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北大地图
《北大地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北京大学这所著名学府一百多年的沧桑历史和人文景观。本书相对于其他介绍北大的书来说,图片上更加丰富,不但有详尽的实景照片,而且还选用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全面地展示了北大的过去和现在,同时,在文字上也颇有文彩,由于作者本人就是北大的学生,所以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清华地图》和《北大地图》这两本书合起来,很好地展现了中国最高学府的风貌。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那些向往北大,想更好地了解北大的读者来说将会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
北窗杂记
《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所收的文章,前后将近二十年,覆盖了迄今为止的整个改革开放时期,因为都是针对当时建筑界的情况和问题而写,所以,它们具有相当完整的史料意义。《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由陈志华所著。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本书初版于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全书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内容。作者将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对东西文化加以比较,极富开创性和启发性。梁漱溟(1893-1988),原名梁鼎焕,毕生致力于中国儒家文化的复兴和著述研究,主要代表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印度哲学概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
本书题材新颖,方法独特,是有关60年代文化运动的一次大胆的“文化研究”尝试。作者以文化革命立题,在政治经济学与语言符号学的学科交叉边界上,出色展示文化研究的崭新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跨学科解释方案。其最具挑战性的见解,是认为60年代西方新左派学生运动及其形形色色的反文化实践,实乃资产阶级政冶革命与经济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延续。作者将黑格尔的历史形态学、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综合成一个历史阐释框架,提供了关于60年代文化革命的一种历史阐释。 本书是一部有关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专著。不仅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理沦文献,而且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观点,认为这是“以反叛资产阶级的名义来完成资产阶级本身的一场革命”,“是资产阶级夺回旁落于贵族和左派之手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文化领导权”。这一结论打开了我们理解60年代革命之性质的全新视野,并且对理解当今的理沦流派和学术研究的意义均有不小的启示。 -
不只中国木建筑
建筑艺术不应该是建筑学者、建筑历史家、甚至建筑专业者的专利品。所谓建筑设计(architecture)亦不应该像以往的观念,即只有“具有特殊意义的空间或结构”方可视为建筑设计,其他就只是“房子”不值一谈。“特殊”的含义,可解作“最高级”、“非一般”或“不寻常”的物料和技术应用。
《不只中国木建筑》提醒大家毋须在房屋和建筑设计之间画出一条界线,因为最基本的房舍也会包含建筑艺术的精神和意义;“最高级的”建筑文化,也可以具有“平易”、闲适“的情调。 作者曾在法国接受教育,在香港院校执教东西方艺术设计多年,这一次利用了五年的课余时间,用带着感性的笔触,就一般被视为艰涩的传统建筑,写下16篇平易隽永的文章。本书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去接触中国文化,可读性很高。 -
巴黎印象记
诸位即将读到的内容,旨在引领欧洲读者进入一个中国人的头脑深处,让他们看看,巴黎万国博览会期间的奇异景象会使一个来自中央治国的人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诸位将会看到我的同胞直言不讳:他将谈及不同的话题;他漫无目的的在欧洲各地游走,每天带回一些令自己感到惊异的奇闻轶事,并将其与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做一番比较。 诸位很快就会发现,这位旅行者的判断是十分公正的。他品评事物毫无成见,也不吝惜赞美之辞。然而,它并不是只会作出平庸而无关痛痒的赞叹。因此,当他认为必要之时,也时常作出批评,但他的批评总是不失分寸,并且兼顾到他人的看法。惟其如此,讨论才有可能是融洽的。 真诚与善意相结合想必不会招致法国读者生厌。我相信读者们会作出宽厚的判断,故此将一个中国人的巴黎印象记公之于众。 -
俄耳甫斯教辑语
编译者通过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古希腊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一个古老的教派:“俄耳甫斯诗教”,它是与荷马—赫西俄德教派相并列,甚至更幽古的教派(一般研究者倾向于认定,荷马—赫西俄德的诗教是政制性的宗教,俄耳甫斯秘教则似乎是如今所谓“民间”宗教),集诗歌和宗教教义与宗教生活实践为一体。译著者搜集整理了各种文献,编订了“俄耳甫斯诗教:传说与教义”,这是本书的第一个部分;随后是经考订的现存的俄耳甫斯诗教的“原始文献”的全部汉译;最后的附录部分译介了两篇研讨论文,便于读者大致了解西方古典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晚近研究进展。 -
美国文化背景
这一本从社会价值观念的角度介绍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教科书。作者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美国人最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了它的形成、表现及其发展。读者从中既可以获得美国社会与文化生活方面的新信息和新知识,又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本书附有教师指导和练习答案。 -
红楼风俗名物谭
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成千上万,但因研究者的个性及对文本研究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论点的创造性和特殊性”。 《名家解读红楼梦》主要收录了当今国内红楼梦研究领域的名家有关红学研究的自选集。其中包括冯其庸、李希凡、周绍良、周策纵、刘世德、蔡义江、林冠夫、胡文彬、邓云乡、吕启祥、周思源、白盾等著名红学家们的代表性论著。 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华民族文化大成的书,是融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于一炉的书。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深度、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可以讲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在红楼梦的探讨上,我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社会生活,一是艺术成就方面。 -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插图本)作者茅盾是我国新文学时期的文学巨匠,同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神话研究学者,是我国近代神话学研究流域里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之一。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茅盾在文学创作之余,陆续写下了不少神话研究文章,而1928年完成的这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是作者研究中国神话成果的集成。书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神话观阐述了中国神话的本质、起源及发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话学的观点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称得上是一部我国近代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作。 -
满满的书页
有一天,书写选择了新的载体——羊皮纸、纸,它们取代了石头、粘土或纸莎草,而等文字写在折叠起来的纸张上之后,就成了书。 从羽毛笔到铅字,从抄书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间的飞跃只是技术性的:无论是字体的描画,还是彩色装饰字母的保留使用,最初的书籍努力模仿着手抄本的华丽。书一开始局限于对经文的复制,后来受大学发展的推动,参与了社会的上升阶级的征服,渐渐催生新的文学体裁。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也把它们命运与书籍紧密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成了政治武器、科学或哲学著作、年历、词典、小说、插图杰作。 -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本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文化等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并与西方人的性格、心灵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所以自1935年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曾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本书曾有几个版本,目前最近的是2002年1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全译本),14.75印张,定价24.8元。本书是林语堂的代表作,影响深远,不断再版。《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1895年--1976年)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所以1935年由美国纽约约翰戴・公司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被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 ,曾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这本书问世了,正如所有伟大的书籍终会问世一样。它满足了以上所有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 -
白先勇说昆曲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 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 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访问中国当今昆曲第一名旦华文漪女士,畅谈她对昆曲的看法及学艺经过,希望能够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爱护保存昆曲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
植物的欲望
在《植物的欲望》一书中,畅销书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关于四种日常植物的一些迷人的故事,这四种植物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最为重要的某些联系。波伦把令人着迷的轶事和易于理解的科学编织了文彩斐然的散文,把我们一段明显是与这些植物分享的编年史娓娓道来。书中包括这样一些故事: --苹果的甜引诱了早期美国人去播撒这个物种的种子,给予这种树以整整一个新大陆来开花结果。 --郁金香的美在17世纪的阿 -
文化版图:英伦地标
英伦三岛,迷人的风景与悠远的历史,还有浪漫的文化。 “地灵”与“人杰”总是相辅相成,所谓“江山留迹,我辈复登临”。胜迹之成,不仅仅是湖光山色,造化天工,更因人文内涵的加入而显得更具灵性。正如湖区景致,温德米尔湖的迷人,因湖畔派诗人的诗笔才得以彰显于世;伦敦城里,布卢姆斯伯里的精英血脉到现在还隐隐然影响着我们。 本书之所以以“文化版图”命名,正是希望借山水城镇的旅行让读者窥见英伦文化的本真面貌,从地理到文化,随书一路行来,不仅会见到许多美景,更能听到很多故事。 16开的雅致开本,国际顶尖摄影师拍摄的图片,全彩特种纸印刷,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追求完美保证了这本书的与众不同。 -
北京乎(上下)
这里入选作品的七十四位作家,和他们的一百二十一篇文章,为一九一九――一九四九这三十年间的北平历史风云作了侧面的描述,既可以使我们对北平有更多的了解,又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
川上集
收入这本集子的文章,除了三篇例外,皆作者近年之作。大约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谈文说史,二是读书评论,三是怀人之作。这样分法,亦有近乎勉强,比如第一类和第二类就很难严格分别。这两类其实都近于读书所感,然第一类中此类文字,写时多引申开去,第二类则多就实论实。第二类中掺入两篇序文,那也是因为系他为书而作。第三类怀人之作,除了有一位生者,余皆作古之人。他们都是作者所尊敬的老师、前辈和友人。 目录 自序 以史为鉴说《甲申》 刘公岛上念甲午 曾·左·李 李二先生非汉奸 再说李鸿章 清代总督与民国军阀 张元济与蔡元培 黄远庸之死 远生之忏 远生时评 师承与变法 谈陈寅恪先生治史 陈寅恪先生论梁启超及戊戌变法之二源 道高犹许后生闻——吴雨僧先生之乐道敬业精神 寿则多辱? 为黄裳补白 《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书后 为《吴虞集》出版说几句话 有鬼皆害辩 京都觑书记 情真·意真·文真——贺柯灵创作生活六十周年 黄钟大吕奏大风——评七幕历史剧《大风歌》 《丝韦卷》读后 别具一格写智者 读《回忆卫立煌先生》 本色当行老记者——陆诒《文史杂忆》序 时代记录记者良心——唐海《难忘的“号外”》序 可怜无补费精神——评修订本《中国文学发展史》 关于韩柳的评价 直声在天地诗名满人间——记香宋赵尧生先生 重读《柳如是别传》忆陈寅恪先生 想起了吴雨僧先生 张东荪先生记微 漫记萧公权先生 周太玄“法师”杂忆 王芸老十年祭 记叶圣陶先生 熊佛西先生及其《山水人物印象记》 巍巍其人 壮志未酬哀白尘 文化神州丧一身——在谭其骧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上的讲话 痛定思黎澍 黎君墓表 人品·学品·文品——哭师陀 师陀墓表 关于夏康农先生 小记黄大师药眠 热泪祭旭麓——在陈旭麓追悼会上的讲话 漫说陈虞老 洪辛死而有怨 哀启平兼怀宗瀛 死非其时亦得所安——悼李天济老友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