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中西纹饰比较
本书对古代世界(其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汉王朝以前)的大量艺术纹饰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揭示出古代中国与西方(希腊、罗马、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亚、南俄等地)某些同类纹饰之间的联系,从而推测上古时期东西方之间早就存在文化交流和民间接触的可能性。全书分《导言》、《形纹饰》、《十形纹饰》、《鸟形纹饰》、《蛇形纹饰》、《树形纹饰》、《角形纹饰》、《饕餮纹饰》八章,并附图二百余幅。 有关纹饰的比较研究,国外起步较早。1894年,G.d’ Alviella的《The Migration of Symbols》一书问世。作者对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即所谓的“符号”)的变化、发展、迁徙及衰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以至被后人誉为“最伟大的符号解释者”。 1926年,A.Mackenzie《The Migration of Symbol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Beliefs and Customs》一书出版后,这方面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然而,尽管两书都注意到了世界各地同类符号之间的联系,但是所涉及的纹饰种类不多,而有关古代中国的纹饰,更是寥寥无几。嗣后,有关纹饰研究的著述虽然不断出现,但或者只研究某一地区的纹饰,或者仅仅罗列某些种类的纹饰,并未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对纹饰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近十多年来,我国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综观该领域的各个方面,上古中西交通的研究乃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而资料的贫乏则是主要原因之一。许多重大问题,诸如中国文明的起源、印欧人种的迁徙等,都还未能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得很好。本书则试图通过对中西纹饰的比较研究,获得有关这些方面的新资料,或者探讨一些新问题。至少能扩大上古中西交通史研究者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本书各章的论述,不仅补充了上古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因缺乏文字资料而造成的知识空白,又在若干方面纠正了以前的某些错误观点。例如,本书对“”形纹饰所作的研究,一方面指出了古代中国早就存在纹的事实(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纪),揭示了早期与印度进行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纠正了当今辞书中的一个错误:“”字的语源不应该释为梵文 Srivatsa(室利株蹉),而以Swastika(室缚悉底迦)更为正确。又,本书对“饕餮”纹饰的研究,由于并不单纯地依赖文字资料,故而得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作者打破了此前中外学者局限于汉文史料研究“饕餮”纹饰的传统方式,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横向比较,以至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饕餮纹与美索不达米亚之胡姆巴巴头像、希腊之戈尔工面具一样,主要功能在于辟邪;并且,这些纹饰间很可能曾经有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 国外有关艺术纹饰的专著,不是所涉及的纹饰种类很少,就是未能将古代中国的纹饰与域外纹饰进行比较,因此几乎与“古代中西交通”无涉。至于国内,则迄今未见全面研究艺术纹饰的专著,更未从中西交通的角度对古代世界的纹饰进行比较研究。所以,本书填补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此即本书的学术意义所在。 -
God Delusion
In this provocative must-read, the preeminent scientist—and world’s most prominent atheist—Richard Dawkins asserts the irrationality of belief in God and the grievous harm religion has inflicted on society, from the Crusades to 9/11. The God Delusion makes a compelling case that belief in God is not just wrong, but potentially deadly. It also offers exhilarating insight on the advantages of atheism to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not the least of which is a clearer, truer appreciation of the universe’s wonders than any faith could ever muster. With rigor and wit, Dawkins eviscerates the major arguments for relig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supreme improbability of a supreme being. He shows how religion fuels war, foments bigotry, and abuses children, buttressing his points with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evidence. This is a book that challenges all of us to test our beliefs, no matter what beliefs we hold. -
莱文森精粹
《莱文森精粹》分5部,按主题分类,共25章,精选保罗·莱文森的论文和专著摘要,章节按出版社排序,从1977年到2005年,第一部“通俗文化与媒介研究”集中表现保罗·莱文森在在媒介理论研究上的贡献,第2部“进化,技术和宇宙”反映保罗·莱文森在哲学和知识进化论方面的卓越建树,“马歇尔·麦克卢汉”证明保罗·莱文森是当之无愧的“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第四部“数字革命”彰显保罗·莱文森在新媒介研究中的前沿地位,第五部“媒介对政治的冲击”凸显了保罗·莱文森社会评判家的角色 -
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
《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全书以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当代文化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三元格局,着重解析了传统审美文化向当代审美文化诸多层面的转变,透过文化分化的棱镜,讨论从文艺大众化到大众文化、主体角色转变和趣味的发展,进而审视了全球化、媒介文化和消费文化。同时,对当代热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展开了专门分析,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晚近从审美文化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变的历史轨迹。 -
地名的世界地图
《辽贝书坊2:地名的世界地图》简介:各地的地名看似千奇百怪,罕有章法可循,但其实背后都蕴含了丰富的意涵。波兰(Poland)意为“平坦之地”,既然地处中欧,东西欧的入侵者皆可长驱直入波兰在历史上多次遭到瓜分,甚至纳粹以“闪电战”指挥机械化部队入侵,点燃二次大战战火,国之所以易亡,从地名便可见端倪。 欧洲的阿尔卑斯、喀尔巴仟、比利牛斯看似毫不相关,但在凯尔特、占斯拉夫与巴斯克的语言中,都是“山”的意思。Asia与Europe原本是罗马人所称的 “东方之地”与“西方之地”;德语中的奥地利(Dsterreich)意为“东方王国”,沿用至今,而地名中所寓意的中心/边陲,也不难想见当时谁才是强势文化了。还有,泰国(自由之国)、帕米尔高原(群山之麓)、吉隆坡(混浊的河口)、莫斯科(沼泽地之河)、斯德哥尔摩(木桩岛)、开罗(胜利之都)、乞力马扎罗山(寒冷之神的山)、底格里斯河(流速快如飞箭的河川。均各有涵义 地名,绝不仅仅是竖立在路旁的标识。它蕴藏了文化、政治、语言的变迁轨迹,诉说着各民族的兴亡、荣光与悲剧。 -
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
《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一书,为大众读者提供了理解20世纪和21世纪建筑的关键点。《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是一本实用的指南性书籍,回答了一些当代建筑中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当代建筑?当代建筑开始于何时?当代建筑的目标是什么?当代建筑有哪些新发展?著名建筑师都有谁?如何区分不同的建筑风格?读者在《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中都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体会在我们公共空间里那些建筑的艺术形式。杂志风格的开本设计,以及简洁的文字,让读者在谈论当代建筑这个热门话题的时候,能够知道他们想了解的一切基本知识。《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使读者轻松就能掌握理解20世纪到21世纪建筑的关键,并回顾了过去世纪里的伟大建筑。作为一本指南性的书籍,《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特别关注到30个改变建筑的关键时间,以及推动并撼动当代建筑、从极简主义到现代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那些人们。读者可以在《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中找到当代建筑发展的时间表和谈到建筑的常见用语。 海报: -
學以為已
李教授這本新著論述中國的傳統教育制度,對於私人講學、考試選才、中央到地方各級學校的建立,書院的興盛,以及大眾教育,都巨細靡遺。在教育思想方面,李教授一方面論及儒家經學在教育上的深遠影響,是權威人格與保守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則強調道學思想擺脫威權和科舉,培養自我的重視。同時也論及佛教與儒家教育的互動。在教育的實際運作方面,論述識字、家庭教育、技術教育、平民教育、課程的演變,以至學生的生活和學生運動等等。 ──(陶晉生,中央研究院士)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重点就二十四节气的非物质遗产代表性内容和关系密切的发展、延伸内容进行了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演变过程、基本内容和直接相关的农事活动,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节庆、礼仪、民俗、谚语、歌谣、传说等节气文化。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部分珍贵古籍,重点选编、介绍了《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周髀箅经》、《群芳谱》、《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等四部,分别就其产生背景、版本年代、历代批注内容与作者、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等。第三部分收录了自明清以来正式出版发行的二百多部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著作。以方便感兴趣的读者或进一步深入研究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有识之士索引。 -
90后的数字生活
《90后的数字生活:90后大学生研究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90后的数字生活:90后大学生研究报告》首先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其次对其媒体接触行为做了全景描述,其中以网络应用为研究核心,从他们的网络接触行为、主要网络服务的应用情况和对网络应用等方面描述了90后大学生的网络化生存状态;最后对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漫步纽约设计
《漫步纽约设计:灵感与商业并存》讲述的是纽约设计的设计理念、创意方法,通过实地采访,以各知名设计师的独特视角介绍了纽约设计的代表性设计产品、设计思路,以及纽约特有的设计文化,网罗了纽约艺术设计领域的经典案例,属于杰出设计师的设计类图书,全书以360度的视角诠释了纽约的视野、创意、平面、产品、设计交流等各方面的设计理念,如多元化之家,变化中的设计,链接世界,连接未来,广告界的奥斯卡,布鲁克林:创意大爆炸等。《漫步纽约设计:灵感与商业并存》还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纽约的一些优秀设计师。 -
茶间道
《茶间道》内容简介:在世界三大植物饮料中,惟有“茶”有形有样有筋有骨有气质,从始至终保持着自身的尊严,在热水倾注的刹那,它们全身而起,翻滚着、跳跃着、纠缠着,一股炽热的情怀勃然而兴,在清绿、琥珀、橙黄、红艳的茶汤中,散发出或馥郁清香,或天然果味,或浓醇甜美的芬芳,如群笋竖立,如雪花飘坠,从容优雅……茶从远古走来,它的甘甜苦涩,多元的文化品评,穿过历史时空,一直滋润我们的心田,扶善我们的情感,这是一种境界和一种生活态度,从中可以感受到先贤的生活姿态、信念和处世准则,在沉静内敛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尊严和随和自在的生活方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有着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品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更多更广的内容,且无尽头。 -
透过电视了解城市
虚构的电视剧集如何能够反映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身份认同?它们能反映我们是如何看待我们身处的城市与城市文化吗? 《透过电视了解城市:电视剧里的城市特性》由英国学者彼得·比林汉姆精选了在英国热映的五部电视剧集(包括《同志亦凡人》、《情理法的春天》等也在美国引起轰动的作品),对它们的结构、剧情、人物性格、台词以及这些具有意识形态代表性内容的城市背景作了细致分析。 《透过电视了解城市:电视剧里的城市特性》这份案例研究集中反映了英美大城市文化与亚文化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表现,能让我们通过观察英国电视剧制作者的努力,来发现英美城市对于全球流行文化的巨大影响。 -
当孔子遇到上帝
《当孔子遇到上帝》是穿越中西文明思想和比较的作品集第一部,是对处于转型期中国的软实力探讨,包括对价值观、道德素养、法治社会的建设等元素的剖析和再建。在当前世道,古代陈旧的人文道德已经迷失,诸如《论语》、《三字经》等都受到外来价值观的质疑和挑战,而新的还没能够成功建设的情况下,笔者陈泰和想通过系列穿越作品集抛砖引玉,开辟对思想道德法治民主的新领域的争鸣和构想。 -
小言论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着、报刊编辑、出版家,也是我国现代报刊史上杰出的新闻评论家,他曾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等,从他主编《生活周刊》起,发表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五六十万字,在读者中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其中尤以《生活周刊》中的“小言论”最具代表。“小言论”每期皆出自邹韬奋之手,以百字篇幅关注与民众息息相关之事,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他说这是“每周最费心血的一篇,每次必尽我的心理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我的意见。”概括起来“小言论”有以下几方面鲜明特点:一、依托由头,相关民生;二、短小精悍,深入浅出;三、口语化、大众化的话语;四、标题新颖,吸引力强。总之,邹韬奋的小言论,总是本着一切从读者出发而写就,都是读者第一的观念的体现。他总是以述见评,从不坐而论道,非常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接受水准。 -
语言的未来
《语言的未来 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指出文化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转折,它们使语言内部分化、外部整体化,并由此具备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双重维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欧洲建立起不同的现代教育体系。这些教育计划根植于相互联系的文化语言,与古典研习保持着各不相同的关系,因此无需将文化语言统一为某种纯粹的功用语言。 本书以建立“欧洲共修课程”为目标,旨在通过对文化语言的讨论来定义一项教育计划,为政治行为提供依据。 《语言的未来 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涉及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及语文学,以建立“欧洲教育共同体”为目标,旨在通过对语言的讨论来定义一项教育计划,为政治行为提供依据。 皮埃尔·于戴·德·拉贡伯和海因茨·魏兹曼的这部作品在捍卫古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引领我们在“过去”的领土上为“新古典研习”而战。——弗朗索瓦·苏索尼 -
D is for Digital
This book explains how today's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world operates, from hardware through software to the Internet and the web. It includes enough detail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how these systems work, no matter what your technical background.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legal issues that new technology creat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so you can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 issues we face and appreciate the tradeoffs that have to be made to resolve them. -
中国人 美国人 日本人
山本凯梅尔编著的《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的结构如下: 首先,大致介绍一下这三个国家人们行为的“基本语法”; 接着,再举出定式和实例来说明“基本语法”如何在金钱问题上发生作用;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说明“基本语法”如何在“职业经历(履历观)”和“组织(公司等组织实体)”方面发挥作用。 总之,《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中会举出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基本语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先对语法有个大致了解,然后专心致志地读例句和背例句,这是学习外语的秘籍,而对各种“行为”的理解也与此大同小异。在大概了解了简单的行为语法之后,接着请大家分享行为实例(“例句”)。幸运的是,我们不用像背诵外语例句那样吃力地记忆外国人的行为实例,因为情节有趣的实例会自然而然地留在记忆中,而本书就特意收集了那些有趣且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实例。另外,与此相关,本书对行为特点的把握也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更着眼于凸显不同国家人们行为方式的优点(及其极端化以后的缺点)。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思想和行为的“语法”。 -
請問么零么在哪裡?
一個天真的北京女學生來台遊學四個月 她發現台灣最大的優勢:溫暖、自由、尺度大! 24歲的漂亮研究生,張昊 是河南大學直接保送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研究所的資優生 她以交流生身份來台,其實是被同學交付了收復台灣的使命? 但才來台第一天,張昊就被宿舍服務台女生的聲音給打倒了…… 「台灣太美好了吧,美得像夢一樣!」 以「交流生」身分來台就讀世新大學研究所之前,張昊對台灣最重要的印象是:表妹班上有兩個台灣學生,光是自我介紹的聲音就讓全班男女一片酥倒。她的同學則交付她最重要的使命:「收復台灣的任務就看妳了!黨和人民相信妳們!再不收復,志玲姊姊就老啦~」 她在陰雨的冬季來到台北市郊的世新大學,更分配到一間狹小無窗的宿舍,原本心情悲催,但聽到宿舍服務台女生的聲音,「那聲音就像溫熱的蜜糖,一股腦灌下去,通體都融化掉了。」就此展開燦爛的四個月台灣交換生之旅! 共產黨員張昊,在生活中全方面體驗台灣特色: .上課:台灣的同學對大陸地理不是很瞭解,這也沒什麼對吧。不過我下課去圖書館,看到一本畢業論文和地理政治有關,你猜怎麼著?名字是「大陸是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那個驚喲,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宗教:台灣寺廟為什麼沒有收門票的地方?可是像咱們那裡有歷史的寺廟,少林寺、相國寺、白馬寺之類,都要收門票的呀!還有,共產黨員不知道怎麼在廟裡拜拜~ .機車:眼看前面有兩輛並行公車,載我的同學卻筆直地從夾縫中穿過。嗖——我的天啊!妳不是騎得太快,是飛得太低吧!珍惜生命,遠離機車! .無障礙設施:走在台北,我到處都能很頻繁地遇到殘障人士,說真的,剛開始我以為是台灣殘障人士數量多,莫非曾有過大的天災人禍?後來發現,是因為這裡出行太便利了。到處都有無障礙設施、廁所也有專用的,就連校園裡每一幢樓,包括地下室,輪椅都可以自由進出。 .墾丁春浪音樂節:尺度,這才叫尺度大呀!熱狗和張震嶽出場時將音樂節推向高潮,一首〈狗男女〉讓觀眾跟著他們振臂齊呼「狗男女、狗男女」,接下來一首粗口歌更是上演了數萬人齊聲吶喊「操你媽個X」的壯觀奇景。 .美麗的離島小琉球、綠島、蘭嶼:生活在內陸的孩子見海不是件容易的事,當然更看不到綠島的牆上寫著「光復大陸國土」,山上鑿出一塊平整的牆面,有幾個白色的大字「滅共復國」。 .真情收錄:寫給上海男朋友大牛的書信。Dear大牛:從地圖上看,臺北到上海,比北京到上海距離更短,按理說我離你更近了,可真的是這樣嗎? 四個月後,她回到北京才驀然驚覺,自己原本並不是性格外向喜歡交友的人,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在台灣竟然交到這麼多好的朋友。一直以來,她都以為自己是勇敢向前衝的白羊座,匆忙的揮手告別,奔向未來,中學、大學、研究生同學告別,並不曾悲傷。但這次,她知道有些想念被刻在了記憶裡,不再想向前衝,只想回頭去重溫那段不長不短的相遇。 台北是個溫情城市,在那裡的時候不覺得,離開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這一場太美好的夢,我想永遠永遠記住。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