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我所知道的普林斯顿

    作者:王则柯

    《我所知道的普林斯顿》怀想中的普林斯顿,学术圣地,如此宽容与儒雅。流连其中,你是一个朝圣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普林斯顿是作者在国外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也是最有感触之地。作者的笔锋掠过普林斯顿的历史、地理、文化,带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气息。没有铺张与华丽的堆砌,简洁、平实的文风尽显大师风范,既是回忆,也是品位。这本书是一位学者对普林斯顿的体悟:正是因为普林斯顿的宽容和“大爱”,安德鲁·怀尔斯教授才有可能9年不出1篇论文,埋头苦干、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360余年的一大难题——费马大定理,最终获得历史上唯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她也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并给予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体现了人类应该具有的“美丽心灵”。也许,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的真谛! 学术圣地普林斯顿,文化圣地普林斯顿,你所不知道的普林斯顿。
  • 書到用時

    作者:叶辉

    「书到用时」是否意味着「方恨少」?还是另有用意?「用」字有两层意义:一是「思维之用」:非实际之用,而是从阅读过程中,发掘书籍背后的力量,发现内里开放的理念。二是「每日用粮」:不取其宗教意义,只取其源自日常生活的思考。读物就是精神食粮,供我们思考生活……用书说时事,也借时事说书。 学者作家忘我推介: 也 斯、陶 杰、吕大乐、关梦南、汤祯兆、陈智德 马家辉、黄仲鸣、邓小桦、谢晓虹、陈 宁、刘美儿 目录 序:在一个被吃掉的日子谈读书 ──从叶辉《书到用时》侧读香港阅读文化 一件T恤就是一种态度 蝙蝠侠:疯狂的保守主义者 蝙蝠侠的超级敌人 英超:繁花满眼的烂摊子 世界杯四大天王 还我街道与骑劫公园 大气电波的战争 基建和建筑的想象 处长先生,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溏心风暴》与「善恶对立寓言」 左派的吊诡:「他性」的政治 霍英东二三事——从1966年说起 再见,龙剑飞 狂欢之后我们做些什么?——从今天起,忘掉Jean Baudrillard 如果昆曲和粤曲也有一个巴伐洛堤 罗志华的「一人战争」 Memento mori Peeping Tom 流感的隐喻 北京奥运:豪赌的筹码 无法简化的西藏问题 疯狂的八月,愤怒的葡萄 谁在打我们的健康和财富的主意? 医药如何统治世界 贫穷经济学与犯罪经济学——从北角说起 天水围的贫穷经济学 猪肉.车费.可卡因 哈福德的卧底经济学 贪婪与恐惧:从豪赌到丧赌 如何鉴定双普选的死因? 大豆的全球之旅 春运瘫痪与30公斤肉:穷贫的终结? 派钱好,社会企业更好 子鼠开天  人间有憾 我购物,故我在 长尾巴福音:大世界的小市场 军队有枪,只为屠杀平民? 当军阀尊称昂山素姬为姑姑 亚洲解殖强人的女儿们——从贝娜齐尔说起 你创造了夜,我制作了灯——贝娜齐尔的如意算盘 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贝娜齐尔与巴基斯坦故事 普京如何成为美国总统 莱辛.共产党.《此时.此刻》 莱辛与猫:猫的一生就是人的一生
  • 纸上染了蓝

    作者:周耀辉

    ★ 香港三大词人之一周耀辉最新散文作品 ★ 写母亲,却不是一本歌颂母爱的书,而是关于复杂、美丽且深沉的关系和点滴回忆 ★ 关于自己亲人的种种,我们都想知道,而我们偏偏知道得那么少。——周耀辉 ★ 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在母亲的角色之外,她,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的少女时代是如何 度过的?有过什么梦想?有着怎样的生活? ★ 慢下来,重新认识母亲,体会去除“母亲”身份的她的生活和生命滋味。 ★ 独家赠品“蓝纸条:爱的对话贴” ★ 独家音乐合作伙伴虾米网!特制两个虾米音乐精选集,近百首关于爱的歌曲,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我写这本书有种奢望,去证明我妈妈一生没有白过,透过文字去告诉这个世界她存在过。我写书、出版、得奖,我妈以这个方式存活于世的可能又大了些。她在天有灵,应该会欣赏。 现在生活那么繁忙,其中一个可惜的地方就是,太容易没有回忆。过得太快,就无法让这些事情渗透到你心里。 ——周耀辉 “我在纸上试图写下我所记得的关于我妈的事, 这页纸后来放在我新买的牛仔裤袋里,染了蓝。” 银镯子、萝卜糕、药酒、床头灯…… 总有某样物件让你想起母亲 她在兄弟姊妹里排第三,她爱看电影爱看粤剧 她喜欢玉,她怕黑,她手臂很凉,她患过抑郁症 她写字的时候很使劲,拍照的时候几乎从来不笑…… 她的资料、她的爱好,你知道;她的习惯,你留意到 她十多岁时离家出走,她与丈夫的纠结,她的心事与信念 她也曾青春过、恋爱过,有她自己的生活和向往…… 关于这些,你知道多少?拼凑得出多少片段? 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 在母亲的角色之外,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 野草离离

    作者:王辰,张瑜

    用中国古代博物学的眼光,以生态和文化两方面视角,对于被现代人遗忘而古时国人所熟知的不起眼的小草,重新予以诠释。作者将野草食用和名字、评价等流变结合起来,让本书具有了传统的美;此外,作者结合自身认识草类的经历以及科学分类上的故事,让本书带有都市现代的情调。可堪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便令读者随时随地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并能够体验身边的大自然所寓含的诗情画意。
  • 昼行灯闲话

    作者:李长声

    《昼行灯闲话》是“文化知日第一人”李长声先生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发表的专栏文章合集,以微醺之笔,将日本文化、文人、文字信手拈来,趣谈开去: 茶道、武士道,日本“头头是道”,却偏无“味道”?睡榻榻米、赏枯山水、逛二手书店、品吟酿酒,日本味道未必都在舌尖。浮世春画、AV女优、食色文学、僧人娶妻,说说日本古今“多样性”。也谈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文人那些事儿……所涉主题丰富多样,见解精深真灼,堪称日本文化万华镜。 精彩篇目:《活吃龙虾》《粹》《枯水枯山费苦心》《咸萝卜的禅味》《少女癖》《小和尚从哪里来》《浮世绘的纠结》《千年友好的画皮》《作家与酒》《旧书店血案》等。
  • 寻味英伦

    作者:张帆

    这是英国饮食男女的笔记。散发出迷人香味的苹果、早已失去本意的英式早餐、历史悠久的炸鱼薯条、街头烤土豆、英国化的广式点心、甜蜜的巧克力、只有在夏季登场的鲜艳欲滴的草莓加奶油……作为一个外乡人,作者的身份使其有了一种置之身外的超然。无论是英国人的泡吧习惯,抑或是英国下午茶,她都能用一种细腻而调侃的笔调道来,以食物考察人情人性,诉诸味觉的食物,也是一段段人情故事的佐料。猫步旅人为您煲一锅英式生活浓汤。
  • 我這一代人

    作者:胡晴舫

    作者在長達5年後再次推出人文類新書《我這一代人》, 可以說構成了人文書寫的三部曲。 這一次,胡晴舫把鏡頭轉向了台灣的中生代,這一代人成長於七八十年代迅速現代化的台灣,不管有無中國背景,都乘坐全球化這趟列車往返於臺北、上海、北京和香港之間。經由記錄、拍照,加以比較和反省,思考自己到底是誰? 胡晴舫寫道,『引我好奇的卻是一個人如何在所謂兩岸三地的社會中游走。當他撘上飛機、飛機落地後的每一次旅程,他如何維持、或重新塑造他的社會身分;他如何說服陌生人,他就是他所說的那個人。』 而她自己,又是如何的看上海、北京、香港這些形形色色戴著不同印記的中國人,以及,從台灣出發,如何穿梭往返後,再度返回臺北。思考島嶼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思考人類到底該如何面對它的神祇。 作者在2005年以後,首度推出人文類新著,思考她這一代台灣人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關於中國,以及台灣人的身份,這一議題在當下廣泛被討論,但作者以其特有的風格,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思考。
  • 读库1106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1106》内容简介:成立民国,孙中山认为搞民权的第一步就是,让人们知道如何开会。民主政治其实就是一种程式性的东西,一套议事决策的程式规范。孙中山认为,“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西方“数百年来之经验习惯可于此书一朝而得之矣”。他所说的“此书”,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议事规则不是有强制效力的法律,它只是一个如何开会的程序。1876年,亨利•马丁•罗伯特出版《罗伯特议事规则》,前三版就卖出了五十万册。后来,对议事规则的完善和修订成了罗伯特家族的事业,直到2000年出版了第十版,累计销售五百多万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议事会中都在使用这一规则,上至联合国大会,下至学校班会,常会在本机构的议事规则中看到“未尽事宜,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准”的字样,特别是在美国民间组织中被广泛采用,据说百分之九十的机构都在用它。《罗伯特议事规则》提供了大量的标准、手段以及具体的机制设计,将民主精神体现于会议规则之中,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民主,通过中立的、客观的、有效率的技术性方式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罗伯特议事规则》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可,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竞争环境中的各方利益,能够实现“逐利与制衡的完美结合”,如罗伯特本人所言:“要让强势一方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一方有机会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让弱势一方明白既然他们的意见不占多数,就应该体面地让步,把对方的观点作为全体的决定来承认,积极地去参与实施,同时,他们仍有权利通过规则来改变局势。”一个叫袁天鹏的中国小伙子,于2007年将这本“会议红宝书”译为中文并出版,在中国开始推广议事规则。2008年5月,安徽阜阳颍州区三合镇南塘村的兴农合作社,迎来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议事规则专家”。这是议事规则这个洋玩艺儿走进中国农村的头一回,“从美国带了两斤民主回来卖卖”。 这个美国人的洋药方,能不能治得了中国农村的土问题? 《学开会》记录的正是议事规则在中国农村下乡的故事。中国走了百年的现代化之路,却很少有人想到,民主是需要学习的。2008年4月15日早晨,一段题为“2008中国站起来!”的短视频出现在新浪网。这是一部土制的纪录片,开场是毛泽东肖像,太阳光从他头像四周散射着。静默中来了一段管弦乐,雷鸣般的击鼓声,一个黑屏闪出,上面用中英文写着毛主席的一则真言咒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然后,镜头切到了当代照片和新闻的连续素材,在阴谋和背叛理论之间非常狂热地跳跃——中国今天面对的“闹剧、密谋和灾难”。暴跌的中国股市。购物者被通胀困扰,一个屠宰柜台旁,“连吃猪肉都成了一种奢侈”。以及一个警告:这是全球“货币战争”的开端,西方意在“让中国人民”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买单”。一个切换,镜头随后转到另外一条战线:暴徒在西藏首府拉萨哄抢商店,大吵大闹。音乐在这样一行字幕闪过屏幕时渐强:“所谓的和平示威”。一段批评中国的外媒剪报蒙太奇——都只是“谎言,歪曲的众口一辞”。屏幕布满了CNN、BBC和其它新闻机构的标志,然后又让位于戈培尔的肖像。管弦乐队和雄辩陈词渐渐爬升到最后一组镜头,“显然,背后是一场包围中国的阴谋,一场新的冷战!”音乐转向高奏凯歌,画面是中国的奥运跨栏手刘翔站在天安门广场高举着奥运火炬,“象征和平和友谊的圣火”!但首先,是最后一幕的背叛:在巴黎,示威者试图从一个官方火炬手的手中抢走奥运火炬,迫使保安挡开他们——这是新时代的一次“长征”。影片最终以一幅被阳光照亮的中国国旗的图像,以及一句庄严的宣誓结束:“我们会站起来!永远团结、和谐的一家人!”在头一个半星期,这段视频吸引了一百万次点击和几万次评论支持。它跃升为这个站点最受欢迎排行榜的第四名(一个电视主播打哈欠的穿帮视频排名第一)。它成为了中国荣誉的自发捍卫者——一个被中国人称为“愤青”、“愤怒青年”的爱国群体的宣言。《纽约客》记者欧逸文深入采访了这段视频的主人和他的生活圈子,得以向大家展示新一代的新保守民族主义者。 1922年,一个二十岁的俄罗斯犹太青年沈石蒂,两手空空抵达上海;他离开上海时,行李中有两万余幅他在上海拍摄的照片。那是上海一个时代的表情。2011年10月24日,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在微博中将照片一一展出,微博说明:“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犹太摄影师Sam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这些跨越岁月的图像迅即传遍网络,惊叹与赞美纷至沓来。11月11日,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找到这些老照片中的五位当事人,他们依然健在,并愿意向大家讲述照片拍摄的经过。他们的故事,以及这些神态鲜活的老照片,又将大家带回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生活。再也没能回到上海的沈石蒂,在半个世纪年后,通过他的老照片,重新造访这座他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城市。这则新闻已经被报道过许多次,本辑《读库》除深入挖掘了摄影师沈石蒂的生平故事、二战期间犹太人在上海的生活之外,更以尽量大的篇幅展现了他的照片,让我们领略半个多世纪以前,上海的面孔和风貌。
  • 城市记忆

    作者:《万象》编辑部 编

    《城市记忆》收集《万象》杂志中以城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章为合集,这些文章以解读城市为视角,以文人视角观察处于时代洪流中的城市的变迁,为读者描画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生活百态,提醒我们某个特定时代里的城市的文化与流行,讲述着历史变迁给城市留下的独特标记。更重要的是,这些出自文学大家的文章,多从对城市的解读出发,穿透时代扬起的尘埃,洞察世间的风云变化,带领读者感悟生命的真谛。 《城市记忆》收集的作品都出于知名大家之手,这些作家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基于杂志本身的口碑和我们对于产品的包装定位,《城市记忆一定能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 碧山01:东亚的书院

    作者:左靖 主编

    “碧山”,在我们看来,不仅是一个地理的名称,更是传统家园的象征。《碧山》在继续原来品质的基础上,更加集中于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批评。本辑的专题“东亚的书院”尝试描述在中国书院传统的绝对影响下,东亚的书院,尤其是日本私塾(书院)的办学特点、学术旨趣和社会影响。其他传统栏目,如“行动民艺”、“传承与表现”、“深读”、“读影”、“品书”等,仍是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
  • 时代与心灵(精装全四册)

    作者:熊培云

    熊培云作品集(精装全四册),ISBN:9787513306829,作者:熊培云 著
  • 等待香港--娛樂篇

    作者:林奕華

  • 回眸莫斯科

    作者:蓝英年

    蓝英年的笔下,总有一种令人害怕的真实,从那段并不遥远却迷雾重重的历史中,层层涌现;我们的阅读,总有一种向着真实的热望,透过那些凛冽、荒诞和苦涩的人与事,咀嚼一个思想者的诚实和勇气。
  • 中国风俗丛谈

    作者:齐如山

    《中国风俗丛谈》讲述“入境观其风俗”,是说风俗反映文化以及国力:荀子此见写在《强国》。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言词尖刻了些,却不失恳切。过年、盖房、婚娶、送礼……分外风趣,读者可以随意鉴享;《农事的好风俗》、《商家的信用》……却不容你不用心去领略“风俗”何以为“文化”!风俗文化也是《杂著》“寓教于乐”的衷曲。至杂沓中国画、中国剧、中国小姐……则切进民族审美心理,使教化效率化了。《中国馔馐谭》是“以食为天”之大风大俗。由教人下厨而令人亲炙,兴之所至,且有一点超越感。中国旧日风俗之关,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
  • 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二版)

    作者:林达

    本书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治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 五辑文章的故事性都很强,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内涵亦复深厚,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不难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 走读京城角落

    作者:陈光中

    这本书讲的是隐藏在京城犄角旮旯里的一些故事。 北京这座城市真大,犹如一部厚重的大书,帝王宫殿、皇家园林、街巷胡同、寺庙道观、名人故宅、百姓民居,每一处景致,都如同这部大书中的一页,有无数诱人的故事隐含其中。一路读去,何等有趣,何等惬意。
  • 及格主义

    作者:方柏林

    教育完美主义让很多中国孩子不敢倾听内心的声音。他们早期十分优秀,长大后却成了交往笨拙的人,同事关系和家庭关系处理不来,在社会攀比氛围下情绪低落。孩子赢在了起点,却输掉了终点。而倘若孩子能够心态轻松地去做各种有益的尝试,拥有对生活全方位的欣赏,他的人生会快乐很多。那么,如 何调整心态,去做哪些尝试?美国教育界又是如何在反省中自我纠正,和孩子一起进步?“南桥谈教育”之《及格主义》,继续从中美教育比较入手,用一种开阔的教育眼光去看待长大成人这件事。 “南桥谈教育系列: 第一本为《知识不是力量》http://book.douban.com/s ubject/6864085/ 第二本为《及格主义》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738129/ 编辑推荐: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将目光投向国外,寻求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思甚至摈弃中国传统的养育思想之时,“虎妈”——耶鲁教授蔡美儿用中国式教育获得美国式成功的故事又让这些中国父母陷入矛盾之中。孩子到底要如何培养?家长能否从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里各取所需?留学海外、教育移民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美国教育卧底”方柏林利用自己身为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工带来的便利,从日常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析出中美教育里可以彼此借鉴的地方。说到底,在这个信息过剩,各种教育方法满天飞的时代,更重要的还是对孩子成长环境的建构。 精彩观点: ★孩子们有免于暴力的权利,也有免于恐惧的权利,二者都是成人对于孩子的义务。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爱”,其他的一切,比如专业、职业、名利,都会“自洽”(take care of themselves)。 ★做家长也好,当老师也好,“养家糊口”(make a living)不是人生的唯一,生命更大的意义,是我们能否“培育生命”(make a life)。 ★自由在我们的脑海里。自由未必在他乡。离开了“大环境”的人,脑子里还可能带着过去的笼子,身体换了地方又有何用?反过来,我们通过各种接触,卧游他乡,打开了思路,那么何处没有开阔的教育世界? ★对于我们父母来说,一个坏消息是,没有人天生懂得怎么做父母。一个好消息是,人总可以通过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终身长进,甚至和孩子一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热衷于移民,还不如热衷于持续的学习。 ★“成人”和“家长”是不同的概念。很多人虽已生儿育女,但不能顺利升级为“家长”。有的人做了父母,但是凡事以自己的工作、朋友、爱好为重,忽略对孩子的义务。还有一些成人,愿意做孩子的朋友但不愿当家长。但是,家长就应是家长,孩子们指望你提供教导,做他们榜样,你不能只是说做朋友,其实他们希望和你保持“安全距离”。 ★很多中国孩子早期十分优秀,最后却往往成了“交往笨拙”的人,并不快乐,这一点反映在同事关系也反映在家庭关系当中。换言之,获得“虎妈”宣扬的那种“成功”之后,又能怎样呢?小孩子赢在了起点,却输掉了终点。而倘若他能够心态轻松地寻找自己的乐趣,拥有对生活全方位的欣赏,这种快乐就是夺不走的。 ★“推”孩子过早进入学习,打击学生的信心。我所在的社区,也有一些华人数学补习班,老师自身教学水平很不错,培养了很多学生拿下州里的各种竞赛奖牌。我女儿也去过几次,但我后来让她退出。这个班学生参差不齐,大部分孩子年龄比我女儿大,程度比她高。所以尽管老师水平虽高,但对我女儿个人不适合。这样的学习除了摧毁她的信心,看不出其他效果。学习的技能方法以后都可以解决,摧毁的信心无处找回。 ★给孩子报很多课外学习班的父母,充当的是“闹钟父母”角色,到时间就带孩子去特定地方上课,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实是一种偷懒。如何平衡有结构的和松散的教育,如何平衡文化课学习和课外活动,如何平衡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如何平衡学习、家务和玩耍,这一切的考虑和安排,更考验父母的能力和精力。报这个班那个班,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也把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外包”了出去。有时候不是尽责任,而是卸掉了责任。能不能停下来,追问一下自己:这真是他们需要的吗?上课外班本来是好事,但童年是短暂的,让小孩从一个班跑到另外一个班,如此匆忙,又是何必?
  • 龙鹰之旅

    作者:杜维明

    50年磨一剑,于丹最欣赏的儒学家杜维明求学治学心路历程3部曲首次出版,反思儒家人文精神,从儒学里学会做人。 编辑推荐: ★于丹强力推荐:杜维明是我最欣赏的儒学家,不仅由于他的学问,更在于他教会我们怎么去做人。 ★杜维明:当代新儒家领军人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央视CCTV “中华之光”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创立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杜维明才情横溢、风雨50年求学治学心路历程3部曲单行本首次结出版。 ★《龙鹰之旅》——从哈佛到普林斯顿,反思儒家人文精神。 内容简介: 儒家学说过时了吗?不,永远不会,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根。只要身处中国,学做人、学做事,就必须了解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影响从古至今渗透千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要认识他人,必先认识自我。新儒学领军人物杜维明将儒学与当下中国的现实相结合,让儒学迈进了“自由之门”——儒学依然可以解决当下人们的心灵困惑。杜维明50年求学治学3部曲《龙鹰之旅》《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现龙在田》以充满才情的文字,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学者游历世界名校,所感受的心灵震荡! 三部曲所收录文章多来源于美国、港台地区等颇有影响力的杂志,纽约《联合杂志》、香港《明报月刊》《人生》等,风靡一时。 《龙鹰之旅》简介 《龙鹰之旅》本书所收文章是写于通过哈佛博士口试考试到任教普林斯顿大学期间的心得随笔,在这一学术起点上,身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的杜维明接过牟宗三和徐复观等先生的衣钵,超越民族文化认同的儒家论说,开始在轴心文明的视域中反思儒家人文精神。 这是杜维明五十多年学术生涯的第一部作品,并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在大陆出版,读者可以了解杜维明先生在学术起点对于中国文脉未来走向的思考。
  • 寒夜客来

    作者:逯耀东

    往日教书读书,残卷孤灯,枯燥单调。偶有喘息,摸索饮馔,以为休闲,不意竟成了我正业外最繁重的外务。前承抬爱,出版《肚大能容》,颇适人口。现更辑旧作,兼有新探,勒成一书,以续前编,名曰《寒夜客来——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之二》,无他,怀想往日饮食境界而已。
  • 游牧时光

    作者:南子

    这本书是作者对边疆游牧生活挽歌式的实录,记录了新疆和甘肃的草原游牧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诸多的生存景观,当那些久远的风俗渐渐瓦解、游牧时代进入历史的尾声,草原民族在从游牧到定居的生活转变过程中,既有对古老生活方式的回望和挽留,更有对新生活的迎接。 本书所讲述的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关乎历史,关乎他人,更关乎我们自己。 编辑推荐: 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左邻右舍,还有远方的人。 他们按照自然的节奏生活,他们生命的律动融入自然的节奏中。 在被雪山环绕、蕴涵着轶事的牧场上,牧人的世界之所以动人心弦,是因为他的四周荡漾着万事万物的气息,如同日月一般古老而新鲜—— 那个时候,草原的传统就是自由,没有边界。 牧人可以朝着任何一块牧地行进,感觉哪里好就躺在哪里,一切牛羊的方向就是他的方向。牧场上有他的道路,他的时间,他的床铺,他的家…… 在这里,牧人触摸到的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时光温暖的给予。 草原千年的时光缓慢悠长,牧人、羊群,一起走在回家的温暖之途,也许,世间并无隐逸之路而只有生活。 谨以此书献给那片草原、那些牧人,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你。 愿这本书牵出潜藏在你我心底的“游牧”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