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傅雷谈美术

    作者:傅雷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艺术鉴赏家、评论家。其学术专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论及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师及其名作的艺术风格,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在读者中享有很高声誉。内附世界名画彩图近百幅。   本书除选入《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这部专著外,并将散见于各处有关论及中西美术的文字,重新整合编排,编辑成“美术述评”、“画苑传真”和“美术书简”三部分。书简主要摘录于十七封致黄宾虹函,三封致刘抗函,以及八封致家兄函。“美术述评”且辑入了两篇佚文。
  • 設計,不安於室

    作者:林桂嵐

    這是一本小題大作的書,書中談的不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建築和藝術,而是把橡皮圈、馬桶刷、胡椒罐和碗盤看待得和建築、藝術一樣認真!  我們生活中不知不覺圍繞了許多雜貨小物,而我們和這些家中生活雜貨似乎培養出了某種默契,這種默契讓你習慣忽視它的存在。然而當杯子只能喝水,榨果汁機只榨果汁,椅子只能坐時,對於設計至上的浪漫主義者來說,就像老夫老妻相處的關係,因此不安份的他們會一再尋找新歡,想找回刺激的興奮感。所以Alessi、Kartell、Georg Jensen都可能成了這些「不安於室」的人外遇的對象。
  • 知識分子論

    作者:薩依德

    本書為薩依德總結近年文學、文化、政治批評經驗,所作的系列反思。全書開宗明義,探問在媒體資訊繁衍、政治、學術利益團體游竄的世紀之末,知識分子的自處之道。薩依德慨言今之所謂知識分子,已是一種特殊專業,集編輯、記者、政客及學術中間人於一身。他(她)們身不由己,往往成為各種權力結構中的一員。反而在去國離鄉的移民逐客中、在甘居異端的「業餘者」、「圈外人」中,我們仍能得見知識分子不屈不移、卓然特立的風骨典型。 本書原為1993年在英國廣播公司的講稿,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足見薩依德本人在專業以外之文采風貌。除精譯原文外,本書譯者單德興博士曾親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薩依德,並另撰專文介紹其人的學問文章。書未所評註的薩依德著作書目,尤為中文學界難得一見的參考資料,極其值得推薦。
  • 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

    作者:新渡戶稻造

    ◎日本最知名的國際人,用英語撰寫的全球暢銷著作。 ◎了解日本文化內涵最重要的經典。 ◎百年來已有十七種語言譯本。
  • 小二,再来一杯咖啡:巴黎文艺咖啡馆

    作者:黄仁达

    《小二,再来一杯咖啡》这本怀旧的书,在星巴客咖啡店横行的今天,也许能够稍稍排遣对制式美式饮食的不快。喔,是的,这本书正要带我们去不屑老美文化的法国。 这本咖啡店巡礼将巴黎的著名咖啡店一一纳入其版图,除了简单介绍咖啡店的风格,曾经驻留的文人墨客也都被一一点名:沙特与西蒙波娃去的花神、王尔德去双叟、贝克特去玛莉、普鲁斯特则总待在拉贝罗斯餐厅。 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本巴黎人文漫步地图。只要按图索骥巡览一番必有到此一游的快乐。 海明威说:巴黎就是一种流动的盛宴。“这些人在有名堂的咖啡馆做着相同的事,只做在那里喝咖啡、嚼舌跟、互飙眼神:想见一个朋友却一个都没找着,因为他们都被淹没在人潮中...。”不难想象巴黎的咖啡馆就是流动盛宴的容器,在这容器中,艺术家们把一切火花化为艺术,也成就了一个城市的性格。 作者黄仁达细细的书写每位作家的一两则轶事,配着鲜美的照片,我们彷佛走进了巴黎文化圈的後台,窥探这些知名角色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这些故事,配上活生生的影像,让人已有如梦似幻的感觉。若果真走进了双叟,真的能感受王尔德的意气风发,毕卡索与朵拉邂逅时的光芒,或者西蒙波娃对女性自觉的意志吗?
  • 厕所文化漫论

    作者:冯萧伟

    公厕起源于人类的聚居、城市的产生和社会的进化。公厕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促使了城镇环境的整洁卫生,推动了社会公德的提高和彰显,可见,城市公厕也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小小缩影。 公厕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厕是城市建筑和环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细节。公厕建筑设计美观、和谐与否,对城市整体建筑将阁下直接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服务功能所体现的建筑风格以及为城市可能增添的建筑细节美,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通过公厕的传递效应又反映和折射了城市的文明细节。公厕不仅是环境需要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产物,如果公厕规划、建筑设计能充分体现和包启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人道主义精神,及其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较高的公众文章素养,无疑将使一座城市更具亲和力和文明魅力   为迎接2005年世界公厕论坛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组织一批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专业管理工作者,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国内部分城市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历时一年,编撰完成了这套《公厕管理·技术·文化丛书》,丛书共分三册,分别为《公厕管理概论》、《公厕设计通论》、《厕所文化漫论》。尽管近年来公厕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相关的研究评论文章并不少见,但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转型和城市环境建设、景观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多角度地去系统探讨研究公厕建设和管理问题,在国内尚无先例。 希望该丛书的出版,能对各地从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有所收益。
  • 新与旧

    作者:沈从文

    日头黄浓浓晒满了小县城教场坪,坪里有人跑马。演武厅前面还有许多身穿各色号衣的人,在练习十八般武艺。 时事推移,新旧交替,古典式的单纯与雄强,不免引出唐·吉诃德式的悲哀。然而,清醒而趋时的单纯与雄强,又极易受旧热力的无情摧毁。人生可悯。 如略去成败不计,则本集诸篇所涉人物性情,莫不见出光彩,令人肃然。
  • 欧洲传播思想史

    作者:许正林

    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于美国,但其思想根源却在欧洲。欧洲思想家将传播作为人和社会存在方式的观念可远溯古希腊并贯穿于整个欧洲思想史始终,渗透于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等不同学术领域中。 本书以古希腊至20世纪各时代思想巨子为主要考察对象,试图从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人文社科背景上勾勒出欧洲传播思想发展演变的全景,是国内学人第一本较完整的西方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以个性解读方式,取精探幽,其特色不仅在于作者怎么说,更在于作者认为思想者们在怎么说,因而更有助于开拓读者视野,有助于推动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的深入。
  • 泰国文化艺术史

    作者:段立生

    本书是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关泰国的文化艺术史。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从浩潮的中、英、泰文资料中博采精华,又经过在泰国的实地考察,方动笔编写。
  • 视觉《圣经》

    作者:张浩达

    《视觉〈圣经〉:西方艺术中的基督教》编者以生动的文字,介绍了作品原典出处、画家生平、艺术风格,并别出心裁地以图示的方式对画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世俗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出现在遥远古代的,色泽绚丽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文艺作品。如同其他类似的书籍一样,《圣经》中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理演变进程,无论他们的种族、语言和文化如何,它反映的是人类渴望与追求真理愿望的一种形式。自从《圣经》问世之后,《圣经》中的许多故事就一直吸引着历代的艺术家,而且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描绘圣经故事的时候往往搀杂进去大量的自我想象,以及那个时代人们许多生活的场景和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一些艺术家,虽然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而他们真实的目的常常只是借用《圣经》中的故事或人物来反映他们自己当时的心态。通过这些美丽的作品,使我们又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部分历史,而且是视觉化的历史。
  • 商业文化礼赞

    作者:泰勒.考恩

    no
  • 古琴演奏法

    作者:龚一

    《古琴演奏法》是龚一先生三十余年来从事古琴演奏和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体会。书中他正式推出了五线记谱法,还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充实了古琴教材。该书还配备了2张光碟,供大家使用学习使用,也是琴友们值得收藏的一精品。
  • “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

    作者:刘小枫主编

    一 华夏文化的终极之词称“道”,儒道两家皆然;基督文化的终极之词称“言”,“太初有言,言与上帝同在,言是上帝。”(约一:1)然而,“道”即是“言”吗?两者可以等同,可以通约吗?若果非也,实质性的差异何在? 二 自基督之言传入华土,迄今仍常被视之为外来的异音——与民族性存在格格不入的异音。这是确实的。然而,把基督之言与西方划等号,乃一根本误识。对任何民族性存在及其文化而言,基督之言原本都是外来的异音:犹太人否认耶稣是基督,不承认各各他的血是基督之言的明证;保罗初到雅典传讲基督之言,遭到希腊博学之士的讥讽和拒斥。 倘若使徒保罗是中国人,他会被斥为”生盲大夫”、民族的“不肖子孙”,因为,这位犹太人竟否弃自己民族的传统理念,承纳“外来的”异音。 恰当地理解这“外来的”含义:它非从西方传来——从历史现象看来似乎如此,但这全然是偶然的表象——而是从这个世界之外传来。所谓“异音”乃指,它本不是出自于这个世界,而是从世界之外,从神圣的他在发出的声音。“闻道不分先后”,同样,闻言不分先后。希腊、罗马文化最先承纳基督之言,并跟随言—说,并非等于此源初之言是它们发出的。 犹太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华夏文化一样,是民族——地域性文化,它们均有其族类的理念谱系。基督文化根本就不是民族—地域性文化。因而,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之关系不是两个民族—地域文化之关系,正如犹太、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文化之关系不是民族—地域性的关系,而是存在本体论的关系。圣言(基督)与华夏文化的关系仅在个体性的身位生成,不在总体性的民族理念。 三 希腊、罗马文化因承纳了基督之言并跟随言—说,遂逐渐呈现为一种基督文化之样式。某一民族文化可以凭其本有的语词传言基督之言,并在其文化的血肉之身中赞美或诅咒源初之言。但是,将基督文化与作为民族文化之犹大—希腊—罗马文化等同,是不恰当的,尽管晚期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以至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确曾有,而且至今仍有一种基督文化之样式;不仅如此,将西欧的基督文化视为基督文化的唯一样式,也不恰当——例如,俄罗斯民族文化承纳基督之言后,亦形成独具特色的基督文化之样式。 任何民族性文化与基督文化之间都有一种张力关系,不唯华夏文化独然。从历史的现象看,这种张力关系相当复杂。这不仅是说,民族存在与基督文化之间存在着承纳与拒斥的关系,也是指,民族存在既可以展示基督之言,也可能歪曲、改篡基督之言。作为例证,可以提到历史上的民族宗教对基督之言的变相,欧洲历史上以捍卫基督教为理由的民族战争、哲学思想史上希腊理念与基督之言的复杂关系,以及近代殖民主义与基督教传教事业在某些时候的互相利用。 卡尔·巴特看到,基督之身中的上帝之言乃是对所有宗教(包括基督教)的扬弃和批判,上帝之言显明了所有宗教的危机。朋霍费尔与巴特在这一点上持近似的立场。基督性与基督教并不同义同格,基督教属文化社会学范畴,指历史性的社会建制及其相关理念形态,而基智性则属生存在体性范畴,指示的是一件出自圣神的,与个体生存之在性相关的在体性事件及其相关理念。韦伯的历史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某些结果亦支持了这一见解;在历史上;所有教会组织的教义几乎无一例外地是神圣救赎价值理念(Heilswerte)的相对化形态。尼采猛烈抨击基督教——他视为历史的教会现象,对基督性却甚为崇敬。特洛尔奇从历史社会学立场否定基督教的绝对性,却并未在神学信念上否定基督性的绝对性。更为明朗的支持这一观点的实情是:从古至今,对基督教的批判更多出自基督徒。基督徒批判基督教之根据正是基督性。 四 我因此而被要求说明何谓基督文化,如果它既非某一种民族—地域性文化,亦不可与作为一种历史性社会建制的基督教完全等而视之的话。 所谓基督文化指圣言(基督事件)在个体之偶在生存中的言语生成,这可由三项扩展性描述来说明:基督之言的历史性发生(言成肉身→对基督之言的信仰的发生(肉身与言相遇)→跟随基督之言—说(肉身成言或肉身生成位格)。 第一项描述:基督的降生——受难而死——死而复活作为基督之言(基督文化的源初词),是一个体性的发生史之事件。它不是自然历史之事件,而是圣神入世之事件。此一事件乃上帝的话语突入自然形态,使个体之偶在生存根据的根本性重设成为可能;尽管此一事件在某一特定民族和地域中具体地发生,不等于它即某一特定民族和地域性的事件。 历史文化乃是肉身之体,上帝之言成肉身,突入此地,借助了某种历史文化之体。令人惊讶的是:上帝之言成肉身选取了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希伯来、希腊、拉丁文化之织体——新约书即为历史印证)为肉身赋灵的场所。所有的历史—民族性文化之体(无论希伯来、希腊、拉丁抑或华夏历史文化)原本地拒斥圣言,故言成肉身之史是受难而死——复活之史。尽管如此,灵与肉身的二元冲突一直存在,且从未消弥。 第二项描述:此世的信仰事件乃是一个个体性之在体论的发生事件,它关涉个体之在性的二元分离及其重新弥合之可能性。此事件之发生显现为个体的肉身偶在和处身场所之超越转换。再进一层说:肉身偶在的处身维度的二元分界不是由此世的历史和民族性之思划定的,而是圣言发生——爱的受难、牺牲和复活划定的。信仰作为个体的在性事件乃是对此二元分界的确认和跨越。就实质的文化性而言,信仰乃是此世的肉身偶在相遇那闻所未闻而闻,见所未见而见的来自另一截然异样的肉身维度的原初言词,进而不可言说而说。 第三项描述:个体偶在的肉身性在圣言赐爱的言词中向位格生成。这种生成突破此世的一切非身位性限制(历史、民族、自然地域之理念形态),向爱言的肉身之维转变。此一转变不是向上的,超出世界——肉身之外的定向,而是侧身爱言重新进入处身之维的定向。人永在此世,永无法跨越二元分界。然而,圣言已突破此一分界,成为肉身,此世之肉身生成为显爱之身位成为可能。身位之在不是肉身之在的否弃,而是对处身所在(历史性、民族性、自然性)的否弃。身位生成显为肉身之在与尽管有偶在依然发生的神圣爱言的相互寓居。位格之在的生存不是超入彼岸,而是肉身之为神圣爱言的在场空出场所。 五 由此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文化概念(基督性文化与历史—民族性文化):一般所说的文化——包括各历史—民族的文化,乃是人世的自然关系和方式的培植、规范和仪式化——humanitutis cultus,每个民族都有由历史过程形成的生存方式之合理化的历史形式。基督文化乃是人与上帝(超自然)之肉身关系和方式的培植、规范和仪式化——dei cultus。前者是族群性、民族性以至历史强制性的,后者是个体性、超民族性和个体决断性的。 六 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之相遇,可以从诸方面来审视。我姑且提出四种审视角度:历史社会的、历史经典的、历史文化理念的和神学景观的。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否则势必造成审视规域上的混乱。 历史社会的方面,是历史—文化社会学问题,民俗学、政治学、宗教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具体历史现象的基督宗教诸形态当与作为言成肉身现象的基督性在某种程度上区分开来。华夏文化及社会与基督教在历史上的相遇和冲突,宜作历史—文化社会学层面的信仰中立的具体研究。 历史经典的方面关涉历史—文化解释学问题。每一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经典,基督临世事件的发生并以《新约全书》的经典形式确定下来,无不与人类各民族的历史经典形成张力关系,即便是《旧约》与《新约》之间的张力关系,从古至今来曾完全消弥。正如韦伯所看到的,基督精神——普世性的爱不仅使所有奠立于地域性或民族性基础上的社会伦常遭到质疑,也与其历史经典形成强烈的紧张。 把旧约解释学中的预表法加以引伸和泛化,着来值得怀疑。以《新约》中的话语来解释或比附《新约》以前的经典——无论是希腊的还是华夏的;抑或用《新约》以前的历史经典来比附《新约》,都提供了一种危险,使基督性的超验品质受到损害。 各主要民族文化——希腊的、犹太的、华夏的、印度的历史经典中,都有初民摸索人神关系的话语。所有这些摸索都是人的摸索,而人的眼睛根本上对上帝是瞎的,结果是盲人摸象。上帝的自我陈述的话语与人摸索神的话语在本质上既无类比性亦无连续性。 历史文化观念方面关涉的是历史—文化哲学的问题。这方面的情形在某种程度上与历史经典的方面有相同之处。差异或许主要在于,基督文化之精神与历史—民族文化的观念发生了同时性关系。然而,这种关系依然是多维的,例如:有与基督文化结合的希腊思想或某种犹太思想,也有拒斥基督文化的希腊思想和犹太思想。就此而言,基督文化与儒道思想的融合并非是必需的。况且,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谈论整体性的文化融合,其有效性是可疑的。 神学方面关涉个体的认信。因为,就基督神学而言,本质上是关于个体认信——个体与上帝之关系的话语。在涉及与历史—民族文化的精神观念的相遇时,话语最终只是认信或拒信的个体表达式。以个体的身分替民族、国家、或历史文化发言,是无效的。就此而言,“中国应该信仰什么或不信仰什么”一类语式,是可疑的。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只能用“我自己信仰什么或不信仰什么”的表达式。信仰在本质上是个体与自身的斗争。 七 关于基督文化与华夏文化的相遇课题,当区分两个不同的维度:历史与发生。前者主要是历史—文化学的课题,包括历史社会的、历史经典的和历史文化观念诸方面。迄今为止,这些方面的学术研究由于大多仍在一般泛论的层面展开,尚未深入到具体个别的课题中去,因而仍然是初浅的。 所谓“发生”的维度,乃是指现时态中的个体言说(此处所谓“个体言说”,是从生存论释义学的语言理解来使用的。在此维中,谈论中国文化应该如何,难免空泛大套、一无所云。如果不是在汉语言个体言说本身的语境中直接言说基督性文化诸题旨,所谓发生的相遇就仍然还没有发生。 本色神学的论题是虚有的,因为其立论基于一个成向题的前提:基督文化等于西方文化。基督文化之中国化的论题同样如此。问题并不在于所谓基督性的中国化,而在于汉语言之个体言说领承和言说基督性,使圣爱之言成为汉语言具体的言说。 八 现在可以回到本文开始处提出但未予回答的问题:“道”与“言”可以等同、通约吗?回答是否定的。“道”与“言”的首要差异:“道”不是一个个体性的位格生成事件,“圣言”之言是“成肉身”(Person是关键!)之言。个体与“道”不存在身位间的身位相遇关系,“圣言成肉身”则是上帝作为恒在无限个体走向人之偶在有限个体,人与“圣言”的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之相遇关系。相遇事件之发生,仅当两者作为个体相互走来才有可能。“上帝为何成人”因此是基督神学的基要命题之一。在儒学形而上学和道家形而上学中,“生成”理念是决定性的(易之生生;方生方成);同样,在基督神学中;“生成”理念亦是决定性的(成肉身、成人)。然,何以成、成什么,则构成决定性差异。 基督神学中的“生成”理念隐着一个本体论上的二元差异,此差异导致几乎所有神学问题的出现:恒在个体与偶在有限个体之间的本体论的断裂,并最终必然引出的“成肉身”事件之发生。儒、道之“道”理念不含有本体论的二元差异,故而“体用不二”。 此简要分疏是哲学的,而非神学的,着眼于理念之形态观审,旨在显明:基督信理与儒、道信义之融合,不仅不可能,亦无必要。儒、道理念自有其理,当自循其理路演进,基督理念同样如是。基督信理与华夏文化之相遇,从哲学观之,不是基督信理与儒、道信义的融汇,而是基督信理与汉语之肉身个体言语生成的相遇,此谓圣言之汉语生成。尽管从文化社会学观之,基督教与儒、道思想及社会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及在哲学语文学层面的分析性研究,仍然可行而且有益。至于从神学景观而论,就纯然是个体的信与不信的全然我属的自由决断之事矣。 九 近三十年来,汉语学者(大陆、台、港)对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之关系的思考和学术研究的状况,值得审理. 本文集的选编意图首先在于提供一个可供审理的文本. 文集按前述四个研究方向分类汇编:第一编为历史社会的方面;第二编为历史经典的方面;第三编为历史文化理念的方面;第四编为神学思想的方面.由于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自50年代末中断,至近年方才逐渐恢复,可供挑选的文献不多,文集主要从海外学界的文献中挑选材料,另酌量收入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 学术的积累和推进互相依赖,本文集旨在反映近三十年的学术积累,以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 品茶地图

    作者:云峰,云峰

    十四个省区,六十余种名茶,了解名茶历史,学会品饮名茶,欣赏有趣的名茶故事,诵读古茶诗。文字间漫步的同时,饱览茶园风姿,幽幽茶香中走完中国名茶之旅。   昼梦回窗下,秋声碾树边。僧敲石里火,瓶汲竹根泉。景照吟髭碧,香医酒病痊。坐余重有味,犹见半墙烟。
  •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

    作者:朱永涛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分为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英美两国的民族特点、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政府制度、经济、文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家庭生活、福利制度、新闻媒介、节日活动、种族关系及社会问题等。《英美文化基础教程(附学习手册1本)》尽量选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客观介绍文章,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其中大部分文章都为简易原著材料。 编辑推荐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是为成人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应试者、一般自学英语者及大专一、二年级学生编写的教科书。
  • 日本世情

    作者:佐佐木瑞枝

    日本世情:日汉对照,ISBN:9787560009537,作者:(日)佐佐木瑞枝原著;陆泽军,赵军民编译
  • 观人学

    作者:塞缪尔・R・韦尔斯,王德伦

    一个人的长相,决定了他的感觉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影响了他的人生。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你的身体、大脑和其他特征也会随之适应你的这种选择,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最终形成并决定你的性格。这就是本书要告诉你的。 赛缪尔·R·韦尔斯是一位美国著名颅相学家,他花费毕生精力从事不同种族、部落和国家人们的颅相学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颅相学发展成研究人性特征的实用科学。本书提供的10000多幅世界名人颅相图谱,以及作者所提炼出的观人方法,将帮助你更好地认清周围的人,并进一步完善自己,度过完美的人生。
  • 中国节

    作者:李露露

    本书所用的形象资料,其来源一是考古发现的文物、壁画、雕刻等,这类资料虽然采用较少,但能把节日文化追溯到较古老的年代;地理古代文献中的版画、年画、画册等,这些资料反映了各个节日的诸多活动内容;三是民族学、民俗学、民间美术中有关的形象资料,如剪纸、民间神像、各种玩具、游戏、人体装饰等等。上述文化遗产,都是前人遗留下的,因此,《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应用是一种前人文化成果的吸收,在此应对资料的原创者们表示谢意。
  • 山水中国·河南卷

    作者:段宝林,江溶

    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山山水水背后“故事”的丰富多彩,是中国山水的主要特色,由于悠久的文明与历史积累,长期的农耕生活陶冶,使得我国山水背后的“故事”特别多,亦即是说,人文景观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别深厚。 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 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 本丛书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