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消失的建筑

    作者:【法】米歇尔・科恩

    《消失的建筑:穿越时空的世界建筑朝圣之旅》内容简介为:图坦卡蒙陵墓:早夭的法老与千古阴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墓壁画中还画有12只猴子,它们象征着夜间的12个小时。古埃及人相信,猴子对冷热变化非常敏感。夜间温度下降时,它们颤抖不止,焦急地等待黎明太阳升起时驱除寒冷。而一旦太阳在东方出现,这些猴子便惊叫不已,好像太阳给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在古代埃及,猴子成了预示太阳升起的动物,而在埃及人的来世观里,太阳在东方升起意味着他完成了起死回生的阴间历程。 哈德良别墅:一个皇帝的小世界 哈德良对建筑有浓厚的兴趣。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图拉真皇帝与著名建筑师阿波罗多格斯正在讨论一个建设方案,哈德良在旁边插话,却受到了阿波罗多格斯的嘲笑。他说:“你还是去摆弄你的大冬瓜去吧!对我们所谈的问题你是个门外汉。”阿波罗多格斯所说的大冬瓜就是哈德良偏爱的圆顶结构。 巴米扬石窟寺院:文明冲突的牺牲品 2001年。按照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的指令:塔利班风化与操行部部长将全权负责摧毁阿富汗全境佛像以及所有与佛文化有关的行动。他们要摧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喀布尔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里所有馆藏的价值连城的千年佛像,以及刻在巴米扬悬崖上的世界最高和第二高的立式石雕佛像!
  • 展望21世紀

    作者:阿諾爾德. J. 湯因比(Arnold

    本书分为《人生与社会》、《政治与世界》、《哲学与宗教》,共三篇十二章,论及的问题极为广泛。两位作者纵贯古今,横跨全球,追溯过去,着眼当代,展望未来,从宇宙天体、生命起源、宗教哲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社会福利、政治制度、领导选择、军备竞赛、和平战争,
  • 古希腊人是否相信他们的神话

    作者:[法] 保罗· 韦纳(Paul Veyn

    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神话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古希腊人是否相信他们的神话?神话究竟是对历史实相的变形,还是彻头彻尾的撒谎?如何从传说中抽取出真实的内核?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和现代历史学家在历史观上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古代史学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为什么极少引用文献资料且不做脚注?古代史学家和现代史学家的读者群有何不同?史学家与读者的关系是何时、为何产生变化的?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韦纳通过研读古典作家和近现代学者,包括从亚里士多德、波桑尼阿斯到西塞罗、尤西比乌斯再到尼采和福柯的各种文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分析,指出希腊人当然相信他们的神话,揭示出创作神话其实是对真理的追寻这一要义。
  • 文明

    作者:尼爾‧弗格森

    高踞 亞馬遜 Amazon 暢銷榜‧年度最佳重量級鉅作 暢銷書《貨幣崛起》作者 尼爾‧弗格森 最新力作! 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 《時代》周刊稱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衛報》《每日電訊報》《經濟學人》 《商業周刊》《西雅圖時報》《獨立報》《新聞周刊》等媒體爭相推薦 尼爾‧弗格森重新詮釋「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興起與衰落,更提出新的創見:破解西方如何支配世界的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深入探討過去,大膽預測未來 西方何以支配現代世界超過500年? 西方的主宰地位是否正受到亞洲崛起的威脅? 過去,西方靠六大「殺手級應用」獲得壓倒性勝利。 現在,新興國家是否將藉著這六大利器,終結西方的優勢地位? 西方文明憑什麼統馭全世界? 十五世紀初,如果你能在當時環航世界,那麼最吸引你的將是東方的璀璨文明。明朝的北京正興建紫禁城;在近東,鄂圖曼土耳其人正進逼君士坦丁堡。 相較之下,英格蘭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象卻是鼠疫、惡劣衛生條件與戰亂相尋的破敗景象。其他動輒啟釁的西歐王國,如亞拉岡、卡斯提爾、法國、葡萄牙與蘇格蘭,看起來也沒比英格蘭好多少。西方將在往後五百年間支配全世界,這樣的想法此刻看來無異是天方夜譚。然而,它居然成了事實。 西歐文明憑什麼勝過外表看來比它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弗格森認為答案是西方發展出六大「殺手級應用」,而這六大利器正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時至今日,關鍵的問題是,西方是否喪失了對這六大利器的壟斷。若是如此,弗格森警告,我們將目睹西方優越地位的終結。 《文明》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進行一場不尋常的環遊世界之旅。從中國的大運河到土耳其的托普卡皮宮;從南美洲的馬丘比丘到西非的鯊魚島;從布拉格的壯麗塔樓到溫州的祕密教堂。這是一則有關帆船、武器、地契、疫苗、牛仔褲與中文聖經的故事,也是一部清楚明晰的世界近代史。
  • 柬埔寨

    作者:Joel Brinkley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布林克里震撼人心力作 繼北韓之後,另一個你應該認識、卻從未深入了解的國家 吳哥窟,充滿神祕的文化韻味,迷人而富有情調 事實上,柬埔寨像是被施了魔咒的苦難國度 上千萬人民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早已失去掙扎的氣力…… 1970年代,赤柬統治柬埔寨,屠殺200萬人民,等同四分之一人口 1990年代,聯合國接管柬埔寨,各國捐贈巨款,卻進了政府官員口袋 喬‧布林克里的《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點明了柬埔寨的真實面貌,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閱讀這本書,我們得以了解一個國家何以走上歧途,成為現在的樣貌; 歷史又是如何埋下遠因與近果,使其人民沉默迎向苦難,喊不出求救的聲音。 柬埔寨在盜賊統治之下,官富民窮、貪汙腐敗,黑暗勢力籠罩全國, 半數人民患有創傷後症候群,出現極端暴力行為,並直接影響下一代, 潑酸、強暴、毆妻、虐殺等駭人案件,每天在社會各個角落例行上演。 在這裡,金錢比人命重要,只要有利可圖,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上學、考試、看病、打官司、運送貨物等,全都要支付賄金, 沒有錢,一律免談;付了錢,一切合法。 政府砍伐林木、販賣人口、侵占醫療資源、強奪土地,人民生計飽受威脅; 40%的兒童嚴重營養不良、80%的人民過著與千年前無異的原始生活, 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國家,百姓卻也無力發出怒吼…… 微笑的吳哥窟眾神 與 受苦的柬埔寨人民 你給我天堂,也給我地獄 天堂與地獄,原來在這個地方,沒有差別! 血淚交織 真實存在的悲慘世界 不可思議 令人震撼、憤怒又心碎…… 吳哥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湧入數十萬各國觀光客;然而吳哥窟所在的國度柬埔寨,卻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貪汙政府與貧窮人民。離開觀光景點,全國大多數土地低度開發,鄉間居民生活水準低落,無法享有道路、自來水、電力、學校、醫院等現代國家最底線的基礎設施。 在一片貧瘠景象的同時,柬埔寨卻年年接受數億美金外援,大大小小非政府組織都在首都金邊設有辦公室。有了這些錢、這些援助人員的努力,為什麼柬埔寨人的日常生活還是不見重大改善?答案是政治與金錢掛勾,掌權者以常人想像不到的方式,拿走原應屬於全國人民的大部分資源──是大部分,而不是一小部分。 作者布林克里曾赴柬埔寨撰寫赤柬下台後的報導,30年後,他回到柬埔寨,發現柬埔寨人民依舊是世界上最飽受摧殘、虐待的一群人。政府貪贓腐敗,人們身陷其中深深受苦,不賄賂政府,甚至連最基本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都無法享有。多數柬埔寨人生活落後,與千年前無異;而政府官員轉手塞入自己口袋的公款,金額高到難以置信。同時,經歷赤柬時代得以倖存者中,半數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至今仍受折磨──且這份苦痛已傳到下一代,使整個國家偏向黑暗的負面人格。 布林克里以《紐約時報》資深記者經驗,訪談多方決策要角,包括柬埔寨政治人物和企業家、美國大使和參議員、非政府組織派駐當地工作者,以及身處苦難現場的柬埔寨人民,並爬梳大量新聞報導和調查報告資料,寫就20萬字著作,分別以17章詳述柬埔寨經濟掛勾、政治操弄、土地掠奪與開發、非法砍伐森林、醫療與教育貧乏收賄等各個面向。本書筆法引人入勝,描寫出柬埔寨領導人存心造成的國家管理不善;作者運用豐富且深入的報導,勾勒出柬埔寨的真實面貌。包括生存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民,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資深記者 陳柔縉/專文推薦 深具批判力與解析力,並充滿了如小說般的片段。哀傷處,更加活生生;驚悚處,更加血淋淋。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柬埔寨名列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至少30%的柬埔寨人只靠不到一美元度過一日,約40%的兒童因為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除了證實人民蒙受苦難的數據以外,《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徹底讓讀者認識到富裕國家在這場災難中扮演的角色。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閱讀本書令你憤怒,也令你黯然神傷。布林克里提出強而有力的資料佐證,不帶過度詮釋,多有犀利辛辣的軼聞。他嚴格監督,不對誰手下留情。柬埔寨官員從貪汙腐敗、邪惡到病態的人都有;局外人和捐贈團體要不是漠不關心,就是天真過頭或淪為共謀──有一種是漫無目標、未善盡責任,另一種則是心照不宣。貪汙官員繼承赤柬惡行,為了利益虐殺人民。柬埔寨人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被動消極且逆來順受,幾乎要被世人所遺忘。布林克里以發自內心深處的同情與憤怒,再一次給了我們見證。 ──前美國駐中國大使暨外交關係理事會主席,洛德(Winston Lord)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一書歷經多個月的田野調查以及數百次訪談,沉著剖析今日柬埔寨權位和貪汙的運作方式,令人聞之心傷。布林克里從未忘記要站在受害者的角度,這本書尖銳深刻、發自真誠且具有說服力。 ──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榮譽教授,錢德勒(David Chandler) 發人深省……布林克里1980年採訪柬埔寨難民的報導,贏得了普立茲新聞獎。他訪問握有權勢的國家要角與外交人員,談及政治、法庭審判、醫療、土地開發、森林與學校教育,剖開柬埔寨的底層,將細節一一梳理成扣人心弦的論證。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布林克里裁剪出清晰脈絡,描述這個名列世界上最為殘酷貧窮、亟待外界伸出援手的國家,其領導人自私自利、令人困惑的政治,以及充滿暴力的社會生活。 ──《外交期刊》(Foreign Affairs) 引人入勝……一個關於欺騙與貪汙,發人深省的故事,文句敘述別具動人風采。 ──《美國利益雜誌》(The American Interest) 布林克里以新進年輕記者之姿,在1980年憑著柬埔寨難民危機的報導贏得一座普立茲新聞獎。三十年後重返舊地,如今身為史丹佛大學新聞學教授的布林克里,慎選鑽研主題……極佳地展現洪森行政體系已釀成許多柬埔寨人的災難。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一本精采且富有文學性的報導文學作品。 ──《出版人週報》(Publisher’s Weekly) 關於柬埔寨的絕佳敘述,描寫其根源於歷史的貧窮,因越戰更加惡化,至今顯然如故。 ──《柯克斯書評》(Kirkus) 令人心碎卻至關緊要的現況報導,此地人民理應獲得更好的生活。 ──《書單》(Booklist) 覺醒才能終止詛咒/陳柔縉 這個國家的人不喜歡孔雀,千萬不要去那裡開工廠、做生意,設計個有孔雀的商標。 這個國家的人民多信仰佛教,所以,他們不喜歡大聲講話,爽朗的哈哈大笑到那裡會變得有點不太禮貌。 入了這個國境,看見無邪的可愛兒童,也別想摸他們的頭,否則就犯禁忌了。 這個國家有世界遺產,十二世紀留下的吳哥窟,巨大的岩石完美堆積,沒有一根釘子,任何人站在那裡,都要為七、八百年前王朝的能力和鼎盛,發出讚嘆。 以上是讀一般介紹柬埔寨的書,會得到的親切資訊,像從旅遊中心拿到的旅遊導覽一樣,總是有最漂亮的風景和最親切的國民笑顏。這類書會說,柬埔寨的政治體制是王國,已逝的老國王西哈努克「功勳卓著」,娶了法國和柬埔寨的混血美女,他「多才多藝」,喜歡體育、藝術,會創作歌曲;又會說,首相才握有實權,是真正的國家領導人,現任首相洪森在位快三十年,「愛讀書,鑽研理論」。 但是,這本《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不講這些味道偏甜的民俗風土,也不用社交辭藻去吹捧政治人物,反而形容洪森「沒受過什麼教育,既聰明又殘忍」,是「一位狡猾的前赤柬師長」。筆下對老國王西哈努克也不客氣,指他「喜歡在痛罵貪汙者的同時,過著難以想像的奢靡生活,而他的財富來源一直是個謎。」並引用九○年代美國國務卿貝克的助理親眼所睹,早上十點,僕役為西哈努克國王遞上香檳,「他彎腰倒了一杯給狗喝,行為跟路易十六沒有兩樣。」 作者布林克里是美國知名的國際記者,三十幾年前曾赴柬埔寨,揭露赤色高棉大屠殺後難民的苦境,獲得普立茲國際報導獎。相隔快三十年,他再度深入柬埔寨,花了兩年的時間,採訪了兩百多位國際組織派駐柬埔寨的外國人、柬埔寨官員和民眾。資深記者功力非凡,全書不似平板資料彙整的國情報告,而是深具批判力與解析力,並充滿了如小說般的片段。哀傷處,更加活生生;驚悚處,更加血淋淋。 一九五三年結束法國的殖民統治後,柬埔寨至今經過幾個戲劇般轉換的階段,以統治者來大略區分,先是老國王西哈努克,而後是龍諾將軍、紅色高棉的波布、韓桑林,到今天的洪森,他們背後各有不同的國家支持,包括中國、美國和越南;柬埔寨猶如虛弱的掌中布偶,其間的換手,無不經由無止盡的戰鬥、燒殺與政變,近代柬埔寨人民的苦難可想而知。波布掌控的三年半,更有兩百萬人遭到屠殺,等於每四個國民就有一個被殺,結果,柬埔寨損失了八○%的老師和九五%的醫生。近代國家中,再沒有比柬埔寨更悲慘的了。 一九九三年,聯合國出馬了,給了柬埔寨民主選舉的制度,一切似乎要步上康莊大道,然而,民主空殼裡頭,卻包裹著暴力和獨裁,每次大選都有人要死於暗槍。作者多次提到一個典型的場景,兩個騎摩托車的人,戴著黑色頭盔安全帽,拿著槍,殺了揭弊的記者或反對黨的幹部。而國際懷著救贖心理的捐款,也往往提供貪汙溫床更滋養的肥料而已。柬埔寨人民仍在黑暗深淵裡。 一九九七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的第二年,金邊一場反政府的集會,被丟了幾枚手榴彈,有孩童的臉瞬間炸開,大人被炸成兩半。在場有一位美國共和黨的人也受傷了,聯邦調查局探員飛去追查。多人指證丟手榴彈的人從現場政府警衛隊伍中出來,又被開道掩飾躲回去。聯邦探員追到最後,跟現場指揮的少校對質。探員問少校當時人在何處,少校否認他在隊伍中,探員拿出照片,少校啞口無言,只剩忿怒,突然,房門開了,一列警衛隊轟然衝進來,一陣亂聲,他們身上全掛著手榴彈、機關槍、突擊步槍,護在少校的身後。 作者除了訪問聯邦幹員,得到如電影般的駭人情節,也到農村訪問老百姓,追查社會結構的弊病。有人幫軍官盜捕保育類動物穿山甲謀利,路上穿山甲抓破袋子逃走,軍官火大,找來爪牙把這個人淋了汽油、點了火。嚴重燒傷的男人被轉送進大醫院,醫生告訴家屬傷口需要清創,必須付醫生一百美金,傍晚又加到一百五十,男人的太太哭出來,說她沒錢,醫生說,那不必清傷口了,邊說邊脫掉手套,然後走人。家屬再沒看過這位醫生,他們把痛到哭不停的男人包起來帶回家,第二天他就離開人間了。 這本書講了很多悲哀的故事,解析近一、二十年來柬埔寨的政治暴力、司法黑暗、官商勾結、強奪人民土地,看醫生,被索紅包,連小孩子上學,老師也天天跟小學生要「贊助費」。 近代亞洲國家多被列強侵略殖民過,但也為千百年停滯的農鄉狀況注入現代文明的契機,最可貴的是帶來新式教育。明治初期,日本馬上覺悟,拚命學習西方,大興基礎教育。過了三十年,日本統治台灣,也鼓勵孩童入學。太多台灣學生都因為日本老師不厭其煩,再三到家裡勸說父母,才能受教育。第一代學生當上醫生和老師,扭轉身分地位和財富後,台灣人慢慢瞭解教育的價值。二○年代掀起的爭權抗日行動,也來自這樣的知識基礎。 日本給台灣人一個金字塔式的教育結構,文盲大幅下降,英國給殖民地印度的就不同了,反金字塔式,設很多大學,看似漂亮,卻只是培育了菁英階層。法國對於柬埔寨,則更糟糕了,如本書所說,一九三○年代,法國人才創辦第一批高中和初中,而且全數集中在金邊,「法國占領者對於為了更好的柬埔寨社會而教育下一代並不感興趣」。到今天,柬埔寨也未施行義務教育。 這個國家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讓人嘆息,簡直不知道從哪一點救起,國家才能走上正常成長的路。 近一、兩年,財經新聞總把柬埔寨捧成投資致富的新天堂,但柬國裡,誰賺走了錢?中國元朝的周達觀在十三世紀末出使到柬埔寨,他看到人們以竹蓆為牆,棕櫚葉為屋頂,在戶外升火,用瓦鍋煮食,「就地埋三石為竈」,本書作者所見仍然一樣,千年真真如一長夜。柬埔寨政經社結構性的問題還待時機解決。 受苦的柬埔寨,必須人民先受教育,因教育而能覺醒,擺脫對外國的依賴心,自己推翻獨裁,才有可能從惡性循環的漩渦爬出來。去年夏天的選舉作弊,引發強烈抗議,年底並有工人大規模示威,逼迫當權者略有讓步,取消集會禁令。祈禱這不是一次性的火花,有一天,柬埔寨的人民終於掌握住了自己的命運。
  • 日本论 日本人

    作者:戴季陶,蒋百里

    《日本论》和《日本人》是戴季陶和蒋百里在长期身日观察了解日本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剖析日本社会、文化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内容包括了日本的历史、文化渊源、社会习俗、民族精神、政治人物等。
  • 群书治要译注

    作者: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唐太宗在读《治要》后,在《答魏征上〈群书治要〉手诏》中感慨道:“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唐太宗特令缮写《治要》十余部,分赐太子及诸侯王以作从政龟鉴。贞观九年,唐太宗再次总结阅读《治要》的感受说:“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见《贞观政要》)。由此,可知唐太宗及其群臣之所以将《治要》作为创建贞观“盛世”依据的道理了。 如此珍贵的一部典籍,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所幸者,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据日本尾张国校督臣细井德民在天明五年刊印《群书治要》时写的考例中记叙,早在公元13世纪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武将军北条实时(亦称金泽实时),因其“好居书籍”,故在发现《群书治要》后,请中秘书写“以藏其金泽文库”,《群书治要》因此得以传世。后来,此书归德川家康,他在得到这个本子后,曾于1616年(日本元和二年)正月命令用活字排印。但此时的《群书治要》已经缺失卷第四、卷第十三和卷第二十,残存四十七卷了。半年后,《群书治要》印成五十一部,每部凡四十七册。不幸的是,此时德川家康突然去世,印本只是分赠给了德川家康的后裔尾张、纪伊两家藩主。事实上等于没有公开发行,所以流传在外间的不多。 1781年,也就是日本天明元年,尾张藩主家的大纳言宗睦,有感于《群书治要》未能流布,便从枫山官库中借得原“金泽文库”藏僧人抄本《群书治要》,重新校刊。1786年(日本天明六年)重印本告成,分赠诸藩主和各位亲臣。这就是今天流传于世的天明本《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译注(全注全译繁体竖排版)(套装全28卷)》根据天明本《群书治要》、元和本《群书治要》整理校勘,并对字词进行详细注解、对原文和注文都进行了白话翻译。
  • 民国青楼秘史

    作者:文芳 编

    《民国青楼秘史》细致地记载了民国各地娼妓生活的奢华与糜烂,巨细无遗,从娼妓的来源,到妓女的培养,再到娼妓的拉客营生与行业规程,直至最后年老色衰的娼妓的归宿,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中间有名妓的一代风华,更有隐蔽在妓院内的民国政治风云。点点滴滴,可谓描摹民国娼妓业百态的风化信史。
  • 博物馆起源

    作者:(美) Hugh H.Genoways

    《博物馆起源》是一部关于早期博物馆历史和博物馆理念的重要历史文献。全书收录50篇来自“博物馆开拓者与大师们”的文章,记录并串联起了博物馆学史上智者与先驱们关于“什么是博物馆”最原始、最根本的思考。 这些涉猎广泛的文章介绍了博物馆起源和理念,以及一些教育和展览方面的理论,既可以用作教材,也可以给那些对博物馆丰富历史感兴趣的学者带来一些启发。
  • Natasha's Dance

    作者:Orlando Figes

    This tremendously attractive, ambitious, dizzying book is in every way a worthy successor to Figes' bestselling "A People's Tragedy". The whole panorama of Russia's mighty culture is conjured up in a way that is fresh, intimate and immediate. Whether talking about music or novels, buildings or paintings, Figes' enthusiasm and literary brilliance sweeps the reader along through a series of great set-piece chapters.
  • 中国基督教史纲

    作者:王治心

    《中国基督教史纲》是我国学者所撰的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中国基督教通史或全史著作。《中国基督教史纲》于1940年出版,此后曾重印,还出过海外版。尽管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该书的影响犹存,目前仍为修习中国基督教史的主要入门和参考书籍之一。
  • 咖喱传奇

    作者:[英]莉泽特·科林厄姆

    从德里的宫廷到伯明翰的巴蒂餐馆,从孟买的午餐递送者到日本的军用饭盒,《咖喱传奇》讲述了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印度美食历史,以及发明、发现、烹制和食用它们的人的故事。书中充斥着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既有伊丽沙白•格威利姆那些个拒绝为晚宴端上野兔的印度仆人,也有洛克瑙与德里的宫廷间的厨艺竞争者;既有热爱烤黑鼠的印度王公贵族,也有在伦敦靠吃麦片粥维生的年轻甘地。这本考证审慎的书里充满了奇闻轶事,将对印度食物历史的介绍,变成了朋友间的闲谈,生动鲜活,引人入胜,饶有风趣。 目录: 菜谱列表 译序 作者序 红咖喱鸡:探索正宗的印度美食 比尔亚尼菜:伟大的莫卧儿人 咖喱肉:葡萄牙人与辣椒 库马:东印度公司商人、寺庙与洛克瑙的英国人 马德拉斯咖喱:英国人发明的咖喱 咖喱粉:将印度带往英国 冷肉饼:英国食物在印度 菜:伟大的茶战役 咖喱与薯条:薛纳尼水手与印度外卖餐馆 咖喱走遍世界 本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所援引的文献包括了印度经典著作以及19、20世纪欧洲人的游记;既有关于莫卧儿皇帝和大臣的文献资料,也有作者本人与受访者的亲自交谈,这些无疑增添了本书的分量和趣味。同时,本书又不是那种板着面孔的高头讲章,文中的奇闻轶事和幽默评论,也会在不经意间令人会心一笑。既可作案头文牍,又可作饭后消闲。所以对于那些对印度食物的历史感兴趣、或者想了解印度和英国食物趣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辛辣的食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食用率,咖喱这种带有异域色彩而味道浓烈的调味品更是受到众多人的追捧。想知道辛辣为何如此吸引人不能不去了解它的历史。本书并非严肃的学术著作,其中各种奇闻异事不仅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口味,又可在欢笑之余尽情领略咖喱的魔力。
  • 匠学七说

    作者:张良皋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大于器物,早于典册,久于金石。从建筑入手,研究人类文化,本当顺理成章。目前,不论中外,说起“建筑文化”一词总显陌生,但无妨中国自我作古。中国建筑文化融合得如此紧密,如此悠久,如此普遍,以致人们完全不感觉其存在。所谓“行之而不著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本书将建筑与传统文化,都为《匠学七说》,务在发前人之所未发,唯陈言之务去。本书将建筑与传统文化,都为《匠学七说》,务在发前人之所未发,唯陈言之务去。每念筚路蓝缕,自必仰止往哲;至于宏文大论,但能期之来贤。容我亡冀千虑一得,多言或中,足矣。
  • 反思文艺复兴

    作者:玛丽娜·贝罗泽斯卡亚

    在本研究中,玛丽娜·贝罗泽斯卡亚重新评价了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现象的常规理解,再次确立了15世纪勃艮第朝廷引领欧洲文化和艺术趋势的重要地位。勃艮第公爵们体现了当时的流行价值:衣着、礼仪和环境的富丽堂皇;希腊—罗马古代遗产所激发的骑士精神;匠心独运的奢华艺术所整合的博大精深。他们那令人耳晕目眩的黄金饰物、织锦挂毯、手稿、音乐和盛宴庆典提升了众公爵华而不实的权势地位,令他们足以与国王叫板媲美。这种“勃艮第时尚”魅力超凡,酿就了泛欧洲的对其琳琅艺术品的趋之若鹜和对艺术创造者的孜孜追求。英格兰、德国、西班牙乃至意大利的国君们都争先恐后地获取多彩多姿的勃艮第艺术品。本书对举世公认的勃艮第艺术之精湛和魅力进行了跨学科性研究,从历史学上提供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新估价,并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多元性和大同主义的崭新范例。
  • 考古人手记(第二辑)

    作者:朱启新

    考古人手记(第2辑),ISBN:9787108015723,作者:朱启新主编
  •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作者:林毓生

    本书林毓生先生文集,台版原名《思想与人物》,大陆增订版改名为《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

    作者:商成勇 岳南

    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法门寺,成住坏,空中忽起痴僧债。百尺铁锁穿肩筋,欲与如来挣气概。增气概,尔毋苦,好待当年许玄度。位于陕西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宝塔,在一个风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员无意间在塔下发现了秘密玄宫,主便是埋葬着释迦牟尼指舍利和大唐帝国无数珍宝并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本书从不同侧面,披露主座迷宫的发现、发掘经过,以及佛祖真身舍利东来中国的秘密过程,为中国历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 【本书目录】 目录 序章 关于地宫藏宝之谜 第一章 灵光 宝塔轰然崩裂 佛祖诞生 悉达多悟道成佛 涅槃 法轮常转 第二章 穿透岁月的雄塔 佛光初照帝王家 宝塔辉煌 轮回之路 第三章 玄宫初露 民心难违 考古人员走进古刹 疯狂岁月 良卿法师自杀之谜 发现玄宫 第四章 在玄宫的隧道里 凌晨的机缘 玄宫内金钱铺道 迷宫就是隧道 是谁最早打开了地宫 唐太宗法门寺度佛 大唐七帝地宫迎佛骨 玄宫内落石伤人 女皇武则天的绣裙 武警出兵封锁法门 第五章 一代女皇与佛祖灵骨 袁天纲卜出悍世惊雷 绝色美人 青灯不了万般情丝 宫闱滴血 雾锁迷云庆山寺 寻访历史遗迹 金棺银椁与灵骨舍利 奇珍瑰宝 庆山顶上冷风袭 武则天抹不去的庆山恋 夜梦惊魂思皈依 《璇玑图》中绘恋情 再说织绣 第六章 地宫奇闻 奇珍又至 秘瓷写真 菩萨捧真身 感慨金银 件件是精品 第七章 地宫茶具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发现茶具 陆羽与《茶经》 地宫茶具的艺术魅力 茶文化东渡日本 关于茶文化的几点质疑 最后的秘密 第八章 佛光下的阴影 开元密宗三大士 韩愈的谏佛骨案 一代文豪的反思 韩昌黎谏佛余波不绝 第九章 佛门大劫难 辉煌的梦想 跋
  • 西方建筑

    作者:(英)比尔·里斯贝罗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史料性。读者从中可对整个西方建筑的发展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本书共分十章,全面系统地对上起史前的欧洲直到现今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作了详细的阐述,书中还附有大量的示意图。 第1章以起源的意义,从史前的欧洲说起,古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建筑居然是陵墓,这意味着什么值得人们思索。第2章讲到原始的基督教时代,那个时代人们思想受到蒙蔽,文化的发展停滞了,而建筑却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代。第3章是基督教时期,封建主义的胜利,此时的建筑特点归结为长方形廊柱大教堂和一座座白色教堂。第4章讲到最辉煌的13世纪,与政治上的憎恶相比,人们不能不赞叹它所培育出的建筑之花。第5章是14、15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给建筑带来了新形象,第6章为16、17世纪称为探索的时代,君主的宫殿成为一大特色。第7章18世纪是个二元革命,哲学渗入建筑,为建筑带来二重性。第8章讲述1815-1850年的钢铁时代建筑师用钢铁来打造他们的得意之作。第9章1850-1914年,是传统与发展碰撞的时期,建筑的革命正蓄势待发。第10章为现代世界,即1914年至今,建筑走向深邃,包含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就是全书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起源(史前的欧洲) 第二章 原始的基督教时代(500-1000年) 第三章 基督教时期:封建主义的胜利(11、12世纪) 第四章 最辉煌的世纪(13世纪)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14、15世纪) 第六章 探索的时代(16、17世纪) 第七章 二元革命(18世纪) 第八章 钢铁时代(1815-1850年) 第九章 传统与发展(1850-1914年) 第十章 现代世界(从1914年至今)
  • 流氓的历史

    作者:高秀清,张立鹏

    流氓等于无赖子加上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流氓”。 “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力求避免学术的艰深与晦涩,而是定位于通俗与普及,语言生动、流畅,资料翔实、鲜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丛书中每本书都配有200多幅图片和照片,这些旧照片、旧明信片、旧档案等弥足珍贵,它们和文本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相得益彰,图文并茂,使得丛书很有鉴赏性和收藏性。 今谓扰乱社会秩序安宁、专事不良行为者,亦日流氓,与无赖同。
  •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作者:宿白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共辑论文五篇、附录两篇。论文的前四篇原拟收在拙著《中国历史考古论集》中,后因讨论雕版印刷的文字也可以不属历史考古学范畴,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另册付印为好。编者接受了个这个建议,并把《宋元史料目录》讲稿中的《南宋刻《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的激增和刊书地点的扩展》一节,排在《南宋的雕版印刷》之后,作为该文的补充。 附录一是1948年纪念北京大学五十周年参加撰写《北京大学图书馆善《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录》时,编者分担的部分任务。附录二是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前夕,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部张玉范同志商议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善《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影》的草目。两篇附录记录了编者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工作联系;40年代以来,为了学习、教学、科研,凡翻检中外文献,大半也唯北京大学图书馆是赖。饮水思源,谨以这几篇有关雕版印刷的重订稿,预贺即将到来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百年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