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边锋

    作者:[澳]布伦特·D.泰勒

    猫王和香奈儿的共同之处是什么?J.K.罗琳与贝克哈姆的相似之处又在哪里?为什么麦当娜、列侬、皮特成为了文化偶像?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创造力至关重要。新奇就是王道!在这本精彩的图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17位文化偶像的人生,分析他们如何成为了“边缘人”并最终拥有了其独特的创新优势,同时,根据这些偶像的童年经历、奇特行为挖掘其所拥有的创造力的根源。让文化偶像成名获利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他们都有一个创意人生。
  • 汉品03:漆用

    作者:徐俊 主编

    本期《汉品》以“漆用”为题,以日中古今的漆艺状态为索,在对比中来反观移风易俗之后的中国重振漆文化的可能性。其中有日本国宝级漆艺大师松田权六所著的《话漆》一书的精华内容,读着可藉由了解日本漆艺的状况;通过德国学者雷德侯之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漆器的工厂化生产情况;而后几篇文章则是反映清代至今的民间的漆器使用情况。 延续上期《汉品》的专题,本期继续给大家带来中国园林方面的内容。或许是我过往职业惯性所致,本期内容着重于园林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古典园林学者陈方山与装置艺术家管怀宾的对话,由此可看出艺术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感知方式,如何将园林美学解构并溶入到当代空间艺术形态中。此外,读者还可以从摄影与影像艺术家董文胜的作品中来体会,艺术家是如何透过中国园林来表达另类的人文情怀与意境旨向。他们都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拓展和新生的出色的推动力量。 本期还设“品曲”一栏,为大家带来了两篇关于传统戏剧《牡丹亭》的文章。“茶谭”则是为大家展现来自苏格兰的东方茶馆美学和来自台北的老茶馆记忆。“传承与表现”一栏更是选用了几篇关于“形而上/下”的文章,有王鸿从中国漆延展而说的《关于物质与关系的唤醒》;有贾伟遵循“述而不作”之道创立的东方美学产品品牌“上上”,这便是一个坚持“日用即道”的成功例子;有胡俊用中国的山水画论“六要”来阐析西方当代艺术的,这种反道怪法在西方艺术理论占主位的当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形而上”的系统中,传统的中国的逻辑和智慧是否与中国传统工艺一样,被疏隔、轻藐了太多、太久?
  • 岁时令节

    作者:杨荫深

  • 大捐赠者传奇

    作者:[美]沃尔德马·尼尔森

    《大捐赠者传奇》像一部纪录电影,用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讲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作者将聚光灯打在了私人基金会这群“从不需要接受公众监督”的社会恩人身上。 聚光灯之前,这些建立起大型基金会的捐赠者们活像一群各具特色的演员:冷漠离群的洛克菲勒、贪得无厌又慷慨豪爽的卡内基、精神异常的霍华德·休斯、高喊要投身慈善业却迟迟未有动作的巴菲特……他们当中有社会下层的罪犯和精神病患,有无足轻重的老好人,有不守陈规的英雄,也有天才的组织家。无论是出于单纯的利他主义,还是为己谋福,这些摇钱树的种栽者们最终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医学、艺术、商业,甚至政治。 素以“直言不讳”闻名的作者用这本书粉碎了我们对于慈善机构充满敬意的幻想:很多时候,它们都不是高尚动机和精心规划的硕果,而是疏忽、冲动、个人爱好,甚至临终遗愿的产物,源自我们能想到的最个人化、最情感化的因素。 这些传奇性的捐赠故事,让我们嗅到了这些富甲一方的豪门显贵身上凡人的味道,感受到他们捐赠时的爱与愤恨、渴望与恐惧、罪恶感与虚荣心,也让我们透过慈善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窥视到它的内部运作。
  • 古希腊艺术

    作者:[德]托尼奥·赫尔舍

    从艺术品赏析到文化生活 德国最畅销的“大家小书” 专业译者精撰译注 打造最适合中国人的古希腊艺术著作 讲解古风、古典和希腊化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结合神话传说,节庆,祭祀,市民生活和运动会 揭示图像作品在古希腊文化社会中的地位 85幅插图,直观展现古希腊艺术的高贵与伟大 欣赏西方艺术的能力 从古希腊艺术开始 本书首先概述了古希腊时期的图像作品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接着以时间为框架,分古风,古典和希腊化三个时期讲解了古希腊的图像艺术,古希腊人在这些图像艺术中使神、英雄、古今的伟大人物、公共和私人的场景化作可见的形象。作者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穿过雕塑、浮雕、绘画和画瓶等图像世界,展示它们在希腊社会的政治、私人和宗教生活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 百年佛缘

    作者:星云大师

    《百年佛缘》是星云大师的一部口述历史,从1911年辛亥年间谈起,直到现在。顾盼前人与来者,将一个世纪里与星云大师有关的人与事的脉动及轨迹,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生动立体地凸显在读者眼前。书中细腻地叙述了大师近百年的生命历程,穿插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坎坷命运,不仅为中国佛教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其精彩感人的故事,更是普通大众修身养性、励志为学、臻于幸福安乐的处世心法。 星云大师通过这部口述历史把自己人生八十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了个人的苦难童年,讲述了与母亲、外婆的点点滴滴,讲述了自己出家的缘由,讲述了到台湾后的诸多遭遇,讲述了自己对佛教的坚定信仰,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世界各地弘扬佛教,如何提倡并践行佛教走入人间、走入大众的生活,讲述了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讲述了与大陆割不断的血脉相连及与大陆各界的往来。这部口述历史内容之丰富,史料之翔实,称之为“奇书”是不为过的。
  • 明镜高悬

    作者:徐忠明

    《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是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来思考和写作的结集。全书分五个栏目,从“核心观念”、“器物与图像”、“档案虚构”、“人物与制度”、“诗与小说”几个切入点对我国古代法律进行了跨学科考察。所涉内容,既有概念解读、人物考证、文化解释,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考索、律条档案分析等。如通过对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镜高悬”匾额和古代典籍中听审插图的考释和解读来考察司法意义,还原古代司法实践的场景,深入探究司法权力背后的运作机制,解释司法官员与诉讼两造的心态模式和行为策略,评估司法实践之于社会秩序形成的作用与意义。本书作者通过勾勒和描述中国法律史图像,冀以改变目前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格局。 一部兼具“大文化”视野与“小切口”细析的功力深厚之作!
  • 職人誌

    作者:黃靖懿,嚴芷婕

    ●2013年「新一代設計獎」金獎 ●2013年「臺南創意新人獎」首獎 ◎新出版形式:以一年52週的週報形式,介紹52個傳統工藝職人 ◎新視覺表現:以精細工筆描繪職人工作場景、工法步驟、製作工具及作品等,視覺出色、豐富多元,迎合讀圖世代的需求。 ◎新閱讀樂趣:主文報導、工法工具專欄提供知識內容;職人撇步(報乎恁知)、作品櫥窗、地圖提供實用資訊;模擬廣告、啟事、氣象、彩券等發揮新世代無厘頭幽默感。 用一份小報,讓職人的精神被看到 職人,是指傳承守護著代代相傳的傳統技藝,並透過雙手製造出良品的生產者。這群人熱情的從事創作,以擁有嚴謹、專業、用心、負責的態度感到自豪,這就是經過時間淬煉而形成的職人態度。兩個學設計的21歲女孩,以近一年的時間搜集資料、深入探訪了52位遍佈台灣各地的傳統工藝職人,並以一週一報的方式,一手包辦文字、攝影、插圖和排版設計,最後設計出一年份的《職人誌》,希望能讓新世代的年輕人看到台灣的傳統文化內涵,也讓年長的一輩再次感受手感時代的美好。令人驚嘆的是,年輕作者巧手描繪了所有職人製作的場景、作品與工具,她們運用圖繪的力量將生活造型之美表露無遺,不僅得以藉此向頂真的職人們致敬,更展現了新世代的職人精神。2013年參加台灣優良設計協會及台灣創意設計中心主辦的「新一代設計獎」和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臺南創意新人獎」,皆獲得首獎肯定。評審一致青睞表示,「職人誌」對細節的講究幾乎無可挑剔,突顯出創意者充滿耐心與勇氣的認真踏實精神。 藝術學者 設計名家 同聲推薦 李明道 (Akibo Works負責人) 林承緯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官政能 (實踐大學副校長) 陳永基 (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陳俊良 (自由落體設計公司負責人) 名人推薦 好作品,不該只在新一代計獎得金獎,這個用古早味設計語法介紹台灣職人的作品,要透過出版讓更多人認識、收藏。-李明道(知名設計師、Akibo Works負責人) 在文創大張旗鼓的年代裡,《職人誌》忠實地記錄下為台灣傳統造型之美傳承而努力的職人之心、巧匠之藝,更顯此書價值。-林承緯(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用田野考掘和設計的方式,重新呈現了傳統匠師的敬事態度與情意;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首詩,說得真摯、動人且內斂著充實的美。-官政能(實踐大學副校長) 他們兩個是設計憨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對設計的執著、耐心及熱血。-陳永基(知名設計師、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透過這本《職人誌》的出版,讓現在及未來被看見的職人,留下一份給下一輪孩子的備忘錄;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台灣人記得什麼是台灣精神──職人精神!-陳俊良(知名設計師、自由落體設計公司負責人)
  • 忧郁的常识

    作者:灵子

    本书为新生代学者、专栏作家灵子女士近年访谈文字的结集;为“独立阅读书系”第二辑之一。 本书辑录作者与周有光、何兆武、齐邦媛、灰娃、马勇、许章润、高华、杨奎松、熊景明、徐友渔、许纪霖、余世存、潘鸣啸、莫言、阎连科、刘亮程、韩松、陈冠中、朱天心、唐诺等二十位学者和作家的访谈 ,分享他们对中国学术思想、学术伦理、社会责任等问题的真知灼见,展现他们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思虑;亦可视为一份独特的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素描。 我迫切地希望知道这些受访者的想法,无论对于公共问题、专业问题还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困惑。我希望了解,这些长期思考的人们如何应对日趋复杂和恶化的社会环境,又如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化为一种有助于社会向前的力量,他们如何解决自己可能什么都做不了的焦虑感,又如何面对专业和公共事务之间的艰难选择。更内心一点的想法或许是,我希望从他们的应答之中,得到并分享个体认知这个世界的参考,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能做什么。——灵子
  • 兰亭的故事

    作者:故宫博物院 编

    《兰亭的故事》内容简介:时隔一千六百多年后的紫禁城午门展厅上,百余件历朝历代与兰亭书法艺术有关的作品连同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文人精神,将一同呈现于世人面前。兰亭大展,展出的是历朝历代的兰亭文物,展出的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风貌与文化精神!认识兰亭,了解兰亭文化,还得让我们从《兰亭序》的诞生以及解读王羲之的书艺人生开始。
  • 聚落的100則啟示

    作者:原廣司

    ★日本都市建築三大建築家 原廣司 首本中文版個人著作 「歷史沒那麼簡單」,我們永遠可以在聚落中找到新的智慧,誕生新的見解與辭彙。 「聚落聲音的翻譯者」日本建築大師原廣司 獨創的空間設計論 1970年代,現代建築告一段落。在應該提出下一步的新建築主張時,建築家開始思考︰也許可以引用歷史的範例。 先鋒者選擇最艱難的道路,原廣司帶著他的建築團隊,深入世界各角落的聚落,希望憑藉聚落的力量,找出解答。他以26年的時光,淬煉出100則聚落啟示:建築學、空間學、哲學、美學、幾何學、天體運行……人類總是試圖用知性來解讀歷史積攢的智慧,「但真正發言的,是聚落本身。」 建於嚴苛自然中的聚落、具戲劇性空間效果的聚落、一沙一世界的聚落、永遠等待新解釋的聚落……原廣司試圖拼湊出建築的過去與未來的藍圖,思考通行於萬物的空間哲理。 他說︰「世界,便是人類對自然的解釋。」「研究,是所有設計者的設計手段與資料的來源。」 我們看到一位叩問歷史,思考各種建築可能性的建築家。原廣司的精神不僅影響了隈研吾、山本理顯、小(山鳥)一浩等眾多出身「原研究室」的新一代建築大師,也讓關於聚落的文字跨出聚落,超越了建築範疇,啟發了小說,也影響了時代。 「世界的聚落調查」至今約有40年,仍以無數種變形形貌刺激著人類的想像力。 共同幻想創造了所有聚落與都市〈共同幻想〉 神聖與庸俗、私有與公有、新生與古老……必須掌握空間的各種傾向!〈各種傾向〉 牆是爭執的原因,也是逃離爭執的手段。由此可知,牆反映了自然。〈牆〉 屋頂,整治了所有混亂。〈屋頂〉 天空賦予建築無窮變化,有時則相反,建築賦予天空不同的形貌。〈天空〉 宏大的構想有賴於雄偉的裝置。雄偉的裝置則有賴於微小的細節。空有構想而無細節,就只是乏味的聚落。〈宏大的構想〉 由遠處望,要融入周圍環境;從近處看,要特立出眾。〈由遠,由近〉 「年輕時,我曾經提問:『建築能做些什麼?』只要是建築家,就必須帶著作品,對此提出答案。希望本書能夠憑借聚落的力量,成為解答之一。」 本書特色 1987年,原廣司首次發表「聚落給空間設計的100則啟示」,刊載於《建築文化》雜誌。 隔年,東大同窗、小說家大江健三郎依其中20則「啟示」寫成了《為了新的文學》,NHK電視台亦以此內容製作了系列節目。 建築家原廣司的「聚落的啟示」在日本掀起熱烈討論。
  • 時光如此輕柔

    作者:傑若米·莫爾瑟(Jeremy Merce

    ◆《愛在日落巴黎時》男女主角重逢的心靈二手書店 ◆《午夜‧巴黎》歐文威爾森說:我愛莎士比亞書店,這是家世界上最棒的書店。 愛上一個人或許沒來由,但是愛上一間老書店,多得是浪漫美麗的理由。 有別於第一代的書店,重生後的莎士比亞書店精神信念不變,歷史名人的光環加身,宛如華麗與污痕書店,在這古老書店內遇到的不僅僅是一群異想天開、成天發夢當作家的流浪文青,還有個脾氣時好時壞、相貌像愛因斯坦的老喬治,以及會對你眨眼的黑貓…… 貧窮失業的加拿大記者傑若米‧莫爾瑟有一天徘徊於巴黎左岸,因緣際會來到一家叫做莎士比亞的小書店買了一本書,被店員熱情的邀請他參加茶會。後來,得知書店老闆喬治‧惠特曼是城裡潦倒作家的守護神。旅居巴黎期間,正當他阮囊羞澀、窮愁潦倒之際,想到了這間傳聞中的書店,便硬著頭皮試試運氣,意外取得這位性格奇特的書店老闆的信任,沒多久就住進書店。一邊在店裡幫忙一邊寫作,同時也沉浸於談情說愛、廉價酒吧中。 作者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彷彿荒腔走板的人生經歷,生猛的重現在眼前。在那文學兔窩裡,不得不承認,波西米亞般的不羈生活讓人越夜越瘋狂…… 貧窮失業的加拿大記者傑若米‧莫爾瑟有一天徘徊於巴黎左岸,因緣際會來到一家叫做莎士比亞的小書店買了一本書,被店員熱情的邀請他參加茶會。後來,得知書店老闆喬治‧惠特曼是城裡潦倒作家的守護神。作者旅居巴黎期間,阮囊羞澀、窮愁潦倒之際,想到了這間傳聞中的書店,便硬著頭皮試試運氣,意外取得這位外型頗似愛因斯坦、性格奇特的書店老闆的信任,沒多久就住進書店。一邊在店裡幫忙一邊寫作,同時也沉浸於談情說愛、廉價酒吧中。 有別於雪維兒的莎士比亞書店,接下書店的精神信念的喬治‧惠特曼,在作者筆下成了現實又可愛、很有個性,卻又有點愛面子的老店長。而作者在書店內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彷彿荒腔走板的人生經歷,生猛的重現在眼前。在那文學兔窩裡,不得不承認,波西米亞般的不羈生活讓人越夜越瘋狂……
  • 百年時光:老宅。屋味賞

    作者:部落客@pepe

    近年台灣興起一股「老屋欣力」的風潮,將年代悠久的老建築翻新改建成藝文展場空間、餐廳、咖啡館、旅店、民宿等形式,讓參訪者在濃厚的古老風情中,感受不一樣的驚喜創意。藉由這樣的氛圍轉換,彷彿像是經歷了一場時光之旅,讓忙碌的現代人從急促的生活腳步中,在安逸寧靜的舊日時光裡得到心靈的充足歇息。 一幅畫、一角落、一個紀念收藏,都含括著時代的傳承、創意的延伸、主人熱情款待的用心,以及當地的文化特色之美;不同的背景故事,有的卻是同樣濃得化不開的人情。 根據部落客們豐富的在地旅遊經驗推薦,編輯部蒐集了這些坐落在台灣不同角落的「老宅」背後故事,邀請讀者一起跟著動人的文字及照片感受這些充滿生命力的新文化,下次旅行時,請放慢腳步好好探尋體驗,就讓這些人、這些事、這些物帶給你不一樣的新感動。
  • 这里是北京(第6辑)

    作者:《这里是北京》栏目组 编

    《这里是北京(第6辑)》内容简介:北京,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古城、古迹、古人、古物……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尽、品不够的厚书;本身就是一座丰厚的文化宝库,值得今人去挖掘,去探寻,去解读。因为这里是北京,北京电视台有责任用影像去记录这座城市的历史;因为这里是北京,媒体人有担当去还原可触可感的历史“现场”,去诠释人文之都的丰厚含义。 北京正在建设世界城市,“人文北京”建设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要义之一。而文化,无疑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曾几何时,人们对北京文化的理解局限于京腔京韵,拘泥于红墙黄瓦、胡同街巷,事实上,这座城市更多承载的是一种文化态度,一种人文精神。从文物古迹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关乎京城百姓的生活点滴;从旧城保护到城市规划,无一不考虑的是文明古都的血脉延伸。北京不仅是北京人的家乡,更是华夏文明的汇聚之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历史触手可及,文化亦有生命,挖掘北京这座城市的内涵,展示古典与现代交织的人文之都独特的魅力,从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中找寻现代文明的核心元素,这是电视人的追求,也是电视人的责任。
  • 天道与人文

    作者:竺可桢

    《大家小书•天道与人文》讲述了: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方便实用且能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 出版大畅销

    作者:植田康夫 编

    《出版大畅销》是《出版大崩溃》《出版大冒险》的姊妹篇,收录了日本《出版新闻》杂志社的社长清田义昭、《创》杂志的总编辑篠田博之、《出版大畅销》的主编植田康夫和《是谁扼杀了“图书”》的作者佐野真一从2000年- 2004年的关于日本出版行业的座谈会内容,以及日本出版行业报纸《新文化》“畅销书方程式”栏目从2000年-2005年的文章作为《出版大畅销》的基本内容,并深度剖析了日本出版业从2000年-2005年大畅销的原因以及畅销的方法和诀窍。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作者:[美] 埃德加•沙因

    为什么当领导者试图让组织变得更高效时,却常常发现组织仍以明显低效的方式在运行? 为什么当管理者试图改变下属的行为时,却常常束手无策,甚至遭遇极为强烈的抵制? 大师沙因告诉你:对高绩效而言,文化越强大,组织越有效。领导者所做的唯一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管理文化。
  • 台南老房子 新感動旅行

    作者:墨刻月刊編輯室

    老房子新旅行,吃玩買住一次到位 最有Fu的老房子50+ PLUS全台嚴選17+ x 台南特蒐33+ 一面斑駁的牆、一道落漆的門、一扇有鏽痕的鐵花窗…每一個角落組合起來就是一幢有許多故事的老房子。在台南,任意一個轉角都能遇見像這樣的老房子,因此,不論是生活在台南、流浪在台南,或者只是偶然間路過台南的人,都忍不住對這裡的老宅古厝產生感情。於是,老屋改建而成的餐廳、商店、民宿誕生了,看這些隱身在巷弄的老屋主人如何善用自己的妙點子,賦予老房子新的生命力度,邀請過往旅人一起走進、使用老房子,城市專屬的記憶保留了下來… 老房子,不只是年紀很大、滿腹歷史典故的建築物。在老房子裡,我們可以喝咖啡、飲酒、用餐、住宿,甚至是買東西、洗頭髮…這一次就跟著我們一起走訪全台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的新空間,將發現,在緩慢悠然的老宅古厝中舒放我們的五官感受一點也不困難。從散發著人文韻味的台南府城開始,再將足跡擴展到全台每個角落,享受老房子帶來的新感動,現在就展開一場最有滋味的老房子旅行,一起品味城市裡的老靈魂吧! ◎嗅聞。時光隧道中的咖啡與茶 走進老巷弄,飄散著淡淡的咖啡或茶香,與巷弄間的午後氛圍竟如此契合。流連在老房子改建的咖啡館與茶房中間,純粹的懷舊風味讓人久久不捨離去。 ◎觸動。當老房子遇上好點子 當老房子遇上好點子,就化身成為二手書店、手作工作室,甚至是髮廊、酒吧。這裡摸摸,那裡看看,店中展售的各式商品,也散發著專屬於老房子的歲月質地。 ◎品味。佐進歲月的好味道 老屋改裝的餐廳擁有懷古與前衛並置的美,蕩漾於心的則是濃濃的人情況味。在老屋餐廳中,品嚐的是精緻美味、滿懷心意的料理,當然,還有歲月的好味道。 ◎傾聽。在光陰的故事中歇腳 對旅人來說,旅館就是第二個家,每間旅館都有自己的故事。老宅翻修而成的民居,是探索當地的愜意基地,在這裡歇一歇,聆聽一段關於光陰的故事,一夜好眠。 ◎凝視。跨越時空的藝術展場 閒置下來的老街區、舊廠房、老市場,經過藝術思維和創作行動介入後,展現繽紛的文創能量。走進跨越時空的藝術展場,細細觀察思索,想像力也跟著無限迸發。 本書特色 ◎介紹台南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的咖啡館、商店、餐廳、旅店、藝術空間等等,為老屋注入現代的新元素,與老房子感覺更親近。 ◎最有味道的老房子50+,台南特蒐33+,全台嚴選同場加映17+ ◎手繪台南市區散步地圖,台南老屋體驗一本趴趴走。
  • 教育應該不一樣

    作者:嚴長壽

    他因為「天生無可救藥的使命感」,寫下這本書…… 他因為「一種油煎火燎的急迫感」,站出來率先發難…… 嚴長壽最沈痛的建言 點出我們不願面對的台灣教育真相 一步之遙,一念之轉,就可以讓台灣完全不同, 而我們居然讓它變得那麼遙遠,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放大聲量,喚起關心, 這是我能為青年人做的最後一件事。--嚴長壽 決定未來的力量,在教育。但台灣單一化、升學主義的教育體制卻是用過時的方法,培養準備進入未來的人材。體制的不公、政策的短視、施教者的無心、家長的盲目、到青年的沈默。都是教育共錯結構的共同製造者。 眼看台灣的教育氣球正在錯誤的膨脹,專家不願意去戳破、政府官員不敢抬頭面對,嚴長壽定位自己是一個社會觀察者,一個關心青年未來的社會老師,用沉重的心情,寫下對台灣教育最深刻的分析與建言。 本書透徹分析台灣目前的教育環境,包括快被摧毀的職教體系、急功近利的家長心態、媒體的可議之處、老師的教育心態及學歷通膨時代,嚴長壽認為教改人士為了滿足家長期待而走錯方向;政策為了討好選民,做了錯誤的轉向。他建議年輕人如何從尋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最後並提出對台灣文化新未來的想法及建言。
  • 佛心流泉

    作者:林安梧

    佛法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 林安悟大师归宗于佛,但与诸多其他宗教往来相善。 佛心是佛心,但若执着这佛心,那已不是佛心了!这便是执着而来的遮蔽。话语指向对象,去除话语,回到存在本源!如如自在!真空妙有!话语背后,是怎样一个鲜活的世界。《佛心流泉》给我们呈现了生活之本,从真实存在的本源,开启佛心,来感悟当下的生活世界,体认人生社会的种种,来印证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作者从儒、道、佛的视野观照社会和世界,谈生活、谈工作、谈亲情、谈道德?谈文化、谈政治,谈教育,深刻的揭示了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的仍然深刻而活跃的存在着。文笔清晰流畅,读来如炎热夏日喝清凉的泉水,甘甜爽口,意味深长。文字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人感受到纯正深厚的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同样能领悟到一种元气淋漓的天地精神,以天地之精华,滋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