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巴黎的盛宴

    作者:(法)达恩・弗兰克

    《巴黎的盛宴》一书向读者描述了1900年至1930年间,来自世界各国的一大批艺术家在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的艺术创作与生活。他们集中居住在位于塞纳河两岸、面面相对的两座山丘――蒙马特尔和蒙巴那斯,他们改变着自己的生活,重新创造着艺术和艺术语言。 作者以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和生动活泼的写作手法,将读者带回到过去的塞纳河两岸。他们推开“洗衣船”和”蜂箱屋”的绘画作坊,目睹了毕加索、阿波利奈尔、马蒂斯、苏万、莫迪利阿尼等艺术大师充满灵感的创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天才想像和创新,才使得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个个艺术流派相继诞生,在艺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重返巴格达

    作者:唐师曾

    作者在海湾战争十周年之际重返伊拉克,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伊拉克人民,告诉世界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呼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
  • 绝代风流

    作者:刘宜庆

    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弦歌不绝、为人师表、一身正气的泱泱风范;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西南联大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那些特立独行、放浪形骸、个性卓异之士,才华与激情四射,谱写了一个不老的传奇。 本书在还原联大师生跑警报、泡茶馆、看电影、唱昆曲的同时,渗透了这样的历史省察:西南联合大学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为何失传?在历史的动荡中,联大教授遭遇了什么样的诡异命运?在时代分岔的道路上,他们如何选择? 本书关注西南联大师生的日常教学和衣食住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集中呈现这样的生活细节和历史场景,再现西南联大的风流。
  • 找不着北

    作者:埃德温·马厄

    《找不着北: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内容简介:迷糊老外单枪匹马独闯中国;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对中文又一窍不通;却偏偏艺不高人胆大,东游西逛、四处历险没法沟通?没关系,可以唱歌呀,这可是国际通用语言。咦?那位指路的好心人为什么竖起三根手指?这在我的国家可不太礼貌哦。哎?中国的菜单怎么把动物的胃、肠子、脚丫子直接译成英文了?这叫人哪还有胃!77想知道这个可爱老外的更多新鲜事吗?那就翻开这本《找不着北: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慢慢品味吧。
  • 我将是你的镜子

    作者:(美)肯尼思·戈德史密斯

    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访谈精选1962-1987。与波普巨星的35次对话。 本书是第一本安迪·沃霍尔访谈选集——精选了这位波普艺术先锋谈论名声之艺术、让一米歇尔·巴斯奎特的作品等——从安迪·沃霍尔早年崛起的日子到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 问答方式的访谈是安迪·沃霍尔最喜欢的一种沟通方式——他甚至将他出版的杂志命名为《访谈》。然而一直以来,却从没有一本以沃霍尔访谈作为主要内容出版的选集。《我将是你的镜子》精选了35篇对话,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复杂的心理。从1962年横跨至987年,这一篇篇高深莫测、机智诙谐的对话展现了沃霍尔艺术生涯中不同进程的真实面貌。 肯尼思·戈德史密斯身为知名的诗人、编者的评论家,在此提供了每一篇对话的出处以及与其相关之背景脉络。本选集包含了20世纪60年代沃霍尔访谈萌芽时期讨论关于他著名的康宝浓汤作品、杰姬·肯尼迪极度忧伤的肖像画,以及他极具震撼力的死亡和灾难系列作品。当沃霍尔在70年代从绘画转向电影制作,访谈便见证他成为一个社会名流、大出风头者以及带动风潮者的年代。极具影响力的《访谈》杂志、54俱乐部,以及到了80年代,沃霍尔对于新起的艺术家如基思·哈林的支持,在科技与艺术之间渐长的关系,以及到最后去世前几个月在一次访谈中回到宗教想象和精神性的表现。 《我将是你的镜子》展示了沃霍尔掌控、迷惑以及丰富我们文化各个领域的能力。
  • 打开慕尼黑的秘密

    作者:王小慧

    《打开慕尼黑的秘密:王小慧与吾德市长夫妇对话》讲述了:作为一位市长,能有多少传奇经历,又能有多“疯狂”?9岁立志“当官”,四十出头真的当上慕尼黑市长;25岁爱上了一个比他大8岁有6个孩子的女人。而她过着十年“双重”生活,白天在家照看孩子,晚上才回到男友那里,这样的事情,竟无一字绯闻。是媒体“笔下留情”,还是他们的爱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又是如何赢得市民信赖,连续十七年担任慕尼黑市长的?这种种谜团,著名旅德艺术家王小慧的这本新书首先为你“解密”吾德市长的传奇人生。
  • 此后思君空断肠

    作者:杨思萦

    仓央嘉措,一代传奇人物,西藏历史上第六代达赖喇嘛,以擅写情诗闻名于世,被誉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本书围绕仓央嘉措的一生书写传奇,将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情感波折,以及西藏史上那段绚丽耀眼的史实真实再现,旨在缔造一个不同凡响的“仓央嘉措”。
  • 我与故宫五十年

    作者:那志良

    那志良历经了故宫博物院成立、文物南迁、文物精品运台等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生与故宫及其文物结缘,是故宫历史和故宫文物的重要见证人和守护人。 书中所叙,皆为作者的亲历亲闻,展示的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部分在时代大背景下的遭际。所引资料,所谈往事,弥足珍贵。其中尤以抗战中文物南迁着墨最多,叙述最为详尽。近两万箱计百万件文物,长达十多年,行程数万公里,却无一受损,堪称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
  • 岁月与海浪

    作者:(加)罗森鲍姆

    20世纪初期,伦敦的布鲁姆斯伯里城区汇集了一群充满智性的年轻人——弗吉尼亚·伍尔夫、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E.M.福斯特、梅纳德·凯恩斯……他们聚谈终夜,彼此欣赏,珍视理性碰撞的火焰,信奉宽容和怀疑精神,蔑视“维多利亚英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习俗。他们的交往圈松散而富有个性,备受攻击也极享尊崇,在五花八门的定义下,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为英国现代文化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摩根•福斯特面对赞扬时,会表现出近乎痛苦的欢愉;梅纳德•凯恩斯才气逼人,却不可救药地自以为是:克莱夫•贝尔是快乐创造者、气氛调节者,实际上却郁郁寡欢,悲观痛苦;罗杰•弗莱凭借独特的艺术敏感性成为一流批评家,其绘画天赋却显得苍白贫乏;弗吉尼亚•伍尔夫既能像天才般沉浸于创作的世界中,也能像天使般畅游于孩童的天地里……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成员们以热爱和批判交织的情感对彼此的形象进行了真实的勾勒,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至为生动,鲜活的群像图。
  • 释迦牟尼的故事

    作者:(英)亚当斯・贝克夫人

    《释迦牟尼的故事观音菩萨的故事大全集》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常常局限于“四大皆空”、“解脱”、“皈依”等观念,从未真正理解佛教的精义。要真正懂得,应该看看释迦牟尼当年是如何从迷惘中超脱、证道,看观音菩萨是如何历经磨难,成为大慈大悲的菩萨。本书依据佛教经典和民间口传故事,系统地将释迦牟尼从诞生、迷惘、离家修行、走错路,到树下悟道、战胜魔鬼、最终成佛的历程,以及观音菩萨转生、历经诸多磨难、修行证道、济世救人的故事展示给读者。同时,《释迦牟尼的故事观音菩萨的故事大全集》还收集了包括雕像、壁画、白描、国画、唐卡等形式的插图,以及简洁、精辟的图片赏析来演绎佛陀与观音的传说故事,以及背后浩大的人类文明历史。
  • 钦口说:我眼中的德云社

    作者:王俣钦

    深情讲述与德云社有关,台前幕后。争议事件内幕首度曝光! 郭德纲、于谦、岳云鹏、高峰、孔云龙、孙越等德云社演员工作生活记录。 德云社一路走来成功秘诀,郭德纲与夫人王惠爱情传奇、于谦的快乐生活密码、“五环教主”岳云鹏从保安、服务员到相声明星的励志传奇。 独家收录《纲丝志》精彩篇章,讲述“纲丝”与郭德纲、德云社的缘分故事;德云社海外演出逸事见闻;收录郭德纲夫人最拿手的四道菜菜谱,郭德纲最爱的味道。47幅精美图片,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孔云龙、高峰等演出照、生活照,首次曝光郭德纲、于谦帅气艺术照。随书赠送正版德云社相声CD一张!
  • 我在京都当艺伎

    作者:[美] 丽莎·C. 第儿贝

    在日本艺伎史上,曾经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一位外国艺伎,她就是本书的作者丽莎·第儿贝。第儿贝历时一年的艺伎生活绝非猎奇的游戏,而是用心的体验。作为人类学专家,原本抱着研究心态踏入艺伎圈的她,却在不知不觉中醉心于艺伎文化,以至于在结束艺伎生活数年之后才终于理清思绪,以客观的学者姿态写下了这本关于艺伎文化的书。 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艺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对艺伎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方面进行了精到的分析,并且进一步介绍了与艺伎文化有关的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多种艺术门类,对日本习俗、京都景致、料理风味、服装样式、社会心态、伦理规范都如数家珍。 书中还记述了丽莎·第儿贝许多艺位朋友的动人故事、曲折经历以及丽莎·第儿贝本人的艺伎生涯体会。异国情调夹杂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仿佛亲临书中所描述的世界。
  • 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

    作者:杨耀文 编

    《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文化名家笔下的大名家)》为“名家谭系列”之一,由杨耀文选编,是一本回忆、怀念、记述那些有着盛名的大师的散文集。 《文化名家吃茶记》收录了二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响当当的文化名家,更可贵的是,他们大多与写作对象有多年的交往或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更真实可信,一方面也更能表现出真情实意来。例如,我们在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回忆陈寅恪先生》、《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丰子恺先生所著的《怀李叔同先生》等文中,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敬爱、怀念、感激师辈的浓浓情谊;在黄苗子先生所著的《王世襄其人其书》,冯亦代先生所著的《天真的小丁》等文中,能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与被写者之间长期交往所产生的深深友情。
  •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

    作者:陈占祥

    过去,我国把建筑师一般称为工程师。 在西方,称一位建筑师为工程可能引起对方的抗议。欧洲人说:医师的恢复(人体)秩序,律师维持(社会)秩序,建筑师创造(物质世界)秩序。我国的建筑师职称已恢复,这是十分必要的。 …… 在古代的西方,建筑师就不是独一门的工程师。古罗马建筑师兼军事工程师维曲罗维斯(维特鲁威)提出对建筑师的要求,那就是“建筑是由许多种科学产生的一门科学,各门学问的发展丰富了它的内容;建筑科学有助于对其他技术成果的应用做出评价……” 15世纪的大学问家、建筑师和艺术家阿尔培蒂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人的尺度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尺度。他提出了建筑师这样的要求,首先是建筑师对后代人的责任与本人的荣誉,切莫由于无知、粗率、愚蠢而为后世所不齿。“谨慎、明智和有学问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应当既能得到富裕者的欣赏而同时又不违背勤俭原则。 建筑师需要对专业的历史与理论做现再评价,需要从综合环境设计去考虑建筑设计,脱离城市总体环境的个体设计思想不应当再保存下去了。他不再以某一个人为服务对象而是整个社会。 …… 在我国,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建筑师地位的社会承认。直至今天,建筑师还仅仅是为“甲方”委托工程“画张图看看”。建筑师接受“甲方”在某一已定基地上的设计任务,只能按此要求进行设计甚至还是去迎合“甲方”领导个人的喜爱。对设计人这样的制约,建筑创造性活动是很难进行的。
  • 黑泽明VS好莱坞

    作者:[日] 田草川弘

    好莱坞大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为了筹拍反映珍珠港偷袭事件的影片《虎!虎!虎!》,邀请黑泽明担任该片日方部分的导演。在影片的筹备阶段,美日双方对合作充满了期待。然而,影片正式开拍后,黑泽明导演的艺术家气质导致拍片过程中状况不断,最终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不得不将其解雇。《黑泽明VS好莱坞》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与对当事人的走访,详细叙述了美日双方的合作如何走向破裂,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背后的秘密……
  • 最后的武士

    作者:[美] 马克·莱维纳

    《最后的武士》主要内容简介:1877年9月24日清晨,政府军对叛乱军的残部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数小时后,西乡隆盛的军队被彻底击溃。西南战争——在它之前300多年间,日本国内最为血腥的冲突——就此结束。然而,政府军的胜利却似一场空谈——他们找到了西乡的身体,却不知其头颅的去向。没有两乡的首级,政府军的胜利就不是完整的胜利。为何西乡隆盛的首级如此重要? 西乡隆盛,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最后的武士》回顾西乡隆盛光荣而悲怆的一生。他自幼受武士训练,由下级官吏逐步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的亲信。他曾两次被流放,被召回藩后,积极投身倒幕运动。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因他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在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被封为大将军。由于与大久保利通等政见有分歧遭到排挤,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私学校,后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西南战争,兵败战死。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Last Samurai: The Life and Battles of Saigo Takamori
  • 我的哈佛岁月

    作者:李欧梵

    六十年代留学哈佛的中国学生是怎样修炼成精的?李欧梵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种种古怪行径显示了一个貌似与哈佛大学格格不入、却到处占便宜的“自由灵魂(free spirit)”,教你如何在顶级学府中既离经叛道,又充分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即使在今日的大学,对今日的学子来说,四十年前老哈佛人的求学宝典依然管用,甚至可能比一些所谓的诀窍更有效。
  • 易安而后见斯人

    作者:章子仲

    另一种风格和命运的“民国女性范”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被遗忘的一代女词人,民国爱情的又一传奇. 在那个时代,我们不仅仅只有林徽因,我们还有沈祖棻。 那一代知识分子“南渡北归”、“西迁东还”式命运的又一个“个体样本”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本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的作品。 【名家评点沈祖棻】 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第一;棻品性纯淑端和,宓所见女士中第一。 ――吴 宓 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 ――汪 东 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遭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 ――朱光潜 鼙鼓声中喜遇君,硗硗头玉石巢孙,风流长忆涉江人。 画殿虫蛇怀羽扇,琴台蔓草见罗裙,吟情应似锦江春。 ――刘永济 锦水行吟春复春,词流又见步清真。重看四面阑干句,谁后滕王阁上人。 剑器公孙付夕曛,随园往事不须云。东吴文学汪夫子,词律先传沈祖棻。 ――章士钊 昔日赵李今程沈,总与吴兴结胜缘。我共寄庵同一笑,此中缘法自关天。 ――沈尹默 屯溪往事鹃能话。素黛愁难画。几人过路看新婚,垂老客,无家者。 娃乡归梦今无价。梦斗茶打马。何如写集住西湖,千卷在,万梅下。 ――夏承焘
  • 萨特:荒谬人格 (精装)

    作者:李杰

    萨特揭示了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虚无,而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大师人格的荒谬。本书既阐述了萨特的荒谬哲学,也写了萨特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经历,写他与波伏娃的惊天动地的爱情,写他不倦的写作生涯,写他走上街头领导学生运动,写他主持"罗素法庭"对不可一世的美国进行道德审判……。或许,他的经历正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哲学。
  •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

    作者:[法]丹•弗朗克

    巴黎—莫斯科,巴黎—马德里,巴黎—纽约—巴黎。1930年代,巴黎成了世界知识分子的集散地。马尔罗、纪德、卡帕、毕加索、海明威、洛尔卡们带着他们的钢笔、画笔、目光,来到了巴黎。巴黎是一个十字路口。世界各国的作家、诗人都经过这里,然后前往召唤他们的城市和国家。 二十年前,法国的艺术家们参加军队是为了保卫法兰西,而这时,他们如果去战斗,不再仅仅是拯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是保卫一种世界观。Libertad!这是一个史诗的时代。彼时,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各国门前徘徊,它使德国瘫痪,使西班牙遍地战火。彼时,莫斯科对一部分人而言是坚固的堡垒,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幻灭甚至背叛的象征。有信仰、有理想的自由灵魂在这铁马金戈的时代所冒的风险不亚于战火中的士兵,但他们还是在烧焦的土地上创造了传世的杰作。 艺术家齐声高喊自由、平等、博爱。他们不再同从前一样了。时代携了他们的手。他们离开了珍爱的象牙塔而进入了人生的角斗场。昨日的波希米亚人,转变成了现代人。 “左岸”丛书 《Litertad!自由派作家们》 《左岸:从人民阵线到冷战期间的作家、艺术家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