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中国文化论争
本书全面评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思想、结构模式、历史成就、缺陷与不足,以及近几百年来的文化论争都进行了精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创造论”的文化主张。 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也无论是国粹主义还是“全盘西化”,都走不通,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张岱年 程宜山 -
父性
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本书探究了其中的原委,并评价了这一现象对社会及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父亲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他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穿越历史而变迁的社会构建。作者研究了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思索今天父亲身份正面临的危机。 -
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
近代上海,开埠和西方租界的设立,颠覆了原有传统的城市格局和社会秩序,上海由一个传统市镇向近代化大都市迅速转型,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都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的中心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转移。城市中心的转移,反映出了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华、洋双方对上海城市空间主导权的竞夺。上海解放后,行政统一的上海,城市空间的竞争演变为不同文化主题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以及不同辖区之间的发展竞争。 本书试从都市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把上海的城市空间视为被不同文化分割和竞争的对象,将规划和建筑视作都市中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关注城市空间转换的过程,及其所折射的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 本书可供建筑、规划、城市建设等人员阅读,也可供城市文化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从第1章到第5章是本书的主体论述部分,其中,在第l章导论中,阐述了选取上海的都市空间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目的,在现有上海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都市人类学视角,指出上海近现代都市空间的变迁所隐含的是多种不同文化的竞争和角力过程,并分析、确定了上海都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重要节点:豫园、城隍庙,外滩,江湾五角场以及人民广场。 第2章,华界中心——老城厢:豫园、城隍庙地段演化的历史场景分析。将豫园、城隍庙地段作为第一个华界中心。开埠前,“上海”即上海县城,豫园、城隍庙地段是县城的中心和重要的庙园节场;而开埠和租界的设立打破了这种平衡,昔日的上海县城成为扩大了的“上海”的老城厢,这一地段也随之发生了由县城中心到“海派”市井场所的地位转换。对转换过程的论述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3章,租界中心——外滩地段:都市空间竞夺的历史场景分析。租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上海的都市空间结构,上海形成了“三界四方”的城市格局——扩大为既包括华界(即上海县城,后为老城厢和闸北)也包括租界(即公共租界、法租界)的集合。上海终于成为被分割的城市(华洋分割)和被竞争的城市(主要是华洋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外滩地段逐渐发展为租界的中心,乃至上海的中心。分析外滩地段建筑形式和城市景观的变化,及其反映的租界内外、华洋之间乃至多种文化和政权对上海空间主导权的争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4章,华界新中心——江湾五角场:市政空间转移与中国文化复兴。围绕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政府抗战前制定的《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大上海计划》和抗战后制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以及对选定为新市政中心的江湾五角场的市政建设,对五角场地区这一“夭折”的中心的历史及其反映的市政空间转移与中国文化复兴展开分析,是这一章的论述中心。 第5章,回返上海近代历史中心:当代语境中的都市空间遗产与文化竞争。1949年以后,人民广场逐渐成为新的市政、文化、商业中心:外滩的空间意涵也几经转换,并与对岸的陆家嘴一起构成上海的金融商务区:代表着传统文化的豫园、城隍庙在今天的都市空间中同样面临着文化窘境:江湾五角场地区也开始努力发展力求成为上海的城市副中心。本章将主要讨论1949年后上述上海城市空间的主导景观及其反映的城市文化主题的变迁。 通过上述5章的论述,本书在第6章结语部分再次指出上海近现代城市中心的转移、都市空间格局的流变,反映出的是文化竞争对都市空间上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在后殖民语境的今天,如何客观、清醒地面对上海的近现代历史以及都市空间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 -
香艳丛书
《香艳丛书》是一套大型专题性丛书,清·张廷华(虫天子)辑。全书二十集八十卷,共收书335种。该书打破作品形式的限制,以题材为主,搜罗了从隋代至晚清女性作者著作和有关女性的文言小说、诗词曲赋、野史笔记等,一些清人著作未见它书著录,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书分别于宣统元年至三年由上海国学扶轮社分三次排印出版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此影印,分五册出版,今据此标点整理。 目录 【第一集】 1 《鸳鸯牒》 2 《美人谱》 3 《花底拾遗》 4 《补花底拾遗》 5 《十眉谣》 6 《闲情十二怃》 7 《黛史》 8 《小星志》 9 《胭脂纪事》 10 《十美词纪》 11 《悦容编》 12 《香天谈薮》 13 《妇人集》 14 《妇人集补》 15 《艳体连珠》 16 《侍儿小名录拾遗》 17 《补侍儿小名录》 18 《续补侍儿小名录》 19 《妒律》 20 《三妇评牡丹亭杂记》 21 《龟台琬琰》 22 《潮嘉风月记》 【第二集】 23 《三风十愆记·记色荒》 24 《三风十愆记·记饮馔》 25 《艳囵二则》 26 《笔梦叙》 27 《附:顾仲恭讨钱岱檄》 28 《绛云楼遇》 29 《金姬小传》 30 《金姬传别记》 31 《滇黔土司婚礼记》 32 《衍琵琶行》 33 《西湖小史》 34 《十国宫词》 35 《启祯宫词》 36 《海鸥小谱》 37 《邵飞飞传》 38 《妇学》 39 《妇人鞋袜考》 40 《缠足谈》 41 《百花弹词》 42 《今列女传》 43 《李师师外传》 44 《红楼百美诗》 45 《百花扇序》 46 《闲余笔话》 【第三集】 47 《敝帚斋余谈节录》 48 《影梅庵艺语》 49 《王氏复仇记》 50 《曼华室女史新撰红楼叶戏谱》 51 《钗小志》 52 《妆台记》 53 《髻鬟品》 54 《汉杂事秘辛》 55 《大业拾遗记》 56 《元氏掖庭记》 57 《焚椒录》 58 《美人判》 59 《清闲供》 60 《看花述异记》 61 《新妇谱》 62 《新妇谱补》 63 《古体乐府》 64 《比红儿诗注》 65 《某中丞夫人》 66 《妖妇齐王氏传》 67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68 《宫词》 69 《天启宫词》 70 《启祯宫词》 【第四集】 71 《赵后遗事》 72 《金缕裙记》 73 《冥音录》 74 《三梦记》 75 《名香谱》 76 《清尊录》 77 《蜀锦谱》 78 《春梦录》 79 《牡丹荣辱志》 80 《芍药谱》 81 《花经》 82 《花九锡》 83 《瑶台片玉甲种》(上中下) 84 《闺律》 85 《续艳体连珠》 86 《胜朝彤史拾遗记》 【第五集】 87 《玉台书史》 88 《北里志》 89 《教坊记》 90 《青楼集》 91 《丽情集》 92 《荻楼杂抄》 93 《琵琶录》 94 《魏丰花木志》 95 《桂海花木志》 96 《楚辞芳草谱》 97 《瑶台片玉乙种》 98 《王翠翘传》 99 《拟合德谏飞燕书》 100 《金小品传》 101 《徐郎小传》 102 《顿子真小传》 103 《妓虎传》 104 《香本纪》 105 《杨娥传》 106 《黔苗竹枝词》 107 《黑美人别传》 108 《某中丞》 109 《女盗侠传》 110 《女侠翠云娘传》 111 《记某生为人唆事》 112 《记栗主杀贼事》 113 《女侠荆儿记》 114 《余墨偶谈节录》 【第六集】 115 《汉宫春色》 116 《黑心符》 117 《竹夫人传》 118 《汤媪传》 119 《周栎园奇缘记》 120 《彩云曲》 121 《苗妓诗》 122 《十国宫词》 123 《梵门绮语录》 124 《琴谱序》 125 《代少年谢狎妓书》 126 《小脚文》 127 《冷庐杂识节录》 128 《韵兰序》 129 《迷楼记》 130 《刘无双传》 131 《步非烟传》 132 《谭节妇祠堂记》 133 《月夜谈琴记》 附:《谭节妇对咏三十首》 134 《醋说》 135 《戏拟青年上政府请弛禁早婚书》 136 《自由女请禁婚嫁陋俗禀稿》 137 《妇女赞成禁止娶妾律之大会议》 138 《拟王之臣与其友绝交书》 139 《代某校书谢某狎客馈送局账启》 140 《忏船娘张润金疏》 141 《冶游自忏文》 142 《二问苏小小郑孝女秋瑾松风和尚何以同葬于西泠桥试研究其命意所在》 143 《冶游赋》 144 《闺中十二曲》 145 《盘珠词》 146 《曼华室诗选》 【第七集】 147 《梵门绮语录》 148 《恨冢铭》 149 《七夕夜游记》 150 《俞三姑传》 151 《过墟志感》 152 《文海报沙摘录》 153 《叙怀小序》 154 《河东君传》 155 《惧内供状》 156 《灵应传》 157 《神山引曲》 158 《宋词媛朱淑真事略》 159 《张灵崔莹合传》 160 《菊谱》(一二) 161 《小螺庵病榻忆语》 附:《越畹女史小传》 162 《梦游录》 163 《歌者叶记》 【第八集】 164 《香莲品藻》 165 《金园杂纂》 166 《贯月查》 167 《采莲船》 168 《响屐谱》 169 《冯燕传》 170 《女官传》 171 《书叶氏女事》 172 《贞妇屠应姑传》 173 《虎邱吊真娘墓文》 174 《玉钩斜哀隋宫人文》 175 《玉梅后词》 176 《双头牡丹灯记》 177 《玫瑰花女魅》 178 《织女》 179 《苏四郎传》 180 《庐山二女》 181 《洞萧记》 182 《五石瓠节录》 183 《洛阳牡丹记》 184 《王娇传》 185 《记某生为人雪冤事》 186 《菽园赘谈节录》 187 《香咳集选存》 【第九集】 188 《五代花月》 189 《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 190 《忄蠡母传》 191 《十八娘传》 192 《真真曲》 193 《至正妓人行》 194 《圆圆传》 195 《温柔乡记》 196 《金漳兰谱》 197 《王氏兰谱》 198 《断袖篇》 199 《郁轮传》 200 《杜秋传》 201 《妙女传》 202 《烈女李三行》 203 《苏小小考》 204 《甲癸议》 205 《悼亡词》 206 《夏闺晚景琐说》 207 《茯苓仙传奇》 208 《香咳集选存》 【第十集】 209 《玉台画史》 210 《古镜记》 211 《太恨生传》 212 《春人赋》 213 《广东火劫记》 214 《姗姗传》 215 《虞美人传》 216 《黄竹子传》 217 《春娘传》 218 《金华神记》 219 《贞烈婢黄翠花传》 220 《花仙传》 221 《薄命曲》 222 《猗觉寮杂记》 223 《徐娘自述诗记》 224 《物妖志》 225 《梅谱》 226 《梅品》 227 《洛阳牡丹记》 228 《陈州牡丹记》 229 《天彭牡丹谱》 230 《海棠谱》 【第十一集】 231 《梵门绮语录》 232 《灵物志》 233 《花鸟春秋》 234 《一岁芳华》 235 《太曼生传》 236 《黄九烟和楚女诗》 237 《千春一恨集唐诗六十首》 238 《武宗外记》 239 《明制女官考》 240 《闺墨萃珍》 241 《婚启》 242 《辽阳海神传》 243 《巫娥志》 244 《志许生奇遇》 245 《志舒生遇异》 246 《集美人名诗》 247 《女危女画封》 248 《玄妙洞天记》 249 《西湖游幸记》 250 《西湖六桥桃评》 251 《续髻鬟品》 252 《琼花集》 【第十二集】 253 《淞滨琐话》(1~12) 254 《湘烟小录》 255 《竹西花事小录》 256 《燕台花事录》 257 《喟庵丛录》 258 《课婢约》 259 《妇德四箴》 260 《桂枝香》 261 《梦粱香》 262 《金钏记》 263 《侠女希光传》 264 《百花园梦记》 【第十三集】 265 《冬青馆古宫词》 266 《板桥杂记》 267 《珠江名花小传》 268 《金粟闺词百首》 269 《梅喜缘》 270 《沈警遇神女记》 271 《娟娟传》 【第十四集】 272 《石头记评赞》 273 《石头记评花》 274 《读红楼梦杂记》 275 《红楼梦竹枝词》 276 《红楼梦题词》 277 《红楼梦赋》 278 《秦淮画舫录》(上、下) 【第十五集】 279 《帝城花样》 280 《花烛闲谈》 281 《南涧行》 282 《十洲春语》 283 《十二月花神议》 284 《林下诗谈》 285 《清溪惆怅集》 【第十六集】 286 《闽川闺秀诗话》 287 《对山余墨》 288 《银瓶征》 289 《吴绛雪年谱》 290 《明宫词》 291 《十美诗》 292 《节录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293 《菊谱》 【第十七集】 294 《绿珠传》 附:《儇羽风小传》 295 《陈张贵妃传》 296 《碧线传》 297 《秋迁会记》 298 《张老传》 299 《瑶台片玉甲种补录》 300 《吴门画舫录》 301 《吴门画舫续录》 302 《粉墨丛谈》 【第十八集】 303 《续板桥杂记》 304 《画舫余谈》 305 《白门新柳记》 306 《白门新柳补记》 307 《白门衰柳附记》 308 《怀芳记》 309 《青冢志》 310 《青冢志》 【第十九集】 311 《花国剧谈》 312 《雪鸿小记》 313 《珠江梅柳记》 314 《泛湖偶记》 315 《珠江奇遇记》 316 《沈秀英传》 317 《南宋宫闺杂咏》 318 《石头记评赞》两种 【第二十集】 319 《笠翁偶集摘录》 320 《寄园寄所寄摘录》 321 《海陬冶游录》 322 《海陬冶游附录》 323 《纪唐六如轶事》 324 《西泠闺咏后序》 325 《六忆词》 326 《春闺杂咏》 327 《秀华续咏》 -
世界性史圖鑑
從戒指、十字架到阿拉伯數字10……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全都和「性」脫不了干係。《世界性史圖鑑》,有系統的研究整理世界各文明性文化史料,蒐羅世界各地四百多幀珍貴圖片,是一部絕對不能錯過的「性史」寶典! 古希臘、羅馬時期崇尚性自由與性開放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導致基督教興起後厲行性禁錮並以此掌控了絕對的政治權力;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光復了人「性」,也讓歐洲的藝術發展達到巔峰,之後的清教徒運動、維多利亞時期又將性推向另一個封閉極端;明朝盛行的禮教貞節風氣卻開出了中國情色文學最美的花朵;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打破性禁錮追求性自由。幾千年來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的性文化發展,都是在性開放與性禁錮之間循環反覆。 本書收錄數大量精美、珍貴的世界文物、遺蹟與圖片,從圖騰、性愛、倫理、藝術、情欲以至文明等,不同角度來探討世界各民族的性文化與性問題。劉達臨教授以生動有趣的文字,詳實且完整的介紹世界性文化,「性」對各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的影響。 世界性文化的發展與演進: 太平洋及非洲部分地區部落的女性,從小就不斷拉長自己的小陰唇和陰蒂,據說還有長至膝蓋的,近代將其稱為「何騰托圍裙」。 在許多民族的古文化中,10是一個神祕而奧妙的符號。它有這樣的涵義:1是男人的陰莖,0是女人的陰戶, 1和0結合,意味著繁殖--變成了「10」。 神聖的十字架,源於男女生殖器的結合。一根棒子(陰莖)插進一個圓圈(陰門),從側面看,這就是個十字。 戒指,源於古代女性陰戶的象徵,手指代表陰莖,戴戒指意味著性交的許可。 傳教士體位:十七至十八世紀,傳教士來到南太平洋,看到當地土著蹲坐性交,十分震驚,因此連同基督教等西方文明及「男上女下、面對面」的性交體位一同傳授,因此得名。 十八世紀的英國,出現了極為狂暴和極端的三種性暴行:「強姦熱」、「玩弄幼女熱」、「性虐熱」。這些男人熱中於強姦與虐待幼女,看她們淌血,聽她們痛苦的呼叫,從而感受到一種「征服者的快感」,薩德為其中代表性人物,並成為「性虐待」的代名詞。 更多世界各文明性的歷史,更多詳實的文物圖片,《世界性史圖鑑》完整呈現! copy from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6922#detail -
佛教与中国文化
本书为“东方文化集成”系列中的一本,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俗以及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影响,并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证明这种影响的发生过程、发生范围,及其深远意义。此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分析深刻、论述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佛教自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经过漫长的撞击和融合,已经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影响。本书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俗以及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影响,并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证明这种影响的发生过程、发生范围,及其深远意义。 -
空色
《空色(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十二品)》编著者沐斋。 《空色(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十二品)》内容提要:本书选取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中“西楼”、“江声”等十二种具有深刻文化韵味的意象,一篇一题,以史传诗文、世相人情为经,以哲理品析、兴会神思为纬,阐发这十二种意象在古典文学、文化和哲学中的深意与别趣,打通古今之间的隔膜,言近旨远,评赏入微。 -
法兰西道路
从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乐园到自由市场乃至外交政策,本书针对法国与美国的政治文化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作者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向读者展现了法国人面对美国文化入侵时,如何捍卫自身的民族文化、坚持共和主义的价值观,并勾画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欢迎美国的产品但拒绝美国的政策;声讨美国“丛林资本主义”的同时却使自己的经济自由化;批判“里根主义”的同时却竭力捍卫法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保护法国电影、电视、饮食和语言的同时又吸收美国的流行文化。作者试图通过一系列调查去追问,法国人为何如此坚定不移地走属于自己的法兰西道路。 通过对文化趋势、价值观念、公众舆论以及政治现实的相关考察,《法兰西道路》一书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法美这两个现代化国家之间错综复杂而又敏感微妙的关系。 -
圣经的故事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房龙发表了一系列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的通俗历史著作,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圣经》是一部伟大的文学遗产,它对欧洲文化及人类文化都有着无可比拟的贡献。本书以简洁优美的笔触,解读了这部伟大作品。纷繁的人物,深奥的教义,频繁的战争,在房龙的娓娓叙述之下变得清晰而迷人。 -
西方艺术新论-牛津通识读本
《西方艺术新论》这本小书引发了对于艺术的思考。作者解释了艺术中的创新和争议为什么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及艺术为什么重要的原因。《西方艺术新论》中探讨了艺术与美、与文化、与金钱、与性别以及与新技术的关系,从拉马钱德兰、戈雅、达明•赫斯特一直论到非洲的钉神、印第安村庄的舞蹈和音乐电视。 -
茶道的美学
《阅读日本书系•茶道的美学:茶的精神与形式》的作者是田中仙翁。饮茶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式和精神几经离合,不过最初整合的是形式。在寝殿造到书院造这种武家贵族独特的建筑结构过渡中,武家的宅邸发生了种种变化。……室内装饰等配合凸窗、搁板架、台板,这一书院造建筑样式的做法基本定型。吃茶的方法从室町时代后期起开始发生变化。茶会客人的人数限制在数人,称之为“茶汤”。……随着茶会演变成茶汤、客人人数的减少,客间的狭小促使主客人产生一种紧张感。于是就发明了被称之为小客问或数寄屋的特别茶席。 -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文库(第1辑):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是国内研究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第一本专著。 伯明翰学派是文化研究的策源地,也是迄今为止对亚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学派。《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文库(第1辑):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尝试考察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由此揭示其作为亚文化理论资源和文化研究路径的价值和意义。《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文库(第1辑):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文化语境分析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展开论述,宏观考察了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出场语境,微观探讨了伯明翰学派关于亚文化风格的构成、产生原因、抵抗意义、收编方式和美学评价的基本观点,概括出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特点和价值。《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文库(第1辑):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对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研究,能够为国内的亚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必要的借鉴。 -
尔雅注证
《尔雅》作为中国古代学者必读的《十三经》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本书通过自然科学研究的视角,选取百余幅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精彩图片,力求拉近历史的距离,证实书中那些古代事物存在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作者还提出《尔雅》反映了古人以“真、善、美、和”为社会关系、人际交流的道德标准和文明准则,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因此,《尔雅》既是中国博物学的典籍祖本,也是人类发展的文明结晶。 -
中韩文化谈
《中韩文化谈》为了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虽然也探讨历史上的演变,但大部分都是讨论整容手术、街头啦啦队、“韩流”、炒米糕等当今为人们所熟悉的主题。我以前的专业是法国文学,但过了40岁以后改换专业,选择了韩语、韩国文学博士课程。因此,在比较中韩文化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谈及曾体验过的欧洲文化。我希望这种尝试能有助于从第三者立场上,更客观地观察中韩两国。以语言为主题的三篇文章单独成章,在其他主题的文章中,我也经常讨论我们使用的语言中隐藏的文化奥秘。当然,这已表明我现在对语言学领域很感兴趣。 -
法国女人不会胖
《法国女人不会胖》内容简介:为什么法国女人不节食、不跑步也能保持苗条?《法国女人不会胖》全书只讲了这一件事。说穿了,法国女人进餐时也用脑袋,她们吃有益的食品,不吃任何经加工脱离了自然风味的食品。她们信奉平衡的饮食。她们不常称体重,更喜欢用手、眼和衣服来衡量。她们不去健身房。 《法国女人不会胖》看起来像食谱,其实是在讲述法国女人的生活方式。而苗条身材是这种健康生活方式之下自然而然的结果。 -
道在器中
《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一书,以作者米鸿宾先生之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自然之道的理解为前提,向广大读者揭开了“道”之于中国传统家具的神秘面纱,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借助书房、家具,真实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在解析众多中国经典传统家具的结构、用料的同时,融入作者对于自然之道、和谐之道的理解,较为新颖,也容易激发读者的感悟,这也是本书区别一般家具收藏类图书的特点及优势。 从语言风格来说,行文流畅,虽论及玄学,但深入浅出,由传统家具的历史沿革入手,结合丰富的实物图片以及书画作品中的家具形象,穿插数量颇多的蕴含传统文化智慧的小故事,使得图书整体的可读性较强。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谐之道的理解,将这些略显艰涩的传统文化融于中国传统家具器物当中,从一件家具的选料看传统文化中的物尽其用,从制作看传统文化中的曲则有情、和而不同,从家具的摆放、书房的布置看传统文化中文人崇尚的开朗、豁达、清新淡雅的情怀。凡此种种,旨在为广大读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作者对当世清新淡雅、有礼有节的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传统家具在当今文物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人在当今物欲横流、喧嚣的社会中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清净典雅的休闲环境,开始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开始寻求心灵上的超脱。其实,天地之道、自然之道已经有先人经过多年实践与感悟,融于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家具的制作与使用正是其中一方面。个中道理见仁见智,留待广大读者自己从中仔细地品味、感悟。 -
品牌新中国
本书是将广告产业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优秀范例。作者关注广告产业内文化生产的各步骤,通过生动、深入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各类广告主及广告公司如何寻找最佳的品牌定位策略,如何做出相应的媒体选择;同时对各类企业追逐的几类重要消费群体(包括“中产阶级”、蓝领大众、都市年轻女性、青少年)的文化特性和消费习惯,作出了富有洞见的描述。 作者指出,全球/本土的二元对立思维已没有市场,在当今商业环境下,各类品牌(无论外资、合资还是本土)的自我定位与形象塑造,都要借助融汇中西的新思路;国内品牌获得世界认同的过程,与中国之国家品牌形象的更新是相辅相成的。 -
行动的书
本书是作者从2002 年到现在所写的关于策展实践的学术论文的合集,这些文章曾发表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性刊物上。该书论述了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艺术研究以及策展实践。策展对于作者来说,不只是表述或再现方式,而且是一种塑造现实的力量。他认为艺术家只是一个社会位置,而策展人不过是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将获得一种目光,这种目光可以穿透艺术作品的拜物教,穿透艺术创造的个人主义神话,穿透艺术—价值—资本的社会交往系统,进入到这种被名之为“艺术”的心灵的社会运动中。 -
千字文
名家大手笔丛书—— 国学名篇×书法经典 名师逐字解读 故宫传世藏品 名家大手笔 原来经典可以这样读! 历代书画家常以名家诗文为载体来创作字画作品,本系列丛书以此为切入点,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挑选对应的书画精品,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接受文章和艺术的双重熏陶。 我们邀请了著名学者和书画名家撰文介绍作者生平,解读诗文内容,赏析书法作品,提供相关文史掌故和书画趣识,帮助读者领会诗文书艺之美。 ................................................................................................... 古来文人墨客如浪淘沙, 有谁曾为区区一文而鬓发皆白? 传世名篇佳句如繁星, 有哪篇能字字珍贵令大师们不断追求? 一部知识百科需要多大? 长篇累牍抑或汗牛充栋? 其实,仅有千字, 也能透出天文、地理、历史、修身…… 一篇文章,一夜的工夫,一生的智慧。 一千个字,永恒的书写,千年的佳话。 本册收录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千字文》。它区区千字,却包罗万象,不但是古代学童识字的必读文章,也被历代书家奉为学习书法的经典范本,留下无数传世名帖。我们从中精选了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二体千字文册》和《行书千字文卷》以及明代沈粲的《草书千字文卷》供大家赏析。 -
后/殖民知识状况
六位杰出的亚洲思想者,剖析亚洲当下社会文化思想状况,与全球化与殖民/后殖民状态下的亚洲生存状态。 经济 民主 文明 穿透本地经验,为亚洲知识界寻找寻找自己的知识方式。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