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礼物

    作者:[法] 马塞尔·莫斯

    在莫斯对“礼物”的分析中,根本问题是要探究人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通过对丰富的民族志资料的旁征博引,莫斯提出了以“整体性呈赠”为特征的“礼物经济”的概念,并与现代的、非人格化的商品交换体系相比较,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式的演进图式,并进而探讨了物权与契约等经济概念的源起及本质。
  • 包公遗骨记

    作者:陈桂棣,春桃

    《包公遗骨记》是一本反思现实的书。《包公遗骨记》中所讲述的故事是读者几乎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包公遗骨记》以“文革”期间合肥市包公墓被挖掘为事件缘起,介绍了围绕包公遗骨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如包公的后人保护遗骨,文物工作者偷藏遗骨等。 包公的遗骨,在他的故乡合肥,曾经难寻安放之地;世人对包公的怀念,竟然难有真实的寄托。这样的故事,让陈桂棣和春桃知道了,当然放心不下。几年前就有写作的心思。只因为“三农”之后,很多读者都希望他们再一次“振聋发聩”。那也是他们的愿望所在。我知道,他们为下一个选题,也做了很多前期调查。但严肃的文学创作毕竟是一件颇耗费心血的事儿,他们短期内实在没有精力做再一次冲刺。转告所有关心他们的读者,他们真的不忍心让你们失望,在又一次“振聋发聩”之前,他们真的很需要休息调整。借助这次休息调整,他们也正好了却一桩多年来了的心愿。那是他们作为包公故乡的作家,实在搁置不下的心愿。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作者:张旭东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另一门是2002年五月和六月间在北京大学比较文研究所和中文系开设的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为题的系列讲座,对象是中文系和其他文科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中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就是在这两种语言和课程的基础上整理、修改而成的。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王力

    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持编写的一部关于古代文化的常识性小册子,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礼俗、宗法、宫室、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这些都是有关古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内容,是近几十年来学术界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古代社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读古书会遇到的问题。在十四个专题的介绍讲解中,书中广泛征引典籍篇章,通过具体的文献作品,搭建起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构图。让你轻松了解一些古代人的礼仪和习惯,了解古人穿衣吃饭、洒扫应对的习俗。
  • 未完成的现代性

    作者:李欧梵

    《未完成的现代性》从晚清以来文学中的现代性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代性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以及对上海和都市文化的探讨,作者在这几篇文章中呈现了自己对许多前沿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的这些思考大多以讲座的方式来呈现,生动迷人,不像别的大文章那样,把一个固定的观念交给读者,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作者的思路、探究问题的方式、包括他的困惑。应该说,这些文章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这些文章中的命题和思路,在作者其他的专著中得到周密的论证和延展。
  • 整合与颠覆

    作者:赵勇

  • 王朔研究资料

    作者:葛红兵,朱立冬

    丛书收录的对象,都应该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作家。每一位作家编为一卷。尽管每一位作家的研究情况有些不同,总体上,每一卷资料集都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一是作家自己的生平和创作谈;二是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和观点辑录;三是主要作品梗概;四是作家作品总目;五是研究论文论著总目。
  • 人类的愚蠢历史

    作者:芬斯特

    《人类的愚蠢历史》讲述不要去亲响尾蛇的嘴。从飞机上跳下来之前背上降落伞。如果你要去抢银行的话千万别带上你的狗。这些看上去是再明显不过的做法,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仿佛是一个同响尾蛇亲嘴的种族。
  • 考吃

    作者:朱伟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做考证和诠释,寻觅中国饮食中的文化传统。作者在穷尽大量文献的前提下,通过认真的引证、辨析和梳理,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既构成丰厚的知识背景,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从体例上而言,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到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由此构成自成一家的“中国食史”的一个版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这五千年的历史,应该说太悠久、太丰富了。对的发掘,目前还处在非常肤浅的阶段。尤其是对中国俗文化的发掘,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中外史学家们忽略。其实在俗文化中,恰恰隐藏着极丰富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饮食,其实是窥察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好的窗口,饮食是非常具体生活方式。中国人好吃,中国文化的林林总总,在这个文化的窗口里,都显得特别清晰。中国文明史,其实很大部分体现在这看起来“浅薄”的具体饮食之中。遗憾的是,长时期以来,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丢失和遗弃,使我们对这一切已变得十分陌生。这种丢失和遗弃,形成文化的断裂。 本书就想通过这个俗文化窗口里的一点一滴,来细心发掘许多已被中国人自己都遗忘了的文化。这本书,严格说应该是一本笔记。其中所记,多是前人提供的文献,著者实际上“是在古文献提供的基础上不断综合、整理而已,是一种资料的收集、研究和汇编。笔记,原是中国人记事的一种重要文体。笔记利于资料的保存。古人多以笔记考古记史,现用以记俗,尽量于一点一滴之中发掘较为宽阔的俗文化史方面的内容,力争资料性与趣味性之结合,力争现象的丰富组合、反映,也算是旧的笔记文体中的一种新的尝试。       当然,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亦是浩如烟海。这本小书,绝不可能展示其全部,只不过几点儿滴浪花而已。 是为自序。作者 1992年7月2日 北京
  • 锦灰三堆

    作者:王世襄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则有早有晚,由作者手书影印,笔墨精彩,情思动人。 除延续前两集的设计,在书末加印彩版外,本集还附有图文并茂的作者“著述一览”,具有资料价值。爱好文物与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
  • 等待香港--女人篇

    作者:林奕華

  • 飲膳札記

    作者:林文月

    至於我自己这些年来所创作的《饮膳札记》,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所以看起来很像食谱,听说还曾经造成某些书店归类书籍的困扰。 不过我想,如果是为了食谱而买这本书的人,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饮膳札记》的内容显然跟方才提到的食谱型式有所出入。我的一些朋友看了书以後也对我说:「如果要拿这本书去学做菜,会觉得有点混淆,不够清楚。」好比材料的放法,佐料的多寡。我自己从前总觉得食谱上写佐料「酌量」是不负责的说法,现在倒真正觉得做菜并不能那麽讲究科学的。 我记得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待在京都进修一年,有个朋友带我去大阪拜访一位日本医生的太太,她很喜欢学中国菜。半路上,我们先去市场买了材料,才到医生家。这个医生家里的厨房漂亮又乾净,尤其是墙壁上还挂了一个小黑板,他们就是要找我去做「炒米粉」的示范。没想到在切菜、放佐料时,这位日本太太十分实事求是地要弄清楚菜的长度、盐的份量;後来我写《饮膳札记》时,才深深体会到中国人做菜真的是很凭感觉的。就好比酱油,不同的品牌咸淡也不同,汤匙也会有大有小,我们又怎麽能要求一种固定的匙量呢? 所以每当朋友质疑我:「像你这种自由心证的食谱,根本是写给会做菜的人看的嘛。」我听了就给朋友一个解释:「我本来就不是在写食谱啊。」 我想,我的《饮膳札记》只是一本用食谱型式去包装的散文。
  • 地图的力量

    作者:丹尼斯 伍德,Denis Wood

    各色各样丰富的形象,变化万千,令人目眩,这就是地图的世界。树枝与石块,羊皮纸与金叶,纸张与墨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曾被用来框架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的形象。我们象鸟与蜂一样,在生命的姿态中舞出地图:在空气中勾勒,在岩石上描绘,在银器上雕镂,在纸页上印刷…… 地图所赋予我们的现实超出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掌握、我们的时间,那是一种我们别无他法可以获得的现实。地图使过去与未来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使我
  • 梦雨斋读书记

    作者:黄裳

    在现代书话写作上,黄裳是继郑振铎、唐�之后的一位仍然健在并活跃在此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他所写作的书话特别是有关版本源流的书话,一直以来都受到读书界的重视。清代版刻研究在我国版本学中较为冷门,乏人问津。过去研究版本的学者,一般偏重宋元,清代版刻一直不为藏书家所重视,编书目时大都不予收录。直至张之洞写《书目答问》才开始注意清刻本。六十年代初期北京图书馆编《中国版刻图录》,破格收录了清刻书影,但仅收五十种,后虽经补充,却远远不能反映清刻的整体面貌。黄裳认为:“事实上,清刻在我国雕版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有清三百年,究竟刻了多少书,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 本书收入的八十余篇读书记主要谈及清刻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刻本,清刻的装饰风格,颇有艺术性,一本好书不仅内容要好,而且在版式、印刷、纸质、集帧方面都要达到相应的高度,黄裳对清刻的熟悉程度如数家珍。他说,清刻可分为写刻本与宋体字刻两大类,精粗美恶各不相同。为读书界所熟知并赞赏的写刻本,也即软体字的精刻本,在清代雕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传统可追溯到嘉靖、隆庆、万历时代,那是从宋代起经赵体书盛行后写刻传统的又一次高峰,从明代的粗放转向非凡的精丽,清代风起云涌的私家刻本,精品极高。书中所写到的清刻本大多是作者本人家中所藏,另有一番感情深蕴文中。 本书中所附录的《天一阁被劫书目》极富史料性,在中国版刻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千面英雄

    作者:[美] 约瑟夫·坎贝尔

    《千面英雄》系美国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一部力作。作者通过对大量东、西方神话的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个英雄的原型,这本书也因此而得名。“千面英雄”,意指神话中的英雄只有一个,那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神话中的英雄尽管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实际上乃是同一个英雄被不同的文化赋予千差万别的面貌而已。 作者在神话的研究中跨越了多种学科:宗教艺术、心理分析。考古研究等等,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充分地体现了作者过人的敏悟与创造性的思维。
  • 水岚村纪事

    作者:王振忠

    山村少年詹庆良的日记,曾经演绎过碧树红花中的人生梦想。它真实地描摹了一九四九年前后僻远山乡的社会生活,记录了特定历史情境中民众的内心体验:纯朴的乡村生活,独特的地方传统经验,天灾兵燹的迷茫和惊悸,下层民众的焦虑、失落,少年的欢乐与痛苦,……平凡而感人的个人世界,细腻的日常生活情节,一一道来。 富于戏剧性的是,五十多年后,少年日记不知如何辗转流入上海滩,又因缘牵合落入一位好事者手中。……原本并不指望能找到日记的主人,但当人们牵丝攀藤找到水云深处的那个小山村,在村口遇见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半个多世纪前日记的主人。……昔日的英姿少年,如今的陇亩老农,时光的交错令人浮想联翩;少年的梦想灿若春花,抚今追昔,如续前梦如访前生,一切往迹皆在苍茫明灭之间。老年的他,又曾留下怎样的记忆?知识是否真地改变了人的命运,还是命运本身就给人以不同的机遇?
  • 日本四季

    作者:張燕淳

    作者旅居日本,生活及文化上的激盪餘波不息,後陸續將回憶心情記下,而有文章二十餘篇及近五十幅插畫。質樸的版畫線條與清麗的散論文字,將一個張大眼睛進入日本傳統社會的媽媽的所思所感,細膩表露。 移居長野,對於生長在台灣又長年久居美國的燕淳來說,真是無一事不新,無一物不奇,三年下來,酸甜苦樂的生活體驗,對一位富於文學藝術涵養的年輕家庭主婦來說,自然感受特別深切。遷回美國以後,重新生活在她素來習慣的現代物質文明環境之中,日本長野三年的辛苦與酸澀都已過去了,餘下來的祗有那「往事尚未如煙」的甜蜜回憶與淡淡的惆悵與不捨。於是,按捺不住泉湧的文思,提筆把她三度經歷的長野小鎮上的春夏秋冬點點滴滴寫了下來,幾十篇情文並茂的散文,彙集而成本書。 ──黃天才 在那純樸小鎮的太陽底下,對我而言,天天可都有新事。面對這些事,幫我教我陪伴我的朋友,臉上沒有國籍,只滿堆善意。一個常飄泊遷徙的人,懂得也珍惜這種超越各種疆域的情感,因為,基本上,不論在世界哪裡,我們都是相同的,人而已。良子的憨厚,森太太的熱情,田中老夫婦的真摯……甚至還有些小奸小壞的小反派,在我的記憶中全有聲有影,我無由隱瞞生命中的美好,故不能不誠實寫出和他們一起過柴米生活的趣味。 ──張燕淳
  • Ways of Seeing

    作者:John Berger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The child looks and recognizes before it can speak.""But there is also another sense in which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It is seeing which establishes our place in the surrounding world; we explain that world with words, but word can never undo the fact that we are surrounded by it. The relation between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know is never settled."John Berger's "Ways of Seeing" is one of the most stimulating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books on art in any language. First published in 1972, it was based on the BBC television series about which the "London Sunday Times" critic commented: "This is an eye-opener in more ways than one: by concentrating on how we look at paintings ...he will almost certainly change the way you look at pictures." By now he has.
  • Nickel and Dimed

    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 is a book written by Barbara Ehrenreich. Written from her perspective as an undercover journalist, it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1996 welfare reform act on the working poo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vents related in the book took place between spring 1998 and summer 2000. 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in 2001 by Metropolitan Books. An earlier version appeared as an article in the January 1999 issue of Harper's magazine. Ehrenreich later wrote a companion book, Bait and Switch (published September 2005), which discusses her attempt to find a white-collar job.
  • Orientalism

    作者:Edward W. Said

    Said is best known for describing and critiquing "Orientalism"; what he perceived as a constellation of fals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Western attitudes toward the East. In Orientalism (1978), Said decried the "subtle and persistent Eurocentric prejudice against Arabo-Islamic peoples and their culture". [1] He argued that a long tradition of false and romanticized images of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in Western culture had served as an implicit justification for Europe's and America's colonial and imperial ambitions. Critiquing Said, Christopher Hitchens, who writes for Vanity Fair, wrote that he denied any possibility "that direct Western engagement in the region is legitimate" and that Said's analysis cast "every instance of European curiosity about the East [as] part of a grand design to exploit and remake what Westerners saw as a passive, rich, but ultimately contemptible 'Oriental' sphere". [2] The British historian Bernard Lewis is another important critic who took issue with Said's work. The two authors exchanged a famous polemic in the pages of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Orientalism. Lewis' article,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was followed in the next issue by "Orientalism: an 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