代里如饥似渴地读一切可以获得的书。从马克思、列宁到普列汉诺夫、托洛茨基;从德热拉斯、萨特到爱伦堡;从政治到文学;从"垮掉的一代"到唐诗宋词。那些白皮书、黄皮书和灰皮书,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复杂而又新鲜的世界,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窗户,也点燃了我们去思索的火花。三五个朋友,常常要冒着陷入囹圄之灾的危险,聚集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纵论天下大事与小事,讨论什么是理想世界,讨论什么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讨论什么时候,怎么样的情势下才可能结束这样的"文革",使中国走出当时的"动乱",使中国人民真正过上好日子。身处特殊的历史时期,怀抱着理想,我们互相滋补着知识与思想,靠了这些养料,于是,我们长成不断发问,不断寻找答案的人。 我相信,正是有过那一段特殊经历锤炼的人,当他们投身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大潮之中,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即便是孤立无援,即便是处于逆境,即便是屡战屡败,还是会屡败屡战,探索真理的脚步从未停下。因为心里永远抱持着"理想、希望、追求 - 这些被世界冷落而被我们热爱的东西。"张承志这样说。而小强正是这么做的。 肖梦 2004年9月11日 -
走在昨天的巴黎
“巴黎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海洋,任凭什么探测器也永远无法知道她的深浅。” ——巴尔扎克《高老头》 巴黎?哪个巴黎?今天的巴黎还是昨天的巴黎? 人们常常忘记,今天的巴黎已拥有两千年的建筑史了,这些建筑重叠在一起,比肩继踵、犬牙交错地形成一个多样化的都市,她混合拥挤,风格不一,在欧洲更是独一无二。她最开始只有两条河流,加上几座小岛,后来罗马人长期驻扎在此,多少年以后,奥斯曼为这座城市赋于了中产阶级的形象,同时也煅造了一座享有盛名的艺术都市。 本书记载了所有巴黎有标志性的建筑,提供了十条漫游巴黎的历史路线:高卢罗马路线、文艺复兴路线、波旁路线、革命路线、拿破仑路线、二战后路线和艺术家路线等等。每个章节里均配有图片,有心人可以窥探到那个时代的艺术精华,是如何使成千上万的人在历史长河中造就了我们现在拥有的巴黎。 -
丑陋的日本人
本书是继柏扬《丑陋的中国人》之后又一部分析东亚民族国民性的力作。这不是一部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谩骂之作,而是一部冷静描述和分析日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的学者之论。本书文笔流畅优美,叙事轻松活泼,极具可读性,却又不失学术底蕴。是一部兼具趣味性与深刻性的日本文化读本。 本书不仅是一部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以旁观者的目光客观分析日本人的力作,更精编了三部举世公认的日本研究名著在内:克里斯托弗《日本精神》,新渡户稻造《武士道》,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打败敌人先要了解敌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日本人、日本文化的丑陋之处在哪呢?本书从日本文化入手系统解剖日本变化的明与暗,深刻揭示日本国民性,全面解读日本民族文化,既是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分光镜,又是日本社会面貌的万花筒。 -
寻访1906-1909
目录 柏石曼: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 (代序)沈弘 如诗如画般的华夏大地:建筑与风景 恩斯特·柏石曼(德) 插图目录 照片主题索引 -
晚明思潮
《晚明思潮》(增订版)一九九四年曾由里仁书局徐秀荣兄刊印。岁月如矢,转瞬书亦售罄,因补续作数篇,改由学校发行,爰志感言数语曰:晚明,是个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代,近八十年来也极受学界重视,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是一堆错误,不仅无甚价值,抑且误导后昆,贻祸无穷。这些研究者认为:晚明社会上弥漫着反传统、反礼教、反权威的思潮,注重个体生命,肯定情欲,强调儒学应落实于现实生活;而造成这种思想的,则是整个社会的资产阶级意识勃兴、资本主义萌芽、王阳明学说之流行等等。《晚明思潮》(增订版)对晚明思潮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和细致的分析。作者一反前人对晚明思潮的研究成果,认为,从资本主义萌芽等角度来看晚明时期阳明学并非主潮,以王学发展及公安泰州为线索来观察晚明更不妥。因此,作者呼吁调整策略,扩大视野,重新理解这个时代。《晚明思潮》(增订版)内容就是作者对这个时代的全新理解。 -
中國尋寶記
以中國為主題統整各領域,包括歷史、地理、人文風情及飲食、國粹等,讓小朋友輕鬆了解中國文明。每篇漫畫單元後,皆附有清楚的彩圖及文字說明。 布卡一行人到中國參與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卻在無意間得知珍貴的楊貴妃肖像畫,竟又被宿敵∼峰博士偷走了!這次他們要如何在這個地大人多的國家中找到峰博士、奪回楊貴妃的肖像畫呢?快跟布卡一起攔截即將走私出境的中國寶物吧! -
茶道的历史
所谓茶道,是“茶汤之道”(饮茶的仪式规范)这个用语的省略说法。“茶汤之道”的原型是兴盛于中国宋代的饮食游艺,它在镰仓时代(1185——1333年)初期传到日本,后来逐渐在日本开始本土化,成了日本式的风雅游艺,被称为“茶汤”,在室町时代(1336——1573年)中期,由珠光进一步加以游艺系统化,最后发展到被称作茶道。 茶道,实际上就是平常吃饭饮茶的艺术,是日常起居的礼仪法度,而且,也是社交的规范。这里最受重视的,是人与人心灵温暖的沟通交流,温和而宁静的氛围,是一种诉诸人们感觉的精神飨宴。最大限度提高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文化,向人们昭示并宣扬日常生活模范典型的,就是茶道文化。 本书以日本历史上与茶道有关的名人能阿弥、珠光、绍鸥、利休、织部、远州、宗旦、不昧等茶匠,佐佐木道誉、足利义政、松永久秀、信长、秀吉、家康、蒲生氏乡、黑田如水、加藤清正、织田有乐、伊达政宗等的茶会情形、名人逸事、人物传说等为中心,结合茶道的礼仪法式、茶具的由来,概要的叙述了日本独特的茶道传统文化的规范、茶会的变迁以及茶道的精神等。 -
精神的年轮
《精神的年轮》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Destiny Disrupted
We in the west share a common narrative of world history—that runs from the Nile Valley and Mesopotomia, through Greece and Ro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 the rise of the secular state and the triumph of democracy. But our story largely omits a whole civilization that until quite recently saw itself at the center of world history, and whose citizens shared an entirely different narrative for a thousand years. In Destiny Disrupted, Tamim Ansary tells the rich story of world history as the Islamic world saw it, from the time of Mohammed to the fall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beyond. He clarifies why our civilizations grew up oblivious to each other, what happened when they intersected, and how the Islamic world was affected by its slow recognition that Europe—a place it long perceived as primitive and disorganized—had somehow hijacked destiny. Entertaining and enlightening, Destiny Disrupted also offers a vital perspective on current conflicts. -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是讨论语言接触、词汇交流的著作,但著者把语词的问题放在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留日热潮……历史的潮涌与新词译词的诞生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历史学可以通过时代关键词的形成透视出近代的脉动;词汇学亦可从近代新知识在欧中日三方的环流中把握概念的引介和语词借贷的关系,并进而审视“新国语”形成的历史。大处着眼,细处着笔,此书之胜人处也。 -
知道了
知道了,是皇帝批閱大臣奏摺的常用語,意思是說,所奏之事「朕」知道了。本展覽手冊,是以康熙皇帝御筆書寫滿、漢文「知道了」為標題,目的在介紹清朝皇帝是如何利用「奏摺」知曉天下訊息,又如何利用「硃批」運籌帷幄,治理天下。 -
耍聪明的中国人
《耍聪明的中国人》讲述: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内讧?中国人为什么遇事喜欢找关系?中国人为什么“朝中有人好办事”?中国人为什么“革命一定要站好队”?——因为中国人实在是聪明得过了头。 中国人聪明到什么程度呢?柏杨说:“聪明到被卖到屠宰场的时候,还拼命讲价钱,多赚了五块钱,就心花怒放。” 《耍聪明的中国人》是作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现实案例、市井传说及历史故事,揭露了中国式的聪明密码:凡聪明总是与自私联系在一起,总是与损人利己联系在一起。《耍聪明的中国人》同时指出,聪明已经成为中国大国崛起最大的绊脚石,成为和谐社会和人民幸福的公敌。 这是迄今对中国人聪明基因最系统的研究,也是揭露得最彻底、最不留情面的一本书。老实人看了会称快,普通人看了会脸红,聪明人看了则会害怕。《耍聪明的中国人》将聪明人所有的手段和本领公之于天下,让我们不再害怕聪明人,因为我们知道怎么对付他们。 -
下城
本书是关于美国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的著作。作者罗伯特·M·福格尔森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分析:商务区(下城)及美国人对于它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在1880~1950年间发生变化的。作者重现了地铁等快速交通系统的建立、摩天楼高度的争论、高速公路和停车禁令的引入,以及其他论争。这本书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兴衰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又令人吃惊的视角。 -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内容简介: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治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包括:《中国思想史(上册)》、《中国思想史(中册)》和《中国思想史(下册)》。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