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中国,我能对你说不吗?
本书是韩国人金宰贤在中国生活近十年来的观察思考所得。他以一个韩国人的视角写下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观察,以及中韩两国的比较,话题从衣食住行到半岛局势,态度坦诚,言语恳切。一个韩国人眼中的中国,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内容简介:我国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先生和大画家黄永厚先生多年合作的成果,亦是为名报刊特约的专栏。一文一图,妙趣味浓,受到读者的热捧。陈四益先生的妙文不仅给读者代来阅读上的愉悦,更是令读者有无尽的回味,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黄永厚先生的画可以说是当代文人画的典范,是可以品读的,是可以独立于文之外而品读,能读出深刻的内涵的。高超的笔墨技巧和奇特的构成使其成为画中逸品,卓尔不群。陈四益文、黄永厚画的《魏晋风度》有五十多篇文画,以《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为品评对相,品评出了独特的味道,黄永厚画的《魏晋风度》中的人物最为精彩。和《错读儒林》《聊斋索图》互为姊妹篇。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惊喜。多年来一直在《瞭望》《读书》《新京报》《书屋》等报刊连载,影响极大,有极佳的市场号召力。 -
魚翅與花椒
這裡的食物閃耀著螢光色澤,好像隨時都會醒來…… 在這裡,你無法明確判斷眼前的東西能不能食用。你可以津津有味地嚼一頂帽子,或是朝牆壁咬下一大口;同樣的,你也可以用午餐的食材蓋一間小屋子。 在這裡,只要一把刀,就能把食材處理成各種形狀。你可以「切」,可以「片」,也可以「斬」「砍」「捶」「刮」「剜」,再加上切入的角度和切割的方向,變化出千變萬化的刀法。 在這裡,食物完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人們的語言。他們說在愛情裡嫉妒的人是「吃醋」,「吃苦」則是對於生存的悲傷與艱難最好的形容。 這裡是中國,一個奇妙的飲食大國。 這本書是關於中國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個英國女孩在中國的冒險故事 獲得英國飲食作家工會大獎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國長住。打從一開始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那食物有多麼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在這本難得一見的回憶錄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國飲食之間的關係演進:第一次與四川料理相遇時的神魂顛倒、親眼目睹雞鴨被宰殺時的驚嚇、體驗千變萬化的刀工、對養生飲食的嘆服、品嘗珍稀野味時內心的道德兩難等等。 在這段迷人的旅途中,扶霞曾經是川菜廚師學徒,也曾試圖說服中國人「西餐」既不單調也不簡單,結果卻令人啼笑皆非;她還品嘗過各種珍禽異獸,包括狗肉、果子狸、蠍子、兔腦殼、卵巢脂肪製成的雪蛤。但一個西方人究竟可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國的飲食習慣?當扶霞回到英國老家的廚房時,她看著一隻鮮嫩的淺綠色毛毛蟲,猶豫著該不該把牠吃下去…… 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來了解我們熟悉的中國菜。原來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氣質。川菜的辣帶著一絲絲的甜味,就像悠閒而迷人的四川人,總是帶著一絲甜甜的體貼;湘菜直接又毫無妥協餘地,就跟那裡培養出來的軍隊領袖一樣;揚州菜則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溫暖而撫慰人心。 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揚州古城,本書呈現了中式料理讓人難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地描繪出中西飲食文化差異,兼具人文觀察與幽默趣味。這是世上最令人目眩神迷的烹飪文化,最道地的記述。 作者簡介 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 在牛津長大,於劍橋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其後於倫敦亞非學院以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獲得中國研究碩士學位。一九九四年,扶霞在獲得了英國文化協會獎學金補助後,前往中國四川大學就讀一年;其後又在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接受了三個月的專業廚師訓練。 扶霞著有三本書,分別是《四川烹飪》(Sichuan Cookery,在美國以《天府之國》(Land of Plenty)書名出版)、《湘菜譜》(Revolutionary Chinese Cookbook: Recipes from Hunan Province)、《魚翅與花椒》(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A Sweet-Sour Memoir of Eating in China)。 她在BBC中文頻道首度與中國當地電台合作時,擔任與成都電台合作的「吃東吃西」電台節目共同製作人,這是一系列以飲食為主題的雙語節目。她的文章曾刊登於各大報章雜誌,包括《金融時報》《紐約客》《美食家》《四川烹飪》雜誌等。她的作品也先後贏得了許多獎項。二○一○年,湖南省政府特別頒獎以肯定扶霞對湖南料理國際化的貢獻。 扶霞在最近十年裡,長期從事演講與烹飪示範工作,有時是獨立進行,有時則是和中國廚師合作,足跡踏遍了巴塞隆納、雪梨、紐約、加州、杜林、北京、上海與成都。她還曾擔任過中國烹飪旅行團的領隊。扶霞目前是倫敦「水月巴山餐飲集團」的顧問,負責對這家川菜館的菜單提出建議,同時指導或協助員工訓練,以及接待媒體的採訪。 譯者簡介 鍾沛君 台大外文系、輔大翻譯研究所畢業,專職中英同∕逐步口譯、書籍文件筆譯,譯有暢銷書《大腦、演化、人》《與神共餐》。 -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
本书对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的狂者精神,做了细致入微的表述和分析。从孔子的狂狷起始,然后是秦汉时代文人的狂直和佯狂,魏晋士人的诞狂和“理傲”,南北朝的由“竹林”到“田园”再到“禅林”,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狂则是魏晋南北朝思想的继续和升华,宋代除了苏东坡的诗酒之狂外狂狷没有成为思想潮流,明代则走到了狂者精神的最高端,清代以来知识分子的狂者精神已经彻底敛迹,进入无狂的时代。现代社会“士”虽然无狂,我们却看到了“狂妄之威”和“举国皆狂”,被作者列为“狂之两忌”。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学术精神栩栩如生。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必然是以具备天地之正气为条件的。大隐隐于市,正狂心系家国而神接天地。 -
我在幸福之地
《我在幸福之地:不丹(附不丹特色明信片)》内容简介:不丹总理亲自赐福,寄自幽谷密境的幸福包裹。这里,是最快乐的穷国,人世间最后的世外桃源。这里,幸福的样子跟天堂一样,触手可得。 不丹,仰躺在喜马拉雅山路下,静静感受与世隔绝的寂静,聆听晨昏定式的诵经声和鼓声…… 你应该去不丹听听雪山女与多闻天的爱情,陶醉在神山与圣湖的缠绵情话中; 去蒙卡,看看柠檬草的故乡,醉情于妙曼的精油芬香中; 古木高耸入云,漫山灵雾缭绕,轻拈花,一抹笑,佛缘如水,万物皆有深不可告的秘密; 走过街道,没有红绿灯的国度,八吉祥图绘满墙壁的屋舍,幸福就在平常间…… 黄紫婕,台湾不丹文化经济协会会长,获不丹总理亲自授权,代表不丹参与2010台北国际花博展,借此原由深入不丹,透过各种方式,寻找幸福的答案。与不丹总理的彻夜长谈,更让她刹那顿悟,眼前的绝世美景更是内心宁静的映射。 在不丹,你终究会明白幸福的真谛。 在不丹,遇见遗失已久的幸福。 海报: -
再见童年
长期逃学的沈从文 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 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 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 满脑子地狱惨象的胡适 …… 100余位民国人物 200多部自传作品 细笔勾勒民国大师童年成长足迹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 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出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鲁迅 童年的生活不是“小儿科”。童年的成长过程,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以至该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作者本书在描写传统中国童年生活及其迁变而使之成趣味盎然的知识外,文字间另有深意,一言以蔽之,是对文化生活价值的终极的关怀。 ——陈万雄,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张女士的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如画,展现于眼前。 ——唐振常,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本书作者别辟蹊径,利用1828至1938年出生的多达150余位名人的自传,专门研究他们的童年。从中捕捉他们童年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之微,条分缕析串连组合,如实活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有绪、行之久远的童年生活形态,及其经西风美雨的洗礼而一去不可复返的历程。 从这部材料丰富、 妙趣横生的著作中,我们既可看到那些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大人物既单纯又不平凡的童年情景,又可看到数不胜数的小人物的人生如何构成传统中国的“乡土”特色,更可看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被日益卷进全球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瓦解和重构中国人生活形态的过程。 这虽是一部舀取中国历史长河一个片段的“小”历史,却把握住了滚滚水流之下的脉动。折射出中国千年未有的大格局的变动,引人深思。 -
废纸劫
郑振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藏书家,一个爱书胜于自己生命的文化名人。抗战期间,他留在上海孤岛数年,为国家抢救古籍,使之不致遭受战火或流落国外,他所抢救下来的图书,其文化意义之重要性,仅次于敦煌石窟与西北汉简的出世。本书所选文章皆与“失书”有关,所谓“失书”,实为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文化之劫难,因此书名取《废纸劫》。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是一个书痴的絮语,也是普世爱书人的共同密语,更是一个民族对拯救文化之劫难的振聋发聩之语。 《废纸劫》所选郑振铎文,是作者对书、对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呐喊。在作者生存的特殊年代,甚至就在当下社会,“书”遭受着“废纸”般的劫难,本书为我们当下的阅读增加一种声音,再把这种声音放大,让更多的人于此书中寻到自己甚至这个民族的文化天籁。 予素志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 ——郑振铎 文化之劫比政治之劫、经济之劫更难恢复;甚至要说,政治容或转而清明,经济可能重新振兴,文化的损失则无以弥补。 ——止庵 梁文道:任何失书之人都该看看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 “文化之劫比政治之劫、经济之劫更难恢复;甚至要说,政治容或转而清明,经济可能重新振兴,文化的损失则无以弥补。”谨以此书呼吁当今中国文化之复兴! 失书(代序) 梁文道 有一位朋友在香港搞民间书展搞了好几年。与困处室内人声鼎沸的官办大型书展不同,他喜欢在露天空旷处晒书,任一家大小如游园般地穿逡其中。白天在上,足下绿草,所以不叫它书展,但称之为“书节”,意思很好。去年书节,朋友又想出了新招,请几位读书的名人公开所藏,拿十本“对我最有意义的书”出来展示。承蒙不弃,忝列名人,于是挑了又挑,干脆凑足十一本给他。两个月后,才知道我那十一本书连同他人的藏品一并给盗去了,不余半本。朋友当然很愧疚,但他底下的人大概觉得无所谓,要一再催促之下才给我一张失书名单,并保证替我一一购回。购回?我想他们大概不太知道什么叫做“对我最有意义的书”吧。德里达有本悼友文集,书名改得好,《死亡,每一个世界的消逝》。同样地,对于爱书人而言,每一本书的失去也都是一个世界的消逝。 收到部分偿书之后,就更证明了我的担忧。且看柏拉图对话集之《苏格拉底的申辩》,我失去的那本是上世纪古典学名家柏奈特(John Burnet)翻译的《Euthyphro,Apology of Socrates,Crito》,英文希腊文对照。与他们替我补回的那个今人新译版根本是两回事,这是不懂行情。再看《胡适文存》,我那四卷本是民国七十二年的台湾远东社翻印,不算什么好版本。可原书精装四册,朱红封面,是伴我成长的启蒙书,如今独遗首册,又能去哪里寻回呢?《百年孤寂》英文版当然买得回来,然而我借出的是2006年英国Folio Society精印重制,装帧雅致,插图秀美,虽非签名首版,其价值也非一般市面通行者可比。其余各书若非昔年师长赠赐,就是别有故事。比如说孔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是我在加州柏克莱一家老书店买的,那家令人难忘的老店现在已经停业了。那本周作人编的《明人小品选》,曾经塞在背包里伴我走过长江蜀道,旅次中不时翻阅辄有所得。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当年买它的时候,我既没听过这位大家也不知道这部名作。但在洛杉矶的阳光底下,商场喷泉反照出的彩虹旁边,我打开了它,书里的欲望之城Isidora的甜美清泉与明艳色彩不只异常地相类于身边的环境,同样地华丽,同样地虚幻;这本书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对文学的看法。这十一部书中的折痕,字行间的画线,一切一切全都消失了。每一本书的失去,果然都是一个世界的结束。 任何有过这种惨重损失的人都该看看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乃知失书有其大小,自己的珍藏尽散为小,整个文化的泉源断绝是大。正如止庵在《废纸劫》台版序文所言:“我读《史记》,见《儒林列传》所云:‘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于齐鲁之间。’每每感动不已。”没错,这的确是要感动的,因为这段话说明的正是中国文人最重要的一种精神传统:不忍往圣所传尽散于吾辈之手,乃有兴灭继绝之志。 伏生一介书生,以身犯险,最终虽“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然而就是这二十九篇使得齐鲁之地重新得聆古人之,奠定了汉儒乃至于后来整个中国思想传统的基础。当年伏生把书藏在墙里,本是件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可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又是个多么伟大的成就呀。更重要的是就算伏生也料想不到他偷偷藏起来的那些书日后竟有这么大的影响吧,他就只是凭一股感觉,一股不忍之情,把那些书埋在砖土之中,再看它们渐渐消失眼前,也不知日后自己身在何处,不知它们是否还能重见天日。但这一刻,他唯一要做也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前人的遗产避开秦火,期诸后人,交托历史。 郑振铎先生是位大藏书家,一生努力考掘中国俗文学史,编辑过的书刊不尽其数,翻译了《国际歌》的歌词,还发明了“漫画”一词。可是就像止庵兄所说的,他毕生最大的成就或许还是在抗战期间抢救文献的艰难工作。 那时候,炮火中郑先生不知失却了多少私人藏书,其中“元版的书数部,明版的书二三百部”,而他醉心的清人文集收藏竟有“手稿数部,不曾刊行者也同归于尽”。但他最介介于心的,不是数十年心血的沦亡,却是对不起古人。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人家要不是弃笔从戎,就是写些鼓舞士气的爱国文章,一生爱书如痴的郑先生却还在念着收书藏书。眼看国家将亡,同辈友人也多不了解他到底在干什么,觉得他无聊。可是郑先生一方面看见许多珍稀古籍正不断流入外人之手,觉得以后中国人竟要到了外国才看得见中国书是荒谬的奇耻;另一面则不断目睹战火之中被焚成纸片的文献飞舞成灰,他如何不慌,如何不急? 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藏书计划,转而为国收书。“我甚至忘记了为自己收书。我的不收书,恐怕是二十年来所未有的事。但因为有大的目标在前,我便把‘小我’完全忘得干干净净”。一开始靠的是个人力量,和北方书商抢书,人家背后要不是财雄势大的外国图书馆,就是正在搜寻各地方志的日本人(郑先生认为这些日本人有战略的野心,目的是规划行军路线和未来的长期统治),他怎抢得过人家呢?有一回他在市面看到一堆好书,也不管阮囊羞涩,硬是全部要下,“时予实窘困甚,罄其囊,仅足此数,竟以一家十口之数月粮,作此一掷救书之豪举,事后,每自诧少年之豪气未衰也……然予力有限,岂又能尽救之乎?戚戚于心,何时可已!每在乱书堆中救得一二稍可存者,然实类愚公之移山也。天下滔滔,挽狂澜于既倒者复有谁人乎?” 接着那几年里,他先是以一人之力为国救书,后来才得到重庆方面的支援,大手入市,把当时中国图书由南往北流的趋势逆转过来,尽收民间一切有价值的珍本,为文化存一丝命脉。虽有钱买书,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为避敌人耳目,有家不归,老在朋友处挂单,身上永远有一包换洗的贴身衣衫和牙刷毛巾,耳目永远留意街角的阴影和背后突然响起的脚步。买书,要秘密地买;庋藏,要秘密地藏。等到把书偷运出去了,又要挂心战火会不会波及海运的路线。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满足。“我甚至忘记了为自己收书。我的不收书,恐怕是二十年来所未有的事。但因为有大的目标在前,我便把‘小我’完全忘记得干干净净。我觉得国家在购求搜罗,和我们自己在购求搜罗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自己的珍藏付之一炬固然可惜,但若有了更大的眼界,胸怀就不同了。 相比之下,我不见了几本书就实在算不得什么了。坦白讲,对于那趁乱在书节中窃去书本的人,我反而发不出什么脾气。不是因为我觉得“雅贼”特别可以原谅,而是因为我对他有点期盼。我猜他费这番周章,应该还不至于把赃物拿去当废纸卖吧,我希望他能好好看看那些书。例如《胡适文存》,曾经启蒙过我,后来束之高阁,隐蔽蒙尘;现在在他手上,又会带给他些什么呢?就算他不看,转卖给旧书商,它也总有面对另一个读者的一线生机吧。 我曾经养过一条肥肥胖胖的可爱金鱼,叫做多多,名字的来源是《芝麻街》里Elmo的金鱼多乐希(Dorothy)。我曾经还有一幅多多的铅笔画像,夹在我喜欢的一本书里当书签,任何时候翻开都能看到多多的样子。后来,多多死了,而那张书页里的图画如今则随着书本散失在一室书堆之中,欲觅无从,不知去向,恍如一尾在海中迷路的鱼。木心《同情中断录》的序言,就只是短短一句触目惊心的话:“本集十篇,皆为悼文,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其实书亦何尝不是如此,我曾拥有,我曾读过的书,在我的生命中都只是行过而已;行过,走了,无所谓完成,亦无所谓终结。藏书与藏书的失散,有时候真是不太重要的。每一个人的藏书都是他暂时淤塞的浅滩汐湖,终有流出冲散的一天,终有回到大河海潮的一刻,本来就非我所有。那些注定没有流传价值的,就活该蒸发,回归大气。所以无意义的书,不妨尽成废纸,且还有再用的价值,堪比器官捐赠。至于我所宝爱的那几本失书,这就叫做回归大海,被解放出去了,未必不可说是幸事。在我有限的见识与生命里,它们行过,如此而已。多多走了,重新加入这第三行星的能量循环。它的画像却还在,囚禁于一本迷路的书。我还能再见到这条鱼吗?不知道。或许未来的某天,他和夹藏他的那本书会一起释出,离开我这座小小的汐湖,游进书摊之中。甚至及我身后,他会出现在另一个读者的眼前,那人虽不知这尾鱼的来处,他却早已摆脱了名字的束缚,兀自摆尾,可爱如昔,与书同在,一起自由。 -
青年与学问
本书系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与钱穆共同创办香港新亚书院时期所作有关青年读书、治学及为人之文章结集,作者希望藉此为契机,使青年发愤求学,以提升人生、开拓中国文化之前途。其中亦含作者之个人体悟,道理虽浅显,境界去极深广,时感新鲜意味。本书问世以来极受海内外各界广泛推崇。 -
发条年代
时尚风向的转换是20年一循环,当小孩子经历20年长大成人掌握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皇,他们成长时的文化消费记忆便会被奉为集体回忆,并投射在流行文化上,放眼21世纪的中国,“生于70年代”族群正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集体回忆,正逐渐摆上文化的餐桌。 《发条年代》基本上围绕中国“生于70年代”族群的童年记忆或成长经验展开,切入点由一件玩具、服饰、歌曲、书籍等文化产品开始,但又并非单纯的怀旧,而是就此铺陈一种泛文化的叙述,包括本土青年文化的追寻、外国青年文化的溯源及影响,商业文化、设计、创意等诸多领域都有涉及,《发条年代》称得上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真正扎实地进行“生于70年代”族群文化实物展示以及资料搜集的图文本。 -
如此法国
法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法国的艺术作品、文学经典、名胜古迹,甚至还有法国人的生活方式,近百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仰慕。本书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这是法国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作者在法国工作和生活的时期。虽然文章触及法国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但是作者无意去写法国全貌,而是以自己多年的切身感受,抓住法国独特之初,描写了法国鲜为人知的侧面:先进的、落后的、文明的、愚昧的、理智的、荒唐的……行文中常常对法国人和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进行生动的比较,使读者从具体事例中看出自己民族的与众不同之处。 -
美的人生观
本书收入张竞生先生《美的人生观》和《美的社会组织法》两篇宏论。在《美的人生观》中提出:美的人生观之所以高于一切人生观,就在于能在丑恶的物质生活上求得美妙有趣的作用;在疲弱的精神生活中得到刚毅活泼的心思。在《美的社会组织法》中提出:凡富与强的组织,如无美的、艺术的、情感的元素,则富的不免为资本家的凶恶和守财奴的乏味;强的不免为盗贼式的侵夺和凶徒样的专横。 -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
我的家一半在台湾
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描述在台湾的见闻,配有200多张精美图片,使读者如同亲历其境。作者抓住台湾的特点、热点、焦点,以作者一贯的“用事实说话”的风格,展现活生生的台湾风情,同时注重细节,注重花絮,注重民生,图文并茂地展现活色生香的台湾风情,并挖掘了风俗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人文蕴含。 -
法国人的酒窝
让人梦寐以求的一本书出炉了…… 仲蝉和绍仁以生动的方式为我们介绍法国经典酒区的精彩,其中包括他们住了好几年、特别了解的勃艮地。绍仁,拥有勃艮地大学酿酒系的文凭,曾在知名的酒庄工作以汲取实地经验;而仲蝉则花了五年的时间,走访神秘的、他们所钟爱的勃艮地里大大小小的葡萄园和酒庄。 他们两人最珍贵的愿望——让大家认识魅力永恒的勃艮地,它的秘密和迷人的风采。 欢迎来到这个错综复杂、却又精致细腻的天地。 -
灵蛇之珠
古今中外文章家都把“雅洁”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读书》创刊伊始便反对那种冗长空洞的八股文风,大力提倡写短文,写言之有物、能小中见大的文章。三十年来,先有“笔谈”的设立,后有“短长书”承接,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怀荆山之玉,发表了大量缩龙成寸、有尺幅千里之妙的短文,如今回首,岁月的尘沙,并没有湮埋这些“小文章”的光华,反似陈酒,越陈越香。萧乾先生《一封信引起的感触》,说一个使用不妥的词,反省着被冻结的思想,使人不能不对作者肃然起敬;吴福辉《京海两难》,将三十年代那场“京海论争”,写得绘声绘色,夹叙夹议之中,实在是警醒当今世人。 -
我的艺术设计情结
《我的艺术设计情结》内容简介:平面设计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与艺术有关,却又有别于纯艺术。 平面设计既是一项有趣的工作, 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它的“趣”与“难”都在于必须创造。创造就需要有突破,因为突破往往能创造出闪光的东西。 -
书痴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先生去世了:“匆匆过客,终成归人。在人生途中,若没有亲人和师友给予温暖,将会多寂寞,甚至丧失勇气。感谢你们!拥抱你们!”同样,他的同事、作者、朋友同样感谢着范用先生,并用他们的真诚的心拥抱他,用他们的文字感谢并拥抱他。一个性格刚强、决断明快、爱 憎分明、嫉恶如仇却又极重感情的大出版家的形象跃然纸上。他“挑战神的禁区,坚持人的真理”,“对出版一本好书,是那么急不可待”,同时又会通过编辑去“讹”张中行的书,或是吃小编辑的“醋“。凡是和范用先生接触过的人,不管是老辈、同辈还是小辈,无不为他的执着、热忱所感动。靠这种人格魅力,才有三联精神的传承,才有那么多的极有价值的图书出版。遗憾的是,这本策划于他生前的书,他终未能看到。 《书痴范用》这个题目是范用先生在2009年秋天提出的,当时三联书店拟将文化各界朋友回忆范用与书的故事文章辑一小册子。为这本书,范先生给出版社提供了一些剪报、书和刊物的复印件等,其中包括三联书店2008年为“范用与三联书店七十年”展览编的小册子《时光》。当时编者觉得资料还不够,还有一些文章,没有收入,还有些朋友,与范先生交往很深,他们也愿意写。于是想再约点稿子后再结集出版。 今年九月十四日下午,范先生突然去世。悲恸之余,本书编者和三联同仁一起约稿、整理、编辑,得各界人士、同事亲友共四十七篇文章,约十四万字。遵范先生之嘱,把《时光》作为附录,全本收入。书按范先生趣味设计,朴素,简洁,品相漂亮,有书卷气;不做纪念集,视同范先生在世;希望有更多的普通读者买这本书,读这本书。 -
道术与天下
本书收入刘东先生论学近作,分为当代研究、传统研究、比较研究、汉学研究、教育研究五辑,以其一贯的敏锐和深邃切入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所收诸文,为首次结集,有论文,有访谈,文风不拘一格,显示其活泼的思想和圆融的心智。 -
第三个纽约
第三个纽约——一个属于生在他乡的人,到此来寻找什么的纽约。正是这第三个纽约,造就了“纽约的敏感,它的诗意,它对艺术的执着,连同它无可比拟的种种辉煌”。潘国灵以“属于第三个纽约的纽约客”身份走进这个代表城市魅力的大苹果,访问文化地标、探索城市空间,思考都会生活,再读路上经典,以他独到的城市观察眼光,写出一本既生动、活泼又具知性与洞察力的纽约城市笔记。 -
亲历美利坚
作者是中国人,先到澳大利亚学英文,后到美国学政治学。因为要租房子,她接触了美国的家庭;因为做“babysistter”,她接了解了美国的孩子和他们的家教;因为读书,她领教了美国的校园政治;因为到了“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她与汽车结缘;因为是学政治学的,她注意观察美国总统……她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去观察美国、感受美国,于是她感受到潜移默化的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美国民众在总统大选中的态度,感受到与“强权”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感受到美国警察的“服务”,感受到美国总统的特征、权势和限制;最大的感受那就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观,以及中国人要做到的“铁打的规矩要守、流水的习俗当随,不败的人格必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