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

  • 蓟与玫瑰

    作者:[法] 尼古拉·容克

    “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

    玛丽·斯图亚特 vs 伊丽莎白·都铎

    两位改写欧洲历史的传奇女王

    在男权社会步步惊心的权力游戏

    一种精心设计的镜像手法

    完美演绎绝代双姝的相爱与相杀

    荣获2015年《历史漫画》杂志评选第一名

    安古兰漫画节百部必读作品(2010 - 2020)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都铎,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历史与政治上取得了胜利;玛丽·斯图亚特,一个浪漫主义者,在诗歌与传奇中取得了成功。”

    —— 斯蒂芬·茨威格,《断头女王》

    ♠♥ 立足于男权社会权力巅峰的女人,最富传奇色彩女王的另类传记

    玛丽·斯图亚特,生为苏格兰女王,也是未来的英格兰女王,十六岁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法国的王后,而最终遭到监禁。她有过无数情人和丈夫。她的传奇从诗人龙沙开始……她标志着中世纪的终结。

    伊丽莎白·都铎,亨利八世的私生女, 不齿于宫廷,十六岁就被囚禁,却最终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英格兰王国的女王。她唯一的情人就是她的王国。她的神话与莎士比亚一起终结……她标志着近代的开始。

    她们同为权倾天下的女王,她们的一切又都截然相反。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充满幽默感的采访形式,邀请围绕在女王身边的男人们(弗朗索瓦二世、龙沙、爱德华六世、约翰·加尔文、培根……)为我们讲述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位女性君主的传奇人生。

    ♠♥ 新颖有趣的实验性,以对称的形式呼应两位女王完全对立的人生

    “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这是玛丽被关押期间刻在椅子上的座右铭。伊丽莎白处决玛丽,消除了英格兰王位的最大威胁;但在伊丽莎白死后,玛丽的儿子詹姆斯·斯图亚特继承王位,成为苏格兰和英格兰国王。

    两位女王从性格、处世哲学、私生活到命运的走向都截然相反,将她们的故事放在一起对比,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张力。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两本漫画设置成对称的分镜结构。两本书的中间页则是互为镜像的同一幅画,这意味着不仅在图像上,连叙事结构也是对称的。

    在书的每个页面上都标记了两个数字,分别表示本书页码,和另一本书的页码,好奇的读者可以凭借这些设计巧妙的双重页码在两本书中找到相互呼应的页面,从而品味这其中的文字、图像或剧情游戏。

    ♠♥ 考究的人物服饰,简练传神的线条,以色彩叙事的图像语言

    历史专业出身的尼古拉·容克,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漫画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书中的服饰、场景、装饰、徽章等无不经过精心研究,真实还原了历史的面貌。

    容克独树一帜的简练线条,寥寥数笔便将人物表情刻画得活灵活现。夸张的表现手法既幽默又不失辛辣。

    每一页的色彩都根据情节采用一种对应的色调,冷暖色调交叠,为画面赋予了更强烈的感情表达。

    内容简介

    她们是表亲,她们是女王。她们的一切都像镜子的两边,互为映像。伊丽莎白·都铎,不被教皇承认的私生女,永远的童贞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受到天主教庇佑的天之娇女,风情万种的娼妇。她们都自称是英格兰至高无上的君主,但是一座岛上如何容得下两位女王?

    本书讲述了这两位在欧洲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女王斗争至死的一生。作者创作了两部完美对称的作品,极富创意地展现了两位性格迥异的16世纪女性相互对立的人生,以及她们如何各自施展魅力、玩弄权谋,让男人们臣服于她们脚下。

    获奖情况

    荣获2015年《历史漫画》杂志评选第一名

    安古兰漫画节百部必读作品(2010 - 2020)

    名人推荐

    这部双册的漫画以简单、有趣、有料的方式讲述了玛丽·斯图亚特与伊丽莎白·都铎之间的斗争。这是容克专属的领地,他为我们精心打磨了历史漫画中的一颗明珠,一颗色彩斑斓的珍宝。

    —— BDfugue

    不同于主流历史漫画的枯燥和说教味,容克擅长为历史增添风味,在颠覆形式和类型的同时,表达出他自己的观点。两个狂热灵魂的反传统传记。棒极了!

    —— Bodoï

    本书带领读者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走进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君主们的非凡命运。

    —— planetebd

    从一个更现代的视角讲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都铎与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故事。一种纯粹的享受!

    —— fnac书店

    尼古拉·容克用《蓟与玫瑰》实现了一次真正的壮举。以非比寻常的双部曲形式,为这个激动人心的主题赋予了不起的艺术价值。

    —— BDgest

    这两本漫画完美对称,仿佛一个有趣的回文游戏。它们既可以独立阅读,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读。尽管里面融入了作者个人的心思,但故事始终是尊重史实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看待这段历史的角度。

    —— bdtheque.com

  • 故事主角下班后

    作者:[法] 吉尔·巴什莱(Gilles Bachelet)

    小朋友们最喜爱的故事主角们的日常生活大揭秘,

    故事主角们的朋友圈一日游,

    为喜欢想象的大小朋友打开通往故事的大门

    ◎ 编辑推荐

    ☆ 小朋友们最喜爱的故事主角们的日常大揭秘,故事主角们的朋友圈一日游

    小红帽在看《捣蛋大王》,大灰狼在看《好狼日报》,小红帽的篮子都还没来得及整理;彼得兔和三个强盗签合同;小象波米诺和花格子大象艾玛神奇变身;喜欢分享的彩虹鱼终于成为了平底锅里的座上宾;好饿的毛毛虫在衣物寄存处当实习生……

    据不完全统计,书里面至少出现了50个故事主角:大灰狼、小红帽、彼得兔、三个强盗、匹诺曹、蓝狗、白兔先生、小鼹鼠、野兽国的野兽、小象波米诺……

    ☆ 致敬经典童书人物、童书大师,巴什莱的幽默宇宙和童话镇的激烈碰撞

    通过幽默的编排,儿童文学中的经典或知名人物,纷纷以一种奇妙又不违和的方式建立了联系。吉尔·巴什莱利用这些故事人物创造出一些新的、有趣的故事交集,同时又尊重这些人物的性格,或者说尊重我们读者对这些人物的理解,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吉尔·巴什莱以其幽默和特有的风格向当代儿童作家致敬,如克劳德·旁帝(Claude Ponti)、大卫·麦基(David McKee)、丝特法妮·布莱克(Stéphanie Blake)、维尔纳·霍尔茨瓦特(Werner Holzwarth)、安东尼·布朗(Anthony Brown)、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菲利浦·科朗坦(Philippe Corentin)、汤米·温格尔(Tomi Ungerer)……也向《小红帽》《三只小熊》《灰姑娘》等经典故事致敬。

    ☆ 激发孩子想象的另类书单,带孩子走进故事的国度

    童书故事里的人物,从原本的书里面走了出来,就像下班归来,和其他故事里的人物相遇。这些人物或多或少还没从之前的故事缓过神来,和其他故事里的人物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故事。小鸡布莱兹从《小鸡的一千个秘密》里面跑出来,一下子瘫倒在精神科医生的棕色治疗椅上,摘下面具,两眼放空;《野兽国》里的野兽们,逃离了海岛,兴高采烈地捣毁图书;《老鼠记者》里的大记者杰罗尼摩·斯蒂顿结束了冒险和全球旅行之后,脱掉自己的外表,洗了个热水澡……在这本书里面,看到很多新故事,同时也会萌生读去旧故事的愿望。

    ◎ 内容简介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故事主角们的日常大揭秘:

    彼得兔和三个强盗签合同,小王子和大象巴巴定制礼服,小象波米诺变身小灰象……

    ◎ 媒体评价

    这本图画书通过一些非常有趣的组合来探访少儿出版的世界,从演员选角到停车场,中间经过了失物招领处和周边产品,总之是一个绝对无法抗拒的幽默宇宙。

    如果你已经知道吉尔·巴什莱,不要犹豫一秒钟,这本图画书也是必须的。他玩的是其他同行的角色,但是那种幽默的玩法是他自己独有的,我们能充满乐趣地通过这本书认识其他作者或者书(如果我们猜不出一些童书人物,不要紧最后附录着名单,即使我们有良好的儿童文学知识,我们总是错过一些!)。

    这对于儿童文学专业人士或童书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互文性不一定对所有的孩子都适用,但他们的反应还是挺好的,我们要让他们发现自己还不知道的童书人物。而且因为一张画看似简单,所以要深入研究细节(那个想知道谁嗯嗯在它头上的小鼹鼠的图书馆,它后面的一整面墙值得读者们特意停留一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小心机隐藏在插图中。

    不容错过的童书故事的幕后之旅!

    ——法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我很喜欢这本小书,是儿童文学经典人物的组合!我很喜欢。

    我喜欢它的小方块开本,彩色封面上充满希望:在一个戏剧舞台的布景后面,小红帽正坐在一个很有知识的狼旁边,这头狼穿着浴袍,戴着眼镜,读着《好狼日报》。

    封面图画奠定了这本书的基调! 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经过幽默和研究后才被放上舞台的:贝阿特丽丝·波特的彼得兔和汤米·温格尔的三个强盗签下合同,艾瑞·卡尔的毛毛虫是衣物寄存处的实习生(我让你想象一下大衣上的洞)……

    有老的经典,如安徒生童话,也有新的经典,如雷蒙娜·巴蒂斯库的《花园小象波米诺》。在非常有趣的情况下,认识这些人物(即使是儿童)也是一种乐趣。

    吉尔·巴什莱的线条细腻精确,色彩非常漂亮,即使他拼凑得再厉害,他的风格在所有人中也是可以辨认的。

    一张非常好的致敬图书,熟悉童书掌故的成年人也可以关注一下。

    ——Babelio网站读者评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绘本的创作,这是一本不可缺少的书!

    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你会知道童书幕后的一切,从选角到捣毁,再到厨房,别忘了最后的非自愿参与者名单。

    养兔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毕竟我们真的不知道这种让兔子在书里到处跑的倾向从何而来。

    目的达到: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还想去读更多的书。

    ——Babelio网站读者评论

  • 现实主义者

    作者:[以] 阿萨夫·哈努卡

    “我们的生活是一部讽刺喜剧。”

    ※以色列国宝级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首部自传漫画合集

    ※《鼠族》后又一惊艳世界的犹太作者漫画,英、法、美、西班牙等多国争相引进

    ※现实主义者的另类创作,254个日常片段,一场270页的视觉盛宴

    ※揭开以色列的神秘面纱,还原当代都市人的真实生活

    ------

    ◎ 编辑推荐

    “他一幅画包含的信息量堪比一本书!”

    本书是以色列著名插画师、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首部自传漫画作品集。同为犹太漫画家,哈努卡作为《鼠族》作者阿特·施皮尔格尔曼的“接班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股犹太漫画狂潮。

    其代表作《现实主义者》集插画与短篇漫画于一身,最早来源于哈努卡在以色列报纸The Calcalist上的每周创作,以其另类、有时甚至超现实的幽默来记录他所在城市——特拉维夫的日常生活。

    作者融合墨比斯、罗伯特·克鲁伯的绘画风格,以纯粹且精妙绝伦的图像和极少的文字,戏剧化地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而趣味十足、时而苦中作乐,但都令人上瘾!

    2015 年入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2016 年获艾斯纳奖最佳引进作品奖,从法国、美国、英国再到韩国,《现实主义者》被多国争相引进,在各大网站上均是好评连连,更有读者曾言“从头到尾读了几十遍,从来没有厌倦过!”

    ‍♂️成年人生活不易,一本展示当代社畜生活图鉴的漫画样本

    故事从房东突然决定卖房开始,哈努卡一家不得不被迫搬离出租屋,面对铺天盖地的租房信息却找不到一间适合自己的……他是幻想破灭的平民,是缴械投降的丈夫,是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是焦虑不堪的父亲,是社交恐惧的普通人,也是自我怀疑的艺术家。有时候,变得现实并不是自愿选择,而是生活所迫。通览全书,灵感枯竭、房贷压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诸多问题在这本自传漫画中逐一呈现,尽显“现实主义”的本色。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一些闪光的幸福瞬间,让人感叹即便辛苦,人间也依然值得。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通过漫画家之笔,了解极具神秘感的以色列文化

    作为艺术家、丈夫、父亲以及一名普通的以色列公民,阿萨夫·哈努卡用时而离经叛道,时而超现实的幽默漫画记录着自己国家的日常生活。在书中,哈努卡一家居住的特拉维夫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生活习俗足以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以色列充斥神秘感的生活环境。与“圣诞节”类似却没有圣诞老人的“光明节”,人人盛装打扮、上街狂欢的“普林节”,全天不许工作的犹太教重要节日“安息日”,全家人一边围坐在一起吃“逾越节晚餐”一边纪念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成功逃离埃及的“逾越节”……在作者笔下,这些节日偶尔充满“磨难”,却无不妙趣横生,让读者们得以一窥犹太民族的独特文化。

    战火连天的国度,流淌不息的生活

    在以色列生活,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就是“战争”。哈努卡善于以一种幽默又感性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危机感似乎充斥每个以色列人的内心:哈努卡儿子的小学同学一家要搬到波士顿住两年,不再回到这所小学了;几个好友打算把公司迁往中国,直到局势稳定了再回来;同事举家奔赴柏林;姐夫提议作者一家去澳大利亚投奔他,至少能避一避“战争”,哪怕“战争”尚未爆发,危机感却在每个人心中蠢蠢欲动……逃生演习、时常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过后亲朋间的致电询问……对今天的国内读者来说难以想象的事情,却是作者“此时此刻”的日常。《现实主义者》恰似一扇窗户,读者得以透过它了解以色列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国度的现实状况以及中东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

    精装本极具收藏价值,可平摊的装订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

    本书几乎每一页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可以平摊的装帧大大方便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在非凡的画面与幽默又不乏深刻的故事里。封面选用作者一幅流传甚广的插画作品,内封采用醒目的红色+书名压印,颇具冲击力。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装帧上看,《现实主义者》都是漫画爱好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 内容简介

    以色列著名漫画家、插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自传漫画合集。故事主角是一位幻想破灭的平民、缴械投降的丈夫、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自我怀疑的艺术家、形影不离而焦虑不堪的父亲……在这个时而战火连天的国度里,哈努卡一家人过着危机四伏的生活:人们嘴里不断提起战争,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避难演习成为常态,新闻里播报的是哪里又发生了爆炸……但这些只是这部漫画的一小部分。更多时候,哈努卡一家的日子和普通家庭没什么分别,同样要面对债务危机、房东毁约、夫妻吵架、亲子关系等种种难题。哈努卡用一种难得的精妙视角打量这个世界,以非凡的图像创作将他的所思所想呈现了出来。

    ◎ 媒体推荐

    “这些短故事往往就像梦境的闪回,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射出的光芒。而它真正的力量就在于,成功地将讽刺与梦幻交织在了一起。”

    ——法国《读书》杂志

    “妙不可言。”

    ——法国《世界报》旗下杂志《M》

    “令人着迷、引人入胜的视觉按摩,向罗伯特•克鲁伯和墨比斯致敬。”

    ——法国著名综合文化杂志《电视全览》

  • 伊朗简史

    作者:[英]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

    千年丝路上的明珠,享有盛誉的波斯诗歌,中东火药桶,当下举世瞩目的核危机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一个多面的伊朗?

    一部简史,浓缩了伊朗前世今生5000年的精髓

    ◎ 编辑推荐

    ☆由职业外交官所书,20余年的审慎观察,打破西方对于伊朗固有的他者印象,重塑对于伊朗的理性认知。对于伊朗这样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国,可以不赞同它,但必须去了解它。

    ☆穿过漫长岁月,在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中领略古波斯的宗教文化、诗歌、建筑、细密画之美,超出国家和文明的范畴,感受伊朗作为一个心智帝国经久不衰的力量,很好地集中解答了伊朗历史的连续性问题。

    ☆见解独到,深刻地挖掘了伊朗为何会成为国际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比如为何在中东独树一帜以什叶派为国教?伊朗的传统是扩张主义,还是被动防御?伊朗女性的地位和享受的权利到底如何?作者尽力呈现一个最真实的伊朗,解除我们对于伊朗的诸多误解。

    ☆为何美国和伊朗势不两立?伊朗政府为何执意发展核计划?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是如何促成的,在伊朗内部和美国分别面临哪些威胁?作者冷静解读了伊朗核问题,并做出了前瞻性思考。

    ◎ 内容简介

    从先知琐罗亚斯德时代到强大的古代波斯帝国,再到1979年革命、人质危机和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时期,作者生动且完整地描述了伊朗数千年的历史。他清晰又详细地解释了古代伊朗复杂的王朝更迭和在共同的文化纽带联系下各族群融合而成的现代伊朗文明混合体。书中多处具有启发意味的独到见解使得本书成为理解伊朗这片复杂土地的重要指南。

    ◎ 媒体&名人推荐

    每一页都是对伊朗历史的精辟提炼,闪现出深刻的洞察力。迈克尔·阿克斯沃西,当代伊朗事务方面的作家和学者,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伊朗事务处的前负责人,从头开始,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金融时报》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是波斯事物的爱好者,比如伊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历史、波斯诗歌和现代电影等。作者在本书中将伊朗理解为一个心灵帝国(一个更深层次、人道、深思熟虑的伊朗)和一个革命性的伊斯兰帝国(对自己的独特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犹太先驱之声》

    对伊朗历史绝佳的单卷版介绍。

    ——《新政治家》

    比小说更扣人心弦……本书对于当代伊朗及其面临的挑战的描述相当于一千部纪录片和新闻简报。

    ——罗伯特·欧文,《展望》

    这本书引人入胜、论证有力和文笔优美,描述的是一个发现自己再次处于国际事务中心的国家。

    ——贾斯廷·马罗齐,《帖木儿大帝》

  • 历史的温度

    作者:张玮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 徐迟散文选集

    作者:  徐迟

    这一本选集,从1936年开始,迄1978年为止,经过42年。

  •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

    作者:[美]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

    本书是一本集研究专业性、阅读趣味性、创作启发性于一身的学术“巨”著。

    它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呈现,所有词条以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以仿词典的形式编排,搜罗汇集了近乎全球的都市传说故事。作者系统地整理了具体的都市传说故事(及它们的演变)、都市传说的相关术语,简明地叙述了都市传说在一些国家的研究情况、与都市传说相关的流行文化和其他文类,等等。

    都市传说(Urban Legend),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听起来稀奇古怪、异想天开、99%不足为凭,人们却愿意相信它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内容涉及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通常来自“朋友的朋友”的讲述,并被口口相传。没有人能拒绝一个据说是真实的,且令人抓心挠肝的好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完备地溯源了都市传说的历史与发展状况,行文生动幽默,既是全球都市传说的分类整理,普通读者可以津津有味地阅读,也是编剧、小说家等创作者的灵感素材库。正如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口口相传的经验是所有讲故事者都从中汲取灵感的源泉。”

  • 无畏

    作者:(以)英巴尔·阿里埃利 Inbal Arieli

    ★为什么马云说,他在以色列学到了2样东西。“创新,和虎刺怕(希伯来语Chutzpah)——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以色列:人均创业密集度全球第一;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

    ★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说:“如果你要寻找智慧,去以色列就对了。这片土地上流淌着智慧和活力”?因为以色列: 人口仅800多万获得了12个诺贝尔奖;3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研发中心(苹果、英特尔、脸书、谷歌……)

    ★你可能不知道马化腾的创立QQ的灵感来自于以色列的ICQ。以色列不仅发明了世界上首款线上聊天软件ICQ,还发明了首个手机导航APP、U盘、滴灌技术、VPN技术……

    ★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面积相当于1.5个北京市、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创业公司,甚至比英国、德国、中国等大国都多?

    ★著名以色列连续创业家的代表作品,作者在以色列核心科技圈、创业圈从业20余年,开创性提炼5步创新法则,得到谷歌副总裁和“U盘之父”等大咖认可。阅读本书,你可以掌握:5步创新法则+22个创业家案例+以色列社会环境大揭秘=可复制的创新经验。

    本书从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模式、学校系统、军队系统、社会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揭秘以色列究竟为何能孕育出创新的基因,成为全球创业生态系统中最有活力的一环。

    ★本书得到谷歌副总裁、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飞和真格学院院长顾及倾情推荐。

  • 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作者:[英] 米莉·玛洛塔

    芳踪难觅的栗腹鹭,钟爱旅行的勺嘴鹬

    感情专一的虎尾海马,雌雄难辨的曲纹唇鱼

    从海洋到森林,由沙漠至淡水

    从草原到山脉,由湿地至苔原

    43 种来自全球各地的野生濒危动物

    讲述它们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

    这些正在消失的自然生灵

    非凡又神秘,纤弱又坚韧

    身陷种种威胁与困境

    却极少 进入公众视野

    成了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作家

    拥有全世界数百万粉丝的“涂色书女王”米莉• 玛洛塔

    以突破往日线描风格的全彩手绘插画

    重现珍稀动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与记忆

    没有什么比动物世界更加真实

    每一种动物都值得在这大千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八大栖息地的43 种野生濒危动物,讲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困境。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提供了详尽的动物分布地图。

    这是英国炙手可热的插画家米莉·玛洛塔的最新突破性作品,她一改以往黑白线描的绘画风格,用清新雅致的彩色插图和趣味横生的文字,将身怀绝技、各具魅力,却极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珍稀动物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与记忆,让公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编辑推荐

    这是《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作家、拥有全世界数百万粉丝的“涂色书女王”米莉•玛洛塔突破往日线描风格的全新力作。继与《秘密花园》齐名的《动物王国》等5本大获赞誉的涂色书之后,这是她第一本图文并茂、有主题与故事、并具有环境及社会价值的科普绘本。

    她调研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家地理》杂志、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以及大量图书馆资源,最后精选出全球8大栖息地的43种珍稀濒危动物,意在启发下一代青少年、自然主义者、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志愿者和热爱大自然的人,关注动物的生存状态及环境。

    本书中的动物都是不常进入公众视野的濒危品种,不仅讲述了它们鲜为人知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还特别分析了它们面临的威胁和困境。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提供了详尽的动物分布地图。不管对希望了解动物世界的青少年,还是对此主题感兴趣的成年人来说,都具有收藏价值。

    本书为8开大画幅开本,细腻地展现了濒危动物世界的灵动之美。它独一无二的图案设计、繁复精致的插画、“不似之似”的趣味细节,很值得设计人员及艺术家借鉴和学习。

  • 德古拉事典

    作者:[日] 种村季弘

    暗黑美学名家写就吸血鬼百科全书

    深入剖析吸血鬼幻想那甘美的恐怖感

    本该令人恐惧的吸血鬼,为什么我们却抑制不住地受到吸引?

    ‍ 编辑推荐

    ◎ 20世纪日本人文科学领域“无尽知识迷宫”的怪人 —— 种村季弘

    他曾受三岛由纪夫赏识,是与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齐名的幻想文学旗手,以“稀 世的博闻强识”享誉日本文坛,古今东西的异端文化知识信手拈来。

    ◎《德古拉事典》—— 包罗万象的吸血鬼百科全书

    书中包括吸血鬼系谱梳理,吸血鬼与黑死病、不腐之尸以及吸血鬼预防法的历史文献记录,还完整收录了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官方吸血鬼文献记录 —— 1732 年由多位军医、高级将领组成的吸血鬼官方调查团,前往塞尔维亚调查大吸血鬼事件,开棺查验而记录的《见闻录》。

    此外,经由歌德、拜伦的吸血鬼小说发展脉络,吸血鬼诗选集,以及戈雅、恩斯特等人的吸血鬼绘画赏析也一并网罗。

    本书还挑选了几位历史上“活着的吸血鬼”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曾为贞德战友的幼儿虐杀者吉尔斯·德·莱斯、虐杀人数超 600 人的“人血浴缸”发明者巴托丽伯爵夫人等。

    ◎《德古拉事典》—— 揭秘吸血鬼令人心醉神迷的魅力之源

    为什么本该令我们感到恐惧的暗夜眷属,却如此长久地活跃在文学、影视作品当中,甚至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作为“直至死亡降临的生之赞美”,吸血鬼幻想那甘美的恐怖感,来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血液崇拜与对死亡的两极性情感,混杂着死者恐惧与尸体追慕,还有跨越生死界限的脱轨战栗……

    ◎《德古拉事典》—— 谈论吸血鬼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玛丽娅·特蕾莎女王的御医杰拉尔德·范·斯威登在《与吸血鬼相关的医学报告》中写道:“我不止一两次地塞给丧葬人员小费,请他们极为小心地打开了几个棺木。其结果是……”

    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则高呼:“多么令人吃惊!我们 18 世纪居然会存在吸血鬼!”

    蒙塔古·萨默思神父发出疑问:“虽属于我们的世界,也同样属于另一个世界。他果真是死者吗?”

    波德莱尔则在《恶之花》中写下:“我是我心的吸血鬼,伟大的被弃者之一……”

    美国批评家莱斯利·费德勒这样描述吸血鬼:“欧洲并不具有把关于人类灵魂某种黑暗真相诉诸表达的恰当且公认的词汇(Vocabulary)……”

    《德古拉事典》以吸血鬼切入,探讨社会性、文学性等多方面的内容,探寻人类灵魂隐秘的阴暗面。

    ‍ 内容简介

    爱的技巧?就是往吸血鬼的气质里加入些银莲花的谦恭。

    —— 齐奥朗

    作为吸血鬼研究的先驱性作品,本书深入讲解了吸血鬼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起源,讨论吸血鬼与血、诱惑以及死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讲述自萨满、祭司与希腊诸神退却之时起便潜伏在基督教正统教义的暗影之内,持续不断变换形态、时隐时现的吸血鬼形象。它们活跃在玛丽娅·特蕾莎女王御医的报告,马丁·路德的谈话还有伏尔泰慷慨激昂的启蒙思想探讨之中……

    日本泉镜花文学赏得主种村季弘跨越文学、艺术、哲学、精神分析、犯罪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追寻栖息于人类灵魂阴暗面的吸血鬼幻想,带领你进入战栗、血腥与诱惑的世界。

    ‍ 名人推荐

    以这方面的人物为素材进行创作,现代日本没有谁能比得过种村氏。

    —— 涩泽龙彦

    碎片化、分析性的讨论对于那些寻求丰富灵感的人来说,是一种衰弱的毒药。我沉浸在一种近乎魔幻的博捜广览中,很长时间以来,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满足感,仿佛得到了充足的创作营养。

    —— 日本芥川奖得主、《日蚀》作者平野启一郎

    那时候,大学生们会根据读不读涩泽龙彦和种村季弘而分成两派。说出“异端”“暗黑”这样的词语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在那个时代,人们依旧热烈讨论着这些内容。

    ——《艺术的言词》作者、美学评论家谷川渥

  • 狂言机器人

    作者:[日] 野村万斋

    梦枕貘认定的“阴阳师”、东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兼创意总监

    曾与宫崎骏、黑泽明合作,饰演过鲁迅、夏目漱石、哥斯拉,

    羽生结弦也向其致敬

    活跃于世界舞台,跨界影视戏剧等各领域的日本国宝级艺术家

    亲述「狂言」这门世袭相传的古典艺术

    分享个人家学,成长历程,创作生涯中的思想斗争 、自我挑战与突破

    介绍这项传承人类身体文化、堪比“京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是“徒手之艺”,却须像机器人编程一般精确

    「我为什么一定要表演狂言呢?」

    「在我将“活着”的那种喜悦,分享给在场所有人的那一瞬间,答案就会宛如彩虹一般显现」

    ——————————————————————

    编辑推荐

    野村万斋,当代首屈一指的人气狂言师,活跃于多方舞台的跨界艺术家,被誉为日本未来的“人间国宝”。怎么看都是成功的人生,他却自比“狂言机器人”。生为狂言,在自我意识形成之前,身体里便被编入了“程序”。背负着宿命,只有在这条路上不停地走下去,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不断地证明自己,才能真正地活下去。

    在这本随笔集中,野村万斋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创作焦虑、不满足的自省,以及自我挑战与突破。正如狂言,有正经,才得以欢笑。当他将宿命化为活着的原动力,生命之花已然绽放。

    * * *

    ◎ 通过“解剖”狂言师的身体,从头到脚、由内及外地生动展示了狂言这门“徒手之艺”。

    ◎ 编年体讲述了个人狂言生涯的发端与修行,从武司时期的点滴到成为人气狂言师万斋。

    ◎ 回顾了留学英国期间尽情呼吸自由的现代空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切磋的宝贵经历。

    ◎ 阶段性记录了在“狂言是也座”的创作体会与演出心得,以及在海外文化交流中的有趣见闻。

    ◎ 分享了在古典艺能、现代戏剧和影视表演中的尝试与探索,以及对“传统的当下”和狂言未来的思考。

    ◎ 字里行间流露真性情,绝美写真令人惊叹,原来他是这样的野村万斋。

    * * *

    #万斋OS#

    「自我幼时起,狂言就被灌输进了我的身体里,它将我改造成了一台适合展现狂言艺术的计算机。」

    「一年的时间里,我将头发留到了肩部,长度足够在脑后束起来。但回国后第二天我就把头发剪了。要是我解释说这是为了梳成丁髻,或许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吧?我一边在脑子里想着这些强词夺理的解释,一边惋惜地望着自己的头发像流水素面一样簌簌掉落,仿佛自己逝去的青春。」

    「“我为什么一定要表演狂言呢?”当年我因为害怕师父万作,所以不敢这样问他。轮到我的儿子,他却很简单直白地问出了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答案而不得,于是老实地回答道:“其实我和你想的一样。”」

    名人推荐

    很早以前我就在构思《阴阳师》的电影了,蕞初是从安倍晴明的角色开始考虑的,那时就觉得万斋先生是适当的人选。刚开始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时,我就说,不请万斋先生演我就不干了。有了电影版之后,继续创作这个系列的小说时,我脑海中就会浮现万斋先生的晴明。

    ——梦枕貘

    当SIS剧团的制作人向我提出“希望万斋先生出演现代剧”的请求时,万斋先生穿西装的样子便在我心中激起了一种良性的违和感。明明是现代人,身上却始终萦绕着一种与现代人十分不同、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气质。这让我想到了留学英国时期的夏目漱石。

    ——三谷幸喜

    表演时我非常关注细节,赋予每个动作意义,“晴明”的整个形象都变得丰富,与之前完全不同了。在滑冰时感觉到自己是生存在大自然之中的,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好像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是万斋先生教给我这样去思考的。

    ——羽生结弦

    内容简介

    生的起点是无法选择的,而有时,人生的道路亦如此。就像他,出身于狂言世家,三岁初登舞台,从此走上“狂言机器人”的养成之路。

    “我为什么一定要表演狂言呢?”

    这句从未能说出口的怀疑,只有用一生的努力来寻找答案。为了毫无破绽地站立在舞台上,日复一日地在严苛的声音和身体训练中习得教养,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着对手的微妙。

    当自由的自我意识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便将抵达“人间狂言师”的境界。

  • 认识自我

    作者:[意]英格丽·罗西里尼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进程。西方人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西方文化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模样?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讲述西方人“认识自我”的历程。

    编辑推荐:

    ★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文化史入门力作,简体版首度引进。西方人为什么觉得自己最重要,不听劝,不信权威?本书用心理分析法来为你呈现。

    ★上溯3000年欧洲古代史,小到一个人、一群人,大到欧洲五大明时代的国家、民族对自我的心理认知,怎样凝结成无数精美的建筑、绘画、文学、哲学和影响至今的政体?

    ★为什么荷马史诗的主题是男人的自我成长?为何《神曲》出自但丁的狂妄自大?罗马共和国的雕像体现了什么政治思想?为何米开朗基罗死之前会把年轻的自己放在《创世》的画面角落?

    ★《科克斯评论》2018年度好书 /《书单》《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星级推荐,美亚读者一致好评,打出4.5星。

  • 游戏研究读本

    作者:何威 / 刘梦霏 主编

    •国内首次以数字游戏研究为主题的原创学术成果集

    •汇聚中国游戏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精华

    •一览游戏研究的国际新近趋势

    •掌握游戏研究的知识结构

    •给渴望做游戏研究的学者们提供建议

    这是国内首次以数字游戏研究(Digital Game Studies)为主题的原创学术成果集,汇聚了中国游戏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精华,也收录了少数海外游戏研究的重要篇目。包括“路径与方法”“美学与技术”“叙事与机制”“历史与产业”“玩家与文化”“严肃游戏与游戏化”等多个维度。它们或具备宽广学术视野,或引介关键理论资源,或提供鲜活案例,或呈现创新观点,开卷之际,游戏研究宽广而跨界的学术地图将在您眼前徐徐展开。

  • 川菜

    作者:[英]扶霞·邓洛普

    一餐一饭,体会中华饮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饪日常生活至味。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痴迷中国美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潜心研究川菜的起源、发展与烹饪技法。

    在《川菜》一书中,扶霞将20多年的经验汇集一册。诸多关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观察分析述诸笔端。全书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锅碗瓢盆到配料香料;从大众熟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当地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在诸多滋味中,也尝到了活色生香的生活。

    走进扶霞眼中的川菜,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坐标里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

    ·

    ·

    ·

    ★共赴一席中华飨宴,在餐桌上重新认识中国。穿越山水阻隔,冲破文化障碍,解读英国人眼中的川菜世界,发现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中国美食。探究美食背后的地域历史与人文风貌,四川人为什么嗜辣如命?川菜何以广为流传?川菜的原料能够追溯到哪个朝代?四川人的厨房里有什么?……文化巡礼+烹饪技巧+私房菜谱,美食与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一册集结。

    ★《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重磅新作,20年川菜烹饪经验集合之作。取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的英国美食家扶霞,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成都,只为一探川菜的美味。经过专业学习与潜心研究,成为了英国的川菜“专家”,也是一位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使者。四次获得美食界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大奖”,被陈晓卿评价是“非常懂中国菜的一位”,研究中国烹饪及饮食文化20余年。

    ★56技法,200佳肴,在这里尝到生活。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只有四川人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从锅碗瓢盆、烹饪手法,到配料香料、料理窍门……在家吃自己做的川菜才是真的“安逸”。

    ★业内高度赞誉。获得2019年《纽约时报》“年度美食图书”、2019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受大众欢迎的图书”、2019年《卫报》“最佳美食书”,《悦游》2019年最佳美食旅行图书,美食评论网Chowhound 2019年秋季最佳美食图书。

    ★书中专业内容及食谱经过中国烹饪大师兰桂均审定,进一步保证权威性。

  • 中国冷兵器图典

    作者:蒋丰维 著 / 刘子葳 绘

    耗时十余年,中国冷兵器研究巨著

    特邀3D 动画师结合手绘技术,精细复原传奇古兵器

    完整收录各门类兵器、战具与玩法,重现宝刀与英雄传奇

    武侠、兵器鉴赏、军事模型、Cosplay、在线游戏爱好者必备图典

    编辑推荐

    200 余幅图精彩呈现单兵、城池攻防战具、火器、车骑、水战船舰与阵形

    实拍近百件兵器收藏,精美细节一览无遗,并特邀3D 动画师结合手绘技术,精细复原传奇古兵器,成就史上翔实之兵器与城池攻防战具图鉴。

    六大板块呈现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项兵器的特点、使用手法、形制流变

    战力分析:从重量、攻速、强韧度、变化性、攻击范围、单发杀伤稳定度六个维度分析战力;兵器图解:实拍照及3D 图详解各部件名称与功能;演进小史:兵器形制流变一目了然;故事档案:英雄、兵器、传奇交相辉映;知识档案:各种延伸知识大开眼界。

    兵器×艺术

    冷兵器,颜值和性能俱佳,既是古代世界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杀器,又是冷艳的武器艺术品,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完美的装饰艺术。

    英雄+兵器+传奇

    自古宝刀配英雄,英雄、兵器、传奇在幽默活泼的行文中交相辉映,英雄信念充盈于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武侠文化。武侠、兵器鉴赏、军事模型、Cosplay、在线游戏爱好者必备图典

    内容简介

    本书翔实载录冷兵器时代的单兵、城池攻防战具、火器、车骑、水战船舰与阵形,以战力分析、兵器图解、演进小史、宝物档案、故事档案、知识档案六大板块,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项兵器的特点、使用手法、形制流变。

    本书既是一部古代兵器图文大观、一部冷兵器发展史,也是一部冷兵器艺术鉴赏图典、冷兵器艺术史,是武侠、兵器鉴赏、军事模型、Cosplay、在线游戏爱好者必备图典。

  • 春福

    作者:张越

    失落小精灵寻找幸福和自己的美味旅程

    张越手绘原创暖心奇幻故事 2020央美毕设一等奖

    第17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学院漫画奖银奖

    3-6岁传统节日绘本/睡前故事

    ★ 编辑推荐

    ◎ 新生代原创作者张越手绘暖心奇幻故事,2020央美毕设一等奖!

    “我在构思《春福》时画下的第一个画面是:在旧旧的小店前,美味吸引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尝到美味的人脸上写满了幸福。我的家乡汕头也有很多不起眼的小店,有的生意好有的不好……我希望,用心做的东西都能被吃到,用心做美味的小店都能吸引客人光顾。”

    狐狸面馆的爸爸制作的美味汤面无人问津,于是小福气出现了,故事诞生了。作者用精心打磨的原创角色、细节丰富的食店描绘、严谨的街道构图,呈现了一个无比纯真、令人向往的奇幻世界。《春福》获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一等奖、第17届中国动漫金龙奖zui佳学院漫画奖银奖。

    ◎ 引导孩子发现自我和同伴力量:小小“小福气”创造暖暖“大奇迹”!

    “故事的英雄有两个,就是小福气和小狐狸。虽然我读不懂文字,但我读了两遍,过程很愉悦,结尾也感动。”

    在一个新的世界,失落的小福气走进巷子里的狐狸小面馆,小狐狸端来的面不仅温暖了小福气的胃,同时也让失落的心灵得到抚慰。因为小狐狸的善良和分享,小福气也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通过自我成长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幸福除夕。

    小福气和小狐狸的相遇能够让孩子相信,一段好友谊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 充满“幸福感”的亲子阅读体验:品味中国民间故事里的“幸福”滋味

    《春福》以独特的民间视角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奇遇和新年心愿,故事里的 “人间”有满满的“春联”“福”元素,热闹的美食街展现了浓郁的“年味”; 狐狸小面馆里外发生的故事让人们真的放下偏见、享受“美味”,这美味是我们日常能够食到的一碗热汤面,也是我们日常忽略了的人性的美好。每一次翻页都是在翻阅普通人生活里那些无比珍贵的画面,饱含了满满“人情味”的画面。

    《春福》也是一份献给所有感到失落的小孩的新年礼物。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夜晚,小朋友和家人们围在餐桌前讲“小福气”故事,一起品尝从阅读到生活的“幸福”滋味,创造一份难忘而永恒的童年回忆。

    ★ 内容简介

    故事以除夕为舞台,讲述掉落人间的精灵小福气,在孤单无助的夜里走进一家无人光顾的狐狸面馆,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温暖了他失落的心,于是他开始想要帮助小狐狸和爸爸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 名人推荐

    ◎ “温暖的故事,细腻的画风,严谨的构图,浓郁的民族风,用一学年的时间打磨出一本非常成熟的绘本作品。张越和他的小春福都经历了成长,很高兴看到他的所有努力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进步。”

    ——鸟英雄(向华,央美绘本工作室导师、绘本创作者)

    ◎ “故事的英雄有两个,就是我们的小福气和小狐狸。虽然我读不懂文字,但我读了两遍,过程很愉悦,结尾也感动。”

    ——阿瑟•霍布施米特(Arthur Hubschmid,法国著名童书出版人,开心学校前总编辑)

  • 在中国大地上

    作者:[美] 保罗·索鲁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激荡传奇的80年代,老外视角的全新记录

    内容简介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 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编辑推荐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 影响何伟等一代旅行作家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

    ★ 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 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 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 冷静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随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家,发现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与时代变化

    获奖记录

    1989年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推荐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总能问出你心中的问题……他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独立报》

    《在中国大地上》记录了保罗·索鲁在中国一年的旅行见闻,他在途中极尽毒舌之能……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讪,比如气质忧郁的方先生和登山家克里斯·波宁顿。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也我们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游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不是游记,而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下1980年代中期剧变的中国。作者堪称何伟的先驱和师傅。跨越东西南北行程、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超越迄今绝大多数国人。

    ——豆瓣网友

  • 尖叫的经典

    作者:张长晓 / (冰)古尼

    【编辑推荐】

    为什么林忆莲、孙燕姿、田馥甄、王菀之、尚雯婕等华语歌手纷纷前往冰岛拍摄MV?

    为什么村上春树对冰岛赞不绝口?为什么全球的文艺青年都向往定居冰岛?

    ----

    1877年,一名丹麦医生曾写信给报纸说“论音乐,冰岛人的水平不值一提。”

    今天,整个世界的音乐行业都视冰岛音乐为高级、领先、创新的代名词。

    作为冰岛人最引以为豪的文化输出,冰岛音乐经历了什么?

    ◆ 中文世界第一部冰岛音乐简史

    破解爱乐人迷思:为什么人口稀少的冰岛有那么多好音乐

    ◆ 冰岛总统古德尼·约翰内松 亲自撰文推荐

    ◆ 献给中冰建交50周年的礼物

    世界小语种音乐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张长晓、冰岛知名音乐人古尼筹备数年,呕心力作

    冰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QQ音乐 / 世界小语种流行音乐研究中心 鼎力支持

    ◆ 前往现代流行音乐灵感的富矿,求索鲜活多样的音乐之源

    冰川、极光、瀑布 、孤独、冷淡 互联网上的冰岛标签

    冒险、大胆、前卫、空灵、包容、与众不同……声音艺术里的冰岛风貌

    ◆ 近200年冰岛音乐史+400余张珍贵照片+百余位冰岛音乐人

    一支乐队脱颖而出,会迅速催生出很多唱着相似歌曲的相似乐队。

    但在冰岛,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

    在这里,每个人都尽全力创作自己的音乐,独一无二的音乐。

    ◆ 拥抱即兴的快乐,创造火热的生活

    无论是大型演唱会,还是小型音乐工作坊,冰岛音乐能让各个年龄层的人放下身段跟着乐器的敲击

    声完全投入其中。

    冰岛音乐启发生活:不需要循规蹈矩、不需要担心做错什么,只要你感觉有意思,那就去做吧。

    --------------------------------

    【内容提要】

    本书从1836年雷克雅未克进口了一架手风琴和25首歌曲讲起,讲述了近200年间冰岛音乐如何掀起全球乐迷的追逐和尖叫。系统地梳理了冰岛音乐的发展历程,摇滚、朋克、民谣、嘻哈、雷鬼、重金属、电音等音乐流派在冰岛的出现、发展和更迭流变,也详细地介绍了代表性的冰岛音乐人和音乐作品。

    对乐迷而言,这是一份难得的冰岛音乐档案。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趟冰岛文化之旅。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事件、自然环境、经济动荡等宏观因素对冰岛音乐进程的影响,也能看到富有生命力的不同个体在追求音乐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调整和完善。

  • 发现中国画的秘密

    作者:曾孜荣

    发现中国画的秘密本书在“今日头条”最受欢迎的艺术讲座“细节里的中国美术史”系列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它是即便没有艺术学习基础也会迷上的中国艺术欣赏课。分为三讲, 分别为: 远古到五代十国的绘画 (以人物画为主) ; 隋唐到两宋的绘画 (以山水画为主) ; 元、明、清的绘画。 
  • 视觉009: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

    作者:  Lens

    【内容简介】

    《视觉009: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讲述了一组“走进别人生活”的故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凯琳·德弗尼结识了年近九十的独居老人艾伯特,她发现艾伯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以此对抗偶发的空虚和孤独。凯琳于是开始记录这些充满韵律的细节,并借此对于人和孤独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3年,法国女摄影师凯特·巴里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跳楼自杀,她的家人都是世界著名的影星、艺术家,然而走进她的生活,才会发现这个被名气包围的女人一直活在巨大的自卑与无助之中。黄永玉、黄苗子、王世襄、汪曾祺……这群曾活跃在中国文艺界的老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好吃,华侨许以祺借此成立“好吃会”,把他们网罗在一起,大家在饭桌上天南海北地聊天,留下一串串难忘的故事。

    本期还讲述了命运多舛的意大利城市的里雅斯特、一位游荡在街头的日本酒鬼,以及一位休假在家9个月带孩子的超级奶爸的故事。

    -------------

    Lens作品:

    《目客》系列

    《目客001:花朵与我》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目客004:猫》

    《视觉》系列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视觉005:以手抵心》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

    《视觉007: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

    《视觉008:那就无所畏惧地老去》

    《视觉009: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

    影像系列

    《把青春唱完》

    《走来走去》

    ---------------

    【编辑推荐】

    ▶一个偶然的机会,凯琳·德弗尼结识了年近九十的艾伯特,多年前妻子去世后,艾伯特一直过着独居生活,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以此对抗偶发的空虚和孤独。凯琳拍下了这些细节,并让艾伯特对它们进行了阐释,这些细节讲述了这个老人的悲伤与快乐,也回应着每个人生命中所体味过的感受。《视觉009: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用大篇幅呈现了这组充满温情的图文。

    ▶凯特是著名演员简·伯金和电影作曲家约翰·巴里的女儿,事实上,环绕在她周围的家人几乎都是法国最性感和最具有艺术细胞的人,比如甘斯布家族,然而直到凯特选择自杀,她家庭故事中不幸的细节才开始暴露,她说:“地狱就是缺乏爱与身份。”《视觉009: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中对凯特的家庭和她最后的生命故事进行了最动人的记录。

    ▶假如你是瑞典公民,你就有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奢侈”的父亲:瑞典提供了最为优厚的育婴假制度,鼓励父亲们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然而选择留在家里的父亲们仍要面对传统价值的压力和照顾孩子带来的巨大挑战,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吗?《视觉009: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带来了一组瑞典男人和他们重塑父亲文化的故事。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

    ▶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都是精致的收藏品。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