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纹上瘾/TAT ADDICTS》

    作者:Phat Chan

    看見紋身漢,大家或許都會聯想起黑社會大佬、古惑仔,有時還戲稱他們為「公仔佬」,總之令人想到的是「好人有限」。而實際上,紋身的人有明星、有文員、有醫生、有律師,甚至有尋尋常常的普通師奶,大家為了給自己的身體添上色彩,不惜忍受十級的針刺痛楚,你可以說他們自討苦吃,但當中愈紋愈上癮的仍然大有人在。 曾幾何時,紋身是原始部落的圖騰,本來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象徵意義,演變至今時今日,衍生了不同流派,各自各精彩,甚至如同潮流服飾。本書是本地首本呈現紋身文化的專書,本身也是紋身漢的作者,大膽展示各種類別及各地文化的紋身圖案,令人看得瞠目結舌。龍、虎、鳳嗎?噢,濕濕碎碎,一幅海洋世界、一條栩栩如生的大蜥蜴……有你估到的,但有更多你估不到的,中國新崛起的紋身風格,紋上一幅皇帝御筆的山水畫、一幅蒼勁挺拔的水墨松,才叫人無話可說……總之大開眼界是鐵定的。 作者同時訪問不同的紋身型人,其中經典人物當然少不了陳惠敏,還有李燦森、范曉宣、黃貫中等,甚至「最估佢唔到」的吳彥祖,他們都會坦盪盪地道出他們第一次的紋身經歷,原來紋身背後都有著有血有肉的故事,他們更會在你面前展露一下他們的摰愛圖案,讓你欣賞紋身之美。 作者亦走訪多位紋身師傅,道盡紋身百態及香港的古靈精怪紋身的人與事,並會給第一次紋身的朋友一點忠告。看完此書,你會對紋身完全改觀。
  • 中欧大讲坛·人文卷

    作者:朱晓明

    《中欧大讲坛(人文卷)》是“中欧大讲坛”之人文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中欧大讲坛(人文卷)》中出现的十多位演讲者,均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作家王蒙、学者余秋雨、舞蹈家金星、艺术家王小慧、配音界的传奇丁建华和乔榛、当代佛教学者洪修平等人,将为你展现光芒四射的艺术魅力与久远深沉的中国文化内涵。
  • 道教新论

    作者:龚鹏程

    本书较之道教研究相关著作,论述较全面,观点及方法亦较新颖。内容可分四部分:一、道教基本知识之辨析,如道教概说、道教性质;二、道教史及各道派之理论研究,对天师道、上清道、内丹丹法等都有说明;三、佛道关系,以晚唐的禅宗与道教、宋代陈师道论诗禅与学仙、明代焦纮摄道归佛、清代黄宗羲论三教等为讨论重点;四、探析道教与医学、旅游、书法之关系。 序 / 一道教概说 / 二道教的性质 / 三道·道家·道教·道教史 / 四早期天师道 / 五《黄庭经》论 / 六内丹学的兴起 / 七《阴符经》叙论 / 八净明道道法蠡测 / 九陈候学诗如学道:陈师道 / 附论 / 十黄宗羲与道教 / 十一杨仁山笺释道书考 / 十二道教影响下的儒家经学 / 十三陈寅恪的道教研究 / 十四道教的身体观 / 十五道医论 / 十六以人为药 / 十七道门文字教 / 附记 / 十八道教与书法 / 十九张三丰武学论考 / 二十游下仙 /
  • 美国人这样过生活

    作者:

    《美国人这样过生活》教你深度了解:美国人的文化与生活,美国人有哪些过人之处?食:美国人注重营养,细读食品营养标示。衣:美国人在车库拍卖中寻宝。住:美国人守望相助,社区意识高涨。行:美国人开露营车过野营式RV生活。育:美国人把博物馆当教室。乐:美国人过“party all the time”的生活。
  • 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

    作者:熊春锦

    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就是要效法地球母亲的慈爱、无私、宽恕、奉献的精神品格;就是人类要效法地球母亲的三元场性,修身构建上德无私的品格,获得地球母亲的无形乳汁——这个乳汁就是大地之气的能量,升华自己的精神灵魂。 ——作者封面寄语
  • 文化

    作者:弗雷德·英格得斯

    《文化》主要内容:当前,“文化”是这样地流行,以至于人们在描述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细节时,不使用“文化”这个词已经是件不可能的事了。人们走进学校,能够感受“校园文化”;来到企业,可以体会“企业文化”;进入政府部门,就会遭遇“管理文化”;如果在超市购物,也会被融化在“消费文化”之中。事实上,是人们选择了“文化”这个词语,然后赋予它某些意义,这样它就构成了一个概念。在今天,“文化”这一用法指的是人们具体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的存在,人们才拥有自我的意识,并强烈地感觉到生活是如此有意义。
  • 中国色彩论

    作者:姜澄清

    “我们目睹高天红霞,心虽为所触动,却不知何以言表,而且,同一种色彩却能触诱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者的不同感获。色彩的这种模糊性为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等大加利用;它的功能是文字和图像所不能取代的。”这是《中国色彩论》的作者姜澄清对色彩的感悟,它在很多读者心中引起了共鸣。 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像色彩这样涉及深广及被遗忘的领域,实在少有。古人诚然借助手段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感;色彩正是这种手段之一,色彩与文字的差别在于它之表情、述意是象征的、暗示的,而文字则以明确的信息诉诸读者。 《中国色彩论》是一部系统的关于中国色彩理论的专著,从中国古典文化“以色明礼”“以色证道”的儒学角度,论述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推出在中国人审美观念中色彩观形成的内在脉络,并借助西方美术中的色彩运用,脉络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绘画以致实用领域独特的色彩规律。同时,作者的饱学与博识又引领我们感悟东方的哲学与禅思以及色彩本身带来的妙趣。 (出版者: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作者:姜澄清责任编辑:刘铁巍定价:26元) “中华文化精神书系”,在21世纪全球化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出版,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这也是出版者的责任与期待。 “中华文化精神书系”包括:《中国色彩论》《中国书法思想史》《中国绘画精神体系》《中国西部艺术论》《中国彩陶艺术论》《中国陶瓷艺术论》《中国文学原型论》《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原型批判与重释》10种图书,共计260万字,图约500幅。 丛书主要作者姜澄清和程金城两位先生都是学养深厚,著述颇丰的知名学者,他们用清晰的国学根脉,严谨的结构,高妙独到的见解,典雅的叙述为我们拨开了厚重的历史幔帐,引领读者感受蕴涵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哲学、人学、美学……享受如此精彩绚烂的文化盛宴,留给我们的滋养与回味是无限深远的。正如有学者在论中国文化精神时所说:以文化艺术之清泉去涤荡世俗之尘埃,在宁静的蕴涵中包孕着对人生和世界的一往情深。既超出现实,又诗意地返回人生,这就是中国哲学美学精神的本真写照。 (《中华文化精神书系》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编辑:刘铁巍)
  • 印度文化论

    作者:郁龙余

    该书为“外国文化论丛”中的一本。它主要从印度人的世界观、生命观、种姓观、人生观、宗教观、修炼观、意志观、教学观、文艺观、矛盾观10个方面探讨了印度人及印度文化。既有知识性的介绍,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对读者认识印度文化有较大的帮助。
  • 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

    作者:賈克·阿達利 (Jacques Atta

    作者阿達利是法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也是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重要的顧問。阿達利對西方音樂史提出一套與大部分音樂史家不同的詮釋。他認為音樂不只反映了社會樣相,而且還以先知的方式預示了新的社會形構。在他的解釋中,音樂和政治經濟的互動發生於:獻祭、再現、重複、組曲,分 別代表為宗教、為商業而作的職業性現場演出、唱片錄製及未來的民眾自由為自己作曲的四個社會階段。
  • 方法:语言学的灵魂

    作者:朱晓农

    本书应用语言学中的具体例子,讨论科学精神、科学的社会意义、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语言学的哲学背景、历史语言学中的方法论问题以及本体论和认识论。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演绎逻辑在科学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相关的“假设-演绎-检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 目录 第一编 科学主义哲学观 第二编 科学研究基本功 第三编 历史语言学史论 ........第10章 音韵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11章 顾炎武范式——古典学术的典范 ........第12章 陆法言和《切韵》 ........第13章 高本汉范式——赶上科学的步点 ........第14章 历史语言学的五项基本 ........第15章 功夫在诗外——新方法移植综览 第四编 方法尝试个案 ........第16章 修辞的公理化 ........第17章 意义的形式化 ........第18章 句法研究中的假设-演绎法 ........第19章 训诂的可检验化 ........第20章 听感的数量化 ........第21章 形式研究的物理基础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梦想

    作者:网络与书编辑部

    这是一本有关社会生活的通俗读物,主要围绕“梦想”一此展开话题。全书共分三部分,有From Rex,专题报导和特别企划三个栏目。具体内容包括:筑梦人特写,《吉诃德先生》问世四百周年纪念,7到70岁的梦想大调杏、推动梦想的14双手,超级女声满足的商业及其他梦想等。 From Rex 汤显祖说的 梦想经典名言 筑梦人特写之1——自力更生的都市新人 梦想与现实 筑梦人特写之2——追求公平正义的社运总作者 15个梦想关键词 筑梦人特写之3——探索世界的风火轮 专门帮人实现梦想的行业 筑梦人特写之4——爱摄影的受伤搬运工 大人小梦 筑梦人特写之5——推广阅读的流动摊贩 筑梦人特写之6——引进独立音乐的园丁 九梦:爱情、财富、和平、自由、玩乐、理性、科技、革命、生命 Maps 是儒是释抑是道?——古人说梦杂录 蔡志忠说梦想 【专题报导】 《吉诃德先生》问世四百周年 纪念—— 之一 塞万提斯的梦想原形 之二 重返吉诃德故乡 从Hobo到Rainbow—— 移动在寻梦的黄砖路上 十处文学旅行梦想之境 梦的两种国度—— 《大亨小传》与《月光之东》 【特别企划】 7到70岁的梦想大调杏、推动梦想的14双手 Interview:AkibO 像酿酒一样地酿梦想 圣地之梦——在耶路撒冷播种的人们 爷爷变奶奶之梦——一个上了年纪的梦想 原来征服地球是最简单的 当我们同在一起——梦想路上,有伙伴齐行就不孤单 DREAM 超级女声满足的商业及其他梦想 美丽的密码——外科女医师林静芸谈整形梦想 行销中的梦想——广告高手的观点 关于梦中情人之FAQ 接续郑和,八下西洋的梦——徐海鹏2005年12月的行动 与卡儿哈甘的邂逅——崎山克彦和他的天堂岛 如何拥有一颗星星 心理测验:打出你的梦想原形! 与梦想有关的48本书
  • Culture Counts

    作者:Serena Nanda,Richard

    Fram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culture, Nanda and Warms' brief book shows you how culture matters in driving and explaining human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dynamic nature of culture that interrelates various cultural systems in adaptive (or maladaptive) ways. The text emphasizes why understanding cultur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world today, and how we can solve problems and effect positive change. The authors will draw you into the book's concepts via engaging ethnographic storytelling and a conversational writing style that connects you to the topics. You'll focus on contemporary issues, issues of globalization, issues of gender, and issues of equalities and inequalities topics that are important to both the study of anthropology and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round you.
  • 音乐像座巴别塔

    作者:[法]迪迪埃·法兰克福

    伍迪·艾伦在《曼哈顿神秘谋杀案》中惊呼:“我一听到瓦格纳的音乐,就想入侵波兰!”这句嘲讽之言的后面隐藏着社会的和历史的一个事实:音乐在制约民众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1870年以后,欧洲各民族显现之时,音乐的民族主义功能增强了。到处都流行着“音乐符合一个民族的心灵并传播归属感”的观念。这是民俗自我臆造的年代。音乐挑战王朝的舆论检查制度,成为一种民族的艺术,男人们和着器乐,在1914年夏季走上战场。
  • 雜誌上癮症

    作者:藤本泰

    雜誌設計師的工作是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抓到那個時代的氣氛與感覺,並將它們反映在雜誌的頁面上。——藤本泰 縱橫日本雜誌設計界40年 他,決定你我雙眼看到什麼! 《GQ JAPAN》、《BRUTUS》、《Casa BRUTUS》、《STUDIO VOICE》、《太陽》……各大雜誌編集長御用Art Director 日本雜誌界首席藝術指導「藤本泰」(藤本やすし/YasushiFujimoto)生平第一本自傳。《VOGUE NIPPON》、《GQ JAPAN》、《BRUTUS》、《Casa BRUTUS》、《STUDIO VOICE》、《太陽》……你所熟悉的日本頂尖雜誌,除了有令人讚嘆的編輯力,所配合的美術設計更屢屢爆發出驚豔的視覺效果。這樣獨特設計風格都來自藤本泰——縱橫日本雜誌設計界40年,引領潮流、呼風喚雨,決定你我雙眼看到什麼,他的生平就是吸睛上兆的雜誌版圖傳奇。 本書從一位藝術指導邁向成功之路的過程,小從他年輕時擔任雜誌專題企劃,安排日本文壇巨匠村上村樹與廣告文案大師井重里合作專欄連載,大到像是電影導演的藝術指導角色,領軍一群攝影師、專欄作家、文字編輯、圖片編輯、平面設計師……合力進行一齣完美的紙上演出。透過本書,你可以了解所謂的藝術指導不只是看著旗下年輕設計師的稿子說YES或NO,他所懷抱的熱情和動力,他對於文字和圖像的獨到見解,都是他之所以打造一本本風格獨具雜誌的秘密武器。書中他也分享與國際一線設計師交手經驗,像是慘遭知名《RAY GUN》雜誌藝術總監David Carson放鴿子等趣味糗事,也讓我們看見這位大師私下平易近人的可愛一面。
  • 东亚三国志

    作者:金文学

    《东亚三国志》内容简介:中国、日本、韩国这东亚三国,不仅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而且在历史上同属汉文化圈。将中、日、韩三国置于同一视野中进行比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作者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的第三代朝鲜人,自身的经历使他能够从客观独特的角度去比较三国,全方位的正确把握东亚文化,突出三国各自的异同点。三国的地理环境、历史体验、文化风土以及三国人的意识结构、行为方式、民族习惯等各自不同,作者基于自身体验,以东亚三国人差异为焦点,把三国人的生活习惯、行动准则、语言、生死观、审美观等诸方面进行了一番比较,让读者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这三国。
  • 从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读本系列

    作者:萨拉·马哈拉吉,帕沙·查特吉,杜赞奇,阿

    缘起 《从西天到中土》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交流方案,由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汉雅轩发起,梦周文教基金会资助研究,从学术思想和当代艺术两个角度去亲近印度,进行视觉文化和亚洲现代性的文化比较。读本中的学者于2010年秋的上海双年展期间陆续来华演讲;为了让听众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每位学者为我们精挑了这个选集,以中英双语出版。 当今的印度离我们既近且远,除了被西方传媒渲染的新兴经济的龙象之争和模糊偏见之外,印度不在一般国人的视野之内。印度咸称古国,但作为当代文明,一个甚至在现代西方思潮中举足轻重的印度学界,并不在普遍意识之中。作为人口的大国和现代国家,印度的经济、文化、科技皆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作为中国近邻与久远的故交,印度早就应该被中国关注。但与印度交流的当务之急不在于此;中国须要深切思考印度、亲近印度是为了自明。 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已逾一世纪,从革命到冷战到自由资本全球化,我们的道路一直摆脱不了欧美的世界想象,话语也固定在「东西」和「中西」之说法。无怪在各种自强的努力之后,今天的中国政经机制和生活形式愈益趋于全面西化。 作为典范的欧美,中国钦羡为「先进文化」,于今天的国情已不适宜无条件借鉴。但面对中国的历史资源时,我们又往往囿于欧美范式而无法善用。 如何在冷战的两种西方历史计划以外找到中国的位置, 如何发掘被欧美视野冷落的历史资源,就必须放眼其它的发展经验。在亚洲现代化道路上与中国采取截然另途,但依我们的「富强」尺度又是成就可观的例案,无法不审视印度。 中国引以自豪的现代之路是民族革命,彻底推翻过去,重新再造大一统,但结果我们离自己的历史文化越来越远。印度的道路则是摆脱殖民帝国,但在民族独立后依然承继了殖民时代机制。然而,当中国的「后革命」经验与印度的「后殖民」相遇时,我们又不能不讶于左翼革命在印度至今不衰的事实。目前各种倾向的共产党在印度尚有四十多个组织,革命经验不可说不丰富;可是印度又是世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这让我们无法不想:中国的革命是否潜伏了殖民基因;而印度的「后殖民」是否革命的另一种方式。 印度现代化的历程之多样与丰富,中国无法相比;同时,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新旧文化传统并行不悖。雅利安文明的婆罗门学者和各式传统修行人似乎与工业文明不相涉地穿插在都市节奏之中。现代中国与印度相遇,感观上最受刺激的疑惑是:现代与历史(而且是多层面的历史)到底如何并存? 印度与中国的现代都因承欧美的帝国主义和资本逻辑而致,所以中印的相遇是设在欧美的大平台上,绕开欧美无法谈亚洲的现代,也无法深切交流双方的经验。但要脱略于欧美的历史经验来重新自明,不能够自闭地缅怀过去;要打开未来,我们更必须能把中国经验提升为足以让欧美也能借鉴的新知识。这可能是印度当代学术最值得国人参考的一面。这系列读本的作者大多为西方学界熟悉,而且,印度学者擅长的「后殖民」理论和城市研究至今尚是西方新思潮的显学;比方在当代艺术的领域,就直接影响了近二十年的国际趋向。 《从西天到中土》的计划源于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历年的一系列工作计划。2003年许江院长倡议以「亚洲」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七十五周年纪念的议题,嘱高士明、吴美纯两教授主持,邀我并预其事。「亚洲的双重时间」从亚洲各国的民间历与耶稣历的并行现象着墨,作为《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越域考察和展览的基础。2008年广州三年展由高士明,萨拉•马哈拉吉和我策划的《与后殖民说再见》再次启动了对「东西」二元框架的反思。《从西天到中土》企图推进前此的探索,在亚洲内部作近距离和实质的交往。陈光兴教授在这领域已投入多年的气力,承不弃,介入高士明和我的行列,策动了他在学术圈的老关系,论坛才得以顺利成事。此中的心意非言谢可以相报,亦惟有以谢忱言表。为组织和翻译这系列读本投入了大量热情工作的陈韵,彭嫣菡是此项计划的枢纽;并感谢陈恒审慎的审译,杜可珂、王立秋、卢隽婷、叶富华、钟添雅、林盼盼和彭嫣菡的译文,唐锁的版面设计,南方出版社何灿先生和阮清钰编辑的支持,与民生基金会赞助出版,在此谨致谢意。 印度和中国在现代境遇中相遇,不独是现代西化大潮的因缘。远在西风东渐之前,中土唯一次文化大变革来自汉唐的佛教东渡。佛学来华虽然远远未有近百年西洋革命的残酷惨烈,但其影响之深远,也要历数百年的反刍,直到宋代才被彻底消化。在百年西化的意识型态革命之后,再访天竺可以提醒中国自我改造的历史记忆,并提醒我们在想象世界版图的「西方」时,尚有一个离感官更远而脚程更近的「西天」。 张颂仁记于人民共和第六十一年初秋 2010年八月
  • 香港正菜

    作者:陳曉蕾

    耕田種地曾經是先輩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可惜在現今世代,耕田種地者寥寥無幾,以農立國的傳統和民間智慧慢慢消逝,我們對農作物的認識不但不深,亦彷彿不再在乎。 何謂「當造」?不時不食的文化,隨著香港農業式微變得不再重要,除了再沒有本地時蔬吃,「菜不再有菜味」外,我們喪失的同時是人和自然的關係。 此書正好透過本地有心農夫的專訪,重新發現香港新界的土地,發掘香港四時的特色蔬果 ,分享有機種植的心得……原來城市以外,有一撮人,不論是全職抑或半職,都選擇了以耕作去與大自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田園生活背後的困難與堅持、農作物的知識、生產和供應背後牽涉的議題,此書都給你娓娓道來。
  • 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

    作者:披耶阿努曼拉查东

    这本著作是作者部分晚期论文的汇编(1952-1968)。全书共分五章、一个附录,共计论文22篇,约23万字。作者在本书刊载的论文中对泰国许多重要传统文化和民俗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精辟的论述,其中包括:泰国文化的一般论述;泰国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词、句、字母的特征;主要文学著作的大致内容和来源;佛寺的建筑特征和主要的宗教活动;主要的礼仪和仪式,包括日常礼节和定期仪礼;民间的习俗和信仰,如“制约性毒药”、符咒、对各种树木的迷信等。
  • 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2

    作者:世纪婴儿

    【简介】 * 本书为正在热销的《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第二部。 这是一个走红天涯的热帖。它将庞大的文化母题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片断,吃饭、洗手、入厕,超女、 电影、足球……在对社会细节无情的解剖中,获得淋漓的快感。 嬉笑怒骂中闪出智慧的火花,刻薄辛辣里呈现思想的力度。读之让人脸上发热,脊背发凉。 * * 【文摘】 * 看见的鱼真的能吃到嘴里吗 * 去饭馆点鱼的时候,服务员会把一条鲜活的鱼用网兜拎过来给你看,意思是就是这条,你满不满意呢,啊,吧,呵,哪,噫,乎。鱼是看到了,可葬身油锅的是哪条游不快的倒霉蛋儿就难说了。我是不是有点儿较真儿、有点儿腻歪,可实在是心里嘀咕啊,所看即所吃吗? 饭馆示鱼,是一个必要的程序,也表示自己的诚信。可这样的程序,仅仅是半个。半个程序的诚信不等于诚信,那半个可能还是欺诈,瞒天过海的欺诈。 在中国,这样的半个程序比比皆是。现在年收入超过十二万的,要自动申报纳税了。这是半个程序,而另半个程序是,这些税收都用在哪里了,纳税人怎么去监督,尤其是这些主动申报纳税的人可能就更关心了,是不是政府部门也应该向纳税人主动公布税款流向呢,就好比那只被看的鱼真的入了锅。 中国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也是如此,那些候选人只知其名,不见其人。空山不见人,亦无人语响。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模样,全都在厨房,给谁看呢,这样的人只能代表那些大师傅。 记得从前的北京人在吃烤鸭的时候要在上面用毛笔写个字,等鸭子烤出来了那个字笔墨犹新。吃客不是墨客,却能放心地甩开腮帮子。这就是完整的程序了。 下一次再点鱼吃的时候我一定问,你们有剪刀吗? 服务员诧异地问,干吗? 我要把鱼嘴铰个豁口儿…… * * 月饼为啥那么难吃 * 想当年,朱元璋造反。为了传递信号,把纸条放在月饼里面,相约八月十五夜起义。很快,徐达攻下元大都,元朝灭亡了。朱元璋就下令在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于是,月饼就成了节日食品,一年才做一次、吃一次,也就越来越难吃了。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好吃的不离餐桌。若是一种吃食每年才研究那么一次、几天的,制作技艺与食客品味都无法相得益彰地促进与提高,又怎能和日常餐饮的习惯和口味和谐呢。 而月饼的包装水平却越来越高。为啥?不包这个,也可以包别的。包装很高档,很华贵,即使里面的就是太平公主或飞机场也看不出来啊。于是月饼成了送礼的物件。难吃,包装好,自然送人合适。在月饼盒里,不仅有月饼,还有美酒、香烟、人民币、美色…… 那么,这世上还有什么跟月饼相似呢? 有啊,比如人大。一年开一次会,就像月饼一年吃一次。这一年吃一次的人大的包装倒是很华丽,所有重要媒体从县到市到省到中央,所有警察在每年第一季度的时候都被当作了这包装月饼的材料。好大的一个月饼啊,好多啊。 这样的人大能好吃吗。同样的,作为制作技艺的人大议案和作为食客品味的民情社意,怎么能及时地相互反馈呢。至于作为日常餐饮习惯口味的国情又会和人大代表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比喻恰当吗? 我觉得很合适。它最合适的地方就在这包装上。大凡包装得越华丽、隆重,其实质就越难堪。就像电影的首映礼,《无极》、《英雄》都很豪华啊。人大开个会戒备森林、禁止上访,就像密封的包装,为了防止变质吗。 说到吃月饼的八月十五,就能联想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奇怪了,为啥元宵不仅在元宵节才能吃,全年什么时候都能买到呢。什么样的包装都有,有现场制作的,有散装的,有冰冻塑料装的,有湿装的——对了,那是汤圆儿。 不仅如此,元宵(汤圆)早已融入中华餐饮体系,变成餐前便后的一道美食。在超市,也是比比皆是,混迹于包子、饺子、馄饨之中,果腹之首选。而职业化的人大代表也就该像这汤圆、元宵,变成公民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群服务者。 * * 【目录】 * 上篇 流行力学 一 文青见识 快感人人相似,快乐各个不同 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文化 足球向左,足协向右——闲论中国足球的意识形态 影视里何以少有哲学家、科学家 冯小刚的 “文艺盲肠说” 相声结尾不搞笑的原因 从《龙凤呈祥》看京剧的没落 新二人转里的自我作践 《超级女声》的娱乐民主和金元政治 二 性感阵地 美女们 夏女的脚丫子 相对性感原理 乳房所有制 女性身体的渐进开放 人妖颠覆了二元论? 生命中可以承受之性 三 曲线生活 找你们经理来 月饼为啥那么难吃 看见的鱼真的能吃到嘴里吗 中国人的吃与烧 便后洗手 厕所的演进 上班的感觉:庸常性 想唱不能唱的IT精英们 过年回家——中国人的朝圣之路 私密性资源开发 缘分还是猿粪 怎样看待女孩子 中篇 时代之光 一 (时代)新装 这个时代缺什么 后父系时代 被叫停的历史 当下中国的轨道 这世上为什么会有“小姐” 山寨 从虚拟伸向现实的手 二 误与盲 信仰真的很重要吗 假笑与假哭 媒体之墙 思想解放的几大误区 从海外军团看爱国主义 表演场与考试场合一的悖论 公民是人民的样本,人民是公民的曲线 三 (社会)食物链 食物链 城市权力的三种拥有者 改革到底有多少种 房地产模式 贪腐的生物学密码 权力的东方神秘主义 权力退出机制 如何派生出“三” 国民素质的传说 心灵进化论 民主与幸福指数 公民社会的小作为 四 (一本)不正经 阴间一日游 呔,三聚氰胺,你个妖精! 狐狸精是怎样炼成的 阿q抵制咸亨的传奇 下篇 反思量子 一 (思想)钩沉 反思“反思” 鲁迅死得其时,却死不瞑目 翻开历史的病历 真相的三重门 中国文化的审美形态 二 世语新说 “衣冠禽兽”新解 “那个”到底是哪个啊 “科学”的用法 “封建”的真含义 “个人问题”解决了吗 新词学 被动词态分析 汉语词汇的另类组装 汉语的双重人格 中国人的双重话语 话语思维 三 伦理逻辑 伦理逻辑分析 答李约瑟问:为何近代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伪科学、非科学与中医学 伦理人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