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药窗诗话

    作者:吴藕汀

    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诗话"、"词话"等似乎已是"古典化"的"贵族文体",早已绝迹于今世.所以,当我读到吴藕汀老人之<药窗诗话>时,不禁有一种"化石复活"之感.藕汀老人在书画、文学、经史子集诸多领域皆有不凡建树,却自甘淡泊,避居嘉兴,不赴都市凑热闹,不与世俗同沉浮.比之那些喜欢在电视上出风头的"文化老人",其高下若云泥立判.藕汀老人虽已年过九旬,仍如老顽童一般,对各种新知充满好奇之心.吾友许宏泉君云,藕汀老人无一日不读书、写作、作画,比好些年轻人还要勤奋.更可佩的是,老人通过种种渠道获取新信息,甚至对网络上的言论亦有相当的了解,若干见解与年轻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约而同". 本书是文化老人吴藕汀先生晚年闲居嘉兴的信笔之作。诗话共三千余条,作者生前编定两百条,认为可流传后世者。内容简介: 本书一诗一话,内容涉及书画、饮食、经史子集等诸多方面。作者以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民国时期浙江嘉兴及其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方式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在净化的方寸和升华的岁月中,作者善于挖掘日常生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文史典故,举凡家国传统、历史风貌、人物品鉴、饮食文化等,均能举重若轻,启人深思,与人平等对话而又令人肃然敛容。读者从中既可以感受到清明的历史领悟力,又可以品味到作者高超的艺术鉴赏力、精深的诗词造诣,以及对故土、故人的真挚情感。作者为地方文化事业和乡邦文献作出的重要贡献亦...
  • 吃的艺术

    作者:刘枋

    《吃的艺术》是作者积多年厨艺,以散文笔法写就的食谱。一日三餐,无非煎炒烹炸烤烙烧,经她一说,篇篇充溢着趣味和人文。举凡山珍海错、青菜萝卜,皆可成文;可观可赏之鲜花,亦可入菜……这是真正爱食物的人写的书。 就吃谈吃,我更喜欢刘枋《吃的艺术》。刘枋是位祖籍山东长在北京居台多年的台湾女写家,文章写得朴实顺畅,有一种家里有点老底子的过来人的从容。刘枋谈吃,是有治厨经验和社交空间的主妇谈吃,她胃口好,饭局多,而且会烧,能品味鉴艺。真正的食家,应该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下厨房是说有主厨的本事,起码对厨艺不外行;上得厅堂是说要吃遍名席,是食肆中的熟客。刘枋是位食家。 ——小宝
  • 独立知识分子

    作者:何怀宏

    《独立知识分子》是何怀宏教授思考和评述古今中外知识分子品行、思想、精神的记录。 全书共分三辑,分别为“观念的人”“西方哲人”“中国士人”。 何怀宏先生通过向读者介绍中外古今的著名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维特根斯坦、萨特,陈布雷、王小波、史铁生、张承志等人,评述他们的思想,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著作,传递了“独立为知识分子第一义”这一基本观点。在这本《独立知识分子》中,何怀宏先生主张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其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体现在知识分子不畏惧行动精英的权力,不谄媚大众和舆论,具有精神创造能力,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国家社会的关怀之情和对新一代知识分子所寄予的希望。
  • 斯文

    作者:易中天

    编辑推荐 ◆ “文人原本是怪胎”——“公知”为何坍塌?“斯文”如何扫地?易中天系列文章,厘清中国文人的品格和品类,清算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的“红”与“黑”……杯具啊杯具,无意招谁惹谁,只是想说就说。 ◆ “改革是没有任期的”——反对票不该是奇迹,正义是不是一座很远的桥,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谈教育、论时事、辩儒学,针针见血。 ◆ “那时我们唱红歌”——畅谈红色年代离奇荒诞的红歌往事,以及黄歌、蓝歌、白歌、黑歌、灰歌、绿歌……睡觉还早,一起聊聊。 本书为易中天教授谈文化嘴脸的诸文结集。 “文化人的分野”系列文章,从孔子时代追溯文人的源头,探求文化人的品格和品类的分野,在对士人、学人、诗人、文人等类型的区分中,考量风骨、气节、担当、性情、学养和理想,穿透皮相,排列出文化人的精神光谱,烛照中国文人在历史和当下社会中扮演的帮忙、帮闲、帮腔、帮凶及其他角色。在人格光谱的比对中,分明映现出中国古今文人的红与黑。 另有长篇访谈《那时我们唱红歌》,畅谈红色年代的“红歌”往事,透视“红歌”岁月的荒诞和离奇。此外,又有系列专文,就儒家的遗产,与秋风论道;从药家鑫的悲剧,反观中国教育的缺失及教育官僚的职责与担当,伸张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以“方韩之争”,辨析公民的权利与言论的自由。 在《我的父亲易庭源》一文中,易中天深情追忆父亲那样一位老派共产党员的点滴往事。
  • 与精英保持距离

    作者:黄纪苏

    本书是黄纪苏的随笔文集,全书共为七辑,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世界上的位置;对时下热点问题的看法,针砭时弊;对中国革命回顾和反思;谈李安的《色戒》;谈性;谈文艺以及回忆文章。文章风格:锋利,有战斗性,关注普遍关注的问题,可读性强。
  • 城市漂流

    作者:阮庆岳

    西雅图 SEATTLE 摇滚乐博物馆/弗兰克・盖里 盖里能勇于率先脱离钢与玻璃有如金箍圈般长久以来对技术与美学的限制,使现代建筑得以从几乎已经令人动弹不得的某种当代美学限制里豁然脱身,让建筑美学思考的可能开了一扇大窗,的确是功德无量令人敬佩。至于营造技术在形成建筑美学时显现出来的笨拙、不合理与昂贵,究竟是不是建筑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与责任?或足本就是属于营造方法与新材料、技术发明者赶不上时代脚步的错,根本就是与设计者无关的呢? 贝利夫美术馆/斯蒂文・霍尔 霍尔可能是现代建筑史上最善利用自然光线的几位建筑师之一,他称阳光的丰富性有如交响乐般层次丰饶,我们实应善用并借着它来显现空间的优美品质。但是和另一位也同样善用阳光的建筑师路易斯・康所不同的是,康多半是以阳光深重的强烈明暗对比,来显露空间中崇高得近乎宗教的个性,霍尔则惯常在接以阳光在空间里的直射、折射与反射亮面的效果(而非阴影),来陈述他对空间模糊暖昧诗意的捕捉,也往往能同时显示出一种相较之下更有人性的仿宗教性性格来。 纽约 NEW YORK “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很清楚她并不是在为所有的人设计服装,她是为那些敢与她同样走在时代最前端的人设计衣服的,而如何维持住自己永远是浪潮中最前端的水波,是她工作中动力的来源与挑战。这种挑战(也是近了叛逆的自毁)精神,在她的作品中屡屡可见,例如70年代时她大胆选用当时的禁色“黑”为主色,当时在一场名为“Red is Black”的发布会中,她以《圣经》中对“惧怕”的感觉为构想主轴,以7种不同的黑色来展现她对服装美的看法,并同时来挑战禁忌所能达到的极致。 莱赫曼・墨水画廊/雷姆・库哈斯 库哈斯基本上是20世纪现代建筑长期以来少见的能以诚实无惧态度面对社会真实现状的嘹亮新声音;在他之前的现代主义诸大将面对现实社会时显得有些清高离世,似乎有红尘不染的洁癖姿态,而随后的后现代主义群雄,虽然决定跃身与现实对舞相呼应,却选择了以历史糖衣包装商品的不痛不痒的手法,令人对其究竟是在卖笑或是卖身混淆难分,也自然难于给予任何诚恳的敬意了。 库哈斯对于现实环境的不拒不离,甚至勇于投身去改造的态度,使他有着迥异于前人的身姿;以他对资本主义架构下的商业形态为例,他虽未必赞同这样的价值系统,却也一样保持着勇于投身尝试的态度……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屈米 屈米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的这个设计案,从一开始就备受期待与瞩目,一方面是因为基地所在是作为美国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另外则是建筑界也以好奇的目光,等待屈米推出另一代表性建筑作品,他在这样的压力下,似乎就显得有些进退失据,甚至显现出有些过度理性与感性飘逸迷人魅力的不足了。 芝加哥CHICAGO 罗比住宅/赖特 赖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虽然是他最为人所讨论并引为称誉之所在,但事实上他的建筑手法在整个20世纪对后继者的影响力,是远远比不上其他欧陆的现代主义大师的。赖特真正的价值,可能反而是他的建筑具有一种本分性格,他真实地显现出一个建筑师如何以自身所熟悉并具真实生命力的材料,在依循机能的需求下、反映出当下环境的现实性与这样现实性中的美感可能,并在其中寻求生命个体与宇宙自然和谐关系的坚持态度。 …… 在赖特的理念中,早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土地、空气和阳光,使人的价值能在其与自然的互动中重新建立,不至于使人成为都市中一个失去价值意义的符码。
  • 小小不列癫

    作者:李孟苏

    《小小不列癫》内容简介:若干年前,英国小说大家狄更斯的孙女、多产作家蒙妮嘉·狄更斯在她的一篇题为《轮到我泡茶》的精致小文中畅然写道:“数以干杯计的锡兰茶使报馆充满活力。”这句颇有镜头感的话令我着迷。若干年后,我的一位专长于英国文化的女友把她多年的旅英文字集结成册,并毫不犹豫地为书取名为《庄园与下午茶》,大有不这样取名就不足以彰显英国文化的劲头,而且在她的开篇这样不容置疑地写道:“真正的英国人怎么生活?答案是,住在乡下,一杯接一杯地喝茶。”这种设问根本容不得别人多想,因为答案脚跟脚地就有了。 一时间“庄园”与“下午茶”这两处英国文化符号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又让我出了一阵子神儿。写这本书的就是我的好友李孟苏。 再过了若干年,2010年初冬的一个上午,孟苏打电话给我,说是她的第二本文字集即将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彼时,电话那边的她用一贯的轻轻细细的声音希望我给她的这本新书写个序,我问她为什么是我,选我这么大一个白丁给你写序不是很没卖点吗?她停顿了一下,又轻轻细细地说,我是觉得,你了解我。哦,了解,这大概是她最大的初衷。
  • 串接的叙事

    作者:汪丁丁

    大教授的“小文章”结集。作者所说的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自由”的落实依赖于“秩序”,同时“知识”是与“自由”密切相关。讨论“法”、“公民”、“知识”、“教育”、“理性”、“生命”和“幸福”诸如此类的一些基本观念,从而深入探讨中国现实政治、中国人的公共选择和中国人的精神诉求等问题。
  • 晚明风月

    作者:王鹤

    本书是文化作家王鹤写的关于晚明风月的小品文集。它以晚明名士余澹心的《板桥杂记》为取材基点,以一系列的晚明清初的笔记、野史、演义、杂谈等为取材的辅助渠道,对晚明风月做了一番详尽的主观的但很有说服力的爬梳和解析。
  • 微读节气

    作者:朱伟

    《微读节气》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先生近两年来、在微博中随节气变化而发表的生活随笔。随笔谈天说地,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新解读,又是在现代生活中返朴归真的新经历。 为了完整地把古人随季而变的生活方式展现给读者,朱伟先生不但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把我们中华老祖宗们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更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国人必备的文史知识。这些内容,以每段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体来描述,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上千次的转发和评论的背后,渐渐兴起了随着朱伟过节气的新时尚。 《微读节气》一书配以“网络最美节气图片”摄影师青简的作品,用现代的镜头画面感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妙,使洗练、大气的文字有了水墨似的画面效果,而这些画面其实就在我们每天有滋有味的日子里。 《微读节气》是作者两年来对天气、草木变化的细心观察与亲身经历,集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是一本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生活智慧的百科全书。
  • 马未都说

    作者:马未都

    《马未都说(厕上篇)》作者早年喜欢过文学,错以为文学是一生的事业,后来发现人生有许多事情比文学还绚烂多彩,就势利地离文学远去了。走进文物领域,深知此处积淀之厚,非一世之功不可攻人,故兴趣盎然。世上凡能成事的人都要保持这种兴奋,持之以恒。王安石所以说:君子不可以不知恒。
  • 我读天下无字书

    作者:丁学良

    著名学者丁学良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美国、亚洲、欧洲、澳洲等国家、地区的游学历程,其中既有与世界顶尖学者的近距离接触,也有对于世界精英学府的亲身体验,既有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敏锐分析,也有对于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无字大书"的酣畅漓淋的体悟。《我读天下无字书》内容丰富,叙述生动,视野宏阔,论述精到,是不可多得的学术文化佳作。
  • 业余书店

    作者:邱小石,阮丛

    《业余书店》如实记录了独立书店读易洞的成长历程,内容涉及书店经营的故事、乐趣与思考的方方面面。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颁奖词这样写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 建筑的意境

    作者:萧默

    这是一本关于建筑艺术欣赏的随笔集。 本书是建筑史家萧默关于中西建筑史的学术随笔,文章短小,浅显易懂,可读性强。 作者把中西建筑置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解读,清晰地展现出了各种风格的建筑所呈现出的独特气质。让读者深入了解中西建筑大到宫殿小到民居的形态和制式所含藏着的文化内涵。 书稿通过文化解读建筑,为中西建筑的每一种造型每一个细节都找到了文化的脚注。 同时还比较了中式建筑和西方建筑大相径庭的审美意趣,揭示出了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 地主杂谈

    作者:俞挺

    本书是作者以shanghailander为名在豆瓣上发表的博文合集。因为豆友以英文名shanghailander称呼略显冗余,故改称上海地主,久之,以地主二字称之,于是取书名为“地主杂谈”。 杂谈虽然以杂为名,但依然有迹可循,就是以作者的职业——建筑师为角度切入,是关于建筑设计、教育、建筑理论、建筑现象和城市的感想和感言,甚至包括作者的一部分人生的回忆。杂谈看上去题材广泛,但背后的价值观却是稳定的,就是独立思考的态度。作者对传统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当下的郑重和审视,都在一言一行中清晰可辨。作者希望传递的不是所谓的真理,而是分享一个真实的人的思考和感悟,甚至卑微的心思。
  • 带着偏见上路

    作者:金维一

    常常有人问我,哪个国家最好。如果是最适合谋生的国家,我会选择美国;如果是最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会选择意大利;如果是汇集最多国际美食的国家,我会选择日本;如果是问美女最多的国家,容我下一本书告诉你…… 可是,如果问我最有亲切感的国家,我会回答说:所有曾经和依然的社会主义国家。 就像那个深夜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空旷的机场,边检人员翻开我的中国护照,用中文对疲惫的我说了一声:“同志。”我顿时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在国内,已经有七八年没人这么叫过我了。 那个时代已经远去,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偏见,重新上路吧! • 俄罗斯其实只有两个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除此之外,都是乡下。圣彼得堡具有上海所有优点,北京具有莫斯科的所有缺点。 • 每次兵临城下,捷克人一看打不过,就选择投降——只要你别砸烂我美好的家园,只要我照样能过我的日子。改天,你被更强大的力量打败了,就会明白该你的才是你的,不该你的永远还是我的。 • 面对汹涌人潮,迈阿密摇摇头,来就来吧。殊不知,让迈阿密成为一个繁荣都市的,是与其一海之隔的古巴。 • 如果布拉格还站立着,还没有失去它的魅力或魅力,那是因为它的石头,始终忍耐和坚韧,就像它的人民。
  • 夜话港乐

    作者:何言

    香港的流行音乐是香港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也是70后80后甚至90后成长过程中某种意义上的必修课。这本随笔是一位资深港乐迷所写,细腻的笔端触及港乐的方方面面,当中介绍了香港流行乐的台前幕后,如词人林夕和黄伟文、曲作者陈辉阳、歌手陈奕迅、王菲、杨千嬅、何韵诗等,从歌曲出发,讲述了这些曾经感动我们的音乐中的种种情愫,以及背后各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 怀旧的未来

    作者:[美国]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

    简介: 本书从多角度考察了怀旧这种社会现象。第一部从波德莱尔的意象、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讲到好莱坞的恐龙和虚拟空间,追述怀旧从十七世纪的“疑病”演变为不可医治的现代症状的历史。第二部着眼于城市和后共产主义的记忆,描写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柏林的变迁以及东西欧的关系。第三部写流亡者想象中的家园,包括移民美国的俄国作家纳博科夫、诗人布罗茨基、艺术家卡巴科夫等。各种形式的怀旧反映出多元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碰撞。作者提出主要有两类怀旧:修复型的怀旧试图超历史地重建失去的家园;反思型怀旧则关注人类怀想和归属的模糊涵义,不避讳现代性的种种矛盾。
  • 单向街 003

    作者:郭玉洁 主编

    本期是围绕复杂• 性这个永恒主题进行非虚构类写作。 《单向街003》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 《单向街003》提供一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 《单向街003》杂志书,双月刊。本期是由郭玉洁主编,专题:复杂•性。撰稿者和采访对象有:许知远、关锦鹏、何春蕤、哈金、黄丹、孙歌等。 单向街系列,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以非虚构类的报道、评论,摄影作品为主。将全世界最好的作品引入中国,鼓励一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将更多年轻人重新吸引到书籍、艺术与思想的情绪中去。《单向街》的特性,在于它思维的更年轻化与更敏锐的时代感。内容与时代贴得更近,中国正是一个各种社会实验的万花筒。在设计上他更与国际潮流接轨,在写作上它则试图树立非虚构类写作的标准。它还建立起一支以调查性记者、年轻学者、摄影师、艺术家为主的作者队伍。
  • 德意志之在(上下册)

    作者:鲁成文

    本书是作者第二次德国之旅所思所想的记录。 全书以作者游历的德国城市为结构框架,以讲故事的方式怀想每一个与这些城市有关的德意志民族优秀人物,内容涉及德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从空间和时间全面描述德意志之“在”,同时评述了德意志之所以为德意志的民族文化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