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迷失布拉格

    作者:林微云

    上海三联书店推出新书《迷失布拉格》:清新唯美与历史文化厚重相得益彰 近日,上海三联书店推出了林微云的旅行文化散文集《迷失布拉格》,该书入选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度最佳图书,获最美图书奖。该书将感性流畅的文笔、扎实的史料与空灵纯美的自绘插图、丰富精致的图片融为一体,呈现出了布拉格这座绝美之城的美丽与沧桑、苦难与浪漫,将清新唯美 的写作风格与历史文化的厚重相得益彰地联决呈现给读者。 手绘插图,清新雅致 作者为全书二十三个章节全部手绘了与章节内容相匹配的清新雅致的插图,再加上大量的优美图片,以及深入的文化体验与思考,让读者形象地感知了布拉格这座欧洲名城的美丽与浪漫。随着作者游历布拉格的脚步,读者彷佛倘佯在布拉格城堡、老城广场、巴洛克教堂、人骨教堂、黄金巷、高堡等名胜美景里,品味艺术的盛筵,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波希米亚人在战争与苦难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并与作者一起迷失在布拉格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里,追寻米兰‧昆德拉、卡夫卡和莫扎特的足迹,在伏尔塔瓦河畔聆听斯美塔那的动人旋律,流连于啤酒爱好者的天堂里品尝捷克美食,享受属于自己的咖啡时光,在童话般的黄金巷里顿悟,在布拉格广场听歌,在查理大桥上沉思,邂逅最美的图书馆,参观惊悚的人骨教堂,追寻波希米亚的荣光。 历史厚重,文化璀璨 本书以波希米亚多灾多难的历史为背景,将其绚丽多姿的艺术、音乐、文学、建筑、科技以及众多杰出人物的传奇融入其中,展开浪漫迷人而又深邃忧伤的布拉格之旅。作者运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场景,讲述了卡夫卡的悲情恋爱史如何成就了他的文学高峰,对祖国山川历史的热爱与耳聋的无情折磨如何交织催生了斯美塔那不朽的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作者还在查理大桥上沉思波西米亚的“千古一帝”查理四世的是非过功,在老城广场的胡斯塑像下梳理胡斯宗教改革与三十年战争对捷克和欧洲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在高堡(维谢格拉德城堡)回溯布拉格城市文化的起源,在人骨教堂探讨哲学、宗教与死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黄金巷琢磨鲁道夫二世的炼金术如何追求永生结果却落得与宋徽宗一样的悲惨结局,在圣巴巴拉大教堂追寻波希米亚的历史荣光,让读者不但通过阅读领略了布拉格迷人的城市风光、风俗人情,更能深入捷克人民千百年来波澜壮阔的苦难和抗争历史,深化了对波希米亚这片大地上的艺术文化和社会人文的认识,并进一步了解这些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后的精彩故事。 人文之旅,沉思之书 出国旅行早已日渐寻常的当下,许多人已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而是拿起背包用自助游的形式,前往域外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静心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独特的风俗民情,而后用个性化的独特方式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旅行的轨迹和思考,既留下了一份美好久远的回忆,也为旅人们提供了一份独具价值的旅行文化笔记,或许这就是《迷失布拉格》出版的意义。
  • 文言津逮

    作者:张中行

    《文言津逮》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谈的是讲文言或学文言时会碰到的一些问题。“从古今文字的异形、异义、异用,讲到反映在文字上的古今风俗习惯的差别,又讲到由于传钞、版刻的不同而产生的疑难。以过来人的资格,把学习文言所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读者一一指明,并且告诉他怎样去克服,正如一个有经验的障碍赛跑运动员指点后来者怎样通过那花样繁多的重重障碍。”书后附有工具书举要,从读者实用的角度出发,简明扼要,为初学文言者指明了门径。
  • 倒退的年代

    作者:艾柯

    《倒退的年代:跟着大师艾柯看世界》收录艾柯的数十篇专栏文章、演讲词、会议发言和短篇小说,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他的最引人注目的美文集结。以时代的“向后倒退”为主题,更多地将视野投往政治、社会、价值观、时代流变等宏观领域,展现出艾柯更加外在的“大”世界,其中随处可见那种“管尽天下事”的欧洲古代文士品格。在书中,艾柯将诸种攸关世界走向的重大问题拼贴为一幅“倒流”的巨型画卷,审视“千禧年”的焦虑,解读“新战争”、极端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崛起,犀利嘲诮正在兴起的“媒体民粹主义”,批评对人民意志的扭曲。不同的文章长短不一、风格迥异,有的折射沉静、清澈的学人之姿,有的显露戏谑、优雅的文豪之风。一个我们不知道的艾柯,一个我们未正视的时代,从这些迷人的文字中浮现。
  • 书房花木

    作者:沈胜衣

    《书房花木》是作者自2003至2007年专栏文字结集,包括两个专栏“书房花木”、“书林探花”,两篇谈植物的文章,一组四季节气花事。作者的文字如水,平静隽永,从容淡定,又像一朵不起眼的雏菊,自在地开放烂漫,却经眼难忘。
  • 朝闻道集

    作者:周有光

    一本讲真话的书 《朝闻道集》,是周有光先生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洋洋洒洒,敢讲真话,妙趣横生,往往使人读得怦然心动。104岁高龄的老人,居然还能出版一部近20万字的文集,这真算得上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幸事。 用“博学多闻”一词来描述这位学界泰斗最恰如其分,而这种博学更多地得益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可以这样讲:他这一生,总被时代大潮裹挟着前进。 作为一位资深的经济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先生先后担任了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本书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巡礼》、《两大文明古国的经济起飞》等篇什,即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走向。他把中国的工业外包形象地比喻成“世界工厂”,把印度的软件外包比喻成“世界办公室”,并指出,中国只有藏富于民,才能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中国改革开放,放弃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不再学习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工业社会主义化。从此,走出困境,顺利发展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不久,苏联就自行瓦解,这证明改革开放的及时和明智。 这段话是周有光先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准确评价。 相对于“经济学家周有光”,绝大多数人更愿意把他定义为语言文字学家,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成就是突出而重大的。从1955年起,周有光先生便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由他主抓并最终制订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尊称他为“汉语拼音之父”。本书第四辑“语文探新”部分,主要收录了这方面的文章。 周有光先生是一位“两头真”的学者。什么叫两头真呢?他自己的解释是:年轻时候一味天真盲从,到了老年开始探索真理。这样,从他八十几岁算起,又得了一个“文化学家周有光”的称谓。美国何以长盛不衰?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东西方文明能共融吗?为什么说“大同理想”和“小康现实”?贫穷的阿富汗也能成为“亚洲的瑞士”吗?在从容澹定的话语间,一位睿智长者与21世纪的新学人对话,展示出他深厚的学养以及他的时事关怀。这是一本“真话集”,正如年长周有光两岁的巴金先生所说的:我所谓“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我从未说,也不想说,我的“真话”就是“真理”。(巴金《真话集•后记》)“只有清算过去,方能开创未来,华夏文化任重道远。” 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这是老一辈学人对21世纪莘莘学子的莫大期望。
  • 今日无事

    作者:孙甘露

    《今日无事》是孙甘露的随笔集,分四辑。“读写”收录的多为书评;“电影眉批”收录的多为影评;“事物”收录是杂感、笔记;“演讲”收录两篇,一是在2006上海双年展“超设计”系列讲座上所作题为“从影像看设计”的演讲,二是在电台“名家解读名著”系列讲座上对《安娜·卡列尼娜》所做的解读。孙甘露以独特的文体和文字描绘各种事物与情感,谈论音乐、电影、书籍、都市生活、离别与重逢,或爱与幻想。
  • 民国韵事

    作者:夏真

    本书以一个知性女性的眼光,回首民国之往事如烟,挖掘处于“罗曼蒂克实验期”的民国人事:民士,淑女;文才,书香;情事,风流。既注重资料真实、信息密度、知识含量,又注重情感,人性的挖掘。通过一种情感与理性的回溯、温暖而知性的写作,重现一系列带着情感温暖的民国往事,是一部民国人事的准风月谈。
  • 郁闷的中国人

    作者:梁晓声

    《郁闷的中国人》内容简介:中国人的郁闷由来已久。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 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梁晓声用坦率的笔调、睿智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以及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阶层分析,并从根本上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将此归结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缘由。
  •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

    作者:雅倩

    书女雅倩由爱书进而爱上逛书店,走遍中国最有特色的、长久坚持在城市文化阵地上的书店,对中国23个省份的最强大、最有特色的书店进行了基础素描,是一本力求详尽的“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本书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包括书店LOGO、书店座右铭(宗旨)、书店照片、书店简介、店主(或店员)介绍或书店寄语、书店详细地址、书店电话、书店地图、书店主页、书店开业时间、书店营业时间、书虫点评、书店故事等内容,绝对满足书虫的要求。
  • 民国元年

    作者:颜浩

    可感的历史——充分发掘小说中的历史素材,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百姓故事,历史原来也是有温度,可感的。新颖的角度——这是首部从百姓民生及其日常生活来反映清末民初社会的著作。熟悉的场景——讲述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比如怎么娱乐,怎么穿衣,等等,无不引起现在读者的遐想与共鸣。 社会转型期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念怎样变迁,大时代中个体遭际与命运如何?这是写作《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时所面对的议题。与其他著作不同,本书把文学引入历史叙述,细腻展现“民国元年”这个历史切片中的民间日常生活——男女、衣着、娱乐……改朝换制的困惑,乱世飘零的艰辛,新旧道德的碰撞,岁月沧桑的感慨,文学叙述构建的空间对此往往表现得更有质感,拥有更多的历史细节。贴近变革时代日常生活的“现场”,回到那一个个曾经有血肉和呼吸着的普通人中间,去体会他们的忧惧、喜悦与悲伤。
  • 儿童杂事诗笺释

    作者:周作人诗 丰子恺画 钟叔河笺释

    这是《儿童杂事诗笺释》的第四个版本了,可见钟叔河先生对此书的重视和喜爱,这一版较此前版本有比较大的改动:一,以前所用知堂手迹为1966年写本,这次则用了1954年写本,据钟老说66年写本不规范的省笔比较多,至于二个写本书写的好坏,书友可以自行比较一下;二,丰子恺画以前都做了放大处理,有些失真,这次是按原大影印;三,笺释作了比较大的补充,字数增加不少。 书后全文附录知堂1966年写本《儿童杂事诗》
  • 汉字百话

    作者:(日) 白川静

    “汉学泰斗”白川静穷毕生心血,为一般大众写的汉字研究心法与见解的精粹之作。白川静认为,汉字决不仅是语言的表记形式,而拥有自身的价值。汉字体现的,正是天地间万物万象所展现栩栩如生的姿态。《汉字百话》融合了日本国宝级汉学家白川静对神话、考古、民俗、训读细节的敏锐观察,捕捉每个文字构件所隐含的象征意义,并援引《诗经》《九歌》《周易》《礼记》与日本《万叶集》《古事纪》等经典,将渔经猎史融入汉字解析。这位一代汉学家,以他宏阔的学识和想象,通过汉字一笔一画的解读,让中国上古时代的世界观与生活史历历在我们眼前展开,为我们找回汉字根本的思维与记忆。
  • 最牛的时代 最牛的人

    作者:易中天、王立群等著

    以易中天教授论先秦诸子的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开篇;王立群先生对刘邦、项羽这两个风云人物的性各进行了剖析;俞敏洪的《用智慧、勤奋、激情赢得精彩人生》,讲述了一个中国人,如何用外国人的钱办自己国家的教育的创业历程与心态;孙家洲评说汉武帝即位时面对老祖宗留下的政策,怎样改革,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历史上的牛人,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朝代在几位名家的解读下给我们不一样的历史。
  • 波希米亚

    作者:[英] 伊丽莎白·威尔逊(Elizabe

    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波希米亚开始在西方艺术界崭露头角,并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主角。它披着多种外衣,关乎天才、魅力与死亡,袭击了那些最富激情的年轻人。波希米亚人既是天才又是骗子,既是清教徒又是流浪汉,既是工作狂又是浪荡子。他们用口号、音乐、聚会反抗当时的权威社会,用不拘一格的装束凝聚起爱与和平的团结象征,用各种形式的艺术创新领导了文化先锋,用叛逆的生活方式传达着放荡不羁的人生态度。他们,就是我们曾经错失的波希米亚人。时至今日,波希米亚的影子无处不在。
  • 文化符号学

    作者:龚鹏程

    中国文人传统之形成:论作者 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说“文”解“字” 文字艺术中的辩证:由张怀瓘书论观察 深查名号:哲学文字学 以文字掌握世界:有字天书 文学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学:文史通义 文学崇拜与中国社会:以唐代为例 儒学、吏学与文书政治 文字传统的解构与重建:新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 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文字—文学—文化”一体性的结构关系。本书旨在说明中国语文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由对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文化传统,进行文学与文化批评。全书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形成、文学与诸艺术之关系;探究中国文字之特性及其在哲学、宗教、史学、文学各方面的文化表现;并观察中国这种文字化的社会特质,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经由这些讨论,一方面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文化的性质,一方面也在论述中尝试建立中国文化符号学的方法论体系。
  • 准谈风月

    作者:江晓原,王一方

    书是江晓原、王一方二人关于性学的散文随笔合集。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对话、夜话、闲话,另加序、跋各一篇。对话部分共四篇,是江晓原、王一方二人关于伟哥、避孕药、性麻木现象及性文学的对话。夜话部分共七篇,为江晓原所写。前五篇是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房中术、春宫图、春药、避孕与堕胎史、性文学史,后两篇是书评,是对两本性文学研究著作的评论。闲话部分共八篇,为王一方所写,是探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情色现象的散文,对当前社会中的一夜情、美容、湘女多情等现象做了有趣的探讨。中国人往往羞于谈论性爱——甚至在许多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有许许多多中国夫妻在性爱方面并不幸福,这不仅仅是指他们之间不交流性爱的感受(更别提切磋或探索性爱技巧了);更重要的是,性爱至今在不少人(特别是女性)心目中是一件下流的、不体面的事情,非但羞于谈论,也羞于实践。所以性爱质量不能提高,性爱甚至没有名正言顺的地位。性爱非但与男女感情关系匪浅,对身体健康也极为重要。和谐美满的性爱,可以使男女双方都活力增强,疾病减少,益寿延年。江晓原、王一方都是国内有名的性史专家,他们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古人的性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对于匡正今天的时弊,增进国人的幸福有极大推动作用。
  • 吾国与吾民

    作者: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 该书论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中国人的性格、思维方式、人生追求、妇女问题、政治社会问题、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最佳生活模式。作者语言质朴流畅,娓娓道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本书问世了,正如所有伟大的书籍终会问世一样。它满足了我们一切热望的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这样评价本书。
  • 墨痕深處

    作者:王德威,李歐梵

    我們現在處於一片後現代全球化浪潮影響之下,人們早已失去了歷史和記憶,甚至有人認為歷史已經終結,記憶更是毫無意義。在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的學術領域中,歷史和記憶是一個大題目,用目前時髦的理論說:如果歷史都是「大敍述」,那麼文學則應該屬於反對或顛覆這種「大敍述」的反抗形式,它最關心的應是「記憶」。 ── 李歐梵 歷史與記憶是人文及社會科學界深感興趣的課題,從文學角度討論歷史和記憶,最順理成章當是窺探文本裏的歷史、虛構、記憶、遺忘等問題,本書的論文既遠溯民國肇祚以前,也逼視社會主義體制和全球資本主義浪潮相遇的當下,以至特定的地域,而結穴於現代文學史的新面目。百年來中國文學的途程,甚至整個民族國家的步跡,都可以納入現代化進展的框架裏討論,但通過文本所表現的認同焦慮、身份探索等,檢驗個體在進程裏承受的歷史創傷,卻未嘗不可揭示現代化的另一重意蘊。此外,研究文學的歷史和記憶,固可取材於公認的文學作品,以及自傳、回憶錄等,一些邊緣性的資料,如畫報、通俗小報、消閒雜誌,以往研究者不多,卻可以提供嶄新的視野,這在本書的論文中也有所反映。 本書的論文研究範圍上起晚清,下至當代,對象文本也不必局限於狹義的中國文學,希望對近百年來中文文學裏的歷史與記憶書寫,以及種種相關現象與論述,兼包並蓄,不同切入點的討論可以互相激發。
  • 文言和白话

    作者:张中行

    本书介绍同文言与白话相关的一些知识,探讨了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与白话的渊源、特点、功过、白话替代文言的历史过程等等有关问题,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文言和白话。作者五十余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及编辑工作,功底深厚,知名度高,作品风格平易近人,文字随和亲切易读,篇幅适当,为中学以上学生及文学爱好者所喜爱。
  • 文章修养

    作者:唐弢

    对于语文,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因为当过中学国文教员,平日又弄弄文艺,书店就把写这本书的约定,推到我的头上来,我当时随口答应,一写,这才知道并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要弄得好,参考探求,非有充分的时间不可。在这激荡的时代里,我又苦于未能闭门潜修,虽承书店一再把限期放宽,但粗率和浅陋的地方,是难免的,也许我自己倒先得被送进文章病院去。   然而我想,虽然出诸病人之口,这所谈的,总还不失为健康之道吧。   在这一部小书里,上编六章,偏于叙述,下编八章,专谈作法。我的企图,是要使读者对文章先有一点认识,然后再从这一点认识出发,来研究写作的方法,这样,不但易于人手,而且也可以把握住问题的中心,不至于说来说去,还是摸不着头脑了。   我知道有些教师在讲书的时候,目不离书本,口不脱道义,是十分严肃的;有些著作家在执笔的时候,出入扬马,吐纳庄骚,也是十分严肃的;我虽然站过讲台,弄过笔头,却自知和他们的距离之远。无论教书写稿,在我都十分随便,只要听者或是读者有兴趣,我总希望因此也可以使他们得到一点益处,开门见山,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