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与中国有关

    作者:《domus 国际中文版》编辑部,一石文

    domus杂志是有着8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杂志,其中文版创刊于2006年,“与中国有关”访谈栏目也同时推出。每期深入专访一位著名设计师,涉及建筑、设计、当代艺术等领域,基本实现了初期预想的“权威性”、“实验性”、“思想性”和“跨界性”指标,实现了对中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现状的整体扫描。 访谈者包括张永和、谢英俊(台湾)、王军、王澍、崔恺、艾未未、马清运、矶崎新(日本)、承孝相(韩国)、阿尔巴内西(意大利)、黛克(法国)、徐冰、冈萨雷斯和索萨(西班牙)、夏铸九(台湾)、巴埃萨(西班牙)、深泽直人(日本)、刘家琨;另外,还将附录史建与朱锫(从斯卡帕展开的话题)和“海外军团”(国外著名事务所的中国建筑师)的对话。
  • 中国人的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汉译经典09:中国人的气质》是明恩溥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文章的合集。《汉译经典09:中国人的气质》生动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虽然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大部分的观点还是客观犀利的,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
  • 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

    作者:石守謙,廖肇亨

    「東亞」作為一個地理區塊的概念,固然與歐洲勢力之試圖掌控世界版圖有關, 但在那之前,中國、日本、韓國所在的區域中,確實也存在過一些文化共相。 這些共相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並為不同地區之人士所共享, 甚至在他們之間促生出某種「同體感」。 這種具有高度共享性的意象,其存在的情況可以見到若干不同的類型, 從理念層次的超越現世之理想世界想像, 到具體典範人物、景觀之形象,甚至訴諸物質性形式存在的用器用物、消費貨品之樣貌。 觀察與分析此「文化意象」的重點不在於它們在中、日、韓各地之是否出現, 或者誰先誰後的問題,而是在透過各種管道往來後,其所經歷的形塑過程。 本論文集所收的論文,試圖追求另一種能超越單一由學術、政治、宗教、經濟角度切入之既有模式, 以一種能不受其限制,而又足以適時將之統合在內的關照格局, 來重新反省「東亞」之作為整體的可行性。
  • 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

    作者:刘永华 主编

    社会文化史强调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将社会史分析和文化史诠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不能忽视相关人群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或这些现象之于当事人的意义,唯有如此,社会史分析才不致死板、僵硬;在诠释文化现象时,不能忽视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唯有如此,文化史诠释才不致空泛、玄虚。 本书按主题分成五编:一、认同,二、神明信仰,三、宗教仪式,四、历史记忆,五、感知、空间及其他。这些主题远远没有囊括社会文化史触及的所有课题,但应该说眼下比较重要的论题,大体已经涵盖在这些主题之下。 在选编论文过程中,编者考虑到论文触及的区域和时段,注意体现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史领域触及的区域、时段的广度。不过,不难看出,就区域而言,本书所收论文,对南中国的讨论多于对华北的讨论;就时段而言,对明清的讨论多于对其他时段的讨论,这种不平衡并非出自编者的研究偏好,也不意味着这些区域和时段才是社会文化史分析的有效研究范围,而是大体反映了目前研究界的现状。
  • 国学概论

    作者:钱穆

    《钱穆先生全集:国学概论(繁体竖排版)(新校本)》内容简介: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 房龙地理

    作者:[美]房龙

    有人给房龙写了封信:“……我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及其国界、各种各样的大城市及人口数量,我还学了所有大山的名称以及它们有多高、每年输出多少煤,而对于这些,我学的和忘的一样快。各个知识点都互不相干。……我代表这些可怜受害者,请求你给我们写一本有点用的新地理书,好不好?把所有的大山、大城市、大洋都画到地图上,然后只告诉我们:住在这些地方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在那里,他们从哪来,他们在做什么——把人们感兴趣的故事都写进地理书里。”十年后,房龙转过身来,说:“亲爱的,给你,这就是你要的书!”
  • 美国人与中国人

    作者:许烺光

    本书的目的是对美国和中国两个社会的人的共同性做深入考察。作者首先考察了艺术(特别是绘画,文学和男女之间的行为模式),接着将这些个人性格特质与社会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讨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特定境况中的行为方式如何与两种民族文化模式相融合。最后探讨了两个社会。
  • 中国方术续考

    作者:李零

    本书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结合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此次新版,李零教授作了全面修订,并撰写了[新版前言],说明他研究方术的初衷,讲述对中国早期宗教传统的独特认识,新版还特地收入他在写完二考之后的感想,即演讲稿《绝地天通》。从李零教授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打通古今中外的学术情怀。
  •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

    作者:李楠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所直面的上海小报,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第—部完整、系统梳理晚清至民国的上海小报的学术专著。小报想像的上海是以名人为都市意象符号,用“流言”编织都市的叙事历史,充斥着摩登、流行、物质欲望的都市空间。小报文学是新旧调和的市民大众文学。借助于小报,可对鸳蝴文化和海派文化做一整合性的思考。
  • 苏州旧住宅

    作者:陈从周

    本书作者几年来所调查的苏州旧住宅数百处,进行测绘摄影的共50余处,通过所得资料,编写了此书。书中文字为繁体字,前半部分收录了一些苏州旧建筑的图片,后半部分是一些苏州旧建筑的平面图。
  • 人类的家园

    作者:房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类与家园、什么是“地理学”?、我们的地球:特点、规律和状况、地图:万水千山探路难、地球有四季、海洋中的大陆、欧洲的发现、希腊:连接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纽带、意大利: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陆上强国、西班牙:非洲与欧洲交锋的地方、法国:应有尽有的国家、比利时:几页文件决定的国家、卢森堡:历史的捉弄、瑞士:四个语言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德国:建国太晚的国家、奥地利:无人喝彩的国家等详细内容。
  • 与世界伟人谈心 上下册

    作者:房龙

    房龙这个别出心裁的人文大师举办的神奇晚宴,给读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文化大餐。他邀请的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早已作古的名人带着他们未曾随着肉体消失的精神和思想,边接受房龙的款待,一边妙语如珠。他们学识丰富,但又性格多元、态度各异,或深沉静默地阐述哲思,或滔滔不绝地介绍历史,或针锋相对地辩论世事,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的终极命运。
  • 施尼兹勒的世纪

    作者:(美)彼得.盖伊(Peter Gay)

    施尼兹勒,著名的奥地利小说家和剧作家,伍迪艾伦之前格林威治村“愤青”们的榜样,纳粹焚书的第一批受难者;他的日记,被史学家盖伊当做叙事的线索,为我们讲述了中产阶级形成的百年史。 从盖伊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中产阶级从来不是一个统一和自为的阶级,他们分散在各个阶层里,他们之间发生着无数日常的和委琐的利益冲突,他们通常具有政治上的软弱性。所以,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政治胜利,按照社会学家赫希曼的看法,恰好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群体,从来不构成对统治者的威胁,从来只打算通过金钱而不打算通过权力和名声获取满足感。
  • 消费文化读本

    作者:罗钢,王中忱

    消费文化是今天学术研究的一个显赫课题。消费文化以及它的最大表征,物的大规模扩张,预示着一个新的社会形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涉及到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消费的扩张带来了怎样的转变?在本书中,我们在齐美尔、鲍德里亚、布尔迪厄和德赛都等人那里,看到了消费的历史脚步是如何踩断了传统的社会的结构的,同时,它又是如何改变了人的神话的。不仅仅如此,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符号学在消费文化的探讨中是如何联结的。
  • 摇滚与文化

    作者:王逢振

    《摇滚与文化》收入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摇滚音乐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听众的影响。摇滚音乐在西方影响了现在仍然活着的和代人,在我们国家正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认识摇滚音乐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
  • 哈佛书架

    作者:[美]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鲁思 等

    《哈佛书架》这本书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每位教授的简介;二是该教授的一段简述,扼要介绍推荐的目的或动机;三是推荐书目及简评,提纲挈领地说明哪些书对自己有何影响;四是对选择重叠率较高的一部分书专门做的内容简介。书后附有一个推荐书目英译名对照索引。 这本书既是向读者介绍一批哈佛的热心于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与经验的智者,同时又帮助读者重新认识一批杰出的著作。它甚至可能促使一些人腾出时间来读书,摆脱富有诱惑力的工作和娱乐的常规,着手制订一个雄心勃勃的读书计划。
  • 中国神仙排行榜

    作者:黄晓峰

    本书以生动诙谐的文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共分四辑:《人心不古,巫风日下》--巫术片,皇上你爹贵姓--宗教与社会篇,《人鬼情未了》--鬼怪篇和《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神仙篇。作者认为,隐藏在正统宗教之下的日常民间信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书中附有100多幅插图,形象在展示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 走出文化的封闭圈

    作者:张隆溪

  • 展望二十一世纪

    作者:[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

    本书分为《人生与社会》、《政治与世界》、《哲学与宗教》,共三篇十二章,论及的问题极为广泛。两位作者纵贯古今,横跨全球,追溯过去,着眼当代,展望未来,从宇宙天体、生命起源、宗教哲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社会福利、政治制度、领导选择、军备竞赛、和平战争,一直到未来的世界大同,几乎探讨了人类社会、当代世界所有最迫切的问题,并对未来世界作了预测和展望,还谈了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