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最繁华处最惊心

    作者:常江

    这是一部由青年传媒学者撰写的文化评论集。从2009年到2013年,从美国到中国,作者将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纳入观察与批评的视野,从影视文化到高等教育,从专业议题到大众话语,从新闻媒体到群体心态......作者希望通过客观的态度与克制的文风,传递自己对社会文化变迁理性、冷峻的思考。
  • 南非歌行

    作者:恺蒂

    有许许多多人和我一样,对非洲有着浓烈兴趣,想了解南非的奇特转折,更想知道南非的今日景象,不仅是通过新闻和大人物传记,而是通过一个位置恰当的普通人,一个我们可以信得过的靠谱的朋友,深入细节,点滴道来。 我想,上帝一定是听见了我们的愿望,于是,就把恺蒂送去了给南非。 ——林 达 非洲是黑色的,但是是一种深深的,发着光的,让人兴奋的黑色,就象一个夜晚,月亮还在地平线下,但是不久就会升起。 ——多丽丝•莱辛 如同南非有十一种官方语言,恺蒂有十一套笔墨,她的胸襟和见识就像恺撒,她的侠骨和柔肠则一半是天性,一半是阅历。当她轻描淡写地说起,小豆子的保姆患有艾滋病,我们眼睛瞪得大大还没回过神来,她已经在描述黄昏的海边,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看大小鲸鱼在不远的海边嬉戏,我们的眼睛瞪得更大,她已经在和她的先生讨论祖马的强奸案,一个政治领袖凭强奸得民意! 听上去都是不可思议,但恺蒂的笔触绝不耸人听闻,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世间的悲惨,我们一惊一乍,她却凭着南非的心肠和目光,用最得体最真心的语调描述南非之南:抢劫是日常生活,艾滋病也是日常生活,但是,大漠中有岩画,空气中有酒香,山还在生长,黄金果已经落地,这些,也是日常生活。 ——毛 尖 南非或许是世界上充满着最多激烈矛盾的地方。这里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和最宜人的气候,却也有富人区与贫民窟相距最近的城市;这里是出大英雄大豪杰的地方,但也有无数最消极不抗争宿命的民众;它是彩虹民族,有十一种官方语言,有最完美的宪法,但是历经长久沉痛的“肤色斗争”后,存在的歧视仍根深蒂固;这里空气最干净,蔬果最新鲜,自来水都是甜的,但是每个星期六盛行的不是婚礼而是葬礼,最短缺的是墓地。南非能让你兴奋地手舞足蹈,也能让你的心为之流血。在南非的字典中,是没有中庸,单调,厌倦,无聊这样的字眼的。 作者旅居南非十年,以灵动潇洒之笔,记录其在南非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六大板块数十篇文章,搭建起一位“中国何伟”(《寻路中国》作者)对南非的解读体系。作为一位名记者的女儿、一位记录片的拍摄者,她的视角独特而敏锐;能够轻松融入的性格与始终保持清醒的理性,又使得恺蒂兼具在场者与局外人双重身份,且切换自如。全书配有精美插图32幅,都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与文字相得益彰。作为“恺蒂看南非”系列之一,本册主要包括“生活花絮”、“历史文化”与“非洲旅行”三个板块。读者可随作者的妙笔,看到上千只海豚组成巨阵在湛蓝如镜的海面迁徙,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渺小;看到布须曼人循迹神话的当代传人,和他们用动植物的血液画出的全世界最精致的工笔灵兽;你会听到或许还比较陌生的南非小说,并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一起沉默。正如毛尖所说,“这是一本只有恺蒂能写的书。如同南非有十一种官方语言,恺蒂有十一套笔墨,她的胸襟和见识就像恺撒,她的侠骨和柔肠则一半是天性,一半是阅历”。读恺蒂的书,读者且当心,很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传染上不可救药的“非洲病毒”,感染时的症状是对非洲产生无法克制的热爱,而且会一去再去。
  • 给年青数学人的信

    作者:[英]伊恩•史都华

    本书受到哈代1940年的《一个数学家的辩白》的启发。书中收录了寄给“梅格”的多封信件,时间跨度从“梅格”的高中开始直至她取得永久教职。书中讨论了许多的议题,包括最初关于职业生涯的决策到职业数学家的工作哲学,以及数学家研究题材的本质,不只有一些实在建议,还提供来自数学圈子内的见解,并且解释数学家到底在做什么。正因为如此,本书所收录的许多议题将吸引一般读者。
  • 上帝之肋

    作者:【美】罗伯特•布莱 著

    一个男人的创伤所在,正是他的天赋所在。 唤醒男人内心的“野人”。 改变世界,往往是从犯错误开始,而征服世界,则是重新评判对与错的过程。 在经历失败、背叛、贫困与劳作之后,他才拥有了勇敢、意志、财富与爱情。 每个人都看过或听过《格林童话》,《灰姑娘》是每个女孩从丑小鸭变成 白天鹅的故事,而《铁人约翰》则是小毛孩成为国王的征程。 姜文花一年的时间在沙漠带儿子拉练,有识之士呼吁要教会孩子用脏手抓馒头吃,而在《铁人约翰》中,王子正是在“野人”的诱惑和指引下,开始流浪与征服,开始成长与强壮,获得力量和勇气,学会思考和尊重,最终赢得公主的青睐。 如果说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那么男人又是谁的肋骨?谁给予他们力量?谁正视他们成长? 每个男人都是丢失”金球“的王子,唤醒内心中的”野人“就能成为国王。 《上帝之肋》(原名《铁人约翰》)雄踞《纽约时报》畅销榜六十二周的超级畅销书,读懂男人的第一书。
  • 半间灶披间

    作者:食家饭

    灶披间,即上海人所谓的厨房。半间灶披间,是制作美食的地方。70篇关于美食的美文,涉及江南的时令小菜、节令点心,亦有中西合璧的改良西餐、海纳百川的各地菜式,那些平常日子里的美食体验,由作者充满灵性的文字呈现出来,令人垂涎。
  • 带一本书去巴黎(第二版)

    作者:林达

    本书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现在,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写美国的林达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段历史缩影……你会感受一些他们的历史观。”
  • 林达作品集(全九册)

    作者:林达

    《林达系列:扫起落叶好过冬》本书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 “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历史深处的忧虑》,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最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宁静。周围的美国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劳作,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谋出一番好的光景,对他们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来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就立即把我们投入了同样的辛勤劳作之中。这样,我们和周围的普通美国人之间,自然就有了共同谋生而产生的共同语言,也有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喜怒哀乐。不少美国人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无形中发现,美国已经渐渐地从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变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场,变成了一个一个美国人。 我们也有过被称之为“边缘人”的苦闷。我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这一块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进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显陌生。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窘迫。然而,时间长了,我们开始对“边缘人”的处境逐渐坦然,甚至悟出了些什么。冷静下来,我们发现自己第一次能够这样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同时和两个文化保持一个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它们不仅开始有可能化为一片风景,而且第一次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 “边缘人”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我们庆幸自己能够脱身出来。但是,我们的处境使我们不可能不想到,作为一个夹缝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与压力,那么,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 因此,好像在作出举手相迎或严辞相拒的决定之前,还有一段相当艰苦而漫长的互相了解的路必须去走。否则,轻易称“是”显得没有根据,动辄言“不”也容易文不对题。更何况,历史已经规定了它们不可能永远回避。它们都已尝试过这样做,但是,眼看着毫无结果,于是,它们又试图相互走近。有时,如果不暂时和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生生拉开一段距离,就无法在相互了解的路上走出一步。 我们则是以一个普通新移民的身份去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家。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别无选择。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大堆毛病来。但是我们马上就明白自己必须从沾沾自喜中醒来,因为后来很快发现,这并不见得就~定是自己比美国人更高明且目光更敏锐。他们似乎也很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我们开始奇怪,美国人在容忍这片阴影的时候(这种容忍常常使他们痛苦不堪),什么是他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们在寻求着什么,以至于不惜支付出沉重的代价呢?对于我们,这真是一个问题。在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历史短短的陌生国家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兴趣。 根据自己作为一个平民的经验,我们发现,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交往。不论一个大国看上去有着多么坚硬的外壳,它的人民都是一个个平平常常,而再大的大国也就是这些平常人组成的。当人民成为朋友,交流变成友谊,相互了解自然就开始了。任何一方,能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总是一件好事情。 去年,我们逐渐给自己在国内的好朋友写了这些信。希望能和朋友们分享我们的所读所见所闻所思。在此,衷心感谢三联书店的编辑和所有帮助这本书出版的朋友。 “近距离看美国”之二《总统是靠不住的》,对于我们来自大洋彼岸的平民来说,一踏上这块新大陆,自然感觉新鲜事就特别多。你就想想吧,就连“美国总统是什么”,都会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去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姐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近距离看美国”之三《我也有一个梦想》,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 庄园与下午茶

    作者:李孟苏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特派海外记者李孟苏撰写的英国专题报导“海外特稿”三年来的精选结集。65篇捕捉重大新闻事件、热点人物和公众话题的文章,涉及王室、媒体、社会、法律、体育、文化、时尚等领域,既有对事件过程与真相的追踪与剖析,现场感强,信息丰溢;又有轻松的笔墨、风趣的调侃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写来如话家常,读来如围炉夜话。周刊主编朱伟说,李孟苏这些专栏特稿的成功,是她深入研究现代传播关系的产物,“她从八卦故事的津津乐道入手去剥传媒关系与这种关系的因果,在故事叙述中寄附其文化分析,所以好看又不轻薄。
  • 日本风物

    作者:蔡澜 著,陈子善 编

    《蔡澜谈日本·日本风物》内容简介:大雪中的京都,这个到处都是寺庙的古城,被一片白色笼罩着庙顶和大地,又是另有一种感觉。南禅寺离开市中心不远。大门有三重,庄严,宽大,院中有“枯山水”庭园设计。它并不像一般寺庙那么有香火气,平平静静,朝拜者不多。 我和朋友三人,一块儿到访,主要不是去参禅,而是去尝这问寺里出名的“奥丹”汤豆腐。 和尚招呼我们到一个小亭中,除了四根柱子没有任何东西挡风,大雪纷飞,我们扫开小椅上的积雪坐下。接着和尚拿了四瓶烫热的清酒给我们,各人连饮数杯,敬回和尚,他也是海量。 和尚也可以吃酒吗?他答道,美好的东西,佛也应该尝之。 看他在寒冷中只穿一件单衣,脸不喝醉已通红,身体异常健壮,似有武功,对白幽默,有如武侠小说中的人物。 汤豆腐装在一个大砂锅中,下面生炭火,热烘烘地上桌。往锅中一看,锅底铺着一大块日本人叫昆布的海带。整锅汤的味道就是出自这片海带,上面滚着雪白的豆腐,单单这两样,其他什么作料也没有。
  • 论北大

    作者:钱理群

    本书乃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经年论北大之文章合集,亦为先生与北大半生因缘之文字见证。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钱先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之期许,为之歌哭,为之浩叹,为之神伤……发而为泣血之论,激切之语。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如是,方可体会先生辛辣文字背后的热诚与温情。 本书虽说论的是北大,但又不止于北大,所谓北大者,当是中国一象征耳。先生虽已离开北大,仍念兹在兹,本次文章结集盖为即将到来的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当然,这是一个北大老教授个人的纪念,民间的纪念,无关乎庙堂之堂皇与威严。
  • 驴象庄园

    作者:龚小夏

    关于内容 有“驴象之争”之称的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一次,由最初的君子之争,发展成民主党和共和党间的轰轰烈烈的激烈角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竞技”。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让我们进入本书一起浏览其制度、现实、历史和故事吧!
  • 东食西渐

    作者:J.A.G.罗伯茨

    《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讲述了如今,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每条高速公路边都有中式快餐店,几乎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备有一口炒菜锅。究竟这种饮食文化是如何风靡全球的,很多令西方人敬而远之的中国食物,又经历了怎样一个从被排斥到被接受的过程,作者通过引用不同时期西方人对中国饮食褒贬不一的诸多观点,一一进行了详尽而有趣的描述。
  • 生活騷

    作者:現代傳播

    當奧運聖火在京城燃點同時,中國早就昂首步入3.0時代,閃亮亮、紅彤彤,刺眼非常:火熱的生活場景、鬧烘烘的群眾、國際建築師的摩天前衛實驗大樓……十數年間,中國叫全球人類瞳孔放大,其十倍速經濟起飛,更令港人如你我腎上線直升,就連當年「超英趕美」都得紛紛改作「超(上)海趕(北)京」,可想而知。中國是近年最炙手可熱的慾望大舞台,每天上演五光十色「生活騷」,天天精采。 本書集現代傳播《周末畫報》城市版一班來自不同城市的精英專欄作家,既有理性距離觀察,亦有感性輕巧抒懷,洋洋灑灑展示個性文字,細語他們眼中風風火火的中國現場──從城市新舊交替到國際大師的建築場地,從起居飲食到慾望消費,從流動地標到城市閱讀,及至或京腔或海派的流行「潮」語,展示內地近年最In景況,熱情有嘉,潮爆有餘! 生活騷!The Show Must Go On! 作家陣容:令孤磊、李照興、沈宏非、毛尖、廖偉棠、陳彤、曹民偉、莊雅婷、朱苓苓、方振寧、杜慶春、付蕾、古鎮煌、施養德、鄧小宇……黃金陣容,未能盡錄。
  • 蓝花布上的昆曲

    作者:张琴

    “蓝花布”指的是指蓝夹缬,即用木版印染的蓝花布。蓝夹缬是唐代彩色夹缬的存传。唐代的夹缬曾经是皇室赠送外宾的国礼,至今大英博物馆、正仓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馆,仍珍藏有中国唐代夹缬碎片。元明后,夹缬仅以单色——蓝夹缬传世,且仅在东南部的浙江温州地区保存下来。蓝夹缬在温州地区仅用做被面,每件上印着16片当年盛传于当地的戏曲纹样,多为昆曲。作者经过五年的田野调查,收集数千件老蓝夹缬,并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在书中以夹缬戏曲图案为依凭,说图,说戏,说工艺。
  • 農心匠意—— 香港城鄉風俗憶舊

    作者:陳雲

    土 風 物 , 一 去 不 返 。 低 首 沉 吟 , 無 力 回 天 , 聊 以 文 字 , 錄 存 舊 蹟 。 兩 朝 政 府 為 香 港 撰 寫 偽 史 , 我 為 山 村 癡 情 朋 友 、 叔 伯 婆 娘 、 游 方 術 士 、 剃 頭 匠 人 作 傳 , 為 野 魚 昆 蟲 、 山 精 水 怪 、 番 薯 芋 仔 寫 記 。 黃 鐘 委 地 , 豺 狼 當 道 。 山 窮 水 盡 , 風 流 雲 散 。 追 憶 逝 去 的 水 土 與 人 情 。 陳 雲 在 《 信 報 》 文 化 版 「 我 私 故 我 在 」 專 欄 的 結 集 。
  •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

    作者:〔英国〕罗伯特·J.C.扬

    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是从世界局势、个人经历和史实评述入手来审视非殖民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他将讨论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所举例子涉及土著人、无地农民、阿尔及利亚的籁乐、后殖民女权主义以及全球性的社会和生态运动。
  •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

    作者:余英時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的文化危機不斷地隨著時序的流遷而日益加深,至今還看不到脫出危機的跡象。因為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裡,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都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文化危機,而這些外面的危機現在又都與中國原有的危機合流了。作者以遒勁的筆觸、深刻的體驗,從中國歷代人物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探討中國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種種文化危機,期望能喚起民族的文化認同,尋回遺落在歷史裡的中國,並為中國的民主化貢獻一己之力。
  • 中国:传统与变迁

    作者:[美] 费正清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有声望的汉学家,他的著作及主要观点代表着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本书图文并茂,以西方人的视角,描述了中国近3000年历史。对国内读者了解海外在中国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冷静看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颇具意义。
  • 中国古代妆容配方

    作者:李芽

    《中国古代妆容配方》详尽地介绍了中国从商周到清末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美容化妆品的发展历史、种类及其主要配方。内容分为彩妆篇、美容美发篇和香身篇三大部分。其中彩妆篇又包括妆粉、胭脂、眉黛、唇脂、面饰、染甲六个部分;美容美发篇则包括保养品【如面脂方、手药方、润发(须)方】、清洁用品【如洁面方、洁发(须)方】及与仪容有关的疾病疗治配方【如疗面方、乌发(须)方、生发(须)方】三个部分;香身篇则包括香身方和治体气方西大部分。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美化仪容的所有方面,是一部比较详尽介绍中国古代妆容种类及其配方的资料汇编型著作。
  • 漫话日本1.日本人

    作者:[韩] 李元馥

    《漫话日本1:日本人》: 韩国狂销400万册 韩国出版文化协会青少年图书奖 韩国畅销书榜首位 为什么学生爱读:三两下就传达平时很多爸妈和老师没教过的事、教不会的事,还有不太敢教的事。 为什么老师推荐:让学生在有趣的漫画阅读中厘清在学校一直弄不清楚的历史和地理,寓教于乐。 为什么家长放心: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是家长放心给孩子看的漫画。 为什么人人该读:告诉大家“外国”是怎样的,“外国人”是如何生活的,提供了一个和他们的生活作比较的机会。 从大和精神到御宅文化·解析熟悉又搞不懂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