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哈佛琐记

    作者:吴咏慧

    《哈佛琐记(增订版)》内容简:三十年前,怀着前往“西方取经”的宏愿,远渡重洋,到哈佛进修。其时名师云集,诸如哲学的罗尔斯、心理学的科尔伯格、社会学的贝尔、思想史的史华慈,百家齐鸣,交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身临其境,聆听人间知识的曲目,何其幸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师逐一陨落,哈佛也迈入一个“无大师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学术精神,却深植我心,且影响了日后自己治学的取向,而受用无穷。诚如詹姆斯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无需魂牵梦萦,而是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
  • 民国范儿

    作者: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作者:胡适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内容简介: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胡适
  • 利玛窦行旅中国记

    作者:上海博物馆 编

    《利玛窦行旅中国记》内容简介: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1552年生于马切拉塔,1610年于北京去世。四百年后,从文艺复兴巨匠的油画、精工织就的挂毯、版本珍贵的《圣经》到精密的天文仪器、精美的乐器、丝绒和刺绣服装,乃至当年的文房珍玩、陶瓷书画,重睹利氏文稿和其制作的寰宇地图,我们会理解,明末传教士之“行旅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心灵意义上的行旅。
  • 法国沙龙女人

    作者:梅森

    编辑推荐 她们活动在舞台只是小小的一角,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时代!最具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沙龙并不单纯是精神娱乐中心,在18世纪,反叛17世纪的道德和文学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潮流。沙龙日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发动机,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公众舆论表达机构,其作用如现代的报纸。兼具才智和抱负的女性在沙龙中找到了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机会,女性力量渗透到了社会进程的方方面面。 内容简介 法国沙龙女人,现代女性的先驱!女人的使命就是激发他们的灵感! 17-18世纪是法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法国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许多杰出成就都与女性有关,以致于有人说17-18世纪是女性主导法国社会生活的世纪。本书选取其中最具影响的女性人物,从文学和礼仪的角度对她们加以描述:她们的性格特点、才情风貌,他们举办的各式各样的沙龙,以及这些沙龙是如何造就一代名人,并进而影响法国文明进程的。
  • 逝去的武林

    作者:李仲轩 口述、徐皓峰 整理

    《逝去的武林:民国武林宗师传奇》口述者李仲轩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门下,深得形意拳大义;后隐于市井几十年,不为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所侵扰,洁身自好;及至晚年,机缘巧合之际,娓娓道来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界的人物风貌图,并透露了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滴水映月,令后学者得以窥见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
  • 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作者:丁伟志 主编

    2010年是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钱锺书著作的研究者及亲朋好友等特写文章以兹纪念。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是对钱锺书学术思想的宏观论述;第二、三辑是钱先生的同事、学生及亲朋好友等的回忆文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讲述他们眼中的钱锺书;第四辑多是对钱先生学术专著的研究。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稿并编定。
  • 太监谈往录

    作者:信修明

    太监是封建专制的产物和人类文明史的毒瘤,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上留下美誉或恶名的太监虽然不乏其人,但真正有权势者毕竟少之又少。清朝鉴于前代宦官干政的惨痛教训,对太监的管制更是十分严格,基本上没有祸乱宫闱的现象发生。太监多源于饥民,由于生活所迫才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属于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本书整合了多名晚清太监的回忆录作品,内容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宫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溍记)3个部分。均为“目之亲睹,身之亲历”,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虽然他们在清宫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缺。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此次出版,编者订正了部分文字疏误,对某些不甚准确的内容加以注释说明。并对《宫廷琐记》进行了重新标点,在确保作品原貌的前提下,对原作内容做了相应的归类、整合。
  • 词家有道

    作者:黄志华,朱耀伟,梁伟诗

    《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每章由一位访谈者与一位流行歌词创作人的访谈对话组成,围绕词人艺术取向、个人风格展开对谈。词人在对谈中以创作者第一身,回顾和解说自己的作品构思,并分享对于流行词坛、音乐工业发展的看法,借此探讨流行歌词与文学、社会、文化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点一滴地,逐渐梳理出词人与词人之间的承传牵系,定格聚焦于某些创作现象,审视了未必很红很爆但却出色精彩的作品──香港流行歌词四十年的洪流,原是婉约通俗酷异刁钻华丽豪侠纯善沉郁哲理兼而有之。“访谈录”的访谈对象为香港不同年代的重要词人,如七十年代的卢国沾、黎彼得;八十年代的林夕、周耀辉;九十年代的黄伟文、乔靖夫;二十一世纪初的林若宁、周博贤等共十六位。时间为我们留下的,在夕爷、阿Y的前后左右中间,还有一众默默笔耕的隐世高手。我们真正拥有的,也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多很多。
  • 张爱玲城市地图

    作者:淳子

    上海是一座绝无仅有的城市,文学在这座城里宛如一道重要的景观,张爱玲就是其中的一棵树,清贞冷艳。 这本书里的文字是关于一个女人与一个城市的邂逅,是一张百转千回的城市地图。 留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建筑也好,岁月也好,千疮百孔的感情也好……就像张爱玲写的:“这一切,在着的时候也不曾为我所有,可是眼看它毁坏,还是难过的 ——对于千千万万的城里人,别的也没有什么了呀。” 总有一天,我们再也牵不到张爱玲的手了。
  • 笔杆子

    作者:刘超

    《笔杆子:晚近文人的另类观察》是继《上学记》之后,又一部回忆旧日文人的力作。该书由何兆武倾力推荐,谢泳作序,通过对近三十位业已逝去的大师之人生素描,讲述了大量文人间不为人熟知的隐秘故事,是一部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悲情与无奈的心灵史诗。
  • 北京的红尘旧梦

    作者:刘东黎

    北京是一座占老的剧院,台上戏码转换不迭,有华丽的出场,也少不了沧桑与飘零…… 那些文人丛中的旧闻轶事、政界学界里的陈迹残影,平和之中带有诗意,雍容之中包含智慧,温和之中积蓄着狂放与炽热——这些无一不是我们先辈的人性历练、社会写照,而那个时代更有着令我们着迷的一份精致和清雅。 读《北京的红尘旧梦》,偷得浮生半日闲,与作者一道,沉入北京红尘旧梦——游关汉卿的元大都,纳兰性德的王府,观八国联军劫后赛金花的北京,看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与蔡锷小凤仙成千古知己,同林徽因、梁思成伤吊古城的消逝;老北大与新青年,京剧与旗袍。。。。。。北京在你的眼中,你在谁的眼中?
  • 灵感毒药

    作者:王锐

    前言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传记中,曾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三毛在南美墨西哥旅游,在某地一个神庙中,她看到了一个模样古怪的小神像。经向当地人打听,被告知这是“自杀神”。三毛对此大为惊讶,也深感触动。她知道,世界上无论何种宗教,都不允许人自杀,而在墨西哥,却有这么一个专为自杀者而供奉的神像。作为作家的三毛,对之思索不已,也激动不已。她认为这个神像的存在和确立,给予人类最大的尊严,以及意志自由。按此信仰,人类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在生与死之间作出自由的选择。 墨西哥神庙里的“自杀神”,是吊死在一棵树上的。令人感兴趣的是,几年之后,三毛自己选择自杀身亡时,是自缢于医院浴室打点滴的吊钩上,其景况极为相似。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心灵的某种默契,抑或是女作家三毛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自杀神”所代表的这种特殊宗教的追求和敬仰? 像三毛这种以自杀行为震惊世界,却留给世人谜一样的故事和谜一样的内心世界的知名作家,从古至今不在少数。仅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来讲,获国际声誉且够得上大师级的文豪,先后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有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日本的三岛由纪夫、中国的老合;有当时“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作家”之称的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有开西方现代“意识派”小说风气之先的英国才女作家伍尔芙;有被称为横空出世的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有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茨威格;此外,还有前苏联的法捷耶夫、享誉全球华人世界的台湾畅销女作家三毛,以及自杀于“文化大革命”苦难中的中国知名作家傅雷、周瘦鹃、杨朔、叶以群、陈笑雨……本书所揭示展现的,正是这些文坛巨子既瑰丽多彩又千奇百怪的人生,以及他们复杂多变,谜一样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如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或从容沉静,或被迫无奈走向死亡的情景。 莎士比亚在名著《哈姆雷特》中提出的著名命题:生存还是死亡?换言之,就是活还是不活?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容逃避,实际上又无法选择的难题。这不仅是剧中的丹麦王子面临的困惑和选择,也是人世间每个人存在或必须面对的困惑和选择。这种哲学意义和人生现实中的难题,至今仍在困惑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而书中这些大师级文豪,在面临相同的难题时,他们决断而且毫不迟疑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甚至神态沉静而安详。 笔者以为,他们的从容赴死,并不是后人非要模仿和追随的榜样。但是对浸染着浓厚传统文化因子且盛行于国人中的那种“好死不如歹活”的价值观,以及至今仍相当程度上固守这种观念的中国人,无疑是树起了一个认识和价值体系上新的坐标,也是对国人文化传统观念的挑战。正如三毛在墨西哥神庙中见到“自杀神”之后受到的启示和感悟,对人类来讲,“自杀神”的存在,保障和给予了人类最大的尊严和意志自由。在“生”与“死”之间,人类有权自主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所叙述、所展示给读者的每一位作家,都具有某种“标本”意义。他们以死对抗社会和人生,以死对抗传统价值体系,甚至以死反抗暴政或反抗暴力的果敢和勇气,都是值得尊敬的。 鲁迅先生在《论人言可畏》一文中有一段关于“自杀”的名言,并且经常被论者引用:“自杀其实是不很容易,绝没有我们不预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倘有谁以为容易么,那么,你倒试试看!”鲁迅先生这里表达了对自杀者决断及其选择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当代著名学者黄子平在一篇文章中论及老舍等知名作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自杀时说:“探讨死也就是探讨生。死的不讲理由便是最鲜明地逼问了人们生的理由。人不可能再麻木不仁地活着。一旦我们与死者对话,死就不再以那种外在于我的假象而存在。死不是被命运的三女神割断了生命之线,因为死属于人的生存,它是人的存在所遭受的,而且只要人存在就不得不:承担的一种存在方式。死不在生存之外,而贯穿在生存之中。”愿读者诸君能从这个角度阅读和理解本书的各位主角,真正实现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并进而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人类之生存状态予以关注。 目录 第一章 用吗啡结束生命的杰克·伦敦 第二章 服安眠药自杀的“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 第三章 在衣袋里塞满石块投水的文学天才伍尔芙 第四章 夫妻同时自尽于巴西寓所的茨威格 第五章 在争议声中开枪自杀的法捷耶夫 第六章 自毙于双筒猎枪的海明威 第七章 “兵谏”失败当众切腹自杀的三岛由纪夫 第八章 口含煤气管从容自尽的川端康成 第九章 清晨跳楼而死的叶以群 第十章 投太平湖自尽的老舍 第十一章 与老舍同一天投湖自尽的陈笑雨 第十二章 自沉于苏州古井的周瘦鹃 第十三章 吞烈性安眠药自尽的杨朔 第十四章 用丝袜自缢于浴室的女作家三毛 后记 前两年回归读书写作状态后,开始关注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自杀这个选题。其中包括作家、诗人、学者及其他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这是一个很有价值、包容量又很大的课题,自己也仅能力所能及地做点提供砖瓦一类的事。经友人蒋蓝先生推荐,得以相识重庆陈涌先生,并经商讨策划,就有了这样几册小书。在此,感谢蒋蓝和陈涌先生的热心及支持,以及为此付出的辛劳与努力。在此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尹国良、江云龙、吴霖、兰铀、王星几位先生的帮助,李黎先生尽力为之收集提供相关资料,并精心翻拍了所附图片。一并致谢。 王锐 2008年8月
  • 江湖异人传

    作者:平江不肖生

    目录 江湖异人传 何包子 秦鹤歧 神针 梁懒禅 杨登云 无名之英雄 孙禄堂 快婿断指 无锡老二 鬎福生 黑猫与奇案 岳麓书院之狐异 恨海沉冤录 一个三十年前的死强盗 皋兰城楼上的曰猿 虾蟆妖 三个猴儿的故事 能与虎 三掌皈依记 侠盗大肚皮 绿林之雄 没脚和尚 喜鹊曹三 近代侠义英雄传(节选) 附录:我研究拳脚之实地练习 平江不肖生小传
  • 达赖喇嘛传

    作者:牙含章

    《达赖喇嘛传》丛书中的《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是西藏刚和平解放时就进藏工作的牙含章先生的力作,以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以来的历史为经,以达赖、班禅两个世系历代活佛的主要活动为纬,织成了一幅西藏六百多年历史的画卷。这两本书作为早期自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西藏历史和社会,研究达赖、班禅世系发展的学术专著,曾对几代藏学研究者和涉藏实际工作者产生启蒙的作用,至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 历史中的英雄

    作者:威尔・杜兰特,王琴

    历史中的英雄,ISBN:9787508603421,作者:(美)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著;王琴译
  • 犹在镜中

    作者:戴锦华

    这是北京大学女教授戴锦华在美洲、欧洲以及台湾地区的一些名牌大学访学的过程中撰写的一部思想新著。书中既有对比较文学的反思,也有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重新审视,还有对文化学、电影学、和自我内心的不断追问。其体裁虽采用名人访谈的形式,但她显得更灵活。其话话显得更有“平民”意味。用她的一些学生的话说,她不但具有一种观照“平民”的文化精神。还拥有一种拯救妇女的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她在国内外。尤其是在北大获得成千上万的学生的爱戴。应该说,这也不足为怪。
  • 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

    作者:余英时

    本书为余英时先生评价恩师钱穆的文集。余先生以此作为纪念钱穆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献礼。文集既收录了和钱穆先生直接相的文字,也包括二三篇间接涉及钱先生的学术和思想的文章;其中有对恩师的深切怀念,更着重肯定了钱穆先生对现代中国学术的贡献,并对质疑钱先生学问的观点予以了回击。
  • 印象派画家的日常生活

    作者:[法]让—保尔·克雷斯佩勒

    本书系“巴黎丛书”红色系列之一本。 “印象派”近乎昙花一现的创作活动持续了不足20年,即从1863年的落选者沙龙到1883年马奈辞世的那段时期。 今天的人们看到印象派作品居然价值连城时,热衷道听途说就往往会使人们过分夸大印象派画家在其事业初期所经历的各个方面的困难。本书既不讲述印象派的历史,亦非印象派画家的传记集,其宗旨在于再现那些以落选者沙龙为起点、开始向始终受到官方保护的没落学院派发起进攻的画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 印象派画家的历史往往被蒙上传奇的面纱,致使真实扭曲变形。将印象派画家从传说中脱离出来、还他们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角度评价和欣赏法国艺术史上那个独特的时期,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

    作者:吴虹飞

    本书收录了吴虹飞三年来名人访谈录的精华。32位活跃在各界的名人中,既有著名作家、学者、出版家,也有新锐派导演、音乐人、编剧,权威与独到并举,风格与时尚共进。吴虹飞的提问拒绝传统与平和,她坚持以单刀直入、独到另类的方式,叩问人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展露他们人性中的欢喜与悲伤、波澜与坦荡…… 这个不务正业的“幸福大街”乐队的主唱吴虹飞,为了让自己得到更满意的对“幸福”的回答,一次次以记者的身份去出击那些“好玩” 的人物……吴虹飞自己也属于“好玩” 的人,于是“好玩”对“好玩”,文字便闪了光。 ——主持人 白岩松 吴虹飞是一个很“笨”的记者。有些记者只要问几个问题,就能编出一篇长文章来。她不是这样的。也许正是因为“笨”,有些不容易采访到的人,却坐到了她面前。 ——国家围棋队总教练 马晓春 我隐居十年,但从2004年底开始被媒体频频“骚扰”,而始作俑者,是一个叫吴虹飞的记者。当时她知道我不见记者,便给我写了一封信……原来这个在清华拿了好几个学位、出版过小说,还是摇滚歌星的“重量级人物”,小时候竟然是我的读者!这自然让我很受用、很麻醉。 —— 作家 郑渊洁 毕业前,阿飞很认真地对我说,她要唱歌,还要写小说,还要……然后就如愿出了专辑和小说集,以及这本访谈录。唉,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想像一下她那种略带坏笑、又不失真诚的诡异神情吧。 ——《武林外传》编剧 宁财神 另 类 郑渊洁: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 我小时候胸无大志,最大的理想是当掏粪工。那时媒体宣传一个叫石传祥的劳动模范,他的职业是掏粪工。我当时是他的“粉丝”。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出命题作文《我长大了干什么》,我就写了我长大了当掏粪工人。班上的同学大都写长大了当科学家什么的。没想到老师把我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上刊登。我估计可能是全市就我一个学生想长大了当掏粪工,老师是担心几年后北京没人掏粪,粪流遍野,赶紧用刊登作文立此存照的方式和我签约。 郭德纲:非著名相声演员 日子是稀里糊涂过下来的,老天爷的脸是变幻无常的,什么叫“绝处逢生”?他心有余悸。自己不过是想吃相声这碗饭而已。他已经有些波澜不惊的架势,铿锵说道: “我这个人,耳朵根子硬,现在除了我自己,谁也害不了我。” 马晓春:钢琴上的围棋九段 马小讲了个关于弹琴的故事:有一个朋友的朋友,要弹琴给我听。我于是礼节性地听了一曲。他弹完后,我礼节性地拍了一下手,结果那个人大受鼓舞,又接着弹了一曲,我只好又鼓掌。他于是又弹了一曲,我又鼓掌,于是他又弹了一曲,结果我们就这样一个鼓掌一个弹琴,浪费了很长时间……从此,他轻叹说,我就再也不去任何一个弹琴的聚会了。 宁财神:恶搞武林 作为一个朋友,宁财神是很可爱的,很负责的,作为一个谈恋爱的人,宁财神是很浪漫,甚至很纯情的,而作为一个编剧,宁财神是很敬业的。作为一个丈夫,宁财神会尽量避免单独和姑娘相处的时候,他,是很有牺牲精神的。 高敏:这样的梦太美好 当运动员的时候目标就是得冠军。现在,就是一天三顿吃饱了,不要有事烦我,这比什么都好。我拿奥运冠军和我现在的快乐是一样的。小时候你买了一根冰棍和你长大了买一个电视,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快乐。这样的梦太好,真希望永远不要醒来。 潘石屹: 我是相信命运的 我非常喜欢《英雄》里的那种浪漫,为了杀另一个人的头,可以把性命托付给别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世 纪 吴清源:大师的简单 家道中落,14岁漂渡东瀛。彼时日军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乱世浮云,他孤身在日本,以匹夫之力,顶八方责难,在十次十番棋中,迎战全日本最顶尖棋士。1939年到1956年十几年间,他凭擂手君临天下,无人与之比肩——那是空前绝后的“吴清源时代”。 沈昌文:我忏悔我的不美 可能因为有这类不堪的阅历,我现在年过七十,依然背一个笔记本电脑,脖子上挂个U盘,耳朵上塞个耳机,连接MP3, 骑一破旧“永久”,出入酒吧,口说broken English, 以荤面素底为幽默,招摇过市,不以为耻。人谓“不良老年”,不亦乐乎! 周传基:不要做好莱坞的干儿子 我活到这把年纪了,没有任何负担,也不用养家,只要饿不死就行。我的愿望就一点,中国能真正的拥有一个全世界都承认的中国民族电影风格。 单田方:不爱说书反说书 话说我们那一家子呀,一个有出息的也没有!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叔叔、舅舅、大爷,三亲六故没一个当官的,也没那本事,都说书。 别看我生长在那个家庭,耳濡目染,受环境的熏陶,我对说书厌烦,不喜欢,讨厌。 黄永玉:好玩的老头儿 不管作品好坏,我能够告慰自己的,就是没有浪费时间。我朋友问我,你死了在墓碑上刻什么字,我就开玩笑说,我死了,你就帮我刻上:“真累哟!” 何兆武:自由散漫的欣赏家 幸福的理由,总是要对前途怀着美好的希望。那个时候生活虽然困苦,可是回想起来,只觉得精神生活上是很愉快的。二十来岁的时候,很年轻,没有来由的,对于前途总有一种很朦胧的憧憬,觉得将来战后的世界是幸福美好的,所以生活的基调是美好的,虽然日本飞机每天来轰炸,却从来没有失败主义的情绪。 郑敏:战争中的诗与思 做中国的诗人很痛苦,在自己的诗里我写道,“我有一双空中的眼睛”,无论是战争,还是文革,无论是被抄家,还是陪斗,无论如何的动荡,总是有另外的我,理智地看着这个世界。我想这是哲学赋予我的。 赵宝煦: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五十年来,我忝为师表,一直不能忘记两句古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不能满足于做“经师”,而是努力做“人师”。当时联大是以“民主堡垒”而著称。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西南联大出来的学生,对民主的诉求,在我们的生命中是无法磨灭的印记。 书 写 余华:写作的自信与难题 这个当年试图通过写作来“自救”的“愤青”余华,如何在20多年的写作中,回归了传统并且达到与现实的和解?他是否有过困惑、感伤、压抑、犬儒,甚至言不由衷?我们试图以最大的诚意,探讨《兄弟》与中国现实的互动、影响和牵扯,我们试图通过对一个当代知名作家的访问,穷究来自历史和心灵的反省,以及疼痛。 贾平凹:守住灵魂的侯 棣花村文墨颇深,到了那千万不敢说文写字。再是我离开了故乡生活在西安,以写作出了名,故乡人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在棣花街上说起了我,回应的是:像他那样的,这里能拉一车! 朱文:什么是爱,什么是垃圾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朱文展示了他的机智,敏锐和配合的笑容,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后他就消失了。我忽然有些狐疑,是不是所有的,1960-1970年代生人的导演,都要给人留下这样的一种印象,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理解,对经验的剖析,都带着一种有着适度骄傲,有着尊严的个人痕迹。他们这样无声感动着某一代人,或者少数人,以及未来可能的大多数人。 格非:平人的潇湘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普通人,有着简单的欲望和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庸,但是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你根本没有理由,抱着说教的态度,让别人改变生活。事实上,你只能让生活本身来改变你。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她给了她笔下的寡妇那么多的血肉、音容举止,那么多的生命力,那么多的无知无觉,苦难、委屈是一个,她更要给她的是那么多的体恤和爱惜,庞大的政治运动成了过场的边锣,欢乐和羞耻奏响生命的合声。而且很重要的是,这还是一个拥有太多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的寡妇。 万方: 父亲曹禺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说过,我的这些女儿里面,你最象我。大概我是家里唯一写作的人。我的长相很象父亲。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就发现自己有些地方和父亲越来越像,但我知道我和他是永远都不能比的,因为他23岁就写出了《雷雨》来。 学 识 李银河:我一直渴望爱 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在性这方面的观点算是比较激进、前卫。我愿这些研究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同时能够对陷于不幸的人们有所帮助,帮助他们去挑战陈旧、迂腐的性观念。 邹承鲁:牛胰岛素缔造者 虽然胰岛素的全合成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集中那么大的力量,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究竟是否值得?如果把这样大的力量用在其他方面,对我国生物化学的全面发展是否更加有益?对此我始终怀疑。但无论如何,我自己始终保持了对这个也许是最小的蛋白质的兴趣。 张维迎:改革是一种“气” 改革是一种“气”,一种气势、精神,或者理念,而非仅仅是一种方案。如果没有这样的气势和理念的话,改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从来不害怕跟人争论,1000个人有1000个声音。我们求同存异。但我感到很悲哀,这种悲哀在于:在这样一个高等学府里,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缺乏共识,甚至是缺乏共同的语言。 朱大可:我最关心人的自由 陈平原:惟愿一辈子读书 李陀:读书使我误入歧途 钟鸣:诗人和他的博物馆帝国 博物馆是他写作时间最长的诗,耗费5年时间。 站在博物馆前,诗人钟鸣豪迈地说,“这是我的博物馆帝国”。他旨在以中国“南丝绸之路”为依托,收集汉代到唐宋的佛像雕刻。 赵汀阳:我不是一个有趣的人 我最想做而不会做的事情是:造原子弹,当将军,或者当数学家、科学家、刺客、特务。还有,我羡慕有功夫的人。 风 格 张 楚:也许音乐不该有那么多意义 我希望来听音乐的人是懂得享受音乐的。小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表达当作一种信仰。甚至有时候与事实不符,也会拿它作为自己生命的一个保障。可是事物发展得太快了,在这过程中,其实生活已经多出来特别多的空间,让自己考虑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 贾樟柯:“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超人,可以超出时代的束缚。事实上我们无法摆脱中国的文化宿命。我们总是在时代的阴影里生长。我们的作品里有着强烈的时代印记。” 田壮壮:神话、信仰和敬畏 我已经年过半百,很难改变我所喜欢的事情。我只是心一条:我要拍能够打动你的东西。 最快乐的是保持心里的安静。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求的。 宁浩:只想拍好看的电影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具有浓重黑色幽默气质的现代喜剧,在荒诞的情节中营造合理的生活逻辑,充满内地电影罕见的勇气和乐观精神。它的特质和导演宁浩是一致的:年轻,无负担,轻装上阵。 何勇:不想再依靠音乐活下去 依然有着青春期的孩子,在长高,荷尔蒙有时太多了,就拿起电吉他,前仆后继。那是青春的热病,象天花,总是要这样挥霍过的,后悔的,放弃的,然后就好了,回到办公室里。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微笑着说,我当年也是搞过乐队的。你会想,青春多么相似,可是他们都没有象他们三个人一样。他们没登上过辉煌舞台就被纳入西服里,笑容可掬。有些是摇滚明星,有些是普通人。命运是很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