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空间感

    作者:刘心武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最新作品。作者回望生活,经由一个个独特的空间、一座座特色鲜明的建筑,展开岁月和国族的变迁。陌上花开一般的亲情、友情,历久弥新的往事、经历,皆有千帆过尽之后的宽容与理解。万千心语同朗月,一种柔韧温暖的力量流淌在字里行间。  编辑推荐 1.刘心武先生的最新作品——2012年的作品尽收其中,一部关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特写。喜欢刘心武的读者和研究者不容错过。 2.文学大师手笔讲述历史风雨云烟——刘心武先生以其独特的纪实性的大散文,从空间回望时间,以一个个独特的空间作为切入点,记录亲身经历或亲闻的一些往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次第展开:改革开放前后的北京饭店、巴黎市内卢森堡公园宽阔的台阶上的路线之争、落实政策之后北京的“政策楼”、东四胡同里的平凡市民在大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在巴黎与高行健的交往……今天对这些事件的叙述,除了更客观外,也更多了几分宽容与理解,显示了对历史的一种“人文”的解读。 3.精心绘制的彩插——书中彩插为刘心武先生特别为这个集子创作的绘画作品,读者可在阅读之余玩赏。
  • 单读07

    作者:许知远主编

    本书为《单读》系列文集的第7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旁观者之痛”,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个角度,对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本期内容包括:茨威格传记作者在《被征服的茨威格》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探讨茨威格为何会选择自杀,揭示这位以擅长刻画人物内心而著称的奥地利作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著名作家伊恩•布鲁玛在《零年》中,回顾了父亲在二战期间的凄惨经历,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战争、人性与希望;记者林姗姗走进著名的九号院,试图拼凑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宏大图景和决策制定参与者的各异群像,从更为个人化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前进之路的;旅加记者邹波则在“柳树屯教堂”,思考了自己在到达加拿大之后对于移民身份的困惑和融入新环境的挣扎;作家云也退从周立波起始,将时间倒推,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回顾了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霆等相声名家,在不同时代里如何运用相声与笑声反映时代特色以及价值取向,等等。
  •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沈昌文

    透过书,他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界的重要推手;透过他,可以看懂中国大陆六十年来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的变化。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著名出版家、文化人沈昌文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部回忆录。该书详细地记录了沈昌文如何从上海银楼里一个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小伙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各种机遇,而一步步地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和《读书》杂志主编,以及退休后的生活与出版活动。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同时,它也可看作是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个缩影。书中披露了当代出版史上不少不为人知的细节,具有丰富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 蔡澜写日本

    作者:蔡澜

    《蔡澜写日本》内容简介:一个吃喝玩乐的大拼盘!一幕风土人情的浮世绘!满溢情趣与谐趣,“日本通”蔡澜用文字带你,玩转樱花之国——日本!蔡澜小品文谈吃、谈喝、谈文艺、谈电影、谈老友、谈风物,题材不拘,有著述《草草不工》、《狂又何妨》、《秋雨梧桐》、《放浪形骸》等几十种行世。
  • 决定快活

    作者:朱新建

    《决定快活:一部讲给渴望快活男人们的读物》讲述了:在与百年前罗丹,福楼拜略相近似的文化语境中,今天我们不必揣度谁是新建画中难以自弃的风流女子,“她”根本不存在。 假如自己是上帝,自己就会给亚当先生造一位这样的伙伴:“她长得漂亮自不必说了。没有事业心,有事业心太累。爱点小享受,喜欢吃巧克力而且一定要某种脾子的。否则太容易买就没劲了。喜欢搜集各种类似胭脂口红这样的小玩意儿,倘是在百货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一个漂亮的小发卡便会惊喜地尖叫。有点居民,太阳照屁股了也不肯起床,但不起床又睡不着。于是缠着你要一个好玩的故事,你亦不必太费脑筋,随便讲一个最傻的,她就乐得满地打滚儿。”
  • 十年去来

    作者:林谷芳

    读天地大书,观有情世间。台湾文化的异数,隐性台湾的标杆,直击两岸文化进程中的盲点与误区。 本书是一位大陆记者对一位台湾文化学者的访谈录,也是国内首部透过台湾文化观察者眼光解析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变迁之作。受访者林谷芳先生既是一位音乐学者,又是多年来活跃于台湾文化界的文化评论家,同时兼具禅者色彩。角色的跨界,眼光的多元,使得他的文化观察与言说,涉猎到旅游、民族融合、城市更新、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既对两岸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轨迹进行了比较与梳理,同时也澄清了因为管道有限而映现于两岸民众心理的认识误区。不同于一般将中国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学者,林谷芳先生自认是中国文化的体践者,他以一以贯之标举中国的姿态,以及不下于六十多次的大陆之行,来回报中国文化的滋养与哺育,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书,促进两岸民心的理解与文化间的互补。
  • 上海TASTE

    作者:程乃珊

    《上海TASTE》为海派作家程乃珊的散文随笔结集,内容涵盖美食、时尚、人生、社会等,可谓是品味上海的小百科全书。《上海TASTE》内容丰富翔实,文笔生动,又不乏机智和幽默,可读性很强,是继《上海EASHION》之后的又一佳作,著作画家谢春彦先生为《上海TASTE》作的十余幅配图,惟妙惟肖,对全文作了别样诠释。《上海TASTE》对了解上海、品味上海风情,不无裨益。
  • 本草春秋

    作者:郑骁锋

    《本草春秋》是一本散发着草木清香的书。 《本草春秋》写的不是中药的历史,而是用中药写的历史,是一本用当归远志甘草人参等中药串连起来的历史散文集。 史书药书对照来看,同样发黄的纸页上,竟能找到不少彼此印证的章节,更有许多埋伏呼应之处。以药读史,相互补充相互阐发,别有一番滋味。 神话传说中,太乙真人用莲藕拼出哪吒的人形,助他起死回生--作者在厚厚的本草药书中,挑出那些蕴涵历史天机、闪烁着青铜寒光的中药,为我们过往的几千年历史搭起了一座沉重的骨架。 在药香里,中华民族从远古延亘而来的龙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一节节凸显。 让我们在一味味中药的引领下,去轻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聆听巨龙的长吟。 《本草春秋》在严守史实的基础上采取情境化的写法,文风大气而深沉,苍凉而雄健,能带给读者强烈的阅读快感。
  • 上海蓝颜

    作者:何菲

    蓝颜是相对于红颜而言的质感男人。 蓝颜这种男人生逢其时;而上海蓝颜,还生逢其地。
  • 在世界边缘的沉思

    作者:尹伊文

    者从极峰边缘的不丹,到赤道边缘的委内瑞拉,再到极地边缘的冰岛,漫游考察另类社会发展模式,反省西方主流模式面临的困境;在书中通过全球视野的观察与比较,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怎样才能使幸福与GDP增长共舞?如何处理“蛋糕”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反对腐败的药方是什么?实现公正的方法是什么? 权力制衡和人民主权之间有没有矛盾,究竟哪个更民主,哪个更有利于民生? 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市场规范和道德规范各自的职能和利弊是什么? 温饱问题解决后,什么样的消费才是更理性的、更有利于人类进步的? 当人沦为消费奴隶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寻找救赎的钥匙?
  •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作者:宋春舫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选录了宋春舫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附录乃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的《毛姆与我的父亲》,此文详细考证毛姆与宋春舫的那段文字交,并对宋春舫的戏剧观作了精彩的阐述。
  • 广州沉香笔记

    作者:王美怡

    《广州沉香笔记》是一本关于广州往事的精雅读本,女作家以清淡如茶的文字,细品旧城广州的前尘影事,素描让人怀念的风物人生。该书荣膺“中国最美的书”奖项,在莱比锡和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展示,被誉为“最美的广州读本”。
  • 影视界的知道分子

    作者:谭飞

    影视界的知道分子 谭飞 著 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5. 我就写两个字:推荐——韩寒 谭飞是知道分子,我是不知道分子,丫真牛!——李承鹏 电影的事,我知道扥,谭飞知道;我不知道的谭飞也知道。谭飞不仅是知道分子,也是一明白人。——冯小刚 影视之水深似”潭”,如果没有飞的能力,怎么能成为知识分子?谭飞就像出没红尘的剑客,与影视圈时而以礼相待,时而短兵相接。这本书,是他行走江湖时,为我们写出的文化秘笈。——贾樟柯 谭飞谈人论事、笑物嘲情,纵笔所致不检束,流弹四溅,炮火满天,攻击范围触及了逾百名人,有明星有导演有官员有作家有男有女有肥有瘦有老有嫩。——马家辉
  •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作者:赵晗

    你现在选择的城市离你的梦想有多远?你在这个城市是否找到了身份归属?你的核心价值的追求又是什么? 赵晗,清华大学女生,就读一年后通过香港大学的公费生选拔考试,获全额奖学金赴港求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她,是很多人羡慕的精英,却发现患有严重的“精英病”,迷失了自己。 一直以来,她依循着“追求体面不凡,脱离劳苦贫贱”的精英价值,在种种优越感中渐行渐远。她努力迎合社会的评价标准,走在别人觉得成功的路上,却越来越无力。终于有一天她惊觉,自己追求的,原来是一种失去了灵魂的卓越。她有着无数的目标,却在寻梦的年龄,丢失了做梦的能力。 现在的她,远离了香港中环的强压力,换了一份新工作,服务北京的外来工子女。尽管工资少了一大截,也遭受了不解和反对,但是她的生活却经历了更新。她学习“与哀哭的人同哭”,学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更是学习如何活出“有灵魂的卓越”,让梦想照耀前程,迎接更丰盛的生命!因她相信得到的越多,付出的就应越多;越是精英,就越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并甘心舍己。 从北京到香港,从会计师到投身公益事业,从丢了梦想到重新上路,赵晗把她所面临的成长危机和寻找人生方向的尝试,融入一种新鲜的,没有漂泊感的迁徙,实现自己特立独行的人生试验。
  • 肚大能容

    作者:逯耀东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就是逯耀东过去发表的一些饮食文章的结集,大多为探访美食的随笔。作者上北京、下江南、走关中、入中原、返台北,可谓是遍访佳肴美膳,忽而“去来德兴馆”,忽而“富春园里菜根香”,正乃“馋人说馋”是也,让读者忍俊不禁之余难免食指大动。更殊为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份经验与历史、文学融会贯通,在大快朵颐的文字里,讲的是历史名城的饮食经,道的是诗词文赋的品馔谈。
  • 旧时的盛宴

    作者:李叔同

    《旧时的盛宴: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内容简介:名副其实的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即便是小商小贩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梁实秋的饮酒、喝茶\吃烧饼加油条,吴文藻的求婚,徐志摩的情书,石评梅的殉情,无不说明了民国人的爽利、真性情,以及讲究生活的风尚。《旧时的盛宴》通过名家之笔,构造一席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民国盛宴。 民国不止一面,它是大师的民国,也是民众的民国,听李叔同、鲁迅、苏青……为你讲述真的民国。
  • 读库0606

    作者:张立宪

    这一期最值得关注的《安东尼奥尼与〈中国〉》专题辑录了侯宇靖、刘海平历时数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已远》的底稿。这些篇目详细记录了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于70年代拍摄《中国》时的历史细节。作者采访了当年摄制组的所有当事人,按照当年《中国》摄制组的拍摄路线故地重游,并披露了安东尼奥尼及《中国》一片的大量珍贵影像。 《国宝南迁记》记述了抗战期间故宫国宝南迁的 “惊天地泣鬼神”的“琐碎小事”,文中没有雄心壮志的抒发,没有艰难苦恨的怨怅,只有流水账般心平气和的记述。编者认为“这些文字颠覆了我此前对同主题读物的阅读经验”。 《一部抗战诗歌集的诞生》记录了距今规模最大的抗日歌集《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的编辑和出版过程。“抗战胜利后旋即发生的内战,及此后海峡两岸意识形态的分裂与禁锢,导致这份遗产中的大部分,要么遗失,要么尘封……找回那些音符,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
  • 家住六朝烟水间

    作者:薛冰

    《家住六朝烟水间》内容简介:今天来写一本关于南京这样城市的书,其困难不是材料太少,恰恰相反,而是材料太多——前人关于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已经说过那么多的话,无论学力或文采,作者都很难说比他们更强。作者的优势或许只在于,首先,作者有幸在南京居住的时间更长,无意问成了她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变化的见证人。而这半个世纪,正是南京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半个世纪,尤其是最后10年,南京从一个古风犹存的历史文化名城,急剧蜕变为一个失去个性的所谓现代化大都市。 其次,作者是作为这个城市所不在意的一个普通市民长期生活在其中,各种过客眼中的缤纷和浪漫,对于作者来说是不存在的;作者有幸得以从内部解读这个城市,因而看到了这个城市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底蕴,促使作者去思索这种种变迁背后的深层文化依据。 第三,作者有幸读到了前辈学人和当代文人有关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的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为作者提供了一个个或真或幻的参照系,使作者在解读这个城市的同时,也能解读前人对于这个城市的解读。简单地说,今天重读这些记述和解读,已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前人所想确立和抹去的都是些什么;而他们的努力中,究竟有哪些在历史中站住了脚,哪些已被或正在被历史无情地抹去。由此也可想见,今人对于南京所做所言的一切,究竟能有多少会为历史所接纳。
  • 徽州十记 太湖十记

    作者:陶文瑜

    《徽州十记:太湖十记》内容简介:走过徽州,会有着心头阵阵的惊喜,边走边看,又会有一股发自肺腑的遐思和感叹。村寨中,幢幢粉壁黛瓦的明清民居,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徽州历史文化的气息;纵横交错于新安水系上的座座古桥,似在向人们展示着那历经无数徽商走过、通向世界的路;威严矗立的牌坊,像是在诉说历史更替的章回演义,这里有荣耀显赫,也有着血泪的印痕;柏森森的庄严宗饲、支祠,留存着自晋南迁的世家大家族的宗阀权杖;山上山下坐落着学宫书院,让人们聆听到作为“文化之都”、“东南邹鲁”、“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朗朗读书声。
  • 一脉文心

    作者:陈乐民

    陈乐民先生(1930—2008)属于这样一代人:出生于民国时期的旧式家庭,接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长大后进入新式学堂,经历新思潮洗礼。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他们刚好大学毕业,怀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向往步入工作岗位,投身祖国建设。比起之前较早的一代,他们在青年时期的人生选择更紧密地与国家需要相连;比起“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他们又多了一分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惦念。 1953年起,他长期担任新中国的外交“公务员”;后又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二十年间写出《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欧洲文明的进程》、《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等多部专著,开创中国的“欧洲学”研究。在女儿眼里,他西化得很,法语地道,英语流利,可以不打底稿临时用法语发表长篇演讲;喜欢吃牛排、奶酪,爱喝红酒、咖啡,吃顿好西餐舒心得很,自称全“盘”西化。但同时,他又完全沁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看的是世界,想的是中国。满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精通京戏,爱听昆曲,唱起老生韵味十足;他最大的梦想或者说是幻想是哪辈子家中能有套二十四史。他用毛笔对抗数码时代,我们的电脑不断更新换代,他的桌面上则是永远的纸墨笔砚,始终一管毛笔,一面著书立说写欧洲,一面写字作画。他的书桌上经常是一摞原文欧洲文史哲,一摞线装古书。就连他的文风和眼光也是交替变换的。 这本小书,将更多展现出陈乐民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陈先生并不是书画家,书画只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著书立说之余,他坚持用毛笔在陋室书巢中挥洒出一方书画天地,这些字画太过属于文人画的理想——“自娱”,以至于其中许多连家人也未尝见过,直到他过世整理遗物,大家才连连惊叹,他究竟是如何从读书、思考、写作、疗病的缝隙里挤出时间,留下如此多墨迹。我们从中遴选部分,并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事实上,陈先生本人对他的这些字画并不满意,也绝没有想过要拿来出版),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现出一个人——他的人生际遇,他的志趣胸襟,他的思索与抗争,以及他对祖国和家人无言的挚爱,谨此表达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追思与纪念。可以说,陈先生的心路历程在他那代知识分子里是有代表性的,从这些书斋字画中,我们看到一辈人正在远去的身影,但愿他们不是真的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